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看云识天气》教案

《看云识天气》教案

时间:2024-08-15 21:56:12 教案 我要投稿

《看云识天气》教案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看云识天气》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看云识天气》教案2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 篇1

  [教学设计A]

  学生阅读科普文的方法上,怎样通过速读抓中心、精读抓重点,研读质疑解难,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一、导入课题

  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不同类型的云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由此导入课题。

  二、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云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抓住关键句来回答,即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三、精读第二部分,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包括:云的种类,云的形状、位置,预示天气等。

  四、研读第一部分

  1.这段文字的语言有何特征?试作具体分析。

  明确: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说明性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2.仿照“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句式造句。

  3.读背第一段。

  五、合作探究

  学完本课,我们知道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也知道了留心处处皆学问的道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就能有所发现,有所积累。现在,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将自己所积累的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用“看……识……”的形式概括出来,越多越好。

  六、布置作业

  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课所积累的词语。

  2.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教学设计B]

  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文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让学生主动学习。

  一、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段等在全班交流。

  老师随时激励表现突出的同学,并将同学们的知识进行适当归纳。

  二、学生快速看课文,收集本文信息。

  三、师生共同筛选并归纳有效信息。

  1.从文章内容角度归纳有关知识。

  2.从写作角度归纳有关知识。

  四、质疑探究

  五、布置作业

  1.利用所学知识,课外观察天上的云彩与天气的关系。

  2.课外搜集一些自然现象与天气的关系的知识资料。

  [教学设计C]

  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等的。在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将课堂转移到户外,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看云识天气,将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教学步骤:

  一、布置预习学生收集课文所提供的信息。

  二、利用二十分钟时间,师生共同筛选并归纳出有效信息。

  三、户外观察当天天气,通过观察天上的云来辨别天气并预测第二天的天气状况。

  四、布置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将观察到的云和天气的状况写成一篇短文。

  [资料整合平台]

  1.有关资料

  如何预测天气变化

  2.扩读材料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了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看云识天气》教案 篇2

  学习过程

  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目标解读(1分钟)

  学习目标:

  1、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寻点探究,并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2、学习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重点: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寻点探究,学习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二、夯实基础 (课堂5分钟,课前预习15分钟)

  精读第一段

  1、要给第一段划分层次的话,应该怎样划分?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

  2、第一段中“姿态万千”和“变化无常”在文中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的?

  3、品味一个词

  这一段中有一个词语特别有意思,你知道是哪一个吗?

  三、能力提升(35分钟)

  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比比谁找得最多!

  在文中找出最少两处运用了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

  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知道吗?

  这种说明方法跟我们以前在散文、记叙文中学过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比谁找得最快!

  在文章当中找一找运用了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吧!

  3、比比谁找得准!

  《看云识天气》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四、总结梳理

  五、过关检测

  《课时优化》

  说明文的常用结构模式: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2、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

  3、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4、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

  5、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说明文知识小解:

  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常见的八中)等等。

  说明文语言特点:

  科 学、 、周 密、等特点

  

【《看云识天气》教案】相关文章:

看云识天气教案01-19

《看云识天气》教案02-24

看云识天气教案01-15

看云识天气优秀教案03-03

《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11-25

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03-10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04-28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08-04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