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巩固强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
2、熟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大概意思,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顺序。
3、体会父亲和儿子不同的心理变化,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切错的.苹果》。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边读边画,学习生字
错:交错错落有致错综复杂
屉:屉帽一屉馒头抽屉
惯:惯例惯性娇生惯养
拦:拦击拦路拦腰
核:杏核核武器核查核对核心
彻:彻夜彻骨彻底彻头彻尾彻悟
印:印象印花印泥
三、指导书写
请学生先观察,再示范,后书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在小组内切切看,看你们一共有多少种切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的是“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这个内容的?
3、谁愿意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
4、“显示显示”一词能不能换个词来说?
5、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儿子怎么样?
6、找出儿子说得话并用浪线画出来,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你从爸爸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7、同桌之间练读儿子和爸爸的对话。
8、这时,爸爸看到儿子说的那颗星星了吗?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
9、练习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三、
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经历。
四、作业设计写词语。
爸爸习惯
切错的苹果
儿子创造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
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
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教学难点:
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对中考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愿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婴儿哺乳图”、“泪眼朦胧图”、“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题目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的。如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了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三 、针对学生的习作,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1.学生根据“失分会诊”,对照自己过去的作文,分析失分的原因。
2.小组合作学习,总结本小组在切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3.小组选代表发言。
4.教师选病例文分析。
5.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住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的。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或“话题”,而没有认真地读导语或写作提示的限制。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四、结合例文分析、掌握“提升要诀”。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析例文,掌握提升要诀。
2.教师重点引导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正确读出每组同义词。
2、了解并列式的词语特点,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特殊性。
3、配合插图,结合词语特点,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正确读出每组同义词。
教学难点配合插图,结合词语特点,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的语言文字有着很多奇妙之处,同样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有趣的文字吧!
二、出示情景图,学习生字
1、瞧,每幅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玩、跳、找、读、闻、胖)
3、同学们,现在就要考考你了,你能帮这些生字找到一个和它的.意思一样的朋友吗?同桌之间可以研究研究。
4、板书:耍、跃、寻、胖、嗅
5、指名读这些生字,读对了大家一起读
6、把这些好朋友一起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它们能组成词语,意思不变,只有闻和嗅不能成词。
7、多有趣的现象啊!快把它们的字形记住吧!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记住难字。
三、还有很多字有这样的朋友,同学们愿意帮他们把朋友找出来吗?
1、出示小黑板:吐----拥------广-------
饥-----牙-----口----狗-----
2、小组内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并板书。
3、读生字(男生读,女生读,比赛读,小组轮读)
4、能组成词吗?(口和嘴不能组词,狗和犬不能组词)
四、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看谁说的好。
五、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说说每个字要注意什么?
2、出示“犬”的自理图,练习写这个字。
3、写“寻”注意寸字的横要长,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齐读生字(出示字卡)
2、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二、交待任务: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写字并完成书后习题
三、学生观察剩下的几个字,自己练写
四、完成书后习题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让学生经历策划、准备、实施、展示、交流的全过程,再次感受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师:人们都说黑板报是一个班级的窗口。我们班的黑板报太老了,班委会决定办一期反映祖国美丽风景的黑板报。也好让大家能透过这个窗子来了解祖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这期黑板报我们怎么办。看那个小组想的全面,介绍的具体。
出示题目要求。(书上的五条)
二、各小组准备
1、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动手先在纸上创作。
3、选一名中心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成果。
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边说边演示。其他学生可以适时提问,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
2、评出最佳创意小组、最佳表达小组。
师在此环节中,要适时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交流,说话时态度大方,语言完整,能准确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意思。同时渗透本单元的文化主题,达到课程资源的整合。 以自己班为切入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全面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竞争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调动。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3、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理解:毕敬、厌倦、诚恳、如痴如醉、戛然而止、席地而坐、顺畅、悦耳
知道:厌倦、诚恳的近义词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会弹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
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课件:(对比读)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课外拓展
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简介:
课文记叙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母亲在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直到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教学目的要求:
基础知识:
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3个汉字。
2、通过查资料了解钱的作用。
3、进一步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不同视角透视金钱的价值;
2、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通过学习课文,学会从小认识金钱,懂得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钱能做什么”的课前问题
1、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
2、小结钱的重要性
二、复习预习课文的方法,预习课文。
1、小组交流。
A 认识多音字:
B 指导书写
C 理解生字新词:
辩解、筋疲力尽、懒惰、熊熊大火
2、朗读课文,想一想:
A 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件什么事?
B 尝试给课文分段,归纳大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枚金币》,昨天讲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绍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教师小结,随机板书
[板书]
儿子父亲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1-8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老人为什么“再也受不了“?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指导想像儿子懒惰的程度让父亲受不了?
读读父亲痛恨的话,再次体会父亲的“受不了”
4、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为什么父亲要这样做?
(二)学习9-26段
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了父亲与儿子的几次对话?
引导质疑;
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第三次为什么会是那样?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想像儿子在一个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指导学生读出儿子的愤怒的语气。
对比儿子上两次的表现,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说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作业设计: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老人
“受不了”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儿子
七、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矗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同学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
同学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俺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达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俺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同学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同学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局部,读给他听一听,假如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俺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俺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
(预设:同学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假如个人同学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2、小组汇报扮演,再读文章。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同学充沛交流。
(预设:同学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俺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今天俺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衣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著名的──张骞。
4、齐读课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体会?
6、再读13自然段。
7、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
四、小结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俺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耸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俺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俺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教学反思:
同学对《丝绸之路》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同学自主学习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比方在丝绸之路的线路教学中,不只要求同学了解大致的线路,经过哪些区域,而且要求同学通过古今对照,了解经过现在的哪些国家和地区。考虑到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因此采用了一次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同学感受到历史其实离俺们很近。另外,在丝路上的交易活动,应该说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俺采用了小组合作扮演的形式,对中原和西方之间进行交易的货物作了区分。这种教学方式比以前单一的记忆要强很多,三位同学的精彩扮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不只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每一位同学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时丝绸之路上的繁荣景象。此外,也协助他们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中西方交流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学习更加贴近历史。贴近历史,感受历史正是俺的期望,在这节课上,俺和俺的同学们都做到了。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学习作家如何把平凡事物写得不平凡。
2、体会课文深刻的批判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改改课文题目
教学设计:有人试着改了课文题目,你认为哪一个好一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1、人们砍了一棵大树
2、一棵大树被人砍了
3、那棵大树被人砍了
教学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辨别,体会课文内容的根本所在,同时领悟如何拟写作文标题。
二、怎样把平凡的故事写得不平凡
这一节围绕“那棵大树被人砍了”,带领学生走进课文。
教师启发:同学们,课文写的是“那棵大树被人砍了”的故事,这个故事简单不简单?是的,简单。但是我们回想一下我们的预习,这篇课文内容简单吗?是的,不简单。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平常也写过显得简单的作文题,我们为什么觉得没什么好写得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简单的事物写得不简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那树》,看看作家是如何把一个平凡的故事写得不平凡的,揭开其中的奥秘,好不好?
教学设计一: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写那棵大树的文字,并细读课文,想想那棵大树有什么不平凡的地方。【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繁荣昌盛、庇护人类】
教学设计二:我们一起看看砍树的“人”是怎样的?【焦躁、野蛮、自私、愚蠢】
教学设计三:讨论问题。文中第7段写到人的时候,提到人们心中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你是怎么看待人们心中这个疑问的?【1、人们觉得这棵大树占了很大的一个空间,浪费了土地。2、人类现代化进程表现之一就是城市化进程,也就是人类无限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从而压缩了甚至消灭了动植物的生存空间。3、人类忘记了早在人类未涉足之前,那棵大树就已经存在了,大树是土著,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但人类忘记了。】
教学设计四:课文中写人类砍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什么面目?【野蛮、自大】
教学设计五:人类砍掉大树是在什么时候?作者为什么安排人在夜里把树砍掉?【在人类词典里,夜幕下适合搞阴谋活动,适合犯罪,夜晚暗示人类砍树的不是正大光明的行为。】
教学设计六:课文第十段有一句话:“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为什么说是“尸体”?这一段写到的人类认为是尸体吗?这一段谁认为这是尸体?【提醒人类,树也是生命,而且是伟大的生命。砍树是谋杀生命,是犯罪行为。可是人类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显示人类文明的'盲点与不足。】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明白了,“那棵大树被人砍了”是个简单故事,但是作者写出了“树”的价值和意义,深刻揭露“人”的丑陋的一面,这个故事就变得不简单了。而且作者把“人”的行为上升到文明层面审视,就使得这个故事更不简单了。仿照课文的写法,如果叫大家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同学们想想应该在哪些字眼上做文章?【是个什么样的“中国”?是个什么样的“我”?“钥匙”是什么?“丢了”的寓意。】
三、体会众生平等的深刻内涵
教学设计:首先学生诵读课文第8段文字:“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那在枝丫间跳远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功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教师启发:同学们,为什么作者说树是“春泥的效死者”?为什么说树的传统是“引颈受戮”?为什么强调“森林不会逃亡”,“ 连一片叶也不逃走”?为什么说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功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读到这样的文字你觉得树已经不仅仅是树了,它有点像什么?【大无畏的勇士,是个守望者】为什么上帝对树施受洗礼的时候说的话“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有什么深意?【树负有上帝的旨意,担荷着神圣的使命。在上帝面前,树和人类一样,都是上帝儿女,生命是平等的。生命都有着神圣性,都有着尊严与价值】
结束语:同学们,树在“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我们也要时时仰望星空,听命于最高的道德律令。记住:人在做,天在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守株待兔》语文教案02-01
《燕子》语文教案02-05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14
语文教学教案01-22
《太阳》语文教案10-27
《心声》语文教案06-22
关于语文教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