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6 10:32:0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橡胶制品。

  2、让幼儿简单了解橡胶制品的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橡胶制品若干、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玩一玩幼儿自主选择各种不同物品玩一玩,激发他们对橡胶制品的兴趣。

  (1)启发幼儿玩时想一想:玩的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2)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相互避让。

  2、说一说通过谈话、交流发现多种橡胶制品的不同玩法,并简单了解橡胶制品的特性。

  (1)和同伴交流

  (2)个别幼儿说

  (3)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

  (4)小实验:水中取物

  3、想一想让幼儿联系日常生活了解橡胶制品的广泛应用及橡胶的来历。

  (1)幼儿联系日常生活想一想,哪些东西是橡胶的。

  (2)看课件了解橡胶制品的广泛应用及橡胶的来历。

  4、跳一跳通过玩“跳橡皮筋”的游戏增强幼儿对橡胶制品的喜爱之情,发展幼儿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2、形成乐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磁铁若干(条形磁铁,南极贴上红色的纸,北极贴上蓝色的纸);前后粘上磁铁的纸质小汽车若干辆,条状纸板跑道(跑道两边有栅栏)若干。

  知识准备:知道磁铁及其吸铁性。

  活动过程:

  一、新授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魔法磁铁,请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2、幼儿自主操作、探索,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小朋友用手中的2块磁铁碰一碰看它们会发生什么神奇的现象。

  巡视指导中引导幼儿探索磁铁同极、异极的2种情况

  3、幼儿集中交流。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发现

  4、教师小结。

  师:刚刚有的`小朋友说磁铁不同颜色的一端能吸到一起,不同的颜色是磁铁不同的两极,这是磁铁不相同的磁极吸到了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异极相吸;有时把2块磁铁相同颜色的一端放在一起也会分开,这是磁铁相同的磁极碰到一起了,它们就会分离,相互排斥,我们把它叫做同极相斥。

  二、巩固:不会碰撞的小汽车。

  师:刚刚小朋友们都看到了魔法磁铁的神奇力量,现在老师这里有许多小汽车,小汽车前后都有魔法磁铁,(出示纸质小汽车,并告诉孩子磁铁的位置)老师想请小朋友借助小汽车上磁铁的神奇力量,不让小汽车碰撞

  1、幼儿组内探索,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跑道上有两辆小汽车,请小朋友想想办法,小汽车不能离开跑道,每辆小汽车都要开动,使小汽车无论朝哪个方向开都不会碰到一起?请每个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使你们组内的2辆小汽车不会碰撞,看看能找到几种方法

  2、幼儿集中交流。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们找到的使小汽车不会碰撞找到的方法,用小汽车操作给大家看看

  3、教师小结。

  小汽车上的磁铁相同颜色的一端在一起就会相互分离,排斥,不同颜色的一端在一起就会相撞,这就因为磁铁相同颜色的一端是磁铁的同一极,磁铁同极相斥,不同颜色的是磁铁不相同的两极,磁铁异极相吸。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看到了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磁铁还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今天是杨浩哲的生日,他带来了一个大蛋糕,还有一包蜡烛。不是那种一点着会开花的,也不是一根一根很细的那种蜡烛,而是那种看上去比较粗的。在插蜡烛时,幼儿开心地数着:1,2,3,4……我想:这不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所提倡的: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吗?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经过与配班老师的商量,结合班级实际,生成了《今天我生日》的主题活动,涵盖了五大领域的课程,这是其中的一节。

  二、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的物体数量,知道哪个多,哪个少。

  2、尝试将10以内的数字进行正向或逆向排序。

  三、活动准备:

  1、幼儿作业纸,数字粘纸,大的数字卡3份。

  2、5张生日蛋糕图片,上有6、7、8、9、10支蜡烛;6—10的数字卡片每组一份,彩色塑料小棒若干,均放在小篮内。

  四、活动过程:

  (一)今天我生日

  出示五张生日蛋糕图片,

  1、今天,有五个小朋友过生日,你能看出他们分别几岁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点数蜡烛的数量。

  3、根据蜡烛的数量,在每个生日蛋糕下面出示对应的数字卡片并检查。

  4、蜡烛告诉了我们五个人的岁数,那谁来告诉我最大的.是几岁,最小的是几岁?

  (二)生日排队

  1、幼儿分组,从桌上的篮子里每人抽取数字卡片一张,记住数字,然后正面朝下摆放,不让同伴看到。

  2、每人根据抽到的数字卡片拿取相应数量的塑料小棒,摆在桌面上。

  3、请同伴根据塑料小棒的数量,猜猜小朋友是过几岁生日,然后出示数字卡片验证。

  4、小组合作,把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请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演示、验证。

  (三)生日档案

  1、观察作业纸,数数每个蛋糕上面有几支蜡烛,然后按年龄从小到大用粘纸1——5进行排列。

  2、请一幼儿在上面做题。

  3、提醒幼儿听清楚排序的要求,据此贴数字粘纸。

  4、上下校对,检查排序结果。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最喜欢用五颜六色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在画水彩画的时侯,孩子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找不到喜欢或需要的颜色。于是,根据幼儿好奇、好探索的特点,我设计了这堂关于颜色混合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颜色混合游戏,激起幼儿对颜色的探究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鼓励幼儿记录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3、培养幼儿乐于关心和帮助别人的情感。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着清水的瓶子若干个(上面有可变化表情的娃娃脸帖纸)

  2、可供幼儿记录的水彩笔、记录板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初次操作混合游戏的兴趣。

  1、通过“水娃娃”想变成“海妈妈”那样颜色的愿望,激起幼儿第一次操作兴趣。

  2、操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说同自己的做法。并从其中找出“深浅”两种蓝色进行对比。启发幼儿总结出深浅变化是由于颜料投放的多少而决定的。

  3、师生共同操作改变娃娃脸使幼儿体验到“帮助”的快乐。

  二、教师设疑:“小朋友,除了蓝色,我们还能不能让水娃娃再变成别的颜色呢?”激起幼儿继续操作的兴趣。教师提供幼儿所需的材料。操作时,注意指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三、从操作中感受颜色混合的乐趣,并学会把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1、提出问题:“如果水娃娃们穿着这件衣服时间长了,想换一种颜色,那该怎么办呀?”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并肯定幼儿的'讨论办法。

  2、教师先以蓝色和黄色混合为例,带起幼儿探究及操作的兴趣。

  3、鼓励幼儿将自己发现的“颜色的密秘”记录下来。(可以教师先演示记录方法再帮助幼儿共同记录)

  4、参观记录板上记录结果,表扬幼儿并奖给每人一颗智慧星。

  四、游戏结束后,师生共同商量把漂亮的水娃娃送给其他班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怀着好奇的心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种兴趣还可以自发的延伸到其它活动中,如:在美工区,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山芋应该在乡村随处可见,所以活动内容应该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城市化,乡村的种植田地越来越少,现在的孩子对山芋越来越陌生,许多孩子没吃过山芋。因此,我觉得可以设计此活动,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吃吃的自由探索过程中获得了对山芋的基本认识,帮助我们乡村幼儿深入的了解本土的特产“山芋”,是一个很富有乡村特色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山芋,能从外到内有序观察、发现山芋的主要特征。

  2、乐意记录与讲述自己的猜想和发现。

  3、知道山芋有各种吃法,喜欢吃山芋。

  三、活动准备:

  1、学具准备:记录表,各色小圆片,紫色、红色、黄色山芋各若干只。

  2、教具准备:紫色、红色、黄色山芋图片,生山芋片、烘山芋、山芋食品:山芋条、山芋片、山芋仔。

  3、经验准备:初步认识山芋。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选山芋观察山芋的外部主要特征。

  1、出示山芋,教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收集了许多山芋,请你选一 个自己喜欢的山芋,看一看、摸一摸,再跟旁边的朋友比一比,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自选山芋观察、交流,师观察。

  教师面向个体提问:

  师:你的山芋是什么样的?和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方面感知、讲述)。

  幼:我的黄黄的,有点小。

  3、面向全体提问:你的山芋是什么样的?和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

  幼:红颜色的,他(她)是黄颜色的。

  教师:哦,颜色不一样。

  幼:我的大大的,他(她)的小。

  教师:你的大,他的小,大小不同。

  幼:我的紫色的,他的红色的,我的比她的大。

  教师:哦,你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也不同。

  4、师幼小结:我们发现这些山芋颜色不同,有紫色、红色、黄色(教师边带领幼儿总结边出示三种颜色山芋图片分别贴在记录表上),有的大,有的小(教师利用身体动作引导幼儿说)。

  (分析:此环节是幼儿第一次操作活动,教师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充分感知山芋的外部特征(山颜色、大小),并积极合理引导幼儿讲述,知道山芋颜色不同,有紫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儿猜测山芋内部颜色,并记录自己的猜想。

  1、师:这些颜色不同的山芋里面是什么颜色呢?

  请一位幼儿猜测,并引导其记录自己的猜测。

  教师:你的山芋是什么颜色的?你猜里面是什么颜色呢?

  幼:红色的.。我认为里面是白色的。

  教师:哦,红山芋,这里。(引导幼儿找到红色山芋的记录表)

  你猜里面是白色的,那你就来选个白色的小圆片贴在小问号的下面吧!(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的圆片贴在记录表相应的地方)。

  师:他猜他的山芋里面是白颜色的,那你们的山芋里面是什么颜色的呢?记住一定要选择自己的记录表,选好小圆片一定要贴在“小问号”的下面哦!

  全体幼儿正确有序地记录猜测,教师观察。

  (分析:此环节是幼儿第二次操作活动,难点是要引导幼儿正确有序地记录猜测。教师先请一位幼儿猜测,并引导其记录自己的猜测,从而引导全体幼儿正确有序地记录猜测。利用这种幼儿示范法比传统的纯粹教师示范效果更好,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

  2、引导幼儿看记录表,激发幼儿验证的欲望。

  师:小朋友有不同意见了噢(教师指着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有的猜里面是紫色的,有的猜是红的……谁猜对了呢?(教师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理,引起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幼儿验证并记录结果。

  1、师:里面到底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看到呢?(教师边做掰山芋的动作,边引导幼儿想出掰断山芋的办法去了解发现)

  幼:把山芋弄断。

  师:哦!用手掰开,我来试试。(师示范:表现出很用力的样子,引导幼儿用力掰)什么颜色?

  幼:紫色!

  师:哦,原来紫山芋里面是紫色的。拿个紫圆片贴在这个记录表的小手下面。(引导幼儿讲述并示范记录结果)。

  2、师:那红色山芋、黄色山芋呢?你们也去试试。记住一定要贴在自己的记录表的小手下面哦!(强调记录的正确地方。)

  幼儿掰断山芋观察结果并记录结果。

  3、师幼检验结果,纠正错误结果。

  师:小朋友都把结果告诉大家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咦,红色山芋有一个贴的红圆片,是谁呀?请你带着你的山芋上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颜色?(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记录表,发现记录结果不同,请幼儿当场验证)。

  师幼小结:原来紫色山芋里面是紫色的,红色山芋里面是黄色的,黄色山芋里面也是黄色的。(教师边指记录表边带领幼儿小结)。

  (分析:此环节是幼儿的第三次操作活动,教师通过让幼儿亲子动手验证并记录自己的发现,极大的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究的欲望,当幼儿发现结果与猜测一致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四)、品尝山芋食品。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多种山芋,山芋营养丰富,平时也都吃过。那你知道山芋有哪些吃法?

  幼:我吃过山芋粥。

  幼:我吃过烘山芋。

  幼:山芋可以生吃。

  师:哦,山芋有这么多吃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相应出示生山芋片和烘山芋)。

  2、教师:除了这些吃法,山芋还可以做成许多好吃的山芋食品,有山芋条、山芋片、山芋仔,(出示山芋食品)今天老师把这些好吃的山芋食品也带来了,请你们到旁边的桌子上去尝一尝。

  3、幼儿品尝山芋及山芋食品。

  教师:你吃的是什么?好吃吗?

  幼:我吃了烘山芋,香香的,甜甜的,很好吃。

  幼:我吃的山芋片,脆脆的,甜甜的。

  幼:我吃了生山芋片,水水的,脆脆的。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猜测、验证山芋的内部特征,在活动中我主要是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猜一猜、看一看、贴一贴等动作中通过自主参与、发现,突破难点。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注重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幼儿通过交流探索的结果,分享共同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积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山芋的内外特征,活动从“认识山芋的主要特征”到“品尝山芋及山芋食品”,幼儿在看看、玩玩、吃吃的自由探索过程中获得了对山芋的基本认识。《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升华了情感。

  不足之处:

  1、黄色山芋里面的黄色不明显,很容易误认为白色;红色山芋里面颜色也有深有浅,不完全等同;这都给幼儿观察记录带来了一定的干扰。

  2、幼儿记录在撕双面胶时有一点困难,教师可事先在记录处粘好双面胶,以便幼儿记录,使得环节更加紧凑。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瓶子和盘子垒高的一些方法,积累保持物体平衡的粗浅经验。

  2、能够耐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师幼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包括:矿泉水瓶3个、清嘴瓶子3个、口香糖瓶子4个、纸盘6个。

  活动过程:

  一、说说瓶子,引出垒高话题。

  1、观察瓶子的种类、数量,比较几种瓶子的不同之处。

  师:看,你前面的筐子里有什么?有些什么瓶子?除了xx,还有什么瓶子,一共有几种?数数看每种瓶子有几个?哪个最多?

  这些瓶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教师出示三个瓶子:高度、粗细、瓶盖)

  2、说说瓶子的用处和玩法。

  师:瓶子有什么用呢?(这些空瓶子有什么用呢?)你们有没有玩过瓶子?怎么玩的?(如果请你来玩的话,你会怎么玩?)

  3、引出瓶子叠叠高游戏

  师:你们想了这么多的玩法。好,今天我们就拿瓶子和盘子来玩游戏。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自由垒高,积累初步的垒高经验。

  1、了解垒高的方法

  师:等会儿让我们用筐子里的这些材料来搭房子,房子怎么搭呢?(一层瓶子一层盘子,一层层搭起来,就能搭成一幢高楼房,怎么搭呀?)看看你能搭几层?搭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的楼房,同时要注意不碰倒别人的楼房,等老师敲小铃就回到小椅子上坐好。

  2、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教师观察幼儿搭楼房时的一些情况。

  3、集中交流,梳理一些关键经验,如:

  同一层上瓶子的高度相同,“楼房”可以搭稳。

  瓶子数量与“楼房”稳定性的关系。

  三个尖顶(圆顶)瓶子可以稳稳地撑起盘子。

  瓶子越高,瓶盖越小,重心越不稳。

  “楼房”底层要牢固。

  师:你搭了几层?你是怎样搭的'?每一层上瓶子的高度一样吗?(高度要相同房子才能搭稳)同样的瓶子一层上你放了几个?为什么他的房子能牢牢的站着?(底层瓶子的数量越多,房子就越稳固,而且放的时候要很小心)。哦,我们又分享到了,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让你的房子搭得高高的,站的稳稳的?为什么好多小朋友都不用小尖瓶?(三个对比,得出盖子平平的容易放住,那怎样让小尖瓶撑起纸盆呢?一个不行,两个呢?教师示范,三个小尖瓶就能稳稳的撑起纸盆。)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迁移垒高经验,比比谁搭的楼房又稳又高。

  1、明确操作要求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些让楼房搭稳搭牢的方法,等会儿我们再来搭楼房,这一次你想搭几层?(敢不敢挑战一下自己?)要尽量用上筐子里所有的瓶子,看看谁的楼房搭得又高又稳。你要动脑筋想一想怎么搭最合适,可以试试别人介绍的好方法。

  2、幼儿整理材料

  3、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迁移刚才的垒高经验,适时指导幼儿。

  师:那来试一试吧,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4、集中交流,进一步梳理、提升垒高经验。

  可能讲到的关键经验:

  楼房越高,每层用的瓶子数量越少。

  放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合适位置,小心轻放。

  师:这一次你搭了几层?有没有比上一次多?多了几层?你是怎样放的?房子高了,每层的瓶子用得多了还是少了?少了,怎样让楼房更牢固呢?要找准合适的位置,小心轻放。

  四、活动延伸:探索搭更高的楼房

  师:看,我们搭的房子美不美?真美啊,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

  今天,我们用这些瓶子搭出了漂亮的房子,以后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瓶子来搭一搭,生活中也有很多材料可以用来玩叠叠高,比如盒子、罐子……让我们再去找一找、试一试,好吗?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及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我有一双小小手》歌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二、认识自己的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2、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做神秘状)小朋友, 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3、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在玩电脑的时候注意到了那个计时的小沙漏,于是大家关注起计时的问题来,开始研究哪些东西可以用来计时,古代和现代的计时工具有什么不同,等等。由于时间概念比较抽象,运用沙漏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是帮助幼儿感知速度的快慢,理解时间概念的较好途径。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观察、判断探究沙漏速度与漏口多少的关系。

  2.交流和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用饮料瓶制作的沙漏、饮料瓶若干、钻有不同漏洞的'饮料瓶盖。

  2.细沙、漏斗。

  3.幼儿每人一份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观察沙漏,引起兴趣。

  2.制作沙漏

  (1)幼儿讲述制作沙漏的方法,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示范操作。

  (2)教师介绍不同材料,请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不同的沙漏,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表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实验情况,并给予帮助或指导。

  3.交流实验结果

  (1)幼儿互相交流实验结果。

  (2)集体分享实验结果,并讲述实验经验。

  通过交流,幼儿获得漏口少则沙漏漏得慢,漏口多则沙漏漏得快的知识经验。

  4.引发新问题

  沙漏中沙子的多少是否会影响沙漏的速度?

  活动反思:

  在这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积极投入、享受探究的过程,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整个活动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以幼儿自由发现、自主探索为活动核心,基本做到孩子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找个合适的地方,将小小的种子轻轻地洒下,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环境里精心照顾那些小小的生命。这是绿色的梦想,这是幸福的开始,用自己的小手,搭建起一个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一片小田园,这就是我们山东省农科院幼儿园的种植园。孩子们在这小小的天地里感受收获的喜悦,感知蔬菜的成长过程,让他们有一个直观、透彻的了解,更加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小手,发现世界的美丽。通过观察,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相互讨论等手段,让幼儿了解了蔬菜。然后展开系列活动,让孩子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思维等综合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掌握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

  3、通过参观小菜园的活动,使幼儿体验到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介绍今天外出的.地方,及注意事项。

  2、提出问题:我们会看到许多的菜,注意观察各种蔬菜的模样。

  3、教师带着足够的纸和笔以备随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参观小菜园:

  1、幼儿自由观察,触摸各种蔬菜。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有的菜长在土里,有的菜长在架上的……

  二、幼儿认识几种常见蔬菜及外形特征。

  1、认识白菜、萝卜、辣椒、南瓜等蔬菜。(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长的什么样子),并触摸菜叶、果实等。(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回答)

  3、帮助幼儿辨认各种蔬菜,知道蔬菜的组成(有的有叶、有的有茎、杆等)

  4、比一比:各种蔬菜外形的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三、交流了解蔬菜的营养。我们收获了各种蔬菜,体验大丰收的喜悦。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到:我们的生长离不开各种蔬菜,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后吃饭不挑食。

  【活动延伸】

  通过小菜园展开系列主题活动:蔬菜大不同,蔬菜真好吃、歌曲《买菜》、荤菜素菜与蔬菜、有营养的菜、系列绘画活动等。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而在蔬菜种植、成长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爱去关心、爱护别人,培养了孩子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还直接观察和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增长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虽然课前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但在实际活动中还是明显感觉自己对农作物生活环境的匮乏,对幼儿的提问不能及时给予全面的回答,以后要更加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喜欢船,感知船的特点。

  2、体验歌唱与表演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船的图片、玩具、模型、图书等,在班级布置展示区;歌曲《小白船》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组织幼儿参观“船的展示区”,引发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自由观察,看一看发现了什么?并积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二、问题讨论

  1、引导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船?为什么?

  2、启发幼儿谈一谈自己发现了船的哪些秘密?

  3、鼓励幼儿提出有关船的疑问,如:为什么船头是尖尖的?

  三、小结提炼

  引导幼儿了解船的相关知识,帮助幼儿提升船的经验。如:船可以分成船头、船身、船尾三部分,船身里有船舱和甲板等。

  四、歌唱表演

  1、播放《小白船》的音乐,引导幼儿聆听、欣赏。

  2、鼓励幼儿扮成鸵手,驾着“小白船”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对认识各种各样的船很感兴趣。在认识船的本领的时候,有的幼儿能说出一些教师没有说到的本领。在活动过后,幼儿都兴致勃勃的和同伴围绕着船讨论着各种话题。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各种形状的`船的名字、外形、用途,激发幼儿对船的探究兴趣。在活动过后幼儿还都在进行讨论,说明本次活动进行的是成功的,也说明小班幼儿已经具有对事物进行探究的能力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5-06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10-24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9篇08-20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0-0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5-2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5-22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6-06

【推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6-03

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篇06-03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