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5-31 23:23:3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通过了在小、中班的水上活动游戏,已对水的熟性、水的感受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已掌握了水中闭气、水中睁眼、漂浮、浮体向前等基本动作。现结合我园关于《开展水上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课题研究,为培养幼儿大胆、顽强、勇敢的精神,特设计这一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环境适应力、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蛙泳腿和自由泳腿的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幼儿大小肌肉和上下肌体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3、通过水上活动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培养幼儿乐观、自信、不怕困难等性格品质。

  活动难点:懂得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及有关音乐磁带。

  2、浮板、竹梯两把、空矿泉水瓶、汽车内胎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做大班素质操和跑步运动。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水性:幼儿成一路纵队浮体向前钻过竹梯,手持浮板沿池边打自由泳腿。

  2、游戏《小水师训练营》

  (1)幼儿爬上竹梯的最高点,跳入水中以蛙泳的姿势向前游去。

  (2)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海底寻宝活动,以寻到宝物最多的为胜。

  (3)两人一组同坐一艘“小船”划水,引导幼儿想方设法让对方下水,直到最后还在“小船”上的为胜。

  (4)三人同在一艘“小船”上,并分成A、B两组,想方设法阻挠对方到达终点,最后能夺取对方红旗的一组为胜。

  三、结束部分

  上水冲身、换衣服、滴眼药水、喝开水等保育工作。

  活动评价

  幼儿游戏的`情绪很高,活动中表现积极、活跃、大胆。肌体动作比较协调,懂得与同伴合作。在竞争过程中,能体现幼儿的合作精神以及自信的一面。整个活动幼儿在轻松、有序的游戏中无形地展示了蛙泳与自由泳的技能技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增强上下肢的力量,培养坚持力。

  2.提高身体活动的协调性,感受体育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猪头饰若干、粗木棒若干、背景音乐

  游戏玩法: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其中A幼儿做背猪人B幼儿戴小猪头饰扮

  演小猪。音乐响起,当教师发出“背小猪”的口令后,A幼儿立刻背起B幼儿在场的中行走,10秒左右,音乐声停,A幼儿放下B幼儿。教师说“交换”,AB幼儿互换角色进行。

  2.3人一组,两人肩扛粗木棒扮演抬猪的农夫,另外一人戴小猪头饰扮演小猪。小猪粗

  木棒的中端做好抬得准备。当教师发出“抬小猪开始”的口令后,扮演小猪的幼儿马上收缩双腿握紧粗木棒成悬空状,扮演农夫的幼儿马上抬起小猪往对面的终点快走,到终点后放下小猪,交换角色,再做准备,等待场地上小猪全部抬结束。如此反复进行。

  山林大战

  设计者:陆爱华

  活动目标:练习手、脚着地向上爬,发展幼儿的协调性、柔韧性。

  活动准备:玩具娃娃若干,用硬纸板制作的担架若干。

  游戏玩法:

  1.老师扮演总指挥,总指挥说:“一班注意,一班注意,山顶发现有怪兽出现。”一班

  幼儿手持枪(做手持枪姿势),爬上山头打怪兽。

  2.总指挥说:“二班注意,二班注意,前线有许多伤员,请马上营救,把救出的伤员抬

  回山下大本营集中。”二班幼儿两两合作抬担架快速跑向山头,营救伤员(玩具娃娃),然后快速下山到大本营集中。

  山上有个XX人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训练幼儿自控力和想象力。

  游戏玩法:游戏时边念儿歌边自由做动作,其中的XX用水果来代替。儿歌念完后幼儿

  做出各种水果的造型。教师在幼儿摆出造型后,拿“水果刀”切水果,走到一个水果人前,切开水果,该幼儿恢复原样;或者教师在前面,说先切水果的某一部分,则该部分就解放。

  抢椅子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力和集中注意力。

  活动准备:场地上画10个圆圈(圆圈大小能容纳6张椅子),并标上1—10的数字。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围着椅子转,当听到老师的报数声,就立即踩进有关数字的

  圆圈。例:老师讲踩“单数”,幼儿就分别走到标有“1”、“3”、“5”、“7”、“9”的数字圆圈中去。然后游戏重新开始。

  猜猜我是谁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听辨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排成圆圈的队形。

  游戏玩法: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儿,中间一幼儿(笼中人)用两手捂住自己的双眼蹲

  在正中央。大家一边围着圈转,一边唱歌,唱完大家一起蹲下来。唱到“猜猜身后谁在闹”的时候,中间的幼儿(笼中人)要猜出身后的人,并叫出他的名字。被猜中者换在中间做笼中人。

  抛皮球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灵敏性

  2.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力

  活动准备:皮球一个

  游戏玩法:向上抛球的幼儿,随便喊一个游戏者的名字,其他人立刻从被喊名字的人

  身边逃走。被喊名字的人接到球后,马上向大家喊“停”,让大家停止跑动。然后数“一、

  二、三”,向一个人跑3步后向他抛球,尽力让球碰到他。被球碰到的人拾球后再抛球,使游戏重新开始。如未碰到此人,则有抛球者再捡球,然后再抛球,游戏重新开始。

  蹲蹲乐

  设计者:俞建英

  活动目标:训练幼儿腿部肌肉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小动物头饰六只

  游戏玩法:幼儿以三人为单位组成两队面对面站立,每位幼儿戴上动物头饰(小猫、小狗、小兔组成一队,小羊、小马、小牛组成一队),由其中一名幼儿开始,如“小猫”边做坐下、起立动作,边说,“小猫蹲小猫蹲,小猫蹲完小羊蹲”,这时候小羊就赶紧也做坐下、起立的动作,然后再打出下一个蹲的是谁,如此类推,如果在5秒钟内该你蹲你没有蹲那就要被淘汰了,比赛中如果有一方的队员都被淘汰了,那另一方就是这一轮的获胜者,如果最后剩下2个人分别是2个队的队员,那么由教师参与进去继续比赛,直到淘汰出一方为止。

  官、打、捉、贼

  设计者:俞建英

  活动目标:训练幼儿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四张纸条,上面分别画有表示官、打、捉、贼的图案。

  游戏玩法:幼儿四人一组围在一起抓阄,自己当什么人不告诉别人,抓到表示“捉贼”阄的幼儿在其余三名幼儿中猜谁是“贼”,如果猜对了,则由“法官”判定打“贼”多少下,由负责“打”的幼儿执行,如果猜错了,也由 “法官”判定打多少下 ,但被打的人不是“贼”,而是“捉”的幼儿。

  传帽子

  设计者:陈瑜

  活动目标: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小草帽20顶

  游戏玩法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

  2.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

  3.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帽子后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注意事项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3、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再进行竞赛。

  熊与小孩 设计者:陈瑜

  活动目标:训练走跑闪躲的速度和反应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幼儿围成一大圆圈,选一名幼儿作熊。游戏开始小孩在圆圈内四散逃开熊去追,小孩跑不动了可以喊“定”,然后就站住不动,则熊不可以再捉定住的小孩。定住的幼儿必须等未定住的幼儿去拍一下他的手,方能救活继续跑。

  抬花轿

  设计者:冯伟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手部力量。

  活动准备:起点和终点线各一条

  游戏玩法:三名幼儿为一队,两名幼儿右手握住自己左手腕,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腕,并将手臂弯曲一边抬起,第三名幼儿双脚放进两名幼儿弯曲的手臂中。做花轿的幼儿将第三人抬起,从起点出发先到终点一队为胜利者。

  角力

  设计者:冯伟

  活动目标:锻炼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直线一条。

  游戏玩法:幼儿面对面站立在直线两侧(注意两人之间距离为两人的臂长)。双手相对,双脚分开,利用手臂或手腕的力量推对方,脚先动者为失败者。

  营救大行动

  设计者:杨秋琳

  活动目标:发展追逐、奔跑的能力,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幼儿站成(或蹲成)一个大圆圈。

  2.请一名幼儿当大灰狼,5—8名幼儿当小动物。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大灰狼去追小动物,小动物将要被捉到时,喊“钉”,大灰狼就不可以抓了。而喊“钉”的小动物也必须站在原地不动。没有被捉的小动物只要跑过去击一下“钉”在原地小动物的手,就可以复活了。如果所有的小动物都“钉”住了,那么大灰狼就胜利了。

  注意事项 :

  1.当小动物喊“钉”的时候,必须站在原地不动。

  2.如果小动物多,就请两名小朋友当大灰狼。

  穿大鞋

  设计者:曹春云

  活动目标:能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衬衫盒子

  游戏玩法:

  1.自由玩,驮着、头顶衬衫盒子走一走。

  2.将衬衫盒子分开,“穿大鞋”走,即脚踩盒子拖着走。

  3.幼儿两两合作,同踩一个盒底“两人三足”走,不能将盒子掉下。 皮球乐

  设计者:曹春云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拍皮球的技巧,和投掷的技能。

  活动准备:皮球;塑料数字圆盘①②③④⑤⑥

  游戏玩法:

  1.将6个数字圆盘置于圆圈内,幼儿站在圆圈上。

  2.幼儿自由拍球。

  3.听口令:教师拍铃鼓,铃鼓响几次幼儿拍几次。

  4.听口令拍球,接着投向相应的数字圆盘。

  幼儿交换位置继续游戏。

  袋鼠跳跳

  设计者:曹春云

  活动目标:发展孩子跳跃、投掷、追逐跑的能力。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出各种不同玩沙包方法

  2、培养幼儿独创性、灵活性增强幼儿技能

  3、培养幼儿跳、躲、各种走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沙包若干,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2、在《健康歌》伴奏下做健康操活动手脚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沙包幼儿分散玩沙包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

  (1)幼儿自由玩沙包尝试多种玩法(踢沙包、投沙包等)

  (2)教师召集幼儿讨论:沙包还可以怎样玩?让幼儿讲述并为大家演示将新颖、有趣玩法推广

  ①夹沙包跳:让孩子将沙包夹在两小腿之间跳看谁最先跳到终点

  ②小蚂蚁运粮:将沙包放在背上弓背进行"运粮"比赛在指定时间内看谁运多

  ③托沙包:用球拍托沙包进行竞走比赛

  ④头顶沙包走平衡木

  ⑤抛沙包:向空中抛沙包锻炼幼儿抛接能力

  ⑥用沙包跳房子

  ⑦投掷沙包:将沙包向指定小篮子投掷看谁投掷多

  ⑧扔猴子:画两条线(线与线之间相距3-4米)在两条线外各站一个小朋友手拿沙包扔中间4-5个小朋友中间小朋友边跳边躲沙包被沙包扔中小朋友便去替扔沙包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说说唱唱,初步尝试变速唱法。

  2、初步感受民间说唱的风趣,体验说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图谱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游戏

   1、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小结:姥姥和小女孩在姥姥门前,面对面,手拉手,拉过来拉过去的在玩游戏,这是姥姥小时候常玩的一个游戏,叫做拉大锯。

  二、学习歌曲

   1、学说念白部分

   (1)你们想玩吗?我也想玩,我请来了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玩游戏,面对面,手拉手,开始玩了哦!(拉锯,扯锯,姥姥门前唱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让二妞去,嗯!)

  (2)游戏有趣吗?我们再来玩一玩。

  (3)刚才我边玩游戏边说了什么?

  (4)出示图谱,幼儿学说。

  (5)“恩”是什么意思?你们平时是怎么撒娇的?看我是怎么样的?(声音、动作)

  (6)边说边游戏。

  (7)这次有什么不一样?(拉锯,扯锯,姥姥门前唱大戏,猫也去,狗也去,就是不让二妞去,嗯!)

  (8)出示图谱,完整游戏。

  2、学习歌唱部分

   (1)看图谱学唱歌曲

  a、刚才玩了拉大锯游戏,那平时拉锯扯锯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嘎子嘎子)

  b、我们把锯子架起来,一起来试一试。

  c、拉锯扯锯真好玩,我还能唱出来呢。在唱的时候我加上了哎、呀、呀三个字,这样可以让它更有趣,不信,你们来听听看。

  d、你们也来试试。

  e、“嘎子嘎子……姥姥门前唱大戏,就是不让二妞去!”哎呀,我都忍不住把前面说过的唱出来了,我唱了什么?出示图谱。

  f、你们想唱吗?来试一试。

  g、刚才我们又说又唱真开心,其实这是一个民间游戏的.说唱活动,叫做《姥姥门前唱大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说唱中唱的部分唱了几段。

  h、唱了几段?出示图谱。

  i、我们把这三段连起来唱一唱。

  j、最后一段的二妞去和前面有什么不一样?试一试。

  k、再次练习。

  (2)尝试变速唱

  a、听唱的部分。提问:这三段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b、跟着琴声练习。

  c、三段完整练习。我们试着把这三段连起来,速度越来越快的唱。(请出小鼓)

  3、完整练习

   姥姥门前唱大戏就要开始了,小戏迷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体验音乐欣赏活动及参与音乐表演的乐趣。

  2、 结合音乐形象,尝试用语言、打击乐器和动作表达表现, 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 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课件、动物图片、音乐符号卡片、打击乐器(圆舞板、沙球)手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PPT1)在《森林狂想曲》(能听出大自然动物的声音)的伴奏下,激发幼儿到“森林”游玩的兴趣,引导幼儿做动物模仿动作走进活动室,(课件上呈现出森林背景图)。

  二、基本部分

  1、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

  孩子们, 昨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首叫《挪威舞曲》的音乐里,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猜猜看

  2、(PPT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教师自然地做拍肩和在音乐速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一直保持做倾听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初步的理解,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提问:

  (1)你感觉发生了什么事情?(老虎、狮子……来了)

  你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让你觉得是……来了。(主要从速度方面引导)

  小动物们的心情怎么样?(紧张、害怕)它们会做什么?(逃跑、藏起来)

  (2)老虎(假设)没来的时候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玩、做游戏、跳舞)

  小动物们玩的时候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慢、轻松、快乐、愉快)

  小结:结合音乐性质,肯定孩子们的猜测。小结出小动物们玩乐中遇到险情的音乐故事情境。

  3、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依然放PPT2中的音乐)

  (这一遍重点是引导幼儿在听完第一遍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再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初步进入音乐故事情境并梳理故事发展的前后顺序,为下一步的分段做铺垫。老师会启发幼儿用与音乐故事情境相符的动作进行表现,但肢体表现在这一环节中不是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点是让幼儿再次感受轻松快乐、与紧张着急的音乐情绪。)

  提问:音乐的一开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玩)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后来呢?(假设大老虎来了)心情怎样(紧张着急)

  再后来呢?(老虎走了小动物们又玩了)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那你觉得这首曲子分了几个乐段。(有的孩子能说出有三段,但多数孩子不会很明白,老师在这儿并不告诉孩子们答案)

  4、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用符号把音乐画出来,并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重点引导幼儿感知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感受音乐性质。

  老师这儿有两种符号,请你选出代表轻松玩乐音乐的符号( )和代表紧张躲藏音乐的符号( )

  (1)边放音乐边在课件上呈现图谱。

  (2)教师指导:当听到、看到轻松玩乐音乐 时请小朋友们拍打自己的身体部位表示欢迎,每当听到、看到一句紧张着急的 的音乐时,小朋友们就要向它挥手一次。(设计意图是在感受节拍与乐句的同时为下一步配打击乐器做铺垫)

  (3)结合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三段体结构,并感知第一段和第三段是相同的。(PPT4)

  5、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再次感受不同的音乐性质。

  (1)选择与音乐性质相匹配的打击乐器(A段圆舞板,B段沙球),并引导幼儿正确演奏。

  (2)空手练习(看图谱分段练习)(幻灯片5、幻灯片6中的图谱加音乐)。

  (3)幼儿选择乐器练习并合作演奏,教师指挥(幻灯片7中的完整音乐)。

  (4)交换乐器。(幻灯片7中的完整音乐)

  6、分段欣赏与表演(让幼儿扮演小动物,重点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音乐故事情境)

  (1)欣赏第一段(A段)音乐。(PPT8中的音乐)

  ●小动物们听着音乐都做了哪些快乐地动作(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听音乐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启发幼儿加上脚的动作,小动物们听着音乐站起来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进行表现。

  (2)欣赏第二段(B段)音乐。(PPT9中的音乐)

  ●幼儿听着B段音乐表现急忙逃跑的情节(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听B段音乐快跑)。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启发:小动物们可以躲到哪里去?(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在B段音乐快结束的时候摆一个造型,表明自己藏起来了)。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进行表现。

  (3)欣赏第三段(A段)音乐。(PPT10中的音乐)

  大老虎走了,我们快去找我们的朋友一起跳舞吧!

  ●幼儿随音乐表现,教师请能够合作表演的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围好一个大圆圈进行表现。

  7、拉好大圆圈随音乐进行完整的音乐故事情境表演。(PPT11中的完整音乐)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小动物的本领:玩的时候很快乐,遇到危险又能躲避,那现在老师就更有信心带你们到别的地方去玩了!随音乐(挪威舞曲)走出活动室。(PPT11中的完整音乐)

  活动延伸:

  1、 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一部分幼儿扮演小动物,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躲藏的地方。

  2、该音乐的音乐形象与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活动反思:

  自20xx年11月份起,烟台市芝罘区教研室李老师便组织各园进行音乐教研活动,重点对音乐欣赏进行研讨,我在本次活动中开放组织了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挪威舞曲》,除去在自己幼儿园试讲之外,我前后在云龙幼儿园、福泰幼儿园、海航幼儿园组织了本节音乐欣赏活动,应该说,我的教案每次都会有改动,教学方法和策略每次都会有调整。高尔基曾说:“当你听音乐时,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确实,参加音乐研讨活动,让我的耳边仿佛一直有优美的音乐在回旋。我认识到:

  1、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和理解能力。

  幼儿艺术教育不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艺术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艺术,获得艺术感受,学会用艺术自由、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凭借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通过欣赏一首乐曲,一首歌,让幼儿亲近艺术,热爱艺术。通过不断研讨,我也总结了一些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规律。当然,教法永远都是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音乐欣赏活动中,第一步首先要进行的一般都是:请幼儿安静、完整地倾听音乐(结合奥尔夫教学理念老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倾听的情况下,配上一些与音乐性质相符的动作,如简单的拍手、拍腿、拍肩。这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使欣赏变得更加有效)。欣赏者只有全神贯注,才能敏锐地感受到音乐的灵魂所在,其精神才能在音乐的空间里自由奔驰,捕捉到音乐的细微之处。这样的精神活动,是音乐欣赏者最重要的参与。完整地欣赏音乐也是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前提。一首乐曲,一首歌曲,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表现了一个完整、丰富的音乐形象。

  2、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

  《纲要》强调:“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可以采用综合艺术教育的形式,说、唱、舞、画、演奏等艺术活动是有机成一体的,这种多艺术形式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活泼多样,更能让幼儿感兴趣。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都能主动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在《挪威舞曲》中结合音乐形象我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器等进行表达、表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性质,图谱的呈现则更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的旋律特点,段落一目了然。在音乐慢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稳定的节拍,在音乐快的时候感受的是急促的乐句。教学方法到位了,教学效果才会明显。

  3、音乐欣赏的选材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也很重要。

  音乐欣赏活动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而不应拘泥于课本、教学大纲的内容。有很多乐曲都是非常适合幼儿欣赏。《挪威舞曲》从选材上很适合大班的幼儿。芝罘区教研室李老师一再强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不要在活动中说无效的话,这一要求已经渗入到了组织活动的教师师心里,虽然有时难免还是会多说话,但明显的感觉是:活动中自己的无效语言越来越少了,提问越来越简练了。

  而我想说的是,在组织具体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提问真的会影响教学效果。在《挪威舞曲》第一遍欣赏音乐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提问最有效”。我曾经设计的提问是“这首曲子,从一开始到结束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吗?”,教学效果也可以,但引导起来就有一种很绕的感觉,好像是打破了音乐的故事情境,一下子让提问变得很严肃、很紧张、很教条的感觉。后来我调整成了“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我认为这个提问更符合幼儿的特点,孩子们更善于用具体的形象去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而不太习惯直接去用一些比较专业的语言词汇。他们会说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在开音乐会等等等等。有了孩子们的第一次回应,老师再引导幼儿去回想这些情境背后的音乐,例如,“是什么样的音乐让你感觉是老虎来了”?这种提问就变得很顺,不难让幼儿去理解,因此,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才能能说出轻松活泼、紧张急促的音乐性质。在海航幼儿园组织《挪威舞曲》的时候,我觉得我这一问题提问的改变,让整节教学活动有了一个轻松的开始,作为组织活动的老师,我的感受是最明显的,孩子们给我的回应增加了我的信心,让我接下来的环节都比较顺利。当然,每一节具体的音乐欣赏活动,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老师问题提问的切入点也会不同,这是灵活的。只要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孩子,我们就会找到最好的方法,设计出最简单有效的提问。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较细致,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由浅入深得观察出记忆中事物的联系和规律。

  2、能按事物的外型特征进行记忆,并能大胆表述结果。

  3、培养幼儿大胆想象,思维,发展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范图若干张

  2、学具:游戏棒每人一盒,雪花片若干,每组幼儿拼板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儿歌引入:

  游戏棒,真奇妙,红黄蓝绿真好看,会变房子会变船,我们大家都爱玩。

  二、教师出示范图一、二,要求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图上有些什么?这些图形分别在纸的什么方向?这两幅图有什么区别?”(上下位置变换,左右位置变换)幼儿观察后回答。

  三、出示图三,观察后提问:

  1、图上有什么图形?(幼儿按顺序说出,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

  2、幼儿观察后,教师遮住图面,请幼儿凭记忆拼插出物体。

  教师说出顺序:排在第二的,第四的'等。(幼儿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四、出示图四,记忆拼画,观察提问:图上有什么物体?(按左、中、右顺序说出)

  1、幼儿记忆三分钟,遮住图面,提要求:幼儿进行拼插画,画中有图上中间的物体,其他可自由发挥。

  2、幼儿拼插画,鼓励幼儿在记忆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想象。

  五、小结:幼儿讲述拼插画内容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2、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教师: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给你一个惊喜》。

  小朋友,请你猜一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

  2、幼儿自由猜想。

  二、教师结合挂图分段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至"像两只熟透的桃子",

  提问:

  (1)狮子阿美长了一头怎样的头发?

  (2)后来阿美的头发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讲述故事至"没有吭声",

  提问:

  (1)阿美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她的心情怎样?

  (2)阿美的朋友会想什么办法呢?

  3.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

  提问:

  (1)阿美的朋友做了一件什么事?

  (2)他们为什么把头发剃光?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阿美的情绪变化。

  1.教师提问:

  (1)阿美哭了几次?

  (2)第一次哭是为什么?第二次哭又是为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阿美的两次哭来理解阿美的情绪变化。

  四、幼儿尝试复述故事。

  故事:给你一个惊喜

  狮子阿美长着一头长长的、亮亮的、像瀑布一样的金发,可漂亮了。可以说,他是狮子家族里长得最俊的“美男子”。

  可是,阿美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那头金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到后来,一头金发全掉光了。阿美独自关在屋子里,对着镜子,看着自己难看的光头,伤心地哭了起来。哭呀哭,哭得两眼又红又肿的,像两只熟透了的'桃子。

  “阿美,咱们钓鱼去吧?”他的伙伴在窗外叫他。自己变成了难看的光头,怎么出去呀?

  “不去!不去!”阿美的嗓音里带着哭腔。

  “阿美,咱们踢球去吧?”他的伙伴又在窗外喊他。

  怎么出去呀?自己变成了难看的光头。

  阿美干脆钻进被窝里不吭声。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叮――”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阿美拎起了电话,听筒里传来伙伴们的声音:“阿美,你不是最喜欢钓鱼的吗?今天为什么不去呀?”

  “阿美,我们的足球比赛就等你来守球门了,快来呀!”

  阿美哭丧着脸,没吭声。

  “阿美,你伸出脑袋来看看,我们要给你一个惊喜!”那是一个脆生生的嗓音。

  阿美忍不住了,他慢慢地从窗口探出一双眼睛。

  哗!出现在他眼前的他的伙伴们,都剃光了头发,一只只光脑袋在阳光下闪着光。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含义。

  2.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各种玩具、食品等替代品)1—10的代币券,铅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骰子两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谈话引入,说说上超市的经历。

  2.观看课件,说说上面的7代表什么意思?理解代币券的用途。

  二、在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两个两个圈一圈,猜想你能买几样东西?还有没有剩下?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通过交流和比较,理解单双数

  1.提问:你有几元钱?共买了几样东西?是不是跟你预想的一样,还有剩下的钱吗?

  2.回收代币券:出示红黄两座房子, 引导幼儿将有剩余的排红房子下面,没剩余的排黄房子下面。

  3.教师小结:

  ①两个两个地数,剩下一个的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它们是1、

  3、5、7、9;两个两个地数,都能找得朋友,并没有剩下的'我们给他叫双数,它们是2、4、6、8、10。

  ②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4.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单双数用红黄两种颜色出现)

  5.通过将数字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引导幼儿发现单数和双数是交替排序的。

  四、通过进一步操作,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

  1.通过发现自身器官的数量,进一步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引导幼儿寻找

  身体上某些器官的数量,并说出它们各是单数还是双数。

  2.分组操作:

  幼儿两人一组扔骰子,将所扔的数字写在表格中,看看最后得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3.老师和幼儿共同验证。

  活动反思:

  《认识10以内单双数》是一个数学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初步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含义。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如何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时幼儿的生命”,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抛开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活动中,我通过设计了“2元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购物活动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启发幼儿寻找身上哪些器官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在一系列活动中循序渐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单双数概念更深刻的理解。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活动中幼儿与老师的交流多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少了,不能很好的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一点在以后教学中会多加注意。

  总之,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很好,幼儿也很投入,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

  小百科:单数是数学中正奇数的别称。在数学中与双数(正的偶数)相对,可以表示为形如2n+1的数(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的教案10-13

大班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教案12-02

大班教案12-04

大班教案12-04

大班教案12-06

大班教案12-03

大班教案12-05

大班教案12-05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通过了在小、中班的水上活动游戏,已对水的熟性、水的感受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已掌握了水中闭气、水中睁眼、漂浮、浮体向前等基本动作。现结合我园关于《开展水上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课题研究,为培养幼儿大胆、顽强、勇敢的精神,特设计这一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环境适应力、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蛙泳腿和自由泳腿的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幼儿大小肌肉和上下肌体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3、通过水上活动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培养幼儿乐观、自信、不怕困难等性格品质。

  活动难点:懂得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及有关音乐磁带。

  2、浮板、竹梯两把、空矿泉水瓶、汽车内胎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做大班素质操和跑步运动。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水性:幼儿成一路纵队浮体向前钻过竹梯,手持浮板沿池边打自由泳腿。

  2、游戏《小水师训练营》

  (1)幼儿爬上竹梯的最高点,跳入水中以蛙泳的姿势向前游去。

  (2)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海底寻宝活动,以寻到宝物最多的为胜。

  (3)两人一组同坐一艘“小船”划水,引导幼儿想方设法让对方下水,直到最后还在“小船”上的为胜。

  (4)三人同在一艘“小船”上,并分成A、B两组,想方设法阻挠对方到达终点,最后能夺取对方红旗的一组为胜。

  三、结束部分

  上水冲身、换衣服、滴眼药水、喝开水等保育工作。

  活动评价

  幼儿游戏的`情绪很高,活动中表现积极、活跃、大胆。肌体动作比较协调,懂得与同伴合作。在竞争过程中,能体现幼儿的合作精神以及自信的一面。整个活动幼儿在轻松、有序的游戏中无形地展示了蛙泳与自由泳的技能技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增强上下肢的力量,培养坚持力。

  2.提高身体活动的协调性,感受体育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猪头饰若干、粗木棒若干、背景音乐

  游戏玩法: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其中A幼儿做背猪人B幼儿戴小猪头饰扮

  演小猪。音乐响起,当教师发出“背小猪”的口令后,A幼儿立刻背起B幼儿在场的中行走,10秒左右,音乐声停,A幼儿放下B幼儿。教师说“交换”,AB幼儿互换角色进行。

  2.3人一组,两人肩扛粗木棒扮演抬猪的农夫,另外一人戴小猪头饰扮演小猪。小猪粗

  木棒的中端做好抬得准备。当教师发出“抬小猪开始”的口令后,扮演小猪的幼儿马上收缩双腿握紧粗木棒成悬空状,扮演农夫的幼儿马上抬起小猪往对面的终点快走,到终点后放下小猪,交换角色,再做准备,等待场地上小猪全部抬结束。如此反复进行。

  山林大战

  设计者:陆爱华

  活动目标:练习手、脚着地向上爬,发展幼儿的协调性、柔韧性。

  活动准备:玩具娃娃若干,用硬纸板制作的担架若干。

  游戏玩法:

  1.老师扮演总指挥,总指挥说:“一班注意,一班注意,山顶发现有怪兽出现。”一班

  幼儿手持枪(做手持枪姿势),爬上山头打怪兽。

  2.总指挥说:“二班注意,二班注意,前线有许多伤员,请马上营救,把救出的伤员抬

  回山下大本营集中。”二班幼儿两两合作抬担架快速跑向山头,营救伤员(玩具娃娃),然后快速下山到大本营集中。

  山上有个XX人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训练幼儿自控力和想象力。

  游戏玩法:游戏时边念儿歌边自由做动作,其中的XX用水果来代替。儿歌念完后幼儿

  做出各种水果的造型。教师在幼儿摆出造型后,拿“水果刀”切水果,走到一个水果人前,切开水果,该幼儿恢复原样;或者教师在前面,说先切水果的某一部分,则该部分就解放。

  抢椅子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力和集中注意力。

  活动准备:场地上画10个圆圈(圆圈大小能容纳6张椅子),并标上1—10的数字。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围着椅子转,当听到老师的报数声,就立即踩进有关数字的

  圆圈。例:老师讲踩“单数”,幼儿就分别走到标有“1”、“3”、“5”、“7”、“9”的数字圆圈中去。然后游戏重新开始。

  猜猜我是谁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听辨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排成圆圈的队形。

  游戏玩法: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儿,中间一幼儿(笼中人)用两手捂住自己的双眼蹲

  在正中央。大家一边围着圈转,一边唱歌,唱完大家一起蹲下来。唱到“猜猜身后谁在闹”的时候,中间的幼儿(笼中人)要猜出身后的人,并叫出他的名字。被猜中者换在中间做笼中人。

  抛皮球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灵敏性

  2.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力

  活动准备:皮球一个

  游戏玩法:向上抛球的幼儿,随便喊一个游戏者的名字,其他人立刻从被喊名字的人

  身边逃走。被喊名字的人接到球后,马上向大家喊“停”,让大家停止跑动。然后数“一、

  二、三”,向一个人跑3步后向他抛球,尽力让球碰到他。被球碰到的人拾球后再抛球,使游戏重新开始。如未碰到此人,则有抛球者再捡球,然后再抛球,游戏重新开始。

  蹲蹲乐

  设计者:俞建英

  活动目标:训练幼儿腿部肌肉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小动物头饰六只

  游戏玩法:幼儿以三人为单位组成两队面对面站立,每位幼儿戴上动物头饰(小猫、小狗、小兔组成一队,小羊、小马、小牛组成一队),由其中一名幼儿开始,如“小猫”边做坐下、起立动作,边说,“小猫蹲小猫蹲,小猫蹲完小羊蹲”,这时候小羊就赶紧也做坐下、起立的动作,然后再打出下一个蹲的是谁,如此类推,如果在5秒钟内该你蹲你没有蹲那就要被淘汰了,比赛中如果有一方的队员都被淘汰了,那另一方就是这一轮的获胜者,如果最后剩下2个人分别是2个队的队员,那么由教师参与进去继续比赛,直到淘汰出一方为止。

  官、打、捉、贼

  设计者:俞建英

  活动目标:训练幼儿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四张纸条,上面分别画有表示官、打、捉、贼的图案。

  游戏玩法:幼儿四人一组围在一起抓阄,自己当什么人不告诉别人,抓到表示“捉贼”阄的幼儿在其余三名幼儿中猜谁是“贼”,如果猜对了,则由“法官”判定打“贼”多少下,由负责“打”的幼儿执行,如果猜错了,也由 “法官”判定打多少下 ,但被打的人不是“贼”,而是“捉”的幼儿。

  传帽子

  设计者:陈瑜

  活动目标: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小草帽20顶

  游戏玩法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

  2.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

  3.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帽子后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注意事项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3、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再进行竞赛。

  熊与小孩 设计者:陈瑜

  活动目标:训练走跑闪躲的速度和反应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幼儿围成一大圆圈,选一名幼儿作熊。游戏开始小孩在圆圈内四散逃开熊去追,小孩跑不动了可以喊“定”,然后就站住不动,则熊不可以再捉定住的小孩。定住的幼儿必须等未定住的幼儿去拍一下他的手,方能救活继续跑。

  抬花轿

  设计者:冯伟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手部力量。

  活动准备:起点和终点线各一条

  游戏玩法:三名幼儿为一队,两名幼儿右手握住自己左手腕,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腕,并将手臂弯曲一边抬起,第三名幼儿双脚放进两名幼儿弯曲的手臂中。做花轿的幼儿将第三人抬起,从起点出发先到终点一队为胜利者。

  角力

  设计者:冯伟

  活动目标:锻炼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直线一条。

  游戏玩法:幼儿面对面站立在直线两侧(注意两人之间距离为两人的臂长)。双手相对,双脚分开,利用手臂或手腕的力量推对方,脚先动者为失败者。

  营救大行动

  设计者:杨秋琳

  活动目标:发展追逐、奔跑的能力,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幼儿站成(或蹲成)一个大圆圈。

  2.请一名幼儿当大灰狼,5—8名幼儿当小动物。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大灰狼去追小动物,小动物将要被捉到时,喊“钉”,大灰狼就不可以抓了。而喊“钉”的小动物也必须站在原地不动。没有被捉的小动物只要跑过去击一下“钉”在原地小动物的手,就可以复活了。如果所有的小动物都“钉”住了,那么大灰狼就胜利了。

  注意事项 :

  1.当小动物喊“钉”的时候,必须站在原地不动。

  2.如果小动物多,就请两名小朋友当大灰狼。

  穿大鞋

  设计者:曹春云

  活动目标:能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衬衫盒子

  游戏玩法:

  1.自由玩,驮着、头顶衬衫盒子走一走。

  2.将衬衫盒子分开,“穿大鞋”走,即脚踩盒子拖着走。

  3.幼儿两两合作,同踩一个盒底“两人三足”走,不能将盒子掉下。 皮球乐

  设计者:曹春云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拍皮球的技巧,和投掷的技能。

  活动准备:皮球;塑料数字圆盘①②③④⑤⑥

  游戏玩法:

  1.将6个数字圆盘置于圆圈内,幼儿站在圆圈上。

  2.幼儿自由拍球。

  3.听口令:教师拍铃鼓,铃鼓响几次幼儿拍几次。

  4.听口令拍球,接着投向相应的数字圆盘。

  幼儿交换位置继续游戏。

  袋鼠跳跳

  设计者:曹春云

  活动目标:发展孩子跳跃、投掷、追逐跑的能力。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出各种不同玩沙包方法

  2、培养幼儿独创性、灵活性增强幼儿技能

  3、培养幼儿跳、躲、各种走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沙包若干,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2、在《健康歌》伴奏下做健康操活动手脚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沙包幼儿分散玩沙包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

  (1)幼儿自由玩沙包尝试多种玩法(踢沙包、投沙包等)

  (2)教师召集幼儿讨论:沙包还可以怎样玩?让幼儿讲述并为大家演示将新颖、有趣玩法推广

  ①夹沙包跳:让孩子将沙包夹在两小腿之间跳看谁最先跳到终点

  ②小蚂蚁运粮:将沙包放在背上弓背进行"运粮"比赛在指定时间内看谁运多

  ③托沙包:用球拍托沙包进行竞走比赛

  ④头顶沙包走平衡木

  ⑤抛沙包:向空中抛沙包锻炼幼儿抛接能力

  ⑥用沙包跳房子

  ⑦投掷沙包:将沙包向指定小篮子投掷看谁投掷多

  ⑧扔猴子:画两条线(线与线之间相距3-4米)在两条线外各站一个小朋友手拿沙包扔中间4-5个小朋友中间小朋友边跳边躲沙包被沙包扔中小朋友便去替扔沙包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说说唱唱,初步尝试变速唱法。

  2、初步感受民间说唱的风趣,体验说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图谱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游戏

   1、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小结:姥姥和小女孩在姥姥门前,面对面,手拉手,拉过来拉过去的在玩游戏,这是姥姥小时候常玩的一个游戏,叫做拉大锯。

  二、学习歌曲

   1、学说念白部分

   (1)你们想玩吗?我也想玩,我请来了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玩游戏,面对面,手拉手,开始玩了哦!(拉锯,扯锯,姥姥门前唱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让二妞去,嗯!)

  (2)游戏有趣吗?我们再来玩一玩。

  (3)刚才我边玩游戏边说了什么?

  (4)出示图谱,幼儿学说。

  (5)“恩”是什么意思?你们平时是怎么撒娇的?看我是怎么样的?(声音、动作)

  (6)边说边游戏。

  (7)这次有什么不一样?(拉锯,扯锯,姥姥门前唱大戏,猫也去,狗也去,就是不让二妞去,嗯!)

  (8)出示图谱,完整游戏。

  2、学习歌唱部分

   (1)看图谱学唱歌曲

  a、刚才玩了拉大锯游戏,那平时拉锯扯锯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嘎子嘎子)

  b、我们把锯子架起来,一起来试一试。

  c、拉锯扯锯真好玩,我还能唱出来呢。在唱的时候我加上了哎、呀、呀三个字,这样可以让它更有趣,不信,你们来听听看。

  d、你们也来试试。

  e、“嘎子嘎子……姥姥门前唱大戏,就是不让二妞去!”哎呀,我都忍不住把前面说过的唱出来了,我唱了什么?出示图谱。

  f、你们想唱吗?来试一试。

  g、刚才我们又说又唱真开心,其实这是一个民间游戏的.说唱活动,叫做《姥姥门前唱大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说唱中唱的部分唱了几段。

  h、唱了几段?出示图谱。

  i、我们把这三段连起来唱一唱。

  j、最后一段的二妞去和前面有什么不一样?试一试。

  k、再次练习。

  (2)尝试变速唱

  a、听唱的部分。提问:这三段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b、跟着琴声练习。

  c、三段完整练习。我们试着把这三段连起来,速度越来越快的唱。(请出小鼓)

  3、完整练习

   姥姥门前唱大戏就要开始了,小戏迷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体验音乐欣赏活动及参与音乐表演的乐趣。

  2、 结合音乐形象,尝试用语言、打击乐器和动作表达表现, 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 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课件、动物图片、音乐符号卡片、打击乐器(圆舞板、沙球)手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PPT1)在《森林狂想曲》(能听出大自然动物的声音)的伴奏下,激发幼儿到“森林”游玩的兴趣,引导幼儿做动物模仿动作走进活动室,(课件上呈现出森林背景图)。

  二、基本部分

  1、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

  孩子们, 昨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首叫《挪威舞曲》的音乐里,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猜猜看

  2、(PPT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教师自然地做拍肩和在音乐速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一直保持做倾听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初步的理解,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提问:

  (1)你感觉发生了什么事情?(老虎、狮子……来了)

  你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让你觉得是……来了。(主要从速度方面引导)

  小动物们的心情怎么样?(紧张、害怕)它们会做什么?(逃跑、藏起来)

  (2)老虎(假设)没来的时候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玩、做游戏、跳舞)

  小动物们玩的时候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慢、轻松、快乐、愉快)

  小结:结合音乐性质,肯定孩子们的猜测。小结出小动物们玩乐中遇到险情的音乐故事情境。

  3、幼儿完整欣赏音乐。(依然放PPT2中的音乐)

  (这一遍重点是引导幼儿在听完第一遍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再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初步进入音乐故事情境并梳理故事发展的前后顺序,为下一步的分段做铺垫。老师会启发幼儿用与音乐故事情境相符的动作进行表现,但肢体表现在这一环节中不是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点是让幼儿再次感受轻松快乐、与紧张着急的音乐情绪。)

  提问:音乐的一开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玩)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后来呢?(假设大老虎来了)心情怎样(紧张着急)

  再后来呢?(老虎走了小动物们又玩了)心情怎样(轻松快乐)

  那你觉得这首曲子分了几个乐段。(有的孩子能说出有三段,但多数孩子不会很明白,老师在这儿并不告诉孩子们答案)

  4、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用符号把音乐画出来,并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重点引导幼儿感知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感受音乐性质。

  老师这儿有两种符号,请你选出代表轻松玩乐音乐的符号( )和代表紧张躲藏音乐的符号( )

  (1)边放音乐边在课件上呈现图谱。

  (2)教师指导:当听到、看到轻松玩乐音乐 时请小朋友们拍打自己的身体部位表示欢迎,每当听到、看到一句紧张着急的 的音乐时,小朋友们就要向它挥手一次。(设计意图是在感受节拍与乐句的同时为下一步配打击乐器做铺垫)

  (3)结合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三段体结构,并感知第一段和第三段是相同的。(PPT4)

  5、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再次感受不同的音乐性质。

  (1)选择与音乐性质相匹配的打击乐器(A段圆舞板,B段沙球),并引导幼儿正确演奏。

  (2)空手练习(看图谱分段练习)(幻灯片5、幻灯片6中的图谱加音乐)。

  (3)幼儿选择乐器练习并合作演奏,教师指挥(幻灯片7中的完整音乐)。

  (4)交换乐器。(幻灯片7中的完整音乐)

  6、分段欣赏与表演(让幼儿扮演小动物,重点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音乐故事情境)

  (1)欣赏第一段(A段)音乐。(PPT8中的音乐)

  ●小动物们听着音乐都做了哪些快乐地动作(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听音乐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启发幼儿加上脚的动作,小动物们听着音乐站起来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进行表现。

  (2)欣赏第二段(B段)音乐。(PPT9中的音乐)

  ●幼儿听着B段音乐表现急忙逃跑的情节(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听B段音乐快跑)。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启发:小动物们可以躲到哪里去?(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在B段音乐快结束的时候摆一个造型,表明自己藏起来了)。

  ●教师带领幼儿围着圆圈一个跟着一个走进行表现。

  (3)欣赏第三段(A段)音乐。(PPT10中的音乐)

  大老虎走了,我们快去找我们的朋友一起跳舞吧!

  ●幼儿随音乐表现,教师请能够合作表演的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围好一个大圆圈进行表现。

  7、拉好大圆圈随音乐进行完整的音乐故事情境表演。(PPT11中的完整音乐)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小动物的本领:玩的时候很快乐,遇到危险又能躲避,那现在老师就更有信心带你们到别的地方去玩了!随音乐(挪威舞曲)走出活动室。(PPT11中的完整音乐)

  活动延伸:

  1、 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一部分幼儿扮演小动物,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躲藏的地方。

  2、该音乐的音乐形象与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活动反思:

  自20xx年11月份起,烟台市芝罘区教研室李老师便组织各园进行音乐教研活动,重点对音乐欣赏进行研讨,我在本次活动中开放组织了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挪威舞曲》,除去在自己幼儿园试讲之外,我前后在云龙幼儿园、福泰幼儿园、海航幼儿园组织了本节音乐欣赏活动,应该说,我的教案每次都会有改动,教学方法和策略每次都会有调整。高尔基曾说:“当你听音乐时,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确实,参加音乐研讨活动,让我的耳边仿佛一直有优美的音乐在回旋。我认识到:

  1、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和理解能力。

  幼儿艺术教育不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艺术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艺术,获得艺术感受,学会用艺术自由、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凭借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通过欣赏一首乐曲,一首歌,让幼儿亲近艺术,热爱艺术。通过不断研讨,我也总结了一些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规律。当然,教法永远都是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音乐欣赏活动中,第一步首先要进行的一般都是:请幼儿安静、完整地倾听音乐(结合奥尔夫教学理念老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倾听的情况下,配上一些与音乐性质相符的动作,如简单的拍手、拍腿、拍肩。这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使欣赏变得更加有效)。欣赏者只有全神贯注,才能敏锐地感受到音乐的灵魂所在,其精神才能在音乐的空间里自由奔驰,捕捉到音乐的细微之处。这样的精神活动,是音乐欣赏者最重要的参与。完整地欣赏音乐也是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前提。一首乐曲,一首歌曲,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表现了一个完整、丰富的音乐形象。

  2、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

  《纲要》强调:“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可以采用综合艺术教育的形式,说、唱、舞、画、演奏等艺术活动是有机成一体的,这种多艺术形式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活泼多样,更能让幼儿感兴趣。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都能主动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在《挪威舞曲》中结合音乐形象我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器等进行表达、表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性质,图谱的呈现则更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的旋律特点,段落一目了然。在音乐慢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稳定的节拍,在音乐快的时候感受的是急促的乐句。教学方法到位了,教学效果才会明显。

  3、音乐欣赏的选材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也很重要。

  音乐欣赏活动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而不应拘泥于课本、教学大纲的内容。有很多乐曲都是非常适合幼儿欣赏。《挪威舞曲》从选材上很适合大班的幼儿。芝罘区教研室李老师一再强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不要在活动中说无效的话,这一要求已经渗入到了组织活动的教师师心里,虽然有时难免还是会多说话,但明显的感觉是:活动中自己的无效语言越来越少了,提问越来越简练了。

  而我想说的是,在组织具体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提问真的会影响教学效果。在《挪威舞曲》第一遍欣赏音乐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提问最有效”。我曾经设计的提问是“这首曲子,从一开始到结束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吗?”,教学效果也可以,但引导起来就有一种很绕的感觉,好像是打破了音乐的故事情境,一下子让提问变得很严肃、很紧张、很教条的感觉。后来我调整成了“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我认为这个提问更符合幼儿的特点,孩子们更善于用具体的形象去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而不太习惯直接去用一些比较专业的语言词汇。他们会说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在开音乐会等等等等。有了孩子们的第一次回应,老师再引导幼儿去回想这些情境背后的音乐,例如,“是什么样的音乐让你感觉是老虎来了”?这种提问就变得很顺,不难让幼儿去理解,因此,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才能能说出轻松活泼、紧张急促的音乐性质。在海航幼儿园组织《挪威舞曲》的时候,我觉得我这一问题提问的改变,让整节教学活动有了一个轻松的开始,作为组织活动的老师,我的感受是最明显的,孩子们给我的回应增加了我的信心,让我接下来的环节都比较顺利。当然,每一节具体的音乐欣赏活动,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老师问题提问的切入点也会不同,这是灵活的。只要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孩子,我们就会找到最好的方法,设计出最简单有效的提问。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较细致,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由浅入深得观察出记忆中事物的联系和规律。

  2、能按事物的外型特征进行记忆,并能大胆表述结果。

  3、培养幼儿大胆想象,思维,发展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范图若干张

  2、学具:游戏棒每人一盒,雪花片若干,每组幼儿拼板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儿歌引入:

  游戏棒,真奇妙,红黄蓝绿真好看,会变房子会变船,我们大家都爱玩。

  二、教师出示范图一、二,要求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图上有些什么?这些图形分别在纸的什么方向?这两幅图有什么区别?”(上下位置变换,左右位置变换)幼儿观察后回答。

  三、出示图三,观察后提问:

  1、图上有什么图形?(幼儿按顺序说出,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

  2、幼儿观察后,教师遮住图面,请幼儿凭记忆拼插出物体。

  教师说出顺序:排在第二的,第四的'等。(幼儿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四、出示图四,记忆拼画,观察提问:图上有什么物体?(按左、中、右顺序说出)

  1、幼儿记忆三分钟,遮住图面,提要求:幼儿进行拼插画,画中有图上中间的物体,其他可自由发挥。

  2、幼儿拼插画,鼓励幼儿在记忆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想象。

  五、小结:幼儿讲述拼插画内容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2、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教师: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给你一个惊喜》。

  小朋友,请你猜一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

  2、幼儿自由猜想。

  二、教师结合挂图分段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至"像两只熟透的桃子",

  提问:

  (1)狮子阿美长了一头怎样的头发?

  (2)后来阿美的头发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讲述故事至"没有吭声",

  提问:

  (1)阿美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她的心情怎样?

  (2)阿美的朋友会想什么办法呢?

  3.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

  提问:

  (1)阿美的朋友做了一件什么事?

  (2)他们为什么把头发剃光?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阿美的情绪变化。

  1.教师提问:

  (1)阿美哭了几次?

  (2)第一次哭是为什么?第二次哭又是为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阿美的两次哭来理解阿美的情绪变化。

  四、幼儿尝试复述故事。

  故事:给你一个惊喜

  狮子阿美长着一头长长的、亮亮的、像瀑布一样的金发,可漂亮了。可以说,他是狮子家族里长得最俊的“美男子”。

  可是,阿美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那头金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到后来,一头金发全掉光了。阿美独自关在屋子里,对着镜子,看着自己难看的光头,伤心地哭了起来。哭呀哭,哭得两眼又红又肿的,像两只熟透了的'桃子。

  “阿美,咱们钓鱼去吧?”他的伙伴在窗外叫他。自己变成了难看的光头,怎么出去呀?

  “不去!不去!”阿美的嗓音里带着哭腔。

  “阿美,咱们踢球去吧?”他的伙伴又在窗外喊他。

  怎么出去呀?自己变成了难看的光头。

  阿美干脆钻进被窝里不吭声。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叮――”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阿美拎起了电话,听筒里传来伙伴们的声音:“阿美,你不是最喜欢钓鱼的吗?今天为什么不去呀?”

  “阿美,我们的足球比赛就等你来守球门了,快来呀!”

  阿美哭丧着脸,没吭声。

  “阿美,你伸出脑袋来看看,我们要给你一个惊喜!”那是一个脆生生的嗓音。

  阿美忍不住了,他慢慢地从窗口探出一双眼睛。

  哗!出现在他眼前的他的伙伴们,都剃光了头发,一只只光脑袋在阳光下闪着光。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含义。

  2.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各种玩具、食品等替代品)1—10的代币券,铅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骰子两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谈话引入,说说上超市的经历。

  2.观看课件,说说上面的7代表什么意思?理解代币券的用途。

  二、在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两个两个圈一圈,猜想你能买几样东西?还有没有剩下?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通过交流和比较,理解单双数

  1.提问:你有几元钱?共买了几样东西?是不是跟你预想的一样,还有剩下的钱吗?

  2.回收代币券:出示红黄两座房子, 引导幼儿将有剩余的排红房子下面,没剩余的排黄房子下面。

  3.教师小结:

  ①两个两个地数,剩下一个的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它们是1、

  3、5、7、9;两个两个地数,都能找得朋友,并没有剩下的'我们给他叫双数,它们是2、4、6、8、10。

  ②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4.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单双数用红黄两种颜色出现)

  5.通过将数字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引导幼儿发现单数和双数是交替排序的。

  四、通过进一步操作,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

  1.通过发现自身器官的数量,进一步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引导幼儿寻找

  身体上某些器官的数量,并说出它们各是单数还是双数。

  2.分组操作:

  幼儿两人一组扔骰子,将所扔的数字写在表格中,看看最后得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3.老师和幼儿共同验证。

  活动反思:

  《认识10以内单双数》是一个数学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初步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含义。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如何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时幼儿的生命”,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抛开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活动中,我通过设计了“2元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购物活动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启发幼儿寻找身上哪些器官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在一系列活动中循序渐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单双数概念更深刻的理解。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活动中幼儿与老师的交流多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少了,不能很好的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一点在以后教学中会多加注意。

  总之,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很好,幼儿也很投入,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

  小百科:单数是数学中正奇数的别称。在数学中与双数(正的偶数)相对,可以表示为形如2n+1的数(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