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12 08:05:17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八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2、了解生活中油和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1杯水1杯油,幼儿每人各1份蓝黑钢笔水。

  2、每人1根搅拌管、背景音乐一首、

  3、几张画过的图画、各色颜料水等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水和油的不相溶性。

  难点:不同物质放入水中的相溶性和不相溶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小客人跟你们玩游戏,想知道是谁吗?

  (想)好,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谁?(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将蓝、黑色的钢笔水倒进一杯水里,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变化。

  师: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要求。请你们仔细听,请你们把蓝、黑色的钢笔水倒入一个杯子的水里,仔细观察,它们会出现什么现象?

  1、提问:发现了什么?(它们在一起融化变成黑色的水)

  师: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教师验证实验结果)

  小结: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是的,蓝、黑色钢笔水倒进水里,它们融化在了一起变成了黑色的水。说明它们是能融化在一起的。(解释融化意思一种物体和另一种物体合在一起说明它们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如果不能够合在一起说明它们是分开的。)

  三、让幼儿想想油和水倒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师:你们猜猜、想想,把油倒进已经融化的水里,你们会发现什么秘密?我也不知道,现在请你们把油倒进融化的水里,仔细观察,它们之间发什么说呢么变化?

  提问:1、油和水它们能不能融化在一起?

  2、为什么?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你们发现的这样。(教师再次验证实验结果)

  小结:因为油和水的比重不同。不论先倒水还是先倒油,油都是浮在水的上面,水在油的下面。说明油和水它们是不能在一起的,它们是分来

  的。

  四、延伸,请幼儿玩一玩油水分离画,并想象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

  结束语:你们的表现太棒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哪些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呢?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吧!

  活动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整节活动连接紧密,稳扎稳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坚持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原则,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感悟出真知,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油和水的奥秘。也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的科学态度。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天生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依据《纲要》所强调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 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满足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操作愿望,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感受探究、发现中的喜悦和制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磁铁,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善于观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幼儿明白科学并不难也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和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材料包括(磁铁、铁片、回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等材料)

  2、经验准备:课前教幼儿学会燕鱼的折法

  3、环境准备:在教室增加一些铁制品

  活动过程

  本节课分三个环节完成

  第一个环节:导入部分

  1、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贴着喜羊羊、黑猫警长、芭比公主三个幼儿喜欢的形象圆盘教具。转动圆盘三次,每次都指向芭比公主,原来他的后面有一块磁铁。

  2、揭示课题:《奇妙的磁铁》

  3、和幼儿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

  第二个环节:展开部分

  让幼儿通过操作,探索,了解磁铁的特性

  1、探究活动1——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

  2、探究活动2——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铁吗?

  3、探究活动3——一块磁铁可以同时吸附几件铁制品

  第三个环节结束部分:延伸活动

  1、制作磁性玩具

  (1)教师出示钓鱼玩具并演示玩法

  (2)指导幼儿制作玩具

  (3)让幼儿快乐游戏,结束本节课

  2、在教室里,在生活中寻找铁制品,将教育由近及远,从身边延伸到生活中去。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摸、看、尝等方式认知包谷,并可以用语言表现其基本特点。

  2、通过尝试,领会拨包谷的技能,明白要层层剥。

  3、懂得观测和察看、比较,对包谷加热膨胀后的改变有兴致。

  二、教学预备:

  1、生包谷每个人1根、特意用来肥仔米(就是我们常讲的:爆米花)的干包谷一包。

  2、微波炉一只、吃饭的用具数个。

  三、教学过程:

  (一)、认知包谷。

  1、展示“包谷”伙伴。

  今日啊!我们班里来了个伙伴另外还有它的朋友们。我们一块儿来瞅瞅它是哪个?你们认知它吗?

  2、让孩子认知包谷的皮与须。

  (1)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包谷。

  原本是包谷伙伴,它今日要和我们大伙儿一块儿来做有意思的游戏,可是它先要来考一考我们孩子,瞅瞅谁能发觉它身上有一些啥奥秘。

  (2)孩子每个人取1根包谷观测和察看、自由述说、沟通。

  (3)集体沟通。

  你都发现了些啥奥秘?

  皮:包谷身上行李着皮,像它的啥呢?(衣衫)

  童谣:包谷包谷真有意思,身上穿戴X衣衫。

  须:这一个须像啥呀?变一变。

  摸一摸看,有何感觉?

  童谣:包谷包谷真有意思,身上长着长须儿,像XX来像XX。

  3、去掉皮与须,让孩子进而认知包谷。

  (1)例如果脱去包谷的衣衫,拿掉它的胡须,猜一猜,里头会有何?

  (2)孩子尝试自个儿剥包谷,自个儿去探究。

  那我们一块儿来剥剥看,找找衣衫里头的奥秘。剥下来的皮与须应当放于哪儿?

  (3)孩子剥包谷,幼儿教师指导。

  (4)孩子沟通,你们剥时发现了啥奥秘?

  (衣衫)

  好,此刻请你们瞅瞅脱去衣衫,拿掉胡须后的.包谷像啥呀?

  再请你们摸摸,摸起来是何感受的?(软的還是硬的?)(有粒一粒的包谷孩子)?(排队)剥一粒下来试一试看,像啥?

  童谣:脱下衣衫看一看,呀!藏着很多小孩子。亲亲热热在一块儿,一個挨着一個睡。

  (二)、把干包谷房进微波炉,做成肥仔米(就是我们常讲的:爆米花)。

  1、启发孩子思索小小的干包谷是否会变。

  教师这儿有许多已然剥下来的包谷孩子(摇一摇手上的干包谷),它们呀看我们小二班的孩子如此乖,想要给我们大伙儿变个魔术!我们来瞅瞅,他们会变个啥魔术。

  把生的、硬邦邦的包谷孩子放入微波炉中。

  我们耐心地等上一小会儿。听一听看,包谷孩子在里头发出了啥声音。

  2、把爆好的肥仔米(就是我们常讲的:爆米花)拿出来,供孩子品尝、探讨有何改变,把变戏法后的包谷孩子与以前的做一下比较。

  3、那包谷除变为肥仔米(就是我们常讲的:爆米花)吃,还可以怎样吃?我们回去再一块儿探讨探讨试一试看,好不好?好,带着你们的包谷,我们走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几种动物爸爸妈妈爱宝宝的方式。

  2、愿意积极参与活动,初步学习看图表述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3、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重点:

  了解几种动物爸爸妈妈爱宝宝的方式。

  活动难点:

  能看图表述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找朋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齐唱歌曲《找朋友》,请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你喜欢他吗?那你用什么方法告诉他你喜欢他?

  2、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喜爱。

  3、爸爸妈妈都是怎么喜欢我们的呢?

  4、:无论好朋友还是爸爸妈妈都很喜欢我们,对我们喜欢的方法也不一样。其实小动物们也有表达自己喜欢的方法。

  二、逐一出示图片并引导幼儿看图,了解几种动物爸爸妈妈爱宝宝的不同方式。

  1、这是谁?小企鹅在哪里?为什么它要躲在爸爸的袋袋里呢?

  2、这是谁?你找到了小袋鼠了吗?它在哪里?小袋鼠在妈妈的袋袋里会怎么样?

  3、蚂蚁宝宝住在哪里?它们的'洞穴是谁挖的呢?

  4、这只狗妈妈在做什么?只有一只狗宝宝吗?狗宝宝在吃奶时,表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在做这个表情时心里怎样啊?

  三、游戏:爱的密码。

  1、幼儿根据歌词里说的动物名称,找到朋友,表达出喜爱的动作。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积极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不同方法。

  2、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积极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不同方法。

  三、教学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物质准备:一张大的《小球站稳了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个乒乓球,两张纸。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师:现在我们每人手里都有一个小球。我们自由的来跟小球玩一玩吧。

  2、集中交流。

  师:你在玩小球时,发现了小球的什么秘密?

  幼儿乐意讲述自己的发现,如:小球是圆形的,小球有各种颜色等。

  3、发现现象。

  师:小球玩累了,把它放在桌子上休息一下。

  在放球过程中,有乒乓球从桌子上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小球站不稳,我们还是把它们先放在盒子里吧。

  (二)提出问题,引发设想。

  1、提出问题:小球为什么会从桌子上滚下来?怎样让小球站稳?

  教师鼓励幼儿大方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大胆设想,说出多种方法,如可以把小球握在手里(用固定的方法),可以把小球放在杯子中(卡住小球),可以把小球夹在积木的中间(用夹的方法),把小球放在小篮子中(用圈住的方法)等等。

  2、再次提问:这是什么?(一张纸。)今天我们就要用一张纸来帮助小球站稳,你觉得可以吗?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筋,大胆设想,并大方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说说:我是怎样利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的?

  3、再次尝试。

  师:原来我们用一张纸就可以让小球站稳。没有成功的小朋友再来动动脑筋,让小球站稳。成功的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我们再来试一试吧。

  (四)集中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教师将幼儿讲述的方法记录在《小球站稳了记录表》上,并进行总结。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制作意图:丰富幼儿的动手操作材料,增加操作的兴趣。

  教育价值:

  1、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锻炼幼儿的点数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选用材料:塑料桶、塑料膜、塑料盒、串珠、辅助材料

  制作方法:

  1、将塑料桶装饰成娃娃(五官及大嘴巴)

  2、将压好膜的纸卷成管后进行装饰,在娃娃的两侧安上两个塑料盒,放小珠子(小珠子分两种不同颜色)

  适应年龄:4――5岁

  操作地点:桌子上、地毯上、玩具柜上、小椅子上等

  做作方法:俩人同时开始喂娃娃,将串珠从各自的塑料管中喂娃娃(珠子分两种不同颜色,并同时结束,两人在从娃娃的大嘴巴中取出珠子,清点各自的珠子有多少,多者为胜。

  建议:塑料管(压膜管)可以一样长,也可以长短不一样,让幼儿轮流使用,并且感知管的长短不一样,喂珠子的快慢也不一样。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明确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 能排除颜色、排列方式等干扰,寻找与密码箱相匹配的钥匙;

  3. 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主要形式

  集体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明确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活动难点

  能排除颜色、排列方式等干扰,寻找与密码箱相匹配的钥匙

  教学准备

  1.用废旧盒制作的密码箱7个,每只箱子上有2组8以内的数量;

  2.纸制钥匙若干;

  3.幼儿操作用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密码箱,了解破译密码的`方法

  1.今天,森林里的小熊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它的密码箱打不开了(出示密码箱)。

  2.小朋友们看看密码箱上有什么?

  3.密码就藏在这些小圆点里。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线的左边有几个小圆点。(幼:6个。)

  师:“6个小圆点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数字6”)。右边又有几个小圆点呢?用数字几来表示?(8)

  4.密码就是由数字6和8组成的。

  5.(出示3把钥匙)知道了这个密码,看看哪把钥匙才能打开这个密码箱呢?

  二、分组为密码箱寻找钥匙,学习感知8以内物体与数量的关系

  1.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学会破译密码的方法了。这里还有6个密码箱,每个箱子有6把钥匙,这么多,小熊都被弄糊涂了。现在请小朋友们一组合作,一起帮忙找出正确的钥匙。(提醒:找到后把密码箱和正确的钥匙送上来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2.幼儿小组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3.集体检验: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你们找的钥匙对不对(依次检查每组)。

  三、个别练习,学习排除颜色等干扰,感知8以内物体与数量的关系

  1.除了小熊,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有密码箱呢(出示表格),而且密码都不一样,仔细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箱子密码颜色不一样,有箱子密码形状不一样,还有箱子密码排的不一样。)找钥匙时可要看清楚密码。

  2幼儿操作,找到正确的钥匙后,用浆糊贴在对应的小框里。

  3.集体检验

  四.延伸活动

  将不同形状、排列、颜色的作业纸投放在区角,使幼儿继续练习巩固。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木珠、纸屑、米。

  2.打击乐器若干。

  3.四张桌子分别布置成小狗、小兔、小鸡、小鸭家。

  4.录音机一台及有关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做客时要怎么样?(交代要求: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米、木珠、小纸片在饮料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操作活动一:听辨硬币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1)这是谁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儿刚、狗问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装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请小朋友们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

  (2)幼儿操作。摇旺仔牛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提问:你听出来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个别回答,证实正确答案后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2.操作活动二:听辨米在胖大海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幼儿到“小兔家”。(提醒幼儿向小兔问好)

  提问: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饮料瓶子)里面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再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米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最后请一名幼儿打开盖子,证实里面是米后,集体练习:这是米发出来的声音)

  3.操作活动三:听辨木珠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鸡家”。(提醒幼儿向小鸡问好)

  师:小朋友快来,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2)幼儿操作,摇一摇、听一听,木珠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个别回答,请一名幼儿证实,集体练习:这是木珠发出来的声音)

  4.操作活动四:听辨纸片在可乐罐中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鸭家”。(提醒幼儿向小鸭问好)

  师:前面是谁的家呀?(小鸭家)小鸭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再来听一听,里面是什么?

  (2)幼儿操作。听一听纸片在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里面有没有东西?会是什么? (幼儿如一时难以听出,教师视情况适当加以引导、提示)

  三、第二次尝试: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1.导语: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2.操作:老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3.小结:这些都是打击乐器,是用来为歌曲伴奏的。

  四、第三次尝试,用饮料瓶为曲子伴奏

  1.师:(指着小动物家里的饮料瓶)这些饮料瓶子里放了东西后也可以作为打击乐器。

  2.(放录音)教师示范为曲子伴奏一次。(用饮料瓶)

  3.幼儿每人到小动物家拿两个饮料瓶,跟老师一起为曲子伴奏一次,伴奏两次后,跟老师边摇瓶子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对于这样的活动孩子十分喜欢,在玩玩、听听、说说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与耳朵相关的一些知识经验。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7-19

科学活动教案03-22

【精】科学活动教案03-12

科学活动教案【热】03-12

科学活动教案【精】03-13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3-13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13

【荐】科学活动教案03-13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5-15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