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认识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认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圆认识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的乐趣。
3、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及画法。
学具准备:圆形纸片、圆形物体、直尺、圆规、线、剪刀等。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 )、( )、( )、( )、( )等,它们都是由( )围成的。
2、想一想:圆这种平面图形,它是由( )围成的。
3、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或哪些物体上有圆形?请写下来。
4.利用你手中的工具尝试画圆(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你都用了哪些方法?
5.剪下一个你画的圆。
6.查阅有关“圆规”的历史资料(概括在50字以内)。
二、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第56、57页,按例2的提示,把圆反复对折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①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
②连接( )和( )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 )表示; ③通过( )并且( )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 )表示。
2、在圆形纸片上描出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量一量,比一比,做一做(利用圆形纸片学习)
①、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 )条,直径有( )条。你是怎么发现的?
②、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都( ),所有的直径长度都( ),你是怎么发现的?
③、在同一个圆内,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你是怎么发现的'?
三、巩固提高 内化新知
1、我会填:
①r=3cm ②d=9cm ③r=2.4cm
d=( ) r=( ) d=( )
2、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想一想:圆的位置是由( )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
4、画两个相同的圆,要具备什么条件?
四、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在( 今后要注意是( 总体表现(☆☆☆☆☆) ), )方面表现很好, )方面表现不够好, )。 )决定的。
圆认识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页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
2、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 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实践操作。
1、折一折。
每人准备一个圆,请同学们想办法找出圆心。
2、小组活动:剪几个圆,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3、汇报:沿着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都能完全重合。
4、小结: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r=d/2。
二、尝试练习。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正方形:4条
长方形:2条
等腰三角形:1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圆:无数条
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4、练一练第四题。
学生实际测量,集体交流。
5、练一练第五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使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引导学生整理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掌握圆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存在问题: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练习巩固!
圆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白纸,圆规。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示四驱车,问这是什么?
2,(课件)出示汽车的图片,问,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追问: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如果不是圆的会怎样?
3,导入,板题:圆的认识
4,你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
二,在画圆的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知。
1,任意画圆,体会什么是圆。
(1)画一个圆
(2)展示,比较哪个圆,哪个不圆?问:怎么就画圆了?
(3)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
2.用圆规画圆,理解圆的构成及圆心。
(1)让学生在白纸的四个角上分别画一个圆,边画边想:圆是由什么组成的?(圆周,圆心)
(2)展示(圆的和不圆的对比)说说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不圆?怎样就画圆了?
(3)画圆时固定的一点谁知道叫什么?(板书:圆心)
(4)标出你所画的圆的圆心。
(5)圆心的.重要性: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确定圆的位置的?
3,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半径及特征。
(1)请你在画一个比刚才再大一点的圆,边画边思考:怎么就比刚才大一点了?
(2)在圆上表示出圆规两交叉开的长度。
(3)师:这条线段也有名称,你能试着给它起个名字吗?(板:半径)
(4)请你任选一个圆画出它的半径,边画边想:你能画多少条?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半径是什么样的线段?
(5)汇报追问:你怎么知道半径长度都相等的?
(6)判断,哪条线段是半径?
(7)讨论:什么叫半径?(汇报)
(8)再画一个比刚才小一点的圆,说说你认为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4,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直径及特征。
(1)课件演示:问:看这两条半径怎样了?
(2)你知道这条线段叫什么吗?(板:直径)
(3)画一个圆,并画出它的直径,边画边想: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区别?
(4)判断,哪条线段是直径?
(5)说说什么叫直径?
(6)观察直径有什么特征?
5,画一个圆,并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观察讨论: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汇报)
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说说为什么车轮是圆的?
2,马路上的井盖为什么做成圆的?
四,谈谈你的收获。
圆认识教案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页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2、画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观察思考。
1、欣赏生活中的圆:棋子、桌面、钟面、车轮、中国结。
2、观察这些图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
4、做套圈游戏,哪种方式更公平?
二、画一画。
1、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1)用手比划着画圆。
(2)用一根线和一支笔画圆。
(3)用圆规画圆。
2、教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三、认一认。
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
讨论:圆规的尖、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的长度所起的作用。
告诉学生半径和圆心。
四、画一画、想一想。
1、要求学生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
观察比较得知: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2、以点A为圆心,要求学生以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五、讨论。
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圆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 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玉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1、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和模型。
2、多媒体演示课件。
学具准备:自己带的圆柱和圆锥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
2、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认识它们吗?你眼睛看到 的是不是一定正确呢?
3、电脑演示,将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平面图形变成了立体图形了呢?是无眠眼睛出错了吗?
4、认识这些图形吗?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柱和圆锥。
二、新授
1、拿出圆柱和圆锥,说说它门的特点。
2、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和圆锥形的吗?
3、现在无眠首先来研究圆柱。
(1)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桌上的圆柱,看看它有哪些特点。(提示:从面、棱、顶点和高这几方面来研究。)
(2)请一位同学代表你们组来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3)老师现在有问题要问大家:圆柱上下两个圆有什么关系,怎样验证?
(4)我们称这两个圆为圆柱的底面,也就是说圆柱有两个底面,一个侧面。
(5)圆柱的.高指什么?你有办法测量吗?说明圆柱有多少条高,长度有说明关系?
(6)谁能完整的说一下圆柱的特征。
4、下面我们来认识另一个立体图形———圆锥。
(1)你有办法将一个圆柱变成一个圆锥吗?
(2)下面我们还是小组来研究圆锥的特点。
(3)你能找到圆柱的高吗?怎样测量?有几条?为什么?
(4)滚一滚圆锥,你 有什么发现?
(5)你能比较完整的说一下圆锥的特征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9页练一练。
2、分别出示钢管、压路机和玻璃台面(电脑出示),找出它的底面和高。
3、练习十五第2题。
4、转一转。电脑演示,小旗旋转一周所成的形状。并说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圆锥有什么关系。
四、作业
课本20页练习五4.
五、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
六、全课总结。
圆认识教案6
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师: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
(学生自己画圆。)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用圆柱画的。
生:我利用三角板里圆形画的'。
师:真可谓就地取材,挺好!
…
(可能会有学生提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师不用回避,说明这种方法将在后面学习。)
2、请学生将剪下的圆动手折一折。
(1)折过两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课件出示右图)
师:(指着屏幕)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板书)
4、练习巩固直径与半径的理解。(课件展示习题)
5、探究圆的特征。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知识我们也知道得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第一,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的发现,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下来,到时候一起来交流。第二,实在没啥研究了,别急,老师在屏幕上为大家准备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大家看看,或许对大家的研究会有所帮助。
圆认识教案7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8页~2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和练习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内在的联系,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场景1图)老师给大家带了两组图形,都能认识吗?
瞧,还是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的圆柱和圆锥,我们研究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圆柱和直圆锥。
【创设情境,通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曲面与平面的相应转化,给于学生对圆柱、圆锥的特征一个整体的体验,并能初步感受到圆柱圆锥和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异同,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激发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谈话:(手拿圆柱和圆锥教具)圆柱和圆锥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感觉他们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儿呢?(从整体先来把握两个图形,明确研究方向。)
(生1:圆锥是尖尖的,有一个尖顶,而圆柱没有。)
(生2: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而圆锥是一头大,一头小。)
(生3:圆柱有2个圆面,而圆锥只有一个圆面。)
(生4:圆柱从正面看过去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圆锥从正面看是三角形。)
看来圆柱和圆锥在很多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把握他们,认识它们,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比较。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行吗?
2、认识圆柱的特征
(1)、其实圆柱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脑演示:)
很多张光碟叠放在一起的形状、圆柱形状的卫星、航天火箭的一部分、可乐罐子的形状、可乐瓶盖子以及贴商标的一部分、牙膏口的形状、想象挤出来的一部分牙膏的形状、同学收集的盒子……
并将有代表性的物体逐步抽象成圆柱直观图。
【注重从生活中提取材料,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圆柱和圆锥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
(2)、大家桌上都有圆柱,找到它,看一看、摸一摸、你可以想想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时候是怎样研究的,从顶点、面、棱(长、宽、高)也可以再和圆锥比一比,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3)、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
谁来汇报你的发现。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上下两个面:两个相等的圆。)
(侧面:一个曲面。)
(高:有无数条 都相等)
这仅仅是他们组的发现,到底对不对,需要我们验证、修改、完善。
对于第一个发现,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们认识圆,圆柱上下两个面确实是圆。但一定是两个相等的圆我还没有验证过。)
(生2:我验证过了,比画手中的茶叶桶盖和桶底能完全重合。)
(生3:对!我量了这个圆柱上下两个圆面的直径都是13厘米,这两个圆是相等的。)
(生4:我把圆柱的上下两个圆面描在纸上,这两个圆确实能重合,是相等的。)
(生4:我把圆柱放在桌面上滚动一周,发现它是沿直线滚动的,它两侧的圆滚动的轨迹一样长,也就是两个圆的周长是一样,这两个圆就相等。)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两个相等的圆,都叫圆柱的底面。(修改板书,并在直观图上介绍)
对于第二个发现,也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圆柱的侧面确实是曲面,在桌面上是沿直线滚动的。)
(生2:如果也像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可能会是个长方形。)
师相机展示侧面展开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过程。
……
对于第三个发现,想说点什么吗?
(生1:和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有高,将圆柱放平在桌面上,将尺垂直圆柱底面就能量出高了。)
(生2: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
(生3:只要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都是圆柱的高。因此高应该有无数条。)
(生4:我量了这个圆柱9条底面之间的距离都是16厘米。基本上能说明无数条高都相等了。)
相机对照直观图介绍圆柱的侧面和高。
大家很了不起,自己通过探索,把握住了圆柱的重要特征,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圆柱。
圆认识教案8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知道圆心、半径的含义。学会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策略:
1、通过现场操作和录像、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有意观察,感知圆的定点、定长的本质特征,以此达到教学重点。
2、组织学生多层次的操作,通过现场展示操作过程,操作成果,录像展示错误操作及其导致的结果,以正误对比,以及对操作成功或失败的反思,感悟用圆规画圆的动作要领及其深层内涵,以此突破难点。
技术应用特色及整合点
以电子幻灯片和实物投影为主要展示平台,集成录像、动画等多种展示方式。
1、以大量配音图片出示生活中的圆,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并让学生了解圆的文化内涵。
2、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圆的定义化过程和半径的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以此动态表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强化学生记忆。
3、将难以集中观察到的各种画圆的方式和适用个别指导的教师用学具圆规画圆的动作细节用录像的形式进行放大展示,有助于学生观察,掌握规范的使用圆规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导入
联系生活,出示课题
展示大量生活中的圆的图片,引出课题
观察图片,唤起生活经验,了解圆的文化内涵。
利用电子幻灯片展示大量图片,通过配音旁白,带领学生进入圆形的世界
第二环节模仿、思考、尝试
1、了解圆的形成过程
2、感悟圆中定点和定长不能变,定长决定圆的大小。
展示绳栓小球成圆,绳栓铅笔成圆,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画圆等使用简单工具画圆,多种成圆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有意观察,思考圆在形成过程中的不变的是什么?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观察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思考圆在形成的过程中什么不能变(定点和定长不能变,定长决定圆的大小)。在讨论中将不连贯的思考点加以系统化,连贯化。
利用动画、录像展示生活中使用简易工具成圆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有意观察。
第三环节:建立概念、学习技能
1、学习使用圆规,学习画定圆。
2、知道圆心半径和概念,知道同圆半径的特点。
3、展示各种不同形态的圆规,帮助学生了解圆规相同的结构组成。
4、展示使用圆规画圆的规范操作过程。
5、在画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定点和定长的作用。出示圆心、半径概念。
6、组织讨论思考同一个圆的半径具有什么特点。
7、展示画规定大小的圆的方法。
8、展示各种由大小不一的`圆组合成的图案。
9、了解圆规的结构。
10、尝试操作圆规画不定大小的圆。观看错误操作录像,找出错误动作。
11、在操作中感悟定点和定长的作用。观看动画,知道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交流讨论得出圆规的针尖脚即圆心,针尖脚和笔芯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
12、通过猜想和验证得出结论:同圆半径相等以及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13、模仿操作,画规定大小的圆。
14、模仿、创新设计由圆组成的美图。
15、通过录像、实物投影,清晰放大展示画圆的过程,辨析错误的操作。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明确而细致的指导作用。
16、以动画形式表述概念的形成过程,动态的表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第四环节:课外拓展
1、了解中国古代对圆的有关论述。
2、学会使用网络工具查找相关知识。
3、出示“圆,一中同长也,引导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讨论理解句子。
4、为什么生活中圆形应用如此广泛,推荐学生电子读物。展示相关页面。
5、交流对句子的理解。上网搜索相关答案。
6、阅读网上文章“为什么轮子的侧面是圆形的”“圆规是谁发明的”
7、观看电脑动画。激发无限遐想。
圆认识教案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85-8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
3、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抽象、概括等能力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体现数学来源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表格,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课,大家还记得吗?
师:你们瞧,小白兔在忙什么呢?(做车子)
师:对呀,因为今年它种的白菜又获得了大丰收,它要用自己做的车子给山羊爷爷送一车白菜去。现在车身是做好了,可是还没有车轮呢,同学们,你们想想,要想使车子跑得又快又稳,小白兔该选择哪种轮子呢?(课件演示方形、三角形、椭圆、圆(轴不在圆心)各种形状的车轮)(生答)
师:为什么要选圆形的车轮,并且把车轴装在圆心的位置?这里面可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操作观察,发现新知
1、通过对比认识圆
师:请同学看屏幕,(课件一一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梯形)这些都是咱们以前学样的平面图形,它们是由什么围成的。(课件出示圆形,不断闪烁)圆和这些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认识圆心
师:请同学们把圆形纸片拿出来,先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发现什么?(这些折痕相交与圆中心的一点)
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在圆内有几个圆心?(板书:圆心(0))
(2)认识直径和半径。
①认识直径
师:这些折痕叫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直径)谁再来完整地说说什么叫做直径?我们看数学家是怎样给直径下定义的。(课件出示直径的概念)全班读。直径用哪个字母来表示?(d)你还能折出更多的直径来吗?(能)说明了什么?(直径有无数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直径(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板书: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②认识半径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你发现了什么?(圆上有很多点)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什么呢?(半径)半径用哪个字母来表示?(r)谁再来说叫半径?(课件出示)那在一个圆中半径有多少条呢?(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相等)
(3)师:请同学们在这个圆内的线段中,分别找出圆的半径和直径。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半径和直径,那你会画半径和直径吗?请在你的圆形纸片中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生画)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①画好了吗?下面请小组合作,量一量你手中的圆形纸片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把得数填在表格中。然后讨论一下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小组汇报)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请学生上台展示小组合作的结果)那用字母怎样表示这种关系呢?生:(略)(板书:r=或d=2r)
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这个圆形纸片,它的`半径与你手中的那个圆的半径相等吗?它的半径是你手中那个圆的直径的一半吗?说明了什么?(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及半径、直径的关系必须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才存在。)(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下面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们判断是对还是错。(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
(5)对口令。
师:现在要是告诉你一个圆半径的长度,你能说出它的直径的长度吗?倒过来行不行?好,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个游戏。
师:我先说半径的长度,你们说直径长度,直接说数据,不用说单位。准备好了吗?(5、6、3。6----)
师:下面我说直径的长度,你们说半径的长度。
师:混合起来说行不行?
师:同学的反应真是太快了,看来这节课你应该是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你能用下面的一个词或几个词说一句有关圆的知识的话吗?
圆心、半径、直径、线段
三、实际应用,鼓励创新
(1)师:嗯,真是不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那你们现在能确定小白兔到底该选择哪一种车轮了吗?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
(因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上,就能保证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变,因此,车子跑起来就又快又稳。)
(2)师:说得真好,小白兔很满意,它给新车装上了轮子,给山羊爷爷送去了一大车白菜。小白兔心里可高兴了,于是就和小动物们玩起了丢圈的游戏。
师:“如果每个小动物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丢圈?你们对这样的排队满意吗?有什么好建议?”(课件出示小动物站成横排丢圈)
生:我认为这样站队不公平,因为每个人到套竿的距离不相等。为了公平5个人应该围着套竿站成一个圆。"(课件出示小动物们站成圆形丢圈)
师:你们同意他的建议吗?下课以后我们亲自去体验一下好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圆,而且还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明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大家一定要学好数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圆认识教案10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其所处的位置与作用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也已经初步认识过程,但都是直观的表象的认识。
3、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用圆规画标准的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让学生初步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知识目标);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圆的特征(能力目标);
3、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
三、说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活动探究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操作,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具体特征。用“小组合作法”让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合作,创造性的以不同方法画圆。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实施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主动尝试,自主探索,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地认识圆、了解圆。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教师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着实实在在的孩子,我的设计本着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教学思想,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三个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会马上出示多媒体课件,在渐进的音乐声中,米老鼠和唐老鸭分别推着小车过来了,唐老鸭的车起路来上下颠簸的厉害,而且走的慢,米老鼠的车却很平稳且比较快;“为什么米老鼠的车走起来又快又稳?”我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是否跟米老鼠的车轮有关系呢?认真学完这节课你就能找到答案了!”同时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突出主体、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路标、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接着,我会出示的两组图形,第一组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第二
组就是刚认识的圆,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组图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1)找圆心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
二、三次。操作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亲手操作后,发现所有的折痕都会相交于一点。这些折痕的交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我们数学上把这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 认识半径、直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小组议一议,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能画无数条,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这里因为有半径的知识做基础,我会尝试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直径的知识,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也能画无数条,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 探讨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分组讨论在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关系。得出d = 2r与r = d/2的字母公式,并在练习中通过填表强调了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对应关系,还要求学生在圆内一些线段中,找出半径和直径。(设计意图: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3、掌握画圆方法
在教学画圆的过程中,我同样会放手让同学们大胆的动脑,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用绕线钉子画圆,还有用圆规画圆等等。最后我会试着让学生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圆,并要求一边画,一边想画圆的`步骤有哪些。通过学生的汇报,我引导他们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1)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2) 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3)旋转画圆。接着我会示范一次画圆的方法,强调画好后要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三)、利用特征,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充满数学。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因此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让同学们试着用刚才所学的圆的知识来解析一下,为什么米老鼠的车走起路来既平稳又快,而唐老鸭的车子走起路来却既颠簸又慢?那是因为米老鼠的车轮是圆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处处相等,车轮滚动起来轴心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走起路来比较平稳,比较快。而唐老鸭的车轮是方形的,方形中心到方形边上的距离不相等,车轮滚动起来时,轴心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走起路来上下颠簸的厉害,走的也就比较慢。
(一)巩固练习
1、图中有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这道题主要是帮助同学们巩固对半径和直径意义的理解。)
2、填表:(这道题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对半径和直径关系的理解)
3、判断题。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5厘米的圆大。()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这道题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二)拓展练习
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分米?(这道题充分体现了圆的知识在数学领域的应用。) 在练习方面我会采用开放评价和个性激励的方法,在时间上给予了全场评价,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时评价,在内容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而在形式上,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同学之间的评价,以引起他们的争议和共鸣。
五、板书设计
圆认识教案11
《圆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教学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学具
教学准备:
教学圆规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圆纸片、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小组内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引导生回答:对折的折痕就是直径,两条直径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在折纸中发现圆是对称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几个圆,一起折一折吧,你发现了什么?与同伴交流。 引导生回答:将圆对折,正好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就是两条半径长的和。
2.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引导生回答:d=2r或 r=d/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正方形:4条
长方形:2条
等腰三角形:1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圆:无数条
完成课本第七页“试一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点,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练一练第一题,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练一练第二题,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识图和分
析能力。
3.练一练第三题,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画出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4.全课总结
(1)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圆是轴对称图形,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那么,用圆还可以设计许多更美丽的图案,有兴趣的同学下课之后可以去收集一些,或者自己设计一些,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我们的发现: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2.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同一个圆里 d=2r 或r=d/2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验证。多次折纸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第一次折纸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多次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有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轴对称的内容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个别学生已经忘记了,不理解轴对称的含义,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练习巩固,练习的第三题有效的巩固了轴对称的知识。
2.使用建议。在学生交流对“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关系”的发现时,除了折纸的方法,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圆规画图的过程说明自己的发现。另外,个别学生不理解轴对称的含义,所以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圆认识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几何图形.
二、教学新课
(一)圆的形成过程
1.教师叙述:体育课上,教师和明明做游戏,老师固定在操场中间不动,为了保持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不变,明明拉紧一条绳子开始走动,形成这样一个图形,这是什么图形?
2.教师提问
(1)明明拉着绳子围着教师走动,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变的,你知道吗?(明明和教师的距离没有变化)
(2)老师的位置在哪里?(引出圆心)
(二)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处处可见,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三)画圆
1.介绍圆规的历史.
2.教师介绍画圆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3.教师强调
(1)圆规两脚距离不能变;
(2)重心放在针尖一脚上;
(3)起点和终点要重合.
4.学生练习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画圆
(2)学生自己练习画圆
(3)学生按要求画圆(两脚间距离为3厘米)
(四)认识半径、直径和两者间的关系.
1.认识半径:教师在圆内画一条线段,线段的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
(1)教师说明:这样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2)比赛:我给同学们10秒钟时间,请你们在自己的圆中画半径,看谁画的多?同时还要说明半径的`长度.
(3)学生反馈:你画了几条?长度呢?如果还有时间你还能画多少条?
(4)教师小结并板书: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教师追问:你圆中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画的圆的半径为什么不相等呢?
(5)补充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认识直径:教师示范画直径
(1)观察:什么叫直径?直径有多少条?长度呢?
(2)教师小结并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用字母d表示.
3.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出示图片:练习)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圆认识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小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玩过投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投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
3、想办法画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d=2r或r=1/2d
3、用圆规画圆。
三、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车轮为何是圆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板书:圆的认识
1、各部分名称:or(无数条)d
2、d=2r或r=1/2d(同圆或等圆)
3、画法: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圈
圆认识教案14
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对圆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部分学生对“圆心”、“半径”等名称有所了解;都知道画圆可以借助圆规,但对用圆规画圆的技巧及画定圆的方法还不了解;另外,对于几何图形,学生习惯像长方形、正方形等多边形那样从边、角这两个要素去描述,对于圆要从“圆心”、“半径”这些要素去描述会不太适应。本课将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认知起点展开。
本册教材中没有出示“圆”的定义,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让学生经历定义化的过程。因此,本课时的教学设计重组了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从操作切入,以重组显脉络,以创造为核心,以体验为主旨,试图通过若干“创造”活动,加深学生对圆特征的感受:一方面,注重给学生体验数学的机会,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圆”的创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感受,逐步加深对圆的特征的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对由圆组合图案的创造,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创造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概括等活动自主展开对于圆的要素认识,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
这样的设计,主要侧重于环节的递进铺陈,以学生的自觉思维为主,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凸显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逐步理解和把握,加深学生对圆的逐步感受与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课件圆规尺剪刀
教学过程:
一、课件:欣赏,走进圆的世界。
1、你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圆?
2、圆不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大自然中更是随处可见,一起来欣赏。(课件)
3、圆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圆”的奥秘。(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举的实例和教师的媒体展示相结合使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他而也体现出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认识圆规,尝试画圆。
(1)认识圆规。
师:在数学上有专门画圆的工具。它就是……?(圆规)
师:观察一下,圆规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2)生试画圆。
要求:一次成圆。(提示:不要反复使用圆规)
(3)展示画的不成功的圆。
小组讨论:说说不成功的原因。
(4)请一生说说正确的方法。
(5)教师黑板上示范画圆。
(6)学生学习单上画圆。
[学生通过自己反复的操作活动,对圆的认识由原来最初的认知状态,到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有意识的体会出可以通过“尝试、失败、再尝试”的一系列活动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探究(二)、认识圆心、半径。
(1)课件:体育老师操场上画圆。
师:体育老师没有使用圆规,他怎么也画出了一个圆?
(提示:中间的木棍相当于圆规有针尖的一只脚
小车相当于圆规有笔的一只脚
中间的绳子相当于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2)概括提炼画圆的原理。
小结:画圆的原理是一样的。(定点、定长、然后旋转画圆)板书
(3)认识圆心、半径。
A、自学书本P75
B、生说圆心、画一画半径。
师:在圆中固定的那个点就是圆心,可以用字母0表示。
师:半径你是怎么画的?(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就是半径)
师:圆上还有半径吗?(圆有无数条半径,画一条作代表就行了)
C、说一说半径与圆规两脚间距离的关系。
探究(三)、按要求画圆。
讨论画圆的方法。
师:我要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你准备怎么画?
1、定圆心。
2、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3厘米。
3、再画圆。
4、标上圆心0,半径r=3cm。
看课件演示。
学生模仿画。
师:你画的圆是3厘米吗?根据刚才的讨论请你用尺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圆画的对吗?如果画的不好的重画一个。
师:圆心和半径对于圆来说很重要,同学们在画圆时要注意标上圆心和半径。
[通过一些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同学的介绍认识了圆心和半径,通过画指定半径的圆加深对圆心和半径的认识。]
三.折一折圆
1、剪一个圆。
2、折一折圆。(对折)
师:你发现了什么?(圆是轴对称图形,他有无数条对称轴)
介绍直径。
请一生画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直径)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师:量一量半径,直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板书:d=rx2 r=d/2)
四.练习阶段:
1、画直径为8厘米的圆。
2、看图回答问题。
小圆的半径r为多少?
R=4cm
R=4cm
rx3、我们一起来画同心圆。
画5个同心的圆,使得半径一个比一个大1cm。
五、总结
师: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圆的知识。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五环、小花,下课以后让我们一起试试吧!
[通过请学生利用圆设计图案,使学生感受到圆的美,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创新的能力。]
板书设计: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定长、再画圆。
圆心半径直径
d r 0 d÷2=r
d r
r×2=d
圆认识教案15
一、通过操作初步感受圆的特征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
2、在每个小组的袋子中有许多各种形状的纸片,当然这些图形的纸片也有,其中圆形纸片有四张,每人只能摸一次,你能摸出圆形纸片吗?(小组活动,袋子中还有椭圆形纸片。)
你们摸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摸出椭圆形纸片?
为什么不会摸出这些图形的纸片呢?(比较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二、自主探索研究圆的`特征
1、椭圆和圆虽然都是曲线围成的图形,但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加以区分,也就是说,圆和椭圆相比,圆是有特殊之处的。圆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你们想自己研究吗?
2、取出在家剪好的圆纸片,你们在家练习了画圆,说一说画圆有什么诀窍。
结合回答,教学圆心。
3、下面可以研究圆的特征了
活动要求:(投影)
1、自己通过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找出圆的特征,写在记录纸上。
2、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
3、小组总结圆的特征。
汇报:
(1)椭圆从中心到圆上的距离不相等,圆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相等。(教师要结合教学半径)
(2)椭圆和圆对折后都可以重合,椭圆有两种对折方法,圆有无数种对折方法。(教师要结合教学直径)
(3)椭圆没有圆圆。(提问:为什么椭圆不圆?)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三、运用圆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1、圆的特征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为什么要安放在圆心?
2、圆的特征还能解决一些游戏问题
套圈游戏
课件演示画面:15个小朋友在玩套圈比赛,离杆心有近有远。动画:各人投了一个套圈,小明最后投,只有小明套中(小明离杆心最近)。小明高兴的神态说:还是我投得准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小明的话,你们有什么想法?(引出这样比赛不公平,大家要站在距离杆心同样远的位置)
(2)课件演示画面:15人站成一行,仍然距离杆心有远有近。
教师提问:同学们,站成一条直线行吗?到底要怎样才公平呢?(要站成圆形才公平)
课件演示画面:15人围成圆形,但杆心不在圆心。
教师提问:要站成怎样的圆形才算公平?(围着杆心,杆心要在最中间、中心)
在操场上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一个圆形来呢?(可以把绳子拉直,一端固定不动,一端拴上粉笔,)
课件演示:为什么要一端固定不动?为什么要拉直绳子?
把小明站的位置看作圆上的任意一点,现在15人任意地站在圆上,你觉得公平吗?(公平)为什么?
3、利用圆的特征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1)已知圆的半径(直径)求直径(半径)
(2)在正方形中画最大的圆,已知正方形边长。
(3)在长方形中画最大的圆,已知长方形的宽。
四、总结
如果有一位同学病假,你要打电话告诉他今天学的内容,想一想,你要告诉他什么?
【圆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圆的认识》教案03-31
圆的认识教案01-28
数学圆的认识教案02-16
圆的认识教案15篇03-01
圆的认识说课稿06-28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9-2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1-06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9-16
《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