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烧云》教案范文汇总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火烧云》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火烧云》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谈话激情:
现在,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微机出示自信课前谈话是走向成功的桥梁”),同学们一起来读。的目的是对,只要相信自己,课上敢于思考,积极发表激发学生的自己的见解,就一定会有收获。好,上课。课上参与
一、导入新课热情。
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出课件)
二、检查朗读通过检查
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读让学生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整体感知
三、自主学习课文。
A.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看看你通过学生自会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读)学探究理解课。
B.同学们都读得那么认真,下面请你们前后文内容培养四人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收获多。(学自主学习的生交流,师巡视。)习惯。
C.谁能把自己的收获说给大家听?
(1)知道了霞光照在地上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谈自小结:火烧云上来时地面上发生了这么多让己的收获。
人惊喜的变化,真美!你们还有什么收获?
(2)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根据学生的与鼓励增强回答板书:颜色、形状]学生的信心
四、朗读体会与积极性。
(一)颜色
A.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你们都抓住了火烧云引导学生联的颜色和形状来谈,很好!谁再把描写火烧云系课文内容颜色的这一部分读读。(指名读)解决问题,
师:(出示文字)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这一训练学生的段,体会一下火烧云颜色有什么特点?(让分析和归纳学生看屏幕读)的综合能力
生:颜色多。[板书:多]。并训练学
师:有什么颜色?就这些颜色吗?你怎么体生有感情的会到的?朗读课文。
师:火烧云不但颜色多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读读课文试试能不能体会出来?根据对颜色的
生:变化快。[板书:变、快]学习让学生自
B.天空中的火烧云不断变化它的颜色,那会学形状这部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欣赏分,目的是(播放课件)培养学生思
师:这是一幅多么绚丽多彩的画面,自己试维的深刻性
一试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美表达出来。(自由读和逻辑性。----指读----范读----体会读----齐读)
(二)形状
A.刚才我们通过读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那么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读也能体会到。好,读吧。
师:谁来谈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怎样体会到的?
师:作者对火烧云形状的描写非常有趣,你喜欢哪种动物自己选择试着读读,把那种喜欢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可真奇妙,一会儿像狗,发挥学生一会儿像马,接下来会像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的想象,激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读的也不错。
五、课堂质疑维的火花,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培养学生的决)自主意识和(机动课时)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确实体会到火创新精神。
烧云的颜色、形状那么多,变化又那么快,这篇文章写得多么美啊,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好,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六、课堂总结:
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火烧云美丽壮观的景色,就让我们把这美丽的云彩、美丽的语言,永远的记在心中吧!
《火烧云》教案 篇2
(一) 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师: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火烧云》。(板书:火烧云)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
(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
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读)
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
生:是傍晚时候的。
师: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课文里讲的是什么季节傍晚时候的火烧云?(学生自由读)
生:是夏季傍晚时候的火烧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生:我从“晚饭过后”体会到这是傍晚时的火烧云,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体会到这是夏季的火烧云。
师:你真会读书!
(课件出示一副霞光照到大地上的美丽图画。)
师:夏季傍晚的火烧云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生:夏季傍晚的火烧云,简直是太美啦!
生:火烧云真伟大,把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
生:火烧云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师,把整个天空涂抹得五彩缤纷。
师: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霞光这么美,火烧云就更美了。
师:我们可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生:惊喜的语气。
师:可以。
生: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师:好!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朗读)
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板书:颜色、形状)
师: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板书:快)
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
生:(齐答)多。(板书: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
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一样的 ____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生:“葡萄灰”就是像葡萄一样的灰色。
生:“梨黄”,像梨一样的黄色。
生:“茄子紫”,像茄子一样的紫色。
师: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师: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生:苹果绿。
生:桃红。
生:玫瑰紫。
生:石榴红。
生:杏黄。
生:秋叶黄。
师:说的真好。
生:黄瓜绿。
生:草莓红。
生:橘黄。
生:橄榄绿。
生:柠檬黄。
生:西瓜绿。
生:我觉得这个词语不好。因为西瓜的皮有的地方是深绿色,有的地方是浅绿纹,一个词语它不能代表两种颜色呀。
师:说的有道理。那你能不能说一个更好的?
生:冬瓜绿。
师:真好!(还有同学举手)你接着说。
生:枣红。
生:香蕉黄。
生:草绿。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生:五颜六色。
师:概括得好!
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生:五光十色。
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感情很充沛。凭借段落结构,自己试着背一背。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自由背)
师: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全班同学举手)既然这么多的同学都愿意背,那么我们一起背诵这一段话。(学生有感情地齐背第三自然段) 3、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师: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自由读) 生: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师: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马、狗、狮子。
师: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生:特别快。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从“一会儿”、“忽然”体会到的。
生:还有“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
师:说的很好。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正在”这个词语。
师:补充的很准确。 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生: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自由读)
生:因为第一句作者把马写得非常温顺,可爱,恳请主人骑上它的'背,它才高兴似的。
生:我觉得书上选用第一句是因为它很具体,把马跪在那想干什么写了出来。第二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意思。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说的很精彩。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生:“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想到的。
师:很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自由读)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生:(接读)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师:(插问)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样子)
生:(接读)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消失了吗?—— (板书:消失)
生:(接读)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师:(手指板书)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生: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师:说的对。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师:学习到这,老师有个突发的灵感,电脑里有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想请大家给录像配音,有兴趣吗?(生齐答:有)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记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内容,再根据画面充满激情地讲解。我们先试着一起背诵一下四~六自然段,好吗?(课件出示四~六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有感情齐背) 师:谁愿意当配音演员?(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举手)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
“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
(课件播放录像,并配上悠扬的乐曲)(教师指名三位同学为录像配音) 师:太精彩了!(教师带头鼓掌)下面我们一起为录像配音,好吗?(学生兴趣高涨,齐声答:好)(学生充满激情地给录像配音)
师:真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能出一位著名配音演员呢。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生:变化多端。
生:变化莫测。
生:千变万化。
生:绚丽多姿。
生:千姿百态。
生:瞬息万变。
师:真好!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我请同学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
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同桌同学互相说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同桌同学一起练习说话)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
生:(学生手指屏幕)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学生鼓掌)
生:(学生手指屏幕)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学生沉思)
师:当它看见那边出现了一只小老鼠,猛地跑了过去,猫和小老鼠都看不清了。(学生:大笑)(还有学生举手)你接着说。
生:快看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变成了一只小兔。
生:小兔是躺着的,看上去就像躺在沙发上一样悠闲。过了两三秒钟,小兔站起来了,伸了伸懒腰。这时,小兔的四肢变得更长了,变得模糊了。
生:再看那边,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还在空中不停地舞动着。只见那条“巨龙”张着大嘴,鼻子翘着老高,一双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紫色的光,还挺神气呢!可我还没有尽情欣赏,“巨龙”就赶回“龙宫”去了(鼓掌) 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的真棒!
4、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第7自然段找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火烧云》教案 篇3
认知目标:
1、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火烧云的图片和动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教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
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学课文
(一)出示自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感兴趣的问题,试试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允许同桌或小组讨论。)
(二)检查、反馈、交流
1、通过自学,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和词语了(指名中下生读一读)根据朗读情况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檀"读tán,不读tái;"寿"读shòu,不读sòu;"彤"读tóng,但“红彤彤”是读 第一声。
2.会读还要会写,把这些生字工工整整地在旁边写一写。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或要提醒同学们的,请你把它写到黑板上来。
3.同学们学得不错,想不想跟着录音轻声读一读课文呀?(播放课文录音)
4.火烧云很美,课文写得也很美,请你再读一读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完后指名几位同学读。
(三)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1.作者观察火烧云的顺序是怎样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快速默读课文。结合回答板书:上来、变化、下去
2.你对火烧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霞光、颜色、形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课文的基础。
三、认识火烧云
1.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提醒学生不能一概搬抄,添加适当的词语,使回答完整) 2.全班齐读句子。(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①"烧"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不可以换成"红"?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 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
②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 (避免重复、点题、与后文照应,写出火烧云动感。"烧"字用得贴切,在句子中有扩展、蔓延的意思,既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是红色的,又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和气势。导: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把这些云叫做--(火烧云))
3.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提醒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整而准确地说)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咬文嚼字”,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通过词语的变换,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四、感受霞光
1.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你发现地面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你能用笔把这些变化找出来吗?(板书: 大白狗--红,红公鸡--金,黑母鸡--紫檀色,白胡子--金) 从这些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是霞光照在地面上使颜色在变)这些颜色为什么变得不样?
3.是呀,霞光映照在大地上,一切都变了,你能想象出还会有哪些变化吗?用"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 )变成()的了。"的句式说一说。
4.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霞光映照地面的景色这么美,简直是一个童话世界,如果你也被这一片霞光所包围,你的心情怎样,你又想说什么呢?说得真好,你们能把这些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学生尽情地朗读后,指名读一读,齐读)
5.作者不是直接写火烧云,而是写了霞光,你觉得这样写好吗?(这样写不仅准确细致地描绘了霞光的颜色,而且描写了霞光映照在地上的生动景象,具有渲染烘托的.作用和先声夺人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霞光"这部分的内容,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二教时(公开课)。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火烧云上来时,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颜色都变了,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之中。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你瞧--(出示句子: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二、学习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部分
①: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由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板书:颜色、形状)
②: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多。)
③:都有哪些颜色?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的图片。)
④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导: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举例),你还能用其它几种形式来说说天空中的颜色吗? 导: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学生自由发言--)
⑤: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6)、火烧云颜色除了多这个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四个一会儿) 过渡: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呢? (三)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①:读读4~6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自由读) (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像马、狗、狮子。) 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特别快。)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从"一会儿"、"忽然"体会到的。"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正在")
②: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自由读) 生:"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作者想象到的。
③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4~6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自由读)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样子) 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消失了吗?--(板书:消失) 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顺序来写的。) 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⑤想象一下,火烧云还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与同桌一起练习说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
1.默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孩子们看累了,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想沉静一会儿再看,火烧云却下去了,这时他们的心情怎样?(留恋、惋惜)谁能把孩子们那种留恋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导:是呀,这么美的景象,一转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恋呢?不过,细心的作者已经用优美的语言把火烧云最为绚丽的一刻记录了下来。让我们随着录音再一次去领略一下吧。(播放课文情景朗读)
【设计意图】:在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边听录音边想象,把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以及作者那优美的文字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四、请学生配音
播放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 五、总结课文: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了火烧云绚丽缤纷的色彩和千姿百态的形状,相信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那优美的文字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们的脑海中了。
是呀,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奇丽景象,就会发觉我们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美丽。下面就请大家欣赏我们身边的美景(出示图片){目的有二:一是结合课本中“泡泡处”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学会积累、做个有心人;二是为下一节课的口语交际做准备}。同学们,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美好的心灵不断地去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
教学反思:
一、 这是我到新的学校第一节公开课。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有感触。经过专家和领导的点评,找出了本节课不成功的原因。
1、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没做到因材施教。
且至今天为止,我虽已和该班孩子共同学习了13天,但对孩子的知识层面和接受水平了解不够,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不敢引导学生自读、质疑、互相讨论、大胆尝试,没能因材施教;对教材把握不准确,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却安排了两课时(公开课讲的第二课时)。
2、教学方式转变不到位。
我忽视了初中和小学两阶段学生年龄特点的差异、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学生理解水平的差异、学习要求及侧重点的差异(同样是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似乎更注重情感领悟更关注人文信息,而中学语文课,更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没能及时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要求;没调整好教学思路;没把握教学特点。从而导致本节课课堂容量过大,讲述内容过多,让学生自由读的时间不够,许多知识只能一笔带过,导致学生掌握不够好。
3、没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
没体现出学生是探究者,没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整节课总是我牵着学生来走。缺少了让学生来讨论、质疑的时间。忽略了让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没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自主感和责任感
4、最后的图片展示纯属画蛇添足,目的性不是很明确。
《火烧云》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第十册语文教案(上海)2。能根据词语的规律和特点,照样子尝试着写几个。
2、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激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模仿课文的写法,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
2、抓住重点词语品析,感受火烧云这一景观的瑰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语言实践。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火烧云的图片
学生: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
2、理解词语:恍恍惚惚
3、搜集资料:火烧云什么时候出现,是怎么形成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总是毫不吝啬地将一道道美丽的景观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你能说说欣赏过的美景吗?
(生交流:比如,波澜壮阔的大海,连绵起伏的群山,绚丽夺目的彩虹…)。
1、这节课,我们将随着作家--萧红(板书作者姓名),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美景。
2、板书课题,齐读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到底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交流:
1)根据课文一、二小节交流。(火烧云是在晚饭以后出现的红色的云。)
师:火烧云刚出现时,是一片红色,课文1、2小节就写了火烧云刚出现时的情景。(板书:出现)
2)根据第三小节交流。(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很多。)
3)根据第4--6小节交流。(火烧云形状变化很多。)
师: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我们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千变万化,变化多端,变幻莫测,瞬息万变)。课文的3--6小节就是写了火烧云的变化。(板书:变化)
4)交流搜集的资料。
3、根据刚才的交流,再来完整地说说"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特点?"
4、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1)师:1、2小节写的是火烧云出现了,3--6小节写的是火烧云的变化,那么第7小节写了什么?据生答,师板书:消失。
2)这篇课文就是按照火烧云"出现--变化--消失"这样的过程来写的。
三、品读课文,欣赏美景
1、学习课文1、2小节
1)火烧云上来了,瞧,霞光使得大地上的'一切都变了颜色。(生读句子)大地万物在霞光的照耀下,都变得红彤彤和金灿灿的,看到这样的变化,人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乐呵呵,欣喜…),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读这段话。
2)出示图:看,这就是刚出现的火烧云,文中是怎样描述它的?(出示句子: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3)句子中的"烧"能改成的"红"吗?为什么?
生交流(不能改,原因:(1)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
师小结:"烧"字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红,还表现出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
指导读句。
2、学习课文3--6小节
过渡:这一大片的火烧云气势恢宏,色彩艳丽,不得不让我们为止赞叹大自然的神奇,更让人感到神奇的是,火烧云千变万化。
1)颜色的变化
轻声读读第三小节,思考: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有些什么特点?抓住关键词语谈谈你的理解。
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颜色变化之快。
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颜色变化之多。(红彤彤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颜色真多,作者的写法也不一样,看看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我们可以把他们分成哪三类?(1、叠词2、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3、用实物色彩比拟)
仅仅只有这些颜色吗?还有些颜色是作者都觉得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你来猜测一下,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的变化,学着作者的样子说一说。
指导朗读。
2)形状的变化
过渡: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极快,不禁让人眼花缭乱,而它的形状同样也是瞬息万变,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教案《第十册语文教案(上海)2》。轻声读读课文4--6小节,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多而快。
抓住"短短时间内,就变成了三种不同的动物,而且每种动物都不断地发生变化"感受到形状变化的多而快。
抓住"一会儿""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表示时间短促的词语,感受到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
师:作者欣赏着火烧云,想象了三种动物的变化,你发现了吗,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把这三种动物的变化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动物的出现--形状发生变化--消失。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三种动物的出现、消失时,句式的变化。
出示火烧云图片:看看,这些火烧云又象什么呢?想象一下,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选一个来描述一下吗?(学生自行准备,口头交流。)
3、学习课文第7小节
1)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极多,极快,看着看着,作者觉得有些(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理解恍恍惚惚(由于火烧云变化极多,极快,人们有些看不真切了,觉得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沉静"能换成"沉浸"吗?(沉静的意思是安静,沉浸的意思是处于某种气氛之中,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由于火烧云瞬息万变,使作者看花了眼,她认为必须让自己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稍作休息后再看,所以,这里只能用沉静。)(师点拨:的确,很多词语读起来似乎差不多,但意思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在用词时一定要想想词语的意思,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2、就在人们揉揉眼睛,恍恍惚惚中,火烧云下去了。引读句子--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火烧云的喜爱,对火烧云离去的恋恋不舍,无奈之情。)
二、课堂总结,激发情感
师:火烧云是大自然这位魔术师送给我们的一道美景,作家萧红让我们随着她一起去细细体会了一番。其实,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美景还有很多很多,如日出、下雨、刮风、落叶等,如果你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相信也一定能将这些美景呈现出来。
《火烧云》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写景的。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课文第一节写了六个变。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两头小白猪用了明“变”,而喂猪老头儿的胡子是金胡子,用了暗“变”,写出了日落时分火烧云的动态之美。
接下来写火烧云的颜色之“变”:随之写火烧云形状之“变”。不仅描写了千变万化的天空与火烧云,同时把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艺术感染力极强。
这不难看出作者面对眼前的景物时倾注的满腔激情。在瞬息万变的火烧云中能用眼睛捕捉到这一切,仅仅凭认真细致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伴随着丰富的联想。而富有诗情画意的联想必然出于一颗敏感善思的心灵。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主要突出了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我们对一篇课文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选取的点最好是人文精神和语言因素结合的非常紧密的语言材料,丰富学生的语汇。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火烧云形状变化,学生可以通过作者那具体形象的描绘,充分感受到它形状变化之丰富,速度之快,从而感受到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的奇妙与伟大。这正突显出课文所要表现的人文精神!此外,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极大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首先,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在脑海了各自描绘着丰富多彩的画面;其次,他们弹离文本,将自己的思维放飞出来,随意的想象着书中没有的奇特景象。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引入新课。
1、揭示课题,请一位来告诉大家今天学习什么课文?
(火烧云)
2、从大家微笑的神情,可以看出大家非常感谢你,因为你帮助了大家。
请看老师写课题。(用彩色笔写课题。)请说说老师为什么用彩色粉笔写课题?
(火烧云是很美的,是五彩缤纷的。)
3、请美美地把课题读一遍。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什么叫“火烧云”?请看屏幕。
出示一:火烧云图片。
师:火烧云有哪几个名字?老师告诉你他有好多个名字。(老师读名字,学生数,云霞、彩霞、朝霞、晚霞、红霞、霞光、红云、火烧天。共八个。)这位大自然的宠儿,人们是多么爱怜他呀!祖国的语言文字又是何等丰富呀!
2、其实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火烧云,用扫读的方式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出示二: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3、请注意这个“烧”字,我的名字叫石教红,对“红”字情有独钟,我觉得用“红”字也不错,但读来读去,还是觉得用“烧”字好,到底好在那里,你们知道吗?
(一避免重复、二点了题、三前后照应、四给人种变化的感觉。)把我们感受到的读出来,什么是感情朗读,就是把感受到的,理解到的读进去读出来。
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普通的“烧”字用在这里居然有这么多讲究,这就叫推敲琢磨,许多大作家写非常讲究推敲琢磨。有这么一句话:
出示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就是说为了用好一个字反复推敲琢磨把胡须捻断了很多根。
3、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的?
(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
三、感悟语言,积累运用
(一)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1、作者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
(板书:颜色、形状)
2、请一位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板书:多、快)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极多、七个表示颜色的词语: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四个“一会儿”)
我们把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又多又快的特点读出来,让人感到五彩斑斓、瞬息万变。(先用“一会儿”引读,再点名读。)
作者说说了七种颜色,仅仅是这七种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我们能不能说出来?作者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来写火烧云的颜色,前面是一种植物,后面是一种颜色,咱们广东是植物的王国、水果的王国,我想你们能用这种形式说出许多种颜色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柠檬黄、冬瓜绿、枣红、香蕉黄、草绿。)
3、火烧云的颜色这么多,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色彩缤纷。)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上一个刚才说的词,愿意写哪个选择权在你手上。读4、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二)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1、现在我们来学习写火烧云变化的段落,哪几个自然段?(4至6自然段)共写了哪几种形状?
(马、狗、狮子。)
2、写什么的段落最具体形象?(马)
3、作者是怎样写具体形象的?比较下面两句话就知道了。
出示四:
1、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2、马是跪着的。
(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用第一句?(自由读)
(书上选用第一句是因为它很具体,把马跪在那儿想干什么写了出来。第二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意思。)
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想到的。)
小结:很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这是写景很重要的特点。
3、每种形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生:(接读)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师:(插问)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样子)
生:(接读)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消失了吗?—— (板书:消失)
生:(接读)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生: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出示五:出现——样子——变化——消失
小结:说得对。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
4、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变化多端、变幻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真好!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上一个刚才说的词,愿意写哪个选择权在你手上。
5、 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你说它像什么就像什么,老师拍了一组火烧云的照片想看吗?
出示六: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照片。(配轻音乐)缓慢展示照片
6、火烧云是千姿百态的,照片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想象一下,它们还会像些什么呢?一位著名的画家说过,画人最难,因为人大家见过,有一点不象别人会挑你的毛病,画鬼最容易,因为鬼谁也没见过,所以想象是最容易的。
把你想象的火烧云的形状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小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7、交流。
(三)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1、火烧云美吗?可是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2、请带着一种留恋、惋惜齐读最后一段。
四、作业
想像火烧云两三种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两段话。
《火烧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了解火烧云的样子及变化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基本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出示投影片,让大家看一看。
二、熟悉课文内容。
1、按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
(1)、划出生词。
(2)读通句子,不熟的地方多读两边。
(3)思考:火烧云指的是什么样的云?
2、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
(2)抢读课文,看谁读的最好,鼓励学生读好课文。
(3)说说思考题及自己读出的知识,互相交流 ,提高对课文的认识。
3、在此基础上再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作业:
1、 两字一词。
2、,弄懂字、词义。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强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总结文章写了火烧云的那些知识。读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如:上来了 变化着 下去了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课文
“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分别讲了哪些内容呢?全班分成三组,一组研究一部分内容。下面分组讨论。内容少的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讨论。各组要求:
( 一)、 一组讨论火烧云上来了这部分课文。
1、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
2、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3、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
4、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
(二)、二组讨论火烧云变化着这部分课文。看不懂的问题问老师。
《火烧云》教案 篇7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火烧云》霞光照耀大地时,小孩子的脸变成( )红公鸡变成( )黑母鸡变成( )小白猪变成( )老爷爷的白胡子变成( ),大地上的一切都变成了[板书:变]这是一幅多美丽的乡村夕照图呀!如果你此刻就站在霞光里,珲会对这神奇的画面赞叹不已。天上的火烧云会是什么样子呢?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抓住颜色特点,体会火烧云绚丽多彩。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从中找到描写火烧云出现的句子。
[幻: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读中体会: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练读体会。
(“一直”说明范围广,“烧”点题,天空一片红艳,给人以动感)
过渡:火烧云不仅是红色的,还富于变化。自由读描写火烧云颜色的段落,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生议:1颜色多,还有哪些颜色?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颜色的多
2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强调所有颜色都在变化
相机板书:多、快
[幻: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图案并叙述]
火烧云就像一个爱美丽的姑娘,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的裙装,又像大画家手中的调色盘,任由着高兴劲儿,调弄着各种色彩,你们知道,画出这绚丽多彩的火烧云的`画师是谁吗?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给人类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边续边体会,想象火烧云的缤纷色彩。
三、抓住形状特点,感受火烧云的变化莫测:
过渡:火烧云在不停地变化。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它好像有各种不同的姿态。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那匹马变模糊了]
自学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生:形状逼真、变化快、找出有关词句,读中体会]
生看师标:默读理解,各种符号的句子写了什么?
[幻: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能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哪些句子写出现,哪些句子写马的形状,哪些句子写马的变化)
相同方法自学第五、六自然段,投影参考对照
幻:依次出现了马、狗、狮引读。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 ),什么样子( )怎样变化。
忽然又来了( ),什么样子( )怎样变化( )
接着又来了( ),什么样子( ) 怎样变化( )
天上的火烧云只有这三种形状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根据你平时的观察还会像什么?(……)你能照四、五、六段结构想象天空此时的变化吗?(同桌互议,个人说颜色、形状合一说)
用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形状的多?板:多
过渡:火烧云就是这样,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刚才还看得那样真切,一时又恍恍忽忽了,恍恍忽忽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四、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云多快、迅速消失、孩子喜欢)
你们见过类似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把火烧云描写得这么生动,平时注意什么?
《火烧云》教案 篇8
《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积累材料”,以尝试教学法的原理为指导,运用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读、学生的议等,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具体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精心设计,重视预习。
为了让学生在预习时有章可循,有事可做,在提示预习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预习思考题:1、课文中哪些地方讲霞光,哪些地方讲火烧云?2、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变化?3、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
第二阶段 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火烧云》。(板书课题)
2、提问学生:什么叫“火烧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注意不能一概照搬,应添加一定的词语,使回答更加完整。
3、火烧云还有其他名字吗?通过回答,让学生知道火烧云又叫朝霞、晚霞、彩霞、云霞,并引导学生搞清什么叫朝霞,什么叫晚霞?
4、我们知道,清晨的火烧云叫朝霞,傍晚的火烧云叫晚霞,那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呢?(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晚饭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来理解。)
5、默读思考: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几个方面?(霞光、颜色、形状)
第三阶段 抓住特点,精读课文。
1、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霞光、颜色、形状三个方面。大家齐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霞光的?
2、让学生分组讨论后,用一个字来概括霞光的特点。
3、我们知道“变”是火烧云的特点。大家默读课文3——6自然段,然后进行讨论,看火烧云的“变”又有什么特点?(变化多、变化快)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通过分组讨论,说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哪些地方写了变化快?并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
5、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多,而且很快。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师小结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方法,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6、既然我们知道了怎样学习,课文4——6自然段的`结构和第三自然段差不多,就请大家用刚才的方法学习4——6自然段。
7、学习反馈,指名回答: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形状变化快?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呢?(千姿百态)
8、指导朗读3——6自然段。注意语速、轻重,突出火烧云变化快的特点和作者那惊喜与惋惜的心情。
9、用词练习:以“天空中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一句为例,让学生讨论:句中的“烧”换成“红”行吗?既然行,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呢?
10、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d 有效的预习,不但能为学生理解课文扫除障碍,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极好方法。
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课题。
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用谈话法切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渴望知道知道答案的心理。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养成推敲字词的习惯。
总评:
对本文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贯穿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思、互相讨论、大胆尝试。通过教学,让学生思想上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火烧云》教案】相关文章:
火烧云的教案05-07
《火烧云》的教案09-01
《火烧云》教案05-12
火烧云教案06-25
(集合)火烧云教案10-26
《火烧云》教案范文06-01
火烧云教案范文06-14
课文《火烧云》教案06-23
火烧云教案优秀10-13
《火烧云》教案(15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