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音乐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了解各种会飞的东西。
2、学习用问答形式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仿编。
活动准备:
1、教师幼儿共同收集的有关会飞的物体(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的图 书、音像资料等)的图书、图片、音像资料等。
2、音乐CD(歌曲P6、P14),遥控器。
3、联系扮演小鸟的幼儿。
4、翅膀贴纸人手一份。
5、鸟儿头饰一只。
6、天空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表演形式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前几天有位小朋友问老师一个问题,他问‘谁会飞?’”
请出小鸟(幼儿扮演),边飞进教室边说:“鸟儿会飞。”
教师:“鸟儿鸟儿怎样飞?”
小鸟扮演者拍拍翅膀,说:“拍拍翅膀飞呀飞。”
教师:谢谢鸟儿帮老师回答了问题,再见!
小鸟:再见!
二、初步理解,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动作表演。
教师:“谁会飞?”
(鸟儿会飞。)
教师:“鸟儿鸟儿怎样飞?”
(拍拍翅膀飞呀飞。)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学鸟儿飞。
教师:“小鸟们飞得真好看,老师呀要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歌曲。希望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完成。老师来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得最棒!”
2、以问答形式引导幼儿答唱。(教师唱一句,幼儿问一句。)
教师:“谁会飞?”
(鸟儿会飞。)
教师:“鸟儿鸟儿怎样飞?”
(拍拍翅膀飞呀飞。)
教师:“小朋友真棒!是你们和老师一起编出了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曲来唱一遍吧!”
3、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谈论各种会飞的东西。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除了鸟儿会飞,还有什么也会飞?”
2、对应幼儿讨论内容,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如:各种鸟类、蝴蝶、蜜蜂等昆虫,蒲公英等植物,风筝、飞盘等物体,飞机、飞船等飞行物。
3、说说这些东西是怎样飞的。
(请发言的幼儿学学该说物体飞的样子。)
四、关于“谁会飞”的问答。
1、根据前一环节的讨论,师幼进行“谁会飞”的问答。
教师:“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会飞的东西。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问答游戏。 老师来问,你们来回答。”
2、指认图片,幼儿分组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有哦节奏地说一说。
如:谁会飞?飞机会飞。飞机飞机怎样飞?转转螺旋桨飞呀飞。
谁会飞/蒲公英会飞。蒲公英蒲公英怎样飞?风儿一吹飞呀飞。
五、学唱歌曲第二、三段。
教师:“刚才鸟儿很高兴,我们用好听的歌声把它唱出来了,现在飞机很着急,我们把它也用好听的歌声唱出来吧!”
同样方法学唱歌曲第三段。
六、仿编、演唱歌曲。
1、幼儿跟唱歌曲,进一步巩固歌曲。
2、师幼共同尝试将有节奏的问答一一填入曲中,进行演唱。
教师:“其它会飞的也着急了,我们也把它们唱出来吧!”
3、借助图片提示,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七、结束活动,幼儿边飞边演唱歌曲。
教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动听的歌曲。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对小翅膀,让我们小朋友贴上小翅膀也像鸟儿一样飞呀飞!”
小试节奏活动后的些许思考
连着在新中班上了两个音乐节奏活动,新中班的孩子还从没接触过乐曲,以往都是以单一的拍手表现形式,第一次看我拿出那么多“新奇”的乐器时,孩子们兴奋极了,所以在第一次尝试使用乐器敲敲打打时,许多孩子都是兴奋地盲目乱敲打,但是我没有生气,而是还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自由敲打一会,等新鲜劲一过,再启发他们发现如何让乐器发出的响声让人听着舒服和谐,一起总结出一些简单的合奏打击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再通过示范,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演奏方法,的确,效果很明显。
第二次为孩子们上节奏活动时,我开始配上了节奏卡,希望通过图谱的帮助,联系各种节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图谱以它的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使看不出,摸不着的抽象音乐形象化,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互结合,帮助幼儿掌握音乐节奏,旋律。而活动实践下来,孩子们兴趣高极了,在图谱的引领下,发出来的声音和谐多了。
活动后我的些许思考: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一大要素,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也是旋律的骨架,支柱,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节奏感知能力,但水平还不够,感知不够精细。因此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引导,培养,打击乐演奏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孩子们对音色,曲式结构,变声部的表现力的敏感性。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能够更精彩些。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石头在我们农村随处可见,在小河边、马路旁、山坡上,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头,却对人们的生活起着巨大的影响。在开展的《石头乐》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在玩一玩、画一画、讲一讲中发现石头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顺着孩子们的兴趣、思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旨在提高他们音乐节奏的敏感性及表现力,体验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看图谱学习用石头打击歌曲的节奏。
2.感受石头敲击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3.喜欢音乐活动,体验石头敲击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块鹅卵石,人手一件金属物品(如小勺)。
2.音乐磁带《加油干》,大图谱一幅,反复标记。
3.在音乐伴奏下学习用石头敲击简单的节奏。
活动过程:
一.运用已有经验,感受表现歌曲。
1.引入:师:"小朋友,今天的音乐时间又到了。"2.复习歌曲《加油干》
师 :"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加油干》,今天,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首歌很好听,我们除了唱出来,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这首歌呢?(乐器)"二.借助图谱,学习用石头为音乐配节奏。
1.提问:"我们在什么时候唱这首歌?"(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2.出示图谱,感受歌曲的力度。
(1)师:" 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农民伯伯要把它们运到市场上去卖,你看看这几筐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大筐小筐)农民伯伯搬大筐的苹果时因为苹果重,所以要慢一点,搬小筐的就?(快一点)为什么?(小的轻)我们用拍手来为他们加油,一筐苹果拍一下手,我们一起来唱一遍。"(2)完整的听音乐拍节奏。到大筐时要拍大力一点,小筐时轻一点,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3.石头碰碰响(1)看,谁来了?调皮的小石头也要来为他们加油了。
(2)师:"小朋友,老师在你们椅子下面的箩筐里准备了小石头和小勺子,请你们来玩一玩,待会儿请你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4)请个别讲述小石头与不同物体碰撞的声音是否一样,各是怎样的声音。
(5)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声音来表现歌曲内容。
4.石头打击乐(1)幼儿分声部练习(2)出示反复标记,引导幼儿理解其含义。
(3)教师指挥,幼儿分组演奏。
(4)幼儿指挥,集体练习演奏乐器。
三.总结评价,鼓励幼儿用乐器继续表现乐曲。
师:"今天,我们用石头与勺子为这首乐曲配上了好听的声音,那老师这里还有什么呢?"(出示各种乐器)师:"老师把这些乐器放到区角里,下课后,请小朋友去玩一玩,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今天的音乐时间就到这里。"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一、儿歌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双手手指相对,合成圆圈形状,并且随着儿歌歌词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大。
3—4小节:模仿小猫走过来。
5—6小节:模仿小老鼠害怕团团转的样子。
8—9小节:“小老鼠”四散躲起来。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念读儿歌,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听辨音乐的开始与停止、感受音乐速度的快慢。
3、遵守游戏规则,知道小老鼠什么时候在逃,什么时候不动了。
【活动过程】
l、模仿猫和老鼠走路:
(1)教师演唱歌曲《小老鼠》,请幼儿欣赏。
(2)问:歌里唱的是哪个小动物?它是怎么走路的?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老鼠走路。
(3)问:小老鼠最害怕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走路的?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猫走路。
(4)引导幼儿思考小猫和小老鼠脚步声的不同,模仿小猫和小老鼠走路。
2、听辨节奏,念读儿歌:
(l)教师用手在地上拍慢、快两种节奏,请幼儿听辨哪个像小猫的脚步声,哪个像老鼠的脚步声。
(2)问:哪个声音像小猫的脚步声?
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在地上拍节奏,引导幼儿念读相应的儿歌。
(3)如上方法,学习念读小老鼠的儿歌。
3、分析猫叫,感受强弱:
(l)问: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越来越近,它喵喵喵的叫声也会越来越小,逐是越来越大?
引导幼儿边用手做动作,边模仿小猫的叫声(参考儿歌部分动作建议l—2小节)。
要求:动作由小变大,声音由弱到强。
(2)边做动作边念读一遍儿歌。
4、图谱学习: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图谱表示儿歌内容。
①问:儿歌里小猫走过来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演奏的?是怎么拍地板的?
用哪张图能表示小猫走过来?
引导幼儿用小脚印来表示小猫走过来。
②依次提问,请个别幼儿选择图片,粘贴到黑板上。
问:用哪张图片来表示老鼠吓得团团转?
小猫从远处走来,声音越来越大,可以用哪张图片来表示小猫的叫声?
吱溜一声又用什么图片来表示?
③教师以故事语气出示完整图谱:
喵喵喵,小猫走过来(贴上小猫的图片),老鼠吓得团团转(贴上小老鼠),吱溜,快点躲起来(贴上小房子)。
(2)引导幼儿看图谱,念读儿歌并表演。
①教师手指图谱,指挥幼儿念读儿歌。
②分组分角色念读儿歌,加深记忆。
③请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老鼠,边念读儿歌边模仿猫和老鼠进行表演。
5、音乐听辨与游戏:
(1)播放音乐,请幼儿听辨哪段像猫,哪段像老鼠。
(2)教师:小猫走一走,停一停,四处看看有没有可以吃的食物。
教师边说边模仿小猫,给予幼儿动作提示;请幼儿听音乐模仿小猫。
(3)续听音乐,请幼儿听辨老鼠的音乐,模仿小老鼠的样子。
(4)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模仿猫和老鼠:
小老鼠肚子饿了,悄悄出来找食物,它们东瞧瞧西望望(引导幼儿模仿老鼠表情、动作),看看食物在哪里。找到食物了,真开心、快吃啊!突然,听到了猫的脚步声,快躲起来,不要让猫发现了,我们躲在桌子下(第二遍音乐玎以躲在门后面、躲在角落里)一动也不能动,千万不要发出声音。共同模仿猫的动作,伸个懒腰,喵喵叫,揉揉肚子,竖起耳朵、瞪大眼睛找找哪里有老鼠。
(5)互换角色,玩游戏:
教师扮演小猫,幼儿扮演小老鼠,听音乐玩游戏。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感受音乐的快与慢、开始与停止。教师在与幼儿一起做模仿时,适当给予语言提示、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模仿,但是语言运用要少,声音要轻,以免影响幼扎听辨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本活动在小班、中班上学期均可开展。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情境,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如:老鼠装死、偷油。
小试节奏活动后的些许思考
连着在新中班上了两个音乐节奏活动,新中班的孩子还从没接触过乐曲,以往都是以单一的拍手表现形式,第一次看我拿出那么多“新奇”的乐器时,孩子们兴奋极了,所以在第一次尝试使用乐器敲敲打打时,许多孩子都是兴奋地盲目乱敲打,但是我没有生气,而是还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自由敲打一会,等新鲜劲一过,再启发他们发现如何让乐器发出的响声让人听着舒服和谐,一起总结出一些简单的合奏打击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再通过示范,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演奏方法,的确,效果很明显。
第二次为孩子们上节奏活动时,我开始配上了节奏卡,希望通过图谱的帮助,联系各种节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图谱以它的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使看不出,摸不着的抽象音乐形象化,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互结合,帮助幼儿掌握音乐节奏,旋律。而活动实践下来,孩子们兴趣高极了,在图谱的引领下,发出来的声音和谐多了。
活动后我的些许思考: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一大要素,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也是旋律的骨架,支柱,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节奏感知能力,但水平还不够,感知不够精细。因此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引导,培养,打击乐演奏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孩子们对音色,曲式结构,变声部的表现力的敏感性。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能够更精彩些。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15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06-24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09-02
中班音乐教案小兔乖乖教案06-17
中班音乐青蛙音乐会教案06-17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4篇02-03
中班音乐春雨沙沙教案06-20
中班音乐问答歌教案06-22
中班音乐 蜜蜂做工教案06-22
在农场里中班音乐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