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的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负荆请罪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负荆请罪的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对不住你
过去的事别提了
要是……
宽恕我
背荆条
扔在一边
避让
跪下
扶起
(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负荆请罪的教案2
教学中,我把了解剧本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本篇又是话剧,全文主要是人物对话,文章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这又联系到习作教学了。
课时,我从理解课题出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负荆请罪”的意思,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谁请罪,为什么请罪?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接着,我让学生说说本篇课文与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借机了解戏剧、剧本等相关知识。学习字词,提醒“廉”、“庸”的写法。词语的'理解也很重要,本课中的许多词语都要学生查工具书或资料理解。指名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文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的,我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思考说说从这些语言和动作中看出什么,学生大都能理解。我告诉学生,要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就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体现。课余,我还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认为不能什么都讲,这样不但时间不够,而且教师也讲得很累,应选择一个重点,组织学生训练,使学有所获。教学中,我觉得只有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是很糟糕的,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教师也不知学生心里想些什么,教学就会显得盲目。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阅读教学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目标,应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每一篇课文其实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值得学生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使阅读与写作不脱节。
负荆请罪的教案3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光明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说明。下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负荆请罪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
2、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文章的命题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地讲述故事,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璧、廉、颇、缶”;会写“赵、壁、骗、怯、廉、颇、辞、缶、卿、削”;理解“胆怯、推辞、侮辱、击缶、上卿、大夫、削弱、无价之宝、完璧归赵、理直气壮、负荆请罪”等词语。
5、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小剧本,并尝试进行排练表演。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势力,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
2. 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
(1)“将”“相”各指文中的谁?
(2)“和”是什么意思?
(3)课文围绕“和”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故事?有几个小故事,各在哪些段落?
二、带着问题,初读全文
1.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 全班交流:
(1)“将”指廉颇,“相”蔺相如;
(2)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
①1-10自然段讲的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②11-15自然段讲的是“渑池相会”的故事;
③16-18自然段讲的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3. 梳理第二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1.“和”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中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3.“相”“将”各是什么样的人?
4.课文为什么用“将相和”作题目?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 自由朗读课文。
2. 标注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3. 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4. 全班共同学习
(1)“颇”读pō,不读pó;
(2)书写“璧”时,注意下面是“玉”,不是“土”
(3)书写“辞”时,注意它是左右结构,左边的“舌”略窄稍小,右边的“辛”略宽稍大。
(4)胆怯:胆小。
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负荆请罪:表示认错赔礼。
5. 摘抄三个词语
无价之宝理直气壮负荆请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上一节课整理的问题
二、根据问题细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1. 学习完璧归赵
(1)默读课文1-10自然段,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秦王倚仗强势,要骗宝玉;
经过:蔺相如向赵王献策,并与秦王面对面斗争;
结果:蔺相如派人送宝玉回赵国。
(2)深入阅读,认识人物形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②带着问题深入阅读
③在什么情况下,蔺相如向赵王献策?
理解“战国”“和氏壁”“说愿意拿15个城池换这个宝玉”“为难”。
④蔺相如献策时说了什么,他的态度、想法、心情怎样?
理解“我愿意带着宝玉到秦国去”“如果”“理屈”。
⑤蔺相如怎样把献给秦王的宝玉又拿到手并送回赵国?
“……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他是真撞还是假撞?由此你领悟出什么?
⑥你怎样认识这个故事的结果?取得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课文哪些语句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精神品质?有感情的朗读。
三、总结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1. 默读课文,概括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 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4.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
四、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1.提出有价值问题。
2.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① 赵王在什么情况下动身去渑池赴会?
② 渑池会见时,蔺相如怎样与秦王针锋相对?
③ 这个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取得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引导讨论,着重体会重点词句,明确当时情况;针锋相对;事情结果及原因。
总结:蔺相如进一步发扬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的精神及机智勇敢的品质战胜了秦王;廉颇大力配合,用武力作后盾,双方配合一致。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五、自学第三段。
1、把这一段分成三层,理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又是怎样和好的,促使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蔺相如和廉颇的行动和表现有哪些感人之处?
4、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六、总结。
1、迅速浏览全文,思考:
(1)把三个故事连起来看,前一个故事的结果与后一个故事的起因有什么联系,具体说一说。
(2)从课文中找到三个故事连接、过渡的句子,读读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2、评价人物,着重认识二人的品质。
蔺相如和廉颇各自表现的品质是什么?共有的品质是什么?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3、朗读,欣赏人物的描写。
第三课时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小剧本,并尝试进行排练表演。
板书设计:
将相和
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两个人物: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
廉颇—知过改过主动认错
共有品质: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国家利益
负荆请罪的教案5
[廉府。
廉颇(内唱二黄导板)老廉颇在府中心中暗想,
(上唱回龙)想起了封相事闷转愁肠。
(转二黄原板)蔺相如小孺子未曾把功勋立上,
一旦间封首相位压朝堂。
想此事不由人气往上撞。
想老夫东挡齐国,西抗强秦,立下盖世之功,才得上将军之职。那相如小儿,不过是口巧舌能,侥幸成功。如今封为首相,位居老夫之上,真真气煞人也!
(接唱碰板)怨君王有偏向埋没了功臣乱封赏,
思来想去叫老夫怒满胸膛。
(转二黄散板)为此事终日里心中不爽,
誓不与小孺子并立朝堂。
(廉府家将上)
家将启禀老将军,虞大夫到。
廉颇虞大夫到?有请。
家将有请。(虞卿上)
虞卿老将军。
廉颇虞大夫。大夫到此,有何贵干?
虞卿老将军数日未朝,敢莫是身体不爽吗?
廉颇唉,廉颇虽老,我这铜筋铁骨,却还不老,数日不朝,为了一人。
虞卿莫非为了蔺丞相?
廉颇哼,什么蔺丞相!
虞卿啊,老将军,想那蔺丞相有功于赵国,人人敬重啊!
廉颇侥幸成功。
虞卿那蔺丞相胆识过人,老将军不可轻视于他呀。
廉颇你道他胆识过人,依老夫看来,不过是个懦弱的书生。
虞卿老将军何以见得?
廉颇老夫在长街之上,三次挡他的去路,他都不敢向前。
虞卿你道他三次退让是惧怕老将军你吗?
廉颇嗯。
虞卿哎,请问老将军,那秦王可有吞并我赵国之意?
廉颇怎么无有?
虞卿他为何不来?
廉颇你道为何?
虞卿他不敢进犯,怕的是我赵国有人。
廉颇人是哪个?
虞卿老将军与那蔺丞相。
廉颇哎,那蔺相如是甚等样人,怎能与老夫相提并论?
虞卿老将军此言差矣!
廉颇何差?
虞卿想那蔺丞相首次入秦,完璧归赵,渑池会上,迫使秦王击缶,那时兵似兵山,将似将海,他尚且不惧,难道说他惧怕老将军不成?他怕的是将相不和,国家之害呀!想你二人,一将一相,一文一武,同心辅赵,秦兵不敢侵犯。倘若你二人,一旦失和,那秦邦不动刀兵,便可灭赵。那时国破家亡,宗庙无存,社稷不保,这误国殃民之罪,应在哪个的身上?
廉颇这个……
虞卿那蔺丞相言道,他以国事为重,私见不去计较,情愿让将军,不愿亡赵国!
廉颇呀!
(唱二黄散板)一番言问得我无有话讲,
这是我自己错愧在心房。
低下头口问心暗自思量,
好似刀割肉箭刺胸膛。
廉颇呀,廉颇!想你身为上将军,只顾自己私见,不以国事为重。倘外邦闻之,趁机而入,那时国破家亡,黎民涂炭,这误国殃民之罪,就在你的身上,你于心何忍,问心何安!这这这……唉!
虞卿老将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老将军回心转意,那蔺丞相还要亲自过府与老将军赔礼呢!
廉颇哎呀大夫啊!这都是廉颇一人之错,怎敢劳动丞相。待俺身背荆杖亲到相府赔罪便了!
(唱二黄散板)我心中愧对蔺丞相,
负荆请罪走一场。(下)
虞卿不免回复我主便了。(笑下)
[蔺府。蔺相如上。
蔺相如(唱二黄摇板)虞大夫过府去劝说老将,
这件事倒叫我挂在心旁。
每日里思国事愁眉难放,
都只为虎狼秦暗算我邦。
(蔺府舍人上)
舍人启禀丞相,老将军单身一人,闯进府来!
蔺相如怎么,老将军他他他来了吗?带路!(廉颇负荆上,跪)
蔺相如老将军,你,你这是何意?
廉颇哎呀,丞相啊!(舍人下)
廉颇廉颇老迈昏庸,居功自傲,感蒙丞相宽宏忍让,
如今身背荆杖,过府请罪。望丞相念在同朝之情,
打也打得,骂也骂得,还望你多多教训哪!
蔺相如(唱二黄散板)见此情不由我伤心泪降,
我和你秉忠心扶保朝堂。
让将军为的是国家为上,
怕的是文武不和手足相伤。
廉颇(唱二黄散板)深感你大义心将我来让。
蔺相如(接唱)蔺相如敬你盖世无双。
廉颇(接唱)从今后你如同我的师尊一样。
蔺相如(接唱)你,你,你是个前辈的老先生,
廉颇(接唱)愧不敢当。
蔺相如(接唱)保国家我凭文,
廉颇(接唱)我凭武,
蔺相如
(同唱)忠心秉上,
廉颇
从今后将相和国富民强。
五年级北师版《负荆请罪》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学会阅读剧本。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剧本。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
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2、收集廉颇、蔺相如的有关资料。
五年级北师版《负荆请罪》教学反思
《负荆请罪》,是一篇剧本。上课伊始,我让孩子们介绍“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接着讲讲这个成语的`来历、出处等,孩子们显得饶有兴趣。紧跟着我让同学们回忆剧本的基本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发言显得琐碎而不完整,指名几个同学交流后,我随即做了总结_的概括,让孩子们对剧本的特点进行再次强化。
初读课文阶段,我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即出示词语:府邸、唇_舌剑等。请一名后进生读,此生起立后无语,心中庆幸抓得准,又请一生,又无语,无奈只得请一名“尖子生”来救场,此生流利地将背投上的五个词语非常准确地读了出来。生词检查完,该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了,指名几位同学分角_分别扮演蔺相如、廉颇、韩勃……孩子们读得比较投入,个别同学感情非常充沛,已超出了我的要求,值得表扬。读完后,生点评,由我来做最后总结_的发言。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部剧本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聚精会神地默读课文,不久一名男生举手,回答得简洁、准确,这让我信心大增。感慨:语文能力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训练的结果。概括完全文,又让同学们概括每一幕的主要内容,当然是手到擒来,吹灰之力即搞定。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拿出补充习题做几道简单的题目。
今天的课堂,简单、务实,没有华丽的设计,只有扎实的训练。我想,对于六年级的语文课堂来说,扎实、有效的训练要比精美设计来得更加实惠些,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既为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也能让孩子在无形之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整堂课基本上是在检查孩子的预习,不仅有字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朗读情况,更包括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把握文章能够脉络的能力。我觉得,扎实上好第一课时是高效完成第二课时的前提,那些没有进行第一课时教学而直接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看似高效,实则有些囫囵吞枣,孩子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师上课硬塞的“知识”。又到底能够吸收多少?是有待于进一步了解的
负荆请罪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感受廉颇的知错就改以及蔺相如的顾全大局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廉颇的知错就改和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格的感受指导。
教学过程:
一、忆“避”,明品格(复习第一幕)
1.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幕的内容。
2.蔺相如见到廉颇后的表现(用一个字概括):避(板书)
3.说说蔺相如“避”的原因?(板书:顾全大局)
二、阅读第二幕
1.场景引读。
(1)学生读。
(2)“蔺相如在客厅踱步。”
踱步:慢步行走。踱步时,蔺相如在思考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蔺相如时刻为国着想的品格,为下文的阅读、理解作铺垫
(3)“韩勃匆匆走上”。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韩勃为什么匆匆?(廉将军来了!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4)想象:廉颇突然来访,如果你是韩勃,你会怎么想?
廉颇突然来访,如果你是蔺相如,你会怎么想?
(5)廉颇突然来访,蔺相如什么表现?(奇怪)
为什么奇怪?(廉将军来访、廉将军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引导学生猜测廉颇此行的目的,结合“奇怪”一词,让学生知道蔺相如对廉颇此行目的也不知情,为下文感受蔺相如的人物品格做个铺垫
2.“快请廉将军进来!”
(1)廉颇是来干什么的?蔺相如知道吗?
(2)平时,看到廉颇就避让的蔺相如,在不明其来因的情况下,为什么叫快请廉颇进来?
想象:如果你是一个老百姓,看到平时和蔺相如不和的廉颇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来到蔺相如的门口,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秦国在赵国的奸细,看到平时和蔺相如不和的廉颇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来到蔺相如的门口,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赵国的大臣,看到平时和蔺相如不和的廉颇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来到蔺相如的'门口,你会怎么做?
(3)小结:快请廉将军进来!“快”中可见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设计意图: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并不是单单表现在和廉颇的关系上。对于任何细节,蔺相如考虑到的都是赵国的利益。廉颇赤膊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邸来请罪,不知情的人会以为廉颇又是来捣乱的。因此在教学这个部分时,我抓住一个“快”字,让学生想象赵国的老百姓、秦国在赵国的奸细、赵国的大臣看到这一幕的想法、做法。(赵国的老百姓看到廉颇的样子会认为廉颇有失体统,同时这也会给赵国的脸上抹黑,这是对赵国不利的;秦国的奸细看到这一幕后,会以为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更加恶化了,会赶紧回去报告,让秦来攻打赵国,那样赵国就更危险了;赵国的大臣看到这一幕后,看到赵国的大将和上卿不和,会以为他们都要打起来了,会认为赵国快完了,甚至会离开赵国,这对赵国更是不利的)让学生知道“快”请廉颇进来的急迫性,也加深了学生对蔺相如顾全大局品格的认识。
3.“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
(1)韩勃领廉颇上来了,蔺相如怎么做的呢?
(2)“迎上去”:以前蔺相如见到廉颇是“避”,现在却是“迎”,可见蔺相如不是真的怕廉颇!
设计意图:用“迎”与前文的“避”形成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整体性,体会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3)看到迎上来的蔺相如,廉颇是怎么做的呢?
廉颇赶忙跪下来!(①廉颇跪下来的原因?认识到自己的错了,来向蔺相如请罪的②“赶忙”一词可见廉颇认错的真诚!)
廉颇的错在哪儿?(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不理解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4)廉颇的错误大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惩罚廉颇呢?
(5)蔺相如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
(双手扶起廉颇)请起来,廉将军,请起来吧。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6)小结:面对处处刁难自己的廉颇,蔺相如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用双手扶起他,还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可见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不计前嫌、既往不咎、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设计意图:错误的改正过程应包括:认识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三个层次。教学时,我设计让学生谈廉颇错在哪儿,再读廉颇承认错误的句子,扣住“赶忙”一词感受廉颇的光明磊落、知错就改,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学生复述了廉颇的错误,认识到了廉颇的错误之后,再引导学生读蔺相如的做法的句子,抓住“快”“双手扶”“过去的事”来体会蔺相如的任务品格。
4.“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1)廉颇明白蔺相如的心思了,蔺相如高兴极了,他是怎么做的呢?
(2)课件出示: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3)学生读,抓住重点词分析人物品格。
快:真的高兴。
几杯:(酒逢知己千杯少)为何是几杯?
(4)想象:假如他们开心地喝酒,都喝得酩酊大醉,
如果你是一个老百姓,看到蔺相如和廉颇喝醉了,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秦国在赵国的奸细,看到廉颇和蔺相如喝醉了,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赵国的大臣,看到廉颇和蔺相如喝醉了,你会怎么做?
(5)蔺相如在高兴之余,仍不忘大局,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啊!
设计意图:设计中,紧紧抓住“快”“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来感受蔺相如在廉颇负荆请罪,认识了他的良苦用心后的开心。同时利用“几杯”一词让学生进行想象:如果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喝得酩酊大醉后的结果,体会蔺相如在高兴之时,也不忘为国着想的高贵品格。
三、总结人物品格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人物品格。
1.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
2.蔺相如:深明大义、不计前嫌、既往不咎、宽容大度。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蔺相如和廉颇的品格。
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第二幕)
(深明大义)
(顾全大局) 避
蔺相如 →→→→→→→→ 廉颇
(顾全大局) 快 知 爽
(不 畏 惧) 迎 错 直
(不计前嫌) 快 就 磊
(既往不咎) 快 改 落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是从人物形象入手的,因为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小话剧,而剧本本身就是要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根据剧本表演最重要的也是要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引导学生品读人物的台词时,我是从这两方面来引导的:一是抓住人物的台词、小括号动作和神情的提示、方括号背景的提示来品读好人物的台词;二是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等属于人物个人的东西来品悟想象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品读好人物的台词。感觉这样的教学策略效果挺好的。
负荆请罪的教案7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负荆请罪(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60名学生,男生36人,女生24人。学生基础好,喜欢语文课外阅读,喜欢课本剧表演,但创造思维能力差,特别是男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同时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积极主动的习惯没有养好,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鼓励、辅导、练习、启发讲解相配合的策略。
3、教学内容分析:《负荆请罪》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第九单元面对错误中的第四篇课文。文章文字浅显易懂,故事人物性格鲜明。
4、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5、教学难点分析: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6、教学课时:三课时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读题质疑
师:这是一个成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指名说)
2你想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廉颇: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傲慢无礼、自私自利、争名夺利、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耀武扬威
蔺相如:忍辱负重、心胸宽广、顾全大局、大公无私、宽容大度、一心为国
二、初读剧本第二幕
1、过渡: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那么接下来到了剧本的第二幕,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初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知错能改,宽容大度
三、角色品读
1、过渡:像这样的廉颇和蔺相如,他们的台词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从他们的台词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呢?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2、感悟方法
出示文本:
〔幕启。几天以后。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
韩勃(紧张地)大人!大人!
蔺相如什么事?
韩勃廉将军来了!
蔺相如(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韩勃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蔺相如快请廉将军进来!
韩勃是!
教学思路:
(1)这是剧本开始的`一个片段,说的是韩勃和蔺相如之间的事情。我想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一下这个片段,根据你学习第一幕的体会,想一想要读好韩勃和蔺相如的台词,应该要注意什么?
讨论明确:小括号中的“紧张、奇怪”,方括号背景提示中韩勃的行为也能说明紧张——“匆匆走上”,韩勃因为紧张,是急匆匆的,他是一边走一边喊,那是一声比一声近,一声比一声高哇,谁再来喊一喊?
提醒:韩勃是不是只有第一句台词是紧张的?蔺相如其他的台词也没有提示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心里补充出提示语。
(2)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试着自由地读一读这个片段的台词,直接读韩勃和蔺相如的台词。
(3)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这个片段的台词,其他同学注意听,你觉得他哪儿读得好,你觉得哪句台词还可以怎样读?
(4)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点拨:
面对韩勃的紧张,蔺相如紧张吗?职位:上卿,掌管着一个国家,什么样的世面都见过,遇到突发事件,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身份是文人,慢条斯理;联系经历:想当年……
蔺相如听说廉颇找上门来了,很奇怪,大家听我读一遍,像我这样读行不行?他会大惊失色、惊慌失措吗?即使心里紧张也不会表现出来,仅仅只是表现出一点奇怪。
蔺相如又听说堂堂的赵国的大将军廉颇光着个身子,还背着个荆条站在门外站在大街上,蔺相如这时又会想到什么?(认错;关心廉颇,不要冻着,丢面子;关心国家,有失体统,丢国家的面子)他还可能想到此时最好的做法是什么?他想了这么多,有没有想到以前廉颇侮辱他、一再挡道的事情?由此,你想到蔺相如怎样?蔺相如是为了国家为了廉颇而热情地迎接廉颇的到来。这是一种多么博大的胸怀啊,读
3、男女生分角色读开始片段。
4、总结读书要领。
短短的几句台词,经同学们这么一说,人就活了,韩勃和蔺相如仿佛就站在了我的眼前。大家之所以能够读得这样好,就是因为同学们在读台词时,不仅能够抓住人物的台词、动作、神情,还能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没有动作神情提示的地方,我们还补充出了动作、神情的提示。
5、运用读法学读剧本其他内容
读书贵在得法,下面请大家拿出笔来,运用我们刚才所学到的方法,读读剧本第二幕剩下的内容,一边读一边动笔给没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添上小括号和提示语。(即使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你也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理解、感受。学生读后提醒学生动笔,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动笔)
教学思路:
(1)运用读法,自主试读,
(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感悟人物,练读句子。
引导语:你觉得读哪句话时要注意什么?可以给大家提提建议;刚才你写了些什么,可以说给大家听一听。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还有没有同学对这句台词的说法提出建议?说好这句台词还要注意什么呢?还有没有同学想说说这句话?)
点拨要点:
①哎呀,廉将军,您这是——
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表现吃惊。
②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负荆请罪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由来。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通过对剧本台词的阅读品味,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题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出示目标
三、自学指导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四、先学(比读书、比写字)
学生展开充分自学,读、说、想,教师巡视。
五、后教(更正比说话)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六、全课小结(比归纳)
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了解。
七、当堂训练(比完成作业)
(1)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
(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板书设计:
廉颇 蔺相如
对不住你 避让 要是……
宽恕我 过去的事别提了
背荆条 扔在一边
跪 下 扶起
(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负荆请罪的教案9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负荆请罪这个词语的意思和来源。
2、学会阅读剧本第一幕,能分角色朗读剧本第一幕,能够把剧本第一幕编排成小话剧。
3、通过对剧本语言的新工艺阅读口味,感受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第一幕,感受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关于演戏的话题。
由学校的艺术教育谈到学生看过的文艺节目,由文艺节目谈到小品《彩排》,(让学生过把瘾),然后让学生简单评价一下小品中的演员,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
老师顺势再谈谈如何才能演好小品,出示:一、走进剧本:认真读剧本,吃透剧本情节;二、走进人物:认真揣摩剧本的人物,剧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不再是现实中的自己,而是剧本的人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不想向老师那样在舞台上东西走一回?(想)那好,就让我们今天就过把戏瘾。在看剧本之前,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带来非常好看的动画片,看完后,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把故事情节复述出来。
一、导入课题
1、让学生观看成语故事片《负荆请罪》,看完后让学生说说故事情节。
2、猜一猜,今天老师打算让演员们演什么戏?(负荆请罪)
3、对了,想不想演?敢不敢演?下面我们进入演戏第一关:走进剧本。首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把剧本名子写下来。(指名板书:负荆请罪),顺势请学生教大家读词语(读准荆字音)
4、过渡: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廉颇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请罪呢?下面我们首先阅读剧本第二幕。
二、初读剧本第二幕。
1、学生默读剧本第二幕,并且用笔划出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语句。
2、分组讨论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
3、小组派代表发言。
(1)回答第一个问题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说。
(2)回答第二个问题。
4、抢答:通过刚才的讨论,你明白了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哪!)请学生将深明大义、宽容大度板书在黑板上。
5、过渡:为什么说蔺相如是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剧本第一幕。
三、精读剧本第一幕。
1、指导剧本朗读方法。
(1)默读剧本第一幕,注意括号里的词语。
(2)抢答提问:括号里的词语在剧本中起什么作用?
(3)老师小结过渡:括号里的词语除了提示剧本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说话语气外,能不能从中揣摩出说话人的心理呢?
2、轻声读剧本第一幕,如果你能通过括号里的词语体会出说话人的动作、表情、说话语气、心理等,你就用五角星来表示。
3、指名把括号里体会得最透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气愤地 不满地 不解地 若有所悟地
笑笑 依然笑笑 ( )
4、以剧本与上面的词语为线师生配合表演,边演边指导。
5、以若有所悟 重点突出人物性格:
(1)黑板上若有所悟这个词语是谁写的?
(2)让老师考考你,看你是否真的悟出了什么。
(3)学生集体表演蔺相如,该学生表演韩勃。
(4)你真的悟出来了,还有谁悟出来了?请没有悟出来的学生站起来。悟出来的学生再次表演蔺相如,没有悟出的学生表演韩勃。然后请学生说说,明白了什么?
(5)出示蔺相如说的话: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A:这句话前面没有括号,假如请你为剧本加个括号以提示说话人的动作、表情或语气等,你会加什么词语?(指名说)(认真地)
B:请学生根据所加的提示语表演。
C:在这段话中有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你认后果会怎么样呢?(指名说)
D:你能用恰当的词语的词语来形容蔺相如的精神品格吗?(指名说)
E:请学生走进蔺相如的内心世界再次表演这段话。
6、小结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人物内心世界表演了剧本,下面请演员自选搭档表演剧本第一幕,等会儿我们将来一个最后大比拼,正式表演剧本。
四、排演话剧,总结课文。
1、学生自由选择搭档排演。
2、指名表演,师生评点。
(1)请学生谈谈谈怎样体会蔺相如这个物的。
(2)请学生切身体会说说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3、教师小结过渡:是啊,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确是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哪。
五、剧本拓展。
其实这种精神无处不在,我们同学整天生活在一起,也难免会有点小摩擦,这些小摩擦如果处理不好,同样会影响班级整体利益。假如你和同学遇到了小摩擦、小误会,你会怎么做呢?(指名说,教师表扬鼓励)
负荆请罪的教案10
【教材解析】
《负荆请罪》是一个历史小话剧。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的人物。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第一幕讲述了蔺相如的门客不满蔺相如在廉颇面前表现的懦弱,蔺相如解释了自己不与廉颇计较的原因。第二幕讲的是廉颇明白蔺相如的良苦用心,背着荆条去蔺府登门谢罪的事。课文赞扬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高贵品质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资料搜集】
故事背景:《负荆请罪》这则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第三个小故事改编的小话剧。
原本是一官员家门客的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为赵国屡立奇功,深得赵王的器重,一步步高升,最后做了职位比廉颇还大的上卿。廉颇很不服气,就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的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而蔺相如光靠耍嘴皮子,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等我见到蔺相如,非得给他点儿颜色看看不可!” 这些话很快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他就装病不去上朝,坐车出门遇到廉颇也尽量避让,直到廉颇认识到蔺相如的苦心,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教学预设】
请罪原因:廉颇为何请罪,他有什么罪?这需要我们从第一幕话剧中寻找答案。从第一幕中,了解廉颇的请罪原因。第一幕廉颇并没有出现,而是蔺相如和他的门客的一番对话。地点是蔺府。为了更好地把握请罪原因,可在课前让学生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故事。请罪过程:廉颇“负荆请罪”是剧本第二幕内容,学生通过学习,领悟请罪情节,特别对廉颇当时的表现作了仔细揣摩:廉颇从原先的傲慢转为真诚道歉,每一个动作、荆条的背负、说话的表情以及头微低侧,满脸愧疚的神态都把握到位。从而让学生感受廉颇有错就改的大度,体现大将军的肚量。 在这两幕剧中表现的人物品质各有侧重,在剧情的发展上,实际上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教学中要把握好文体特征,大胆地通过对话训练,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剧本语言的特点,结合课后练习4,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对于这一多幕剧本,学生在感知和理解上存在以下一些障碍:一是剧本并没有提供历史故事清晰的来龙去脉,二是剧本的呈现方式学生并不习惯。因此,本课的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悟台词所烘托的人物形象,并能根据括号内人物的神情、动作等揣摩出人物的内心;
二、在学生充分感悟人物特点的基础上排演剧本,加强语言实践活动;
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析人物形象和体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由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5、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形象的习作方法,并练习仿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2、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练习仿写。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小故事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由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剧本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简要小结: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性格特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剧本是《负荆请罪》,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理解“负”和“荆”的意思。
2、围绕课题质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生字,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评价指导。 (2)学生复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读准下列词语,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上卿 府邸 针锋相对 唇枪舌剑 宽容大度 负荆请罪
3、检查朗读课文。
(1)开火车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难读的地方指导学生多读几遍。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
1、品读负荆请罪的原因。抓住韩勃和蔺相如的对话,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蔺相如的话,体会蔺相如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
(1)默读第一幕,抓住括号里的词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说说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讨论交流,说说蔺相如的哪些言行令人敬佩。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会怎么样?”
(3)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4)指导朗读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读负荆请罪的经过。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感悟人物精神。
(1)过渡:蔺相如顾全大局,一心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的品质令人敬佩,就连心高气傲的廉颇在明白了蔺相如的一番苦心后也满怀愧疚,前去蔺府请罪。那么,他是怎样请罪的?蔺相如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蔺府去欣赏那感人的一幕。
(2)默读第二幕,边读边标出描写廉颇负荆请罪时语言、动作、神态的词。
(3)理解“负荆请罪”,结合标画的词语说说廉颇是怎样负荆请罪的。(图文结合)从这里你感受廉颇是怎样一个人?
引导学生抓住“跪下来”、“抽我一顿”、“实在对不住”、等词让学生感受廉颇的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4)想象廉颇负荆请罪的景象,练习感情朗读,读出廉颇的真诚。
(5)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再次默读课文第二幕,标出描写蔺相如表现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引导学生抓住“连忙仍”、“伸手扶”、“快请起”等词语体会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联系上下文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6)最后的结果怎样? (和好如初,齐心协力共同保卫赵国。)读读句子,想象当时情景,练习感情朗读。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幕。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读中感受人物形象。
四、课堂总结。
1、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课堂总结与评价。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恰当的评价。
五、板书设计:
5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勇于认错 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 宽容大度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听写本课生字词。
负荆请罪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检查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练习排演小话剧。
3、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形象的习作方法,并练习仿写。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形象的'习作方法,并练习仿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词,同桌相互订正。
2、展示评价学生书写,并复习改进提高。
3、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战国时代的廉颇和蔺相如,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二、领悟表达方法,仿写。
1、回读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1)再读课文,看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和廉颇的知错就改的精神分别体现在哪些具体的描写中,这些描写给你什么启发?
(2)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感悟写法。
作者主要通过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特点。
2、学以致用,完成写话。
(1)激发兴趣,提出训练要求。
在描写人物时,抓住人物的进行细致地描写,可以使读者对所描写的人物有深入地了解,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仿照这种写法用一段话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特点。
(2)学生完成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写话,集体评议修改。
三、排练小话剧。
1、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先让学生读好剧中人物各自说的话,再琢磨怎样把这些话的感情表达出来。
2、排演小话剧。让学生自由结合,练习排演,再指名表演。
四、课堂总结。
1、交流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说说自己以后怎样运用于习作。
2、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评议总结。
五、作业:
阅读历史故事《将相和》。
六、板书设计:
5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勇于认错 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 宽容大度 (语言 动作 神态)
负荆请罪的教案12
目标
1、能进入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为课后表演做好准备。
2、感悟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负荆请罪
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教学准备
1、练读第二幕。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前板书:21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廉颇: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傲慢无礼、自私自利、争名夺利、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耀武扬威
蔺相如:忍辱负重、心胸宽广、顾全大局、大公无私、宽容大度、一心为国
二、初读剧本
1、过渡: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那么接下来到了剧本的第二幕,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初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知错能改,宽容大度
三、角色品读
1、过渡:像这样的廉颇和蔺相如,他们的台词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从他们的台词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呢?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2、感悟方法
出示文本:
〔幕启。几天以后。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
韩 勃 (紧张地)大人!大人!
蔺相如 什么事?
韩 勃 廉将军来了!
蔺相如 (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韩 勃 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蔺相如 快请廉将军进来!
韩 勃 是!
负荆请罪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品味语言、神情、动作,认识人物特点,了解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及廉颇知错能改、以大局为重的品质,并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能进入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为课后表演做好准备。
4、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
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教学过程
一、直奔文本,引出和为贵。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当帷幕徐徐拉开时,同学们看到了舞台上怎样的`情景?
2、门客韩勃为什么如此气愤?自读第一幕回答。除了挡道,还会怎样?
3、廉颇的这些举动,充满他的举动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4、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哪看出来?
5、蔺相如是怕廉颇吗?既然不怕那他为什么还要避开呢?蔺相如心里是怎样想的?能从课文中找出蔺相如说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6、怎么理解这个和字?
7、联系老师给大家讲的故事,想想将相和重要吗?为什么?
8、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负荆请罪,负荆请罪教案教学设计好,希望对你有帮助!
负荆请罪的教案14
片断一:交流描写蔺相如的对联
生:“针锋相对斗秦王,宽容大度让廉颇。”对待秦王,寸步不让,而对廉颇,一让再让,蔺相如知道这样做都是为了赵国的利益,所以我这副对联的横批是“一心为国”。
生:我写的下联和朱莹一样,但上联是“机智果断就赵王”,横批是“胆气大胸怀广”。
生:我写的与他们差不多,上联是“针锋相对与秦王斗,宽容大度把廉颇让”,横批“忠心为国”。
师:有韵味,读起来感觉不同。
生:我写的是:“秦王侵犯仗势欺人,相如迎战寸步不让”,横批“针锋相对”。
生:“完璧归赵封大夫,渑池之会升上卿”。横批“汗马功劳”。我这副对联概括了蔺相如的功绩。
生:王亚的这副对联非常好,既点明了事实又交代了蔺相如封官的原因,尤其是“封”和生用的非常恰当。不过,横批用“步步高升”是否也可以?
师:王亚写得好,你评的妙。好,就这样有什么说什么。
生:我写的是“寸步不让对付秦王,温文尔雅说服韩勃”,横批“智勇双全”。对付强大的秦王他寸步不让是勇者,对待门客他和蔼谦虚是智者。
师:对联不错,说明更精彩!
生:我的对联比他们的精彩,概括了蔺相如的高尚品质,是这样的:“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横批“宽广胸怀”。你们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都讲了蔺相如为了国家,不顾生死名利。而且,我对得工整:“心系”对“不计”,“国家”对“个人”,“利益”对“得失”。
师:确实不错。
生:我只写了上联,下联没想好,请大家帮我对一对。上联是“渑池会以死护国面”。
师:大家想想,帮帮他。
生:我来对。下联可以对“小巷遇以心感将军”。
生:不行,姜海明的上联有个“以”,下联又对个“以”不恰当,而且“将军”与“国面”不对。
生:“小巷遇凭心感将军”。
生:我对的.是“小巷遇凭德感将心”。
师:“国面”对“将心”可以,“感”字不顺。
生:“小巷遇凭德动将心”。
生:“小巷遇凭德换将心”。
生:“赢将心”怎么样?
师:到底哪个更妥呢?
生:我感到“换”更好,既有感到的意思,又与上联的“护”更对称。
片断二:交流描写廉颇的对联
生:我写的是“心怀不服骂相国,得知事由负荆条”,横批“可叹可敬”。廉颇心胸如此狭窄,公开骂蔺相如,实在可叹;知道事情真相后,堂堂大将军居然会背着荆条跪着请罪,这种知错就改的品质真是可敬!
师:横批绝了。
生:我感觉“负荆条”不大好,我是这样写的:“心存妒忌欺相如,待知此事夸上卿。”一欺一夸,判若两人。
生:我给廉颇写的是“老迈昏庸小巷相遇向前冲,翻然悔悟相府门前跪请罪”,横批“勇气可佳”。
师:嗬!这副对联最长,大家评一评。
生:我觉得“相府门前”改成“相府再见”与上联的“小巷相遇”才对,“向前冲”和“跪请罪”不是太相对,但我又想不好。
生:横批“勇气可佳”不妥,只能说明下联。我认为可改成“痛改前非”。
师:提醒得对。
另外,还有一些不错的对联:
出生入死做前卒,屡立战功封大将,横批:英勇善战。
争名夺利心不甘,处处侮辱挑事端,横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服气顶撞车轿,顿省悟负荆请罪,横批:知错就改。
身手高强屡立战功人人夸,心胸狭窄争名夺利个个骂,横批:可惜,实在可惜。
片断三:评议描写蔺相如、廉颇两人的对联
我先让学生将描写两人的对联写在黑板上:
相如有功升上卿,廉颇不服闹矛盾,横批:将相不和。
为了赵国不计较,听人提醒来请罪,横批:文武和好。
痛痛快快饮酒,亲亲密密交谈,横批:友好交往。
廉颇不让相如,相如宽待廉颇,横批:天壤之别。
文有相如斗秦王,武有廉颇保赵王,横批:齐心协力。
师:请同学们评价评价。
生:“痛痛快快饮酒,亲亲密密交谈”这副对联好,很好懂,假如横批改为“心心相印”更好。
生:“廉颇不让相如,相如宽待廉颇”人名重复,是不是将下联改为“上卿宽待将军”?
生:我觉得不改好,一改读起来不顺口。
生:原来的对联象个顺口溜,还是改了好。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不过,这是对联,而且是高级对联,它叫“回文对”,读起来非常有韵味,大家再读读体会体会。(生读)感谢李平,帮大家又长了见识。
生:“文有相如斗秦王,武有廉颇保赵王”对联中两个“王”,读起来不顺,我建议将“赵王”改成“赵国”。
生:“秦王”对“赵国”,不行!不行!
生:“秦王”对“赵王”也不好啊!
生:我觉得可以把“赵王”改成“赵主”,你们看怎样?
师:太棒了!大家一起读读。
生:(齐)“文有相如斗秦王,武有廉颇保赵主”。
师:同学们,我突然发现这副对联还有一个妙处。(生读了仍疑惑)想想我们曾学过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诗句,推敲推敲。
生:噢,对了,相如斗秦王也是保赵主,廉颇保赵主也是斗秦王,横批“齐心协力”真是恰当。
师:看来我们的水平真的提高了。
读着一副副精彩绝妙的对联,看着一张张因胜利而兴奋的笑脸,我不由思索这课堂的亮点:
首先是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实践活动将理解、积累、运用巧妙的整合在一起。要想编好对联必需深入地读课文,揣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感悟人物的个性特征。其间,咬文嚼字,思辩推敲,学生大大锻炼了遣词造句的能力。“唇枪舌战”、“宽容大度”、“深明大意”、“负荆请罪”等等词语推敲选用的背后往往是复杂的思维活动,这不只积累了语言,积淀了语感,更培育了智慧,使学生感受了对联的魄力,提高了文化品味。
负荆请罪的教案1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知道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对不住你 过去的事别提了 要是……
宽恕我
背荆条 扔在一边 避让
跪下 扶起
(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负荆请罪的教案】相关文章:
负荆请罪教案11-17
《负荆请罪》教案07-25
六年级《负荆请罪》教案07-20
《负荆请罪》教学反思10-22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精选3篇)10-02
《负荆请罪》教学反思15篇11-17
《负荆请罪》教学反思(15篇)11-17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负荆请罪》教学反思10-31
教案中班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