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汇编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一、教材思路:
本课是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大星球和小水珠,都是圆的,滚动的和转动的,都是圆的。优美、柔和、活泼,是圆的感觉,圆圆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大胆用彩笔表现这圆圆的可爱世界。
课时:1~2课时
二、1、教学目标:
*说说对圆形物体的感觉,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
*启发学生认识圆形,认识各种圆形物。
*用线条或颜色画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添画有趣的细节。
三、重、难点:
认识圆形,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能用彩笔表现。
巧妙画出圆形物,并运用恰当的构图和色彩。
四、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球、钟、游泳圈、纽扣、葡萄实物及圆形物图片、范图,吹泡泡物品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生活用品线描写生稿及圆形物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
——交流及讨论:
1、谈谈生活中有哪些圆圆的物品,如锅、碗、球、泡泡、游泳圈、西瓜、水果,地球,时钟等。
2、欣赏实物及图片、感受圆形的美。
大星球、小水珠都是圆的,圆形给人优美、亲和、活泼的感觉。
3、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方便,灵活)
4、说说自己对圆形物的感觉。
——游戏及体会
1、师生玩游戏”吹泡泡”,体会圆圆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2、玩溜溜球或跳跳球亦很有趣。
——欣赏及评述
出示范图,了解作品在造型、构图、色彩几方面的特点。
要求造型生动,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展示及介绍
六、板演示范
徒手画圆,添画,色彩平涂,整理完成。
画圆的几种方法,如上半圆,下半圆;左半圆,右半圆;一口气画一个滚溜园等。
——讨论与练习
1、画出几种你知道的圆形物,要求用线条色彩来表现。
对部分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提醒注意圆形的画法,添画的构思、操作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可用用勾线平涂方法画生活中的圆形物;也可用运用身边的线、绳等材料排一排,摆一摆,摆出美丽的图形;亦可用彩纸撕剪等法表现圆形。圆形的相互重叠亦很有趣!
我们不仅要动脑筋想画什么,还要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对造型饱满、作业细心,添画有趣的作品予以肯定。
人们常说:画无定法,就是说,画画没有一定的方法,关键是看完成后的艺术效果,鼓励学生多去尝试。
七、小结与评价
1、作业展评、小结。让部分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如何想的,如何画的。
2、课后作业:多去画画周围的圆形物,让圆圆世界变得更有趣。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语句的不同语气。
3、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
二、过程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好^对`话语句的不同语气。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科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四、课前准备:
“磁石引力实验”、“两个地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老师说:“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老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了解一双特殊的手(板书:地球爷爷的手)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学生自识生字的情况,并进行正音。提醒易错字音:俩(liǎ)、引(yǐn)。
3、用生字组词扩词。
4、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5、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领会内容。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1)请小朋友用吸铁石来吸一吸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2)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
(3)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第二课时
一、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小兔──有礼貌、惊奇;猴爸爸──慈祥、和蔼;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二、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看课件学习书写笔顺。(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
3、老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老师巡视辅导。
四、拓展实践。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试验: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
3、查找资料了解: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那么高呢?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10。
2. 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 使学生掌握10的组成。
一、故事导入
教师出示电脑给学生讲故事: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出去郊游。“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看见“0”最小,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于是它走过去,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脸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啦!”“0”听了,非常难过。这时,数字娃娃1站了出来,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如果我和“0”站在一块儿,比你还要大呢!”“9”听了非常吃惊。
导入:数字娃娃1说的话是不是对呢?我们来看看,(电脑显示“10”)数字1和0站在一块,这个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课题:10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10
1.出示教科书上的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
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还有什么呢?
2.在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还看见过10?
这些10 都是一样的吗?
请小朋友把两个手拿出来,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头啊?(还有10个脚指头)
3.10与所学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1)请小朋友把直尺拿出来,谁能最快找到10在直尺上的位置?
出示直尺图(在数的顺序中,也是这样,10在9的后面)
(2)那么到底9和10,谁大谁小呢?
三。出示图,9○10
出示手势(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刚才,数字娃娃1说的话对吗?
除了9以外,还有哪些数比10小呢?
(二)10的组成和分解。
1. 摆红花卡片
请每位同学拿出10张红花的卡片,把卡片分成两组。
看谁能摆得更多。请摆得最多的同学上讲台摆。
“如果这样乱摆的话,很容易遗漏一个,所以,我们在摆红花的时候,可以按照顺序来摆。”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2. 巩固组成:
(1) 小老师领读;
(2) 去掉部分数,(开火车)
四、课中休息
五、写数字10
我们已经学过1和0的写法,那么10怎么写呢?请看老师示范:(电脑边演示边讲)
10占两个字格,顺序是先写1,再写0,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10的认识》。
(1) 请同学们把右手拿出来,跟着屏幕一起写。
(2) 打开书P55,在书上描写10。
六、巩固发展
今天,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园玩,好吗?
去之前,我们要排好队,10个人一队,每人一张卡片,按照卡片上面的大小顺序排好。你们会了吗?请10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如果这样排的话,队伍太长了,那么请能组成10的两个好朋友站在一起,手牵手,看谁最快。
好,现在可以出发了。
我们先来到了聪明屋。聪明屋里正在举行“小博士”的评比,我们要不要参加啊?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题目呢?
在○里填上>,<或=。
10○9 4○10 0○10 8○10
2+3○10 4+3○6 1+5○3+6 4+3○5+2
刚才哪些同学答得最快阿?你们被评为“小博士”。
我们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个地道,需要有口令才能进去。
老师先给你们示范:
下面请同桌同学互相对,看看谁能穿过地道。(练习10的组成)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发一张10元钱的游戏券,你们会怎么玩呢?(附表格)
七、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我们学到了什么?
(认识了10,知道了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还学了10的组成;10的用处,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学到)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师问:9+6 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 )=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 ① 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 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 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 8加2等于10,
③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 8+4= 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
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红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8+7=□
师问:8+7怎样想?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看算式说计算过程。
师问:8加7时,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学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师说: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
8加几的题都是把后面的加数分成2和几,2和8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现在老师再出几道题,不看图、不摆实物,看谁会算?
教师出示:8+5=□ 8+6=□ 8+8=□
两人一组说一说每道题怎样想。
老师点题,指名口算,并说计算过程。
4。教学例4。
出示例4 8+9=□
(1)师问: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归纳出两种方法:
① 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调换加数位置,8+9也等于17。
(2)师问: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说讨论结果:第二种方法好。
师问:为什么说第二种方法好?(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说:你们真聪明,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5。小结。
提问:
(1)今天我们学的是几加几的题?
老师指课题:8加几
(2)我们计算8加几时,应先把8怎么样?(把8凑成10)
(3)凑10后再怎么办?(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分出的2和8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4)8+9这道题怎样想?(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教师小结:8加几,先把8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8加2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写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师问:上面每组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3。移动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几?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所以在设计教案时,重点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的复习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新课铺垫。这节课的教材共安排了四个例题。在设计教案时是这样安排的:例1,通过观察小花图,看老师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8加几的凑十法是8和2凑成10。例2、例3,老师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例4,老师引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的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而且要面向全体,达到人人会说,人人都能掌握凑十法的目的。
巩固练习的安排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第一层次是看图列式计算。第二层次是基本练习。第三层次是抢答,要求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动
加法转盘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8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一个形如下图的转盘(黑色圆圈及箭头可转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转盘悬挂在黑板(墙壁)上。
2。学生依次转动箭头,计算8与箭头停住时所指数字的和。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内容:课本第55页及第59、60页的1-6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熟练掌握8和9的组成,为8、9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有规律的掌握8、9的'组成。
教学用具:教具一箱、学具一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拍手游戏6、7的组成。
师:凑成6。我拍2,生:我拍4。
2、口算7以内的加减法。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9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新授。
1、8的组成。
(1)让学生拿出8个五角星,把它们分成两堆,看有几种分法?
(2)学生汇报,师板书。
(1)这7种你只要记住哪几种就可以全部记住。得出: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
2.通过实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能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
3.结合现实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
4.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以及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信息窗1——我们的鞋码
[教学内容]
信息窗1、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以及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以前表演过节目吗?
前不久,歌舞团举行了一次艺术体操表演。大家看屏幕,这是同学们在比赛前做准备的两个镜头。你们看,他们穿的靴子漂亮吗?
这可是他们自己经过调查、整理,然后,老师根据他们所调查的结果,才买到了这么合适的靴子。
二新授
假设咱们班也举行这样的活动,你能像他们一样通过收集、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吗?
1.那我们应该先知道些什么呢?
到底每种鞋号各有多少人呢?能想个好办法让老师知道吗?
2.那怎么来记录呢?小组同学赶紧商量商量,选一种你们组认为又快又准的方法。
现在咱们就找一位同学来念鞋号,其余同学仔细听,用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来记录。
3.老师也有一种好方法,你们想知道吗?老师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的,你看,“正”字正好是5笔,画完一个“正”字就代表5个人。大家比较一下,老师的这种方法好不好?好在哪?
老师这种方法不但记录简单,最后数的时候还可以5个5个地数,你瞧,(手指着“正”字开始数),5个、10个、15个,是不是比1个个地数要快呢?
那以后你们在统计的时候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4.为了更清楚地看出每种鞋号的人数,我们可以把调查结果整理一下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大家看,这就是统计图。你知道用统计图是怎么来统计吗?
用涂小格的方法来统计。现在咱们就根据刚才的记录把统计图和统计表舔好。
大家认真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统计图,咱们一眼就能看出什么最多,什么最少。这就是统计图的最大优点。
三总结
第二课时
1.自主练习1
(1)学生自己讲讲题目的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自主练习2
(1)利用学具盒里的小方块,试一试你能摞多少块?摞5次把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2)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03-30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02-15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11-07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09-30
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03-27
小学一年级《比尾巴》教案03-30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08-19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30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06-21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