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蜻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习性。
2、学会利用洋葱皮制作蜻蜓。
活动准备
洋葱皮,木工胶
活动过程
[导入]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蜻蜓。
- 我是在秋天里飞翔的一种昆虫。
- 我有一双翅膀,大大的眼睛和长长的尾巴。
- 人们喜欢采集我做成标本,我是谁呢?
[展开]1、谈一谈蜻蜓。
- 你见过蜻蜓吗?
- 你在哪儿见过蜻蜓,它正在干什么?
- 见过蜻蜓后你有什么感想?
2、看看蜻蜓的照片,说说蜻蜓的特征。
- 蜻蜓长什么样子?
- 蜻蜓的`翅膀长什么样子? 摸起来感觉怎么样?
- 蜻蜓的身子和尾巴长什么样?
- 蜻蜓的眼睛长什么样?蜻蜓的眼睛为什么长得这么大?
(由于蜻蜓要一边飞一边觅食,所以它长了一双大大的鼓鼓的眼睛可以看清楚许多地方。)
3、谈谈蜻蜓的习性。
- 蜻蜓是怎样出生长大的?
(蜻蜓在水里产卵,然后在水里长成幼虫,最后再长成蜻蜓飞出水面。 )
- 蜻蜓以什么为食?
(蜻蜓只要吃对我们有害的昆虫,像蚊子或苍蝇。所以蜻蜓是益虫。)
- 蜻蜓是怎样飞的?
(蜻蜓虽然长得小,但是它可以飞得又快又远。)
4、制作蜻蜓的翅膀并研究自然产物。
- 如果要是制作蜻蜓的翅膀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洋葱皮怎样制作蜻蜓翅膀呢?
5、用自然产物制作蜻蜓的翅膀。
① 掰开洋葱皮准备好。
② 把洋葱皮剪成蜻蜓翅膀的样子,或是用手撕出自然的效果。
③ 把完成的洋葱皮粘在蜻蜓身体的两侧,做出蜻蜓的翅膀。
[结尾]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蜻蜓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图片]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名字的寓意,从自己名字的笔画和结构特征出发,大胆地绘画出有创意的名字。
2.对绘画活动感兴趣,体验名字设计、创作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能准确的书写自己的.名字;幼儿向家长了解过自己名字的含义。
2.物质准备:勾线笔、水彩笔、绘画纸、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提问:小朋友我们平时为了方便大家认识自己?你都会怎么介绍自己呢?这个名字是谁帮我们取的?
2.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方便大家认识我们的名字,这个名字属于我们自己,爸爸妈妈在给我们取名字时,都藏着对我们深深的爱和期望。
3.鼓励幼儿向爸爸妈妈了解名字的含义,从中感受名字中父母对自己的爱。
4.鼓励幼儿大胆、清晰、连贯地讲述自己名字的美好寓意,并尝试书写自己的名字。
(二)幼儿欣赏教师作品,感受名字创意画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1.教师出示自己名字的创意画进行介绍,鼓励幼儿认真欣赏、比较。
2.出示若干幅名字创意作品,鼓励幼儿观察、学习根据名字的寓意进行创意名字画的方法,为创作阶段做准备。
3.小结:我们可以用勾线笔把我们的名字进行勾边,再用水彩笔或油画棒为我们的名字进行装饰,注意装饰时不能破坏字形,这样才能便于大家更好的认识你。
幼儿进行设计和创作自己的名字。
1.介绍工具,提出操作要求。
2.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绘画形式进行名字创意画。
3.教师观察,适时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1.将幼儿作品展示到展板上,让幼儿互相欣赏。
2.提问语:你喜欢谁的名字创意画?为什么?
3.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
(五)活动结束。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知道春季里的特征。
2. 学会制作出地里的蚂蚁窝。
3. 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并培养孩子们的表达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印泥, 彩泥
活动过程
[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春天。
- 它是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 它是冬季的下一个季节,在这里季节里会开放许多美丽的花朵,它是什么季节呢?
[展开]
1、讨论一下你在春天里的经历。
- 说到春天大家会想起什么?
- 你在春天里都做了些什么?
2、说说春天。
① 说说春天有什么特征。
② 讨论一下春天里可以看到什么?
3、描述一下昆虫的一生。
① 说说昆虫的一生都有怎样的变化。
② 用彩泥表现出昆虫的`一生经历。 (卵-幼虫-蛹-成虫)
4、观察活动纸。
- 上面画了些什么?
5、用活动纸中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出蚂蚁窝。
① 用手指蘸上印泥。
② 用手指印出蚂蚁窝里面的样子。
③ 印完蚂蚁后完成剩余的部分。
④ 说一说蚂蚁在地里都干些什么?
[结尾]
①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②总结活动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打扮的这么漂亮,它们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祝贺一下,来做一个《大熊猫钻圈》的游戏,好不好?(好!)
老师讲明游戏的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玩法:幼儿排成两队,第一个幼儿学习大熊猫的模样,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后,返回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依次类推,看哪一队的小朋友先钻完,哪队便为胜方。
规则:必须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
注意事项:不能碰倒呼啦圈。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把大熊猫送回家吧。
听着音乐,组织孩子们张贴自己的作品到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随着音乐,老师组织孩子们学着大熊猫的样子,出去寻找东西吃。教育孩子们要爱护大熊猫,发动家人和朋友一起爱护国家一级动物——大熊猫。
【活动反思】
虽然这只是一节随堂课,但是作为执教者,我觉得它不仅目标明晰,环节清楚,而且从幼儿的作品上分析,幼儿对这次的活动很感兴趣,并基本上把大熊猫圆圆胖胖的身体特征表现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一、情境法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大熊猫要出国演出,它想把自己的画像送给外国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教师给幼儿创设了“给大熊猫照相”的情境,小画家一下子变成了摄影师,幼儿别提多兴奋了。有的幼儿为了让大熊猫的演出更精彩,还给大熊猫佩戴了漂亮的蝴蝶结呢!为了加快幼儿的绘画速度,教师继续创设情境说:“哇,现在大熊猫已经上飞机了,飞机马上要起飞了,你们赶紧画呀,否则熊猫的画像就没法带到国外去了”,刚说完这句话,就听见幼儿喊:“飞机快起飞了,大家快点画啊!”
二、图形结合法的运用恰到好处
大熊猫圆圆胖胖的,身体与四肢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耳朵半圆形、眼睛圆形、眼圈椭圆形、嘴半圆形、鼻子半圆形,用图形结合法组织幼儿绘画,便于幼儿对熊猫基本特征的把握。由此我联想到,许多绘画作品如房子、小动物、人物,都融合一定的形状在其中,在组织教学时是否可以借鉴此法呢?
三、简洁的提问启发幼儿积极地思考
活动中的提问简洁明了、环环相扣,能积极地启发幼儿的思考。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范画的观察,大胆的参与讨论,在讨论中一步步的解决问题,完成本活动的教学目标。
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是绘画技能的学习,同时还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黑色原来也是一种漂亮而有用的颜色,圆圆胖胖的大熊猫原来时如此的可爱。
启发:
在诸多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作品的绘画方法,追求的是幼儿是否画的好,其实,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科学的,是与《纲要》精神相违背的,教师应以美术教学为载体,积极融合情感、科学、交往、语言等多方面因素于一体,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成功的活动中,往往会有很多相关的因素,细细思考总结出最重要的一点,再把它挖深扣细,这样会更后深度,更有着眼点,比如:突出情境性等,名字也可以更适合内容来起,你说呢?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回忆、交流自己在哈哈镜中看见的变化,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
2、主动扩展、整理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不同表情的自己。
3、能有始有终地完成涂色任务,保持画面的整洁。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照过哈哈镜,观察过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变化。
2、各种变形的五官小图片。
3、幼儿用书:《各种表情的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变化,引出话题。
教师:你们照过哈哈镜吗?哈哈镜中的你是什么样的?表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讨论不同表情的五官变化。
1、教师:你看了什么样的表情?这个表情的人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变成什么样了?我们来学一学。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表情?五官是怎么变化的?
2、请几名幼儿表演各种滑稽表情,引导其他幼儿细致观察他们五官的变化。
(三)教师出示各种变形的五官小图片,引导幼儿在拼五官的过程中讨论绘画各种表情的方法。
1、教师:怎样表现各种表情的人呢?怎样画各种表情的人的五官呢?
2、出示各种变形的五官小图片,引导幼儿边摆边扳手五官和表情之间的关系。
(四)出示幼儿用书,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请你创作一副你喜欢的人物表情头像。
2、在构图上提醒幼儿要把头像画得大一些,把纸面画满,涂色均匀。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教师:你画了一个什么表情的人?五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展示区,丰富相关认知。
活动反思:
课文讲述了生物学者达尔文对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的观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在有趣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
课文的第一节介绍了科学家达尔文,我在请学生读课文之后相互讨论: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著名”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在学生交流反馈之后,我又接着这样问:他是怎么会成为著名科学家的呢?这样的提问,唤起学生对科学家达尔文的好奇,使得学生急切地想了解达尔文。
带着这样的情感,我让学生再读课文第二节。然后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想象自己处于现场,我与科学家达尔文一起观察事物,此举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从自主参与学习中主动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读了课文达尔文的发现之后,我让学生演一演达尔文,把那种“奇怪”的感觉说出来。看:女“达尔文”孙天骄表演的多么投入呀:
“奇怪,我在其它地方都能看到那种翅膀小的昆虫的,怎么会在这个岛上就看不见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从语气到表情,天骄可以说表演得非常精彩。在此基础上,老师悄悄过渡:“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想不想弄明白啊?那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寻找答案。
在学习课文第三节时,我问:你觉得达尔文找到答案容易吗?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许多”“反复”“终于”,可是惠泽却把小手举得高高:“老师,我有补充!”他的小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我觉得‘捉’‘观察’‘比较’这些词语也能体现出他的不容易来。比如观察,他必须有一定的目的去看这些昆虫才叫观察……”很显然,他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了。“对呀,比较也要仔细专心的,不然是比不出来的”黄宏接着说
在这样的课堂探讨氛围中,我已经不再需要努力地对学生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了,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的时候,他们应该都能体会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为科学家的精神所感动。
虽然在我的这个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还不够尽善尽美,但我正在努力朝着语文教学新课改的目标前进着。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青菜、藕、辣椒和胡萝卜等蔬菜的切面拓印画不同造型的花。
2.感受拓印的乐趣,练习拓印的方法。
活动重点:能用青菜、藕等蔬菜的切面拓印画花。
活动难点:如何表现花瓶里面的花高低错落、有松有紧。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幼儿活动前已欣赏不同造型的花,并组织了谈话活动。
2.物质准备:青菜、藕、辣椒和胡萝卜等蔬菜的切面印章若干;红、黄、蓝等水粉颜料;幼儿前期画好花瓶的卡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前期观察不同造型的'花,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各种花的造型,激发幼儿尝试表现的意愿。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 幼儿交流:用蔬菜切片,你想给花瓶拓印怎样的一瓶花?
2. 教师示范拓印花的方法。
(1)介绍今天要用到的拓印材料。
(2)用蔬菜的切面蘸上颜料在花瓶的上方印画,瓶口的地方可以多印一些,印出自己喜欢的造型。
3. 交代要求:
(1)已经蘸了一种颜料的蔬菜不能再去蘸其他颜色。
(2)小手脏了可以在抹布上擦一擦。
4. 幼儿尝试、操作。
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花的造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
三、相互欣赏,经验共享。
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议,对画面清晰、整洁、造型和底版材料有创意 的幼儿给予鼓励。
四、活动延伸:
将晾干的画沿着边缘剪下来,粘在卡纸上。再沿着盆花的外轮廓将其剪下来,用透明胶带贴在大积木上,做好的花就可以摆在窗台上了。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创新乐趣,激发自豪感和继续创新的愿望。
2.体验染纸活动的乐趣,能使用染纸工具较成功地进行染纸制作。
3.培养幼儿的色彩感受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的印染画、吹墨画作品及课件。
2.各种水粉颜色和裁好的宣纸。
3.彩笔、调色盘、旧报纸、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想不想也来做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2、欣赏老师的魔术印染作品,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二)与幼儿一起探索印染的方法
1、老师用两张宣纸浸入颜料中,让幼儿观察浸的时间长短与印染面积大小的关系。(与幼儿一起讨论)
2、与幼儿讨论在染色前、后必须做什么?
3、教师小结印染步骤:折纸、染色、展开铺平。
(三)尝试印染:
1、幼儿第一次尝试印染
(1) 教师提醒幼儿在染色时将折好的各角处或折边处染色。
(2) 请成功的幼儿介绍经验,(从折法、染色、色彩方面),帮助失败的幼儿找原因。
2.第二次印染:
(1)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着将纸折成各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印染,感受不同的折染方法能产生变化无穷图案的乐趣。
(2) 提醒幼儿注意色彩搭配,使画面色彩明快。
(3) 启发幼儿染颜色处越多画面就越好看。
(4) 将浸染好的颜色的纸慢慢展开,摊在报纸上晾干。
(四)添画作品
启发幼儿在印染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添画,(让幼儿创新想象并操作活动)。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将作品布置在活动室里进行展览,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要求幼儿知道什么是线条想象画;
2.要求幼儿正确说出四边种线条的名称,并知道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
3.让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来的乱线,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4.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线条想像画,根据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听音乐用线条作画 难点:根据自己的线条想象构思,使它变成一个或多个物体的的形象
教学准备: 录相带、录相机、投影机、幻灯片、录音机、磁带、龙头饰一个,纸、笔、油画棒若干,各种小乐器,四个线条娃娃,两幅幻灯范画。
教学过程:
(1)看录相引出舞龙灯,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让小朋友看一段非常好看的录相,请看吧!”幼儿看过录相后,引导幼儿说出录相里人们舞龙,老师讲一些关于舞龙方面的知识,然后带领幼儿根据录相也来舞龙。
(2)线条娃娃舞龙灯,教师示范强调 “刚才,小朋友舞龙灯时无意中已经走成了许多美丽的线条,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1)利用不同小乐器的声音引出四位线条娃娃,使幼儿知道各种线条的`名称及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折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折线和鼓声一样粗壮有力。听到小铃声的声音波浪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波浪线和铃声一样优美、婉转。
(2)利用线条娃娃也想和小朋友舞龙的形式引出教师听音乐示范讲解,并强调:a 线条娃娃舞龙的时候,要不断地改变它的位置和方向,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动 线条不允许断;c根据音乐的不同用不同的线条作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想象
1.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线条娃娃舞龙走的路线,看它能变出一个什么有趣的图案,并用完整的语言讲出来。
2.老师总结:象这幅画一样,由各种线条组成并且又经过小朋友的想象,把它变成许多种有趣的图案,这样的画叫做线和条想象画,明确线条想象画的定义。
3.引导幼儿欣赏两幅线条想象画,从而总结出线条想象画有的可以从整体来想象,有的可以从其中一部分来想象。
(4)幼儿进行线条想象画的创作活动
1.幼儿听音乐作画,要求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而运用各种线条来作画。
2.幼儿绘画涂颜色。
(5)评讲作品,游戏结束
1.老师自评
2.幼儿自评
3.幼儿互评
4.和四位线条娃娃一起舞龙出教室。
概要:
1.借助用不同的乐器声音去表现不同线条的特点;
2.幼儿依据对线条的理解,在绘画时将它表现出来,训练了运笔的能力。
情况分析: 针对幼儿作画时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我设计了线条想象画,以此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10-11
大班美术教案03-13
美术大班教案12-13
大班美术教案《桥》07-21
大班冬天美术教案06-10
大班美术教案《树》07-27
大班美术教案模板11-18
大班美术春天教案11-06
大班美术教案:织网07-01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