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时间:2024-04-22 10:22:41 教案 我要投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合集五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假期过后,许多幼儿都带来了旅游照片,兴高采烈地向同伴讲述自己外出的经历。我做了统计,在暑假与国庆长假两个时段中,班中有90%的幼儿都外出旅游过。幼儿对各地的自然风光、特产风味有了深刻的印象,并积累了许多相关的经验。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该如何选取旅游点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呢?从多方面考虑:我决定选取北京和新疆。一是北京与新疆离上海较远,能激发幼儿浓厚的旅游愿望。二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又恰逢国庆六十华诞、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独特的自然资源都很吸引幼儿。若能将这些信息契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予以教学,一定对激发幼儿的情感和挑战幼儿的认知有较大的价值。“嘿,跟我一起去旅行"就这样诞生了。

  进入大班以后,幼儿在交往、协作能力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本次活动设计我就采用了自由结伴、分组协作的方法,以挑战与推动幼儿间的友好交往与交流。“旅游”话题相对于其他教学内容有其独特之处,素材丰实、信息量大、且容易情景再现。在活动中我设计了“情境模拟”的方法,全景式呈现当地真实的画面、配以生动的讲解,带领幼儿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模拟旅游,给予幼儿强烈的视觉感受与快乐的情绪体验,努力体现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感受北京和新疆都有好玩、好看和好吃的.特点,进一步激发旅游的愿望。

  2.幼儿在与同伴的模拟游戏中,尝试协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验友好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四台电脑:北京、新疆等城市的旅游宣传片(教师自制);模拟旅游课件(包括模拟客舱、模拟起飞等内容);部分旅游景点照片;新疆特产(葡萄干)。

  2.经验准备:幼儿有旅游经验,收集一些自己及家人到各地旅游的照片和画片;幼儿会通过电脑查看简单的信息。

  活动过程:

  一、观察地图——交流旅游经验

  1.你去哪里旅游过?

  2.旅游开心吗?

  3.你还想到哪里去旅游?

  教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景点吸引我们去旅游。有些地方特别值得我们去,今天我就向你们推荐两个许多孩子都没去过,但又是特别热门的旅游景点。一个是北京、一个是新疆。待会儿,我们先看旅游广告,再决定你想到哪个地方去旅游。

  二、观看视频——了解景点特点(推荐两条旅游线路)

  1.分小组观看介绍北京、新疆的旅游景点宣传片,了解这些地方的特点。

  教师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仔细观看景点宣传片、并选择和确定自己喜欢的旅游景点。

  (2)鼓励幼儿与同伴协作学习,参与商量讨论。

  2.幼儿分队讨论(幼儿根据意愿选择不同旅游方队——北京队、新疆队):

  (1)你最想去哪里?

  (2)这个景点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

  教师指导要点:

  (1)为幼儿创设比一比和说服对方的游戏氛围。

  (2)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同伴的交流,并帮助幼儿梳理线索,尝试有目的的讨论(如比比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

  3.教师适时推荐几个旅游特色:

  (1)北京故宫中数字“9”的秘密(数数神兽、猜猜石龙壁、发现故宫门上有趣的铜钉排列)。

  故宫里不仅有好看的,还有好玩的。用你的眼睛一起来找找。发现什么有趣的秘密了?

  (2)新疆呜沙山的玩沙乐趣(观察照片,倾听滑沙声音,发现有趣的滑沙项目)。

  他们在玩什么?从上面滑下来会有什么感觉?你听过沙子唱歌的声音吗?

  教师小结:看来每个地方都有不同,都有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它们不相上下。那今天我们就组成一个“北京——新疆”联合旅游团,去两个地方旅游。准备出发!

  三、模拟游戏——体验“旅游”的快乐

  1.教师担任导游带领幼儿模拟机舱飞行,模拟行程。集中感受旅游景点好玩、好吃、好看的特点。

  教师指导要点:

  尽量为幼儿创设生动、饱满、立体的情绪体验氛围。注意旁白的情绪渲染,以及模拟行程中的动静交替。例如模拟飞行、阅兵走步、学习新疆舞蹈、观看升旗仪式等。

  2.模拟旅游,模拟行程(录像片)的内容有:

  (1)新疆: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少数民族的服装、大草原的景色、沙漠的景色、天池的风光、丰富的水果、当地小吃等。

  (2)北京:著名的建筑(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鸟巢、水立方等),观看阅兵式、升旗仪式,当地小吃等。

  四、延伸活动:景点模拟导游

  教室里还有许多小朋友带来的景点照片和特产,你愿意去哪个景点担任小导游?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有两大亮点,第一: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建构经验,体验情感。例如多媒体影像的画质感、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的模拟飞行体验、符合当地特色的音乐背景烘托、新鲜的水果实物。第二: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幼儿当前经验、兴趣、认知非常契合。教师从幼儿已有经验中链接旅游资源:从好玩、好吃、好看等具体形象化的角度筛选旅游资源;从幼儿的情趣切入旅游的新元素。整个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更对幼儿的认知形成了适当的挑战。

  本次活动内容丰实,活动中开放性提问较多,活动形式也有分组和集中等细节处理,因此现场教学时间略长。由此,我认为要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信息的取舍,活动中要注意:1.第一部分引发幼儿交流旅游经验,可以加快师生的互动节奏,紧凑环节。或者在主题活动前期、或个别活动中提前进行经验交流。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直接导入新的旅游景点,切入主题。 2.多媒体材料的制作上要精选组合,增强细节意识。如可将好吃的食品一起呈现出来,减少单幅图片的呈现时间。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使素材呈现更有目标。 3.由于幼儿旅游经验的不同,有些幼儿的表达超越了图片资料所提供的信息,现场教师要根据大多数幼儿的经验,学会取舍和判断,使活动内容更聚焦,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达到预期目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2

  环节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如: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你从课题中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录像或录音呈现内容,请学生听后用简洁的言语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3、学习生字词

  环节三、 精读课文,深化体验。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小组里交流。说说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最感动?

  2、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从那些地方体现出来呢?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四次幻境体验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3、指导学生在反复阅读和想象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验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之情。

  环节四、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拓展部分,设计如下问题:

  1、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你们可以为她改写命运吗?

  2、《卖火柴的小女孩》深受各国小朋友的喜爱,其中小女孩四次幻想更是全篇的精华。回家后将部分内容讲给弟弟妹妹听。

  3、 比较以前学过的卖火柴的小男孩小珊迪和现在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一、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现实生活和幻想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体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幸福。

  二、初步认识童话的特点,区别课文中事物和联想的不同部分。

  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给课文段,并能简要复述课文。

  四、掌握哆哆嗦嗦、精致、蹒跚、简直、奇异等词语,会用因为虽然但是造句。

  课前准备:放大的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自学课文、分段、范读课文、读讲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第二段1-4节。

  第三课时:讲读第二段5-6节、第三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童话,你们知道这篇童话是谁写的?(世界著名的丹麦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

  介绍安徒生。(资料附后)

  这篇童话非常感人,你们自己先读读,看能不能读懂。

  二、自学课文

  1.我们读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注意题目;提出卖的写法)看了题目你怎么想?

  2.接着我们要读全文了,在读全文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

  3.弄清了文章先写的什么,接着写的什么,最后写什么,分段就方便了,现在你们试着先分段。

  4.分段、编写段意:

  第一段:大年三十夜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火柴,不敢回家。

  第二段:小女孩坐在墙角里,擦燃火柴取暖,展开了美好的幻想。

  第三段:小女孩在大年三十夜冻死路旁。

  三、范读课文。

  现在你们再听老师读读。

  四、讲读第一段。

  1.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一开始我们要弄清故事发生的什么?

  (时间―――大年夜,一个下着雪的.又黑又冷的晚上。

  地点―――街上。

  人物―――赤着脚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2.你们自己读读想想,这一段中哪一句最能概括全段的意思?(可怜的小女孩!)

  3.出示图画(或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脚在寒风中行走。

  描述:这幅图把我们带到遥远而古老的丹麦,安徒生的故乡,你们看,远处的高楼灯光通明,人们都在自己温暖的,欢度圣诞节,然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却怎样呢?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重点词句

  (1)谁也不知道他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他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体会从“不敢抽出一根火柴”到“点燃一整把”的复杂心情。

  (二)能力训练点

  1.借助语言文字,倡导个性化的朗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

  重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想中体会他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难点: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

  天冷极了,下着雪。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这风雪弥漫的街头叫卖着火柴,可是,没有人来买他的一根火柴,没有一个人来同情他。他冷极了,蜷着腿,缩成一团,煎熬着。同学们,就在这个晚上,就在这个墙角里,他冻死了。

  书上的哪句话是描写这幅画的把它划下来。

  二、找结局,确定研究主题。

  出示: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1.你感受到了什么?

  为什么 小女孩的嘴上带着微笑呢?

  (可怜 幸福)

  导语:同学们,这可怜的'孩子,这位同学却说是幸福的,你能理解他的意思吗?

  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美丽的东西是什么?

  我们把这些美丽的东西读出来好吗?

  一.研读第二段

  1.寻找幸福

  引说:有了暖和的火炉,他得到了**,有了喷香的烤鹅,他得到了**。

  换句话来说,有了暖和的火炉,他不再**。

  他得到了这些东西是幸福的呀!

  幸福地读那句话。

  2.感受幸福

  指导朗读:

  他的内心深处有多么希望得到那些东西呀,选择一个幻景,体会一下小女孩的幸福。

  引导:如果你们就是小女孩,你仿佛看到了暖和的火炉,读。

  火炉:

  1.抓住“旺旺的”

  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读

  2.怎么样把这种幸福的感觉读出来呢?

  (读得让人感到温暖,舒服)

  3.读到这里,我仿佛听到了小女孩的声音,你们听到了吗,他在说什么?

  这一刻他没有了寒冷,他拥有的是温暖,他暖和了。

  烤鹅:

  1.小女孩的幸福还是什么?

  生:朗读 出示:亮光落在墙上,那么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他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蹒跚得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2.他的幸福在哪里?

  (对于一个饥饿的人来说,这真是太妙了)

  3.应该说你读得不错,如果几个关键词再强调些的话,就更好了。比如:“妙的是”应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

  生:奇妙的,美妙的,有趣的

  师:对呀,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这么地奇妙呢?

  (你看鸭子跳,蹒跚,一直)这些词强调下就更妙了。

  就从“更妙的是”开始好了

  师:好极了,你看多么诱人呀,有感情地朗读就应该抓住关键词作出语气上的处理。

  圣诞树:

  1.他的幸福还是什么?

  幸福在哪里?

  生:“向他眨眼 ”“还要大,还要美” 突出了 写幸福的词才能读出幸福的感觉。

  随机(学生介绍圣诞节)在西方许多国家过圣诞节,他们的大年夜就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过圣诞节,有钱的人家,点起漂亮的圣诞树,圣诞树上点上许多蜡烛,挂着玩具画片,有时还会有人扮成圣诞老人,送给孩子们许多礼物,在圣诞树下,孩子们快活极了。

  师:小女孩此时也是快乐的,把她当时的心情读出来。女生读。朗读比赛。

  这一刻,她是幸福的,她拥有了过年时的快乐。(生板书),继续交流。

  奶奶 :

  1.次深情地朗读那段话再

  2.从哪些词句中看出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很幸福的?

  3.请大家再从课文中找找,划划

  A.因为他那唯一疼爱他的奶奶活着。

  B.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地温和,那么地慈爱。

  C.是啊,在这么多的渴望中,小女孩最渴望的是什么?

  比较句子:

  他敢从------------------他终于----------------

  他赶紧抽出整把的火柴-----------------------

  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当时抽出一根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从这个问号里你又读懂了什么?

  引导:他还有顾忌吗?毫无顾忌地读出来。

  读那句话,跟着奶奶是幸福的

  D.“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你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假如你就是小女孩,那么温和,那么慈祥的奶奶出现在你的眼前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怎么叫起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的心情怎么样?

  谁能体会得更多(急切,乞求)

  读到这,我们知道小女孩的火炉不见了,没有了**,只有*

  留给他的只是寒冷,饥饿,痛苦,无人疼爱,这一切的一切,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他曾经是多么地寒冷,谁也不知道:。。。

  这位唯一疼他的奶奶竟然出现在亮光里,于是小女孩情不自禁地叫起来,

  (她害怕,他担心,他急切,谁能读的起立读。

  3.悟“新年的幸福”

  导语:小女孩走了吗?

  走到哪儿了?

  新年的幸福懂了吗?

  指什么?

  他幸福吗?

  生:幸福:你说幸福,我想问你,他得到了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什么?

  不幸福:为什么?

  总结:同学们,死了就是幸福,这令人多么地心酸啊!

  那既然不幸福,安徒生爷爷为什么要在这段话中写下两个幸福啊?

  生:因为他曾经得到了--------

  谁愿意得到的是这种的幸福呢?

  这位爷爷写下“幸福两个字是的心情是如何的呢?

  总结:是啊,爷爷同情这位可怜的小女孩,把你们的同情心都通过你们的朗读来表达吧!

  今天的世界上还有21世纪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吗?需要你的同情,需要你的关怀吗?

  4、作业:

  (1)、以“月夜下卖花的小女孩”为材料,写自己的看法或写一份倡议书。

  (2)、关注世界,从各种媒体关注世界,通过各种媒体收集资料,寻找21世“卖火柴小女孩”。

  走近那些生活在中东地区饱受战争折磨的贫困儿童,写写他们的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

  1、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2、鼓励学生就有关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体会,体会到句子的言外之意和其中饱含的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组织近义词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的家庭情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作者“安徒生”

  2、简介作者

  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的一个小镇上,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个鞋匠,他们常给幼年的安徒生讲故事,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1835年初,安徒生决心为孩子写作童话。自此,每年圣诞节,他都献出一本“给儿童们看的童话”。你们看过安徒生写的哪些童话?(《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

  3、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这个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根据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

  二、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

  1、读“预习”,理解“预习”要求。

  2、边自学,边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画出来,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内容。

  3、检查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指导理清脉络。

  1、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课文中从哪里到哪里?

  2、刚才我们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抓住了主要段落,请大家再想一想,其他部分与这个主要段落有什么内在联系?其他部分应该怎样分段呢?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想想你读了知道对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说说

  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课文中注明。(可怜的小女孩)

  4、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

  (1)这一段怎样写小女孩“可怜”?

  (2)小女孩的确可怜,主要是因为她家里很穷,书上是怎样写她的家的'?

  (3)朗读体会。

  5、小女孩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一次擦火柴的内容

  默读思考: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

  (2)理解“终于”

  (3)擦一根火柴为什么还要鼓足勇气呢?

  (4)“奇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5)透过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

  (6)结果怎样?

  指导朗读。

  2、自学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学指导: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经过可分为哪三个阶段?(擦——燃——灭)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哪三个内容?(现实——幻象——现实)以下几次擦火柴。请大家运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二三两次擦燃火柴的内容。

  (2)自学提示:第二三次擦火柴,她从火柴的亮光中分别又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

  (3)检查自学情况。相机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由读,思考: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奶奶的?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样子的?

  (2)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3)学生读完师接着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问:她为什么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开头擦一根还要经过思想斗争,这时她毫不可惜地擦了一大把,想想这又是为什么?

  (4)指导朗读。

  (5)这里的“光明”和“快乐”指的是什么意思?“飞走了”指什么?为什么又说“她俩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呢?

  (6)表达朗读。读前指导:见到奶奶,小女孩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因为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人,这种高兴的心情集中在“奶奶!”这一感叹句上,所以这一句声音要响,音要上扬,带着惊喜。“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这些话表现出小女孩害怕火柴灭了,见不到奶奶的心情,所以要读得快些。她擦着一大把火柴后,得以看到奶奶,以及奶奶的“抱”“搂”,要读出美好的感受。至于最后一句关于“飞”的内容,要读出既快乐又带渺茫的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卖》的第一二部分,这两部分讲了些什么?

  2、小女孩后来怎样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出示: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理解两个“幸福”的意思。

  3、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4、练习感情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1、课文中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少美丽的东西”,作者知道不知道?

  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的呢?

  2、这篇课文是童话。童话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但具体情节往往是要根据想象虚构的。

  这篇童话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想象的?

  3、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联系这篇文章想象一下: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们中间,你会怎样做?

  四、作业

  再找一些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

  板书设计:

  光着头

  一、悲惨生活、大年夜、又冷又饿

  赤着脚

  火炉——温暖

  二、抱回孩子

  烤鹅——食物

  圣诞树——欢乐

  奶奶——爱抚

  三、冻死街头:坐、捏、微笑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相关文章: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3-08

(精选)《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5-16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5-16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5-15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07-17

大班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03-13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优秀12-18

精选《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4篇04-04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选15篇)03-07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5篇[精选]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