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30 15:14:22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一、通过课文学习,认识葛朗台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意义和价值。

  二、品味巴尔扎克在刻画“葛朗台”这一形象中所运用的夸张的漫画式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作品中对人物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分析把握“葛朗台”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

  难点:认识葛朗台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典型意义和价值。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四大吝啬鬼导入

  二.整体阅读,圈点批注

  情节人物描写动词与形容词的运用关键语句

  三.整体阅读检测

  (一)掌握下列加点词的音形义

  面面相觑弥留逆情背理执著恬退隐忍箍桶匠癖好轻手蹑脚

  (二)简答

  1.主要人物是

  2.葛朗台的幸福=

  3.小说围绕一个什么矛盾冲突展开?

  4.什么地方是小说的开端部分?

  四.分析情节结构

  板书总结开端朗台其人:执著狂、占有狂、痴情、癖好

  ↓矛盾冲突: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

  发展发现梳妆匣爱财

  ↓抢夺梳妆匣

  交回梳妆匣

  提出继承权

  诱骗继承权骗财

  骗到继承权

  高潮看守密室:兑金(守财)

  结局临终言行

  五.课外练习

  1.批注本文的人物描写

  2.试比较此文与祝福刻画人物所使用方法的异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练习

  二.理解小说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1.提问:葛朗台的身份是一个暴发户.投机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从文中哪些语言中表现出来。

  A.身份

  B.性格总结:人物语言要表现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2.讨论课后练习三

  三:讨论生动的动作描写

  精读“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临终抓法器”

  四.讨论传神的细节

  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及环境所作的细微、具体的描绘,能生动具体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五.总结.小说的主题

  六.比较、鉴赏与评价

  1.本文中除了正面从语言、动作等角度去表现葛朗台以外,还用了侧面表现,从文中找出这些实例加以分析

  2.小说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小说中也可以有议论,小说中的议论往往用来评价人物、事件,往往表现了作者的意愿与态度,请从文中找出议论性的句子,并加以分析,体会这些议论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3.葛朗台夫妇临终嘱咐比较阅读

  七、练笔布置

  人物描写,写一个执着于某一事物的人,侧重于语言与动作一、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抓住一个特点写一篇读后感

  2、了解巴克扎克生平及主要著作。

  3、了解《欧也妮·葛朗台》小说梗概。

  《守财奴》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书写、读音、释义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执著(zhuó)全神贯注奄奄(yǎn yǎn,形容气息微弱)一息

  B.差(chà)遣老态龙钟面面相觑(qù,看,瞧)

  C.弥(mí)留轻手摄脚形容憔悴(形容精神不振)

  D.决(jué)窍鞠躬尽瘁恬退(tiántuì,坦然,淡泊,不在乎)隐忍

  2.根据上下文,填入横线上的恰当的词语是( )

  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路易),“这样好教我心里些,”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A.温和B.暖和C.温暖D.舒服

  3.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好孩子,现在你继承了你母亲啦,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

  A.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克罗旭,你告诉她吧。

  B.好,好,朋友,你跟我女儿都不会抢我的家私。——对不对,小乖乖?

  C.“别多嘴,克罗旭。———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拍一拍……

  D.遇到什么难题,就教她跟克罗旭公证人商量,——他的忠实,老头儿是深信不疑的。

  4.对葛朗台夫妇各自遗言对比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①“孩子,”她断气以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

  ②“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A.两者同是对话,成功地表现了各自的思想性格。

  B.两者同是表示对女儿由衷的爱,只是内容不同而已。

  C.两者不同的是母亲担心女儿受苦,父亲担心失去自己的财产。

  D.两者不同的是母亲对自私自利世界予以否定,父亲对金钱依然迷恋。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像所有在这个年纪上得了重病的女人一样,她一天憔悴一天。②虽然欧也妮竭尽孝心地侍奉,③虽然他对母女俩百依百顺,④虽然葛朗台热烈地盼望太太病好,⑤葛朗台太太还是很快地往死路上走。⑥她像秋天的树叶一般脆弱。⑦因为她一死就得办遗产登记,⑧一心讨好的态度使她们吃惊,⑨而这就要了他的命。

  A.①⑥④⑦⑨③⑧②⑤ B.①⑥④⑦⑨②③⑧⑤

  C.③⑧②④⑦⑨⑤①⑥ D.④⑦⑨③⑧②⑤①⑥

  6.下文中所说的欧也妮的“新的理由”指的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下一天早上,欧也妮更有一些新的理由,觉得和她出生的,受到多少痛苦的,母亲刚在里面咽气的这所屋子分不开。她望着堂屋里窗棂和草垫的椅子,不能不落泪。她以为错看了老父的心,因为他对她多么温柔,多么体贴: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A.母亲刚刚去世的事B.她对堂屋里的这一切的新感受

  C.葛朗台的温柔体贴使她感动D.她第一次发现父亲的老态

  7.对上题引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葛朗台的眼光反常,并不慈祥

  B.金钱占有欲造成葛朗台变态表现

  C.葛朗台总算对女儿有了一些慈爱

  D.欧也妮对父亲种种表现产生错觉

  8.葛朗台对女儿这么“温柔”,这么“体贴”,原因何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年纪大了,性情改变了B.他太太死,只剩下这么一个亲人

  C.女儿是他死后财产的继承人D.女儿对母亲的财产有部分继承权

  9.选出与下面句子意义表达完全一致的一项( )

  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A.凡是感情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都是吝啬鬼,野心家,执著一念的人。

  B.只有感情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的人,才是吝啬鬼,野心家,执著一念的人。

  C.感情总是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是所有的吝啬鬼,野心家,执著一念的人的特征。

  D.如果他们的感情特别贯注在象征人们痴情的东西上面,他们就是吝啬鬼,野心家,执著一念的人。

  10.“执著一念”的意思是( )

  A.偏执著某种特有的观念而无法变通,专注于某一事物而不能解脱

  B.偏执著一种特有的观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想

  C.有与众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追求

  D.不愿放弃长期形成的观念和习惯

  11.结合课文看,葛朗台的“执著狂”表现在( )

  A.占有金子B.保持自己已经获得的财产

  C.占有所有财物D.获得财产继承权

  【能力素质提高】

  12.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在那里吗?在那里吗?”问话的声音显出他惊慌得厉害。( )

  (2)……使公证人大为吃惊的是,他连狗在院子里打呵欠的声音都听得见。( )

  (3)想到她这头和自己一样洁白的羔羊,孤零零留在自私自利的世界上任人宰割,她就发抖。( )

  13.简要分析下句话中比喻句的含意。

  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

  14.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句中“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立刻”一词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

  15.作文

  根据提示,写一段对话,要求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性格。

  班主任严厉,语文老师幽默,数学老师严谨,物理老师尖刻,他们一起对一位上课睡觉的同学进行教育。

  《守财奴》测试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惊骇憔瘁宰割牵肠挂肚B,弥留补偿撬动逆情悖理

  C.廉价搀扶脆弱莫明奇妙D.侍奉诊查兑换执着一念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读书小组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好形式,我在读书小组中极大地获得了益处。

  B.我们要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必须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C.我们要异常严肃地处理这一问题,认真执行我们的民族政策。

  D.养阴清肺糖浆的主要成分主要是由地黄、玄黄、牡丹皮等配制而成的。

  3.下列句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守财奴》、《高老头》是他的两部最有名的代表作。

  B.《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连续创作的九十六部小说的总称,它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守财奴》中的主人公是葛朗台,他是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

  D.恩格斯说他从巴尔扎克的小说中得到的东西,比从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还要多。

  4.对葛朗台夫妇各自遗言对比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①“孩子,”她断气以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

  ②“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A.两者同是对话,都成功地表现了各自的思想性格。

  B.两者同是表示对女儿由衷的爱,只是内容不同而已。

  C.两者不同的是母亲担心女儿受苦,父亲担心失去自己的财产。

  D.两者不同的是母亲对自私自利世界予以否定,父亲对金钱依然迷恋。

  5.对下面的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老头儿尽管还硬朗,也觉得需要让女儿学一学管家的诀窍了。连着两年,他教欧也妮当他的面吩咐饭菜,收人家的欠账。他慢慢地,把庄园田地的名称内容,陆续告诉了她。第三年上,他的吝啬作风把女儿训练成熟,变成了习惯,于是他放心大胆地,把伙食房的钥匙交给她,让她,正式当家。

  A.体现了葛朗台对女儿的关心,怕她今后不会独立生活。

  B.为自己培养接班人,准备把家产交给女儿。

  C.说明他原来怕女儿小、不懂事、不会管理家产,但自己年纪大了,不得不训练女儿,以便自己死后女儿能够继承他的事业。

  D.训练女儿只是利用女儿来帮助他守住财产,他对女儿始终是不放心的,仍然怕女儿夺走他的财产。

  6.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无误的一项( )

  A.恬退隐忍(安静)悉心(尽、全)贯注(连贯)

  B.老态龙钟(身体衰老)贤德(善良)令尊(敬辞)

  C.鞠躬尽瘁(过度劳累)原委(未尾)寄食(依附别人)

  D.好高骛远(追求)黜免(调任)清冽(冷)

  7.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

  A.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了起来。

  这里用金子来形容葛朗台的眼睛,因为葛朗台是个黄金迷,而且西方人眼睛大多是黄色。

  B.他一动不动地呆在那儿,极不放心地把看他的人和装了铁皮的门,轮流瞧着。这里“看”读音kān,“看他的人”指守护他的人,表现葛朗台病魔缠身还对财产放心不下。

  C.他专制的程度也随着吝啬而俱增;如果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他就觉得逆情悖理。

  这里分号后边的话是对前边话的进一步阐述,具体表现他的专制所在和程度。

  D.葛朗台把刀子对着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箍桶匠看看金子,看看女儿,愣了一会儿。

  前一句表现葛朗台内心在揣摩女儿决心的大小;后一句表现他在金子与女儿之间权衡得失。

  8.选词填空。

  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①)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②),使劲一(③),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A.①瞅②晃③碰B.①盯②摆③推

  C.①看②动③搡D.①望②弯③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的牛

  小思

  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感情。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事,要算上一田在田垄上的“相遇”。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只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料斗不过畜生,恐怕难免要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正在踯躅的时候,带头的一只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跟住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旁经过。

  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看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的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在它沉默的劳动中,人便得到应得的成就。

  那时候,也许,它可以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

  偶然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身上的苍蝇,已经算是它最闲适的生活了。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的名字,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

  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得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斗牛,全身精力,都尽付狂暴斗争中。

  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9.“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恩惠”的含义是什么?

  答:

  10.怎样理解“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做着沉重的工作”这句话?(

  答:

  11.解释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1)印度的牛:

  (2)荷兰乳牛、日本肉牛:

  (3)西班牙斗牛:

  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段中“特别”的意思是“特殊”。

  B.作者写中国的牛“松一肩重担,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写它“偶然摇摇尾巴,摆摆耳朵,赶走飞附身上的苍蝇”,意在说明它生活态度比较消极,没有更高的生活要求。

  C.作者希望中国的牛可以像西班牙斗牛一样,充满斗争的精神。

  D.作者把中国的牛和印度的牛相比,显示出中国的牛踏实、稳重,不招摇的特点,带有中国的广大劳动者的性格烙印。

  E.全文短小精悍,虽然表面写牛,实际上写出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无限热爱,是对默默奉献者的一曲赞歌。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让学生端正面对过去的得失成败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认识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和道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活动安排:

  一.唱。全班齐唱《童年》。

  二.写。让学生每人准备两张小纸条,分别写上自己最伤心的和最快乐的一件事,不署名。然后折好,分别放在左右手心上。(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你觉得现在你的左手重还是你的右手重呢?(学生回答)好,有同学说左手重一点,也有同学说右手重一点。那么,到底在你们的心底,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在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前,让我们来看看,胜利考上北大的王海桐师如何看待的。

  三.读。研读《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思考:

  ①分点简要概述王海桐伤心与快乐的往事

  ②王海桐以什么态度面对这些往事?她以怎样的感情述说自己的故事?你有何感受?

  ⑴作者简介

  王海桐, 1983 年 9 月 26 日生, 20xx 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 713 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

  ⑵基本解读

  “梦”是年轻人的理想、年轻人的追求。上北大,读金融是王海桐的心愿。虽然她一直都成绩优异,但在 20xx 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她都一直不大自信,北大是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高考过后,她怕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都不敢看报纸刊登的试题,也不敢去核对分数,所以在她“寝食难安只渴求一张北大金融系录取通知书”,突然听到自己是四川理科状元的时候,竟是“不敢相信的木然”,本文真实地记载了一个高中生面对成功,面对实现自己理想时的内心感受。由于真实,由于作者的年龄、生活的背景与现在的学生十分接近,本文有可能触发学生的各种感受和引发出各种思考。学习时,不宜用文章分析法的形式进行,建议从课文中选取某些问题作研究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重点也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如作者一样,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的学习中通过反思了解自己和了解外部世界,从而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学习的活动中要让学生注意,不论引发的反思与思考的原因是什么,在反思的过程中都要有一个标准,以此来衡量我们的行为表现。这些用来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别人的,或者是自己过去的表现。所有比较推论的结果都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各种情绪的反应,比如自豪感、罪恶感、满足感、或者愤怒,这都是取决于学生是如何进行归因的,因此教师要留意这些反映,做好及时而适当的调适辅导。

  可以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以引起讨论的参考点有:

  ①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索】。

  ②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③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愿意写我的困惑与思考……

  ④“海桐”的名字寄托了作者家人的希望,作者对它也有另一番的解释。你从自己的名字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⑤我们常常在别人的暗示与判定下肯定自我的价值。可总有些时刻,别人的期许我们难以达到,别人的判定让我们灰心丧气。

  ⑥我常常被锁在屋里倾注于风琴、字与连环画。因为有着苛刻严厉的父母,我有了很多别样的记忆:我用幼稚的

  童音背李煜的词《虞美人》,然后小心翼翼地等叔叔阿姨的掌声;在逃风琴课后,我被罚跪在小凳上一整个下午,并被剥夺了晚饭,在被风琴老师批评练习不认真后,妈妈一边打我手心,一边一字一顿地说:“要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好,否则就别做。”在小学第一次考试得了 99 分后,因怕被父亲责备,我躲在门外小道上哭,不敢回家……

  ⑦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

  ⑧我只想表达纯粹的自我感受而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即使笔触稚嫩又如何呢?我 16 岁,稚嫩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生命特质。

  ⑨我到底害怕什么呢?是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达到别人的要求,还是自己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⑩他们都在那里,一遍遍温柔而坚定地对我说:“你能行,你能行。”这些呵护是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四 .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是从引导学生多元读解、个性化读解方面进行设计,三个小题都是希望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对文本意义再一次建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在交流、讨论、对话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对课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往往会对课文的整体性透视具有不同层次的合理性。

  严格说,三个小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阅读的理解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层面,如回答“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 731 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感情信息,必须与后文的内容联系回答,“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也必须根据课文回答,不能脱离课文架空分析。高考是社会的敏感话题,也是高中生必将面临的人生选择,高考基本是人人都参加的考试,但“状元”只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考试,这不但是学生,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你对‘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就是希望广大的师生能对此作出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方式是多种的,学生的“日记”是其中的一种,在日记中学生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待自己,赏识自己,批评自己。如果学生愿意,教师可以收集起学生的各种“梦想”,与学生一起交流

  五.教师小结研读活动,引出下一活动。

  师:同学们,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呢,在“北大之梦”面前王海桐选择了与伤痛潇洒干杯,获得了前进的力量。现在,我们刚升高一,在我们的前方同样有一个美丽的大学梦在等着我们去实现。所以,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两个箱子——“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小活动:学生分别把刚才的小纸条放“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六.教师小结本节活动

  七.布置作业:准备下节课的“我的故事”的演讲,要求联系自己升中考的亲身体验,讲述一个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教学参考

  王海桐,1983年9月26日生,20xx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13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

  ⑵基本解读

  “梦”是年轻人的理想、年轻人的追求。上北大,读金融是王海桐的心愿。虽然她一直都成绩优异,但在20xx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她都一直不大自信,北大是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高考过后,她怕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都不敢看报纸刊登的试题,也不敢去核对分数,所以在她“寝食难安只渴求一张北大金融系录取通知书”,突然听到自己是四川理科状元的时候,竟是“不敢相信的木然”,本文真实地记载了一个高中生面对成功,面对实现自己理想时的内心感受。由于真实,由于作者的年龄、生活的背景与现在的学生十分接近,本文有可能触发学生的各种感受和引发出各种思考。学习时,不宜用文章分析法的形式进行,建议从课文中选取某些问题作研究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重点也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如作者一样,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的学习中通过反思了解自己和了解外部世界,从而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学习的活动中要让学生注意,不论引发的反思与思考的原因是什么,在反思的过程中都要有一个标准,以此来衡量我们的行为表现。这些用来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别人的,或者是自己过去的表现。所有比较推论的结果都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各种情绪的反应,比如自豪感、罪恶感、满足感、或者愤怒,这都是取决于学生是如何进行归因的,因此教师要留意这些反映,做好及时而适当的调适辅导。

  可以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以引起讨论的参考点有:

  ①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索】。

  ②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③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愿意写我的困惑与思考……

  ④“海桐”的名字寄托了作者家人的希望,作者对它也有另一番的解释。你从自己的名字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⑤我们常常在别人的暗示与判定下肯定自我的价值。可总有些时刻,别人的期许我们难以达到,别人的判定让我们灰心丧气。

  ⑥我常常被锁在屋里倾注于风琴、字与连环画。因为有着苛刻严厉的父母,我有了很多别样的记忆:我用幼稚的童音背李煜的词《虞美人》,然后小心翼翼地等叔叔阿姨的掌声;在逃风琴课后,我被罚跪在小凳上一整个下午,并被剥夺了晚饭,在被风琴老师批评练习不认真后,妈妈一边打我手心,一边一字一顿地说:“要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好,否则就别做。”在小学第一次考试得了99分后,因怕被父亲责备,我躲在门外小道上哭,不敢回家……

  ⑦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

  ⑧我只想表达纯粹的自我感受而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即使笔触稚嫩又如何呢?我16岁,稚嫩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生命特质。

  ⑨我到底害怕什么呢?是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达到别人的要求,还是自己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⑩他们都在那里,一遍遍温柔而坚定地对我说:“你能行,你能行。”这些呵护是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2.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是从引导学生多元读解、个性化读解方面进行设计,三个小题都是希望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对文本意义再一次建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在交流、讨论、对话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对课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往往会对课文的整体性透视具有不同层次的合理性。

  严格说,三个小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阅读的理解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层面,如回答“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31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感情信息,必须与后文的内容联系回答,“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也必须根据课文回答,不能脱离课文架空分析。高考是社会的敏感话题,也是高中生必将面临的人生选择,高考基本是人人都参加的考试,但“状元”只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考试,这不但是学生,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你对‘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就是希望广大的师生能对此作出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方式是多种的,学生的“日记”是其中的一种,在日记中学生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待自己,赏识自己,批评自己。如果学生愿意,教师可以收集起学生的各种“梦想”,与学生一起交流。

  3.相关资料

  1.点评王海桐

  对于状元,人们看到的是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光环,想知道的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但是很少有人想知道他们十几年含辛茹苦的'故事',更别说那些时时缠绕他们的难以摆脱的困惑和思考了。

  海桐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女孩,但在成功的路上,她又有多少痛苦,多少挣扎,恐怕连她自己都说不清。事实告诉人们,成功是在痛苦中孕育,在挣扎中降生的。回首往事,我们会深深地理解,成功是什么?成功不是目标的终极,而是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之中。成功正是在过程中体会,在挣扎中品味。

  然而为人师者,为人母者,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几乎每一个无意识的体态,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种子。'这孩子脑子还行,就是手笨',这句漫不经心的话,'可我牢牢记住并相信了'。一句无意识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住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可见教育无小事。教育者的每一句话都要让受教育者在他的意识中获得激励,给他能量。然而我们有多少教育者又注意了这些小事呢?

  习惯是一种力量,海桐有很多好习惯。其实,习惯就是一种素质。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思维习惯,不断调整自己的习惯,经常鼓励自己的习惯,'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都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素质。好的习惯会带来成功,而失败也常常是许多不好的,或不科学的,以至于坏的习惯造成的。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心态,一种心理定势,一种潜意识中的存在。当一个人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在心理上成熟了。而心理一旦成熟了,人就成功了。良好的习惯需要教育与培养。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要在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上多下功夫,少问他们的'分数'。有了良好的习惯就会有好的成绩,没有良好习惯,一时的'高分'也是不会持久的。'在小学第一次考试得了99分,因怕父亲责备,就躲在门外小道上哭,不敢回家','在逃风琴课后,我被罚跪在小凳上一整个下午,并被剥夺了晚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受到伤害的小姑娘可怜的身影,难道我们除此就没有其他方法让他们养成'好习惯'吗?'因为他们极相信我,我才学着相信自己'。海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相信自己',而相信自己是因为'他们相信我',这些该给我们多少刻骨铭心的启示啊!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重点难点

  全文回忆作者自己高中及以前生活中对自己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事和自己的一些感悟,展示了作者不是一个挣分的机器,而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生命,表现了作者能够反思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的精神。

  结构上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使文章井然有序,层次分明。语言生动活泼,多用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的运用,更是本文语言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文章思想内容真实,脱去了“状元”文章“假”的外衣,还“状元”以本来的面目,感情色彩浓烈,感染力很强。

  学习重点:

  1.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学习作者有追求、有理想,正确认识自我的精神。

  2. 体会文章中鲜活的语言。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3

  一、 导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请同学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曹操:

  老师总结,并启发他们去联系: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有《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祢衡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其实小说戏剧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剧当中所描写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三、鉴赏

  “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作品去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短歌行》是最能体现曹操诗歌思想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节课我们就试着通过《短歌行》去了解曹操。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4

  《荆轲刺秦王》课文原文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师准备

  1.搜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信息。

  2.准备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

  3.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2课时)

  明确教学要点

  1.读准字音,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品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拊(fǔ)髓(suǐ)

  樊於(wū)期箕踞(jījù)亢(kàng)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指名学生复述

  2.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序幕狼烟四起

  开端义士请缨

  发展求取信物易水诀别

  高潮廷刺秦王

  结局壮士殒命

  尾声秦王目眩

  六、精彩语段赏析

  1.师生共同确定精彩情节

  板书:求取信物易水送别廷刺秦王

  2.感受精彩情节,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单人朗诵

  3.分组讨论:

  (1)分三组,分别讨论三个精彩片段。

  (2)讨论内容,精彩从何而来。任选自己的看法。

  提示:或人物性格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或写作技巧或其他

  三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求取信物

  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

  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抓住特点白衣冠

  2突出重点荆轲

  3顾及全面其他人物

  4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如,白衣冠世皆垂泪涕泣世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

  廷刺秦王

  顾笑武阳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

  神勇(动作描写短句)

  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神态)

  4.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反面观点仅作参考,本节课只就文本讨论。

  七、结束语

  xxx

  八、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成语等

  2.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荆轲是奴才还是英雄,应当歌颂还是应当批判”,请结合课文相关信息,联系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板书:

  荆轲刺秦王

  精彩情节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深谋远虑、胸有城府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机智沉着、视死如归动作、表情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是古文单元,第二课是《荆轲刺秦王》。学生刚升入高中这是他们遇到的第一篇比较长的古文,学生学习学习这么长的古文还不是很能适应。翻译课文很重要可是上课如果只是串讲点拨重点字词的话恐怕都到不了第二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就都没有了。要讲到“廷刺秦王”一节时,课前我写了一段仿古的小段,以备学生上课讨论,正是这个小段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我问到:为了表现荆轲的勇敢作者是如何刻画荆轲的。学生找到了14段:“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学生分析了这段中动词的使用很精彩,这时我在大屏幕上显示我预先写好的一段,“轲未至秦王之身,秦王惊愕而尽失其度,自引而起,绝华服袖,且欲奔至殿下,方是时,秦王欲拔剑,剑长无以拔,操其室呼曰:‘为之奈何,为之奈何?’时恐急,剑坚,惶急,不知所为,故不可力拔以击轲。”学生很好奇顺口问道作者是谁,为了不露馅,我说道这是后人在看到《战国策》这段时进行了一下改动。我们进行一下对比,你认为这两段那一个更能表现荆轲的性格特点。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原文好因为短而有力动词很紧凑,有的学生说后人写得好,因为将秦王的慌乱写得很生动,更能衬托荆轲的沉着和勇敢。学生争辩起来,课堂开始打破了沉寂,学生中有的还用这篇文章的总体风格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总结过后,补充了了一句,刚才你们争辩的这个“后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下教室比刚才更“热闹“了,在这种“热闹”中我小小的虚荣心竟让学生给勾了出来,下课后学生围着我要把刚才上课时展示的那段话抄写下来,我也有了自己的“粉丝”。课后回到办公室,我静静的想其实老师工作不仅是在教学中得到学生的尊重,更多是也在教学中得到一种满足得到一种崇拜,这样学生也会在这种崇拜中会更好的接受知识,运用知识。

  在学校走廊上悬挂着一幅宣传画,在夕阳的映衬下衬出几个大字“教师的成功就是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谁创造了这几个字已经不可考了,但这几个字就像它的作者一样同样是一个不可解的迷。我试着猜想过,教师的工作是要创造优秀品质的学生,难道学生是教师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这个思维逻辑的结果让我自己都笑了。但这几个迷一样的'字从我上班以来就吸引着我,也许某个不经意的一天这个迷就会被我不经意的解开吧。

  但是这也许是一种教学中的观点,能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身上必然是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身上发现自己应该学习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教学中的观点:教学相长。

  上班后一次与一位退休老师的聊天竟然让我有所领悟。创造出使自己崇拜的人的第一步就是要创造出崇拜自己的人。曾经与一位退休的老师谈天,他讲起了他上课时的一件趣事。有一次上课学生不是很感兴趣,他将讲解的短诗写在了黑板上,在黑板的另一侧他寥寥数笔勾勒出了一幅简笔山水画。学生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师如此的多才多艺,而且从此他多了很多的“粉丝”。看来老师不仅要得到学生尊重,最好是得到学生的崇拜。可是本人一不会吹拉二不会弹唱,上课时倒是引经据典偶吟诗句,但是如果是数学老师的话可能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很有学问,但是作为语文老师这就是很平常的事了。这个问题有些难,但机会往往就在平时的讲课中,而且是悄悄来到你身边。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原文阅读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荷塘月色》同步训练

  1.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突然看去)

  D.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享受,多用于否定)

  2.分别选出与下列词语加粗字的意义[    ]

  (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A.欲盖弥彰

  B.弥天大谎

  C.弥补过失

  D.弥留之际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A.彩陶文化

  B.光彩夺目

  C.五彩缤纷

  D.兴高采烈

  2.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C.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选出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    ]

  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②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光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③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A.①拟人、比喻②比喻③拟人、反问、反问

  B.①拟人、拟人②比喻③拟人、反问、反问

  C.①拟人、暗喻②比喻③拟人、设问、反问

  D.①拟人、暗喻②拟人③拟人、反问、反问

  4.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表转折

  B.表停顿

  C.表解释说明

  D.表递进

  5.对《西洲曲》一诗分析恰当的一项[    ]

  A.此诗是北朝乐府中的名篇。

  B.诗中采用了夸张、顶真、比喻、借代多种修辞方法。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为的是描写莲花高过人头,莲子清如水的特点。

  D.此诗的写作特点是寓情于景,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情思缠绵宛转,音节和谐流畅。

  6.下面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有了一道宛然凝碧的波痕。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有袅娜地开着的。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D.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英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7.《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惦记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

  B.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D.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

  8.《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

  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

  《登泰山记》练习

  1.红色字注音或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自京师乘(chéng趁,冒着)风雪

  ②僻不当(dāng挡)道者

  ③(梅)以欹(qī倾斜)为美

  ④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买)梅者

  ⑤绛皓驳色,而皆若偻(lǚ脊背弯曲)

  ⑥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hòu辱骂)厉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2.下列对各句中红色字解说正确的一项( )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至于誓天断发

  A.两个“足下”意义相同,两个“至于”不同

  B.两个“足下”意义不同,两个“至于”相同

  C.两个“足下”意义不同,两个“至于”也不相同

  D.两个“足下”意义相同,两个“至于”也相同

  3.与例句中红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明烛天南

  A.乳二世        B.多可喜,亦多可悲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抶而仆之

  4.与“汶水西流”中红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B.亭西有岱祠

  C.前辟四窗

  D.人皆得以隶使之

  5.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A.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语者

  D.顾视无可置者

  6.红色字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①A.梅以曲为美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C.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D.以旌其所为

  ( )

  ②A.江宁之龙蟠      B.梅之欹之疏之曲

  C.视五人之死      D.儿之成,则可待乎

  ( )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①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散文风格以________著称。其创始人是__________,刘大

  和______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结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②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与《病梅馆记》反映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他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____,________。”

  ③“是月丁未”其中“丁未”是天干地支记时法,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____、____、____、____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____、____、____、____、申、酉、戌、亥。

  ④“戊申晦”其中“晦”是指农历记年的______,农历称初一为“____”,称十五为“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

  ①当其分南北者,古长城也。  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⑤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①A ②A

  7.

  ①雅洁 方苞 姚鼐

  ②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③戊 己 庚 辛 辰 巳 午 未

  ④三十 朔 望

  8.

  ①在那阴谷和阳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时齐国所筑的长城。

  ②文人画士的祸害酷烈到这种地步啊!

  ③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为职业来赚钱。

  ④为它们(病残的梅)流了三天泪后,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

  ⑤山道上迷漫着雾气,非常光滑,那些台阶几乎不能攀登。

  一朵小花

  高一(4) 郑佩丽

  一朵小花在黎明破晓时悄悄地绽放。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地揉开了她的眼睛,微风温柔地拂去她脸上的尘埃,鸟儿的低语悄悄没过她的耳际。她探头望着湖水中自己玉石般透亮、光滑的面庞,脸上绿嫩嫩的,没有一丝绯红,但却泛着光,闪着生命的色彩。

  绿叶陪她玩耍,青草给她讲动听的童话,她尽情地享受着世界的美丽、纯净与动听,周围充盈的满是幸福的空气。这世界太美了!

  但是有一天,树上垂下了一串紫藤萝,她们那高贵的紫色深深地迷住了小绿花。那紫色轻飘飘地仿佛要蒸发成一片朦胧的雾,又沉甸甸地想要沉淀出无比浓郁的紫。小绿花看看自己,伤心地低下了头。不久,一丝月季又在小绿花身边开放了,她们红的像胭脂,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小绿花痴痴地望着身边绚丽的色彩,忧郁和苦恼在她透明碧绿的心里沉积。

  灿烂的夏天里,所有的鲜花都盛开了,斑斓的色彩让小绿花眩目了,她发现自己是多么的特珠,她拥有的是花所不该有的绿色。她试图让太阳的光芒将自己染成金色,但那绿却从骨子里缓缓渗出,凝成更浓的绿。她伤心透了,一遍遍地问自己为什么和别的花不一样。伤心的她已听不进任何人的劝慰,于是渐渐收拢了花瓣……

  风变得萧瑟了,空气也令人窒息,她感到暴风雨临近了,她知道花儿的死期很快就要到了,但她一点也不畏惧……

  雨坠了下来,打在她的身上,很疼。

  慢慢地,她失去了知觉……

  又一个清晨来临了,湖边弥漫着浅浅的雾。小绿花抖落满头的雾水,睁开了双眼,阳光又洒在了她的身上。她发现自己还活着,但紫藤萝消失了,月季不见了,满眼的,都是绿色……

  绿色,你诱人,你神秘,你充满活力;

  绿色,牵动风的心,你吸引光的注意,你涌动着生命的旋律;

  绿色,你是春的衣襟,你是夏的背影,你是万物的灵魂,你是生灵的眼睛!

  小绿花陶醉在绿色的波涛里;不再伤心,不再失意;她为自己拥有绿色而骄傲。她不在乎绿色的无处不在,不在乎绿色的默默无闻。因为绿色不似那些娇艳的色彩转瞬即逝,他是不变的永恒……

  小绿花又幸福地在湖边绽开了,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轻声低唱,你可听见了小绿花的声音:坚强、自信……

  【评语】

  本文以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抒写了一朵小花的自信的获得。这朵小花有特殊颜色——绿色,绿色是春天生命的色彩,也是百花争妍时的陪衬色,本文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细腻生动的描写了小花早开时的幸福,百花盛开时的失落,只有单调的绿色的懊恼,于是她不畏惧暴风雨,不畏惧在疼痛中失去知觉,可醒来后,满眼的百花凋残中,只有自己还活着,仍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于是,知道了自己是永恒的颜色,幸福的低唱着:坚强、自信。生动活泼的笔调,形象清晰的展示了自信的获得。

  《登泰山记》教学反思

  一篇序言中说:“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语者的思想感情,依凭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一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忽视精神搞语言训练,丢开语言抓精神培养,都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的这个教学案例,就是努力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实践和尝试,自己觉得还是颇有收获的。

  一、优化教材

  古文教学最忌串讲,事无巨细,重点常被淹没。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既能突出重点,又脉落分明。比如,让学生为泰山作广告,实际上是让学生疏通第一段课文,同时让学生多方向获取资料,培养自学能力。课文第二段内容比较繁琐,而让学生设计出登山线路,牵一线而带全段,并完成了课后相关练习。介绍重点景观,实际上是学习课文的二三两段,这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2、 角色扮演

  学习心理学中有一条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让学生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实验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气越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学习成效越高。学生坐在课堂上,他们已经厌倦了旁观被动的角色。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将艰深的古文学习与鲜活的导游工作结合起来,既能让学习在一种轻松形象的情境下进行,又能增添他们新的生活体验。

  3、审美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高大雄伟的泰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不足: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做好组织者、点拨者的工作,没有采用太多鼓励性评价语言。特别是在学生出错时,引导、鼓励还不够。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反复阅读,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观点

  2、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

  1、给加点字注音。

  2、自渎课文回答问题

  A:文章的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么证据有哪些?

  B:为什么要留证据?(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C:作者今生今世的证据,证明了什么?

  D“没有了这些证据会这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假如今天我们全班同学跟你回你老家玩,你会怎么给我们介绍你的老家?你将怎样来证明你确确实实在这里生活过呢?首先申明,光说我们可不信哦。

  生介绍

  师:看来要使我们相信那时他生活过的家的话,需要找出一些实实在在的物质证据,也就是今生今世的证据。

  二:作者介绍

  现在老师出示给大家能证明作者刘亮程这个人存在的证据,大家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

  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现在新疆文联工作。

  自20xx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散文集有《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

  三:学习文本,检查自读情况

  对于这篇文章,老师已经给了大家预习提示。现在来检测大家自读课文的成果如何。

  (多媒体展示课前预习题)

  1、证据上什么?

  (估计学生很容易注意到第2段最后一句话——“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找出本段的相关内容)

  其实关于证据,其他段落中也有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找,如第1段:院墙、树、圈棚和炉灶(曾经拥有的事物)第4段:视觉形象:看见过大地深处的大风听觉形象: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亲身经历:沿着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第6段:旧房子、路、人、牲畜、风,第8段:大红公鸡、黑狗,一缕夕阳

  综上所述,所谓的“证据”,就是家乡的一草一木。

  2、为什么要留证据?(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第3节——“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师进一步追问:你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人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为人才具有意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3、作者今生今世的证据,证明了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前面的理解之中可以知道,它可以证明你个体生命存在过的.痕迹,那么现在我们进一步思考:作者今生今世的证据,证明了什么?在哪一段表明的?

  ——第6段。“内心的生存”是一个复杂的表述,包含了人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内心的生存”找不到依凭,那么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所谓“精神的流浪”是现代人常有的精神疾患。本文的“证据”、“村庄”、“家园”实际上都包含多层的意思,既是日常生活的,又是精神的。

  关于“证据证明了什么”这个问题,谁来总结一下?

  ——作者用那么多的证据来证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命的痕迹,一是丰富的精神生活。

  4、当证据消失了的时候,结果怎样?

  ——第9段:“踏踏实实地踏上虚无之途”。

  师:如何理解这句话?

  ——家园指留存的旧物,也指附着其上的记忆和情感。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物质的故乡,特别是失去了精神的故乡,那他将永远失去精神的根基和慰藉。

  所以,故乡是恒久的烙印,是精神家园,是精神的归宿地,是根!

  四、课堂评点

  刚才我们整体分析了文章,下面我们来评点这篇文章,也可以质疑。

  评点是做读书笔记的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读书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大家最好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关于评点应该注意的问题,课本70页“文本研习”只是很抽象地说了“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老师在这里将其稍作细化,同学们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

  评点方法与过程

  A、画出评点的原文;

  B、从语言、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进行评点。

  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对文章进行评点,待会我们小组间交流。

  (小组交流附后)

  五、课堂小结

  《今生今世的证据》越过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

  故乡,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

  六、课外拓展性阅读及作业

  1、阅读刘亮程的散文,进一步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精心构筑的精神氛围。

  2、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在你十几年的生活,哪些最值得你回忆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和同学做个交流。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寓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层面上来阐述哲理的。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讨论: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种种清规戒律。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诗人为什么说“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明确: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孩子对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向往与追求。“上帝”如果抛开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开了一切清规戒律,恢复其纯真无邪的本性,他一定也会爬过去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

  8、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三、小结:

  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这是哲理诗的显著特点。而哲理诗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训示式的说教,而在于悟性的启迪,学习时应由诗的表层意象入手,展开联想,逐层深入,最终触及主旨,才能理解诗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另外,哲理诗总会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留下某种不确定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拓展诗歌的艺术空间。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 运用传记知识解读课文内容,包括罗曼·罗兰的生活经历、学习情况、思想变化。

  2、 了解作者茨威格。

  3、 学习罗曼·罗兰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态度和崇高使命感。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是谁吗?他就是茨威格。

  【作者介绍】

  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认识罗曼·罗兰和高尔基等人。茨威格的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象棋的故事》、《危险的怜悯》、《一个女人一天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读者描述他看了这个小说后的感受“我呆呆地坐着,头脑一下子如同被雷击,灵魂忽然间就像被抽空”,所以,请同学们有空一定要读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被翻译成《巫山云》,被拍成中国电影,由徐静蕾和姜文主演……,高尔基写信给茨威格说他读了《巫山云》后是多么激动和惊叹:“这个短篇那种惊人诚挚的笔调,那片对于女人的超人的温存,那派对于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表现力,把我深深地打动了”。而且,高尔基还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茨威格。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讲讲这个故事﹚。茨威格制作生产出一大群丰美多姿、感情奔放而又命薄缘悭的女性。他自己本人的性格也像女性一样敏感细腻而又有几分阴柔,是人类中最为善良、内心最为柔软的那一部分人。这使得他在的铁蹄下于1942年和年轻美丽的妻子自杀于巴西。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也很出名,如《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自己生活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人物传记《罗曼·罗兰传》。

  【课文分析】

  师:罗曼·罗兰和茨威格之间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他们的关系是非常好的,经常通信,正是茨威格对罗曼·罗兰的理解与尊敬,使他写了《罗曼·罗兰传》。现在,我们来看看罗曼·罗兰的求学时代,是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和主观因素,成就了罗兰一生的宏伟事业。课文大家已经看过了,现在请同学们看看罗曼·罗兰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思想意识形成的阶段:大学时代。罗兰是在哪里上的大学?

  生: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师:非常正确,别看它挂了一个“师范学校”的词语,这可是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法国最渊博的学者都出身于高师。现在,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高师有哪些特征?﹙给3分钟时间思考﹚,第一段就是写高师的教育特点。

  生:①这里的学生与外界隔绝,远离实际生活,能更好地领会历史生活。

  ②传统精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富有成效的结合,被继承了下来。

  ③这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

  ④这里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

  ⑤这里曾经培养出法国最渊博的学者。

  师:概括得很好,学会了删繁就简,找出了关键信息。总之,高师就是以它的这些严格特色来培养杰出的人才的。那么,罗兰在高师到底学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事,交了什么朋友,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你们理解的大学生活教育来安排层次,比如学什么专业,受到了什么训练,与什么人交往,思想上有什么修炼等。首先,我们看第二段,这一段主要写罗兰在高师的什么情况?这情况是怎样的?给大家3分钟时间阅读思考。

  生:这一段主要写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学习,选定历史和地理作为主要学科。影响:①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②他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具有活跃历史的特殊才能③获得善于剖析现代文化的本领。

  师:接下来写了罗兰在高师的什么情况?情况怎样?

  生: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同窗好友保尔·克洛岱尔、安德列·休阿列斯、夏尔·贝济。情况:①在高师,在充满着神秘热望的交谈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在当时是超前的。②他们彼此激发着奔放的热情和增进着对世界的极其严肃的理解。③他们都感觉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就是要用创作和生动的语言恢复人民失去的信心。④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爱好。他们迷恋莎士比亚,推崇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对托尔斯泰倾注了仰慕之情,把他当作剖析自己一生和牺牲自己一生的偶像。

  师:这些都是从外部环境写了罗兰成才的原因。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外,那么,罗兰个人的修为又怎样呢?请同学们看看他在大学之间是怎样做的,做了些什么?

  生:①创作﹙许多短片习作、诗和音乐、令人惊讶的文献;还构思着一部巨著——叶卡特林娜·梅奇契宫廷的文化史和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受生活折磨的真正艺术家的传记《约翰·克利斯朵夫》﹚。②具体情况﹙A 罗曼·罗兰被认为在描述历史方面有着巨大的才能,他还特别醉心于文化史的描述;B 他对一切知识充满兴趣,如饥似渴地学习;C 逐渐形成了永远忠于自己的自由世界观。

  师:同学们很认真,整篇课文我们就像庖丁解牛那样地剖析完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却远远不止这些,一个永远对世界热情,极富人道主义精神的伟人,他的人生有跌宕起伏,但始终充满了火一般的热情,追求正义,同情弱者。现在我们看看课后练习。

  《罗曼·罗兰》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2.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3.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4.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1. A E

  2.①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

  3. ①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②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

  4.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

  《罗曼·罗兰》教学反思

  《罗曼.罗兰(节选)》是必修一传记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学生对传记的课文已不再陌生,所以只安排一节课上。因为本文是一篇译文,课前对学生进行了一些了解,学生预习中感觉到对本文的大意把握不了,所以应将重点放在对文本的阅读上。通过逐段阅读,先找出每段中的关键信息,再进行筛选归纳每段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学习情况、思想变化的的方法进行阅读指导。另外,学习本文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懂上,停留在读传记上,还应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罗曼·罗兰拓展到对贝多芬、托尔斯泰等的了解,从而增进对罗曼·罗兰的更进一步的理解;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迁移到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培养意识的问题,对学习环境的思考,对交友的认识,对偶像的崇拜,对理想的追求的理解等人文教育方面。

  关于教学目标设计:体现三个维度目标之间相互联系。《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作为学科教学内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无疑是主干要素,离开了这一主干,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好,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好,都无所附隶,语文也就消泯了与其他人文学科的界限,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历史上曾将语文课从属于政治课的教训应该记取。在教学中,应该从文本出发,而不是从思想观念出发,防止离开语言文字的学习,架空讨论人文内涵;对课文人文内涵的解读,应该从文本里面呈现出来,而不是从文本外面加进去。《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目标的第一条,就是总体上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目标:“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但须注意,课标在这段话之前明明写着:“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这正是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前提。人文性的阐发,主要通过对文本的阅读鉴赏活动来体现。

  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导入充分考虑学生对名人名言的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此文的极大兴趣。由学生在课前的资料收集和自主阅读有关传主和作者的情况,并分组在课堂进行简短的介绍,是有效的知识积累与储备。

  教学过程紧扣文本,让学生在直观的、感性的层次研读文本。教师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虽然有个人的认识、个人的感受,但尽可能不要把这种认识和感受直接告诉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而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对文本的意义重新建构,在各环节的教学中都留有了学生阅读、发问、分享的时间。教学的各环节是在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教师与教材编写者的多重对话中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了“立人”意识、“文本”意识和“对话”意识。

  阅读过程先通读课文,靠直觉获得初步印象,这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进而理解分析课文的起点,没有这个起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从这一层说,阅读初感的确十分宝贵;但这样的整体感知,毕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层。只有经过一个一个部分的钻研、推敲,思想脉络才能理清楚,文字内涵、作者匠心才得以逐步显露。然后再整体地阅读课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所以课标目标不仅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同时也要求“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整体与局部之间,是互动互促的关系:把握了整体,有利于对局部的正确和深入的理解;把握了局部,又有利于对整体认识的提升。看来,不是不要对课文作局部分析,问题在于分析是否从文本的整体出发。浮光掠影、囫囵吞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把握。

  关于主题探究与推荐阅读: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引进课堂, “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新课程对于语文的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阅读实践和语文应用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的观点。二是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指导,应有所侧重,如传记的阅读应引导学生注意基本事件、典型细节以及文本的价值取向。三是在阅读的评价中,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语言风格、格式特征只需作基本的了解。本教学设计努力遵循这些要求来实施教学,并能够在教学思路和各个教学环节中贯彻新的课程标准。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0

  一通假:

  ①病瘘。[瘘,通“偻”,lǚ,脊背弯曲。“伛偻”(yǔlǚ),腰背弯曲,驼背。]

  ②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而,通“尔”,你们]

  二古今(双音节同形)异义词:

  ①故乡人号之'驼'。[故,所以;乡,乡里]

  ②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

  ③其实害之。[其,那;实,实际上]

  ④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管理;人,百姓]

  ⑤得养人术。[养,治理;人,百姓]

  三词类活用:

  1、名作动:

  ①不知始何名。[叫,“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病瘘,隆然伏行。[患病]

  ③名我固当。[称呼]

  ④早实以蕃。[结果实]

  ⑤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活得长久]

  ⑥其莳也若子。[抚育子女,对待子女]

  ⑦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用爪抓,掐。]

  ⑧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传。在句子里是为动用法。]

  ⑨而卒以祸。[祸,受到祸害。(见课本181页注解27。)]

  ⑩移之官理可乎?[做官]

  2、动作名:

  或移徙。[移栽的树]

  3、名作状:

  ①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

  4、使动用法:

  ①以致其性焉尔。[使……达到]

  ②非有能硕茂之也。[使……硕大茂盛]

  ③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使……早。使……多]

  ④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使……多](邓建列认为是形作动,不断地发布)

  ⑤遂而鸡豚。[遂,成,章程,作使动:使……长成;喂大。]

  ⑥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

  ⑦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荣。安,使……安乐。]

  5、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6、为动用法:

  ①其培之也。[为……培土]

  ②忧之太勤。[为……担忧]

  ③虽日忧之。[为……担忧]

  ④传其事以为官戒。[为……作传]

  四句式:

  1、判断句:理,非吾业也。[以“……也”式表示判断]

  2、倒装句:

  宾语前置:

  ①不知始何名。[名何——叫什么]

  ②故不我若也。[若我——如我]

  ③吾又何能为哉![能为何——能够做什么]

  ④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以何——用什么]

  3、省略句:

  ①然吾居(于,在)乡。

  ②而卒以(之,指代“好烦其令”。“以之”,因此。)祸。

  ③传其事以(之,它,指代“本传”)为官戒。

  ④移之官理可乎?(于,到)

  五一词多义: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结果实,名作动)

  其实害之。(实际)

  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而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业

  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

  理,非吾业也。 (职业)

  然

  隆然伏行。(……的样子)

  既然已。 (这样)

  然吾居乡。 (然而)

  病

  病瘘。 (患,生……病,名作动)

  故病且怠。 (困苦)

  者

  有类橐驼者。 (……的样子)

  他植者则不然。 (……的'人)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的人。“吾业者”,我们种树行业的人)

  以

  以致其性焉尔。(来)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把)

  早实以蕃(而)

  而卒以祸(因,因为)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来)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地)

  且

  无不活,且硕茂。(而且)

  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尚且)

  故病且怠。(又,又……又……)

  传

  种树郭橐驼传(一种文体)

  传其事以为官戒(为……作传)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体验美好诗情,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在当代诗人人,有一个我们颇为陌生的名字,叫海子。20xx年,“人民文学诗歌奖”在窑了两年之后,授予给了他和另一位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读诗

  ①放录音谈这首诗的体验,感受。

  ②指导学生朗读。透过字句,请你想像推测一下,诗人是个怎样的人?(心灵孤独封闭)

  三、自读点拨 :

  1.?这首诗共三章。第一章虚构一幅自由独立、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2.这幅生活图景里有一些清晰的意象,通过意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海子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通过意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海子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意象1:喂马,劈柴,闲适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意象2:周游世界,这种生活无疑是自由的。

  ?意象3:蔬菜和粮食,平凡普通自食其力。

  ?意象4:房子,诗人的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

  ?意象5:大海,广阔的胸怀,包容一切,烦恼和痛苦。

  ?意象6: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背离尘世,远离世俗。无法实现的幸福

  通过意象分析我们可以总结海子理想幸福生活是:自由闲适,平淡普通,却又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文中却说:从明天起...................美好的生活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即刻起呢?明天是未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遥远的,而海子却把这样的幸福限制在了明天,这听起来不免让人伤感。而仔细分析海子的这中生活在现实中会实现吗,他们太理想了完全远离尘世。

  3、传递幸福 --博大的爱

  作者把自己未来的幸福迫不及待的传递给亲人和朋友,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诗人渴望别人分享他的幸福,而且也真诚的把祝愿送给亲人朋友,但作者为什么又说是“幸福的闪电”?

  闪电的特点是一瞬即逝,这说明诗人的幸福的是短暂的是不长久的,虽然如此,诗人还是希望诗人能幸福,人把自己真诚而美好的祝愿送给整个世界“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原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里诗人不仅祝福,关爱自己的朋友亲人,甚至关爱陌生人,乃至整个自然生命,表现了诗人博爱的情怀 。

  4、我们感谢诗人对我们芸芸众生的关爱于祝福,我们也同样的祝愿诗人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最后诗人得到幸福没有?诗歌最后说“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把最世俗而又是最美好的嘱咐给了世人而以一个“只愿”最终把自己隔绝到了尘世之外,面朝大海,背离尘世,于幸福远离了。

  5、讨论:这首诗两次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而情味有所不同。第一次说出,是第一章情调的顺向发展,即“喂马,劈柴”等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情调上是一致的;第二次说出,是第二、三章情调的逆向发展,即本来顺着“愿你”“愿你”的祝祷,最后应是更昂奋的博爱情怀的展露,可是经由“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出人意料的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幸福是你们的,他人的,我海子仍旧偏安一隅,独守清高。这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示出诗人陷入矛盾境地: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去,面朝大海,背对大陆,背对众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这就是这首诗的情感发展的线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

  师:下面的朗读训练我们分三个环节:首先读出诗歌的“音韵美”,其次读出“自我体验”,最后读出“字面后的灵魂”,请同学们先齐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速度稍快了,像在匆匆赶路,朗读诗歌要像一路欣赏风景,要驻足、要流连,也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请大家边自由朗读边在诗里标出哪里该停顿、重音和延长?

  (生自由朗读、标注)

  生: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停顿;字下“·”表重音;“~”表声音延长)

  师:你刚才的标注大部分很好,朗读中的停顿原则上是以词组为单位,“每”“温暖”的重音把握很准确,重音表示情感或者意思需着重表达,还有“大海~”,声音延长往往是为抒发情感的需要。同学们对于朗读注意点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我觉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中“陌生人”“也”要读重音,因为这是特定的人群,重读能吸引注意。

  师:说得很有道理,而且“也”后面稍加停顿会更有音韵美。同学们,有没有把朗读要点标注好?我们再读,看看和上次朗读效果同不同?

  (生根据修正后的齐声朗读)

  师:嗯,果然注意了停顿、重音、延长,诗歌真的就像歌一样好听起来了!这里还要注意除了重音以外,“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要读得轻快跳跃,“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要轻读,表示和亲人的亲近柔情,同学们一边体验一边再读一读。

  (生再齐声朗读)

  师:好,比上次更好听了!我们又发现了诗歌朗读还要根据它的情意分“轻重缓急”朗读。那么下面我们就要读出该诗的“自我体验”了,同学们边读边标注自己最有体会的词句。

  (生自由朗读标注)

  生1:有“喂马”“劈柴”“粮食”“蔬菜”我体会到一种“朴实”;“面朝的大海,春暖花开”“周游世界”我觉得很“明朗烂漫”,对陌生人的祝福我想有“博爱”的情感在里面。

  生2:写亲人的句子,我感受到“分享”的欢乐,还有“温暖的名字”我感觉真的“温暖”。

  生3:还有“闪电”,我觉得是那么“明亮又短暂”。

  师:同学们体验很深刻,我们逐渐走进了海子的情感世界,逐渐听懂了他的歌谣,下面我们就带着这样的体验朗读。

  (学生深情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基本读出了体验,但“诗味”还不够,因为仅仅停留在“读”,眼前还没有出现情境,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出眼前之景,比如“喂马、劈柴”就想到乡村牧野,“和每一个亲人通信”你们眼前就出现自己最爱的亲人,“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就想到春山春水,读的时候注意由句生境,由境生生情,再由情入境。

  (生再次深情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真的读出了诗歌的.美,词句美、音韵美、意境美,但是洗净铅华,又有多少寂寞在后面啊。我们下面将要读出字后的灵魂,同学们“知人论诗”,找出诗中反复出现三处的词语,看看能读出作者的灵魂吗?

  生1:“从明天起”有三处,说明他只是从明天起,昨天没有找到,未来还没有来。

  生2:“愿你”也是三处,和“我只愿”是海子内心矛盾的体现,所以“愿你”要读出明朗,“我只愿”要读得低沉一些。

  师:分析得很好,所以值得注意的还有,一样的句子不同的朗读,比如前面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读得昂扬而最后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深沉。

  生:“幸福”在文中也出现了三次,但是······(学生有点哽咽)幸福远离了海子,他只把幸福留在了世间。我读出了幸福后面的矛盾和凄美。

  师:朗读经典就要思考它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因为里面有红尘的朴素情感,有对挚亲的倾诉,甚至有对陌生人的祝福,这些冲击了每个人内心的最柔软。特别是海子入世与出世间的矛盾和无奈,温暖背后的悲怆凝重,祝福背后的遗世独立,可谓一唱三叹,让人难以释怀!请同学们再次吟咏,读出诗歌的美丽和它背后灵魂的叹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参考

  一诵读提示

  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注意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

  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献身诗歌事业,是以牺牲尘世生活为代价的。

  2.内容大意

  这首诗海子写于死前的两个月。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诗人勾勒出了想象的尘世生活,喂马、劈柴、有一所房子等,都是拟想的。第二、三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爱心。和每个亲友通信,从“河”“山”一直到“陌生人”“取名字”等,极富诗意和人情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人一种非常清新、温暖的感觉。

  海子在诗中真诚地祈愿,每一个陌生人都在尘世中获得幸福,是诗人真诚良知的展现。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2

  知识目标:

  1、了解老舍及其重要作品

  2、掌握字词

  能力目标:

  1、学习记叙文中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方式。

  2、品味文中朴素自然的语言。

  德育目标:

  1、了解学习母亲身上勤俭朴实、吃苦耐劳、倔强、待人热情等优秀品质,走进一位伟大的母亲,感悟亲情。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愧疚及怀念之情,反观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教育”?

  2、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母爱,珍惜亲情,并学会善待父母。

  3、学习掌握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情感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 讨论 点播

  课时:

  两个

  一导入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3

  学习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解题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二:预习检测。

  1.①学生注意正音。

  天姥( )瀛( )洲剡( )溪渌( )水屐( )

  殷( )岩泉栗( )深林水澹( )澹扉( )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4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

  一、整体把握

  阅读《断章》,你赞同哪个观点?

  1、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如果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该如何阐释?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断章》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的高超的结构手腕。全诗四行,分成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

  镜头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镜头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个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分别来看各自只是一个肯定性叙述,告诉读者一种状态而已,很难悟出什么深意。现在把这两个镜头并置在一起,构成一组并列蒙太奇,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第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个镜头中,还是这个“你”却成了被别人看的客体了。这种主体与客体位置的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的参照物做比较,那么对处于同一种状态中的事物,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对事物相对性的强调,只要不把它推到极端,与事物的绝对性相割裂,导致相对主义,那么对于破除人们孤立地、静止地、一成不变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还是有所裨益的。

  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不过细细体味一下,这组镜头与第一组镜头还是略有不同的。第一组并置的两个镜头都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第二组,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还是具体的.,至于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则只能是从想像中才得以展开的了。它虚一些,令读者体味的余地就大一些。李健吾先生很看重这“装饰”二字,认为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卞之琳先生在答辩文章中则称:“‘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关于〈鱼目集〉》)对李健吾先生的解释和卞之琳先生的辩白该怎样看呢?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因为凡优秀诗作都不是平面展开的,而具有多个层面,这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每个解都是方程自身所具有的,而不是出于解题者纯主观的想像。同时这种不可穷尽性也只有在读者的审美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从而在诗歌中会有全然不同的发现。这样说来,卞之琳先生的自白我们当然应重视,我们把这首诗的主旨解读为表达一种哲学上的“相对”观念,便是充分考虑到卞之琳先生的自白的。那么对此诗的理解是否还可以有不同于诗人的见解呢?当然可以。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李健吾先生透过诗中的两个“装饰”,悟出了诗中蕴含的“说不尽的悲哀”,也尽可以有他的自由。正像李健吾先生所宣称的:“诗人的解释可以撵掉我的或者任何其他的解释吗?不!一千个不!幸福的人是我,因为我有双重的经验,而经验的交错,做成我生活的深厚。诗人挡不住读者。这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发挥想象,感受陶渊明的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2、掌握“胡”“奚”“焉”“曷”“何”五个疑问代词,积累重要实词,掌握的文中重要的词类活用的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朗读指导

  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三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总之,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谥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读得旷达、悠然。

  第一课时

  探究之一:阅读序言,体悟原因

  1、阅读序言,思考:陶渊明出仕与辞职的原因各是什么?

  出仕原因:出仕的原因:家贫、求生无术、亲故劝告、家叔引荐、彭泽离家不远

  辞职的原因:眷恋家乡、质性自然、在官场受约束、违背平生志向、妹妹新亡奔丧

  探究之二:反复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2、 何处而归?归向何处?为何要归?

  官场,田园。

  田园将芜,以心为形役,今是而昨非。即:看穿了官场的污浊,也认识到了仕途即迷途,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愿屈心抑志。

  3、作者的归隐路线是:

  决意辞归-----回归途中--------( 抵家 )-----( 室内 自酌 )------( 涉园 )----外出----纵情山水-------乐于天命。

  4、作者的情感线索是:自责,自悔---------( 自安自乐 )-----------( 乐天安命 )

  探究之三:疑问代词

  5、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从下列语句中找出来,翻译全句并标出这些词语的含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

  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小结:文言文中常见的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第二课时

  探究之一: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分析词类活用现象。

  策扶老以流憩 园日涉以成趣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善万物之得时 乐琴书以消忧 乐夫天命复疑

  携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颜

  1、名词做动词,拄着;名词做状语,每天;名词做动词,用桨划;形容词做动词,羡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形容词做名词,儿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

  皆口腹自役

  既以心为形役

  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寻程式妹丧于武昌

  农人告余以春及

  乐夫天命复奚疑

  2、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探究之二:作者情感

  3、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生活乐趣:①促膝而谈的天伦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②弹琴消忧的自娱之乐——乐琴书以消忧; ③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④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4、本文主要写作者归去之乐。有人认为这乐的背后掩藏着心灵深层的悲哀,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见解?请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相关诗句:有“悲”“归去来兮”“奚惆怅而独悲?”“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体味到了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

  因此,本文中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陶渊明顺应自然,乐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

  “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本文中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陶渊明顺应自然,乐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

  第三课时

  探究之一:写作练习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扩写。

  要求:文笔流畅,有细节描写,要写出作者的情感和形象,但不能写成对文章的翻译,重在写出文章的神韵。

  示例:在陶渊明的笔下,回归田园的路是急迫的,又是潇洒的,我们将第一段进行扩写。

  当尘网尘封了曾经飘逸四海的猛志,当乡里小儿的颐指气使玷污了纯洁的心灵之湖,桃花源正在激越地拨响内心的归隐之弦,是留下,忍辱负重;还是回归,快意人生?迷途中的反思,让回归更加坚定。一袭白衣,一叶轻舟,前路未明又何惧,开阔天地任我行!

  扩写内容:

  扩写:

  探究之二:感受语言之妙,学习写对联。

  从文中提取词句组合成对联。看看你能写几则?

  示例及分析:

  上联——小径松菊,一杯清酒名可越。(此联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三句;“名可越”点明作者胸襟。)

  下联—— 流云丘壑,数点倦鸟亦舒心。(此对句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两句,“亦舒心”点明作者归田园之心情。)

  ①引壶觞,眄庭柯,涉园成趣;携稚子,倚南窗,观日融情。

  ②登东皋,临清流,赋诗以乐;悦亲戚,乐琴书,情话消忧。

  ③僮仆稚子,亲戚农人,此中有人伦乐;松菊倦鸟,巾车孤舟,其间寄田园之情。

  本文涉及到的几个典故:

  会有四方之事: 意思是恰逢奉使之事,出自《论语子路》:“使于四方。”这里指陶渊明为建威参军时自江陵出使京都建康这件事。

  眷然有归与之情:“归与”,回去吧!语本《论语公冶长》。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本句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虽不可挽救,而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谏,止,此处解释为挽救。语出《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乃瞻衡宇:衡,通横,衡宇,横门,隐士居住的用横木为门的简陋居室。《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意思是贤者安于贫贱。古代的人们常用“衡门”、“衡宇”指贫贱者的居处。

  三径就荒:萧统《文选》李善注引《三辅决录》说:汉蒋诩隐居时,在房前的竹子下开了三条小路,只和求仲、羊仲两人来往,后人就以三径作为隐者居所之称。

  审容膝之易安:意思是明白狭小的地方也易安身。容膝,仅足容膝的居室,形容住处的狭小。《韩诗外传》:“今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

  复驾言兮焉求:驾言,指处游,《诗经》:“驾言出游”。驾,驾车。言,语气助词,无实义。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03-26

高一语文上册教案设计07-31

说木叶高一上册语文教案11-24

说木叶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必备)01-22

高一的语文复习教案06-28

最后的常春藤叶高一上册语文优秀教案01-02

语文上册纸船风筝教案11-15

高一语文教案07-20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