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鸬鹚》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鸬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鸬鹚》1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部分句子。
2、运用比较的方法,感悟课文的语言特点。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夫捕鱼的乐趣。
二、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鸬鹚,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美?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完之后,说说你的感受。
(2)再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湖面是平静的?再挑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3)结合词句交流、
随机出示相关的句子:评议。
A、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①学生结合句子谈体会,再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出平静的'感觉。
②同学们读好之后,要求他们把这些句子背下来。
B、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①体会内容,问:如果老师把后面句子去掉,你读读看通吗?课文为什么还要这么写呢?
师:同桌互读,读出这种静静的感觉。
师:老师跟你们一起背这句话好吗?教师引背。
C、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
这个句子或另外的句子淡化处理,不做细讲。
(4)将第一段内容整体朗读(配上优扬的音乐),读出湖面的平静的感觉来。
5)出示板书
湖面
渔人 静
鸬鹚
3、学习第二段
导入:湖面多么平静啊,你们看……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1)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看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画面,谈谈感受。
(2)自由朗读课文,看看哪些句子写出湖面不平静的?
(3)逐句打出,然后请学生任选一句,读出动的感觉来,看谁读得好。
(4)学生交流、评议。
(5)比较一、二两段,感悟语言特点。
①师:同学读得真好,现在你们跟第一段比比看,你们会发现什么呢?
②分别朗读动与静的句子。
a.两人小组互读
b.指名读
c.男女生分别读
静 动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
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
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
(6)小结、出示板书
湖面
渔人 静→动 美
鸬鹚
师:是啊,都写了湖面、渔人和鸬鹚,所不同的是有静有动,这一动一静构成了多美的画卷啊!
(7)请把你喜欢的一个句子摘抄下来。
4、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不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通过自学悟出课文的特点,还背出了好的句子,同学们可真能干。
教学设计:《鸬鹚》2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渔人、鸬鹚、湖面的描写来反映渔民生活和渔民村优美的水乡景色。让学生通过诵读抓住重点词语(如“一抹”)来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感受到水乡的优美和渔人捕鱼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的乐趣,体会渔人和鸬鹚之间的默契。
2、能抓住“一抹”、“恢复”等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能用“恢复”、“像……似的……”造句。
教学重点
能抓住“一抹”这个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渔人和鸬鹚默契。
教学准备
轻音乐的磁带。配套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放松心情,谈话引入,学习“恢复”一词)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鸬鹚(出示幻灯片),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借助重点词语(配乐)齐背第一自然段。
3、你学了这一段后你对这个景色有什么感受?
4、提问:我们知道鸬鹚在等待命令,那它到底在等待一个什么命令呢?
(已知引向新知,既是旧知的`复习,又是新知的点拨和启迪。)
二深入阅读,品析词句
(一)阅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根据“一抹”自由体会
A、理解“一抹”的意思
1、请学生根据刚才的问题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词语来。(一抹)
2、“一抹”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
3、学生模仿抹的动作,思考:(1)你觉得渔人的动作怎样?(快、轻、熟练)
B、体会为什么用“一抹”
1、竹篙用“抹”外,还可以用什么动词?(挥、扫、敲、拍等)
2、提问:课文为什么用“抹”,而不用其他词语,你觉得一抹好在哪里?(小组合作研究一下)
3、反馈板书。(可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正确的给予板书。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敢于大胆理解和表达。)
4、大家都理解的都不错。谁能把这一抹中蕴含的情和意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C、研究“一抹”后的变化
1、提问:渔人这轻轻一抹到底能抹出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你在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小组合作研究)
2、反馈板书。(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自由的畅谈,理由正确的给予板书。)
3、合上书本,请同学们研究想象:渔人这一抹还能抹出什么?
4、学生再次反馈,教师板书。
5、请大家自由读2-4自然段,读出渔人捕鱼时的忙碌和喜悦。(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阅读第三段(第5-7自然段),体会忙碌后的平静
1、鸬鹚经过一阵忙碌之后,得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圈出描写渔人和鸬鹚动作的词语。学生从中选些个词语说说可以看出什么?
3、捕完鱼,鸬鹚饱餐一顿后,渔人划着小船回去后湖面又——(学生答)渐渐恢复了平静。
2、为什么要用上“恢复”这个词?(可找出文中几个句子说明)
3、划着船回去的时候,渔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你认为鸬鹚会怎么想?(指名说,给予鼓励)
4、请大家带着渔人和鸬鹚的喜悦归来的心情品读第5—7自然段。(齐读)
三、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抓住了“一抹”一词,一起学习了课文,也分享了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读懂了湖面的静和动不同美的情趣。
2、齐读全文,体验情感。
教学设计:《鸬鹚》3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8个,理解和积累相关的词语。
2、 能正确的、较熟练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3、 了解鸬鹚能帮助渔人捕鱼的过程。
4、 能摘录描写鸬鹚帮助渔人捕鱼时的动词。
5、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鸬鹚。
6、 了解鸬鹚能帮助渔人捕鱼的.本领,体会渔民的农家乐。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鸬鹚能帮助渔人捕鱼的过程。
2、摘录描写鸬鹚帮助渔人捕鱼时的动词。
分层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摘录描写鸬鹚帮助渔人捕鱼时的动词。(后)
2、能较熟练地朗读课文,能摘录描写鸬鹚帮助渔人捕鱼时的动词,并了解鸬鹚能帮助渔人捕鱼的过程。(中)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鸬鹚,了解鸬鹚能帮助渔人捕鱼的本领,体会渔民的农家乐。(优)
教学过程:
一、 认知冲突:
1、 揭示课题(媒体出示动感画面)
2、 学习生字:鸬鹚
3、 质疑: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 主动探究
1、 媒体演示情景,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 交流
3、 学习课文第一节:
(1) 学生自读课文
(2) 学习生字“垠”,交流。
(3) 划出描写景色的句子;划出描写渔人的句子;划出描写鸬鹚的句子来读一读。
(4) 教师引读(为课后练习3读句子作准备)
(5)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节
4、 学习课文第二-------四节
(1) 媒体演示鸬鹚帮渔人捕鱼的情景,听录音。
(2) 学生自读,小组学习生字,并摘录写鸬鹚帮渔人捕鱼时表示动作的词语。
(3) 交流,质疑
(4) 指导朗读
5、 学习课文五-------七节
(1) 自读课文
(2) 学习生字,交流
(3) 划出此时描写景色的句子;划出描写渔人的句子;划出描写鸬鹚的句子读一读。
(4) 教师引读
(5) 指导朗读
三、 实践运用
1、巩固生字、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鸬鹚这种水鸟
四、 拓展延伸
你知道还有哪些水鸟?小组内交流。
教学设计:《鸬鹚》4
第 一 课 时
一、初识鸬鹚
1、读好课题。
①课件呈现课题。
②教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非常优美、非常生动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③指多名学生朗读课题,再齐读课题。注意!“鹚”是第二声,不翘舌。
2。简介鸬鹚。
①教师:鸬鹚是一种水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而且捕鱼的本领特别高。大家看!这就是鸬鹚。
②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
③教师:鸬鹚捕到鱼后,就会把鱼吞进自己的喉囊。要是让它继续吞,那鱼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鸬鹚捕鱼前,渔人得用绳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鱼后,再把绳子解开。大家看,这就是鸬鹚的喉囊。
④课件呈现鸬鹚喉囊的位置。
⑤教师范写“喉囊”两字,边写边说明书写要领。
⑥学生在书的插图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练写“喉囊”。
3。引入新课。
教师:课文对鸬鹚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由老师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二、整体感受水乡情韵
1、教师范读。
①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闭目欣赏。
②读后促醒学生的语感:小湖的景色优美吧?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生动吧?
2、学生练读。
①教师: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像老师这样,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
②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读后检查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共抽5位学生,分别朗读一至五自然段。教师注意正音。例如:
这个地方没读好。不要紧,你可以请一位同学帮你读。
这个词语没念准,请再念一遍。
这个句子没念通,听老师读。
这个新词念得非常准,咱们听他再念一遍。
这个句子比较长,你能读得这样通顺,可见你平时对朗读是化了功夫的。咱们请他再念一遍。
整段话没念错一个字,真不简单。
这样长的一段话,能够念得这样通顺,这样连贯,可见你读书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
三、优美的聚焦
1、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对你们有些什么启发和帮助?(指名回答)
2、教师:懂得了这些道理,咱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的哪些地方带给你特别优美、特别生动的感觉。
学生自由读全文。读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3、选段朗读。
①教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对课文的优美和生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同学们的感受又都是与众不同的。大家可以把自己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那段课文挑出来,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专心、要投入,边听边想,你最欣赏同桌在哪些地方的朗读。
②同桌互读。
③教师:哪些同学想情不自禁、真心诚意地夸夸自己的同桌?(抽几对同桌,一人读,一人夸)
读后教师小结:能受到别人的夸奖,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但是,你们往往不太清楚,真诚地夸奖别人,其实更能让自己快乐。只要你留心体会,语文课上这样的快乐是很多的。[
四、情韵节奏的弹拨
1、教师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最后一段)。
2、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你能从这短短的17个字当中读出多少东西来。学生解读的结果可作如下推想:
⑴从“恢复”这个词上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⑵从“渐渐”这个词上可以看出,鸬鹚捕鱼的时间是比较长
的。
⑶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不难发现,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是有关系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捕鱼前 捕鱼时 捕 鱼后
平 静 不平静 恢复平静
4、齐读最后一段。(“又”字要念重音。因为只有这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湖面开始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第 二 课 时
一、词与景的感光
1、看图片默写新词。
用课件呈现3幅图片,每呈现一幅,学生写出相应的新词。
①根据第1幅的内容,可默写“一望无垠”。默后反馈,了解学生默了哪个词。
②根据第2幅的内容,可默写“夕阳”、“柔光”、“波光粼粼”等词语。默后反馈。
③根据第3幅的内容,可默写“炊烟袅袅”。默后反馈。
2、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咱们通过一次又一次地读,对小湖的'优美、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生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这节课,咱们继续通过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
二、悠然读鸬鹚
1、自读感悟。
①教师:自由轻声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划一划、圈一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静和优美。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引导学生重点对下列词句有所感悟:
第1句:湖面和镜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平、亮、清)
第2句:再读读这个“浮”字,看看还能品味出什么感觉来?(轻、稳、平)
第3句:为“悠然”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再来读读这句话。(悠闲、自由自在、舒服、无忧无虑、从容、轻松自如)大家看,轻松自如地坐在船尾,自由自在地望望风景,无忧无虑地吸着土烟,这种感觉、这种情景,就是“悠然”呀。
④在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读好有关词句。对学生的朗读,可作如下调控:
你们听老师读。
这句话,谁能比他读得更平静、更优美?
读开头这句话,声音要低一点,速度要慢一点,要给人以一种静静的、悠悠的、美美的感觉。你再试一试。
“悠然”这句话,你可以摇头晃脑、慢条斯理地读,这样读起来才有味儿。
⑤教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一个字,都飘散着小湖的这份悠悠的平静和淡淡的优美。你们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这种感觉。[
2、积累语言。
①教师:你们能不能不看书,把这段优美的文字读出来。(学生试背)
②教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是怎么背诵这段课文的。(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办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点词背;看着画面背;由同桌提醒背;闭眼想象画面背。)
③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④指名配乐背诵第1自然段。
三、沉浸在抹出来的喜悦中
1、品味“一抹”。
①教师:小湖的平静和优美的确令人陶醉,小湖的活跃和欢腾同样叫人心动。当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的时候,小湖的平静消失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活跃、一派欢腾的热闹景象。你们读读2、3、4段课文,特别注意渔人的“一抹”,看看是不是这样一种感觉。读完以后,把自己对‘一抹’这个词的感受和理解写到练习纸上。(学生读书并动笔练写)
②课件呈现练习: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 )地一抹,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组织交流,随机点拨。
既然渔人这句话是对鸬鹚说的,那总得先有个称呼吧。(好鸬鹚、小东西、捕鱼能手、亲爱的、孩子们、兄弟们、我的宝贝、朋友们、小家伙们、小嘟嘟……)
④教师小结:你们看,渔人这一抹,抹得多么自信、多么自如呀!他抹出了活跃、抹出了欢腾、抹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2、广化语感。
①教师:你们再读读这几段课文,看看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由渔人的‘一抹’抹出的活跃和欢腾。(生读文体会)
②组织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并引导学生反复读好有关句子。例如:
渔人这一抹,抹出了一个波光粼粼、浪花四跃的小湖。多么令人陶醉呀!
渔人这一抹,抹出了一只又一只乖巧机灵、活泼可爱的鸬鹚。多么令人难忘呀!
渔人这一抹,抹出了一派鲜鱼满舱、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多么令人激动呀!
③课件播放鸬鹚捕鱼的视频。鼓励学生边看边议,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可以手舞足蹈,甚至可以欢呼雀跃。
④齐读这几段课文。
四、韵致的荡漾
教师:《鸬鹚》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平静之美,这是一种柔和安宁的静态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活跃之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有动有静、动静交替,动美静美、动静皆美。这不仅是《鸬鹚》,也是整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份美的礼物,我们应该好好地享受它。
教学设计:《鸬鹚》5
一、题揭导入
1、读好课题
(1)课件呈现课题。教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非常优美、非常生动的课文。谁来读读课文?
(2)指多名学生朗读课题,再齐读课题。注意!“鹚”是第二声,不翘舌。
(点评:读准、读好课题,看起来微不足道,其实不然。有心人稍加注意,便可从中挖掘出来丰富的训练内涵。借此可以训练学生字正腔圆地读,借此可以训练学生响亮自信地读,借此可以训练学生大方利落地读。这同样是一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疏忽不得。)
2、简介鸬鹚。
(1)教师:鸬鹚是一种水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而且捕鱼的本领特别高。大家看!这就是鸬鹚。
(2)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
(3)教师:鸬鹚捕到鱼后,就会把鱼吞进自己的喉囊。要是让它继续吞,那鱼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鸬鹚捕鱼前,渔人得用绳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鱼后,再把绳子解开,大家看,这就是鸬鹚的喉囊。
(4)课件呈现鸬鹚喉囊的位置。
(5)教师范定“喉囊”两字,边写边说明书写要领。
(6)学生在书的=插图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练写“喉囊”。(点评:“喉囊”两字非常难写。字形难记、笔顺难辨、结构难排。突破三难,唯有训练。教师书定示范练,趁热打铁因势练,人人动笔扎实练。对小学而言,把字写正确,写工整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俗语有言: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此基本功不但不能削弱,而且更应加强。)
3、引入新课。教师课文对鸬鹚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由老师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1)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闭目欣赏。
(2)读后促醒学生的语感;小湖的景色优美吧?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生动吧?
2、学生练读。
(1)教师: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像老师这样,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字词读淮,把句子读通。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读后检查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再抽5位学生,分别朗读各自然段。教师注意正音。(点评:把课文读准读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朱熹有方:“凡读书……须要计虱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对读书的这个要求提得真可谓:“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我们只要照做就是。问题在于,这样对学生读书,有人不屑一顾,有人不以为然,有人不了了之,也有人不知所措。学生的读书水平普遍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把功夫扎扎实实地化在读原文上,这是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
3、再读感悟
(1)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对你们有些什么启发和帮助?(指名回答)
(2)教师:懂得了这些道理,咱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的哪些地方带给你特别优美、特别生动的感觉。
(3)学生自由读全文。
(4)读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4、选段朗读。
(1)教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对课文的优美和生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同学们的感受又都是与众不同的。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那段课文挑出来,美美的读给你的同学听。听的同学要专心,要投入,边听边想,你最欣赏同桌在哪些地方的朗读。
(2)同桌互读。
(3)教师:哪些同学想情不自禁,真心诚意地夸夸自己的同桌?(抽几对同桌,一人读,一人夺)
读后教师小结:能受到别人的夸奖,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但是,你们往往不太清楚,真诚地夸奖别人,其实更能让自己快乐。只要你留心体会,语文课上这样的快乐是很多的。(点评:阅读课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是靠读。正如清人唐彪所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学生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的道理,但真理往往这这么简单。)
三、揣摩思路
1、教师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估课文(最后一段)。
2、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你能从这短短的17个字当中读出多少东西来。学生解读的结果可作如下推想:
(1)从“恢复”这个词上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2)从“渐渐”这个词上可以看出,鸬鹚捕鱼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3)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不难发现,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是有关系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
平静不平静恢复平静
4、齐读最后一段。(“又”字要念重音。因为只有这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湖面开始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点评:文章拿到手,泛泛地读几遍,算不算整体感知?当然不算。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思路也许是避免空泛感知的一条重要对策。关于揣摩思路,叶老有过这样一段精辟地论述:“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过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措清楚。”当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揣摩行文思路并非易事。好在此文最后一段已经储蓄地透露了文章思路的痕迹,学生只要专心诵读、用心理会,教师再稍加点拔,思路还是不难理清的。)
四、课堂作业
认真抄写下列词语。抄几遍由自己决定,难写的可以多抄几遍。(学生抄写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夕阳柔光悠然喉囊一望无垠波光粼粼炊烟袅袅
《鸬鹚》第二课时
一、默写新词
1、看图片默写新词。用课件呈现3幅图片,每呈现一幅,学生写出相应的新词。(1)根据第1幅的内容,可默写“一望无垠”。默后反馈,了解学生默了哪个词。(2)根据第2幅的内容,可默写“夕阳”、“柔光”、“波光粼粼”等词语,默后反馈。(3)根据第3幅的内容,可默写“炊烟袅袅”。默后反馈。(点评:默写很传统,传统得快要被人遗忘;默写很管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对此一直爱不释手。因为其管用,我们很有必要加以继承;因为其传统,我们也有必要加以改造。这个默写设计,融写字、释词、观察、联想、审美于一体,既发挥了传统默写在收心凝神、巩固字词、夯实基础方面的作用,又避免了传统默写功能单一、形式呆板、被动应答的缺陷。)
2、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咱们通过一次又一次地读,对小湖的优美、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生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这节课,咱们继续通过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
二、读悟写捕鱼前的.段落
1、自读感悟。
(1)教师:自由轻声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划一划、圈一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静和优美。
(2)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引导学生重点对下列词句有所感悟:
第1句:湖面和镜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平、亮、清)
第2句:再读读这个“浮”字,看看还能品味出什么感觉来?(轻、稳、平)
第3句:为“悠然”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再来读读这句话。(悠闲、自由自在、舒服、无忧无虑、从容、轻松自如)大家看,轻松自如地坐在船尾,自由自在地望望风景,无忧无虑地吸着土烟,这种感觉,这种情景,就是“悠然”呀。
(4)在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读好有关词句。
(5)教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一个字,都飘散着小湖的这份悠悠的平静和淡淡的优美。你们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这种感觉。
2、积累语言。
(1)教师:你们能不能不看书,把这段优美的文字读出来。(学生试背)
(2)教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是怎么背诵这段课文的,(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办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点词背;看着画面背;由同桌提醒背;闭眼想象画面背。)
(3)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4)指名配乐背诵第1自然段。(点评:文章应该一句一句地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每句话都要给予同样的关注。有的句子如文章的骨架,它支撑着文章的全部血肉;有的句子如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情致和理趣的窗户;有的句子如文章的血脉,由于它的牵连,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了一条发展变化的线。对于这样的句子,在读书时应该引导学生多加吟诵、多加揣摩、多加体会、多加积累。吟诵,在于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揣摩,在于搜寻语言的意趣、咀嚼语言的蕴涵、品味语言的妙处;体会,在于以心契心,以情悟情,虚心涵泳,切已体察;而积累,则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了同志吾之心。”总之,当然读书深入到字里行间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有所懂有的悄懂,有所悟有所不悟,有所会有所不会。)
三、读悟写捕鱼时的段落
1、品味“一抹”。
①教师:小湖的平静和优美的确令人陶醉,小湖的活跃和欢腾同样叫人心动。当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的时候,小湖的平静消失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人活跃、一派欢腾的热闹景象。你们读读2、3、4段课文,特别注意渔人的“一抹”,看看是不是这样一种感觉,读完以后,把自己对‘一抹’这个词的感受和理解写到练习纸上。(学生读书并动笔练写)
②课件呈现:(这些词语供大家参考,要是你认为还有别的更好的词语,也可以用你自己的。)
利索满怀希望兴致勃勃
自信轻松自如喜滋滋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地一抹,好像在说:“……………………”
③组织交流,随机点拨。
既然渔人这句话是对鸬鹚说的,那总得先有个称呼吧。(好鸬鹚、小东西、捕鱼能手、亲爱的、孩子们、兄弟们、我的宝贝、朋友们、小家伙们、小嘟嘟……)
④教师小结:你们看,渔人这一抹,抹得多么自信、多么自如呀!他抹出了欢腾、抹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2、文化语感。
①教师:你们再读读这几段课文,看看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由渔人的‘一抹’抹出的活跃和欢腾。(生读文体会)
②组织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并引导学生及反复读好有关句子。例如:
渔人这一抹,抹出了一个波光粼粼、浪花四跃的小湖。多么令人陶醉呀!
渔人这一抹,抹出了一只又一只乖巧机灵、活泼可爱的鸬鹚。多么令人激动呀!
渔人这一抹,抹出了一派鲜鱼满舱、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多么令人激动呀!
③课件播放鸬鹚捕鱼的视频。鼓励学生边看边议,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可以手舞足蹈,甚至可以欢呼雀跃。
④齐读这几段课文。(点评:教《鸬鹚》一文,容易出现三种偏差:一是见物不见人,眼中只有鸬鹚没有渔人;二是主次颠倒,将鸬鹚当作景中主角,渔人则屈居配角;三是平分秋色,鸬鹚,渔人各占一半,不分主次。事实上,景中主角不是鸬鹚而是渔人,渔人的“一抹”正是全篇的文眼所在。抓住这一抹,就能把握全文的精神所在,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能使景语背后的情味跃然纸上,就能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因此,对一抹的感悟要不遗余力、垂锤敲打,其余内容则必须忍痛割爱、舍得放弃。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五、结课
教师:《鸬鹚》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平静之美,这是一种柔和安宁的静态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活跃之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有动有静、动静交替,动美静美。这不仅是《鸬鹚》,也是整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份美的礼物,我们应该好好地享受它。
(设计意图)
“语言为主”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理念。语文课主要学什么?是五花八门的语文知识?是包罗万象的文章内容?是千变万化的思想教育?是丰富多彩的审美陶冶?还是一味求异的创新教育?都不是!语文课只能以语言为主。语文课必须以语言为主。这是同语文课的根本属性决定的,是由一切成功的语文教学实践决定的,是由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决定的。由教育部新近修订并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在阐述教学目的时期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言以蔽之,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理所当然,《鸬鹚》的教学也同样应该体现语言为主的理念。以谁的语言为主呢?当然是以课文的语言为主,以课文中规范、精美、鲜活的语言为主。语文课上,学生精力、智力和心力主要应该投入到积累、感受、领悟和运用课文的语言中去。
要真正贯彻“语言为主”的教学理念,别无它径,唯有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做到“读书为本”。语文教学的方法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千变万化,这个法、那个法,读书实乃根本大法。撇开了读书这一根本大法,其它一切法无疑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要做到读书为本,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既是学生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又是教师最主要的语文教学方法。“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鸬鹚》的课堂教学设计,力求不折不扣地做到读书为本。主要读什么?当然是读课文,读原汁原味的课文,读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课文中规范、精美、鲜活的语言。怎么读?要让学生专心地读、仔细地读、投入地读,要求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动情,要使学生读出情趣、读出神韵、读出情味,最终做到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
“语言为主”、“读书为本”都中能立足于“基础为重”这一科学的目标定位。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儿童,我们的教育性质是普及,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也只能定位于打好最底层的语文基础。我们要教学语言,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基本的言语交际能力,而不是教学生一些抽象的语言知识,让学生去研究语言评析语言。我们要教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书实践中初步学会读书,练好最起码的语文基本功,而不是从理论意义上向学生传授一些文字学、语法学、文章学、写作学等方面的知识。一句话,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过分理性化、知识化,随意拔高、挖深、求全,而应努力使其生活化、实用化,合理降低起点,突出基本目标,着力夯实基础。《鸬鹚》的课堂教学设计,也想力图做好基本功训练这篇文章。无论是训练学生念好课题、写好生字、读好文章,还是引导学生品味字词、揣摩思路、积累语言,无不基于务实的考虑。
教学设计:《鸬鹚》6
一、教学目的
1、采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2、观赏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情景,从中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采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录相带《鸬鹚》、幻灯图片3框、幻灯文字片4框。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怎样抓住特点,具体地描写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情景和湖面景色的变化。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捕鱼前湖面平静)
投影插图:仔细观察鸬鹚捕鱼前,湖面平静的画面。欣赏捕鱼前渔人、鸬鹚的样子,欣赏湖面宁静的景色。
1、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是描写这幅图的内容,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余同学用笔画下描写渔人、鸬鹚、湖面的句子。
2、课文怎样描写湖面的?说一说为什么把湖面比作镜子?(没有风,湖面平静能倒映出渔人、鸬鹚的影子来。)板书:平静
3、课文怎样描写渔人的神态?“悠然”是什么意思?板书:悠然
4、课文中怎样描写鸬鹚的`?为什么把鸬鹚比作士兵?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形象、生动)板书:等待
指导学生小结第一段: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了夕阳下湖面环境优美,渔人悠闲、鸬鹚静立.。这样一幅宁静的画面,给人一种静态的美。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捕鱼时湖面失去了平静)
鸬鹚捕鱼前湖面是平静的,那么鸬鹚捕鱼时湖面有了什么变化?播放录像。录像中再现鸬鹚捕鱼,打破了湖面的平静这一情景。
提示:仔细观察渔人怎样赶鸬鹚下水?鸬鹚怎样捕鱼?渔人怎样忙碌?(利用录相机的定格功能,使学生看清渔人赶鸬鹚下水“一抹”的动作和把鸬鹚喉囊里的鱼“挤”出来的动作)板书:失去平静
1、湖面为什么会失去平静?请同学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用因果句回答。
“只要┄一┄┄就┄┄”说明渔人与鸬鹚的关系:渔人一动,鸬鹚就动。这一句与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个句子相呼应?
2、失去平静的湖面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用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一个词看出。这样写好在哪里?“粼粼的波纹”是什么样的?比较:跳跃━━━翻滚
3、读课文,圈出表示渔人和鸬鹚动作的词。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用得很好,好在哪里?如果换成别的词行吗?
投影出示字幕:学生进行动词比较,教师点拨。
渔人只要站起来,拿竹篙往船舷一抹(一扫),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
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拿)了出来,又把它甩(扔)进水里。
4、学生根据板书,回忆一下,把刚才录相中看到的捕鱼情景描述出来。
5、小结:作者描写鸬鹚捕鱼最精彩的地方是动词使用非常准确生动。渔人动,鸬鹚动,湖面波纹荡漾,浪花跳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水乡忙碌的捕鱼图,是一种动态的美。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捕鱼后湖面恢复了平静)
捕鱼后,湖面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色?请看录像。录像中再现鸬鹚捕鱼后,湖面恢复平静的画面。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与捕鱼前、捕鱼时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与捕鱼前、捕鱼时一样,还是渔人、鸬鹚和湖面。所变化的是时间由“夕阳”“炊烟四起”到“天色逐渐暗下去”;渔人捕鱼前“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捕鱼时忙碌,捕鱼后“划着小船回去了”;鸬鹚捕鱼前“站在船舷上”“等待命令”,捕鱼时“扑”“钻”“跳”,捕鱼后,又“站在船舷上”;湖面捕鱼前“平静”,捕鱼时失去了“平静”,捕鱼后“恢复了平静”。整个画面由静到动又回到静。作者观察得仔细,描写得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板书:划回去站恢复平静
(五)投影出示字幕(学生填空,感知全文)
这篇课文叙述了()的经过,描绘了湖面()变化,表现出小湖自然环境()及渔人捕鱼快乐的心情。
由于作者仔细观察,注意积累材料,并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才能把湖面的景色写得这么优美,把鸬鹚捕鱼写得这么有趣。
(六)作业布置
小练笔:投影画面:《夕阳下的海滨》、《早晨的公园》(任选一题,也可自拟题目)
要求:注意积累材料,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要有动态静态的描写。
教学设计:《鸬鹚》7
教学目标:
1、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热闹情景,感受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情趣。
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了解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热闹情景,感受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型:
新授课
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情景。
2、理解词语:悠然、袅袅、一望无垠、波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以前课文中出现的动物,导入今天要认识的动物——“鸬鹚”
出示图片,板书课题,指名描述它的样子。
师:提问“关于鸬鹚,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渔人指挥鸬鹚捉鱼的过程。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热闹情景,感受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情趣。
2、了解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
小结:课文主要写在美丽的环境里,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渔人怎样指挥鸬鹚捕鱼的。
三、精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情况,再全班交流,师适当指导。
捕鱼前(1)捕鱼前渔人、鸬鹚、湖面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场景写了几种事物?你喜欢哪个,为什么?把它读给你组内的伙伴听。
(提示:可抓住某些重点词语理解)
(指导后对照课件有感情地配乐朗读,)
导语:夕阳、微风、垂柳、渔船、悠然自得的渔人、整装待发的.鸬鹚,构成一幅多么优美、恬静的图画呀!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呢?
捕鱼中
你从鸬鹚捕鱼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提示:注意动词,先划出来再体会)
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
结合“一抹”体会渔人动作的干脆利落和鸬鹚捕鱼动作的敏捷熟练及配合的默契。
1、辨析“一抹”,体会内涵。
(1)这些列队的士兵在等待一个怎样的命令?这个命令是怎样的?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3)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你觉得用“一抹”好在哪里?
(4)四人一组合作研究。
(5)交流
2、研读“一抹”,领略捕鱼乐。
(1)同学们对“一抹”的研究真是精彩,但老师相信好戏还在后头,你想渔人这“轻轻一抹”,会抹出些什么?你有什么体会?请同学们读课文第2至第4自然段,同桌讨论研究。
(2)交流研读成果:
(3)真了不起,同学们对渔人这“轻轻一抹”的研究成果真多,如此丰富地体会到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让我们也一起来享受这种快乐,请男生一起读2至5自然段。
课件欣赏,鸬鹚捕鱼的景象
捕鱼后
1“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捕鱼了……”,这时湖面又(生接:渐渐恢复了平静)。
2.是啊,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教师出示课件:捕鱼后湖面平静图。)
3.为什么要用“恢复”?对,湖面原来是平静的,现在又像原来那样平静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复”。
4.但请再研究一下,这时的静与原先的静是不是一样?
5.你能把这种忙碌之后的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吗?
小结(结合课件):捕鱼前湖面是平静的,渔人准备捕鱼,鸬鹚待命;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打破了湖面的平静;渔人带着鸬鹚划着小船回家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你喜欢什么动物?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写一写,相信你会给老师带来惊喜!
板书设计:
3、鸬鹚
捕鱼前 静
捕鱼中 动
捕鱼后 静
教学设计:《鸬鹚》8
一 教学目标
1.有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语的意思;用“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的捕鱼的乐趣。
难点: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三 教学时间:3课时
四 教学准备:课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3.读通句子。4.了解课文大意。5.重点教学第一自然段。6.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
(2)教学过程
1、揭题,
2、简介鸬鹚。
1)课件呈现课题。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 21鸬鹚。谁能把题目读准?注意都是平舌音。
3)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上网去查找鸬鹚的资料。谁能向同学们介绍有关鸬鹚的情况?
4)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定格喉囊的位置。这就是鸬鹚的喉囊。介绍鸬鹚喉囊的作用,教学“喉囊”,范写并要求学生在空白处写2遍。
5)看课题猜想课文内容——激趣。
同学们,课文以“鸬鹚”为题,请你猜猜可能写些什么内容?是否和《翠鸟》一文写法相似?
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优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5、检查自学效果:
1)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窄 抹 柔 喉 拣 抛 痕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是否读正确、通顺?读后请同学们评价。
4)课文写了什么?
6、教师小结。
7、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感受到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2)交流:总的感受是很静很美;
从下列词句中感受到很静:
A、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平得像一面镜子”是比喻,说明湖面没有风、很静。)
B、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有窄有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垂柳、一望无垠的`稻田、浮”说明很静。)
C、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悠然”是自由自在的样子,说明渔人的心里很静很美。)
D、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把鸬鹚比作列队的士兵,说明鸬鹚威武精神;“在等待命令”说明鸬鹚还没有行动,还很静。 )
3)小结: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小湖的平静和美丽?(湖面、渔人、鸬鹚)
4)朗读指导。
怎样读出静、读出美, 自由练读。 指名读, 评价。 齐读。
5)指导背诵:这么美的文字我们怎么把它记住呢?根据你的经验给同学们出出好主意?
8、作业 :背出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7自然段,(2、抓住重点词语“一抹”、“恢复”,(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感受渔民捕鱼的乐趣。
2、教学过程
(1)复习: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2)说说听了以后总的感觉是什么?
(3)导入 新课,
(4)学习课文2—5自然段。
a、“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b、交流:
1)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一抹”)
2)“一抹”是什么意思呢?
3)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用哪些词语来把“一抹”代替?
3、为什么用“一抹”而不用这些词语?这是第一个研究问题。请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一定要用“一抹”,好在哪里?
4、交流:看看你研究出了多少?教师随机点拨,得出好在“一抹”写出了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动作优美、鸬鹚训练有素、渔人发现鱼儿多多……
5、练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指名读——齐读)
6、刚才我们通过研究为什么一定要用“一抹”,研究出了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动作优美、鸬鹚训练有素、渔人发现鱼儿多多。接着请同学们研究第二个问题:渔人这轻轻“一抹”抹出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2—5自然段,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7、交流:抹出了鸬鹚下水、粼粼波纹、鱼儿多多、渔人忙碌、心情愉悦、奖赏鸬鹚。
8、指导练读2—5自然段。
9、交流:把你认为读得最好或最喜爱读的语句读给大家听——齐读。
10、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结束了,渔人载着满满一仓鱼,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这时候湖面又怎么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6、7自然段,哪些景物与前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语句。
11、交流:
1)天色:
2)湖面(理解“恢复”)
3)渔人
4)鸬鹚
12、练读6、7自然段,体会文章的照应美。
13、小结:渔人在这样景色优美的小湖上捕鱼,捕鱼前悠然自得,捕鱼时既忙又乐,捕鱼后满载而归,这些都写出了渔家捕鱼的乐趣——渔家乐。这就是文章的写作目的。
14、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熟读全文。
3、完成书面作业 。
教学过程
1、齐读全文。
2、总结全文。
3、背诵第一自然段。
4、默写第一自然段。
5、指导用“恢复”造句。
6、完成其他作业 。
教学设计:《鸬鹚》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风景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能用“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读好课题。
①课件呈现课题。
②教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非常生动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③指多名学生朗读课题,再齐读课题。注意!“鹚”是第二声,不翘舌。
2、简介鸬鹚。
①教师:鸬鹚是一种水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而且捕鱼的本领特别高。大家看!这就是鸬鹚。
②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
③教师:鸬鹚捕鱼后吞进自己的喉囊。要是让它继续吞,那鱼就被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鸬鹚捕鱼前,渔人得先用绳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鱼后,再把绳子解开。大家看,这就是鸬鹚的喉囊。
④课件呈现出鸬鹚喉囊的位置。
⑤教师范写“喉囊”两字,边写边说明书写要领。
⑥学生在课文的插图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练写“喉囊”。
3、引入新课。
教师:课文对鸬鹚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由老师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①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闭目欣赏。
②读后促醒学生的语感:小湖的景色优美吧?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生动吧?
2、学生练读。
①教师: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像老师这样,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
②学生自读,教师巡视。随后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抽五位学生,分段朗读)。
3、再读感悟。
①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对你们有些什么启发和帮助?(指名回答)
②教师:懂得了这些道理,咱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的哪些地方带给你特别优美、特别生动的感觉。
③学生自由读全文。
④读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4、选段朗读。
①教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对课文的优美和生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每人的感受又都是不同的。你可以把自己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那段课文挑出来,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专心、要投入,要边听边想,你最欣赏同桌哪些地方的朗读。
②同桌互读。
三、揣摩思路
1、教师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最后一段)。
2、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你能从这短短的17个字中读出多少东西来。学生解读的结果可作如下推想:
①从“恢复”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②从“渐渐”可以看出,鸬鹚捕鱼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③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不难发现,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是有关系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捕鱼前 捕鱼时 捕鱼后
平 静 不平静 恢复平静
4、齐读最后一段(“又”字要念重音。因为只有这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湖面开始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四、课堂作业
认真抄写下列词语。抄几遍由自己决定,难写的可以多抄几遍(学生抄写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夕阳 柔光 悠然 喉囊
一望无垠 波光遴遴 炊烟袅袅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咱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读,对小湖的优美、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生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这节课,咱们继续通过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
二、读、悟、写捕鱼前的段落
1、自读感悟。
①教师:自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划一划、圈一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静和优美。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感悟。
④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对学生的朗读,可作如下调控:
▲这句话,谁能读得更平静、更优美?
▲读开头这句话,声音要低一点,速度要慢一点,要给人以一种静静的、悠悠的、美美的感觉。你再试一试。
▲“悠然”这句话,你可以摇头晃脑、慢条斯理地读,这样读起来才有味儿。
⑤教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一个字,都飘散着小湖的这份悠悠的平静和淡淡的优美。你们再读读课文,体会这种感觉。
2、积累语言。
①教师:你们能不能不看书,把这段优美的文字背出来。(学生试背)
②教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是怎么背诵这段课文的。(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办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点词背;看着画面背;由同桌提醒背;闭眼想像画面背)
③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④指名配乐背诵第一自然段。
三、读、悟、写捕鱼时的段落
1、品味“一抹”。
①教师:小湖的平静和优美的确令人陶醉,小湖的活跃和欢腾同样叫人心动。当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的时候,小湖的平静消失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活跃、一派欢腾的热闹景象。你们读读第二至第四段课文,特别注意渔人的“一抹”,看看是不是这样一种感觉。读完以后,把自己对“一抹”这个词的感受和理解写到练习纸上。(学生读书并动笔练写)
②课件呈现练习(这些词语供大家参考,要是你认为还有别的更好的词语,也可以用你自己的):
利索 满怀希望 兴致勃勃 自信 轻松自如 喜滋滋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 )地一抹,好像在说:“ ”
③组织交流,随机点拨。
既然渔人这句话是对鸬鹚说的,那总得先有个称呼吧。(小东西、捕鱼能手、亲爱的、孩子们、兄弟们、朋友们、小家伙们……)
④教师小结:你们看,渔人这一抹,抹得多么自信、多么自如呀!他抹出了活跃,抹出了欢腾,抹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2、广化语感。
①教师:你们再读读这几段课文,看看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由渔人的“一抹”抹出的活跃和欢腾。(生读文体会)
②组织交流。
③课件播放鸬鹚捕鱼的画面。鼓励学生边看边议,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可以手舞足蹈,甚至可以欢呼雀跃。
④齐读这几段课文。
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2.说说你脑中出现了哪几幅画面?
(1)夕阳西下时,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烟,鸬鹚待命的平静景象。
(2)黄昏时,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湖面上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
(3)天色逐渐暗下去,渔船满载而归,湖面上又恢复平静的景象。
3.列小标题。
鸬鹚待命 勇敢出征 凯旋而归
4.小结:
《鸬鹚》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平静之美——柔和安宁的静态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的活跃之美——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有动有静,动静交替;动美静美,动静皆美。
五、作业:
1、 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上作业。
教学设计:《鸬鹚》10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传授: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语。
2、能力培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背诵能力、用词能力。
3、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渔人、鸬鹚、湖面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处理字词,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过程:
1、学生字,看生字表,读准字音,指出它们的音部、部首、共几笔,并组词。
鹚 C 鸟 14 鸬鹚
垠 Y 土 9 无垠 无边无垠
窄 Z 10 宽窄 窄小
悠 Y 心 11 悠悠 悠扬
抹 M 8 抹去 涂抹
粼 L 16 波光粼粼
挤 J 9 挤着 拥挤
炊 C 火 8 炊烟 炊事员
袅 N 鸟 10 袅袅
舱 C 舟 10 船舱 机舱
拣 J 8 拣起 挑挑拣拣
抛 P 7 抛起 抛球
恢 H 9 恢复 恢弘
2、想想下面的字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鹚 垠 粼 抹 舱 拣 袅
(这些字都是形声字)
3、练习朗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再读。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
交流,理清层次。
(按照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顺序来写。)
4、交流信息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5、作业:读课文,写生字新词
教学设计:《鸬鹚》1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语的意思,用不着“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感受水乡的美丽景色。
2、借助重点词语背诵课文第一节。
三、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字词,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水乡的美丽,借重点词语背诵这一节。
一、揭题。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
板书:样子?
干什么用的?
二、学生预习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
三、检查交流。
1、重点字形:袅囊抹
2、课文主要写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
1、一个怎样的小湖?(板书:湖面绿油油平)
为什么能比喻成“一面镜子”?
2、这面大镜子中能映出些什么来?
(板书:垂柳
稻田 一望无垠
小渔船 又窄又长浮
渔人 坐悠然吸
鸬鹚 站好像列队的士兵
3、看板书,复述图意。
4、借助板书的重点词练背课文第一段。
5、这一节写什么?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抓住“一抹”“恢复”,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教学准备:课件一:捕鱼图
课件二:捕鱼后湖面平静图。
教学过程:
一、背诵引入
同学们,今天继续学习21课--《鸬鹚》,我们先把课文那面镜子中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一段,注意要背得又美又静。
二、辨析“一抹”
1、列队的士兵在等待怎样的命令?(板书:一抹)
2、“一抹”是什么意思?你能把“抹”的动作做出来吗?
3、渔人发布命令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抹”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4、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体会“一抹”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交流:--渔人爱惜鸬鹚:
——似在鼓励鸬鹚:
——鸬鹚训练有素:
——渔人享受宁静;
三、研读入境。
1、同学们对联这一抹的体会真是精彩,但好戏肯定还在后头,你想渔人这轻轻一抹,抹出了什么?请你边读课文2-4自然段边找出来。
2、交流:(课件:捕鱼图)
(1)抹出也“波纹粼粼和浪花跳跃”--你是从课文哪儿读懂的.?(生个别读句子)
——你读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色或是有怎样的感受?
——是啊,夕阳之下,波光粼粼、浪花跳跃,多美啊!你能把这种美景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2)抹出了“鱼”--你又是从哪儿读懂的?--就只一条?--你又是从哪儿读懂的?(“不断”--不仅不只一条,而是越来越多)
——这一景象你又能来读一读吗?
(3)抹出了“渔人的忙碌”--对啊,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这句又该怎么读?
3、同学们真会读书,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想一想:这一抹还会抹出什么来?
4、说得好,渔人这一抹不简单哪,而我们同学们更不简单,如此丰富地体会到了渔人捕鱼的忙碌矣喜悦,现在我们就一起快乐地把2-4自然段读一读,享受一下渔人捕鱼的乐趣。
四、回归平静。
1、(上接学生朗读)"岸上炊烟四起--(生个别接读5--7自然段)
2、大家听了又有什么感受?
3、是哪,鸬鹚又整齐地站在船舷上,渔人划着小船回去了,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课件:捕鱼后湖面平静图),唉,这里为什么要用上恢复?(湖面原来是平静的,现在又像原来一样平静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复。)
4、你能把这种静下来的感觉读出来吗?(生个别读后齐读)。
5、小结:这一节课我们抓住“一抹”一词,研读了课文,一起享受了一下渔人捕鱼的乐趣,并读懂了从鸬鹚的等待命令到下水捕鱼再到列队回去,使美丽的湖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又恢复平静,而且这种动和静的景象都充满了美的情趣。(师边小结边整理板书)
五、质疑问难。
教学设计:《鸬鹚》12
教学要求:
1、按照课文描绘的气氛,用正确的语气语调读出描写湖面平静、不平静的句子和鸬鹚列队、捉鱼、接食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节。
2、能划出描写鸬鹚动作、神态,渔人动作、神态,湖面情况的词句,理解、体会湖面情况与鸬鹚捕鱼的联系。
3、能读、写、默本课11个生字和课后练习中的13个词语。用“无数”、“恢复”造句。
4、了解鸬鹚的外形及生活习性。培养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优美的语言文字进行再造想象的能力。由此体会江南水乡人们无忧无虑、悠悠自得的美好生活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上海。
教学重点:
按课文描绘的气氛,用正确的语气语调读出描写湖面平静。不平静的句子和鸬鹚列队、捉鱼、接食的句子。
教学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宁静、美好。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师介绍鸬鹚,看插图。
鸬鹚是一种水鸟,羽毛灰黑色,有绿色光泽,嘴扁而长,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捕鱼,喉下的皮肤扩大成囊状,捕到的鱼就放在喉囊内。这种鸟也叫鱼鹰,我国南方地区饲养它来帮助捕鱼。
本单元的训练目标是,出示——有感情地朗读
我们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合适的节奏等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二、学生分小组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课文,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课文主要写了鸬鹚什么?湖面的气氛有什么变化?按这个变化试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分节读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鸬鹚的什么?
板书:准备 捕鱼 结束
(2)湖面的气氛有什么变化。
板书:平静热闹平静
(3)按这个变化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l节);第二段(第2~4节);第三段(第5~7节)
2、读课文,用()找出描写湖面情况的句子。
出示小黑板: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清亮亮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天色渐渐暗下去,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指名分别朗读。
师:他们读得很好,读出了湖面从平静到不平静又恢复到平静的过程。那么湖面的变化和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段。
四、学习第一段
(一)边看插图,边听同学朗读。
体会一下这时的湖面是怎样一种景象。
1、听了同学的朗读后,你们这时的湖面是怎样一种景象?
板书:夕阳图(平静)
2、课文第一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夕阳西下、鸬鹚等候捕鱼的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并且通过一些词句把它表现出来了。下面我们通过反复朗读、自学,把表现美景的词句用小圈找出来,用直线划出描写鸬鹚动作神态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描写渔人动作神态的句子,然后集体来欣赏这些优美词语。
3、分小组学习。
(二)赏析词句
1、逐一出示词句进行赏析
①湖面:绿油油一面镜子
出示小黑板: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你为什么认为这句句子写出了画面的美丽?
(把平静的湖面比作一面镜子。因为没有风,湖面上没有一丝波纹,平静、清澈、透明。所以可以把它比作镜子。)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优美的句子朗读一遍。
②垂柳、稻田:一望无边
③小船:浮
(这个词用得好在哪里?)
因为小船没有划动,所以更显出湖面风平浪静,气氛寂静,齐读这句话。
④渔人:悠然
(先说说“悠然”是什么意思?再说理由)
悠然——悠闲的样子。
因为渔人在吸烟,没有划动渔船,所以湖面上很平静。渔人坐在船上安祥地、自在地抽着烟斗,望着那平静的湖面,他显然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陶醉。一切显得是那么安静啊。齐读这句话。
⑤鸬鹚:列队的士兵等待
出示小黑板: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列队的士兵——很威武,神气,整齐,训练有素
(“等待”与湖面的平静有什么关系?)
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并没有下水去捕鱼,所以湖面依然很平静。齐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第一段。
现在我们一起朗读这一段,要读出那种宁静,闲适的气氛,速度可以稍微慢些。先由老师引读,再齐读。
3、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一段。
4、小结。
这一段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由景到人的顺序描绘了夕阳、湖面、垂柳、稻田、小船、渔人在悠闲地吸烟,鸬鹚在等待命令这样一幅优美宁静的夕阳图。
四、布置作业
1、抄词;
2、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通过对有关词句的赏析,体会了夕阳图的美景,出示板书:夕阳图
这节课我们要来欣赏第二幅画面:出示:捕鱼图
二、学习第二段,赏析词句
随着渔人的竹篙在船舷上轻轻“一抹”,平静的湖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指名读第二段,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这时的湖面情况。
交流板书:热闹
作者又是通过哪些词句来表现湖面热闹的景象呢?
(一)分小组自学第二段,用直线划出鸬鹚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渔人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用小圈找出有关词语。
(二)交流
1、交流句子
老师读描写湖面的句子,男生读描写鸬鹚的句子,女生读描写渔人的句子。
2、交流词语
①第2节
学生各抒己见
(1)出示句子:
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指名读)“荡起”和“跳跃”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写出了波纹荡开的样子,也描写出了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一朵朵跳跃的样子。)齐读。
(2)湖面怎么会产生这种变化的?
因为渔人拿竹篙在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才产生了这样的变化。
请一个学生做做“一抹”这个动作。全班做。
师:“一抹”,就是竹篙在船舷上一擦而过。
指名读第二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有顺序地描写的。
引读:师:因为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
生:所以湖面……
②第3节
过渡:随着鸬鹚在水中捕鱼,湖面上就更热闹了。现在我们来默读第5节,着看渔人是怎样指挥的鸬鹚捕鱼的?用了哪些词语。
(1)师:请大家把书合上,我们来做一个选词填空的练习。
出示小黑板:
伸出 打着 跳上 拍着 钻出 蹦上
扔 压 抓 甩 掐 挤
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它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指名分别读两行词语并交流:
为什么先用“钻”,后用“跳”?
为什么用“抓”,不用“掐”?
为什么用“挤”,不用“压”?
为什么用“甩”,不用“扔”?
(2)齐读,边读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师: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写出了鸬鹚捕鱼的动态,欢快活泼;也写出了渔人从鸬鹚喉囊里取鱼时的利索劲儿。湖面上鸬鹚在跳跃,渔人在忙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快忙不过来了。
(3)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热闹的场面,要用跳跃、轻松、欢快的语调朗读,同时体会一下这些动词的准确性。
(4)齐读第二段,注意读出那种欢快热闹的气氛。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此时你又感受到什么?
出示:归来图:(平静)
湖面上开始安静下来了,直至最后湖面上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
2、默读第三殷,你从哪些词句中知道湖面开始恢复平静了?
(1)“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
说明人们都烧晚饭了,时间已近傍晚,湖面又向平静过渡。
齐读。
(2)“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
这时再也听不到水鸟下水时发出的响声,湖面上不会有波纹,浪花也不再跳跃了。齐读。
(3)渔人一条条抛小鱼喂鸬鹚。
渔人喂鸬鹚时动作轻、慢。鸬鹚把大鱼留给人们,自己吃的都是小鱼,而且吃得美滋滋的,这使我们想起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齐读。
(4)“渔人荡起桨……”
湖面是平静的。齐读。
(5)“天色……恢复了平静”
“恢复”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恢复”,它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恢复——变成原来的样子。
这一词用得很贴切,点明了湖面原先也是平静的,课文的结尾与开头前后呼应。
齐读。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声音稍轻些,速度稍慢些。
三、总结全文
1、本文通过描绘了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经过,向我们展示了“夕阳图”、“捕鱼图”,“归来图”三幅画面,表现了江南水乡人们无忧无虑、悠悠自得的美好生活情趣,从而使我们每个小朋友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上海。
2、我们通过本课的朗读训练,学会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合适的节奏等由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四、完成习题
1、指导造句
出示:
恢复:
(1)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我恢复了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座古建筑恢复了原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恢复__________________。
无数:
先把“无数”扩成词组,如:无数彩灯,无数鲜花,无数星星,无数海鸟,无数革命者等,然后再把词组扩成句子。
2、完成填表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鸬鹚
准备 捕鱼 结束
平静 热闹 平静
夕阳图:(平静)
湖面: 绿油油 一面镜子
垂柳、稻田: 一望无际
小船: 浮
渔人: 悠然
鸬鹚: 列队的士兵 等待
捕鱼图:(热闹)
归来图:(平静)
教学设计:《鸬鹚》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热闹情景,感受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情趣。
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了解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3、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热闹情景,感受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情趣。
教学难点:了解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教 具:课件
课 型:新授课
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了解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情景。
2、理解词语:悠然、袅袅、一望无垠、波痕
3、查找有关鸬鹚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鸬鹚”图片,
板书课题 3、鸬鹚 学习生字“鸬鹚”, 提问“关于鸬鹚知道什么?”(指名介绍关于鸬鹚的资料。)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渔人指挥鸬鹚捉鱼的过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 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
(2) 思考:渔人、鸬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检查读书情况,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小结:课文主要写在美丽的环境里,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渔人怎样指挥鸬鹚捕鱼的。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
三、精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给足时间,充分自学)
2、全班交流自学情况,同时指导朗读。
捕鱼前(1)捕鱼前渔人、鸬鹚、湖面各是怎样的?出示挂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哪个自然段写的这方面内容?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图的?
填空: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悠闲)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体会:课文的写法好在哪里?试着读一读记一记。(对照课件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导语:微风、垂柳、小渔船、悠然自得的渔人、待命的鸬鹚,构成一幅多么优美、恬静的`图画呀!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呢?
捕鱼中 课件 读句子,谈体会。
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就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 ...
结合“一抹”体会渔人动作的干脆利落和鸬鹚捕鱼动作的敏捷熟练及配合的默契。
1、辨析“一抹”,体会内涵。
(1)这些列队的士兵在等待一个怎样的命令?这个命令是怎样的?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3)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你觉得用“一抹”好在哪里?
(4)四人一组合作研究“课文为什么用‘一抹’”。
(5)交流研读成果:
2、研读“一抹”,领略捕鱼乐。
(1)同学们对“一抹”的研究真是精彩,但老师相信好戏还在后头,你想渔人这“轻轻一抹”,会抹出些什么?请同学们读课文第2至第4自然段,同桌讨论研究。
(2)同桌合作学习第2至第5自然段,研读“会抹出些什么。”
(3)交流研读成果:
(4)交流:
(5)真了不起,同学们对渔人这“轻轻一抹”的研究成果真多,如此丰富地体会到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让我们也一起来享受这种快乐,请大家一起读2至5自然段课件欣赏 捕鱼中的景象捕鱼后
1“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捕鱼了??”,这时湖面又
(生接:渐渐恢复了平静)。
2.是啊,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教师出示课件:捕鱼后湖面平静图。并在图上映出“湖面又恢复了平静”,其中恢复为不同色。)
3.为什么要用“恢复”?对,湖面原来是平静的,现在又像原来那样平静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复”。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上“恢复”?(师边说边整理板书)
4.但请再研究一下,这时的静与原先的静是不是完全一样?(师在两个“静”间连线并设问)这时的静是怎样的静?
5.你能把这种忙碌之后的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吗?
6.师生品读第6至第7自然段。
小结(结合课件):捕鱼前湖面是平静的,渔人准备捕鱼,鸬鹚待命;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打破了湖面的平静;渔人带着鸬鹚划着小船回家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渔人、鸬鹚、湖面这三者的联系)
(2)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在朗读中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热闹情
景,尤其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更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希望大家学习这种写法,让景物描写为正文服务。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理鸬鹚的资料制作手抄报。
板书设计:
3、鸬鹚
静————动————静
自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弄清文章层次。
2、能恰当搭配词语,用“恢复”、“一望无垠”造句。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
教学难点:用词造句
教 具:投影片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 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2 默写第一自然段
二、新授:默读全文,按“捕鱼前、捕鱼中、捕鱼后”可以分为哪三部分?并在段首画上。
1、独立完成。
2、订正
板书:一(1)二(2—5) 三(6—7)
二、学本课生字
1、同桌学习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字型、理解字义的。
2、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组内交流
4、指名汇报
5、指导难字
鹚:左边是“兹”九笔
袅:上边是“”,下边是“衣”
粼:右边是“”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读写写
2、理解“恢复”“一望无垠”并造句。
3、出示课件,填空
( )的湖面渐渐地( )
( )的波纹悠然地( ) 等待( ) 钻进( ) ( )平静 填出合适的词语,比一比,看谁填的多,填的好。
4、默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默写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设计:《鸬鹚》14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重点学习1——5小段,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小段
1、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渔人在什么地方捕鱼,周围环境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把它画出来,指名读一读,想想有什么特点?
2、找出描写渔人神态的句子,体会渔人的心情
渔人------悠然自得
3、找出描写鸬鹚的句子,体会比喻说明了什么?(严阵以待的样子)
4、小结:这里的坐与站、悠然的神态与列队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的人、物、景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恬静的画面。
5、指导朗读,要轻、柔、缓
(二)学习二——五小段
1、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捕鱼过程渔人动作、神态鸬鹚动作湖面情况
捕鱼之前
捕鱼之中
捕鱼之后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
小结:这些动作表现渔人与鸬鹚之间配合默契,说明渔人对鸬鹚训练有素。
2、根据表中内容思考:渔人——鸬鹚——湖面之间有什么联系?
反复朗读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3、自己大声朗读,体会这一段与上一段相比,气氛有什么不同?
这一段动态的描写,突出了湖面上活跃的气氛,表现了劳动的紧张和欢乐。
4、指导朗读
要活泼、有生气、速度适当加快
(三)学习第六、七小段
1、自读思考:“恢复”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恢复这个词。
2、指导读,语调也要随之变缓、变轻。
3、指名读,评议
三、指名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完成本课相关训练题。
二、教学过程
1、词语搭配
(平静 波光粼粼)的'湖面 渐渐地(走远 升起) 等待(回信)
(一圈圈 粼粼 )的波纹 悠然地(吸烟 散步) 钻进(洞中)
(袅袅 )的炊烟 整齐地(行进 做操) (心情)平静
2、用词造句
恢复——变成原来的样子。
例句:客人们都走了,小院里恢复了平静。
一望无垠——垠,边际。一眼看不到尽头。
例句: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一望无垠。
3、检查背诵并默写第一小段。
相互检查——指名背诵——当堂默写——交换检查
4、布置作业:完成课堂训练
预习第四课
课后小结:初读阶段能够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对于“喂鸬鹚吃小鱼”归上还是归下的问题,没有强求一致,而是请同学谈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鼓励大家积极思考,用清楚明白的语言表述看法,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层次安排了解得更加清楚。
教学设计:《鸬鹚》15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观察图画,领会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表达画面上的内容。
2、通过读课文、学课文,初步了解渔人是怎样利用鸬鹚来捕鱼的。
3、通过学生自主读书,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从中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4、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课文第二段是本文重点段,写渔人赶鸬鹚下水捕鱼,表现出小湖动态的美。因此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争取自己读懂这一段,体会小湖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与鸬鹚捕鱼的关系。
2、读课文,体会第二段中所描写的小湖的优美意境。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从课外书中了解有关介绍鸬鹚的有关知识。
2、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鸬鹚。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鸬鹚,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鸬鹚是一种什么动物?长什么样?有什么特殊本领?前几天陈老师布置大家去课外书中寻找介绍鸬鹚的有关内容,那么谁从课外书中了解到了鸬鹚的特点呢?
好!××× 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鸬鹚的特点。
二、指导自读。
1、那么渔人是怎么用鸬鹚捕鱼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
2、检查交流: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三、默读课文。
1、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才读了一遍课文就了解了这么多内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面读一面想,鸬鹚捕鱼和湖面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2、检查交流: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捕鱼前 湖面平静
捕鱼时 打破平静
捕鱼后 恢复平静
3、那么课文哪些部分写捕鱼前的情景?哪些部分写捕鱼时?哪些部分写捕鱼后?
四、再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部分,把这个部分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些。
2、现在请同学们来读读你所喜欢的课文段落。
(1)第一段。
①谁也喜欢这一自然段?
②好!你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图画,我再请一个同学来根据课文内容带领同学们看图。
③还有谁也喜欢这一段?那我们这些喜欢的同学一起来读。
④那同学们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⑤你们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悠然”是什么意思?
⑥夕阳斜照,水平如镜,多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来感受这分宁静、这分温馨。
(2)第二段。
①老师也很喜欢这部分内容,你们同意让老师来试着读读这段内容吗?我在读的时候,你们可以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②刚才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③书上是怎么写的?谁来读读。
“一抹”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一根教鞭,我们拿来当竹篙,把这讲台的一侧当作船舷。谁来学课文里渔人的样子,让鸬鹚下水。
渔人这个动作怎么样?(轻而快)
这轻快熟练的一弄,就叫——“一抹”。
④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板书:抓 甩挤)
⑤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就不停地——……所以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板书:忙不过来)
⑥齐读3—4自然段。
⑦总结:平静的湖面是美的`,跳跃的湖面同样也很美,让我们一齐读一读2—5自然段,体会湖面的动态美。
(3)第三段。
①捕鱼前、捕鱼时的情景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捕鱼后湖面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读读6—7自然段。
②我们一起来读。
③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④好!我们再一起来读。
五、总结。
1、我们把课文连起来再读一遍。
2、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六、复习生字词语。
1、我们来复习一下今天学习的词语。齐读词语。
2、指导书写:囊
【教学设计:《鸬鹚》】相关文章: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6-07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鸬鹚》04-04
教学设计07-11
《》教学设计09-27
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优秀07-26
《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06-10
《阳光》教学设计11-20
《观潮》教学设计09-28
通分教学设计06-06
春酒教学设计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