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

二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3-01-23 19:37:11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上册教案

二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重点:

  感受美、激情创作。

  教学难点:

  感受美、激情创作。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水乡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水乡歌齐读课题

  师:通过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水乡在哪。

  我想知道水乡什么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听配乐诗朗诵配乐录音。你觉得这篇课文里的水乡怎么样?(很美)

  2、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读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鼻音、边音、轻声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生字词。

  三、精读训练,感悟诗歌意境。

  1、轻声读诗歌。

  思考: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水多桥多船多歌多

  师追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找出相应的句子谈感受。

  2、水乡怎么样?如果你生活在这里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的美,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让学生观察家乡并谈感受,培养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在问题意识中自然进入本课的学习。

  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充分体现自主,相信学生自己能够学会。

  师:水乡是这样的美,生活在这里那么幸福快乐,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情感去读这篇课文?

  (1)小组合作有感情读课文

  (2)让学生把自己认为读得的'句子、小节读给大家听

  (3)学生评价

  (4)结合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四、展延伸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乡。

  师:我们的家乡什么多,多到哪种程度?

  生交流。(楼多车多人多路多公园多灯多……)

  师:你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学着课文的句式来介绍我们的家乡。

  生:先小组内激情创作,然后班内汇报。

  五、书写、识记生字

  1、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师生共同交流怎样写好看。

  2、生提出自己不好记、不好写的字生生交流后,师适时指导。(重点指导:绿、就、桥、片)

  3、师生共同仿写,然后交流展评。

  扩词练习

  学生个性化识字,让学生在兴趣中写字,充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朗读方式不要求千篇一律,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

  培养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二年级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二、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三、教学难点

  看图体会字义,识记生字。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正确书写“亭、闻”两个生字。

  2.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在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教学难点:看图体会字义,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第一部分

  (一)检查课前三到位情况。

  (二)课前分钟训练:猜字游戏

  一、创设情境,导入古诗

  今天,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小诗,请听。

  1.出示配乐图片,引入小诗。

  2.播放小诗朗读录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7。(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拼读课文,然后在小诗里圈画出课文的生字,再把生字放声读一读,不会读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2.出示带拼音生字。你们觉得这些生字里,哪个字音容易读不准?

  随机交流。

  3.同桌互读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过渡:我们读准了字音,接着来学习课文的识字部分。

  三、图字联系,探究规律

  (一)出示第一幅图。

  1.请看书本上的第一幅图,看看图,再看看字,你发现了什么?请把你的发现与同桌说说。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生回答演示亭字的演变过程。

  揭示: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亭子的样子造出了“亭”字!

  4.请看图,由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字?:(课件出示一组字:人——从——众)

  这些图形就像汉字的样子,所以看图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字形。

  (二)出示第二幅图。

  1.边演示边讲:一个人走到小亭边停了下来。人和小亭就组成了一个新字——停。(拼读生字)

  2.看看图,再看看字,这图与字有什么联系吗?

  指名说。

  3.请你用停字组词。

  4.停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5.出示:“亭”和“停”。你能区分他们吗?

  指名说。

  6.出示课件练习:选字填空。

  7.小结(出示课件:学习方法):刚才,我们运用了图文联系、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就用这种方法去学习下面的几个汉字吧。

  (三)出示课文中的.后三幅图。

  1、请你仔细观察课文下面的这几幅图,看看图和字有什么联系?把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

  (1)预设第一幅图:看看图和字有什么联系?

  小组代表回答。 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

  出示一朵花,演示用鼻子上闻。指名说闻的另一种意思。

  出示课件:电视机正做播放“新闻联播”。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意思。

  (2)预设第二幅图:这两幅图有什么联系?

  小组代表回答。

  过渡:像“闻、鸣”这样看图就能知道汉字的字,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学过的笔。

  出示图——笔、尖、看

  (四)小结方法:这节课我们看的几幅图,认识的几个字,都是通过看图认识这些字,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

  四、诵读小诗,巩固生字

  过渡:把这些生字放进小诗里再读一读。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齐读小诗。

  第二部分

  一、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

  二、指导诵读,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

  2.检查生字读音。

  (1)带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指名朗读,检查是否正确、流利。

  4.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意思?

  5.反馈讨论:

  (1)这个人来到小亭边做什么?

  (2)为什么他只听到鸟叫声,而看不见鸟儿?

  6.再次朗读,读出树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来。

  7.背诵诗歌。

  三、指导书写

  1.卡片认读,组词。

  2.指导书写5个生字:鸣、耳、深、但。

  3.认读词语。

  4.练写字词。

二年级上册教案3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61个生字,会写42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背诵《秋天的图画》、《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和《黄山奇石》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激发学生收集词语、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喜欢背诵古诗的兴趣。

  5.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CAI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吧!

  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秋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

  (根据学生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2.交流学生收集的画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画面介绍给大家。

  (2)指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相机出示词语。

  3.看图读词。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宜、层??

  这些生字你都会认吗?自由试读。

  2、出示带拼音的字,自由试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

  4、小组合作识字。(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5、组词练习:我会读。

  6、袖卡片,认读词语。

  四、朗读词语。

  1、范读词语,读出词的韵味。

  2、自由练读词语,指名读。

  3、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4、生自由选择词语想象说话。

  (引导学生这样说:我读到“瓜果飘香”时好像看到果园里梨子黄澄澄的,苹果红通通的,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5、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宇和词语。

  2.改动词语顺序,指名认读。课件出示: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二、指导写字。

  1、抽卡片认读“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

  2、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

  3、师示范写,生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生练习书写,评议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5、练习写字。

  三、积累词语。

  1、读一读,背一背本课所学的词语。

  2、小组对抗赛。比比哪一组说出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多。

  四、扩展活动。

  秋天的景色美吗?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金秋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复习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

  这是我给这个班上的第一堂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很多的词语还是一知半解,上课不认真听,字迹比较潦草,没有人积极回答问题。但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读书习惯和兴趣。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

  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朗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诵读

  5、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

  6、师引读课文:(随即指导朗读)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4、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

  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课伊始,通过帖画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2.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3.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

  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

  4、通过让学生想象的说、练,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语言。

  2、黄山奇石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人

  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

  1、先自主学习,要求: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b,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

  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

  (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

  (2)演一演,评议。

  (3)还有什么补充吗?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

  (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

  (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

  图展示仙人指路:

  (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伸指

  (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

  (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我们说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这样的段式叫()。那么文中用什么句子把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呢?请用“~~~”划出连接句。

  (4)指名说

二年级上册教案4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识字1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几个生字组成的词,学习两个偏旁。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能把词同图中事物联系起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7个生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卡、幻灯。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发现天气有什么变化吗?看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从这些变化中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

  2、咱们北方的秋天与南方有什么不同?

  二、指导看图(幻灯)

  1、老师以散文的形式介绍水乡的金秋,并指导学生看图:

  金秋的水乡烟波袅袅,荷塘边芦苇摇动,荷塘里菱角和莲藕成熟了,一片丰收的景象;夕阳下,一条条归舟中飘来阵阵渔歌;枫叶红了,月亮爬上了半空,月光中小镇亮起了万家灯火。

  2、学生读词串并在图中找出相应的物。

  三、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1、 根据拼音读准字音。

  2、 用铅笔划出本课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3、 反馈指导

  (1)齐读生字卡。

  (2)指名读生字卡。

  (3)出示词卡进行认读,并相机指导读音。

  4、再读课文词串。

  四、书写指导:

  1、 在词卡中找出要学的生字。

  2、 分别找出左右结构的字“烟、归、歌、灯”

  (1)指名说出在“田”字格中占格的位置。

  (2)讲解新部首“火”、“欠”的书写方法,学生书空。

  (3)在书中描红。

  3、 教师指导书写。

  4、 讲评结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看拼音读生字卡。

  2、 不加拼音读生字卡。

  3、 指名读词卡。

  二、指导朗读

  1、把这些词放在一起怎么读呢?拿起书先读第一行。

  (1) 这是什么地方的什么季节?在半空中看到了什么?(烟波)

  (2) 这一行就是一幅画,想想自己读读。

  (3) 指名读,你喜欢金秋的水乡吗?请你读读。

  (4) 指导读,边读边在脑子中过电影,想象着画来读,每一个词就是一幅画,把它

  们边起来想,你会觉得很美,教师范读。

  (5) 指名读。

  2、水乡的金秋美丽吗?还有哪美丽呢?自读第二行。

  (1)第二行写的是哪美丽?(荷塘)。荷塘里有什么?看一下图,认识菱角、荷花、荷叶、莲蓬、藕。

  (2)自己边读边想象第一行一样读一读。

  (3)指名读。

  (4)齐读。

  3、放眼远望,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行。

  (1)他看到了什么?(夕阳)这是什么时候?(傍晚)他们满载而归,心情一定很高兴,就唱起了“渔歌”。

  (2)多么高兴呀!多么美丽的图画呀,把它们读出来吧!自由读。

  (3)指名读。

  (4)分组读。

  4、第四行写的是什么时间,应当怎样读呢?指名读。

  (1) 学生互读互评。

  (2) 分组读,大家评议。

  (3) 齐读

  5、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

  6、指点押韵:读的真好听,看看最后一个字,除了“歌”外,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所以读起来悦耳。

  7、教师配乐范读:我是边读边在脑子里过电影了,你们愿和我比一比吗?读得好的我给他也配乐。

  8、指名读。

  9、全体起立,会背的背,不会背的读。

  三、书写生字。

  1、 还有哪几个生字没有学?它们是什么结构?

  2、 观察字形,在田字格中占格位置,并书空。

  3、 重点讲独体字“夕”的写法: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撇短,横撇稍长。

  4、 在书中描红。

  5、 讲评结束。

  课后小结:

  识字2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一个新部首,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2、 了解国庆大典欢乐的场面。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卡、幻灯、录像、图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们到过我们的首都北京吗?你们看到国庆大典的场面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观看录像

  你们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2就是描写这一场面的。

  三、初读课文

  1、 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2、 划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 反馈指导。

  (1)认读生字卡片。

  (2)认读词卡。

  (3)读字卡并组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自读课文。

  (2) 分组读课文,重在正音。

二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学会12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从理解内容入手,理解内容,并通过朗读、讲解、描述等手段,指导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大。教学时要加强朗读,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进行,逐渐由有感情地朗读达到背诵。

  3.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重点:

  1. 学会 等12个生字,会认 等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集体力量大。

  教学难点:

  知道集体的力量大,大家齐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一. 导入

  1.你们知道桥是什么样的? 那”友谊桥”又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要想解开小问号,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请翻开书第4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生字卡。重点指导。

  开火车读。

  指名读词。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自己读,和同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汇报。

  三.朗读感悟。

  1. 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

  2. 小蜡笔们为了什么争吵?他们各自都说了什么?

  请你们读一读2、3、4、5自然段.然后告诉你的四人小伙伴.

  3.汇报,指导朗读.

  知道每一种蜡笔的用途,抓住”最、那算什么、可美了、那点本领算啥”指多名朗读,体会小蜡笔的自以为是.

  四.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卡(去掉拼音)

  2.(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认得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认识的.。

  3.指导。

  五.指导书写。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

  2.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和同桌说一说,你觉得最难写的是那几个字?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3.汇报。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读音。

  2.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各种颜色的蜡笔有他们各自的用途,他们到底谁的本领大呢?

  2.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6自然段,看看紫蜡笔是怎么说的自由读,读了紫蜡笔的话,你知道谁的本领?

  3.他们画了一幅怎样的画,美吗?请大家读一读第8自然段.自由度,同桌互相说从哪些地方感到这幅图很美。

  (抓住“格外、像飘带、花红柳绿、一望无际、翻滚”和蜡笔们自己说的话)借机指导朗读。

  4.读到这里,想一想谁的用途大?(指名)集体的力量不仅让蜡笔们团结在一起画出美丽的图画还能使蜡笔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不信,你看!自由读10-13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总结课文

  1.我很喜欢课文中小蜡笔们画的友谊桥,谁能告诉老师怎样才能画出美丽的友谊桥呢?

  2.这座桥不是用彩笔画出来的,而是用心用团结一致的精神画出来的,让我们在读一遍课文,体会小蜡笔们齐心合力,在集体的力量下创造出美好的画卷。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

  2示范指导

  1) 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2) 提示要点。

  3) 学生描红临写。

二年级上册教案6

  教材简说: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3、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教学准备:

  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和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出示青蛙图片)青蛙从生下来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生活在井底。(画井)在井里抓虫,在井里玩耍,从来没有见到过外面的世界。另一位朋友是(出示小鸟图片)小鸟生活在广阔的天空,他每天在天上飞来飞去,见到了很多东西。今天,这两位新朋友要带大家去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打开课文60页,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再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词语你弄不明白的把它画出来。

  3、全班交流:无边无际 井沿 一百多里 大话

  过渡:同学们通过读书提出了这么多词语,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读书也能自己找到答案。

  三、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1、“井沿”

  谁能告诉老师“井沿”这个词语出现在哪一个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井沿在哪里?到底哪里是井沿?谁来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边上)

  井的边上叫井沿,桌子的边上叫什么?河的边上叫什么?床的边上叫什么?

  谁能让小鸟飞落在井沿上?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故事就这样开始了,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了,谁也不让谁,究竟是什么事呢?请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答案。

  2、无边无际

  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谁能告诉老师,无边无际是说天怎么样?

  请你试着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读出来没有?谁能读的比他读得更好?

  天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我们还可以从小鸟的那句话中看出天是无边无际的呢?自己找一找。

  指名读。

  你从这一自然段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天无边无际?

  3、“一百多里”

  一百多里有多远啊?

  试着把一百多里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飞了一百多里,小鸟可能看见了什么呢?

  小鸟看见了这么多东西,飞了这么远的路,还是没有看到天的尽头,天大不大?一起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

  4、大话

  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却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撒谎的话是谎话。)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坐在井里,没有出去)

  试着把青蛙的话读一读。(男生读)

  5、青蛙和小鸟都认为自己说的对,那么你认为谁说得对?小组先讨论。

  小结: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不好?请同学把书卷成圆筒状,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强调“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会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狭窄、自以为是)

  6、你还从课文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青蛙是自以为是的呢?请你找一找。

  小青蛙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认为自己是对的。下面请小朋友读第六自然段,要读出小青蛙自以为是的样子。

  7、分角色朗读。

  青蛙还是不相信小鸟的话,他们争论的更加激烈了,我们也学着他们争论争论好不好?

  (1)戴上头饰同桌对读。

  (2)师生共读:师读旁白,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拓展

  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用下面的句式来说:

  青蛙鼓足了勇气,跳了出来。它看见……

  它说:“……”

  课堂小结:后来,人们给这个寓言故事起了个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坐井观天)现在你们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目光狭窄还自以为是。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呀!

  五、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小朋友们还想不想读更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呢?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寓言成语故事,然后到班上来一起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

  小鸟(图)

  13坐井观天

  天有多大 小鸟:大 无边无际

  青蛙(图)

  青蛙:小 只有井口大

二年级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表,正确识记大、小写字母。

  2诵读古诗,积累优美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学写留言条。

  4利用部首查字法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

  学写留言条。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本新华字典。

  教师:供学生练习语序变换的句子,创设一个供学生练习写留言条的情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记一记

  1复习。

  (1)唱一唱《汉语拼音字母歌》。

  (2)背一背《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请仔细观察字母表中的字母,你发现了什么?

  3找出红圈里的大、小写字母,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不同的地方,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4教师范写大小写不相同的字母,提醒学生注意它们在写法上的不同。

  5鼓励学生抄写或默写大、小写字母,同桌互相检查,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

  二、你还认识我吗

  1学生自读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问一问同桌。

  2抽读,检查是否读准了每个音。

  3同桌互读,当小老师检查同桌是否读对了。

  4选择你喜欢的词语,用它练习说话。

  三、读一读,写一写

  1生读第一组中的两个句子,自己试着找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2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知道两个句子的特点是:语序不同,但句子意思不变。

  3读第二组句子,试着将这个句子变换语序,但意思不变。

  4读一读这两组句子,并正确、工整地抄写。

  5教师可另增加几个类似的句子,让学生多加练习。如:

  (1)山坡上,小羊在吃草。

  (2)在小河里,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

  (3)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发芽了。

  (4)在父母的.关心下,我们长大了。

  四、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自读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对照检查自己有没有读错的字音。

  3采用抽读、齐读、比赛读等形式朗读全诗。

  4鼓励学生诗文结合,尝试着去理解诗的大意,能理解多少算多少。

  5生一边听教师描述古诗内容,一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活的画面。

  6师生赛读、配乐读,直至读出诗的韵味,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当堂背诵诗句。

  五、学写留言条

  1激趣导入:让学生读情景短文,告诉学生什么叫留言条,什么情况下写留言条以及留言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读妈妈写给胖胖熊的留言条,再采用小组讨论、指名回答、教师点拨的程序,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①先写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用冒号。

  ②再写需要告诉对方的事,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注意要把事情写清楚、明白,包括事件中应具备的时间、地点。

  ③最后写留言人的姓名及日期,写在右下角。

  3再读胖胖熊想的内容,按照写留言条的要求,帮胖胖熊给妈妈写留言条。先抽优生讲,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起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写完后引导学生自我检查是否正确。

  4升华小结:让学生总结怎样才能写好留言条,教师可再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练习写。

  六、自主识字园地

  1自读诗歌,从中圈出本文的6个生字。

  2利用部首查字法查出本文的6个生字,把音节写在四线格里,比比谁查得又快又准确。

  3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本文生字认清、记牢。

  4采用自读、抽读、赛读等形式让学生熟读诗歌。

  5让学生回家后把诗歌读给家长听听,鼓励学生背诵。

二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得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用歌声表达得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芭蕾舞剧《窗花舞》。

  二、学唱歌曲《小拜年》。

  教学过程:

  一、聆听芭蕾舞剧《窗花舞》。

  1、初听音乐前,教师可简介《白毛女》剧情。

  提示:乐曲的情绪势怎样的?你感到喜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会剪窗花吗?

  2、复听音乐时,自编动作表演贴窗花,跳自编得窗花舞。

  二、学唱歌曲《小拜年》。

  1、可借用图片简介湖南人民欢度新年的风俗。

  2、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3、跟着老师的琴声,模唱歌曲。

  4、跟着老师的琴声读歌词、填唱歌词。

  5、听音乐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跳。

  三、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管弦乐曲《晚会》。

  二、歌曲表演《过新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管弦乐曲《晚会》。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欢乐氛围。

  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2、简介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

  二、编创与活动:热热闹闹过新年。

  1、提示学生:怎样用打击乐器创造出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2、分小组编创。

  3、展示每个小组的合奏效果。

  二、学唱歌曲《过新年》。

  1、提示学生:你是否注意到在过新年时家家门上贴的对联?你喜欢哪一幅,抄在课本上,读给同学们听。

  2、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模唱歌曲。

  提示:“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边听录音边徒手模仿打击乐器的动作。

  提示:选择那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合适?

  4、歌曲熟悉后,分小组编创伴奏。大家唱歌,选一组同学为歌声伴奏。

  三、小结,下课。

二年级上册教案9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图片,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⑴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⑵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⑶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⑶“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⑷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理解:川,河流。

  ⑶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⑴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⑵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⑶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生质疑:

  ⑴“生”为什么不用“升”?

  ①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②生,产生而后升起。

  ⑵“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①学生交流。

  ②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

  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2、配乐朗读。

  五、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

  1、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2、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七、作业

  1、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有关情况,并搜集杜甫的诗。

  2、选择作业:

  ⑴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⑵请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

  〖板书设计〗

  红日紫烟瀑布挂前川

  美

  飞流直下银河落九天

二年级上册教案10

  第一部分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了解宋代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华。

  3、了解当代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结构:

  文献记载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同样式举例:历史故事画(如《步辇图》),肖像画中的行乐图(如《幽篁坐啸图》)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重点和难点:

  结合作品讲授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面对面写生。揭示今天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

  回想刚才的一幕,让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

  老师:讲述郭子仪如何明白唐代两位著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

  二、鉴赏过程

  1、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 江苏省震泽中学 钟立胜

  这幅画描写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景。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常的装束,但眉宇间很有神采。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之后,神情恭谨而机警。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早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 江苏省震泽中学 钟立胜

  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全方面进行鉴赏,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点。)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典范 江苏省震泽中学 钟立胜

  反映了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它以连环图画形式表现了五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情节,以展现夜宴活动的丰富内容,即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画中主要人物有十余人,反复出现于五个情节之中,合共46人次。其中多数是见于记载的真实人物,即韩熙载与他的宾客太常博士陈雍、门生舒雅、紫微朱铣、状元朗粲、和尚德明、教坊副使李家明及其妹、女伎王屋山等。图中成功地表现了韩熙载的形象,不但画出了他的外形特征,而且比较深入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特殊心理状态。韩熙载是南唐政权中比较有政治见识的,但由于他来自北方,言行又不守名检,受到朝廷的猜忌和权臣的排挤,不得不借放

  纵行径以示消沉,以图自保。画中韩熙载有志不得伸,抑郁苦闷的情绪由于夜宴欢乐气氛的反衬而得到深化与加强。画中的其余人物则主要是围绕五个不同的情节,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和人物之间的呼应、联系,表达其精神状态和统一的环境气氛。其中以起首的“听乐”和第四段“清吹”表现得最好。

  (通过鉴赏此幅作品让学生理解古代人物画理论精华,宋苏轼的“得其人之天”,南宋陈郁“写形不难,写心惟难。”)

  鉴赏其它样式的人物画作品:

  行乐图——清·禹之鼎《幽篁坐啸图》

  标准像——明清肖像画(让学生体验不样式人物画作品的各自特点)

  三、拓展练习

  选择不同的画比较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第二部分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2、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江苏省震泽中学 钟立胜

  重点: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难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直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

  布置预习:

  1、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入 (3-4分钟)

  1、 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题)

  (二) 欣赏 (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7-8分钟)

  1、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

  2、屏幕显示图片: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

  3、屏幕显示图片: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江苏省震泽中学 钟立胜

  4、屏幕显示图片 五代 董源《潇湘图》(水墨代表作)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青绿代表作)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5、屏幕显示图片: 明 戴进《风雨归舟图》 清 石涛《淮扬洁秋图》

  ——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6、欣赏小结:归纳板书

  1-魏晋时期 萌芽

  2-隋代时期 独立

  3-唐宋时期 高峰

  4-元明清时期 主流

  (三)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10-15分钟)

  1、通过 设疑 讨论 解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 江苏省震泽中学 钟立胜

  刚才的浏览欣赏相信同学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从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你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

  2、电脑平台显示图片: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 马远《寒江独钓图》,

  元代 倪赞《六君子图》。

  3、抢答题:小组讨论抢答

  (1)这三幅画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2)这三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意境概念)

  (3)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4、重点欣赏小结:江苏省震泽中学 钟立胜

  刚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细的观察画面,而且还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这段时期的山水画确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你看从北宋的无我之境到南宋的诗画结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义深远。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欣赏我们家乡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 富

  春山居图局部

  (四)小组比赛 (10-15分钟)

  1、展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提示要点。

  2、小组成员根据提示共同欣赏讨论,小组长执笔记录,教师巡堂组织并指导。

  教师总评

  (五)课后总结与反馈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学设计

  四、教学目标的确立:

  1、背景:丰富学生的阅历,积淀专业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2、要点: ①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3、教学重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五、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用多媒体展示乐山大佛的图片,提问

  1、 你知道雕塑的名字吗?说说有关信息。

  2、 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3、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一)雕塑的涵义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二)雕塑的种类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三)想一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教师板书: 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教学活动1、陵墓雕刻

  陵墓雕刻产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欣赏: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刻

  欣赏任务:霍去病陵墓雕刻

  教师提出问题:①说 一说: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点

  ②学生讨论,回顾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作回答。

  形体单纯、古朴,构思独特,气魄雄伟,力量沉厚。作者通过岩石的自然形态,产生联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凿一锤,极富艺术创造力。

  教学活动2、中国古代雕塑──石窟造像

  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段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自然地会向往有一个能解放他们的救星出现统治者也需要一种法宝来证明自己作威作福是理所当然的,使人民甘愿受宰割。佛教就这样出现了。因此当时的统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欣赏任务:我国四大石窟简介

  在我国,自魏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开始凿的石窟有15处,其中最著名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个石窟群:

  A 甘肃敦煌石窟 B 甘肃天水城东麦积山石窟

  C 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崖的云冈石窟D 河南洛阳市南郊的龙门石窟

  (四)教师总结

  1、陵墓雕刻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帝王贵族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

  2、佛教石窟造像产生的原因:在战乱的年代,人民要寻求得到解脱的精神支柱,统治者要寻求巩固政治的理论根据。佛教恰恰提供了这样包治百病的精神药方。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雕刻得以产生。

  3、石窟造像、陵墓雕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时代特点: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作品的出现。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如陵墓雕刻与佛教造像。

  民族风格:古朴庄重、深沉雄大、气魄宏伟、想象神气、富于审美理想,是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突出的特点。

  六 课后拓展作业(网上查阅)

  查阅《秦始皇兵马俑》《断臂维纳斯》的相关资料,试比较它们的艺术特点

二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并为歌曲设计演唱方式。

  2、通过歌曲学唱,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

  大屏幕、电脑、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律动进教室。(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希望我们生活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生:有很多树,一片一片的绿草,有清澈的小河,成群的牛羊,蔚蓝的天空……)

  2、师:是啊,我们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可是我们看(播放环境污染的课件),这些行为对吗?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生:工厂冒的黑烟会污染空气,看不见太阳、蓝天;乱砍树木会使水土流失;地球上最宝贵的就是水,现在很多地方都严重缺水,连种地都没有水……)

  师:听了大家的看法,我们知道这些都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是不对的,而且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听一听歌曲是怎么唱的吧!(出示歌篇)听听歌词里写了什么?你认为这里的“我”指的是谁?(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妈妈”指的又是谁呢?(地球)

  (教师范唱《留给我》)

  (生:“我”指的的是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妈妈”指的是地球。如果天空总是雾茫茫的,我们就看不到美丽的星星和晚霞。如果河水被污染了,小鱼就不会生存。如果大自然中没有了绿草、没有了鲜花,就会听不到小鸟欢快的歌声。在地球上,人不是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生灵,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让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让树木更好的生长,有了森林,水土就不会流失。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还有就是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3、师:带着你们对这首歌曲的感受随音乐读出来吧!(有感情朗读歌词)

  师:《留给我》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清新的歌曲,节奏也较为舒展,所以在歌曲的节奏中出现了长时值的音符,你认为在歌曲中哪个字的时值最长?(学生回答)在这里(教师指谱)谁知道这个“漠”字唱几拍?(“漠”6拍),划拍。

  4、再听一遍,学生随教师小声哼唱,找出旋律相同的部分。

  (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相同的旋律划上相同的标记。)

  5、让我们带着这种保护妈妈、爱护妈妈的情感学唱歌曲。(旋律相同的乐句由学生来添唱。)

  师:看歌篇,曲中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切分节奏?各音符时值是多少?怎样唱?(板书切分节奏)

  在一连串的八分音符后面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时值是多少?怎样唱?(板书附点四分音符)

  6、师:为什么在歌曲的结束句中要反复地演唱“留给我”呢?(学生回答)那么,你觉得“留给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学生回答)

  师:我们真心地去祈求人类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吧,我们替地球上所有的生灵祈求,请留给我,留给我和妈妈吧。请同学们试着以祈求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7、齐唱,在“漠”字处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来划拍。

  独唱,根据歌词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8、小组合作,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要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9、小组汇报,评价。

  10、师:歌曲呼唤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你们知道吗?乱扔一节废旧电池可使1平方米土地绝收,一节纽扣电池可使60升水不能饮用。我们来看一个动画,想象在实际生活中,还有我们新建的教学楼、屋内白白的墙壁、花草树木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播放环境保护动画片,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

  10、总结: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妈妈,需要我们来共同保护,希望同学们能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积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同学们,让我们拉起手,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呐喊: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从我做起!(生随师大声呐喊)

  (全体起立,随琴声共同演唱《留给我》)

二年级上册教案12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学习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

  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最新版

  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5、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

  鸟———岛

  与———写

  族———旅

  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最新版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夕、与。(点名读)

  2、观察:这两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熟字的一部分,是哪两个?

  学生讨论说出“夕、与”的重点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

  师说: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

  2、认读词语

  师说:同学们可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读词语登山峰”的游戏。(出示多媒体)

  只有又对又快的把这些词语全部读对,才能胜利的登上珠穆朗玛峰。

  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3、有感情齐读课文

  师说: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仅有珠峰,还有黄山、黄河、长江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放多媒体)

  我们的祖国美吗?(美)那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吧!

  二、课外拓展,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1、小组内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国山川名胜图片、资料,并当小老师带读自己做的词语卡。

  最新版

  2、评选出“祖国山河锦绣图”投影展示图片及词语,并作介绍。

  3、多媒体出示香港、澳门、台湾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渗透课外识字。

  4、师说:我们的祖国山河锦绣,文化悠久,是谁将我们的祖国变得这样繁荣昌盛?(56个民族人民的共同创造)

  5、问:你了解那个民族?说说看

  6、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及相关词语。看看图,认认字,读读词。

  三、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川、州、台、争、民、族

  生观察分析,同位间互相读读、记记生字,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2、指名说,相机组词。

  3、师重点指导“民、族”

  4、学生练习书写。

  四、结束全文

  1、问:同学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2、全班有感情朗诵全文。

二年级上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9-41页,完成"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知道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2、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可以眼睛观察,用手掂、用秤称,了解使用天平的方法。

  3、能大致估测轻物品的重量,会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软件、天平、(大豆、图钉、2分币、橡皮等实物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表演唱《小熊请客》。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唱得真好,瞧,把小熊吸引来了,(屏幕显示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看,它的好朋友小猫、小狗带着礼物来了(屏幕显示小猫、小狗)。咦,它们怎么吵起来了。〔录音:

  "我的虾条比你的'奇多'重。""我的'奇多'比你的虾条重。"〕它们谁也不让谁。这时,电脑博士来了,(屏幕显示电脑博士)〔录音:别吵别吵,我们邀请小朋友一起去游览数学宫,小朋友,你们愿意去吗?〕

  电脑博士在数学宫中设了三个关,要小朋友闯关,比比哪组最先闯过去?

  二、逐层探究,学习新知

  第一层次,比较物品的轻重,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物品轻重的方法。

  1、看看说说

  (1)用眼睛观察:两块大小不同的橡皮,说说哪块重?

  红蓝两盒橡皮泥,说说哪盒重?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指出:我们不知道盒里装多少橡皮泥,因此光用眼睛观察,比不出它们的轻重,那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2、掂掂说说

  (1)用手掂一掂:红蓝两盒橡皮泥,说说哪盒重?

  一粒阿尔卑斯糖和2个2分币,说说哪个重?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提问:到底谁重?谁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3)学生讨论回答后,再听听电脑博士的话〔录音:比较物品的轻重,不能光用手掂,应用秤称一称。〕

  3、称称说说

  (1)认识天平。屏幕显示天平,并依次闪烁各部分及其名称。

  (2)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左盘一般放要称的,右盘一般放砝码。当指针在标尺中间,天平两端平衡,两边重量相等;指针偏向左端,说明左边重;指针偏向右端,说明右边重。

  (3)比较物品的轻重。

  学生跟着屏幕操作,左盘放一粒糖,右盘放2个2分币。观察指针说说谁重?

  (4)设疑:右盘放几个2分币,能使天平平衡?

  学生尝试操作,根据回答屏幕显示:1粒糖=3个2分币重

  (5)小结过渡:利用天平,不但可以比较物品的轻重,还可以称物品的重量,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

  板书:

  "克"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第二层次:认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1)1克有多重呢?(出示2分币)1个2分币约重1克,老师放在手上掂一掂,大家也拿一个放在手上掂一掂。

  (2)刚才我们称出一粒糖大约等于3个2分币重,那么大约重几克?(3克)

  学生轮流掂一掂糖。

  (3)下面我们就把1个2分币当作一克的砝码,来称称物品的重量。(学生分组操作)

  A、称1克大豆 操作要求;右盘放1个2分币,左盘放几粒大豆使天平平衡?2粒大豆大约重几克?读一读,小组轮流掂一掂。

  B、称15个图钉 学生操作:15个图钉大约重几克?

  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出:图钉有大有小,因此,15个图钉有的大约重7克,有的约重8克,书上告诉我们15个图钉大约重10克,这些都对。

  小组轮流掂一掂。

  C、称1支粉笔、1把小刀

  学生操作后交流,读一读,再轮流掂一掂。

  D、读一读,下面物品大约重几克。(屏幕显示:1本数学教科书大约重174克,1瓶墨水大约重156克)

  学生读后,师指出:如果还用2分币代替砝码称,要放174个或156个2分币,多麻烦,现在应用砝码来称(出示砝码)

  学生轮流掂一掂数学书、墨水瓶

  (4)完成

  40页的.试一试

  游戏:猜一猜。采用拍读形式,让学生掂一掂乒乓球、果冻、旺旺煎豆,估测大约重几克,哪组最接近实际重量,奖品就归哪组。

  三、巩固练习,促进提高

  1、完成41页想想做做1、2、3两题.(第二关)

  2、思考题(第三关):屏幕重现动画,比比是小猫的虾条重,还是小狗的"奇多"重?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读包装袋上标的重量,板书:"g",并说明它也表示克。

  3、指导实际应用:学生读牙膏、肥皂等物品包装上标的重量,并掂一掂。

  4、课外作业:放学后,跟爸爸妈妈到超市去了解各物品的重量。

  四、全文总结,再揭情思

  (屏幕再现电脑博士〔录音:小朋友,你们好,今天你们学行可认真了。你们在数学宫闯过了一道道难关,认识了克,学会了比较物品的轻重,但这只是一些初步的知识,还有许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探索。小朋友,再见!〕

二年级上册教案14

  识字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

  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观察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

  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指导写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教学反思:对于刚走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1》中的词语比较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就将“感悟词语的意思”列为教学难点,然后加大难度,将生字离开词语,并且没有拼音,让学生准确的读出,用各种方法来认读,指明读,领读,开火车读,接着讲解这些要读和要写的生字要怎么来记住他们,要用哪种方法来记住他们,最后才在课文中让学生去感悟词语的意思。

  秋天的图画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问: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3、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4、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

  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

  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反复朗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

  2、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

  3、组词语理解字义

  4、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四、课外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五、课堂作业:抄写生字。

  教学反思: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本课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识字,再朗读课文。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用猜字、玩字卡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如,编字谜猜字、做动作猜字、摘苹果识字、说字找字等。同时,通过组词语记住字形,了解字义。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

  黄山奇石

  一、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初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3、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什么。

  四、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变序开火车读。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

  2、小组练读课文。

  3、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奇特、有趣)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开火车多种形式认读。

  2.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

  3.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说说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

  二、学习新课。

  1、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

  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

  2、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

  (1)学习“仙桃石”:谁愿意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猴子观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3)学习“仙人指路”: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4)学习“金鸡叫天都”: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

  3、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

  4、读最后一段。

  问:这段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三、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四、拓展延伸: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五、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 仙桃石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教学反思:《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既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 “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对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

二年级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一百多里,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教学难点:

  懂得“做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读书效果。

  3.再读课文。

  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几次对话并画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4.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动笔画出不明白的词句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会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本段内容。

  (二)学习第一次对话。

  1.品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

  3.把自己当作小鸟理解它飞了一百多里后的感受。

  4.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小鸟的话,进一步理解小鸟的话的含义。

  (三)第二次对话。

  1.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二次对话,理解“大话”。

  2.指导朗读。

  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练习用“无边无际”说话。

  4.分角色再读第二次对话。

  (四)学习第三次对话

  1.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为什么青蛙和小鸟都笑了。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笑”的不同含义。

  2.引导学生感受“坐井观天”。

  (五)展开想象,拓展思维

  1.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感受。

  2.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四、总结全文。

【二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欢庆》教案07-14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28

二年级上册《1》教案12-26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3-15

二年级英语上册教案03-20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12-07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20

二年级上册找春天教案08-26

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