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 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 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和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独特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桂林山水的相关图片、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探究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桂林山水
2、提问:你知道桂林吗?
3、提出自学要求:(投影)
(1)、自由轻声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理解生词语。
(2)、默读课文,想想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用笔画出重点句子。
(3)、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同位试着说一说好在哪里。
(4)、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同位讨论一下。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15分钟左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共同纠正读音。
2、提问: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读出相关句子。
板书:山的特点:奇、秀、险
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读出相关句子。
板书:水的特点:静、清、绿。
3、学生交流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说说好在哪里。可以说语言美,也可以说景色美。
教师适时加以肯定,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加以引导。
四、教师小结。
五、作业。抄写本课生字。
桂林山水 教案 篇2
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桂林山水的挂图或有关录象等。学生外出旅游拍的风景照。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结合课后习题理清课文思路。
2、圈划生字新词,解决疑难词语。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播放配乐多媒体或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
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
3.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投影或录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体,先后配乐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
(3)齐读课文,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或录像,同时配乐教师范读;或用多媒体,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
(3)指名配乐朗读。
5.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文。或者多媒体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文字。
(1)引导学生质疑。
(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
三、自主质疑,拓展延伸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
2.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利用集体交流,即时解决;二是存疑,第二课时相机解决;三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籍(如为什么桂林的山会如此奇特)。
4.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 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
(3)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整体导入
1.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让我们也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畅游桂林的山水。
二、自由选择,品读课文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反复诵读,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2?教师组织集体读议交流,结合学生的朗读,相机品赏,抓住重点指导品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品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这段的.第二句话,然后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引进其他有关描写漓江的片断。
(2)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以下三点: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绿的纯净可爱。
(3)出示挂图,放映投影片或录像,以“漓江真美啊!”作为总起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段写段。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怎么背下来,然后指导背诵。
品读第三自然段。
(1)朗读课文的第二句话,然后引进有关描写桂林的山的资料。
(2)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用词之精妙。
(3)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
(4)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朗读全文,整体背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两段分别描写漓江水、桂林山,并抓住了水静、清、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将桂林的山水联系起来,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画。)
2.练习背诵。
3.提示线索,全班背诵课文。
四、转换角色,运用语言
1.同学们,桂林山水如此美丽,大家都很喜欢吧,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赞美桂林山水。
喜爱书法的同学可以把赞美的话写在书里的插图上,也就是题词,别忘了签名;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选择图上象鼻山这一景点,练练怎么做导游;喜欢创造的同学可以给桂林设计旅游广告词。
2.组织交流,选派代表汇报,师生共同评点。
5 O
桂林山水 教案 篇3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断,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
怎么学呢?逐一揭示操作步骤。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3)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
(4)书面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一张表格。
三、指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学第三节课文。
思考题是: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读后完成课后第一题的第二张表格。
四、学习课文第四节,重点领会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学习重点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卷;游,游览。再学懂句意: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句子形象地写出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五、听全文录音。
再次领略桂林山水的奇丽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领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附:板书
桂林山水 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作文三步法分想思维中的分离,看看作者从“桂林山水”这一背景中分离出哪些事物来写的?体会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感受。
2、学习作者感受事、物的技巧并由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方法,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通、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优美语句及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句,体会作者游览美景时的舒适、惬意和心旷神怡的感受。锻炼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培养语文学习与写作技巧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作者游览美景的亲感实受中,体会作者对祖国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祖国、爱人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作文三步法分想思维中的分离来理清文章机构思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形象的比喻句和优美的排比句的运用技巧,从而把语文学习与写作技巧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游览观赏美景是人人所向往的。为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因为美景使人愉悦、使人欣喜、使人心旷神怡等)对,优美的景色会使人神清气爽,使人陶醉、使人留连忘返。那么优美的景色是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因此,我们要感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下面,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作者笔下的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的美景,从文章和图画中来领略一下优美的桂林山水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师范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注意读准生字读音,了解大意。
2、学生齐读课文,找两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指正。
三、熟读课文,深度感知课文内容。
1、通过预习和听、读课文后,你知道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包括大意、排比句、比喻句等)(学生各抒己见)
2、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及联想和想象句来画出桂林的山水图画。教师适当提示、点拨,再与文中的图画对照。(不要求尽善尽美,锻炼联想、想象思维)
3、小组讨论:依据作文三步法分想思维的分离方法,编写文章的结构提纲,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找学生回答:
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漓江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桂林山水美如画。
四、重点研读赏析
1、找出你喜欢的精彩句段,并说出符合作文三步法中的形象联想和再生联想句来,体会作者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
学生找出并说出体会:
课文第二段的形象联想句:把漓江的绿水比作“一块无暇的翡翠”。
第三段的形象联想句:把桂林的山奇比作“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第三段的再生联想句:说桂林的山秀由“翠绿”联想成“屏障”、“竹笋”。
把桂林的山“危峰兀立”的险,说成“会栽倒下来”。
课文第二段的排比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暇的翡翠。
第三段的排比句: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林的山真秀啊,......像屏障,像竹笋......桂林的山真险啊,......好像会栽倒下来。
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形象的比喻句、优美的排比句,让人有身临其境、如见其景之感,形象、生动、感人!
2、师生共同理解词语有:荡漾、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云雾迷蒙、连绵不断
五、设疑解疑、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鼓励、肯定)
1、学生自由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
2、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六、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作者记录自己观赏桂林山水的亲身感受,来抒发热爱自然、热爱山水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我们要懂得:爱自然、爱生活、爱祖国、爱人类的重要性。同时学习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优美语言的运用,把语文学习与写作技巧结合起来,以便为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服务。
桂林山水 教案 篇5
一、教材简析
《桂林山水》是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的精读课文。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别对桂林水和山的特点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最后又用“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和“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两句总结,使读者对桂林山水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美好的认识,既照应了课文开头,又丰富了“甲天下”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
(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2)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
(4)能仿照句式写景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2、3自然段,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举一反三法、朗读体会法
五、教具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玩。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云雾迷蒙,那里的绿树红花,一定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I .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丽风光,课文语言的优美。
2.出示小黑板,提出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3)课文可分几段? 依据是什么?
3.检查预习情况,轮读课文。
4.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根据疑难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
(三) 举一反三学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提问: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它和全文有什么关系?
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观赏”与“欣赏”。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①用“。。。”圈出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并用“~~~”划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
(2)学生汇报:漓江水的特点是:水:静清绿
(3)具体描写这个特点的句子是: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①这时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比较这两个句子,体会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②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组句子,体会漓江水奇异的美。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③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
④补充句子,选喜欢的说一说。
1、街道上的人真多啊, 2、校园真安静啊, 3、早晨的空气真清新啊,4、花朵真香啊, (4)课文第一句还写了大海、西湖,它们美在哪儿? 这一段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5)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的? 讨论后板书:读——找——品——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自悟学法,使学法得到真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1、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
2、借助图片老人山、骆驼山、巨象山,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有什么样的特点。(山:奇、秀、险)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
4.学习第四自然段。
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整幅画卷的词语,想象整幅画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桂林山水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呀。
5.指导朗读,激发情感。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有利于朗读训练。再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四) 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复习阅读提示,明确训练重点。
2.出示段意。
3.学生归纳、讲评。
(五) 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1.按照板书,小结全文。
2.运用课后思考题3提供的提纲,指导背诵课文。
学生练习背诵。通过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组背等多种形式,达到背诵的目的。
(六)、作业布置:仿照本文的写作特点,描写一处景物。
(七)、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画卷)
桂林山水 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品读文字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桂林山水的独特美。
2、通过录像等想象手段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领会作者具体形象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桂林山水的美,品读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广西著名的游览胜地桂林领略一下那里的山水风光。
2、课件演示。学生观看。
3、桂林旅游局需要一批宣传员对那里的山水风光进行宣传,大家来出个主意,该怎样宣传?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的一段话。
2、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甲的意思。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说说为什么这段话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
3、提出目标。
三、学生质疑,讨论筛选。
1、学生提出问题。
2、讨论筛选。
四、合作探究,品读体验。
(一)、提出学习方法。教师指导方法。
(二)、小组合作讨论。
(三)、交流:探究词句,品读体验。(研究桂林的水)
1、小组交流:桂林的水:
(1)、抓住水的特点静,清,绿来概括说说桂林的.水的特点。
(2)、感悟出自己最深的地方,可以抓住一个方面具体来分析。看课件同时感受。(与大海,西湖进行比较。)
(3)、同时指导朗读。
2、积累语言,美读欣赏。
(1)、教师引读。学生接读。注意读啊。
(2)、熟读成诵,尝试配音。自由练习。看课件配音诵。
3、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宣传桂林的水。
(四)、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研究桂林的山。
1、学习说一说学习方法。
2、学生自学。
3、交流。
(1)、抓住山的特点进行交流。(结合泰山,香山来比较。)
(2)、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同时进行分析。
(3)、可以用简笔画一画最喜欢的形状。同时想象。看课件。进行朗读。并积累语言。
(4)、通过学习多种形式宣传桂林的山。
五:总结。
板书设计:大海 西湖 泰山 香山 水 桂林 山 (甲天下)静 清 绿 奇 秀 险
桂林山水 教案 篇7
目 标:
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进行创造性阅读练习,深入地领悟文章语言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语文实践能力,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
重 点:
在阅读实践真正体会桂林山水的美。
难 点:
把课文内容与搜集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作用,促进学习感悟。
教学流程:
1、观看录像引入,进行尝试读背。
2、汇报搜集信息,教师吸收反馈。
3、提出学习建议,小组合用学习。
(小组学习建议:A.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练习感情朗读。B.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简短的读后体会。C.如果你是桂林人,你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D.文中哪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试着说明……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和喜好自由选择其一,或自行设计题目。)
4、学习成果展示,引导评价点拨。
5、整体领悟内容,促进情感升华。
桂林山水 教案 篇8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主要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断,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
怎么学呢?逐一揭示操作步骤: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⑵ 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⑶ 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⑵ 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
(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⑵ 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⑶ 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
(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 nga,真清啊 nga,真绿啊 ya)
⑷ 书面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一张表格。
三、指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学第三节课文
思考题是: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
(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
(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读后完成课后第一题的第二张表格。
四、学习课文第四节,重点领会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学习重点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卷;游,游览。再学懂句意: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句子形象地写出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五、听全文录音
再次领略桂林山水的奇丽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领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桂林山水 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读完全文,学生都能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板书: 总述 甲天下
桂林山水?
分述:水:静,清,绿。山:奇,秀,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0
教学模式:
质疑问难,主动求解
围绕课题 初悟课文 扣重难点 总结质疑
产生疑惑 解决初疑 质疑释难 拓宽思维
引疑 疏导 点拨
教学目标:
1、 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
2、 学会9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 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4、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要点: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细读课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 感情朗读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你到过哪些地方旅游过呢?
一、 欣赏录象,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去过桂林吗?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桂林游览一番。
出示课件。(桂林山水风光录象)
2、 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3、 揭示课题。齐读。读了课题,你认为作者会写些什么内容?(围绕课题质疑)
估计:桂林山水的特点怎样?
课文怎样具体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二、 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欣赏桂林水美。
1、 听录音。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句话写得最美,划出来,朗读体会美在哪里?
2、 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学习。
讨论:(1)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
(2)学习第1句,水美在哪里?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体会水的独特美。
再读第1句,质疑。(估计)看似这句与文章联系不很密切,为什么要写这句话?释疑想象:波澜壮阔、水平如静的景象。通过对比体会漓江水的独特美。(出示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画面)
(3)学习第2句,水究竟美再哪里?指名读,自由说。
A、比较句子,你认为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道它在流动。
讨论,比较意思相同但感情不同。第2句含有赞美漓江水得思想感情。
指导朗读:你认为该怎么读?试读,指名读,齐读。
感情朗读课文第2句话。
B、填空练习,体会写法。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得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
先填空,再体会所填内容,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讨论:从不同角度(感觉、视觉、想象)对重点词(静、清、绿)的具体描写。
(出示漓江水的课件画面,体会静、清、绿的程度)引读整句话。
C、 课堂练习,照第2句样子说句子。
公园里的花香()
校园里干净()
树林里的空气清新()
3、 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试读、齐读。(配上音乐画面)
4、 小结。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怎样读懂的。
三、 自主学习第3自然段,欣赏桂林山美。
1、 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用简洁的语言或画面表达出来。(每人发一张白纸)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学生自主学习。
2、 交流讨论。
(1) 你有什么发现?讨论时把练习纸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共同评议。
A、 写作方法上:(比较简单,学生大多能发现)
泰山 桂 奇
林 秀
香山 山 险
B、 理解词意。(较难理解,主要通过学生简笔画、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师的提示帮助结合理解。)
如:奇峰罗列
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屏障色彩明丽(出示课件,屏障的样子与桂林山比较)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栽
3、 听课文录音,欣赏桂林山的画面,感受桂林山的美。
4、 配乐有感情齐读第3自然段。
ü 总结。质疑问难,开拓思维。
ü 再次欣赏配乐、配画的课文朗诵材料,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四、 作业。
1、作业本(1)第4题。
2、根据板书试背2-3自然段。
【桂林山水 教案】相关文章:
《桂林山水》的教案02-18
桂林山水教案11-18
桂林山水的教案03-25
关于桂林山水教案07-20
《桂林山水》教案参考09-04
《桂林山水》优质教案03-08
人教版桂林山水教案02-02
桂林山水教案(15篇)03-14
桂林山水教案15篇03-12
《桂林山水》的教案1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