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5-18 19:31:4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小班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只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

  2、口袋1个,若干橘子。

  3、每组一个餐点盘。

  活动过程:

  一、 摸口袋。

  1、摸一摸。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了些什么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

  2、 提问: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呀?”

  幼:“圆圆的。”

  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呀?”

  幼:“软软的、不太光滑。”

  (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还是不太光滑的呀?幼:不太光滑。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来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

  师:“那它究竟是什么呀?”

  幼:“橘子。”

  师:“是橘子吗?我们来看一看。(一边说 ,一边从口袋里把橘子拿出来。)

  幼:“是的、是的就是橘子。”

  二、 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

  幼:“绿色、黄色、黄色加绿色、橘黄色。”

  2、看一看:提问:(1) 师:“那橘子是什么样的呀?”

  幼:“圆圆的、扁扁的。”

  师:“那我们把话连起来说一说好吗?”幼:“好。”

  师幼一起说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身上还有肚脐眼和按钮。

  三、 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1、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说什么的都有)

  2、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

  3、师:“我们先从有肚脐眼的这一面开始剥,还是从有按钮的这边开始剥呢?”

  幼:“肚脐眼。”

  4、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一边剥一边说;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剥开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

  幼:“花。”

  师:“花儿花儿开开,哎,开出了什么呀?”

  幼:“橘子。”师:“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5、师: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朵花,花儿、花儿开开,开出许多小船(月亮),小船开到哪?(月亮走到哪?),宝宝嘴里边。

  6、教师小结:师:“橘子的肉是橘黄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点酸、有点甜;有的橘子有种子,种子像一颗颗白色的珠子;吃的时候要吐出来,我们大家都喜欢吃橘子。”

  四、 游戏剥橘子。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橘子宝宝,它们有大、有小,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先剥完。”(师:“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放在哪里呀?”幼:“垃圾桶里。”师:“今天我们不把它摔到垃圾桶里,我们就把它放在盘子里,它可是有用的哦!”

  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尝一尝看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幼:“想。”师:“那我们来尝一尝。”

  师:“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

  幼:“酸酸甜甜的。”

  六、引导幼儿说一说,师:“小朋友你们还吃过哪些东西是用橘子做的呀?”幼:“橘子罐头、橘子糖、果冻、橘子汁、棒冰等。”

  师:“小朋友们真棒,说出了这么多橘子做成的食品,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张橘子做成的好吃的图片。”(PPT)

  教师小结:橘子可以做出这么多好吃的,我们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来泡茶、放在冰箱里面除异味、预防晕车、治咳嗽、可以用来做菜、煲汤

小班教案 篇2

  第一课 《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本首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快乐”

  教学准备:录音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快乐吗?”让学生自由回答。有的说“快乐!”有的说:“不快乐,家长让他们学习这个班,那个班都累死了!”那么教师接着问:“那你们想不想快乐?!”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再接着说:“想快乐,那就来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快乐宝贝。

  板书----快乐宝贝

  (二) 展开新课:

  1、 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学生把书打开,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 教师让学生看书上,领唱和齐唱部分的歌词,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练习:

  A、教师读领唱部分的`歌词,学生读齐部分的歌词,让他们学着配合。

  B、学生之间互相练习。

  4、教师教唱本首歌曲:

  A、分句教唱。

  B、分段教唱。

  5、利用录音带,指导学生把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6、练习。

  7、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小结:

  表扬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多练习这首歌曲。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按数的大小给一组(3个)物体排序,并匹配相应的物体。

  2.能按要求操作材料,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娃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个),汽车、彩球、积木、小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个)。

  2.幼儿用书第1页的标记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娃娃做客,联系排序。

  教师出示3个娃娃:看,来了几个娃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娃娃的大小不同)娃娃排队。

  教师:娃娃要做操了,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呢?谁来试试给娃娃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在标记图上给娃娃按顺序排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娃娃排列的顺序)送汽车给娃娃教师:玩具汽车要找娃娃做好朋友,应该把哪辆汽车送给哪个娃娃呢?(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大汽车送大娃娃,小汽车送小娃娃。

  2.小组操作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送彩球、送积木、松小铃、送瓶盖等小组才做活动。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引导幼儿先给娃娃按大、中、小或小、中、大顺序排排队,再为大、中、小娃娃配送合适的玩具。

  鼓励幼儿边送边说:大彩球送给大娃娃;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根据动物的特点为鼠宝宝选择动物保姆,培养幼儿的连贯表述能力。

  2、体验互相合作讨论评选“动物保姆”的快乐。

  活动准备:

  鼠爸爸、鼠宝宝头饰、(大象、长颈鹿、小鸟、小刺猬、青蛙图片)、一段轻柔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讲述故事开头。

  师:听,“呜呜”谁在哭呀?(小老鼠)小老鼠为什么哭了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老鼠给我们带来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小小招聘会》。

  教师随着轻柔的音乐,有感情的`讲述讲故事:在一片树林边,有一条清清的小河,小河旁有一做漂亮的小木屋,鼠爸爸和鼠妈妈就住在这里。他们每天看看草地上漂亮的花,听听树上小鸟的歌声,日子过得舒服极了。过了不久,鼠妈妈生下了许多鼠宝宝,这下他俩可幸苦了。每天既要做饭洗衣服又要带孩子,要忙到很晚才睡觉。终于有一天,鼠妈妈病倒了,鼠爸爸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心里可着急了:“咳,这可怎么办?”

  师:小老鼠为什么哭呀?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鼠爸爸和鼠宝宝?(请幼儿回答)

  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可是鼠爸爸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我们一起来听听。

小班教案 篇5

  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以下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呼—变大了》,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活动目标】

  1、观察充气过程,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2、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活动准备】

  1、气球,塑料袋,棉线。

  2、《变大变小》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朋友,先听我说一个谜语,猜猜他是谁。(有一个东西很奇怪,胖也胖的快,瘦也瘦的快,胖了飞上天,瘦了落下来)。

  幼:气球。

  二、观察气球变大变小。

  师:现在这个气球是胖的还是瘦的`?是大的还是小的?

  幼:瘦的,小的。

  师:我怎么能让这个气球变大呢?

  幼:吹气……

  师:气球变大了,如果我一直吹一直吹气球会怎么样?

  幼:破,爆炸

  师:小朋友在吹气球的时候也不能一直吹一直吹,气球爆炸的话会伤到脸和眼睛,非常危险。现在气球变的大了,我怎么让气球再变小呢?

  幼:放气,撒气。

  师:气球小姐还带来了她的好朋友,气球先生,可是呢,气球先生生病了,你来看看他发生什么事情了?

  幼:漏气……

  师:气球漏气的时候是慢慢漏气的,还是一下子漏气的?

  幼:慢慢漏气的……

  三、尝试给充气物品充气。

  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充气的吗?

  幼:皮球、热气球、游泳圈……

  师:我还知道有一个东西也是可以充气的,(塑料袋),你来试试怎么能让塑料袋充气呢?

  幼:每人一个尝试。

  四、游戏:“变成一只大气球”

  (1)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大气球,教师给气球充气,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气球渐渐变大的样子。

  (2)幼儿手拉圆圈,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与破掉的情形。

  (3)幼儿牵手拉个圆圈,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漏气、越来越小的情形。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1、关于教材的选择:

  《好饿的毛毛虫》是个特别优秀的绘本,它色彩鲜艳,动画形象,符合小班幼儿欣赏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性的动画,又能激发幼儿观看的兴趣,引导幼儿更好地了解绘本内容。

  2、关于活动的设计:充分利用整合的理念设计本次活动。

  (1)在语言方面,能在仔细观察画面的同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渗透了量词,让孩子在量词的使用上,有初步的认识。

  (2)在科学方面,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的感性认识:星期一到星期五毛毛虫吃的事物数量随着变化而变化,孩子会不自觉地通过目测或点数想知道毛毛虫到底吃了多少,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不知不觉感知了5以内的数量以及1和许多

  (3)在健康方面,通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吃适量的东西,注意营养均衡。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讲议议,展开合理的想象。

  2、幼儿乐意在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中,知道贪吃会让自己的身体不舒服。

  活动准备: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t:猜猜,毛毛虫长大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t: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会告诉你们毛毛虫是怎么长大。

  二、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有一条毛毛虫好饿呀,它扭来扭去在找东西吃,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一个苹果,但是它还是好饿;

  (1)星期二,它吃了什么;(梨)

  (2)星期三,毛毛虫会吃三个什么呢?(香蕉)(谜语)

  (3)星期四了,毛毛虫吃了几个水果呢?(四个草莓)

  (4)接下来的`一天是星期几啊?星期五毛毛虫可不吃水果了,毛毛虫吃了我们小朋友爱吃的食物,看看它吃什么?(结合量词:一块蛋糕、一个蛋筒、一根黄瓜、一片西瓜、一根香肠)

  2、我们一起来说说,毛毛虫在星期五吃了……好多食物呀

  t:那毛毛虫都吃下去会怎么样啊?(肚子会痛的)

  小结:原来吃的太多了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会把我们的身体吃坏的,我们可不能学毛毛虫那样贪吃呀!

  于是它就着睡了一觉,第二天起床后,它吃了一片绿叶子,恩,它吃下去就舒服多啦!

  3、继续故事:现在他它不再是一条小毛虫了。他是一条胖嘟嘟的大毛虫了。他绕着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做“茧”的小房子。他在那里面呆了两个多星期……

  t:猜猜毛毛虫呆在茧里干什么呢?

  最后,毛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三、完整欣赏故事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2、能力目标:在领会亲子之间情感的基础上能大方地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有妈妈关爱的幸福,初步懂得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活动重点]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有妈妈关爱的幸福。

  [活动难点]在领会亲子之间情感的基础上能大方地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亲子阅读的初步经验。

  2、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本绘本《你妈妈想你啦》,绘本画面课件;喷嚏声和“小动物的话”录音

  3、家长准备:课前沟通,达成默契。

  (1)能基本完整熟悉绘本的内容,对孩子的理解情况有一定的估计;

  (2)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以适当的方式启发孩子理解绘本的相关内容,不包办代替;

  (3)鼓励孩子积极思维、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不随便责怪。

  [活动过程]

  一、借助声效,引起兴趣

  1、师(播放喷嚏声):听,这是什么声音?

  2、师: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打喷嚏时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学一学平时打喷嚏的样子)

  3、师:今天我们也来读一本跟打喷嚏有关的故事,好吗?

  二、分段阅读,理解内容

  (一)教师引导幼儿阅读,了解绘本(p1-p8)的故事情节,进入情景表演

  1、师(视频展示绘本第1页至第2页):这里有只小老鼠,它也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你们看,小老鼠打的喷嚏有多大呀?(把树叶和小蚂蚁都飞起来啦!)

  2、师(视频展示绘本第3页至第4页):小老鼠打完喷嚏后谁来了?

  3、师:猜猜小兔子会小老鼠说什么呢?

  4、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兔子说了什么。(播放录音“小兔子的话”)

  5、师幼一起学说小兔子的话“你妈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6、师(视频展示第5页至第6页):小兔子也怎么了?你们看,小兔子打的喷嚏有多大呀?(把蒲公英的种子都吹飞啦!)

  7、师(视频展示第7页至第8页):小兔子打完喷嚏谁来了?

  8、师:猜猜小刺猬又会对小兔子说什么呢?(鼓励幼儿说出“小刺猬的话”,再播放录音“小刺猬的话”)

  9、师:我们来说一说、演一演,好吗?(老师扮演小兔子,请一位幼儿扮演小刺猬)

  (二)亲子阅读,情景表演

  1、师:接下来小刺猬也怎么啦?小朋友,你和妈妈一起把绘本翻读下去,也来说一说、演一演,好吗?(引导家长在亲子阅读中鼓励孩子说出“小动物的话”,让孩子感受妈妈对他或她的爱。)

  2、视频展示绘本第9页至第12页。请一对亲子表演小刺猬打喷嚏和小布熊对小刺猬说得话。表演后给予评价和鼓励。

  3、师:接下来小布熊也怎么啦?又是谁跑来了?她也说了些什么?你和妈妈继续翻读下去,也来说一说、演一演,好吗?

  4、视屏展示绘本第13页至第20页。请两对亲子先后表演小布熊和小女孩的情景。表演后给予评价和鼓励。

  5、师(视频展示第17页至第18页):刚刚小布熊为什么会哭呢?

  6、幼:因为他没有妈妈。(播放录音“小布熊的话”)

  7、师:小女孩跟他说了些什么?

  三、结束阅读,引发情感

  1、师:那小朋友,你有妈妈吗?你感到幸福吗?

  2、师:你打喷嚏时会想到妈妈在想你吗?(幼儿自由表达)

  3、师:跟自己的妈妈去说说你也是怎么想念妈妈的,去对妈妈表示你的感谢。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大船的基本结构。

  2、能画出轮船的基本结构。

  3、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5、养成专注画画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将教室的一面墙壁布置上一条大河。

  2、彩笔、轮船模型。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指墙壁:小朋友,这里有一条美丽的大河,河面上还应当有轮船。

  2、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轮船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为大河画上大轮船。教师出示轮船模型,逐一提问:这艘大轮船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它的船身像山脉?轮舱像什么?在什么位置?船舱上还有什么?船上的烟囱、桅杆在船的什么地方?像什么形状?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大轮船的身体是长长的,侧面看上去像个梯形;船身上面有两层船舱,每一层船舱里都可以坐人,所以都有一排整齐的窗户;船舱像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船舱上面的船顶部还有烟囱;大船首尾都有一根高高的桅杆。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现在请大家画大轮船,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用什么颜色打扮大轮船?

  观察幼儿作业情况,要求按大小画出轮船的基本结构,注意比例关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想象个联想,画出与轮船有关的图像。

  活动创意:

  请幼儿将自己重新画的`大船剪下来贴在墙壁上组成的画面。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听、说、做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从而陶冶了幼儿美的情操,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小班教案07-28

小班健康教案07-30

买菜小班教案06-25

小班教案:轻轻07-07

小班体育教案08-22

小班结构的教案06-16

小班安全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