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找次品的操作活动和分析、归纳的理性思考,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把待测物品平均分3组。
2、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让学生体会用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认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看视频,谈感受。
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视频。看后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2、发现次品。
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板书:次品。)你身边有哪些次品?和同学交流。
今天我们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观一样,质量不同,或轻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书:找)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寻找方法
1、出示例题。
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呢?
数一数,掂一掂,摇一摇等方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用天平。
2、天平的原理。
如果两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扬。
3、华罗庚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自由猜测称的次数。
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正和华罗庚思想不谋而合,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方法多样
1.研究2瓶
师: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需要几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书做好记录:2次(1,1)
2.讨论3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生叙述称球的过程。板书记录:3(1,1,1)
注重天平一共有3个空间可以利用,这样节省次数。 生将探究结果填入导学案中。
3.研究4-8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2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几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小圆片动手操作,并记录在导学案中。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重点汇报8瓶的设计方案。
(1)师引导学生:比较3、4种分法,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3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2)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待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书:把待测物品分3份。
(3)师:比较1、2、3种分法,讨论为什么同样分3份,为什么第3种方法只用了2次哪?
(4)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板书: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
5.研究9瓶
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直接说出次数,小组验证。
活动4【练习】拓展提高,优化方案
1.运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12瓶、15瓶、24瓶需要几次能找到次品?
2.举一反三: 从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个次品,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导学案上完成。
3.发散思维:有2187瓶矿泉水,其中2186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物说出体积的含义。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并且能用体积单位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感悟体验等学习活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交流倾听,善于比较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在原来知识结构里:学生学习了线段的长度、面积的大小及相关的计量单位,学生初步建立了一维二维的空间观念。这些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体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我对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的本课内容做了比较。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通过实验演示或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体积的含义,构建体积单位的表象。因此,我由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顾、感知、操作、想象,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对比中学习,逐步达到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在观察思考、感知体验、操作想象等活动中建立体积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体积的含义,经历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体积和体积单位
一、对比引入新知。
学生汇报:分别是线段,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引导:
线段有长短之分,长(正)方形和长(正)方体有大小之别。
为了表示物体的长短,我们认识了长度。
为了表示物体平面部分的大小,我们学习了面积。
如果要表示整个物体的大小,那又将产生什么呢?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块来学习。
【设计意图】对比引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同时又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三者相互之间有联系吗?
活动2【活动】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活动揭示概念。
活动一:体验书包里的空间。
提出问题:观察一下自己的书包,是不是还可以再放些东西?
学生汇报:有的已经装满,有的还可以再放些东西。
教师引导:书包没塞满说明它还有一定的空间。书包已经塞满,说明它没有了空间。它的空间被占据了。(板书:空间)
追问:书包的空间被谁占据了?
学生汇报:书占据了书包的空间,学习用具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还有一些喜欢吃的食品,同样也可以把书包的空间占据了。
追问:这说明什么?
学生汇报:任何物体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的。(板书:物体占空间)
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家可以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物体占有空间的现象。
学生交流:我们占据教室的空间教室占据学校的空间学校占据小区的空间……
【设计意图】学生身边引入,通过引导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体验书包里有“空间”。并随之拓展,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
活动二:观察演示实验。
1.盛水的杯子装入石头,水面升高。
2.装满沙的杯子倒出沙子,放入石块,结果沙子不能全部被装入。
3.与第一个实验相比,盛水的杯子装入一块较大石头,水面升高的幅度较大。
提出问题: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
学生交流:水面升高,是因为石头把水的空间占据了。
沙子不能被装入,是因为石头占据了沙子的空间。
石头较大,占据的空间就较大,水就升的高。
教师归纳:物体要占据空间,并且所占的空间大小是不一样的。(补充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教师引导:粉笔盒与电脑桌比,粉笔盒占据的空间小,电脑桌占据的空间大……为了更加简洁地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我们引入了“体积”(板书)
引导学生叙述:书包的体积是书包所占空间的大小,电脑的体积是指……教室的体积是指……
引导概念:物体的体积是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设计意图】为了进步加深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以及对概念的完善,继续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步步相扣,层层推理,逐步引出物体的体积概念,较好地处理好了体积概念的抽象。
三、多角度认识单位
1.认识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所占空间大就是体积大,所占空间小,就是体积小。
下面的电冰箱、小水杯和篮球,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学生交流:电冰箱体积最大小水杯的体积最小。
问题引导:上面的物体,体积大小非常直观,若是像这样的两个物体,你能一子比较出它们体积的大小吗?
学生建议将它们分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教师课件演示。
结论:要想比较它们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体积单位。
2.对比加深记忆。
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9面,自学书上内容,看看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书上是怎样描述的。
学生汇报: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填写表格: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感受单位的共同结构与特征。从而加深记忆。
意义
常用单位
简写符号
长度
面积
体积
3.建立单位表象。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和其它实物。
辨认:让学生找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并说说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举例:一个手指尖的大小、一个筛子的大小、一个键盘字母按键的大小等。动手摸一摸,亲自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
操作:用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有几种摆法?
想象: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2个这样正方体,体积是2立方厘米,10个呢?100个呢?1000个呢?那么1000立方厘米又有多大呢?
②找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说说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感受1立方分米实际大小或几立方分米。
认识1立方米
先让学生比划。看看教室里面那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米。
学生体验:三把米尺借助教室的一个墙角共同来做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老师想让几个同学站到我们做的这个1立方米的空间里去,看一看可以站多少同学?”
教师可进一步举例:一个橱柜的大小,一个电脑柜的大小约是1立方米。
1立方米的水可以装满500个暖瓶。
【设计意图】学生对一个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需要不断地体验和强化,本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知、操作、想象等活动逐步建立单位的表象,较好地渗透了单位化的思想。
活动3【练习】体积和体积单位
四、巩固运用提升。
1.结合具体实物说一说体积的含义。
电脑的体积是指电脑所占空间的大小。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3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P83页《旋转三要素》。本课计划1个课时。
2、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和平移,以后上初中也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因此,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二、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花样滑冰选手金妍儿的旋转舞蹈视频。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她在不停地旋转。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很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新课中。
二、、探究新知
1、复习简单的旋转现象。
A、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你还记得旋转的含义是什么吗?
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B、大家能举几个例子吗?
教师指名回答。
C、老师身上有样东西在运动时也在旋转,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认真找。找后指名回答。
2、讲解例1,明确确旋转三要素。
出示时钟。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那我们这节课就借住时钟进一步认认识旋转。
(1)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
教师:同学们都应该观察时钟的指针的旋转动运,那你们知道它是按什么方向运动的吗?
学生小组交流,可得出:指针是按顺时针方向方向旋转的。
教师:不在人为的干涉下,指针会逆时针运动吗?(不会)
教师:时钟中的时针只会顺时针运动,这就是指针的旋转方向。
(板书:旋转方向)
教师组织学开展“听口令做动作”的活动;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运动、逆时针旋转。
(2)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
教师指着时钟的中心。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位于时钟的'中心,时钟和分钟都沿着它转,这就是时钟的旋转中心。
(板书:旋转中心)
(3)认识旋转要素——旋转角度
课件动态出示甲时钟指针从“12”到“1”,乙时钟指针从“12”到“3”。
引导思考:
A、注意观察,甲、乙两个时钟的指针分别是怎么旋转的?
指名说一说指针的旋转过程。
B、两个钟面上都是指针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教师:学习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能描述指针从“12”到“1”的旋转吗?
学生思考得出:当指针从“12”到“1”时,指针顺时针绕着中心转过了30°。
教师:你怎么知道旋转了30°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指针绕点O旋转一周共360°,一共12个大格,从“12”到“1”是1个大格,即旋转了:360°÷ 12 = 30°。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的旋转时,要注意旋转三要素: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板书: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实例入手,在看似简单的变化中请学生比较不同之处,形象地感知、体会旋转的三要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例题。
2、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1)先出示左边的图,再出示右边的图。
教师:左侧有车通过,左侧车杆怎么变化呢?
预设: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教师:汽车已经通过,车杆又回归原位,车杆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2)请一个学生来当车闸,演示右侧有车通过,请大家说一说车杆是怎么变化的。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左、右侧通车时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的相同和不同。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课件动态出示时钟,完成练习。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5页第1题、第2题、第3题。
5、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图片及旋转大楼。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在这一环节中,充分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不断完善对指针旋转的描述,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第6页《因数与倍数》
教材分析:
整除概念是贯穿这部分教材的一条主线。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a×b=c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
1、出示书上主题图,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2×6=12,在这里,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教师板书因数,倍数)
2、出示书中主题图,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3×4=12,能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学生口答,巩固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3、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是因数和倍数关系?能不能说3是因数,12是倍数?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因数和倍数必须是成对出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说3是因数,12是倍数。
4、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总结: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
5.小结引出课题。
师: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教师板书)
6.例题学习
出示例题:18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1)想谁和谁相乘是18?
18=1×1818=2×918=3×6
所以18的因数是1,2,3,6,9,18。
(2)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
18÷1=1818÷2=918÷3=6
18÷6=318÷9=218÷18=1
分析:18最小的因数是哪一个?1还是哪些数的因数?18最大的因数是那一个
7.出示做一做:
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学生独立练习,并口述方法,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8.小结: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M÷N=PM、N、P都是非0的自然数,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二、巩固练习
1.(出示主题图)下面的四组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和2426和1375和2581和9
2.课本练习
三、总结反思:
由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5
《折线统计图》
知识背景和目标定位: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数据并制成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的一种新的统计图。
基于以上认识,把《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相山公园图片
师:知道这是哪儿吗?看到这些画面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生:人多、人山人海………
2、由统计表提出问题
师:是的,浏览的人真得很多,为了使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分析这几年浏览相山公园的人数的情况,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人数?
预设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
师:老师这儿还带来了一个问题,在相邻的两个年份()年到()年浏览人数增加最快?(课件出示)
质疑:我们能不能不计算,换一种方式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年到()年人数增加最快?
出示条形统计图,提问:这幅统计图是用什么表示每年浏览的人数?这也不能很直观的看出哪年到哪年人数增加最快.
师:我在公园里还看到这样一幅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在这幅统计图中,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表什么?
每一年的浏览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中都能找到吗?
这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来表示每年的浏览人数的?(点)师板书:点
2、深入探究
带着三个问题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6
一、设计与理论依据
多年来,很多老师都反映《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比较难上好,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的大小等问题都不易理解。新课标指导出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体积的意义,会用体积单位度量一些常见的物体。”我的理解是:要通过学生熟悉的实物,感知这些物体体积的大小。为此,将试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多样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着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不仅为学生了新的学习内容,也为教师
了新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了新的平台。现在恰逢龙岗区教研室举行教学基本功比赛,为了锻练自己和突破这类课题的瓶颈,我毅然决定用这一课参加比赛。
二、教学背景分析
由于这是一节比赛课,要充分了解赛场学生的实际情况比赛困难,所以本人只能根据现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为此本人设计这一节课时采用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新课,通过做实验、摸抽屉、举例子的方法让学生深刻体会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然后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体积单位的大小,再通过有趣的练习让学生
进一步熟练掌握体积单位的含义及其应用。
三、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P30-31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际,使学生感受什么是体积.
2、通过操作使学生牢固树立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概念.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不同。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经历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的表象的形成过程,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具: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模型,实验用的量杯两个,石头两块,大盒子两个,足球一个。每组学生准备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各一个,常见的物体各2个,每人一个学具盒。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体验体积的概念。
1、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会说的同学小声跟着说。
2、 乌鸦真的能喝到水呢?我们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老师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 请同学们把双手放进空的课桌抽屉里摸一摸,感觉…….?将书包放入抽屉中,再用双手摸一摸,感觉……?
4、 生活中像这样占有空间的物体还有哪些呢?
5、 对了像这样的物体所占空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体积和体积单位(用纸条出示课题)
6、 你会判断空间的大小吗?你会判断体积的大小吗?(出示课件)
(二)探究常用的体积单位
出示两个长方体盒子,提问:这两个盒子的体积谁大?猜猜看。老师故意的往一个里面装大一点的方块,一个里面装大小不一的方块。学生说不行要一样大小的,要统一标准,对了,这就要请出裁判长:体积单位来帮忙了。(板书:体积单位)
要想学好体积单位我们先来回想一下体积单位的两个老朋友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根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你能猜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吗?对了,这是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立方米。
课件出示下列思考题: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体积单位朋友研究一下它的大小。(用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的方法)。
学生自学后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探究
1、我会发现:引导学生用以下的语言连起来说:我们组研究了(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立方米), 摸的感觉(很大、很小、中等),量的结果:棱长是1( )的正方体,体积是1( ),比后发现( ).我们找到了生活中的( )体积是1立方( )。
2、我会辨认,让学生把老师准备好三张体积单位的纸条贴在黑板上,闭上眼睛想想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有多大。给学生准备好一些日常常见的物品,估计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先估计一些有数值的,再估算一些没有数值的。)
3、我会联系。让学生比较1分米、1平方分米、1立方分米,并懂得它们的联系。
4、我会用。(用智夺五星的游戏把以下练习串起来)
①请你做个裁判长。
(1)、一个1立方厘米的物体一定是正方体。( )
(2)、一千克重的铁块和棉花的体积也一样大。( )
(3)、小明口渴了一口气喝了2立方米的水。( )
(4)、一张长方形的`纸虽然很薄,但因为它有厚度,所以它也有体积。( )
②、用多么大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当?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20( )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
③ 填上适当的单位
B组、1、一间教室所占的空间约是190( )
3、一大捆铁丝长24( )
2、一个鸡蛋约重是50( )
A组、1、数学课本长20( )。
2、语文课本的占地面积约是300( )
3、一个成年女性的体积约是( )
④ 通过对上的一组图片、数据的欣赏和思考,进一步明确体积单位的大小,同时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⑤ 用你手中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体拼成你喜欢的形体,并说说它的体积是多少?
五、学习效果设计
1、用笑脸进行:你的收获是什么,你的困惑是什么
附:
学习研究单
我们组研究了(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立方米), 摸的感觉(很大、很小、中等),量的结果:棱长是1( )的正方体,体积是1( ),比后发现( ).我们找到了生活中的( )体积是1立方( )。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和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正确地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探究的能力。
3.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知基础上的深入理解。在这节数学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直观的位置关系,还要从分数意义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所以在本课的的设计中,以分数意义的辨析贯穿始终。因为分数的意义,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这才是分数与除法最根本的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情况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做分子。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
教具学具:
课件,模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先考验下大家,(出示课件)这个谜底是什么?
生:月饼。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在月饼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把6块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2块,6÷3=2(块)。(板书)
师:说得真棒,要是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问题,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生:0.5块,1÷2=0.5(块)。(板书)
师:表达得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老师就继续考验大家,如果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计算?
师:你为你们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看来大家已经能够解决分月饼的问题了,不用学具直接说出5除于7等于多少?
生:七分之五。
师:非常正确。我们再来看这些算式,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的时侯,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商?
生: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谁作分母?用谁做分子?
生:用被除数作分子,除数作分母。
师: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谁能用语言概括下?
生: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除数分之被除数。
师: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了不起!
师总结: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为分母,被除数作为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所以,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式子来表示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是?
生:a÷b= a/b(b≠0)(板书)
师:这个关系式里每个数的范围要注意什么?
生:因为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零,所以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即b≠0。
师: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教师强调: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师:今后我们再看分数时,会有两种意义。(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也可以是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二、巩固练习
师:你们知道阿凡提吗?你有他聪明吗?敢不敢挑战他?我们来闯关,大家有信心吗?
1.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1)3÷2 =()
(2)2÷9 =()
(3)7÷8 =()
(4)5÷12 =()
(5)31÷5 =()
(6)m÷n =()n≠0
2.把5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 )千克;把1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5份是( )千克;也就是说5千克糖的( )和1千克糖
的( )是相等的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重点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结束语: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新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
四、作业布置
练习十二第1,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 a/b(b≠0)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利用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进分数,复习旧知。在探索新知时,从想象中每人2个饼,到一张饼,把一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得到几块?有了刚才的复习知识进行铺垫、迁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4来计算,学生很快会说出1/4,这时我会再提问:为什么是1/4?你是怎么分得?学生用准备的圆片分一分;接着出示:学生一步步经历了分得过程,对分数的意义就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是3/4。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与分数的意义的拓展同步的。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就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储于学生脑海里的状态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应当是抽象与具体可以转换的数学知识。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课件出示:
复习
说一说整数加法、减法的含义
1、加法含义: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减法含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什么是分数单位?
指生回答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你能分别各写一个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算式吗?下面请大家在草稿上各写一个,并大胆的猜测一下结果是多少。学生写算式。
师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尝试练习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都写了什么样的算式?
生汇报自己所写的算式。
师:同学们写的算式到底对不对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能找到答案的。
(四)、学习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出示课件)
妈妈在家烙了一张大饼。爸爸将这张饼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问:你能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吗?(如:爸爸吃了多少张饼?)
问: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选择:1/8+3/8表示什么含义?(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张饼。)等于多少呢?
那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学生独立思考、探究。
学生汇报
(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
强调:4/8可以写成多少?(1/2)
师:联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口算练习:
1/5+2/5=
5/9+2/9=
2/7+4/7=
1/3+1/3=
问:观察这些算式,对于同分母分数加法,你有什么发现?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1)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指生说,你是怎么计算的,一生板演计算过程,出示课件。
(2)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
(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口算练习:
3/5-1/5=
7/9-5/9=
6/7-2/7=
2/3-1/3=
问:观察这些算式,对于同分母分数减法,你有什么发现?
(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减)
(五)点拨归纳
师:观察例1﹑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与计算的结果,又发现什么?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六)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
1、完成课本10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完成课本106页做一做
学生开火车回答
3、判断题:
4、拓展练习
师: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可以为任何非0自然数。
(七)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2。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画图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出示半开放性素材)2分钟
问题:学校刚接到教育局通知,让我们学校马上派15位同学马上赶到二小参加现场科技制作比赛,由付老师负责通知他们,你们帮付老师想想,付老师可以用什么方法通知他们?
师由这个问题引出最直接、最能保证通知到位的方式:打电话(板书课题)
(听+想+讲)
活动2【活动】二:自主合作(学生呈现多个项度+确定项度)(6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32-133,并同桌或前后两人交互打电话的方案,时间3分钟
(看+想+讲+听)
(师巡视,并对自主学习认真的同学及予表扬)
自主学习要求:
a。看课本P132———133,看完以后,同桌或前后两人交流下讨论打电话的方案。
b。通过自学,看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c。时间3分钟。
通过自学,我知道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项度并板书:)
项度呈现:
主气泡:打电话
子气泡:分组通知、逐个通知、每个人不空闲通知
其中“分组通知”又包括分三组、四组、五组等三个向度。
3。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团队共同确定其中的1个项度进行讨论,团队长并做好组内分工。
(讲+看+小动)
活动3【活动】三:合作探究(交互+强化)14分钟
1.团队长根据自已团队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4—6人的小组交互,强化学习,并把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并作好发言准备。
(通过小组的共同交互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达到6—8次的强化学习,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做+想+讲+听+大动)
合作探究要求:
a。团队长根据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小组讨论,强化学习,并把团队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
b。每个团队做好上台展示交流的准备。
c。时间是7分钟
2:师巡视:提醒有关的小组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
活动4【活动】四:展示交流(汇集+强化)
1.选择四个团队上台展示汇报,涵盖所有项度的知识点。
(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给予鼓励和表扬)
(讲+听+看+做)
2。教师精讲,师生共同完成2n的推导过程,小结出最优方案。
(看+讲+做+听+想)
活动5【练习】三:巩固练习
⑴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
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⑵小鸭子想开一个游泳会,如果通知一只鸭子要3分钟,你能帮它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30只鸭子来参加游泳会吗
活动6【活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看+讲+想)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应用题。
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师: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新知探究】
1.教学例1的第(1)题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出问题: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2)学生思考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3)师:你能算出结果吗?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是1个,是3个,合起来是4个,即。
(4)师:+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同桌商量后举手发言,教师归纳: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5)课件动画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示,可以看出结果是,也就是。强调: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教学例1的第(2)题
(1)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指名学生说一说求“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应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师:为什么-的'分子可以直接相减?
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3个减去1个,得到2个,即,也就是。
3.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小结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相同,加法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4.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9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1页第1~5题。
3.完成教材第92页第6题。(提示: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连加或连减)
课后小结
你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了吗?
课后习题
工程队铺一条公路。六月份上半月铺了全长的十五分之四,下半月铺了全长的十五分之八,还剩这段路的几分之几没有铺?
板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学情分析
学生在掌握整数加法的基础上,探索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过程,理解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
重点难点
1、分数加法的意义。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1、(录音内容)我是妮妮,今天想请哥哥、姐姐帮我一个忙。我妈妈烙了一张饼,爸爸把它平均分成八份,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张饼,妈妈吃了八分之一张饼,我想知道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呢?谁要是能帮我,就奖给大家一个赞,我先谢谢哥哥、姐姐了。
2、师:同学们,能帮助小妹妹吗?那怎么列式(板书式子),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活动2【讲授】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活动3【活动】提示预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
1、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一)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四个人的智慧,一定是很大的,下面就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
(二)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小组讨论
(三)学生讨论,师个别指导
(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个人见解,提示可以借助辅助工具来解题。)
2、汇报交流
生1:同学们,下面由我来代表我们组跟大家分享我们组的做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当成妈妈烙的饼,我也把它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我把它折回去,妈妈吃了1份,我也把它折回去,还剩4份,吃了也就是4份,占整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老师,我想对赵红俐的讲解做下点评,你的想法真奇特,能想到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来解决问题,你真棒,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能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生2:大家请看,我们组是用折纸法,我把这张圆看作是妈妈烙的饼,我把它对折三次,平均分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三,这1块是妈妈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3:我来为大家讲解说意义的方法,大家请看,我是把这张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三,妈妈吃了1块,相当于吃了这张饼的八分之一,两个人共吃了4块,也就是这张饼的`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4:我们组是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答的,我是把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看成是妈妈烙的饼,把它平均分成8份,这3份是爸爸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三,这1份是妈妈吃的,用来表示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份,也就是八分之四,请大家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5:我们组是用画图法来解决的,我是把一张正方形纸看作是妈妈烙的那张饼,把它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的3块,我是用蓝色表示的,妈妈吃的1块,我是用红色表示的,爸爸、妈妈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6:我们组是用切割法来解决的,请八位同学来帮我完成,请大家手拉手紧密的围成一个圆,我把这个圆平均切成8块,这3块是爸爸吃的,这1块是妈妈吃的,一共是4块,也就是八分之四,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我想对陶梦如的做法做一下点评,你的想法很新颖,但在日常的应用中不实用,我建议你可以用小棒来代替人。
生:我觉得小棒易丢,也不实用,可以用手指来代替小棒,因为手指不会离开我们的身体。
生:我觉得手指算小数可以,假如就没法算了,我觉得还是画图比较好。
生7:大家请看表示3个,表示1个,它们两的分数单位都是,所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刚才大家用这么多方法来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那到底该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呢?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师:同桌互记计算法则。
活动4【练习】能力提升
师:在阿拉伯流传这样一句话:“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谁能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2,5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其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有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和信心。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等学习数学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对有关信息如何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
一、提示课题
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全体同学进行探索活动,探索的知识是“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探索活动
1、2,5的倍数的特征
⑴、给出几个式子,找找谁是谁的倍数,观察发现是2或者5的倍数,引出今天的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8÷4=2
6÷3=2
10÷5=2
15÷3=5
20÷4=5
8,6,10都是2的倍数。10,15,20都是5的倍数
那我们今天来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
⑵、游戏
班上20位同学,老师按照每组5位同学,按顺序排列了序号为1-20号。
1.请序号为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2.请序号为5的倍数的同学举起手
3.请序号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同学举起你们的双手
1.2,4,6,8,10,12,14,16,18,20
2.5,10,15,20
3.10,20
学生总结归纳出2,5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完成后,展示结果: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师说明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并板书: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⑵、实践检验
①出示1~100的数字表格
②在表中找出2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③在表格中找出5的倍数,师做记号。
④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做记号。
⑶尝试判断
出示数字:70、90、85、105、120、92、88、104、106
①判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②学生运用乘法或除法计算,来验证判断结果。
(4)归纳总结,并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找出2、5的倍数。
1 21 30 35 39 2 40 12 15 60 18 72 85 90
(1)找出2的倍数、5的倍数。
(2)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偶数都是2的倍数。 ()
(2)21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两个奇数的和不一定是偶数。 ()
3、猜数。
从左边起:
第一个数字最大的一位偶数
第二个数字5的倍数
第三个数字最小的奇数
第四个数字不告诉你
不过这个四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4、任选两个数字组成符合要求的数:6、0、9、5
(1)奇数
(2)2的倍数
(3)5的倍数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里能填几?
(1)2的倍数:8□
(2)5的倍数:7□ □□
四、课堂小结: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我们已经研究过了,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我们下节课研究。
五、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13
1、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概括和归纳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是学生在找数——观察——讨论——验证——归纳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经历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学习难点:发现概括出3的倍数特征。
4、教学过程
4.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游戏复习、设疑导入
(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举起你们的学号给老师看一看,每个人的学号里都隐藏着数学奥秘!(课件)孔子有句话“温故而知新”,根据老师的指令请中奖学号起立,高高举起你的学号,看谁反应快。小组同学判断,准备好了吗?
(课件2的倍数)第一次中奖学号:是2的倍数起立。采访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课件5的倍数)第二次学号中奖:是5的倍数起立。再采访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小结:看来,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的秘诀是,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就行了。(课件圈出个位)
【设计意图:学生在中奖学号游戏中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准备。】
第三次学号中奖:是3的倍数起立。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来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如何快速地判断出是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百数表,请在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圈起来。
2、学生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投影学生圈的百数表,并不断完善。
3、观察3的倍数,猜想一(横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仔细观察这个百数表。猜想二(斜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看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行吗?
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活动3【讲授】学生摸索,教师讲解归纳
(三)举例验证规律
师:咱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只适合100以内的数吗?能推广到更大的数吗?
小组合作学习二:验证、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举例
各位上的数的和
是不是3的倍数
验证摆出的数
是不是3的倍数
两位数:
48
4+8=12
√
48÷3=16
√
37
3+7=10
×
37÷3 有余数
×
三位数:
四位数:
2、小组再次讨论总结。
3的倍数特征:
(四)、总结规律
下面小组的验证是否正确?
看来,通过我们的发现,进一步验证,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是(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注意】:与2、5的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字。
【设计意图:汇报验证结果形成共识,得出结论。让孩子们验证此规律在100以外的数是否适用,体会“特殊—一般”的研究方法,培养孩子们研究数学的科学性和思维的严谨性。体会发现—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活动4【练习】三、闯关比赛:
闯关比赛:
3的倍数的特征相信你们已经掌握,闯关开始了,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下面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手势判断。
92 654 7203
71 164 20xx
老师质疑:7203为什么是3的倍数?如果打乱一下顺序,这个四位数还是3的倍数?你们有什么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设计意图:换位探索——引导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第二关: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一个数,组成三位数并且是3的倍数。想想共有几种填法?
老师质疑:一共几种填法?有什么规律?(只要相差3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到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不唯一,纠正自己的认识,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活动5【测试】师生闯关
第三关:师生闯关:
同学们,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一下。请学号1-9的同学上讲台,赵老师没有学号,用0代替。和你们一起组成10位数,看看这么大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请看,老师取走一个数,(9)这个9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再看,老师再取走一个数,(6)这个8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猜猜看,这次取走哪数,(3)这个七位数还是3的倍数?
你们有什么发现?(划去单个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你能快速发现下面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想好就起立。98763963
【设计意图:发散练习:学生体会划去的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第四关:猜猜中奖学号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2、3、5的数的倍数特征,看见今天最后一次中奖学号是谁呢?同时是2、3、5的倍数的学号。(30)老师期待下一个中奖学号就是你。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所学2、3、5的倍数的特征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的学号里藏着的数学奥秘】
活动6【作业】延伸和总结
四、全课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在课结束前适时总结,重在使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一些研究的方法,使孩子们掌握一些“学法”。】
五、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探索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把这种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14
一、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4页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喜欢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去大胆探索问题,可以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所以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后,安排“探索图形”这个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小组合作探究大正方体中各种涂色问题,并总结出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概括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动发现小正方体涂色情况的位置特征和规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及分类、 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和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动发现小正方体涂色情况的位置特征和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及分类、 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和经验。
四、 教学准备
魔方、正方体教具(教师)、正方体教具(学生)、学生小组探究卡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同学们玩过魔方吗?它是一个什么几何形体?(正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有8个顶点、12条长度相等的棱、6个大小相等的面。
教师随机板书正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魔方引入正方体,不仅复习了正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良好铺垫,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出示①②③组图,它们分别是由多少块小正方体组成的吗?
生:图①2×2×2=8(块)
图②3×3×3=27(块)
图③4×4×4=64(块)
师:在它们的表面涂上颜色,那么这些小正方体都会被涂上颜色吗?
生:不是,有的会被涂上颜色,有的不会被涂上颜色。
师:涂色的面数有几种情况?
学生观察分类:3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没有涂色。
教师随机板书:3面 两面 一面 没有涂色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探究图形
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三面涂色的问题
师: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有多少块呢?
生观察回答:图①有8块、图②有8块、图③有8块。
师:怎么都是8块?分别在哪里?
生:都在大正方体的8个顶点上。
师:那么棱长上有5个、6个或7个小正方体的`图形呢?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生:也是8块。
师:这跟什么有关系?
生:跟正方体的顶点有关系,因为有8个顶点,顶点上的小正方体是三面涂色的。
教师随机板书:顶点
(二)探究两面涂色的问题
师: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又有多少块呢?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利用学具四人小组进行探究。
小组合作提示:
1、四人合作,利用学具探究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2、试着将发现的结果用列式的方法表示在小组探究卡的表格中
小组探究
小组汇报
生:一面有4块,6面一共有12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除以2呢?如果是正方体块数非常多的话,用这种方法还方便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一条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2块剩下的一块就是两面涂色的,而正方体有12条棱,一共就有1×12=12块.
师:③号图形两面涂色的有多少块呢?你发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哪里?
生:在棱上。一条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2块剩下的两块就是两面涂色的,而正方体有12条棱,一共就有2×12=24块.
师:那棱长是5块、6块的呢?怎样列式计算?
生:(5-2)×12=36块 (6-2)×12=48块
师:用字母n表示棱长上的小正方体的块数,怎样表示出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
生:(n-2)×12
师板书:在棱上 (n-2)×12
(三)探究一面涂色的问题
师: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呢?试着借助刚才的经验进行探究并填表。
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汇报(使用希沃软件同屏互传,让孩子边展示列式边解释方法)
生:②号图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每个面上,一面有1个一面涂色的,6个面一共就有6块。③号一面有4个一面涂色的,6个面一共就有24块。
师:你是怎么知道一面有1块、4块一面涂色的呢?
生:数的
师:如果正方体的块数非常多的时候呢?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有局限性
师:是的,不具有一般化,并且还需要一定的计算前提。那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生:②号图形一条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一块是一面涂色的这个正方形的棱长数,而这个小正方形的棱长数是(3-2)得到的,6个面就有(3-2)×(3-2)×6=6块。
生:③号图形一条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两块是一面涂色的这个正方形的棱长数,而这个小正方形的棱长数是(4-2)得到的,6个面就有(4-2)×(4-2)×6=24块。
师:看来你们发现了一定的规律,棱长是5块、6块的图形呢怎么计算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
生:(5-2)×(5-2)×6=54块
(6-2)×(6-2)×6=96块
师: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n-2)×(n-2)×6=(n-2)2×6
(四)探究没有涂色的问题
师: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呢?怎么计算?
生:可以用小正方体的总块数减去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以及一面涂色的。
师:这也确实是个办法。如果我只想知道没有涂色的块数是不是还需要算出其他的情况呢?是不是有些麻烦?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哪里呢?
生:在里面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呢?
生:拆开看一看
师用教具给学生演示拆开的过程,观察里面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
师:现在你知道有多少块没有涂色了吗?
生:②号图形有一块没有涂色
③号图形有8块没有涂色的
师:可以用算式计算出来吗?结合刚才拆的过程我们再看一看动画演示过程看看你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计算出没有涂色的块数。
组织学生观看动画过程。
生:②号图形每条棱上有3块,去掉两块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一块就是中间正方体的棱长数,因此中间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3-2)×(3-2)×(3-2)=1块。
生:③号图形每条棱上有4块,去掉两块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两块就是中间正方体的棱长数,因此中间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4-2)×(4-2)×(4-2)=8块。
师:真棒!你能试试棱长是5、6块的吗?
生:(5-2)×(5-2)×(5-2)=27块
(6-2)×(6-2)×(6-2)=64块
师: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n-2)×(n-2)×(n-2)=(n-2)3
三、知识应用
出示棱长由1000块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请问三面、两面、一面、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有多少块?
学生计算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能说说你用什么方法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
五、版书设计
探索图形
顶点上 棱上 面上 中心
正方体的特征:8个顶点 12条棱 6个面
三面 两面 一面 没有涂色
8 (n-2)×12 (n-2)2×6 (n-2)3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建立空间想象。
教学准备:
每生准备一个长方体,长方体框架;师准备教学道具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图形了,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最简单的图形,请你们快速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点,一条直线)
生:点、线
师:我的这个点和线都画在一个什么上?
生:黑板、面
师:对,都画在一个面上。现在请你们拿出身边的长方体,找一找长方体中的点、线、面。
师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二、新授
师:长方体中的线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做“棱”,长方体中的点也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做“顶点”。
师:我们现在初步了解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如果大家想更多的了解长方体,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师:大家提出的既有关于面、棱、顶点数量的问题,又有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课件中给出的这些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面1、长方体有几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1、长方体有几条棱?
2、哪些棱长度相等?
顶点1、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棱是怎么形成的?顶点是怎么形成的?
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生:8个
师:怎样有序地数?
生:可以先依次数上面的四个,再依次数下面的四个。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呢?
生:6个
师:谁能有次序地数出这些面?
师:谁能用具体的方位名词有次序地数出来?
师:长方体有6个面,依次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师:还可以怎么数?
师: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观察物体,现在试着从一个角度观察我手中的长方体,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生:3个
师:这三个面的对面都看不到,所以用3乘2就是总数。用这样的方法也能数出长方体的面数。
师: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有的长方体中也有正方形。
师: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师:长方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生: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上面和下面
师:你们说的前与后,左与右,上与下都是相对的关系,所以简单说就是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我们是看出来的。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有看错人的时候,所以用眼睛看出来的不一定正确,你们有什么方法能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吗?
生:可以把长方体拆开,拿相对的面对比,如果完全重合,就说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你的方法真棒,那我们就一起来操作和证明一下。
师:相对的两个面放在一起完全重合了,说明大家的结论是正确的。
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完全相同?完全相同的两个面,它们的面积相等,周长相等,长相等,宽也相等。
师:关于长方体的棱,你们知道有几条吗?
生:12条
师:谁能有次序地、不重不漏地数出来?
请学生来数
师:刚刚那位同学的数法我再来展示一下,同学们仔细观察,他是分成几组来数的?每组有几条?
生:三组,每组有4条。
师:为什么要这样数?
生:因为每一组中的棱长度是相等的。
师:哪些位置的棱长度相等呢?
生:位置相对的'棱
师:我们用尺子量一量是否相等。
师:确实,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师展示长方体框架:假如这个框架中缺少了一条棱,你能想象出缺的这条棱的样子吗?为什么?
生:因为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以通过相对的棱想象缺的那条棱的样子。
师:如果在一组相对的棱中去掉三根,剩一根,你能想象出去完整的长方体的样子吗?为什么?
生:能,可以通过剩下的那根,想象出跟它相对的其他三条棱的样子。
师:按这样的道理,我们在每一组棱中都去掉三根,依然可以想象出完整的长方体的样子。我来试试去掉这些棱后,会是什么样子。
生:只剩下三根棱。
师:这三根棱有什么特殊?
生:它们相交于一个顶点。
师:对。这是三条非常特殊的棱,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作长方体的“长”“宽”“高”。也就是说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在一个长方体中,我们通常把竖着的这条棱叫做“高”,正对着我们的棱叫做“长”,“长”旁边的那条是“宽”。大家来指一指我手中的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拿长方体模型横放、竖放、侧放,并让学生指出在不同摆放的情况下的长、宽、高,体会同一个长方体因摆放位置不同而引起的长宽高的变化。
师:根据相对的棱相等,所以“长”对面的棱也是“长”,“宽”对面的棱也是“宽”,“高”对面的棱也是“高”,由此可知,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共计12条。
师:如果让大家利用小木棒来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思考一下需要几组木棒,共几根?在下面给出的木棒中你可以如何搭配来组建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出示例题:
四根8厘米,八根3厘米,四根6厘米,两根5厘米。
生1:长8,宽3,高6
生2:长8,宽3,高3
生3:长6,宽3,高3
师:生2和生3搭建的长方体都是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想象一下,把长缩短到3厘米,这个长方体会变成什么样子?
生:变成了正方体
师:对,变成了长、宽、高都是3厘米的正方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正方体,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师:关于面、棱、顶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棱和面有什么关系?棱和顶点有什么关系?
生:两个面相交的位置是棱,两条棱相交的位置是顶点。
巩固练习
书上例题1、2
小结
作业布置
练习册《长方体的认识》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下数学教案11-08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04-26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03-26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5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通分06-02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优秀05-08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08-2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8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折线统计图》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