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28 17:51:33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运用味觉来对食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2、丰富幼儿有关食物味道的感知及形容词,丰富词:酸的、甜的、香的。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有关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味道的食物,通过给凡凡小朋友过生日,来引出课题:尝尝食物的味道。

  今天是我们班凡凡小朋友的生日,我们一起给他庆祝生日好不好?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小朋友吃的时候,看看你吃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边吃边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讨论食物的味道:

  (1)请小朋友说说,你刚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糖果味一样是甜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杨梅味一样是酸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花生味一样是香的?

  (2)丰富形容词:酸的、甜的、香的。

  (3)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东西呢?

  (4)不能吃太多甜甜的东西,这样,牙齿会吃坏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来分类:(出示酸、甜、香的食物请小朋友分类)

  (1)凡凡请我们吃东西,我们也送好吃的东西给凡凡吃好吗?凡凡要我们把礼物放在三个篮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个装糖果的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个装杨梅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个装花生标记的篮子里。

  (2)凡凡说你们分得真好!这是甜甜的味儿;这是酸酸的味儿;这是香香的味儿。谢谢小朋友送来这么多好吃的礼物。

  4、活动结束:今天凡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味道的食物,有甜的、酸的和香的,谢谢凡凡嘛,那让我们唱歌跳舞来祝贺凡凡的生日吧!

  活动反思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袜子的特征和不同用途。

  2、初步形成“双”的概念。

  3、尝试按特征自己整理袜子,体验成功的愉悦。

  活动准备:

  神秘箱一个,多彩的袜子若干双。

  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感知袜子的特征和不同用途。

  活动过程的分析:

  一、感官感受,初步了解袜子的特征

  1、出示神秘箱,请幼儿摸摸里面有什么?

  2、教师打开箱子后,举起箱子把袜子抖下来,落在桌面上,让幼儿观察。

  二、观察比较,进一步了解袜子的.特点

  1、教师请幼儿找一找老师的另外一只袜子,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这只袜子是老师的。(让幼儿感知一双袜子要颜色一样、大小一样、花纹一样。)

  2、教师小结:刚才找到颜色一样、大小一样、花纹一样的袜子,跟老师脚上的是一双,它们是好朋友,谁也不能离开谁。

  3、请幼儿摸一摸袜子,说说摸上去什么感觉,看上去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

  4、请幼儿说一说袜子有什么用呢?

  三、运用认知,整理操作游戏

  1、老师家的袜子小铺要开张了,请小朋友帮老师家的袜子整理一下,一双一双地夹起来。

  2、交代操作要求。

  (1)衣架两头有两个夹子,请大家找出一双袜子夹在夹子的两端。

  (2)请个别幼儿操作。

  3、请幼儿找一个空的位置帮忙整理袜子。

  4、评价、小结。

  四、延伸活动:了解袜子的种类。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第三只眼睛

  活动目标:

  1、能够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透镜的特征及作用,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体会运用工具观察事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人手一面,彩色透明纸。

  2、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若干。

  活动过程:

  1、发现我们的“第三只眼睛”。

  ——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三块奇妙的镜片和各种透明纸、图书等,请你们用镜片放在眼睛前看看。说说有什么发现。

  ——幼儿尝试探索。

  ——三块镜片样子一样吗?透过三块奇妙的.镜片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不一样,有的放大,有的缩小,有的不变;颜色不同的纸放在镜片前看到东西也变颜色。)

  ——用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边上厚中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

  用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大?(边上薄中间厚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大)

  用哪种镜片看东西不变?(边上和中间厚薄都一样的镜片看东西会不变)

  ——什么时候需要用这三种不同的镜片?如:老人看书看报时会用放大的镜片。

  ——这些有趣的镜片就象我们的第三只眼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看东西。

  2、玩各种透镜。

  ——刚才我们发现了三种镜片的秘密。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种更奇妙的镜片,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大家都可以去试试看,等会儿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大家。

  ——幼儿自由玩各种镜片。

  ——创设问题情景:到草地上去观察蚂蚁;看远处的风景;检查手指甲里的“细菌”。根据不同的问题情景,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镜片分组进行观察。

  ——交流各自观察和使用镜片的情况。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童谣。

  3.积极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

  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你们看,谁来了?

  2.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童谣。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

  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3)完整朗诵童谣第一段。

  3.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童谣。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孑L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创编第二段童谣的兴趣。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2)自由创编童谣第二段。

  (3)集体交流。

  4.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童谣,感受问答式童谣的特点(问、答)。

  指导语:这首童谣还可以怎么念?(分组问、答等。)

  5.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

  指导语:除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呢?

  资料链接:

  尾巴歌

  什么尾巴扁?

  什么尾巴弯?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鸭子尾巴扁,

  公鸡尾巴弯,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什么尾巴长?

  什么尾巴短?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长,

  兔子尾巴短,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探讨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有年轮的大树桩图片。

  2、彩笔、毛线、纸张:(画有树桩图案)。

  活动过程

  1、谈话形式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你们来帮老师一个忙。有一棵小树和老师是好朋友,它在森林里长了8年,有一天它被伐木工人砍掉了,做了家具,但它的'根还在,小朋友帮我找一找好吗?

  2、组织幼儿让幼儿讨论。

  3、教师解释:树桩上的圈圈就代表大树的年龄,这些圈圈就叫做年轮,他每长一年就多一个圈,代表一岁,圈圈越多就证明这棵树越老。

  4、引导幼儿探讨树的年龄,简单了解年轮的含义。

  5、请幼儿观看课件,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6、操作游戏。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摩擦力及其作用。

  2、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类比联系。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事先带一双丝袜和一双鞋底有花纹的鞋子。

  2、雨鞋、运动鞋、凉鞋等各种不同鞋底花纹的鞋子。

  3、《健康歌》音乐磁带。课件:走冰、滑板车、汽车。

  4、彩笔、鞋底(五花纹)图样与幼儿人数等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活动。

  讲述小强只穿了丝袜跟妈妈比赛爬长城输于妈妈的故事,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感知体验、尝试操作。

  1、体验尝试:一只脚滑,一只脚不滑。

  播放健康歌,请幼儿一只脚穿丝袜,一只脚穿鞋子,做旋转和各种动作,感觉两只脚着地有什么不一样?

  2、对比体验:(两只脚都不滑了)请小朋友两只脚都穿这鞋子跳舞,会有什么感觉?

  3、观察发现:鞋底的秘密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子,发现鞋底的秘密:花纹

  4、言语活动:比较鞋底花纹的式样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鞋底的花纹是什么样的?例如:我鞋底的花纹是一条曲曲弯弯的线,像蚯蚓鞋。我鞋底的花纹是一粒一粒的,像小圆点。

  5、操作体验:

  (1)请小朋友一只手套一只鞋子,在地上摩擦,感觉一下鞋底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鞋底的花纹会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鞋底有了摩擦力,我们走路就不那么滑了。

  (2)交流故事的因果小强只穿着丝袜爬长城为什么比不过妈妈?

  结论:鞋底有花纹,摩擦力大,走路就不滑;丝袜很光滑,摩擦力小,走路就很滑。

  6、生活联想:

  播放课件:

  1、为什么冬天在冰上行走容易摔倒?

  2、为什么汽车行驶是非常稳又容易刹车?

  3、为什么滑板车在路上滑得快?

  言语活动: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是滑的?哪些是不滑的?

  7、自我设计:

  请幼儿在鞋底上设计自己最喜欢的花纹。

  三、情感教育:

  把自己设计得漂亮鞋底送给你最喜欢的人?

  播放音乐《娃哈哈》,幼儿手拿作品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细节描述:

  孩子们,你们仔细观察过你们的鞋子吗?那有谁仔细观察过鞋底,我们的鞋底又会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瞧瞧吧。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有好多的花纹)那这些花纹是怎么样的呢?(正文形、长方形的形状)谁能用完整的话来说说你鞋底的花纹是怎么样的?(我鞋底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条纹)(我鞋底的花纹是正方形和长方形,还有三角形的)原来我们的鞋底还藏着这么漂亮的花纹。

  那么谁知道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可以保护我们的小脚不受凉)那我们来想想这是鞋子的作用还是花纹的作用呢?(鞋子)那么我们鞋底的花纹有什么作用呢?(为了不让我们摔倒)对呀,有了这些花纹,我们走路的时候就不会摔倒了,还有吗?(可以让我们跳得更高)我们也来想想这是谁的作用呢?(鞋子)对呀,这些都是鞋子的作用,那谁知道花纹还有什么作用呢?(可以让我们跑步跑得更快)对呀有了这些花纹,我们可以跑得更快。原来有了这些花纹,会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我们就不会摔倒,跑起来更快了。

  评价分析:

  鞋底经常是幼儿忽略的一个地方,孩子们会知道有很多漂亮的鞋子,但是从来不会去观察鞋底会是怎么样的?本次活动以让幼儿以让幼儿自己来发现秘密为导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从而让孩子们去注意这些豪不起眼的花纹。

  对于鞋子的作用和花纹的作用孩子们经常会混淆,因为两样东西经常是被连在一起,所以难免会让幼儿产生混淆。把鞋子的作用当作是鞋底花纹的作用,而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这些花纹就是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所思所悟:

  这个活动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幼儿感知鞋底的摩擦力,而我也相信从孩子们回答加上挂图的出示等,孩子们对于鞋底花纹的作用已经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知道鞋底花纹的作用就是防滑,不让我们摔倒,能跑起来更快等。所以对于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科学有序地合理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重点: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难点:探索科学有序地合理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若干个:(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沙子、玻璃瓶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郑老师,昨天答应你们要给你们带来好玩的玩具。瞧:看看是什么玩具呢?好,我们现在要上课,我们先把它收起来吧!

  教师:噢,刚刚我们的箱子是盖得紧紧的,而现在盖不紧了,为什么呢?(幼儿说一说)

  教师:好,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请你们做一个实验。

  二、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沙子有什么不同?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沙子有什么不一样呢?”

  2、教师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沙子又细又小,当我们把沙子抓起来时,沙子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三、幼儿探索、尝试把沙子、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把这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沙子都装到这一个玻璃瓶里,还要把盖子盖紧,小朋友,你会装吗?好,那我们现在开始实验吧,看看哪位小朋友最爱动脑筋,能把它们都装进去!”

  2、教师说明记录表的使用,并让孩子们自己选出记录人,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同时让孩子注意操作规则:a、要把一种材料放完,再放第二种材料,而且要把它们都放完哦。b、操作时我们要轻拿轻放,不要把沙子撒到外面。

  四、说一说我的发现。

  1、教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请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记录表板书)

  五、引导幼儿把瓶子里的材料放回各自的杯子里,再进一步探索成功的装瓶方法。

  六、交流和讨论实验结果。

  教师提问:这一次你们都成功了吗?

  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沙子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七、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

  教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沙子,这样沙子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八、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见证,成功了吗?(成功)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沙子,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教师:好了,今天的实验做完了,你们还记得老师之前带来的那箱玩具为什么拿出来后又装不进去呢?小朋友想到了吗?(应该是先放大的到中的,最后放小的玩具)

  九、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乐于和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三个桌子,16位幼儿,1个小桌子。

  活动过程

  一、让孩子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区别盒子里有否东西,说说理由。

  1、教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有东西吗?去试一试,把盒子分成有和没有装东西的两类。

  二、让孩子再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用自己的推断通过排除法找出盒子里所装的东西。

  1、教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请再次去感受和探索一下。

  2、请你选出一样确认不在盒子里的.物品,说出你的理由。

  三、让孩子第三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

  1、教师:大家通过探索知道了每个盒子里装的是球。那么,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呢?请你再上来观察、探索一下。

  2、教师:你认为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呢?

  四、打开幼儿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拓展经验。

  1、教师:盒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可能会有什么?

  2、教师逐一打开三个盒子,拓展孩子经验。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弹性”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探索有弹性的物体,初步认识物体的弹性,并了解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尝试改变物体的弹性,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1)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搜集若干有弹性的物体,如弹簧及带弹簧的物品(弹簧秤、拉力器等)、松紧带、橡皮球、海绵等,投放在科学区中,供幼儿自由活动时操作。

  (2)搜集有关物体弹性的图画或文字资料。

  2、记录纸、笔、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

  (1)认识材料。

  “小朋友,桌子上有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许多东西,快看看都有些什么?”(引导幼儿一一说出桌子上的材料)

  (2)自由探索弹性物体,并进行记录。

  “请小朋友们都来玩玩这些东西,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发现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下来,可以画,也可以用文字表示。”

  (3)幼儿将自己的记录纸张贴在展示板上。

  2、分享交流,了解物体的弹性特征。

  (1)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与记录。

  “谁来介绍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有针对性地请记录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到前面来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汇总记录,将幼儿的发现及时记在大记录表中。

  (2)讨论幼儿的发现,了解物体有弹性。

  “小朋友们的发现我们都记了下来。大家仔细看看,从结果里你发现了什么?” 请幼儿充分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3)小结弹性经验,提升所有幼儿经验。

  3、扩展幼儿经验,了解弹性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有弹性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用来干什么?它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联系实际,回忆生活中弹性的作用,给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的方便等。

  4、发散幼儿思维,将幼儿弹性经验提升。

  “弹性有这么多好处,如果让你来当设计师,你想用弹性的东西做些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舒服更方便?”

  5、尝试将铁丝变成弹性物体,引发新经验。

  (1)观察铁丝,提出挑战。

  “铁丝有没有弹性?我们能不能把它变得有弹性?大家一起来试试。”幼儿自由探索。

  (2)小结:铁丝弯了几圈后就有弹性了。弹簧就是这么做成的。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用弹簧、松紧带、海绵等进行一些小制作。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道那些物体能浮在水上,那些物体会沉下去。

  2、对沉浮现象有兴趣

  3、能用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的操作和发现。

  教学重点

  能引起孩子对沉浮现象的好奇心,并乐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实验材料

  装满水的大水缸一个,水盆两个,胶水,抹布,记录笔

  塑料玩具,泡沫板,汤勺,贝壳,纽扣

  集体记录纸两张,个人记录纸每人一张

  实验过程

  一、故事引出问题

  T:"一天,小鸭子和小蚂蚁去游泳,小鸭子游得可好了,可是小蚂蚁呢,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小鸭子想了一个好办法,它拿来了一些可以浮在水上的东西借给小蚂蚁,小蚂蚁就可以坐在这些东西上到河里游泳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鸭子借了什么会浮的东西给小蚂蚁吗?

  二、提出新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T:小鸭子它拿给小蚂蚁的东西,是这些,你们看(让幼儿认识物品名称,丰富对泡沫板的认识)小蚂蚁它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谁能浮起来,小朋友,我们帮小蚂蚁想想,这些东西谁能浮在水面上呢?

  T:这样吧,咱们一样一样的想,老师帮你们来记录。这是塑料玩具,你觉得塑料玩具能浮起来的小朋友就到曾老师这边来,觉得它不能浮起来的小朋友就到马老师那边去。(幼儿选择后)我们数数,曾老师这边有多少人?马老师那边呢?

  其他材料的.选择同上。点数时及时发现孩子手口不一的点数并引导他们正确的点数。

  三、幼儿分组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并记录 (引导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边操作边与同伴讲述)

  T:小朋友你们每人说的都不一样,小蚂蚁都糊涂了,那咱们现在来试试,到底这些东西谁能浮啊水面上,好不好?试了后,咱们再把实验的结果记下来,(拿出记录表)如果它浮在水上我们就把它的图片贴在大水缸的上面,如果沉下去了,我们就把它贴在大水缸的下面,好吗?

  幼儿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讲述自己的活动

  幼儿用粘贴的方法记录

  四、幼儿交流讨论,并上台讲述自己的实验

  T:刚才小朋友把每样东西都试了试,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告诉

  咱们,让大家都听听,好吗?

  T:那咱们再帮小蚂蚁想想,还有什么东西能浮起来的,咱们借给他,好不好?那咱们去找找。

  活动延伸-谁能浮起来

  让孩子自己寻找,然后来试试,看看他们找的东西谁能浮起来,也满足孩子想玩水的愿望。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3-22

科学活动教案07-19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5-15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3-13

【热】科学活动教案03-13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3-14

科学活动教案【荐】03-14

【精】科学活动教案03-12

科学活动教案【热】03-12

科学活动教案【精】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