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08-02 17:36:3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优秀)

大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及特性。

  2、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塑料袋、吸管、一次性塑料杯、彩纸、气球、鱼缸、游泳圈、皮球等。

  活动过程:

  一、塑料袋里有什么

  1、提问: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两个分别装有水果玩具和药盒的塑料袋)

  2、师:这些东西都装在什么里面?(幼:塑料袋)

  3、出示第三个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提问:咦?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有没有东西啊?(幼儿观察、思考、自由回答)

  4、小结:对,这里面装的就是空气,那为什么刚才小朋友说里面没有东西呢?对,空气就是看不见的。

  二、抓空气

  1、 师:这里的空气是老师装的,你们想不想试试?好,请你们拿出自己的“魔术袋”去抓空气。注意安全,抓完以后赶快用手捏紧袋口,不要让空气宝宝跑掉了!好,去吧!

  2、提问:哦!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来,说说看,你是在什么地方抓到的?(个别提问)

  3、师小结:好!把你的“魔术袋”装进口袋里。是呀!空气宝宝其实就在我们周围。来,摸摸看。(幼儿感知)空气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三、证明空气是流动的

  1、师:但是,空气的.本领还大着呢!来,试试看。跟老师这样做。(幼儿在手背上吹气)

  提问:你有什么感觉?风是从哪里来的?(幼儿思考并做出回答)

  2、师:原来我们用力吹气的时候,空气就流动了,这样就让我们感到有一阵风,凉凉的,这就是空气的本领。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用桌上的纸折一把小纸扇,折好以后扇一扇,有什么感觉?待会儿在告诉老师。好!开始吧!(幼儿动手操作)

  3、幼儿完成以后相互交流、讨论,教师个别提问。

  4、小结:对,其实空气是流动的,它形成的风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在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形成风的?(引导幼儿思考空气流动带来的好处)

  四、空气的重要性

  1、“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空气,不信,我们就来试试。等一会儿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来,一、二、三。”(幼儿嘴巴闭起来,用手捏住鼻子)

  2、呼吸空气,说出自己的感觉。个别提问。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3、小结:我们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空气,动物和植物也离不开它。

  4、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图片,幼儿观察,个别提问。

  5、师:工厂里排出的废气污染空气,人们呼吸后对身体有害。所以,我们要保护空气这个好朋友,不要伤害它,让它变得更健康,我们也健康了。

  五、探索活动

  1、出示粉笔,幼儿猜猜里面有没有空气。

  2、 实验:将粉笔扔进水里,幼儿观察现象。证明粉笔里面有空气的存在。

  3、 示吸管,提问:这里面有空气吗?(幼儿动手做实验,用吸管轻轻地往水里吹气,观察现象,个别提问。使幼儿知道空气存在于一些物体中。)

  4、 幼儿了解空气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出示皮球、游泳圈,让幼儿知道里面是有空气的。说出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六、结束活动

  1、现在我们来玩个踩气球的游戏,把里面的空气宝宝放出来吧!

  2、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大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的各种方式。

  2、能够利用旗子创造自己的信号。

  3、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4、体验信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活动的重点:生活中传递信息的各种方式

  活动难点:创编信号

  活动准备:红绿小旗若干、特种声音的课件、交通图标.、手电、哨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幼一起做手指游戏吸引注意力,

  请配班老师打电话以电话铃声引出课题。

  1、那小朋友们是怎么知道我们要上课了?

  2、听到健康歌的时候我们要干什么了呢?

  师:这些就是会给我们传递信息的.信号。

  二、探索信号

  你们还知道哪些信号?这些信号告诉我们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三、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几种交通标志让幼儿观看,让他们自由讲解

  四、运用和设计信号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信号,今天请你们来设计一个信号。

大班科学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有发明创造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轮子、绳子、风车、火柴棒、盖子、纸片等。

  2、学具:陀螺、录音机、转椅、钟表等。

  三、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1)幼儿操作教师提供的各种能够转动的玩具,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和同伴交流,并能够大胆表述。

  (2)教师发放半成品,幼儿再次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办法,做个会转动的小玩具:使不能够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边玩边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3)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展示。

  2、游戏“找一找”: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转动的兴趣及创新的欲望。

  (1)幼儿自由讨论:我们能让许多东西都转动起来,来方便我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能转动的`物体,以及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2)集体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能转动?它的转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3、发散思维:

  如果你是小小发明家,你想让什么转动起来?转动以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4、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1)让幼儿尝试把自己的身体转动起来,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2)交流:说一说自己让自己身体的那个部位转动了起来?如果某一部位不能转动了行不行?

  四、活动延伸:

  1、老师和幼儿一同到室外寻找可以转动的物体。

  2、利用谈话鼓励幼儿继续寻找、探索、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关转动的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4

  一、活动目的:

  1、感知各类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养幼儿触摸觉、嗅觉、味觉的能力,

  2、幼儿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参观果园

  2、苹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个

  3、塑料盘子五个,塑料刀子每人一把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

  今天,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好多的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感知水果

  1、分组观察水果(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来感受水果的色、香、)

  2、集中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胆把自己看到、摸到、闻到的感受告诉他人。

  (三)水果拼盘比赛

  1、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制作水果拼盘

  2、幼儿分组制作水果拼盘(提醒幼儿用刀时要小心)

  3、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幼儿进行评价

  (四)品尝水果拼盘会

  引导幼儿品尝自己

  做的水果拼盘,并说说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游戏“运水果”结束。

  活动馈: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整个过程通过幼儿分组交流探索的结果,分组合作制作水果拼盘,分享共同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课件-蚂蚁

  2、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3、记录用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四、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五、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

  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大班科学教案6

  目标

  1.寻找身边七彩色的实物,进一步了解七彩的排列次序。

  2.感受神秘与惊喜带来的快乐。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

  准备

  1.幼儿在先前的活动中已初步了解光的七彩排列。

  2.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赤橙黄绿青蓝紫色的物品,并想办法包装成神秘七彩盒带到幼儿园来。

  3.在干净的地面上用与七彩颜色一致的粉笔或水粉画出彩虹线。

  4.白纸、水彩笔,教师自制的彩虹胸章若干。

  过程

  1.漂亮的七彩盒。

  幼儿分组活动,先请大家互相猜猜自己的七彩盒内装的是什么,请大家闭上眼睛,展示自己收集的七彩盒,数数七彩盒里是不是真的藏着七种颜色。

  引导幼儿说说看到这么多七彩物体的感受。

  如果幼儿拿来的七彩物是需要通过操作才能显现色彩的,则更应加以肯定。如贝壳的内部、CD盘等。

  给每个带来七彩盒的幼儿贴上彩虹胸章。

  2.彩虹大桥。

  大家一起行动,把自己七彩盒里的物品拿出来一一放到相应的彩虹线上,组合成彩虹大桥。

  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彩虹线,对上面的物品进行绘画记录,同一种物品可只作一种记录。最后数数这条彩虹线上一共有几种颜色相似种类不同的.物品。

  建议

  1.活动前为了便于家长了解这一活动的意图,可在联系栏中告诉幼儿家长可以收集的七彩实物,如不同颜色的水果、蔬菜、塑料瓶、液体、肥皂、蜡笔、糖果等,以拓展家长的思路。

  2.寻找身边与七色一致的实物,是感受世界五彩缤纷的极好途径。

  3.孩子自主寻找七色的物品,以及采用大小适宜的盒子包装起来的过程,都是有益的学习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7

  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卡"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孩子们在游戏中出现了"乘公交车刷卡、购物刷卡"的情景, "刷卡"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乐趣,生活中还有哪些卡,它们有什么用处呢?孩子们对卡的兴趣渐渐浓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积极引导" 。伴随着孩子们的疑问和好奇,我们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卡,创设了环境——城市里的卡,旨在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卡,拓展其生活经验,满足幼儿对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让孩子们自己去主动探索发现卡的秘密,既有利于相关经验的积累,又能萌发幼儿关注身边事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卡,初步了解卡的用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观察、区别卡的异同点,提高幼儿比较判断的能力。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重点:能大胆表述卡的名称、用途

  难点:比较、区别卡的异同点并用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幼儿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卡,了解他们对卡的认识度并根据卡的性能有

  选择地将收集的卡进行筛选

  材料准备:

  不同种类的卡(散放在两张长桌上,可供幼儿自由参观)、 做过汉字标记的卡(如:贵宾卡、门卡等,可以粘贴在黑板上)、生活中使用银行卡的一段视频(分别在银行、百货店、超市、药房、书店刷卡购物情景)、5个场景的图片展示板(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

  2人一只彩笔、一张记录表(一栏记录卡的相同点、一栏记录卡的不同点)

  活动过程:

  一、 我认识的卡——激发对卡的兴趣

  (一) 我们先来参观一下我们从家里带来的卡,和你的朋友说说你认识的卡?(孩子们参观自己带来的卡都很兴奋,在和同伴自由交流中,能主动向同伴介绍并一起辨别卡的名称,如:交通卡、纪念卡、书卡、航空卡……)

  (二)重点提问:

  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张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呢?(幼儿:接送卡)

  2、我们每天都有人来接送,那还要接送卡有什么用?(和幼儿共同回忆门卫伯伯检查接送卡的情景,知道接送卡对小朋友的重要性。)

  3、怎么让别人知道你今天用过接受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验证机器上的绿灯是否亮了?一起数数亮灯的人数。

  ——小结: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认识的人就不能随便进来,还能知道今天一共来了几个人。接送卡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别丢失哦。

  二、我喜欢的卡——了解卡的不同作用

  (一)除了接送卡,生活中还有许多卡我们也经常在用。(出示做过汉字标记的各种卡)

  (二)重点提问:

  1、哪一张你也很喜欢的,为什么?

  ——在幼儿说自己喜欢的卡的同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讲述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并适时地追问,如:有孩子说:我喜欢贵宾卡,它可以打折。有孩子问:什么是打折?老师追问:打折是什么意思?在幼儿讨论后,让大家知道有了打折卡,付的钱就比原来少。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答疑。

  2、 配对游戏:出示5个场景图片: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请把这5个地方可以用的卡找出来,放到图片中,看看找得对吗?(在模拟场景的运用中,幼儿共同寻找和验证,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卡的作用。)

  3、幼儿操作,说说理由。

  ——小结:原来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卡:银行卡、交通卡、会员卡、就诊卡、手机充值卡、游戏卡……这些卡会带给我们方便、带给我们优惠、带给我们安全,还能节约我们的时间。

  三、 观看视频——比较卡的异同

  (一) 重点提问:

  1、 录像里的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卡?(银行卡)她到哪些地方用过这张银行卡,(假日百货、新华书店、华氏大药房、可的超市、银行自动取款机)

  ——小结:原来有的卡除了在一个地方用,还可以在许多的地方使用,使用的地点越多说明这张卡的作用就越大)

  2、录像里的老师是怎么用卡的?(在刷卡机上刷一下)所有的卡都是这样用的吗?(幼儿:有的是插进机器里、有的是对着机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输入密码。)

  ——小结:原来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样的。

  (二)重点提问:

  1、找个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这些卡还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标记把你们找到的秘密记录在表上。

  2、 幼儿两两结伴组合,观察比较,尝试记录。

  3、 幼儿交流,老师将幼儿发现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不一样的地方:颜色、标记、磁条、签名、数字、装饰。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以实物进行活动,幼儿能直观感受卡的特点,并且幼儿能够根据卡的特点说出卡的名称,在分类中幼儿乐于参与,并能把卡按照功能分类,在自主设计卡的活动中幼儿也能发挥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功能的卡,体验了活动带来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动物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

  2.提高观察、分析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课前请幼儿搜集有关动物间联络方式的知识。

  物质:各种动物的图片、展板、头饰、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一)教师口技表演(小鸟叫声),激发兴趣。

  过渡语:小鸟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可以用叫声来联络伙伴,那你们想知道其

  他动物是怎么联络伙伴的吗?今天我就给你们带来了动物交流联络时的录像,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观看两种动物的联络方式,引出主题。

  提问:蜘蛛遇到危险时,是怎样联络伙伴的?

  蜜蜂是怎样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摇摆舞,八字舞)你知道其它动物

  是怎样联络的?

  过渡语:动物之间的联络方式有很多很多,下面就请小朋友和你的小伙伴边看着大图片边交流讨论:其它动物都是怎样联络的。孩子们,请到这边来!

  二、展开:了解动物的三种主要联络方式

  (一)幼儿自由观看讨论动物图片,发现学习。

  (二)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主要的三种联络方式。

  1.幼儿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的联络方式。

  2.幼儿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动物联络方式的归类。

  A.通过模仿动物叫声,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声音”联络方式。

  B.观看蚂蚁联络时的动画,引导幼儿了解“行动”联络方式。

  C.演示科学小试验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气味”联络方式。

  (三)幼儿操作图片,练习巩固。

  1.幼儿每人自由选择一张动物图片,与同伴相互交流联络方式。

  2.幼儿自己判断再将手中的图片贴到相应的板子上。妈咪÷爱婴÷网÷幼儿园_教案频道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检验。

  4.开阔视野,粗浅懂得动物与人们的关系。

  (1)了解动物的其它联络方式。

  (2)观看课件,知道动物的联络方式还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蝙蝠(超声波联络方式)——发明了雷达

  (3)学习了解动物主要通过声音、行动和气味三种方式传递信息。

  海豚(超声波联络方式)——对治疗脑瘫患儿非常有效

  狗(气味联络方式从中延伸介绍很多动物像狗一样具有两种或三种的联络方式)——搜救犬。

  三、结束:表演动物的联络方式自然结束

  设置情景,带领幼儿表演蚂蚁的“行动”联络方式,自然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解,辨认钟面针的长短,让幼儿基本掌握钟面分针、时针和数字间的初步运转关系。

  2、通过辨一辨、读一读,让幼儿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通过游戏体验,拓展延伸,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5、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活动准备

  准备大时钟一只(可拨动操作)、挂钟一只、挂图一张,幼儿人手一套可操作的钟面学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一)谜语引出话题:兄弟两个好朋友,围着柱子转呀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如果不去珍惜它,就会悄悄地溜走。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二)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时钟。

  (三)教师提问:我们平时用什么来看时间?

  二、活动组织

  (一)认识时钟

  1、师:启发幼儿自己说说对时钟的认识。

  2、师:出示可拨动操作的大教具钟面。请小朋友观察钟面,说说在钟面上看到了些什么,说说它们的名称。

  3、幼儿:进行观察,尝试描述钟面上的部件与名称,说说数字。

  4、师:指导幼儿分组操作大的教具钟面,熟悉钟面上各部分的名称。

  幼儿:小组人员分别指时针、分针等。

  (二)认识整点

  1、4人小组讨论时针和分针指的地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第一、二组看图画指针,第三、四组看图拨针,第五、六组做“钟面”等游戏活动,学习看时钟。

  2、请幼儿仔细观察钟面,尝试着读钟面上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时间的好方法。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游戏。

  游戏一:抢答。教师拨教具钟指向某整点,幼儿抢答说出几时?

  游戏二:拨一拨。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拨学具钟。

  游戏三:画一画。教师报某整点,幼儿学习在纸质钟面上画出来。

  (三)学习认识半点

  1、师:出示大教具钟,指导幼儿学习认识半点,初步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2、引出认识半点的方法

  (1)师:当时针在两个数字中间时,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时间该称哪个半点?

  (2)幼儿观察学具,4人小组讨论,讲出半点的特点。

  3、练一练

  幼儿:拨钟、辨认半点练习游戏。

  三、巩固新知

  (一)游戏一:“争分夺秒”——看谁认得快

  师: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幼儿参赛,辨认时针、分针;整点、半点。

  (二)游戏二:“小小修表匠”

  教师报出某一整点、半点,但出示有残缺的钟面,让幼儿观察、辨认后,在自己的学具钟上进行“修理”(添画出正确的'时间)。

  四、延伸活动

  (一)小结

  (二)拓展

  1、师:请小朋友讲一讲,我们参观过的小学,小哥哥、小姐姐们几点做广播操?几点开始上课?可不可以迟到?

  2、猜一猜:古人在没有发明钟表前是怎样看时间的?

  3、介绍古老的钟:观察挂图上古老的各种不同的钟。

  4、引导幼儿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资料,渗透守时、惜时教育。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麦的特征及用途。

  2、知道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3、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动口、动手及语言表达,进一步加强对小麦的认识,教育幼儿爱惜每粒粮食。

  【活动准备】

  小麦生长期图片,实物麦子一小捆、麦粒一盘、面粉一小袋。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麦生长期图片,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出示实物麦子,让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知道小麦生长在土地里。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麦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象针一样的麦芒,麦穗上的麦粒整齐地排列着,小麦未成熟时呈绿色,初夏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发给每个幼儿一个麦穗,让幼儿看、摸,了解麦粒是椭圆形的,知道麦粒磨成面粉可以做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油条、面包等等。

  4、让幼儿知道麦秸可用来烧饭、烧水,也可用来盖房子、造纸,还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凉席子、草包等等。

  5、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农民伯伯收割麦子的情景。

  教师讲解炎热的夏天,农民伯伯收割麦子、捆麦子、搬麦子时汗水直淌,满脸是红的、衣服是湿湿的,腰酸悲痛,让幼儿从中感受收割麦子是辛苦的`,应当尊重农民伯伯的,爱惜粮食。

  结束部分:智力游戏《看谁说得快》

  教师提问:

  1、小麦的茎叫什么?(麦秸)麦叶是什么形状的?(狭长)茎的顶端长什么?(麦穗)小麦未成熟是什么颜色?(绿色)初夏成熟时是什么颜色?(金黄色的)面粉可以做什么?(馒头、油条、饼干等等)麦秸可以做什么?(草帽、扇子、凉席子等等)。

  2、以回答速度快,正确的小朋友为胜。

  【活动延伸】

  1、启发幼儿到有面粉厂的地方看麦粒如何磨成面粉的2、引导幼儿回家观察妈妈加工馒头的过程。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认识小麦时,先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亲身体验、游戏、课件等教学形式组织活动,使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说说、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麦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大班科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幼儿了解一年既可以分为12个月,也可以分为四季。

  2、幼儿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图片能说出四季的相应特点3、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教学重点:

  能清楚了解12个月所对应的季节。

  教学难点:

  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说出四季的特征。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12月的.卡片、具有四季明显特征的大自然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熟练掌握1~12这12个数字,并基本了解一年有四季之分。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年妈妈和她的12个宝宝老师:"大家好,我是一年妈妈,我有12个宝宝,为了好记,我给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里都取了一个'月'字。第一个宝宝叫一月、第二个宝宝叫二月、第三个宝宝叫三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其余几个宝宝叫什么名字呀?"(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其余的月份)幼儿:"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老师:"我的宝宝们喜欢三个三个地待在一起,每三个宝宝喜欢同一种颜色,我们来看看他们喜欢的是哪些颜色吧!"(引导语:"小朋友们这是哪三个宝宝啊?"、"看看他们喜欢的是什么颜色呀?")

  二、一年妈妈给12个宝宝分房间老师:"我呀有四栋房子,分别取名'春屋'、夏屋、秋屋、冬屋,我根据宝宝们喜欢的颜色,先把这四栋房子刷成了绿色、红色、金色、白色,这样3月、4月、5月放在绿色的春屋里,可是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不知道春屋里该放些什么东西呢?小朋友能不能来帮我想想这个问题呀?"(幼儿回答"刚刚发芽的小草可以放在里面"、"还有风筝也可以放在房子里"等,)教师依据四季依次提问,比如"我们来看看6月、7月、8月宝宝该住那个房子里呢?房子里又该放些什么呢?大家注意哦,他们只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刷成的房子住哦!"

  三、回顾问题一:"小朋友们现在是几月份啊?",

  幼儿回答问题二:"这个月的宝宝喜欢和哪两个宝宝住在一起啊,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颜色,住在哪个房子里啊?房子里有些什么啊?"(让幼儿回答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问题三:"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个房间呢?你为什么喜欢那个房间呀?"

大班科学教案12

  目标:

  1.让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准备:

  各种糖纸、报纸、小塑料玩具、沙包。

  过程:

  1.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树叶落下来的样子吗?它和树枝落下来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

  2.让幼儿自己试验、探索。

  (1)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扔东西的游戏,看看你能把这些东西扔多高,再看看它会怎么样?最后是怎样落下来的,落下来时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观察东西无论扔多高总要掉下来,掉下来是有快有慢的。

  (2)“你扔沙包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扔塑料带的时候呢?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扔的高?你发现什么东西落得快?什么东西落得慢?为什么?(重的东西落得快,轻得东西落得慢)

  (3)“你能让它们不落下来吗?(如用嘴对它吹气,向上打它,但一停止仍回掉下来。)东西不管扔多高,它都会落下来,但落下来有快有慢,轻得东西落得慢,重的东西落得快。”

  3.引导幼儿进一步探讨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的情况也不同。

  师:刚才我们发现重的东西落得快,我们现在用两张一样的纸,一个揉成纸团,一个不揉,让它们比一比,看看会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纸团扔得高,落地快,没有揉的纸扔得低,落得慢。)

  4.小结:今天,我们发现扔到空中的`东西都会落下来,轻的、大的东西扔不高,落下来的速度也慢;重的、小的东西扔得高,落得也快。

  5.活动延伸:刚才小朋友发现一张纸扔不高,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它扔得高呢?(揉成纸团、折成飞机。)我们来做一架纸飞机,比一比看谁飞得高,飞得远。

  课后反思: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现在我们选择的内容一般都是照搬教材上的东西,很少对其做一些改动。殊不知其实教材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对的,它的设计安排也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不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面对的那群孩子的需要的。所以,在选用现成的教材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再一次的加工,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孩子的发展状况,对已有教案做出适当的改动,去除一些不科学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也可以用现有的材料替代书中所要求的材料等,从而形成一个更科学地,更符合孩子需要的教案。

  其次,在准备实验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材料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够使实验顺利的进行,可以让幼儿明显的看出实验的结果;第二,材料的多样性,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自己去选择,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进行探索;第三,材料的充足性,应准备充足的实验,如果是一个人为单位的,就应该确保每一位幼儿人手一份材料。在这次上课过程中,由于第二个实验的实验材料没有准备充足,出现了幼儿争抢实验材料现象。

  再次,实验操作型科学活动应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应给幼儿充足的探索时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发现、判断,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我在上课过程中,基本都是自己先演示,然后让幼儿再去体验,去验证我发现的现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减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过程。其实可以换成让幼儿自己先去体验,然后,再让他们来分享他们发现了些什么现象,接着才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开展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鼓励幼儿解释实验结果。

大班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 通过幼儿操作、观察了解不同物体的膨胀条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让幼儿分用水泡过和没泡过的.蚕豆、花生豆、大青豆,干木耳

  银耳、大海、茶叶球、热水若干,大烧杯四个、干玉米、食用油、生虾片、瘪乒乓球若干、燃气炉一个、炒勺一个、和小朋友人数想等的彩色水若干瓶。

  活动过程:

  一、 了解有些东西通过用水泡就膨胀

  请幼儿认识一下木耳、银耳、胖大海、茶叶球,并说出自己椅

  下面小盒里的是什么,并仔细看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分别放在四个大烧杯中,老师将热水倒入其中,用布蒙上,请幼儿猜猜,一会这些东西会怎么样(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二、 了解有些东西遇热膨胀

  1、 让幼儿观察生玉米,如果老师将它们放在热的锅里会怎么

  样?小朋友想一想。老师边说边操作(为了受热均匀倒少许食用油在锅里)

  2、 再让幼儿观察生虾片,同样放在热的油锅里会怎么样?

  3、 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是用水泡就膨胀的,什么

  是遇热膨胀的?

  小结:有些东西用水泡过就会膨胀,有些东西遇热就会膨胀。

  三、 用膨胀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老师这有许多瘪了的乒乓球,小朋友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

  们鼓起来?

  2、 夏天自行车放哪车胎才不易爆?为什么?

  活动延伸:

  每人发一瓶彩色水,回家要把它冻到冰箱的冷冻室里,第二天看

  一看,有什么变化?(了解物体遇冷膨胀的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2.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让空气更干净

  2.物质:棉花、香烟、瓶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

  1.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可是现在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

  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事情对空气有没有影响。

  2.课件演示

  (1)满天飞扬的尘土

  (2)汽车、摩托车排出的废气

  (3)工厂烟囱飘出的黑烟

  (4)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浓烟

  (5)烧香、放鞭炮时的缭绕烟雾

  (6)正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

  3.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会有什么危害?

  二、感知不洁空气对人体的危害

  1.小实验

  方法是先在瓶子里放一团雪白的棉花,然后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

  2.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空气在体内呼吸道的循环现象及其过程。

  3.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空气在人体内的“流动”过程,请你们想一想如果人吸进含有尼古丁的空气,会有什么影响?

  4.向幼儿展示实验结果--瓶子一部分棉花被熏黄了,请幼儿闻一闻瓶子里的气味,说说自己的感受。

  5.在屏幕上显示人体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后呼吸器官受损的情况。

  显示方法是设置一道黑色气流进入呼吸道,把整个呼吸道染成黑色。

  6.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人体危害很大。

  三、学做“环保小卫士”

  1.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洁净。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身体健康。

  (如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生活区焚烧垃圾等。)

  活动延伸

  留意观察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污染空气的事,并能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大班科学教案15

  大班:科学《有趣的影子》

  教学内容

  科学《有趣的影子》

  重点难点

  大胆提出有关影子的`问题

  区分影像和影子

  教学目标

  1.对探索影子产生兴趣。

  2.积极表达对影子的已有经验。

  3.大胆提出有关影子的问题。

  组织形式

  集体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在生活中对影子有初步认识

  环境准备

  纸、笔

  过程与策略

  一、谈话引题。

  1.你见过影子吗?在哪里见过?

  2.让幼儿讨论、辨别影像和影子。

  二、分小组讨论。

  1.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2.影子是怎么来得?

  三、经验分享。

  1.每组派一位幼儿表达小组的讨论情况,其他幼儿可以补充。

  四、画画自己见过的影子。

  有效语言设计

  1.你见过影子吗?在哪里见过?

  2.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3.影子是怎么来得?

  环境辅助

  纸张、笔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3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1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