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03 20:43:2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认识8个字。

  2.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根据每个人课下搜集资料,创造机会充分练说。

  3.理解“寻找”、“野外”两个词语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

  6.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7.培养学生换位想象的能力。

  8.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9.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3.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

  4.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正是初冬的季节,秋姑娘刚刚才和我们说再见你们还记得秋姑娘都给我们送来了那些礼物吗?赶快回忆回忆,因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与秋天有关的文章。(出示课题:寻找秋天),齐读课题。“寻找”是什么意思呀?希望这节课通过我们的成功合作,能够把秋姑娘曾经送给我们的礼物一一寻找到。

  二.新授课

  (一)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充分练说。

  1.看图说一说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

  师:同学们老师找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礼物,你们快看(出示:

  金色的稻田图)!秋姑娘给我带来(金色)的(稻田)。你也把自己寻找到的礼物跟你的朋友说一说。

  2.小组讨论

  刚才老师看大家讨论的特别好,谁愿意把你刚才说的跟大家说

  说?

  3.指名说一说

  奥!你们寻找到这么多秋姑娘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真太棒!你

  们想不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呢?

  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小伙伴都寻找到哪些秋姑娘送的礼物

  呢?他们找到得跟你们的一样不一样呀?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看。

  (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1.范读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还有谁在哪里寻找秋天?(生1:有王老师、小文、小方和小力到野外去寻找秋姑娘给他们带来的秋天的礼物。)

  问:“野外”是什么意思?

  问:课文中小朋友寻找到了秋姑娘送的哪些礼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图片)原来他们也寻找到了那么多秋姑娘送的礼物,我想他们跟我们一样也特别喜欢秋天,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出示板书)

  2.练习朗读

  (1)那么赶快跟你的小伙伴练一练

  (2)谁想给大家读一读

  (3)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4)还有这么多同学都想要读,那咱们就一起读好吗?

  (5)你们读得这么好,我想考考谁的记忆力最好。把书扣上。

  谁能连贯的把他们的话说一说。

  (6)合作朗读,师读第一句,大家读小朋友说的`话和最后一句。

  3.积累词语

  师:是呀!秋天有这么多的颜色,那么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说一说吗?

  4.换位想象

  师:秋天的景色太美了,你们看这么美的景色还吸引谁呀?(大雁)快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呀?

  不知不觉中,通过合作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么多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现在我们大家就休息一会儿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5.一分钟休息,猜谜语

  全班玩猜谜语的游戏,你们也像小文、小方、小力一样用说说“秋天是()的”,请你的朋友猜猜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礼物。

  (三)仿照原文,口头作文《寻找冬天》

  过渡:通过我们共同合作寻找秋天,老师发现你们越来越聪明了,有一件事我想请你们这群小机灵鬼儿帮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五彩缤纷的秋天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充满神秘感的冬天。学校的“小喇叭”广播向我们征集有关《寻找冬天》的小片断,要求仿照《寻找秋天》这篇课文来说一说。说得好的我们要推荐到学校的小广播站请他给全校同学说一说。我们看看到下期的“小喇叭”广播时能听到我们一1班哪位学生的声音。

  (1)先给你们一点时间,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冬天的景色。

  (2)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冬天的图片。

  (3)把你想到的,看到的和你的同桌先说一说。

  (4)全班交流

  下节课我们选出班里说的最好的同学到小广播站去广播。

  三.总结

  感谢同学们与我的合作,正是因为我们的合作才发现了五彩缤纷的秋天,而且发现了冬天的美丽之处。韩老师特别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能够合作得更好,去发现更多更美丽的事物。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选取自苏教版七年级课本,现并入我校语文课程统整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为生命喝彩”单元中。一、教材分析

  “为生命喝彩”单元,向人们展示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进而初步规划自己的生命轨道,也谱唱一首自己的生命之歌。

  经过课程统整,“为生命喝彩”单元加入了王安忆的作品《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文章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划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让我们认识到男子汉的真谛。

  本文的教学在主题上与本单元“为生命喝彩”相扣,由名人而普通人、由理想化的形象而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延伸,是其内容上的拓展;而通过对文本各个片断的品读,从而把握全文中心这一散文阅读方法的渗透,则为下一单元“风俗世情”中《稀粥南北味》等散文的阅读开启了大门,这是本文教学对“课程统整”的一个实践。

  而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也由此展开:1、通过对人物描写的阅读和思考,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要词语、语句或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读解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的涵义;对于叙事散文,通过对各个片断的分析,总体把握全文的主旨。

  2、引导学生以个体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朗读、质疑等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3、引导学生认识到“男子汉”的真谛,并树立起做一名男子汉的志向来。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中,既有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设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进行有效的阅读;更有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问题,通过个体的思考、班级的交流和讨论去解决问题;并布置了思考、解决更多疑问的课后作业,这些环节的设置,给学生创设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这些正体现了本课所采用的问题教学法的精神。

  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让学生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成为有效的`问题的思考者和解决者,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和钻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教师则成为一种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也就是在问题的引导下,启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进而能够独立思考,试图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分析

  1、课前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

  分小组朗读最感兴趣的段落片断,圈划文中表现男子汉气概的词语,并且可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

  小组合作和借助媒体辅助学习是当代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

  2、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明确课文主人公,导入对课文正文的学习。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简要梳理、学习部分段落片断。

  这里的“部分段落片断”指的是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对课文中的主人公形象进行理解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个体的思考和思想的交流完成,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而此过程中,教师则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遵循朱熹“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的“精思”的原则,本课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便是:重点分析其它几个片断,寻找小男孩内心深处的“男子汉”本色。

  这一教学环节中所涉及到的几个片断,如“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父亲的崇拜”等部分,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环节的教与学主要运用学生对文本中自己有疑问之处提出质疑,并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解决的方式加以实践。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和钻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一方面,我们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要立足于文本;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将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

  因此,本课的第四个教学环节是:对全文进行小结,对原有单元在内容上加以拓展,从阅读方法角度进行探究。

  内容上的拓展体现在通过哈尔威船长与小小男子汉的比较,完成本单元由名人而普通人、由理想化的形象而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延伸的环节,让学生认识到:男子汉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真正的男子汉不在于外在条件,只要具有勇敢、刚强、执着等这些内在的品质,我们都能成为男子汉。继而引导学生们从课本走进实际生活中,寻找和关注自己身边的男子汉。

  阅读方法的探究指的是对于叙事散文,通过对各个片断的分析,总体把握全文的主旨这一阅读方法的使用。运用这样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去尝试阅读一些结构相似但内容上与我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因而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的作品,例如课本“风俗世情”单元的《稀粥南北味》、《和田的维吾尔》等文章。

  纵观整个教学流程,思路清晰,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对原有教材既有内容上的拓展,又有学习方法上的探究,重在通过课程统整的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和思维的能力。整个教学,力求达到现代课堂的最高要求:教师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轻松和谐。

  3、本课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展示课文脉络的梳理和直观图片等。

  4、作业设计兼顾到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巩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关注学习方法的落实。说话和练笔作业的设计富有层次性,考虑和照顾到不同语文水平的同学,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动口、动笔。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6生字,3多音字,会写8字,自主积累词语。朗读课文,能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郑和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小时候就常常做小船,盼望着驾船出海远航。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1、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进一步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板书:做

  问:做什么?(发散)

  导语: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介绍的是谁?做什么呢?(补充课题,其中郑和的“郑”字加上拼音。)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音。

  1、自读课文,读完后标画出生字,并把它们读准确。

  2、小组学习:两个小伙伴为一组,互相读一读。如果你的小伙伴不会读,你要帮助他。

  3、反馈,读准字音。

  4、再读课文:把这些生字放回课文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自己试着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确。读完后标画自然段。想一想,郑和是谁?课文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郑和?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你对郑和有了哪些了解?

  在反馈的同时指导朗读。

  2、(1)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大家听出郑和是谁。

  (2)比较朗读第三句:他盼望自己能驾着船去远航。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船去远航啊!

  (3)感悟朗读第四句:他(常常)做些小船玩,还(经常)跑到造船的地方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记下来。通过括号里的词,你知道了什么?

  (4)朗读本段。

  导语:郑和是怎么做船的'?船做好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抓住事例,理解感悟。

  1、指名读课文的二至五自然段。

  想一想郑和是怎么做船的,船做好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2、反馈:

  (1)你从哪儿看出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

  (2)指导朗读。读出郑和一心一意造船的语气。他一心一意地造船,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他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3、小组学习:船造好了,郑和是怎么做的呢?

  下面请四个同学为一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齐读课文,然后说一说郑和是怎么做的,最后表演出来。

  4、采取读、说、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在反馈时重点指导以下三处。

  (1)表演朗读:郑和高兴得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评读)

  (2)第四自然段。

  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在朗读中体会“一本正经”和“争先恐后”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件演示:理解“像一条长龙似的”。

  (3)分角色朗读二至五自然段。

  (五)引导升华。

  (1)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你们喜欢郑和吗?为什么?

  (4)教师拓展:你们看,郑和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长大后,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六)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1、指导怎样讲故事:

  (1)有开场白。

  (2)向大家介绍故事的名字。

  (3)用口语化的语言。

  (4)与大家交流、加上动作、加上想象。

  2、讲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本课会写字。

  1、复习部首:示字旁竹字头左耳旁宝盖头光字头

  2、今天我们要写的字,就带有这些偏旁部首。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这些会写字。如果有的同学忘记了读音,可以请教同组的小伙伴,也可以问老师。

  3、反馈会写字的读音。

  出示课件:祖

  亲常那等宣(认读)

  4、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学。观察字形,形成初步的印象。

  5、重点指导:

  “等”字横画较多,第九画横要长一些,与竹字头平齐。

  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三)指导书写。

  (四)巩固练习。

  (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看偏旁写字小比赛。比一比,哪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得多。竹字头:右耳旁:)

  1、读一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本课中你还喜欢哪些词语?抄写在“我的词语库”中。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并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1、把课文读正确,了解读课文时还不太理解的词语。

  2、思考作者看了几次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3、了解巴金先生的生平,他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天学习哪篇课文?

  2.谁能把课题写出来?(指名写,写时强调该字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写得怎样?(简单评价)

  3、理解课题:“繁”是什么意思?(多)繁星呢?(许多的星星、数不清的星)

  4、简介背景:课文是谁写的?1927年的中国还很落后,一群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相约去海外求学,其中就有巴金先生,在乘船去法国巴黎的旅途中,他写下了许多游记,《繁星》就是其中一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导读:文中写了巴金先生几次看星,分别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预习中你是不是把这些内容都找出来了?请同学们来交流你们的预习成果。

  2、指名学生说。

  3、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这篇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还有别的分法吗?(提示:这是一篇游记,游记就是写在旅游的途中,今天我到哪儿了,看到什么玩了些什么?但这篇游记有些不太一样,谁看出来了?前两次并不是在他这次旅游途过过程中的事,而是--回忆。所以这篇文章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写回忆,一部分写现在)

  三、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看星的感受。

  1、直奔重点段,了解作者的感受:这三段中,大家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今在海上,是怎样的情景勾起了巴金先生对以往看星的回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段,一边读一边划,用横线划出巴金看到的星是什么样子的,用括号圈出他看到这样的星心中的感受是什么?并把你觉得重要的词语标上小黑点,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按提示自学第三自然段。

  3、集体交流反馈: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1)这段话由几句话组成,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句中的星是怎样的?指名读每一句,概括一下,第一句中的星是怎样的星?(理解“半明半昧”板书昧,问:昧是什么意思?半明半昧呢?这半明半昧的星是怎样装点在天空中的?理解“悬”)

  (2)再来看第二句,指名读,概括一下,这句中的星又是怎样的?(理解“摇摇欲坠”板书,问:坠是什么意思?欲是什么意思?整个词的意思就是--摇摇晃晃地快要掉下来)

  (3)第三句,指名读,概括讲这时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像是萤火虫在我周围飞舞,出示:飞舞)

  (4)指板书,联系“悬-摇摇欲坠-飞舞”你们看,星星在作者眼里发生了……变化,变得越来越……近,提问:星星为什么会跑到他的身边来飞舞?作者觉得星星像是萤火虫一样在身边飞舞,觉得和星星在一起,是星星从天上飞下来了,来到他身边,还是作者飞上天去了,来到群星中间?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星空里了,已经陶醉于星空之中了,他的身体上去了吗?不,是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上去了,他随着他的情感,随着他的想象来到了群星之间,陶醉其中,来,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读哪一句就要想象哪一句的内容,脑子中要出现与作者描写相同的情景。指两名学生读,齐读。

  4、体会作者的.感受:他被看到的景象陶醉了,被大自然的美感受了,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

  (1)指名回答。(出示相关段落)

  (2)提问:这段话写出了作者的几点感受?指名回答。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体会柔和、静寂、梦幻的不同感觉,指导朗读)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了他总的感受的?(触觉、听觉、幻觉)他把这几种感觉排列在一块儿写,突出表达了他此时内心总的感受,这样排在一起的写法,能给人带来丰富的内心体验,我们也来像这样写一写)仿写句子。(1我校的学生是……的,……的,……的。2上海这座城市是……的,……的,……的。)

  B.这是作者此时总的感受,而更具体更细腻的是他后面说的两点感受,一个是……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对我小声说话。他把这些星星都当作他的什么人了?(朋友)好友之间会谈些什么话?(星星知我心)还有一个感受……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睡在母亲的怀里会觉得(幸福温暖)这两种感觉该怎么读?

  5.与前两次比较看到的星星有何不同。

  (1)这是作者如今在海上的舱面上所看到的星以及他看到星时内心的感受,那么他之前在家乡和在南京看到的星是什么样子,内心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作者看到的星星的样子,用括号圈出看到这样的星时内心的感受,把关键的词语标上小黑点。

  (2)交流反馈:以前在家乡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子?(密密麻麻)三年前在南京呢?(星群密布)它们有区别吗?(密密麻麻是满天的星星,看起来没有秩序,星群密布虽然还是满天的星星,没有改变,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已经把它们看成一群一群,一组一组的呢?为什么他会组合这些星星了?看书回答。

  (3)他认识了许多星星,再看看星星就不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了,看,这几颗星组成了(师画北斗七星)……现在,他能把星星组合起来了,这时候就是他说的……星群密布。

  (4)那么,前两次看到“密密麻麻”、“星群密布”的星空时,他分别有什么样的感受?指名学生回答。(一是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一是仿佛在和朋友谈话。)相机出示三次的感受,这三次感受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一样的吗?(提示: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看到同一景物时,他的感受会是一样的吗?)

  (5)学生自主感悟后,与周围的学生交流交流。

  (6)集体交流反馈。

  四、根据课文线索归纳主要内容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一一展开的,这三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看到的星,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请你根据这线索,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指两名学生归纳)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请你也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去观察星空,让星星和你作伴,让自己的想象插上翅膀。把自己的观察所得,把自己的奇妙想象写下来。

  板书设计:

  32、(爱)繁星

  从前家乡庭院密密麻麻母亲

  三年前南京菜园星群密布朋友

  如今海上舱面半明半昧朋友“母亲”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着重学习写好带有禾木旁、木字旁的字。

  2、继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他们能初步初自己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

  2、学写带有禾木旁、木字旁的字。

  三、教学难点

  继续指导学生初步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词卡或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融情入境。

  1、同学们,假如你们一家人外出游玩时,你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你当时会是什么心情?你又会怎么做呢?

  2、看!这就是两只和你一样不小心离开了妈妈怀抱的小鸟。大家愿不愿意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

  课文中的两个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把这两只小鸟作为自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学生第11课,看看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齐读课题:小鸟朋友。

  (二)初读课文,音准句通。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听清字音)

  2、请学生借助生字表画出生字,并反复认读。

  3、同桌互相指读识字卡片。

  4、教师指名认读—带读识字、词卡片。

  5、请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小组学习:互听、互评、互助。

  7、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听、评,重点指导读好长句中的.停顿)

  (三)读文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1、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大意)

  2、学文理解,感悟语言。

  (1)学习第一自然段,想象情境,体验情感。

  ①从大树上掉下来的小鸟见不到妈妈,它们会想些什么?

  ②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想一想应该怎么读,自己练一练。

  ③指名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1)从哪儿能看出来两个小朋友是精心喂养小鸟的?

  (2)你们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自由练读,指名反馈。

  (3)真是精心极了。可小鸟快乐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面对并不快乐的小鸟,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谁来读读书上的语句进行回答?

  4、学习第三自然段,发挥想象,感悟真情。

  (1)指名说说小鸟是怎样回到鸟妈妈身边的。

  (2)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鸟妈妈。当你看到自己的小宝宝又回到自己的身边时,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3)鸟妈妈们,你和小鸟在说些什么呢?

  (4)两个小朋友听了小鸟一家在欢歌笑语后又会想些什么呢?

  5、有感情地朗读。

  (1)请学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意思读出来。

  (2)同学们,你们打算向两个小朋友学什么?

  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两个小朋友一样,爱护小动物。

  (四)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自主记忆。

  1、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4、指名反馈: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三)指导书写。

  请学生找出自认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1、“和”与“羽”:掌握左右结构的字“左长右短”和“左右基本相等”的结构特点,把字写匀称、端正。

  2、“种、秋、林、校、机”: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结构特点是“左窄右宽”。指导学生观察结构特点,把字写匀称、端正。

  3、重点指导带禾木旁和木字旁的字。

  (1)课件演示或出示识字卡片,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记忆的?

  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难写字可练写两遍。(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辅导)

  (四)作业。

  1、认真抄写生字、词。

  2、有兴趣的学生自选2—3个词语练写一句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诗是儿童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全诗以“乐”为线,心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意思,会用“培养”写一句话。

  b、正确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的.节日时所流露的喜悦、幸福和自豪的心情,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1、播放《快乐的节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感受课文内容。

  2、揭题导课。

  二、自读课文

  1、自主读书

  2、自主发现

  a、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b、读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

  3、自主感悟

  学生学习反馈:

  三、启发想象,学习第1节

  1、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春风和熙,小鸟欢唱,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舒服,这时我们

  欢度节日的心情是怎样的?

  2、朗读体会欢快的句子。

  3、理解比喻句。

  4、听录音读第1节

  5、指名读,说说节日的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学习第2节

  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说说第1、2句

  这两句的写法跟第1节的哪句写法相似?为什么说它们在向我们祝贺,

  向我们歌唱?

  2、创设情境,学第3句。

  A、情境一:有我们就更美丽

  我们到山上去春游,田野里到处百花齐放,彩蝶飞舞,当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扬,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你有什么感觉?

  B、情境二: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她象征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少年儿童也是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祖国把重担托付给我们所以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3、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五、自主作业

  1、用自己的方法巧记生字新词。

  2、摘录课文中反映少先队员快乐心情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让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开展第一、二小节的朗诵比赛,可采用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畅谈理想

  1、自由朗读第3小节。

  2、理解诗句。

  3、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思想,畅谈自己的理想。

  4、朗读体会第4小节。

  5、带着欢乐的心情朗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升华感情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2、采取朗读表演、背诵比赛或学唱歌曲等方法,以渲染欢乐的气氛升华情感。

  3、边听歌曲,边想象画面。

  四、课外延伸,指导写作

  1、导语

  刚才,小朋友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想象着热闹欢快的画面。现在,请大家结合在快乐周自己欢度六一节的情景,也可结合课文中的诗歌,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2、学生独立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单元提示”,指导分段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展开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研究西门豹所作的调查,分析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大原因,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板书)随机解释“闹”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五、练习拓展:

  修改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研读第二、三段

  1、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绅祸害百姓的事实后,可采取归些办法惩治他们?

  2、但西门豹采取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三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4、想象说话:漳河边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过会怎么说?

  5、西门豹还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总结,领悟人物品质:

  现在谁来说说00多年前的西门豹为什么到现在还被人称颂?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天地04-12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柳树》教案11-19

小学语文教案11-08

小学语文《林海》教案04-11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1

小学语文《荷花》的教案01-2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2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