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09-13 09:40:1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模板10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与反思:电话

  教学意图:

  随着电话号码的普及,电话号码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电话》。旨在满足孩子对电话的兴趣和用途。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与反思:电话

  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电话的外形构造和功能以及电话与人们日常生活对的密切关系。

  2、知道如何使用110、120、119等急救电话,明白这些电话的重要性,平时不能随便乱打。

  活动准备:

  1、电话2部,手机1部。

  2、110、120、119电话号码卡片各1张;警车、救护车、火警车图片各1张。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叮铃铃,叮铃铃,这儿说话哪儿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小朋友动脑筋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话)2、出示电话、手机引导幼儿观察电话的外形构造,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师:电话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手机没有电线。

  小结:电话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但都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等组成,这样才能相互通话。

  3、电话在生活中的用途。

  师:你们家有电话吗?(有)你打过电话吗?(有)师:你给谁打电话?是为什么事打电话?(问候、祝贺、询问、联系、请求帮助)4、遇到危急时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

  (1)当你走失了,迷路了,或者遇上坏人,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110出示)(2)当你发现失火了,要打什么求救电话?(119)(3)当家里有人病了,晕倒时,要打什么电话求救?(120)5、玩配对的游戏:应该打什么电话(发给幼儿人手一份卡片)。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应该打什么电话求救,帮他们正确连线。

  6、模拟急救现场打电话求救,初步学会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1)首先会正确拨打求救电话110、120、119(2)会简单明确地回答现场的问题,会完整的表达事情7、知道不能随便乱打急救电话。

  8、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话,今天我们学会了打求救电话110、120、119,也知道这三种求救电话是在危急的时候才能打,没有危急时是不能随便乱打的,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记住。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知道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身边到处是空气。

  2、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3、在科学活动中,用语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准备:

  1、塑料袋若干

  2、各种实物,如积木等

  3、水缸、充气塑料袋

  过程:

  1、教师让幼儿摸摸几个塑料袋(其中有积木、空气等)

  通过幼儿对固体、液体的感觉,引出对空气的性质的发现

  教师同时点一下三态的性质

  1、把有小洞的.塑料袋放进水缸中,“发现了什么?”

  2、“哪里有空气?”教师记录

  3、幼儿找空气

  4、交流分享最后得出结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了解哈哈镜影像变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不锈钢的勺子;师幼玩过“照镜子”的游戏(师:镜子、镜子在哪里?幼:镜子、镜子在这里。);PPT课件(汉字凹和凸、集体记录表、交通安全转角镜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回忆已有经验

  1.师幼玩“照镜子”的游戏

  师: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我来照镜子,你们就是我的小镜子。(教师做出各种简单肢体动作,幼儿镜面模仿。)

  2.启发幼儿思考,表述已有经验

  师:你们玩得很好,照镜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3.根据幼儿回答,及时启发和小结

  师:镜子里也有个你,你们俩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照镜子的时候,离镜子远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样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哈哈镜的秘密

  1.幼儿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镜的有趣

  师:今天老师没有准备镜子,而是准备了不锈钢勺子。它们能当镜子照吗?请你们试一试,用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发现什么。

  2.集体交流操作中的发现,鼓励幼儿清楚、大胆地表达

  师: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尽可能清楚的话说给大家听。

  3.结合PPT,介绍凹凸面的名称

  师:勺子的两面一样吗?你们觉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老师这里有两个汉字朋友,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我们。

  师:这两个字长得什么样?这个字(凹)读“aO”,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这个字(凸)读“tu”,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教师手指勺子的两个面,幼儿说出名称。)

  4.集体猜想并记录

  师:知道了凸面和凹面,你们介绍自己的发现就能说得更清楚。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集体记录表中贴上相应形态的人像(正立、变长等)。

  5.幼儿再次操作探究,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师: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去试一试,这次要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6.集体交流操作结果,教师随机记录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有不同的意见吗?

  7.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师: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凹凸两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变形。为什么平时我们照普通的镜子时,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师:普通的镜子表面是平的,镜子里的你没有变样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形。人们还特意制作了表面凹凸不平的镜子,我们把它们叫做哈哈镜。

  三、观察图片,了解凹凸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道路安全转角镜,讨论其用处。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凸出来或者凹进去的镜子吗?在哪里见过?

  师:老师有一双爱发现的眼睛,看看我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地下车库、马路拐角、小区门口放上这个镜子呢?看看它是什么样的?猜猜有什么用?

  2.小结。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藏着的哈哈镜,还认识了道路安全转角镜。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用的凸面镜、凹面镜,你想知道它们藏在哪儿,有什么用吗?老师相信你们和我一样,也有一双爱观察、爱发现的眼睛,所以,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相信你们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活动点评

  方景融老师每一次展示的活动都会给我惊喜,这一次也不例外,整个教学给我的感觉是“轻松”和“高效”。

  一、“轻松”——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1.生活化。利用幼儿平时生活中已有的照镜子经验,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勺子进行观察探究,发现哈哈镜的秘密,由此切身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2.活动性。教学中所揭示的勺子凹凸面显像的变形特点,都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的。同时,幼儿通过对记录表中猜想与动手结果的比较,自己不断获得科学的结论。

  3.游戏性。教师引导幼儿用“玩”的心态对待科学学习,如“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游戏”,“玩玩勺子,你们会有什么发现”,始终引导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观察、发现。

  二、“高效”——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得到了恰当落实

  1.提升性。本次教学在层层递进的基础上,不断挑战幼儿的思维高度,如每个环节都设置了高出幼儿原有发展水平的提问;教师介绍“道路安全转角镜”,让幼儿了解还未接触的知识;引导幼儿感受“凹凸”,给幼儿更加确切的概念支撑后面的探究表达等。这样的教学能真正帮助幼儿提升认知经验。

  2.拓展性。当幼儿发现勺子里的本人变形后,教师有意识地用“如果你把勺子放得远一些和近一些,又会有什么发现呢?”以此引导幼儿通过主动变化探究条件,发现不同的变形特点,拓展幼儿原本不会关注到的认知经验。

  3.持续性。在教学中,方老师不仅关注幼儿科学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幼儿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奠基。如特别注重幼儿“爱观察、爱发现”意识的培养;关注严谨科学态度的形成;尤其注意对幼儿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较高质量地支持、引导和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让幼儿知道风、雨、雷、电是自然现象,不必恐惧和害怕。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准备

  1.事先让家长带幼儿观察有关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2.录有刮风、下雨、打雷声音的录音带《奇妙的声音》及《电闪雷鸣》录像带。

  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听录音《奇妙的声音》。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听录音,并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看录像,了解刮风、下雨。闪电、打雷是自然现象。

  3.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讨论和分享:刚才看到了什么?喜不喜欢?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在我们的生活里,天气经常变化,有时会刮风,有时会闪电和打雷,有时会下雨,雨后还会有彩虹,有时还会下雪。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不要害怕,要想知道为什么,长大了可以去探索这个奥秘。

  建议提供一些有关自然界其他现象的图片,如雾、霜、冰等,放在自然角,供幼儿自由观察。

  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了解各种各样的口袋名称及材料。

  2、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口袋的功用,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收集各种口袋(塑料袋、布袋、纸袋、网袋、皮带、编织袋等)。

  2、操作材料:米、水,小鱼、球、玩具、水果等,毛巾若干条(当抹布用的)。

  活动过程:

  一、打开“礼物”,引入主题。

  出示一个用胶带封好的大纸箱,里面装有各种各样的口袋。请幼儿打开它。

  1、“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早上蝴蝶姐姐给我们班送来了一个超级大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看到底是什么吗?”(大纸箱)

  2、“哇。原来是个这么大的一个箱子呀!请小朋友猜猜看这个箱子里会有什么样的礼物呢?”(幼儿自由讲述)

  3、“小朋友们说的真是太好了!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箱子里到底藏了什么样的礼物呢?”

  4、“那谁来想一个办法打开它?”(撕开、用剪刀剪开------)

  二、认识活动:了解口袋由各种材料做成

  请个别幼儿从箱子里抽出各种各样的口袋(老师请你们看一看有哪些口袋宝宝?摸一摸这些口袋宝宝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有哪些颜色?什么形状的`?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口袋宝宝?为什么?)

  三、分类活动:分别出示三个比较大的布袋,纸袋,塑料袋,作为刚才口袋宝宝的妈妈,请小朋友根据材料的不同把他们找到各自的妈妈,如:塑料做成的就放在大的塑料袋子里-------小朋友们开始送吧,比比谁送得又快又对!

  讨论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并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刚才小朋友们都帮口袋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了,那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什么口袋?(塑料袋),人们为什么喜欢用它呢?(因为它轻巧,体积小,结实)正因为塑料袋方便,所以人们都使用它,但是这样却给我们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乱丢塑料袋,会对泥土造成污染,破坏了泥土的营养,花儿吸收不到营养,就会很容易死掉,还有乱丢塑料袋,会堵住水沟,河流,形成水灾,我们就无法来学校上课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环境的污染呢?(少用塑料袋,重复使用塑料袋,尽量使用纸袋和布袋,纸袋用完后可以再加工使用,布袋可以清洗,长时间的使用。)

  生活中,除了这些口袋,还有什么特殊的口袋?(氧气袋、热水袋、冰袋等)它们有什么用处?

  四、操作实践活动:(教师提供米、水、小鱼、玩具、水果、球等,让幼儿自由选最合适的口袋)请小朋友帮它们找最合适的口袋,尽量用各种口袋去试一试,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同伴可以合作装东西。

  刚才小朋友们帮许多东西找到了最合适的口袋,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用什么口袋装什么物品?(幼儿自由交流,进一步了解各种口袋的功用)

  五、延伸活动:让幼儿设计并画出各种各样的口袋。

  教学反思

  这是我的一节公开课,说起来还真紧张。我也想开个好头,因此在这之前,也做了精心的准备。这次我选择的活动内容是中班的科学《各种各样的口袋》,在教案的设计中,我也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来设计各个环节。比如问题的设置,不能太简单,要不然幼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太难的话,幼儿无法回答,同样会让幼儿失去兴趣,还会影响课堂气氛等等。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一共有两点:1.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口袋及其功用。2.了解各种口袋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整个活动过程设计由浅入深,提问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通过对口袋的观察、感知、操作、分类、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合作活动中体验口袋的功用;在一次次操作过程中,认识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口袋。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始终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在师生互动、幼儿互动活动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发挥。活动最后,让幼儿选择合适的口袋来装老师提供的材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本次活动引向深入,更能激发孩子们认识口袋的兴趣,环保意识也逐渐深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但也有不足之处:1、语言生硬,显得不那么生动,形象;2、各个环节不是那么流畅和紧凑;3、时间把握还不大准,显得前紧后松的现象。

  很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建议,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一 .谈话

  你们在家吃过韭菜 .大蒜 .吗?那认识它们吗?

  二 .拣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厨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儿一边拣菜一边把菜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们来帮厨师把菜分分开,把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好,我们把菜分好了,那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分开 摆放呢?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4 .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把这三种蔬菜分开,那谁能来说说这三种蔬菜,它们有什么特征。如果它们是一家人的话,你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又像妹妹呢?

  5 .师小结。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三 .种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葱(有根的)。

  1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现在我们要来种植这三种蔬菜,那该怎么种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个小朋友先选其中一样蔬菜,然后把你选的这样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还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 .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我们把三种蔬菜的下半段种在花盆里,看看它们谁长的又快又高。

  4 .幼儿种植蔬菜

  5 .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感知多、少的概念。

  3、尝试用增加物体或者减少物体的方式使两组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感知多、少的概念。

  活动难点:尝试用增加物体或者减少物体的方式使两组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以小刺猬摘果子的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许多果子都熟了。今天小刺猬就要去果园摘果子了,我们看看它都收获了哪些果子?(教师说完出示第2张ppt)

  (二)引导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两组果子数量的多少。

  1、引导幼儿比较苹果和梨的数量,引出“一一对应”的概念。

  教师:这么多的果子堆在一起,我们怎么知道哪种果子的数量多呢?于是,小刺猬把所有果子摘下来之后,对他们的数量进行了比较。它首先比较的是苹果和梨。

  重点提问:

  (1)苹果的数量多还是梨的数量多?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还有别的方法吗?

  教师请几名幼儿说说自己的答案,然后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小刺猬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叫做“一一对应”,用这个方法能很快知道哪种果子的数量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苹果从左到右排在第一行,梨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在第二行,并且每个梨都排在每个苹果的`下面,这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一个苹果、一个梨的对应来看,最后没有和梨对应的苹果了,那就说明梨比苹果多。明白了吗?

  2、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橘子和香蕉的数量。

  教师:接下来,小刺猬想请小朋友们用这个“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橘子和香蕉哪种果子的数量多。你们愿意吗?

  重点提问:

  (1)橘子的数量多还是香蕉的数量多?

  (2)你是怎样比较的?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增加果子或者减少果子的方式使两组果子的数量一样多。

  1、提出重点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现在小刺猬说了,我想让苹果和梨的数量一样多,该怎么办呢?

  重点提问:

  (1)如果增加苹果,那增加几个苹果就能使苹果和梨的数量一样多呢?

  (2)除了增加苹果,还有什么好方法呢?(引导幼儿说出减少一个梨,也能使两组果子数量一样多。)

  2.引导幼儿用新方法使橘子和香蕉的数量一样多。

  教师:刚才我们想的方法都不错,现在再来帮小刺猬想一想怎么使橘子和香蕉的数量一样多?(如果幼儿不能自己说出来,那提问同上;如果幼儿能自己说出来,那么请教师注意帮助幼儿将意思表达完整。)

  (四)创设情境让幼儿练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果子的多少。

  1、现在,小刺猬们要把摘下来的果子运回家,每个刺猬只能运一个果子,我们来看一看它们能不能一次性就把果子运走呢?

  重点提问:现在小刺猬要运苹果,它们能一次性就把果子运走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苹果和小刺猬的数量相同,所以小刺猬能一次性就把苹果运走。)

  小结:原来,只有果子和小刺猬的数量一样多的时候,小刺猬们才能一次性把果子运走。

  2、并讲述:这次小刺猬要来运橘子了。那么小刺猬们能一次性就把橘子运走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使橘子和小刺猬的数量一样多呢?(增加两个橘子或者去掉两只刺猬)

  3、并提问:那怎样使小刺猬们一次性把梨运回家呢?(增加一个梨或者去掉一只刺猬。)

  (五)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分奶片,巩固新知识。

  教师: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帮我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为了报答你们,我给你们准备了健康营养的奶片,每人一片。可是我不小心把每组数量分错了,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每个小朋友都拿到奶片呢?

  五、延伸活动:

  教师可以带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一一对应”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幼儿安全防火的意识。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活动过程

  1.燃烧蜡烛

  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察纸燃烧的过程。让幼儿用手在蜡烛附近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提醒幼儿火能燃着许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不能随便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

  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全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被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熄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讨论

  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害?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随意玩火,不在火炉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请幼儿参与做点心,然后用小烤炉烘烤点心。实际体验火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建议

  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火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安全防火要求。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了解海豚的本领,并能进行相关的讨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指示做相应的'动作,发展身体的协调运动能力。

  活动准备

  海豚布偶。

  视频短片“海豚”(《动物真有趣》电子书第 2 - 3 页),以及有关海豚帮助人类的录像等。

  铃鼓。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 :集体/小组

  1. 出示海豚布偶,老师与布偶进行对话:

  老师:海豚,请问你住在哪里?

  海豚:我原本住在海洋里,后来人们把我和我的同伴带到海洋公园来,为小朋友们表演节目。

  老师:你们会表演什么呢?

  海豚:我们会表演很多节目,跳高、顶球都难不住我们。

  2. 老师引发幼儿对海豚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3. 播放电子书第 2 - 3 页的视频短片,让幼儿观看海豚表演的片段。播放海豚为人类服务,救助人类的录像。

  4. 与幼儿讨论海豚的本领,例如会跳出水面用嘴巴顶球,会用鳍做出挥手的动作,会发出类似唱歌的声音、能帮人做事情等。

  5. 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海豚,模仿海豚在水中游泳。当老师用力拍打铃鼓一下时,幼儿便模仿海豚向上跳一次;老师用力拍打铃鼓两下时,幼儿便跳两次。

  活动评价

  能较清楚地说出海豚的本领。

  能根据铃鼓声的指示模仿海豚跳跃。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影子并了解不同时间影子的不同形态。

  2.愿意参加探索游戏,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活动准备:

  1.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

  2.有一只小熊及小熊的影子(不同时间)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猜谜,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兴趣。

  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提问:小朋友,猜一猜,这个好朋友是谁呀?(影子)游戏:找自己的影子。

  2.找小熊影子的位置。

  教师依次出示小熊不同时间影子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小熊的影子在小熊的什么位置,引导幼儿学用方位词前、后、旁边。

  提问:为什么小熊的影子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儿在后面,一会儿又在旁边呢?

  教师小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有关。

  3.通过观察,发现不同时间影子的不同。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在一天中什么时间的影子最长?什么时间影子最短吗?

  可请幼儿看书回答,也可自己尝试观察后做记录。

  4.手影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玩手影游戏(如孔雀、螃蟹、苹果、狼),进一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中班03-16

中班科学教案09-13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9-1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4

中班科学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