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赛马场上出现四匹吗,看----它们来啦!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
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
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
教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
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
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3.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敲大节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3)幼儿听音乐,分组演奏。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
(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
(4)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
提问: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
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
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三、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
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
(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柔美、舒缓的旋律和温馨的氛围。
2、理解歌词的含义,体验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全家福”照片、《让爱住我家》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音乐CD(盒带)。
2、课前学会手指游戏“一家人”。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一家人”。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炒菜嚓嚓嚓,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刷刷刷;中指是姐姐,姐姐弹琴丁丁当;小指是弟弟,弟弟唱歌啦啦啦。
2、伴随《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幼儿欣赏“全家福”照片,师幼共同讨论照片,回忆相关的体验。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家,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全家福”,照片上都有谁?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猜猜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完整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和温馨的氛围。
(1)你喜欢这首歌吗?在这个家庭里都有谁呢?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小结:这个家庭里有爸爸妈妈,有姐姐和弟弟,他们是非常幸福的家庭,这首歌曲也让我们感觉到了幸福和温暖。
4、分段欣赏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
(1)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姐姐、爸爸和妈妈他们各自认为爱是什么?
(2)你认为爱是什么?小朋友可以怎样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5、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出示图谱,幼儿根据画面提示,边自由创编动作表演,边跟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家庭中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6、在音乐的伴随下,幼儿一起演唱歌曲,体验家庭的幸福和温暖。
活动延伸:
1、教师和幼儿一起编排简单的动作或学习手语,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2、提醒幼儿回家后给家人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欢快,跟随A段音乐玩敲鼓游戏,能根据乐句变化有节奏的敲鼓。
2.根据音乐B段旋律特点,创编各种鼓的造型,并能和同伴合作玩“朋友鼓”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播放器
2.自备音乐(《欢沁》)
活动准备
一、跟着音乐来敲鼓。
1.师:今天吴老师跟你们来玩一个打鼓的游戏,如果你的小手是棒槌,你的身体是小鼓,你可以怎么样跟着音乐来打鼓呢!来听着音乐试一试(播放音乐)
2.小朋友刚才在在打鼓的时候,什么地方最好玩(屁股)我们,来试试看:可以双手一起打,也可以一只收一只手的打,还有没有好玩的地方(膝盖)我们有不同的打法,可以一起打,也可以一只一只的打,我们再来玩一次,注意,这一次要跟着节奏来打好吗?(播放音乐)
3.我的好玩啊的游戏是:请你们用你们的双手来当小鼓,看看你们的小鼓是怎么样的,“一、二、三,变”讲解小朋友的鼓。我来拍拍看。(播放音乐)
二、好玩的敲鼓游戏
1.我这里有游戏说明出示(图谱1)你们看看,这个游戏说明看到了什么,(四个鼓)是什么意思呢?小朋友听着音乐,在看着老师来点一下游戏说明你们就明白了
2.4个鼓和波浪线代表什么意思?什么时候换一个鼓,引导幼儿发现这段音乐一共在身体4个部位敲鼓,每一句音乐开始的'时候换一个地方敲敲。
三、你做小鼓我来拍
1除了跟着音乐在自己身上不同的地方来敲,还可以请小朋友做小鼓,我来敲(请四名幼儿上来摊开手做4个鼓,教师示范跟着音乐的每一个乐句在一名幼儿身上表演敲鼓)
2.你们想来当鼓手试试跟着音乐敲鼓游戏吗?(请几名幼儿当小鼓手,其他幼儿做鼓,跟随乐句玩敲鼓游戏)。
3.如果两个小朋友来玩这个游戏,可以怎么玩?(幼儿自主结伴,听着音乐玩游戏,教师小结幼儿的不同玩法)
四、多变朋友鼓
1.现在,我们的游戏难度增加了,看看这次的游戏说明,哪里不一样了?(贴出图谱2,幼儿观察)
2.这次的游戏说明里有哪些符号?猜猜他们有什么作用,看看这个鼓和第一种鼓有什么不一样?(小鼓发光了,说明要变身了;出现了小手,表示拍的次数和节奏;两个小朋友和不同方向的箭头,表示转圈交换朋友)
3.这段音乐里面藏着四句魔语,听我来念一念(变个小鼓拍拍拍;变个小鼓拍拍拍;变拍拍;变拍拍;换个朋友再来玩
五、创编各种鼓的造型
谁能变出更多有趣的造型,让你的朋友来拍一拍
把你刚才变出各种不同的小鼓给大家吧(幼儿互相交流,老师提升幼儿美化动作)
六、我们来玩朋友鼓
1.谁能和老师一起,念着魔语来玩朋友鼓的游戏
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来玩一玩!(在听到变的时候,小鼓要变身哦)
2.找个好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吧!(两两结伴玩朋友鼓游戏,学习使用“变个小鼓拍拍拍”……的语言提示,帮助自己根据B段音乐旋律,变化小鼓造型,和朋友一起游戏。
七、和幼儿一起商量合作游戏方式如:A段两个有朋友按乐句轮流敲朋友鼓;B段一名幼儿变化小鼓造型,另一名幼儿敲鼓,最后一句拉个朋友再来玩,音乐反复,游戏重复进行。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标题:歌曲《报春》
活动目标:1、在欣赏歌曲和演唱歌曲中,体验春天带来的喜悦,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维
护大自然的情感。
2、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歌唱,用灵巧、清晰的咬字吐字表示歌曲,唱准休止
符和三拍子节奏。
活动重点:用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报春》
活动难点: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活动准备:ppt课件,歌曲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一、课程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呢,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我们先来听听它的叫声,看哪个小朋友能猜出它是谁?(放布谷鸟叫声)
对,它就是布谷鸟,有那个小朋友愿意学学布谷鸟的叫声吗?
嗯,布谷鸟呀又叫杜鹃,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它一叫就代表春天来了,农民伯伯该播种了,所以它又叫报春鸟。今天,小熊老师就要教大家一首新歌,让我们先来听听吧!
二、歌曲学唱:
1、聆听歌曲,感受旋律(放视频)
2、问小朋友们听到那些歌词,读歌词,按节奏拍手(拍一下手,两下腿);
3、教动作,跟着音乐学做律动
3、发声练习,跟琴练唱
三、歌曲演唱,结束新课。
边做动作边唱,结束新课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孩子非常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喜欢模拟爸爸、妈妈炒菜、做饭等动作,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我将歌曲融于幼儿喜欢的娃娃家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歌曲,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尝试替换歌词,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
活动目标:
1、喜欢和老师一起模仿炒菜、喂娃娃的动作并演唱歌曲。
2、进一步感受爸爸妈妈等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并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爸爸眼镜一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理解歌曲内容。
(1)老师这儿有一个很大的娃娃家,想进去看看吗?咦,这里有个小娃娃,她怎么哭了?原来,小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我们来炒小菜给她吃,好吗?先看老师怎么炒的?
教师示范炒小菜: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并喂给娃娃吃:娃娃,我给你炒了鸡蛋,快吃吧!
(2)“小朋友,娃娃还没饱,你们愿意给娃娃炒小菜吗?”教师抱娃娃走下去,一个个与幼儿互动。
(3)小娃娃吃饱了,心里可高兴了,她想跟大家玩办家家的游戏,咦,什么是办家家呀?我们平时玩的娃娃家家里有谁?谁来做爸爸?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爸爸,好吗?谁来做爸爸?男孩回答:我来做爸爸。你会把爸爸神气的样子做出来吗?谁来做妈妈?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妈妈,好吗?谁来做妈妈?女孩回答:我来做妈妈。请你做一做妈妈漂亮的样子。
教师扮爸爸,幼儿扮妈妈,面对面,眼睛看着对方,合作表演一次。再请两对幼儿和全体幼儿表演一次。至“炒好小菜开饭了!”
(4)看,小菜炒好了,闻一闻,味道怎么样?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老师会把这些好吃的小菜唱出来呢,想不想听?你们也来唱唱看。
2、学习歌曲《办家家》。
(1)教师:办家家的游戏好玩吗?电视里面也有小朋友在玩办家家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看完教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教师可清唱小朋友说到的内容。
(2)哥哥姐姐玩办家家的游戏可真有趣,想不想再听一遍?如果你觉得有点会了,可以轻轻地跟着她们唱。
(3)电视里的小朋友唱得真好听,我们小朋友一定也可以唱得很好听,是吗?一起来试一试。(钢琴伴奏)
(4)客人老师说: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小菜炒得好吃,歌也唱得很好听,你们愿意转过去唱给客人老师听吗?(钢琴伴奏)
3、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4、欣赏幼儿的表演,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5、让幼儿学习表演炒菜的动作指导语:“你看到爸爸妈妈是怎样炒菜的?你能学一学吗?”
6、集体表演分角色两两结伴进行表演。提出表演要求:表演时眼睛要看着和你一起表演的小朋友,像玩娃娃家游戏时一样。你也可以请客人老师参加你的表演。
7、结束语:小朋友的'表演真棒老师为你们高兴,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欢快的音乐跳起舞吧!
活动反思:
1、在活动过程中,我大胆创新,改变以前的教学思路,将学习的主动权大胆地放手给孩子。如对歌词的导入,教师不是死板地教幼儿死记硬背歌词,而是将歌词巧妙地蕴含在角色游戏、谈话中,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便于幼儿理解记忆。
2、教师不是以教唱为目的,而是根据目标设计了第四环节,引导幼儿仿编歌词,创编动作,然后进行歌表演,放手让幼儿大胆尝试、自由表现,体现了“幼儿是学习主体”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3、教师与幼儿的“双主”关系也体现得恰到好处。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愉快的情绪,并对歌唱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正是我们在音乐活动中所追求的。
4、由于班级过大,幼儿太多,在活动中对幼儿的组织欠佳,少数幼儿自由散漫,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是动画片的音乐,并且通过画面和情节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通过优秀的动画片音乐以此可以了解儿童的音乐趣味,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聆听、探究音乐情绪的同时,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回忆和总结动画片音乐,联系动画片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初步感受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优秀的动画片带给人们的愉悦。
2、欣赏歌曲《蓝皮鼠和大脸猫》。
3、随音乐做律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聆听和感受歌曲《蓝皮鼠和大脸猫》,培养儿童专心聆听的习惯,启发儿童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儿童的肢体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引导儿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如何创设活动,给予儿童表现自己的空间和手段。
教学方法:
视觉图像法、角色体验法
教学准备:
头饰、图片、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人,播放《大风车》,启发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
2、播放《蓝皮鼠和大脸猫》,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然后请学生猜一猜动画片的名称,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3、请学生简要介绍《蓝皮鼠和大脸猫》的故事情节,师小结。
二、聆听歌曲,学唱伴唱部分:
1、请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提问: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师归纳。(外形、叫声、情节等)
2、再听歌曲,看大屏幕,将想象和具体联系起来。
师提示:歌词中哪部分最能体现蓝皮鼠的`活泼机灵、行动敏捷?(叫声)从大脸猫的叫声中你感受到什么了呢?生回答。
3、师范唱老鼠和猫的叫声,学生跟唱。
4、指名唱,分组唱。
5、师再范唱,生体验两种动物的叫声特点,师归纳得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不同效果。
6、小活动:送小动物回家,将蓝皮鼠和大脸猫贴在正确的图片上。
三、随音乐做律动:
要求:做老鼠和猫的代表性动作,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拓展:
播放多部动画片歌曲,让学生聆听,说出动画片名字。
五、活动结束,师小结
教学反思:
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情节、动作、初步感知乐曲的曲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2、创编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树、小精灵的头饰 魔法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
1、听乐曲"小树和小精灵"
2、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3、再听乐曲,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性质。
4、请个别小朋友贴出小树跳舞的部分和小精灵跳舞的部分。(出示图片小树小精灵)
二、分段欣赏,创编动作
(一)欣赏A段乐曲(小树生长)
1、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生长姿态,如:用身体表示躯干生长,用受臂表示枝叶生长。提醒幼儿小树长大了可以随风摆动
(二)继续欣赏A段,继续生长
(三)欣赏B段乐曲(小精灵游戏舞蹈)
1、引导孩子说说精灵出来的样子(可以跳,飞,转)
2、创编游戏,舞蹈,抚摸,浇水等动作。
四、合作完整表演
1、男女分角色表演。
2、自选角色表演。(发头饰给小朋友)
五、活动结束天黑了,小树,小精灵要睡觉了
反思:
对于初步接触外国作品的我班幼儿来说,要通过乐曲的快慢节奏来分辨小树和精灵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节奏的快与慢,只能意会不能用语言表达,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节奏呢?在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时,我用点头,晃动身体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孩子们通过我的`提示,马上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有的用小手做波浪动作来表示慢的节奏,有的用小脚快速踏地表示快的节奏,在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的过程中,孩子意会了乐曲中的快慢不同,分辨出了A段音乐小树生长和B段音乐精灵游戏的不同意境。
总之,对于孩子来讲,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15
中班音乐教案06-15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06-24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09-02
【荐】中班音乐教案06-12
【热】中班音乐教案06-12
中班音乐教案【热】06-12
【热门】中班音乐教案06-13
中班音乐教案【精】06-13
中班音乐教案【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