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锦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设计思路:
今年春天,在我园的科技节活动中,幼儿对一种会发光、发声的陀螺很感兴趣,孩子们讨论的是陀螺、玩的是陀螺,我感觉到可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进行一次“转动”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有发明创造的欲望。
3、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三、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轮子、绳子、风车、火柴棒、盖子、纸片等。
2、学具:手巾花、陀螺、发条玩具、录音机、转椅、钟表等。
四、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1)幼儿操作教师提供的各种能够转动的玩具,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和同伴交流,并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
(2)教师投放半成品,幼儿再次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办法,做个会转动的小玩具:使不能够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边玩边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3)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演示,鼓励幼儿为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2、游戏“找一找”: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转动的兴趣及创新的欲望。
(1)幼儿自由讨论:聪明的人,让许多东西都转动起来,来方便我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能转动的物体,以及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2)集体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能转动?××转动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3)、幼儿观看幻灯:转动在现代科技中应用。
3、发散思维:
如果你是小小发明家,你想让什么转动起来?转动以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4、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1)师:“你能让自己的身体也转动起来吗?”
(2)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有那些部位也能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自己和小朋友。
(3)交流:你让身体的那个部分转动起来了?请你来试一试。
(4)“如果我们身体的一些部位(如头不能转了)不能转动了,行不行?”
(5)“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转动起来,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
五、活动延伸:
1、老师和幼儿一同到室外寻找可以转动的物体。
2、利用谈话鼓励幼儿继续寻找、探索、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关转动的物体。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二、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三、指导要点: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
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四、延伸活动:分组活动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对教材的把握上设计较好。环节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时,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兴趣很高。数学就是服务生活的,孩子在操作和游戏中掌握了区分长短的方法,理解了长短顺序的关系。
在幼儿分组操作时,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对于接受慢的幼儿没有及时给与支持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并实施重点关注;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在操作环节发现掌握不好的孩子,在游戏环节重点关注策略,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很好掌握;另外,在一日活动将此项活动延伸到各个环节,随机教育和引导。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软”、“硬”、“光滑”、“粗糙”等特性。
2、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3、积极参与活动,有探究欲望。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课件、四条路、颜料、盆、白纸、抹布等
知识准备:
知道脱下来的鞋子和袜子放在哪里的常规。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感知“软”、“硬”、“光滑”、“粗糙”等特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观看幻灯片,导入活动。
1、你们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她光着脚玩真高兴呀,今天我们也来光脚旅行,去到大森林里玩好吗?
2、请幼儿脱鞋子、袜子,要求把袜子放在鞋子里, 鞋子放在椅子下面。
师:我们看看自己的小脚是什么样的?(有5个脚趾、脚底、脚是长长的等)脚有什么用呢?(能走路)宝宝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走吧!1、 幼儿观看课件,知道要玩光脚旅行的游戏。
2、 脱下袜子和鞋子,摆放在正确的地方,袜子放在鞋子里,鞋子放在椅子下面。观察自己的小脚的样子。通过观察课件,激发幼儿参加光脚旅行游戏的兴趣,观察自己的小脚比观察图片更来得认识,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小脚师什么样子的。
二、幼儿操作实验感知“软”、“硬”、“光滑”、“粗糙”等特性。
1、师:哎呀!前面有几条路呢?它们都是什么路?
2、宝宝们我们选一条“路”走过去,走的时候可要慢着点,路上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呢!(教师用动作示范慢走),看看走在这些“路”上有什么感觉?
幼儿尝试后提问:你刚才走的是哪条路?走上去有什么感觉?
3、刚才我们是走一条“路”过来的,你们想不想走走其他的“路”,看看它们走上去的感觉一样吗?
师:你又走了哪条“路”?这条“路”走上去有什么感觉?它和你前面走的“路”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沙子路和石子路走上去是粗糙的,地板路走上去师滑的,垫子路走上去是软的。
1、 幼儿认识旅行的路途中有沙子路、石子路、地板路、垫子路。
2、 幼儿选择一条路,走一走试一试,说一说刚刚走的是什么路,这条路走起来是什么感觉。
3、 幼儿尝试刚刚没有走过的路,尝试新的感觉。让幼儿在自己尝试和操作中感知“软”、“硬”、“光滑”、“粗糙”,更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通过教师小结,了解到沙子路和石子路走上去是粗糙的,地板路走上去师滑的,垫子路走上去是软的道理,能进一步加深幼儿的了解。三、迁移经验,游戏活动。
1、小朋友你们看我们刚刚走的四条“路”,哪条“路”让人一看就知道有人走过?为什么呢?
2、快看!森林的前面也有几条“路”,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在白纸“路”上留下我们小朋友来过森林里的痕迹呢?
3、请一幼儿示范脚印画,教师讲解要求。
4、请幼儿找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白纸“路”上印脚印,要排好对不争抢。幼儿进行游戏用脚印画,找到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白纸上印脚印,排好队不争抢。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在游戏用脚印花的过程中,迁移经验,感受到整个活动的乐趣。四、结束整理活动。
师:这四条“路”好看吗?你们真能干,别人来一看“路”上的脚印就知道我们小朋友来过大森林了。今天我们在大森林里走了很多不同的“路”它们的感觉一样吗?(不一样)那我们小朋友穿上拖鞋拿上自己的鞋子和袜子到班上把小脚洗洗干净,把你光脚旅行大森林的事情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幼儿欣赏自己用脚印画印上去的路,清洗好自己的小脚,穿戴好自己的袜子和鞋子,结束活动。结束活动环节不拖沓,干净利落,让幼儿清洗好小脚,提醒幼儿保护自己的脚,保持干净等卫生方面的常识。教学反思:
《光脚旅行》主要是要让幼儿感受赤脚在不同路面上行走的`感觉,发展触觉,同时用合适的词汇表述自己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地面有不同的质感,通过小脚丫去碰触,会有多种不同的感觉,同时小班幼儿正处于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验。
本次活动中,我们根据以尊重原教材的原则,制定了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感受赤脚在不同路面上行走的感觉,发展触觉。二是学习用合适的词汇表述自己不同的感觉。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1、 幼儿实验用具每人一套:胶囊、铁球、一次性碗、其他实验材料(黄豆、小树枝、米粒、石头、碎布条)。
2、 记录实验结果用的表格、笔。
3、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引发猜想。
1、 教师准备普通胶囊和装有铁球的胶囊于幼儿碗内,让幼儿操作观察比较,发现装铁球的胶囊会翻跟头,普通胶囊只在碗内滚动。
2、 幼儿进行猜想。
(二)实验操作,探索胶囊内放什么会翻跟头。
幼儿尝试将不同的实验材料放入胶囊内,让胶囊翻跟头,幼儿记录操作结果,并根据记录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小结:胶囊内放入小铁球,会让胶囊翻跟头。
(三)再次实验操作,比较铁球与其他材料的不同。
幼儿用捏、摸、掂、看等方法,感知铁球与其它材料的差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过程结果。
小结:因为铁球是圆的、有一定重量的、可在胶囊内滚动、滚动时改变了胶囊的重心,引起胶囊翻跟头。
(四)观看课件,进一步感知重心转移原理。
(五)拓展思维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运用重心转移原理制作的物体。
设计意图:
一天早上,我班幼儿朱立辉带来了一件“麦当劳”小玩具,一个翻跟头的小丑,小朋友都围住他,让他一次又一次地玩。这时有个孩子问“它为什么会翻跟头,而且不停地翻?”大家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是因为朱立辉用手将爬竿翻上翻下;有的说是小丑身上有磁铁…怎样让孩子探究到这个科学原理呢?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会翻跟头的.胶囊》,主要是要他们探索物体重心的转移将改变物体的方向这一有趣的现象,并通过操作,让他们了解重心的专转移将收受到物体形状、大小、重量等的制约。
[活动目标]
1、 通过探索和操作,感知胶囊翻跟头的科学原理,从而喜爱科学活动。
2、 会使用简单材料进行实验,并根据操作记录结果。
3、 了解胶囊会翻跟头是重心转移的原理。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鱼类的知识。
2、泥鳅、脸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相关的录象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鳅是怎么样的?
2、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
3、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5、看相关的录象,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
二、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
1、平时看过大人是怎么抓泥鳅的?
2、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样都去试一试、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
3、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
4、讨论: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抓泥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
5、师生小结
三、延伸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3-22
科学活动教案07-19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5-15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3-13
【热】科学活动教案03-13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3-14
科学活动教案【荐】03-14
【精】科学活动教案03-12
科学活动教案【热】03-12
科学活动教案【精】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