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班数学教案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数学活动因为其本身的严谨性、条理性比较强,课堂教学的紧密性、知识点的连续性、幼儿的理解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一种情况:积极参与的幼儿总是固定的几个,有相当一部分小朋友总是处于一种被动跟说或听的状态。
针对这个问题,我尝试按照新思路对小班数学活动进行了设计并实践,在每个环节的安排上考虑了数学活动的整体递进要求,希望通过探索,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够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活动目标:
1、能知道3以内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 图片 3个数字框
活动过程:
一、师幼听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做律动。
二、看一看。
幼儿观察课件,进一步认识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1一只熊妈妈(用数字“1”表示)
2、两只小熊(用数字“2”表示)
3、三个洋娃娃(用数字“3”表示)
三、想一想,说一说。
幼儿和熊妈妈一起整理礼物。
四、玩一玩。
游戏——《送礼物》
幼儿给熊妈妈送礼物,在游戏中理解3以内数量与数字的关系。
五、师幼齐唱生日歌,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分四个环节,在第二环节中,让幼儿观看课件,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重点讲解1只熊妈妈用数字1表示,2只小熊用数字2表示,3个洋娃娃用数字3表示。幼儿从直观的图片到亲自做动作,如拍两下手,学小兔跳3下,学小猫叫2下,学小鸡叫1下,让幼儿真正理解了3个物体与数字33的对应关系。
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在看、听、做、玩中理解了数量语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环境和材料对活动起了激励作用。孩子以集体、小组、个人等形式积极参与活动,活动氛围轻松愉快。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要耐心等待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主题,让孩子更有兴趣、更得参与快乐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点心时间,经常听到小班幼儿边吃圆形饼干边说儿歌“饼干圆圆,圆圆饼干,啊呜一口,变成月亮……”但吃到其它形状的饼干时,就只顾着吃了,这说明幼儿对圆形以外的图形接触不多,我们应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条件让小班幼儿从生活中接触各种图形。《纲要》中提出:教学活动来源于生活,让孩子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的相关知识,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了让他们能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圆形和方形》。
本次活动创设了能更好激发幼儿兴趣的情境,以“小猫小狗带礼物来做客”的情节贯穿,让幼儿在看一看、分一分、找一找、吃一吃的`在过程中,认识熟悉圆形和方形并能准确区分,体验到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和方形,并学习简单的形状分类。
2、学说短句“XX,我请你吃X形饼干”。
3、和同伴品尝食物,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积累生活中物品的隐藏图形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小猫、小狗图片各一张;圆形和方形饼干若干;圆形和方形盘子各一个;圆形、方形实物若干;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唱唱跳跳,欢迎客人做客。
今天,有两位客人要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谁吗?瞧!它们来了。
原来是小猫和小狗,宝宝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二、看看送送,学习形状分类。
(一)看一看,认识圆形和方形。
1、观察礼物,认识圆形。
小猫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礼物。(播放PPT)
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闹钟、皮球都是圆圆的,我们叫它圆形。
2、观察礼物,认识方形。
小狗也给我们带礼物了,看一看有哪些礼物。
这些礼物是什么形状的呢?
小结:水彩笔、图书都是方方的,我们叫它方形。
(二)分一分,学习形状分类。
1、巩固认识圆形和方形。
小猫和小狗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我们请它们吃东西吧,老师准备了一些饼干,请你看看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2、尝试进行形状分类。
小猫喜欢圆形,我们把圆形饼干送给它,小狗喜欢方形,我们把方形饼干送给它,送的时候要说“XX, 我请你吃X形饼干”。(幼儿操作)
三、找找吃吃,体验活动乐趣。
1、找一找,熟悉圆形方形。
在我们周围生活环境中,也有很多图形藏在里面,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2、吃一吃,感受活动快乐。
宝宝找到很多圆形和方形,真开心啊,让我们和小猫小狗一起吃形状食物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购物活动,感受其中的愉快。
2、懂得购物的秩序,不在商场里随意拿取翻动货架上的商品。
3、不提出无理要求,会用商店的口吻与成人交流。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在活动室的.购物区布置商店的场景。
活动过程:
1、和幼儿讨论购物的话题。
(1)小朋友,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来自哪里呀?(可以用玩具、漂亮衣服和小饰品举例。)
(2)商店(超市)里面什么样子?都有什么商品?那里人多吗?
(3)你和家人一起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你最喜欢去哪个商店(超市)?
(4)商店里有你喜欢的物品吗?是什么?看到它你有没有想要买的想法?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呢?
2.翻看幼儿操作材料,理解画面内容。
(1)图画中的场景是哪里啊?画面中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2)小朋友为什么抱着一个布娃娃呢?你猜猜她想做什么?
(3)小朋友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妈妈又会怎样回答她的提问呢?
3.老师揭晓谜底,告诉小朋友对妈妈说的话。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想法。
(1)你觉得她这样做对吗?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会怎么做?
(2)你觉得妈妈会满足她的要求吗?为什么?
(3)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妈妈对你说了"不行",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懂得和家人进行商量,经过允许才可以购买,如果被拒绝也不能哭闹发脾气。)
4.帮助幼儿了解商店(超市)的环境,请幼儿自己提出购物时需注意的事项。
(1)在商店(超市)里面能否离开成人的视线,独自闲逛?
(2)在得知家人的购物计划后不配合妈妈购物,只是看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样对吗?
(3)在商店(超市)内随意摆弄商品,甚至破坏商品的包装。这样可以吗?
(4)没有付钱的商品能不能拆开包装或直接享用呢?
5.情景游戏《购物》。(老师装扮营业员,幼儿扮演顾客分组进入购物区自选商品并和营业员进行交流。)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3、学会准确地说出“3添上1就是4”的短句,能认读数字4并理解4的实际意义。
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习4的形成与认读。
难点:能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实物,理解4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教具:课件、红、绿、蓝大圆点卡片各一张。
心理准备: 幼儿熟悉3的点数,以及会认读数字3、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利用小熊请客的情节复习3的点数。
指导语:“今天天气真好,小熊请小猫来家里做客。先来了3只小猫。”(请幼儿拿出3张小猫的图片在桌子上从左向右摆成一横排,再请幼儿用右手食指指点着图片从左向右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
二、展开
指导语:“小熊拿出鱼来招待朋友。”
1、学习4的形成。
(1)幼儿操作:现在有几条鱼?怎样让3条鱼变成4条鱼?(幼儿边操作变说出几条鱼)
(2)练习4的点数。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数数现在有几条鱼。”(点数方法同上,说出“3添上1就是4”的短句)
2、幼儿用圆点卡片复习4的形成。
提问:“请小朋友摆出3个圆点,想一想怎样变成4个圆点?你是怎么做的?”(完整地说出“3个圆点添上1个圆点是4个圆点”)
3、幼儿用数字卡片表示4的形成,形成数的概念。
指导语:“4个圆点用数字几表示?1个圆点、3个圆点呢?”(引导幼儿说出数字1、3、4。)
4、认读数字4、
(1)教师出示标有数字4的卡片,形象记忆。
提问:“数字4长得像什么?”(像小旗)
(2)认读数字4,让幼儿正确发音。
5、理解4里面有4个1。
(1)教师出示4个不同的颜色的圆点(红、绿、黄、蓝个1个),请幼儿说说都有什么颜色,并点数总数。
(2)提问:“一个红色的圆点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贴在红圆点的下面,同样标出其他圆点及数字,数数4个里面有几个1)
小结:4里面有4个1。
6、理解4 的`实际意义。
看看我们的周围,还有什么物品也可以用4来表示呢?(幼儿实地观察,寻找可以用4表示的物品,理解4 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1、教师评价:总结本节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态度、动手操作、知识掌握的情况。
2、活动延伸:利用幼儿教材,复习、巩固数字4的形成及实际意义。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
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很多圆形的东西。
2、能在周围环境中根据图标寻找实物。
3、体验帮助小白兔的快乐情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小兔的家场景,并在其中较隐蔽地放置活动中所需的圆形东西。
2、小兔布偶一只和实物图标。
活动过程
一、引发帮助小兔的愿望:
出示小兔木偶,由教师讲述小兔遇到的困难,激发幼儿帮助小兔的愿望:小兔要和小伙伴一起去公园玩,它想好了要带一些东西去,这些东西都在小兔的`家里,都和小兔捉迷藏,你们愿意帮助小兔一起找出来吗?
二、根据图标寻找实物:
1、出示图标,引导幼儿逐一说出图标上实物的名称。
2、幼儿根据图标帮小兔在家中寻找实物,教师引导幼儿将找到的实物和相应的图标放在一起。
三、感知实物的共同特征——圆形。
1、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形图标,认识圆形。(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画一画圆形是圆圆的)
3、小兔感谢小朋友的帮助。
四、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请幼儿在室内外与身上找找说说圆形的物体。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找朋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孩子发现鱼身上的不同颜色,而且需要孩子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颜色排列上的差异,从而根据鱼身上的条纹,找到相应“好朋友”。粘纸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操作,因此这一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认知学习,且能在操作中体验找朋友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发现鱼的不同特征,并大胆表述。
2、学习独立粘贴的习惯,体验操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发现鱼的不同特征,并大胆表述
活动难点:学习独立观察、粘贴的习惯,体验操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条鱼,幼儿观察发现两条鱼条纹的不同之处
二、找好朋友
再出示两种相同的鱼,请个别幼儿上来找朋友
三、出示三条鱼,幼儿表达观察到的不同处
四、出示贴纸,教师示范
五、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第一次在小班尝试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还并不太熟知每个幼儿能力的情况下,本次活动不仅是努力尝试达到目标,也是在操作中观察每一幼儿数学能力的差异,为今后数学的集体教学创设更适宜的环节。
(1)观察教学的层次性不够明显
从操作的成效发现,幼儿的能力虽然参差不齐,但表现最弱的则是对身上有三种颜色的鱼的辨认,既要分辨颜色,又要考虑排列,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时,我的方法过于笼统,不具层次递进性,应先请幼儿观察比较两种颜色及其排列,并让幼儿示范操作;再着重强调三种颜色的观察,先观察颜色,然后将颜色和排列结合着比较,在幼儿的示范中及时发现不足并纠正
(2)忽略了大胆表述的重要作用
让幼儿除了观察以外,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与同伴共同学习的一个过程,但在教学中我忽略了这一点,让自己的说变成了主体。其实幼儿的表达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的形式,个人的回答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个别问题,从而当场纠正,集体的回答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关注全面,促使幼儿集中注意力。
(3)操作用具混淆、出现漏缺
在操作中,大多数幼儿撕粘技能基本没有问题,但手眼的协调能力还不够,贴纸和小鱼的身体对不准,容易贴到外面去;个别两个幼儿方向感不强,将小鱼的头尾贴倒了。有小部分幼儿出现了贴纸混淆、小鱼没有贴全的情况,当然对于这点我也意识到应该给幼儿人手一个操作盒,在操作盒内进行则可避免这一疏漏,但由于现在班级硬件条件的限制,在今后还需多收集补充,给幼儿一个完整地操作条件。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连衣裙的颜色、扣子的形状。扣眼的多少一一对应的缝纽扣、挂裙子。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裙子上5以内的扣子数量。
3、体验帮助小兔子缝纽扣、挂裙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材料:红黄蓝三个衣架,红黄蓝三条不同颜色的连衣裙,连衣裙上分别有3、4、5个扣眼,三角形、圆形、方形三种不同形状的白扣子。
2、小兔的图片、操作时的音乐、展示作品展。
活动过程:
一、出示连衣裙,引起幼儿注意
1、教师:“今天呀,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瞧,它是谁?”(小兔)
2、教师:“对,是小兔,它准备要开一家服装店,由它自己来设计衣服,今天它带着它设计的连衣裙来到了我们班里,先要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下。”
二、教师出示三种不同颜色的连衣裙,由幼儿发现问题。
1、教师:“哇,多漂亮的连衣裙呀!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2、情况一:若幼儿说到颜色不一样时;
教师:“嗯,你发现了三条裙子的颜色不一样,那分别是什么颜色呢?”(粉色、蓝色、黄色)
3、情况二:若幼儿说道纽扣的形状不一样时;
教师:“哇,你的小眼睛真厉害,原来呀,这些连衣裙上的扣子也是不一样的形状呢。”
教师总结:粉色的连衣裙上的扣子是圆形的,黄色的连衣裙上的扣子是三角形的,蓝色的连衣裙上的扣子是正方形的。
4、情况三:若幼儿说道纽扣的数量不一样时;
教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三条连衣裙上的扣子数量也是不一样的啊!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5、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纽扣还没缝好”这一问题。
教师:“粗心的小兔呀,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它的连衣裙还没有完成呢!你发现了吗?”
6、教师:“原来小兔只缝了一个扣子,其余的扣子还没有缝好呢!它想请我们来帮帮忙。
①教师:“我这里有一个纽扣盒子,盒子里有不同形状的三种纽扣,有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谁愿意来帮助小兔完成呢。”
②教师根据幼儿在示范中出现的错误,随机进行要求的明确,请幼儿说出错误并改正错误。
7、教师在幼儿回答的`过程中随机穿插对扣眼的介绍。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扣眼)扣眼有什么用?一个扣眼上扣几个扣子?
明确要求:一个扣眼上扣一个扣子,对应连衣裙上的扣子形状标记进行缝纽扣。
8、第一条连衣裙请一个小朋友完成,后面两条可以请两个小朋友同时完成。
9、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漂亮的连衣裙终于完成啦!可是,我们的小兔可讲究了,它还要把缝好扣子的连衣裙挂到衣架上哦!(教师出示衣架,请幼儿观察)衣架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挂衣服呢?
10、教师总结:哇,你们的想法和小兔的想法一样呢!什么颜色的连衣裙要挂在上面颜色的衣架上哦!
三、幼儿操作,完成衣柜里的三条连衣裙,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你们真厉害,小兔心里可开心啦,现在小兔把所有的连衣裙都拿了过来,要请小朋友来帮忙检查检查,如果发现有还没有完成的,请你帮忙完成哦!”
2、教师:小兔有一个要求,就是小朋友需要按照纽扣的形状来帮忙订纽扣哦,然后三条连衣裙都订好以后就要把连衣裙挂在衣架上,也要和小兔的想法一样,对应颜色的连衣裙要挂在对应颜色的衣架上。
3、教师发放材料,巡回指导。
四、操作完成,展示并评价幼儿作品。
1、教师引导幼儿将作品展示在前面的板上:哇,你们真厉害,已经帮助小兔全部检查了一遍了,也帮助它把没有完成的全部完成咯。
2、教师:“现在小兔已经把连衣裙全部挂在了裙子店里咯!我们再来仔细检查一下,有没有小朋友也和小兔一样粗心没订好扣子呀!”
3、教师:“看一看对应颜色的连衣裙有没有挂在对应颜色的衣架上呢?
仔细看看每一条连衣裙的扣子形状有没有扣错呀!”
3、教师:“你们真棒,小兔也把大拇指送给你们!它告诉我要和你们说一声谢谢呢!听!小兔的服装店开业咯,它邀请我们一起去参观呢!”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比较的就不正确了。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8-16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8-02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0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7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4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6
小班数学教案06-15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3
小班数学教案09-15
小班数学教案【热门】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