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小学腰鼓队教学计划(通用6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腰鼓队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腰鼓队教学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腰鼓是一种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xx年以上的历史。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井素而豪迈的性格。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示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狂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农民憨厚井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学校组织学生学习腰鼓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课程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延续、补充和深化,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空间,发展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二、培训过程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抓好学生训练工作。
2、每周进行一次正式训练,怀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培训,不断增强学生对腰鼓的熟练度。
3、每个动作不定时期的训练,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4、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
三、主要工作及目标
1、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实现“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使腰鼓队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
2、落实常规训练,坚持每周正式训练一次,提高学生的熟练度,争取在六.一活动中有很好的表现。
3、加强社员建设,提高活力,我们的腰鼓队是最棒的。
四、培训内容
(一)、腰鼓的挎法
演奏时,奏者将鼓带挂于右肩,鼓身斜挎左腰,双手各执一棰敲击,两棰即可同击一端鼓面,也可各击一端鼓面。
(二)、鼓点简介
腰鼓发音清脆响亮。无固定音高。鼓点有花点、碎点、单点、双点、起鼓点、路鼓点、边点、帮点等。花样有敲小棒、双展翅、欢呼跳跃、串花篱笆、对脸笑等。
1、鼓棒执法:
2、起鼓点:
××⊙×⊙ | × ×|
咚咚巴 咚巴 咚 咚
××⊙ ×⊙ | ×O‖
咚咚巴 咚巴 咚
打法:双手按节奏敲击。脚按节奏踏步四次。
“咚”为右手棰尖敲击鼓心。
“巴”为左手棰尖敲击同侧鼓心。
3、路鼓点:
×⊙ ×⊙ | ××⊙ ×⊙‖
咚巴 咚巴 咚咚巴 咚巴
打法:双手按节奏敲击。
脚:一种方法是按节奏踏步四次。第二种方法是一拍左脚向前迈一步,二拍右脚向前迈一步,三拍左脚向前迈一步,四拍右脚跟在左脚后成丁字步。
“咚”为右手棰尖敲击鼓心。
“巴”为左手棰尖敲击同侧鼓心。
一拍前半拍右手棰尖敲击鼓心后甩至右侧身后,同时眼睛看右手。
二拍拍前半拍右手棰尖敲击鼓心后甩至胸前。
三拍按节奏敲击。
四拍动作同二拍。
4、花样(一)敲小棒
手:一二拍同路鼓点,三四拍双手鼓棒在胸前按节奏敲击五次。脚:动作同路鼓点。
5、花样(二)双展翅
手:一拍双手鼓棒同时敲鼓一次后拉开。
二拍双手鼓棒同时再敲鼓一次,三四拍动作同路鼓点。
脚:动作同路鼓点。
6、花样(三)欢呼跳跃
手:一二拍动作同路鼓点,三拍双手举至头上方左侧,四拍双手举至头上方右侧。
脚:一二拍动作同路鼓点,三四拍双脚各跳起一次。三四拍口喊“嘿嘿”
活动安排表
第二周确定人员
第三周腰鼓的正确使用与走法
腰鼓的正确使用与走法腰鼓动作分解复习第一、二、三节
第四周腰鼓动作分解复习第一、二、三节
学习第四、五节
第五周复习第四、五节
第六周学习第六、七节
第七周复习第六、七节
第八、九周腰鼓动作分解复习第四——七节
第十周腰鼓鼓点练习第七节结尾、学习第八节
第十一、十二周学习第九节个新的鼓点
第十三、十四周练习第五、六鼓点
第十五、十六周巩固第第七、八、九节新的鼓点
第十七周综合练习
第十八周综合练习和总结
小学腰鼓队教学计划 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本文大气磅礴的语言;
2、探寻安塞腰鼓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
3、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感受本文大气磅礴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探寻安塞腰鼓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
四、备课资料
1、篇目:《<安塞腰鼓>课堂实录》(授课老师:余映潮)、《“互联网+”时代,语文老师如何自处》(张中祥);
2、书目:《程少堂讲语文》;
3、视频:电影:《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全国赛课一等奖《安塞腰鼓》教学实录(授课老师:黄守佳)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上课!(学生起立)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是我们传统节气中的冬至日,还下着雨,大家冷吗?(学生答冷)谁能跟大家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分享一下这种冷的感觉?(请穿得多的同学回答)在这么冷的天儿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安塞腰鼓》,一起躁起来!
首先,请大家齐读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感受本文大气磅礴的语言;2、探寻安塞腰鼓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3、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然后,我们把字词简单梳理一下。大家预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的字音不会读的,请举手,我们一起解决。请大家把屏幕上的词语每个读两遍,巩固一下。
2、诵读,感受鼓势(10分钟)
标题“安塞”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县城,号称中国腰鼓之乡,而安塞腰鼓则是陕西最著名的文化品牌之一,号称天下第一鼓。那么,安塞腰鼓有何特点?请大家迅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最直接概括安塞腰鼓特点的一句话。
大家找得很准,文中最直接概括安塞腰鼓特点的一句话是: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句话中,安塞腰鼓的特点是?(壮阔、豪放、火烈)要读出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来,我们需要用怎样的语调来读?(高亢激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用高亢激昂的语调把这句话读出来: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重读“壮阔、豪放、火烈”,再来一遍: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这种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播放电影《黄土地》片段)这个视频中是怎样表现出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的呢?(人多,动作幅度大,扬起尘土)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请大家找到,并且读出来!(先自由读,然后推荐读)
安塞腰鼓是一种舞蹈,既然是舞蹈,就会有声音,我们来看一看本文中哪个拟声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隆隆”。这个拟声词反复出现在哪几个自然段?14、15、16。我们没有安塞腰鼓,就把桌面当成安塞腰鼓,每读到“隆隆”一词的时候大家就一起捶一下桌面,读到“隆隆隆隆”时就捶两下,接下来我们边读第14、15、16三个自然段,边捶出我们班的蓬勃朝气吧。“百十个腰鼓”,开始!(学生边读边捶)
看来大家捶得很带劲,捶完之后如果要用文中一句简短有力的话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可以用哪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看一下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4次。和“隆隆”一样,作者在文中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了“好一个安塞腰鼓”这个感叹句,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
3、精读,探寻鼓魂(10分钟)
本文作者刘成章先生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之后,他创作了《安塞腰鼓》《黄土情》《壶口瀑布》等反复赞颂陕北的篇章,我们之前还学过他的《读碑》,有印象吗?作者将自己对家乡的满腔热爱都写进了文章,然后感染到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那么,安塞腰鼓除了有壮阔、豪放、火烈的外在特点,还有什么内涵?这里的内涵我们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安塞腰鼓反映了陕北怎样的时代风貌?我们看课本下面注释显示本文写于1986年。然后来看看作者本人对此的解读:
关于《安塞腰鼓》(刘成章)
在写《安塞腰鼓》之前,我已接连写了好几篇颇有影响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但使陕北骄傲地在新时期美的视野中踏出一方天地,而且都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讴歌改革开放。那个时期,我满脑子都是改革开放。因为天地的巨大变化给我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了希望,我对改革开放充满了热情。
由此可见,安塞腰鼓反映了陕北怎样的时代风貌?打破桎梏,改革开放。文中哪些句子能反映出这样的时代风貌?8、9、10、11、12。时至今日,陕北不仅在经济上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煤炭能源基地,而且在文化上向全国奉献了信天游、《平凡的世界》等文化名牌,彻底改变了以前闭塞落后的面貌。
然后,安塞腰鼓反映了陕北人民怎样的精神风貌?我们依然从文中找答案: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他们吃的是红豆角角老南瓜,却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下面请全班男生齐读第18、19、20、21、22自然段,感受陕北人民强盛的生命力。
4、演说,弘扬楚韵(10分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承并发扬家乡的地域文化,就是一方人来反哺一方水土了。不仅陕北,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发扬自己的地域文化。比如2015年广州市的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就是“广州风格”,引导学生思考的就是广州本地的地域文化。那么,我们湖北的地域文化又有些什么特色?
下面我们欣赏四张图片(热干面、光谷广场、黄鹤楼、刘醒龙和《天行者》),首先请大家从中任选一张图片,写一段演讲稿,做一次演讲,主题围绕湖北或者武汉的地域文化展开。然后请以每四个人为一组,迅速讨论出一个较好的演讲方案,等会儿每个小组推举一位代表,跟大家分享。
刘醒龙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我摘录了百度百科的.部分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素材。
情倾大别山
刘醒龙曾深情写道:“我是在古城黄州的黄冈地委招待所出生的。刚满一岁,父亲就请了两个挑夫,一位挑着我和姐姐,一位挑起我们全家的行李,一步一步走进大别山腹地,在一处名叫石头嘴的小镇上停留下来。关于我的贯籍,前些时,终于与团风和英山两地的朋友一起达成共识:我的灵魂与血肉是团风给的,而思想与科智慧是在英山丰富的。”
我省的一些著名作家,其实不止刘醒龙,还有比如方方、池莉等,都在有意识地将家乡的地域文化写进自己的文章里。而我近来也在整理湖北文学史,希望能在地域文化方面有所收获。
那么,在座的各位呢?今天给你们留一个不用上交的作业:在网上搜索“刘醒龙大别山”“池莉汉口”“方方武汉”三人关于武汉的文学作品,至少阅读她们每人的一篇文章。
5、演读,沐浴文化(5分钟)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面让我们以演读的方式来沐浴在一片文化的光辉中。我们班朗诵水平最高的哪位同学?请所有同学以激昂的语调齐读第25、26、27三个自然段,每读到一个“捶”字的时候,就捶一下桌子。然后请这位同学以舒缓的语调读完本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在座的同学们如果有像刘成章一样,立志写出家乡地域文化的,欢迎与我交流,谢谢大家,下课!
六,板书设计
外:壮阔、豪放、火烈
小学腰鼓队教学计划 3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腰鼓活动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通过互学互教加强联系沟通,加强团结增进友谊,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为学校开展的其他活动活跃气氛,为了保证腰鼓队演练活动正常进行,有序开展,现在做以下训练安排:
一、组织安排
指导老师:吴芳、郭晓莉
二、主要保障安排
1、人员
腰鼓队共有60名队员,由三至五年级优秀少先队员组成。
2、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 地点:学校大操场
(必要时适当增加活动次数,根据具体任务和情况再定。)
3、活动的主要内容
A:复习和学习腰鼓的基本鼓点、基本步伐和基础型态。
B:在熟悉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学习一套较简单的套路。在熟练套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难度,稍加提高。
4、用具
腰鼓己配备,可继续使用,服装由学校根据具体任务和情况解决。
5、学生要求
(1)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有病有事要请假。6个小组组长每天进行点名,并做好出勤记录。
(2)爱护腰鼓,做到轻拿轻放,训练结束后放于指定位置。
(3)认真训练,不开小差,不懂的地方虚心请教。
三、行事历
第四周:学习腰鼓基础知识:
(1)鼓点节奏
(2)背腰鼓,拿鼓槌的方法
(3)基本打法训练
第五周:学习“小缠腰”动作
第六周:巩固“小缠腰”动作,个别指导 第七周:学习“大缠腰”动作
第八周:巩固“大缠腰”动作,个别指导 第九周:学习“分手步”动作
第十周:巩固“分手步”动作,个别指导 第十一周:学习“大转身”动作
第十二周:队列一训练 声声威风。以由缓到急、由疏到密的`鼓声引入学生用小马步吆喝声入场,以表现出雄壮的气势,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十三周:队列二训练
方块队。以一个长鼓点排列成方块队,在原位上做不同方向的转动。鼓点为咚咚吧咚 吧 咚0,咚咚吧 咚 吧 咚0 咚咚吧 咚 吧 咚咚 咚咚吧 咚吧 咚
第十四周:队列三训练
同心圆。四排方块队围成两个同心圆。完成两至三个鼓点。
第十五周:队列四训练
旋转风车。完成一个鼓点。
第十六周:队形五训练
方块队。方块队相向或交差。完成一个鼓点到两个鼓点。(鼓点待定。咚吧咚吧 嘿嘿)
小学腰鼓队教学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活动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吸收在打鼓方面有爱好和潜力的新队员,扩大腰鼓队伍的规模,在活动中贯彻“以老带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尽量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课程目标
1.了解腰鼓主要的种类及常识,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
2.掌握腰鼓常规的打法并进行一些花样打法训练,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意识。
3.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好的`锻炼平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
4.培养学生探究和交流的能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工作安排
1、吸收新队员,实现新老更替,并做好新队员的思想工作及老队员传、帮、带新队员的工作。
2、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腰鼓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鼓乐,具有气派热闹、壮观非凡等特点,激发学生学打腰鼓的兴趣和热情。
3、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让队员掌握规范的动作与姿态,学会基本鼓点;第二阶段学习几种队形变形花样,并鼓励学生自编自创新花样,在基本打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提高。
四、训练地点
少队室
五、训练时间
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
六、训练安排
第一周:挑选人员。(在二三.四.五年级挑选)第二周:握棍方法及站姿。学习基本鼓点。第三周:熟悉基本鼓点。第四周:腰鼓鼓点的训练练习。
第五周:学习秧歌十字步。
第六周:学习原地踏、跳步;学习走步。
第七周:练习跳步,走步。
第八周:训练十字步加鼓点整体动作。
第九周:训练跳步加鼓点整体动作。第十周:熟练上2周的整体动作。第十一周:学习简单的队形变化。
第十二周:联系简单的队形变化。
第十三周:练习腰鼓表演排练。
第十四周:练习腰鼓表演排练。
第十五周:练习腰鼓表演排练
第十六周:汇报总结。
小学腰鼓队教学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我校组织了腰鼓队,我们的目的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让学生劳逸结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活动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吸收在打鼓方面有爱好和潜力的新队员,在活动中贯彻“以老带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尽量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形成良好的氛围,为我们的腰鼓队做出一份小小的贡献。
二、活动工作安排:
1、复习上学期的`鼓点,让老学员带动新学员。
2.掌握腰鼓常规的打法并进行一些花样打法训练,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3、学习几种舞蹈花样,并鼓励学生自编自创新花样,在基本打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提高。
4、初步设想配乐练习鼓点操,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打腰鼓的兴趣和热情。
3.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好的锻炼平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
三、活动措施:
1.每周进行三次训练,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对腰鼓的熟练度。
2.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腰鼓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鼓乐,具用气派热闹、壮观非凡等特点,激发学生学打腰鼓的兴趣和热情。
3.每个动作不定时期的训练,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队段主要让队员掌握规范的动作与姿态,学会基本鼓点;第二阶段学习几种舞蹈花样,并鼓励学生自编自创新花样,在基本打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提高。
4.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努力争取在活动中树立形象,扩大腰鼓队的影响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
小学腰鼓队教学计划 6
这个学期由于本人对轮滑技能掌握较少,没有在学生面前亲自演示,造成所学知识较少;但在我的指导下基本上都能够自己练习和训练动作了。依据学生的综合训练,我分析了以下几点:
一、从训练中知道:
1、新手的训练量加强了,让他们得到更好的进步。
2、社团的人员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后两个月天气变冷,许多同学都不喜欢运动,因为轮滑能让学生产生热量,所以变成了学生最好的锻炼的一种方式。这个学期不管是个人能力或者团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在训练中由于学生年龄小,本人没有好的技术,因此学的内容较少,在活动中纪律较差,每节课都有几名学生没有带工具。
二、今后采取的措施
1、严格控制训练时间,做到提前到,准时下课,严格要求训练内容。
2、提前通知学生带好活动工具,不带工具者及时和家长联系。
3、制定每节社团活动的具体内容,严格落实到人。
4、及时和高级队的'老师沟通训练内容。
在这个学期理,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从训练中同学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轮滑技术,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小学腰鼓队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教学计划_小学体育教学计划01-18
小学足球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04-01
小学教学计划09-23
小学教学计划06-12
小学教学计划07-03
小学教学计划10-23
小学体育教学计划09-07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08-25
小学体育教学计划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