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3-07-10 15:52:1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2.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初步的空间辨别能力。

  3.引导幼儿尝试用看图示的方法折蝉。

  二、活动准备:

  1.课件-花灯片:折纸步骤图示。

  2.课件-声音:蝉的叫声,图片:蝉

  2.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

  三、活动过程:㈠导入。

  1.播放声音:蝉的叫声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在叫?

  2.出示图片:蝉 。引导幼儿观察蝉的外形特征

  ㈡展开。

  1.引导幼儿学看步骤示意图,认识折纸符号。看看折纸步骤图上有什么符号

  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2.帮助幼儿掌握折叠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幼儿逐步观察折纸示意图,请幼儿

  讲讲折法。

  3.教师逐步演示折法

  (1)对折成三角形

  (2)再对折成三角形,在中间形成一道折痕线

  (3)沿着折痕把一角向上折

  (4)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

  (5)把上折的一角向下折

  (6)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

  (7)翻过来把,把第一层纸的角往下折

  (8)把剩下的一个角向下折

  (9)把两个末端向后折

  (10)把两个小角向前这一点(头),一只蝉就折好了

  4.你认为蝉的哪一步分最难折?让幼儿讲讲还不清楚的地方,老师再细讲。

  5.鼓励幼儿看着折纸步骤图示,尝试折蝉

  (1)提醒幼儿每个步骤都要折齐,压平。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幼儿。

  (2)引导幼儿根据步骤图示,最后画上眼睛。

  ㈢结束

  1.把幼儿折的蝉,都插在大树背景图上。

  2.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作品。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亭子的基本结构,能运用线条、形体组合的方法建构表现亭子的基本特征。

  2、初步尝试与同伴共同建构,感受与同伴共同完成作品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幼儿在游玩公园时观察过亭子,收集过不同造型亭子的照片。

  物质:雪花片、亭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见过亭子吗?亭子有什么作用?”

  1、观察图片,拓展幼儿的思维:

  教师:“亭子是什么样子的?有哪几部分组成”

  2、“这些亭子有什么不一样?”(重点观察顶部的不同造型)

  小结:请补充

  3、幼儿协商分工,教师给予建议:

  (1)幼儿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两两合作,教师鼓励个别幼儿积极参与协商分工。

  (2)请个别幼儿介绍结伴分工的情况,教师给予建议。

  4、幼儿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指导幼儿协商分工,合作建构。

  (2)提醒幼儿接插牢固,注意色彩搭配。

  5、评价,小结活动情况:

  (1)展示作品,师幼共同欣赏建构作品。

  教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和小伙伴一起建构的`亭子?分别插了亭子的那个部分”

  (2)请幼儿讲述与同伴分工合作的情况,体验合作的好处。

  “你们是怎样分工的?你觉得合作有什么好处?”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不同形态的亭子,塔楼等图片,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建构,提高表现力和建构经验。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1.写明××班××活动(按领域写):活动名称(类别)是作品要加书名号

  2.对外观摩教案中这一项放在标题处,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日常教案撰写中不需要写××班

  【设计意图

  1.可以从教材分析入手,分析作品特点(教育价值)、幼儿年龄特点及二者的结合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选择这个教材的原因,字数不要太多,以100-200个字以内为宜。

  2.设计意图在日常教案中可以不写。

  【活动目标

  围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写,以幼儿为主体。目标应具体、可操作、体现递进,并有针对性。

  不要写重复和无效的目标,目标制定应避免空、大的现象。

  【活动准备

  围绕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

  【活动过程

  1.标号应按照一、(一)1.(1)的顺序设置。

  2.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应围绕目标,环节中应避免无效的学习,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达成目标,关注每个环节实现什么目标。

  3.理清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个大环节下属的小环节应是对大环节的有效分解。

  4.活动过程中要体现层层递进,如:感受——理解——体验。

  5.每个大点写明:做什么及用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

  6.不要提只回答是与不是的封闭性的问题。

  【活动延伸

  1.活动延伸单列,不属于活动过程中。

  2.应注明通过什么形式的活动完成。如表演区:尝试多人套圈舞蹈表演。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考虑到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有了记录的意识,但是还不是很会合作记录,于是利用《牛牛找红色》这个活动,我有意识地在记录的环节鼓励孩子们相互合作来记录。

  情景描述:

  在引导孩子们观察了记录表后。我请孩子们自由组合,一起去操作实验,并要求他们自己分工操作和记录。

  第一组组合成功。但是他们没有分工,各人迫不及待地就拿起桌上的材料要投向盆中的水。“你们一起把东西放到水里?那怎么知道什么东西可以褪色呢?”我这一问,张弘说了:“对呀,对呀,我先放进去,拿出来后,你再放进去。你第三个放,你第四个放。”一会工夫,张弘就分好了放材料的顺序。可惜记录表还是没人去拿。“这记录表可是很重要的哦,一会你们可要靠这个记录表来向小朋友汇报的哦。”一听说这个记录表重要,张弘又分配了:“多多,你来记录吧。”多多年龄最小,听到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赶快拿起记录纸和小印章准备记录。这一组因为有了张弘的分工,孩子们一个一个有顺序地投放材料,观察有无变化后,再投放另一个材料。可惜多多看得太投入了,竟然在第二个人投放材料后忘记记录了。我用手指了指他的记录纸,他赶快问我:“没有褪色,是在这里印个章吧?”“你刚才怎么记的?”“我在这里印了一个章,对吗?”我点点头:“你记录得很清楚。”他一听又专心去记录自己的发现了。由于专心记录,又有张弘的等待,他们的记录把刚才的实验结果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第二组的孩子分好组后,那个不声响的诚诚拿起了记录纸和小印章好象要记录。而几个女孩子拿起材料谁也不肯让谁:“我先来放”“我先来放”结果你推我挤中几个人都把材料放到了盆中。看到盆中的水变了颜色。他们开心地叫起来:“褪色了,褪色了。”我问他们:“那是哪个材料褪色了?”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了。这样自然没法记录了。“那怎么办呢?”孩子们问。我问他们:“你们想怎么办?”航航说:“那我们重新来做吧。”我给他们重新端来一盘材料,孩子们开始重新操作。可惜由于没人分工,他们还是只顾自己投放材料,而不去关注记录的诚诚是否记录好。记录只完成了两栏。

  第三组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记录的孩子只完成了三次的实验结果。

  思考分析:

  从孩子们分组来看,他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分成三组,每组人数相同。但是分组时基本都是按照性别来分的。因为受年龄的局限,他们现在的交往还只局限于同性朋友。分组是成功了。但是从孩子们的言行和操作结果来看,他们的合作意识还不够。比如第一组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了一个能主动指挥孩子们分工的张弘。而多多是个喜欢问,喜欢动手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他乐意服从同伴的指派。他不懂就敢问,这也是促使他们组完成合作记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第二组的几个孩子有三个各有主见的女孩子,他们谁也不肯让,结果自然无法使实验按照合作操作的程序完成。好在他们后来经过老师的帮助完成了操作,但是由于不去关注记录的孩子,也就无法完成记录。而记录的这个孩子又属于需要特别关照的,如果没人去提示他,他是无法完成记录的。这也说明记录是需要一定经验的:会做简单的符号,能仔细观察,并记住结果。第三组出现的问题和第二组一样,同样说明合作记录是需要组员间的合作和等待的。

  今天的合作记录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这也让我对孩子们的`合作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们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组,但是合作还需要分工,孩子恰恰缺乏的是分工的环节:如何分工?分好工后又如何操作?操作后如何做才能使完成操作记录?这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孩子们需要提高的能力。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必须结合我们班级孩子的特点,多组织一些类似的合作分工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找到合适的解决的办法,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教案 篇5

  一、试讲者的形象准备:

  1、着装;2、姿态3、礼仪(鞠躬和站位);4、语言

  二、明确有关试讲的七个问题

  1、明确试讲和说课的区别:

  (1)目的不同:试讲是幼儿会学;说课是听者能懂。

  (2)内容不同:试讲教什么?怎么教?;说课为什么这样教?。

  (3)对象不同:试讲的对象是幼儿;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或者领导。

  (4)形式不同:试讲展示的是师幼互动;说课是解说、独白。

  2、试讲的含义:

  试讲是对面试者的口语、形体语言、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思想、技能和基本功(弹唱、讲故事等)的全面展示。

  3、试讲形式:

  (1)真实课堂(有生试讲):有幼儿和评委的场所,面试者要做到:能调控、善应变;过程全、逻辑情;一课时、控节奏。

  (2)模拟课堂(没有幼儿):无幼儿有评委,面试者要做到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控;知识点的教学;要把幼儿活动演示出来,注意眼神和语气的运用,有现场感;注意环境是理想的,如果没有教具,假设它是存在的,把它演示出来。

  4、特征:

  (1)实践性。

  (2)完整性(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3)虚拟性(演出来)。

  (4)预设性(目标、过程的准备)。提示:没有相关实践的人,要多看一些实践性的视频。

  5、误区:

  (1)目标泛化(吧目标说清楚,要有操作性);

  (2)无可操作的`设计(和说课一样描述性);

  (3)忽视师生双边活动;把握不好教学时间。

  6、注意事项:

  (1)讲课要有激情;

  (2)多媒体(简笔画)(黑板)等材料的使用;

  (3)试讲中有提问,有停顿,有回答,有反馈;

  (4)能体现幼儿的活动(游戏、讨论、操作),要作出指导和观察的样子;

  (5)尽快切入重点(开始部分不宜过长);表情动作要自然。

  7、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的特点,具备教学技能和备课方法。

  三、试讲抽到题目后的准备工作:

  1、教学准备:

  (1)熟知教案,通过对教案的理解、对教案进行完善和调整。

  (2)教具设计要新颖,对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3)教师要切身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4)为幼儿提供了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教学环境

  2、教学设计:

  (1)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新颖。

  (2)突出重点难点,大胆探索敢于创新。

  3、教学组织

  (1)情绪要饱满,积极向上。

  (2)教师教态具有亲和力,语言的表达要儿童化,肢体语言形象生动。

  (3)要有对课堂的组织能力和对幼儿的驾驭能力。

  4、教学指导

  (1)讲解大方自然,声音洪亮清晰明了。

  (2)示范科学规范,做示范的位置和角度让幼儿一目了然。

  5、活动效果

  (1)能够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教学过程生动有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3)有适合的活动延伸。

  (4)教师能够巧妙的应付教学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幼儿园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难点:理解寓意。

  教学用具:

  教学软件、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自学生字,检查指导。

  三、教给方法,学习1—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节课教给学生读—画—议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4—7自然段,也就是小鸟和青蛙的第二和第三次对话。

  二、读读课文,质疑问难。

  自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问题和弄不明白的词语,提出解决。

  三、精读课文,引导释疑。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

  2、联系句子和上下文、放课件理解“无边无际”。

  3、用“无边无际”练习说话。

  4、指名读第三次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什么不同。

  5、比较句子。

  四、带问题读,理解寓意。

  1、它俩谁说得对?替它俩找找原因,引出寓意。

  2、结合自身谈想法,进一步受到教育。

  五、品读课文,角色体验。

  1、同桌分角色朗读,争论天有多大。

  2、指名表演。

  六、展开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

  把你想到的说出来或画出来。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 像井口大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背景:

  今天的纸版画活动是《熊猫》,熊猫虽然小朋友们都没有亲眼看过,但在电视里或者书上看过,所以比较熟悉,绘画的熊猫小朋友都刚画过,这次要来进行纸版画的熊猫,小朋友们都特别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过程:

  一、动物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脑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熊猫)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图片,进一步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它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2、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熊猫的头是圆圆的,耳朵像半个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像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像椭圆形,它的身体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赵凌越说:我在书上看见的熊猫身体都是圆圆的,胖乎乎的很可爱的;周琦说:我知道熊猫喜欢吃竹子的;华夏飞说:熊猫我在电视里也看见过的,它不咬人的——)

  幼儿由于平时在图书、电视里经常能够接触到熊猫,所以对熊猫比较熟悉,对熊猫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也比较了解,能够把熊猫的样子比较清晰描述出来。

  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完整示范操作过程

  1、用一张完整的硬纸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猫的头、耳朵、身体、四肢。

  2、把熊猫的各部分进行组合,用胶水贴在纸上。

  3、用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给熊猫涂色,进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儿操作

  1、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帮助个别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剪出熊猫的不同形态。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均匀涂色,保持画面和衣物的整洁。

  (沈奕棋拿着纸板说:“老师熊猫的圆圆的头怎么剪呀?”徐振宇说:老师我也不会剪,我剪不圆。)

  虽然小朋友们在小班时经常进行剪纸类的手工游戏,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但是我发现我班小朋友的剪纸能力还很弱,连一些简单的圆形都剪起来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连剪刀也不会拿)

  五、结束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说说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

  2、鼓励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虽然很浓,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纸版画,对幼儿们有些困难,特别是在进行制版时,小朋友们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图形,连最简单的圆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儿剪好后,再用胶水贴起来时,自己刚剪的东西(像头、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里去了,就是掉哪里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刚才不合理的示范有关吧,如果让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猫的一部分,如头,然后马上用胶水贴住,这样操作起来会方便些。

  幼儿园教案 篇8

  大班美术:池塘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画的方法画出池塘里面各种动态的蝌蚪、小鱼。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蝌蚪的各种动态。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群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看看,这群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圆圆的黑脑袋,细细的长尾巴)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呢?(游来游去找妈妈)它们的妈妈是谁呀?那它们是怎么游得呢?请幼儿学小蝌蚪游得动作,师从旁讲述蝌蚪游得各种动态。

  二、示范并讲解

  1.师:伸出右手的食指,其余手指抓紧,用食指去蘸上黑颜料,在纸上轻轻按下后提起再慢慢往后拖,看,小蝌蚪圆圆的脑袋和细细的长尾巴就出来了,像这样的画法就叫“手指点画”。

  2.师:池塘里面除了小蝌蚪之外,还有什么呢?小鱼,请你在池塘里用毛笔再画上漂亮的小鱼。

  三、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师:那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手指点画来画出小蝌蚪,帮它们找到妈妈吧!注意点画方法,要求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蘸颜料点画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注意卫生和画面整洁。提醒幼儿蝌蚪不要画的太挤,要分散一点。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仔细操作。

  四、欣赏并讲评幼儿作品

  师:请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画的池塘拿上来。和小朋友一起欣赏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发现小朋友的水粉绘画的水平提高了不少,也进步了很多。他们进行的手指画小蝌蚪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画的还是比较好的`,在画小鱼的时候,个别幼儿展现的比较的突出,但是有些幼儿的绘画水平还是比较的薄弱,教师进行的指导还是比较多的,应多鼓励这些能力差的小朋友。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时间:7月3日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水滴在不同质地的纸上的结果,感受各种纸的不同特性。

  2、激发幼儿主动研究、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不同质地的纸(如面巾纸、蜡光纸、图画纸、报纸、牛皮纸、打印纸)、不同质地的包装材料(如铝箔、塑料布、皮革等)、水、各种不同的液体(如醋、油、彩色水)

  2、滴管或眼药水瓶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纸与包装材料,应到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出他们的名称以及在什么地方见过,做什么用的。

  二、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或独立进行探索活动,即将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1、 幼儿自由实践、操作。

  2、 教师组织幼儿分类活动,即把渗水的材料和不渗水的材料分别摆放,并根据渗水的速度将渗水材料依次排列。

  三、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活动。

  1、 表面吸水的材料我们可以做什么?

  2、 表面不吸水的材料可以做什么?

  四、游戏活动“淘气的小水滴”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在不渗水的材料上如何滴一个大水滴?如何滴一个小水滴?如何将水滴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如何把几个水滴集中或分散等等。

  3、 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液体,引导幼儿谈在渗水的材料上如何做画?比较哪种液体干得快?哪种干的慢?哪种会变形。

  延伸

  活动:和幼儿共同收集被不同液体滴过的纸,并装订成册。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注意观察不同材料的用途,即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应用关系

  幼儿园教案 篇10

  活动由来

  幼儿园体育室内有一根拔河的绳子,是当年亲子运动会家长队和教师队比赛时所购置的。孩子们对这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很好奇,经常上前摸摸、弄弄。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们便将绳子放到操场上,孩子们围绕着绳子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玩法。本次活动就是根据孩子们围着绳子跳来跳去的情景所设计的。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和技巧,促进跳跃能力和肢体协调的发展。

  2.提高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培养勇敢、大胆的品质和敢于挑战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大绳一根,鳄鱼头饰一个,平衡步道、沙包各若干,筐一只。

  2.教师课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大绳围成“池塘”。

  热身运动“小蝌蚪变变变”。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动作方法:趴在地上,双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蝌蚪长出两条后腿(动作方法:身体趴在地上,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动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变成青蛙跳跳(幼儿各自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全身运动)。

  2.游戏:跳“田埂”。

  游戏方式:教师用步道作田埂,设置活动路线,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尝试练习活动。

  规则要求:

  (1)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起跳时,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摆;落地时,屈腿全蹲,保持平衡。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2)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难度变化,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肢体动作来给幼儿增加难度。

  (3)教师要注意难度增加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情况,适当进行鼓励和帮助。

  (4)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请小青蛙自主选择休息。

  幼儿在教师布置的场地上自由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通过难度的增加,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过程中注意幼儿的活动量,适时集中,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讲解动作要求和保护知识,教师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进行练习。

  3.游戏:跳过“小河”。

  教师以绳子为边界在地上对折围成一条小河,根据幼儿活动能力的差异,河的宽度设置有宽有窄。

  第一次活动:小青蛙自由跳过小河,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第二次活动:增加难度,下雨了,河水变宽了,提高跳过小河的难度。

  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第三次活动:增加游戏色彩,河里游来了鳄鱼(教师做鳄鱼坐在河中),对面田里有害虫(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害虫,从鳄鱼的身上跳回来,将“害虫”放在指定的筐里。

  幼儿依次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通过提高自己身体的高度来调节幼儿跳跃的难度。

  4.放松游戏:害虫捉完了,小青蛙到小河里去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动作等等。

  5.教师简单点评活动中的情况,表扬幼儿的勇敢和大胆。

  6.幼儿帮助教师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感知玩泡泡游戏的乐趣。

  2、学习画圆的技能,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可以吹出泡泡的物品,粗细不同的吸管。

  2、小鱼吹泡泡的画纸、作画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全班幼儿带到户外。教师扮演鱼妈妈向幼儿游去:“小朋友们,你们看,是谁来啦?”(表演小鱼吹泡泡)教师:今天小鱼要和大家来玩一个吹泡泡的游戏,你们高兴吗?好那我们来比一比谁吹大。(告诉幼儿用吸管沾泡泡水时,在吸管上戳个小洞,泡泡水就不会吸上来。)

  2、发给幼儿事先准备好的吹泡泡工具,沾上泡泡水,看看谁吹的泡泡大。“泡泡水好玩,能不能把它吸到嘴里,或弄到眼睛里呢?”提问:“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过渡:“孩子们,听说教室里也有一条鱼宝宝在吹泡泡呢?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好吗?”

  3、引导幼儿添画泡泡。(室内)

  (1)出示放大的作画图,“你们看,它吹得泡泡怎么样?”(太少了,而且也不好看)“你们想不想帮助它们吹出更多的泡泡?”(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添画圆)教师边说边根据幼儿意愿演示。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4、结束教师:小鱼宝宝谢谢小(3)班的小朋友帮他吹出了美丽的泡泡,现在请小朋友把画好的小鱼送到大海里去把。

  幼儿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2、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剥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

  2、你们知道花生里有多少花生仁呢?现在我们一边剥花生一边记录,怎么记呢?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不能边剥边吃哦!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

  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你们看,老师也剥了10颗花生,我也把它记下来了,那来看看,1颗花生仁的我剥到了几次?把它记在哪里,2颗花生仁的.剥到了几次?怎么记呢?3、4颗有几次?记在哪里?

  B、小结:好现在我已经把我剥的花生统计出来了。

  C、小朋友会不会把自己的记录结果也统计一下呢?(会)请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你统计下来,那种花生仁的最多?

  D、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E、交流:你统计的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几颗花生仁的最多?(幼儿讲述)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记录表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告诉他,你的是哪种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处。

  1、小朋友真棒,通过统计,发现了2颗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

  2、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壳和衣有没有用呢?让我们来听听花生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3、原来花生的本领这么大,它浑身都是宝,你们记住了吗?

  四、分享活动。

  今天我们和花生玩游戏,还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花生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尝尝我们亲手剥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孩子分享花生。

  幼儿园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大家一齐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欢乐和情趣。

  2、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一齐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新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齐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鼓励幼儿探索一齐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能够怎样玩?

  (1)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换玩

  (3)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欢乐的情绪体验。

  2、教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和朋友一齐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幼儿玩玩具

  鼓励幼儿进取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一样感受。

《【实用】幼儿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的教案11-27

幼儿园教案[精选]07-09

幼儿园教案08-16

幼儿园教案【精选】07-07

[精选]幼儿园教案07-05

(精选)幼儿园教案07-05

幼儿园教案(精选)07-05

【精选】幼儿园教案07-06

幼儿园健康教案11-22

幼儿园防火教案11-23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实用】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2.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初步的空间辨别能力。

  3.引导幼儿尝试用看图示的方法折蝉。

  二、活动准备:

  1.课件-花灯片:折纸步骤图示。

  2.课件-声音:蝉的叫声,图片:蝉

  2.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

  三、活动过程:㈠导入。

  1.播放声音:蝉的叫声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在叫?

  2.出示图片:蝉 。引导幼儿观察蝉的外形特征

  ㈡展开。

  1.引导幼儿学看步骤示意图,认识折纸符号。看看折纸步骤图上有什么符号

  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2.帮助幼儿掌握折叠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幼儿逐步观察折纸示意图,请幼儿

  讲讲折法。

  3.教师逐步演示折法

  (1)对折成三角形

  (2)再对折成三角形,在中间形成一道折痕线

  (3)沿着折痕把一角向上折

  (4)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

  (5)把上折的一角向下折

  (6)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

  (7)翻过来把,把第一层纸的角往下折

  (8)把剩下的一个角向下折

  (9)把两个末端向后折

  (10)把两个小角向前这一点(头),一只蝉就折好了

  4.你认为蝉的哪一步分最难折?让幼儿讲讲还不清楚的地方,老师再细讲。

  5.鼓励幼儿看着折纸步骤图示,尝试折蝉

  (1)提醒幼儿每个步骤都要折齐,压平。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幼儿。

  (2)引导幼儿根据步骤图示,最后画上眼睛。

  ㈢结束

  1.把幼儿折的蝉,都插在大树背景图上。

  2.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作品。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亭子的基本结构,能运用线条、形体组合的方法建构表现亭子的基本特征。

  2、初步尝试与同伴共同建构,感受与同伴共同完成作品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幼儿在游玩公园时观察过亭子,收集过不同造型亭子的照片。

  物质:雪花片、亭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见过亭子吗?亭子有什么作用?”

  1、观察图片,拓展幼儿的思维:

  教师:“亭子是什么样子的?有哪几部分组成”

  2、“这些亭子有什么不一样?”(重点观察顶部的不同造型)

  小结:请补充

  3、幼儿协商分工,教师给予建议:

  (1)幼儿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两两合作,教师鼓励个别幼儿积极参与协商分工。

  (2)请个别幼儿介绍结伴分工的情况,教师给予建议。

  4、幼儿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指导幼儿协商分工,合作建构。

  (2)提醒幼儿接插牢固,注意色彩搭配。

  5、评价,小结活动情况:

  (1)展示作品,师幼共同欣赏建构作品。

  教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和小伙伴一起建构的`亭子?分别插了亭子的那个部分”

  (2)请幼儿讲述与同伴分工合作的情况,体验合作的好处。

  “你们是怎样分工的?你觉得合作有什么好处?”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不同形态的亭子,塔楼等图片,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建构,提高表现力和建构经验。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1.写明××班××活动(按领域写):活动名称(类别)是作品要加书名号

  2.对外观摩教案中这一项放在标题处,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日常教案撰写中不需要写××班

  【设计意图

  1.可以从教材分析入手,分析作品特点(教育价值)、幼儿年龄特点及二者的结合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选择这个教材的原因,字数不要太多,以100-200个字以内为宜。

  2.设计意图在日常教案中可以不写。

  【活动目标

  围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写,以幼儿为主体。目标应具体、可操作、体现递进,并有针对性。

  不要写重复和无效的目标,目标制定应避免空、大的现象。

  【活动准备

  围绕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

  【活动过程

  1.标号应按照一、(一)1.(1)的顺序设置。

  2.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应围绕目标,环节中应避免无效的学习,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达成目标,关注每个环节实现什么目标。

  3.理清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个大环节下属的小环节应是对大环节的有效分解。

  4.活动过程中要体现层层递进,如:感受——理解——体验。

  5.每个大点写明:做什么及用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

  6.不要提只回答是与不是的封闭性的问题。

  【活动延伸

  1.活动延伸单列,不属于活动过程中。

  2.应注明通过什么形式的活动完成。如表演区:尝试多人套圈舞蹈表演。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考虑到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有了记录的意识,但是还不是很会合作记录,于是利用《牛牛找红色》这个活动,我有意识地在记录的环节鼓励孩子们相互合作来记录。

  情景描述:

  在引导孩子们观察了记录表后。我请孩子们自由组合,一起去操作实验,并要求他们自己分工操作和记录。

  第一组组合成功。但是他们没有分工,各人迫不及待地就拿起桌上的材料要投向盆中的水。“你们一起把东西放到水里?那怎么知道什么东西可以褪色呢?”我这一问,张弘说了:“对呀,对呀,我先放进去,拿出来后,你再放进去。你第三个放,你第四个放。”一会工夫,张弘就分好了放材料的顺序。可惜记录表还是没人去拿。“这记录表可是很重要的哦,一会你们可要靠这个记录表来向小朋友汇报的哦。”一听说这个记录表重要,张弘又分配了:“多多,你来记录吧。”多多年龄最小,听到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赶快拿起记录纸和小印章准备记录。这一组因为有了张弘的分工,孩子们一个一个有顺序地投放材料,观察有无变化后,再投放另一个材料。可惜多多看得太投入了,竟然在第二个人投放材料后忘记记录了。我用手指了指他的记录纸,他赶快问我:“没有褪色,是在这里印个章吧?”“你刚才怎么记的?”“我在这里印了一个章,对吗?”我点点头:“你记录得很清楚。”他一听又专心去记录自己的发现了。由于专心记录,又有张弘的等待,他们的记录把刚才的实验结果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第二组的孩子分好组后,那个不声响的诚诚拿起了记录纸和小印章好象要记录。而几个女孩子拿起材料谁也不肯让谁:“我先来放”“我先来放”结果你推我挤中几个人都把材料放到了盆中。看到盆中的水变了颜色。他们开心地叫起来:“褪色了,褪色了。”我问他们:“那是哪个材料褪色了?”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了。这样自然没法记录了。“那怎么办呢?”孩子们问。我问他们:“你们想怎么办?”航航说:“那我们重新来做吧。”我给他们重新端来一盘材料,孩子们开始重新操作。可惜由于没人分工,他们还是只顾自己投放材料,而不去关注记录的诚诚是否记录好。记录只完成了两栏。

  第三组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记录的孩子只完成了三次的实验结果。

  思考分析:

  从孩子们分组来看,他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分成三组,每组人数相同。但是分组时基本都是按照性别来分的。因为受年龄的局限,他们现在的交往还只局限于同性朋友。分组是成功了。但是从孩子们的言行和操作结果来看,他们的合作意识还不够。比如第一组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了一个能主动指挥孩子们分工的张弘。而多多是个喜欢问,喜欢动手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他乐意服从同伴的指派。他不懂就敢问,这也是促使他们组完成合作记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第二组的几个孩子有三个各有主见的女孩子,他们谁也不肯让,结果自然无法使实验按照合作操作的程序完成。好在他们后来经过老师的帮助完成了操作,但是由于不去关注记录的孩子,也就无法完成记录。而记录的这个孩子又属于需要特别关照的,如果没人去提示他,他是无法完成记录的。这也说明记录是需要一定经验的:会做简单的符号,能仔细观察,并记住结果。第三组出现的问题和第二组一样,同样说明合作记录是需要组员间的合作和等待的。

  今天的合作记录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这也让我对孩子们的`合作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们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组,但是合作还需要分工,孩子恰恰缺乏的是分工的环节:如何分工?分好工后又如何操作?操作后如何做才能使完成操作记录?这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孩子们需要提高的能力。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必须结合我们班级孩子的特点,多组织一些类似的合作分工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找到合适的解决的办法,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教案 篇5

  一、试讲者的形象准备:

  1、着装;2、姿态3、礼仪(鞠躬和站位);4、语言

  二、明确有关试讲的七个问题

  1、明确试讲和说课的区别:

  (1)目的不同:试讲是幼儿会学;说课是听者能懂。

  (2)内容不同:试讲教什么?怎么教?;说课为什么这样教?。

  (3)对象不同:试讲的对象是幼儿;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或者领导。

  (4)形式不同:试讲展示的是师幼互动;说课是解说、独白。

  2、试讲的含义:

  试讲是对面试者的口语、形体语言、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思想、技能和基本功(弹唱、讲故事等)的全面展示。

  3、试讲形式:

  (1)真实课堂(有生试讲):有幼儿和评委的场所,面试者要做到:能调控、善应变;过程全、逻辑情;一课时、控节奏。

  (2)模拟课堂(没有幼儿):无幼儿有评委,面试者要做到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控;知识点的教学;要把幼儿活动演示出来,注意眼神和语气的运用,有现场感;注意环境是理想的,如果没有教具,假设它是存在的,把它演示出来。

  4、特征:

  (1)实践性。

  (2)完整性(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3)虚拟性(演出来)。

  (4)预设性(目标、过程的准备)。提示:没有相关实践的人,要多看一些实践性的视频。

  5、误区:

  (1)目标泛化(吧目标说清楚,要有操作性);

  (2)无可操作的`设计(和说课一样描述性);

  (3)忽视师生双边活动;把握不好教学时间。

  6、注意事项:

  (1)讲课要有激情;

  (2)多媒体(简笔画)(黑板)等材料的使用;

  (3)试讲中有提问,有停顿,有回答,有反馈;

  (4)能体现幼儿的活动(游戏、讨论、操作),要作出指导和观察的样子;

  (5)尽快切入重点(开始部分不宜过长);表情动作要自然。

  7、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的特点,具备教学技能和备课方法。

  三、试讲抽到题目后的准备工作:

  1、教学准备:

  (1)熟知教案,通过对教案的理解、对教案进行完善和调整。

  (2)教具设计要新颖,对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3)教师要切身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4)为幼儿提供了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教学环境

  2、教学设计:

  (1)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新颖。

  (2)突出重点难点,大胆探索敢于创新。

  3、教学组织

  (1)情绪要饱满,积极向上。

  (2)教师教态具有亲和力,语言的表达要儿童化,肢体语言形象生动。

  (3)要有对课堂的组织能力和对幼儿的驾驭能力。

  4、教学指导

  (1)讲解大方自然,声音洪亮清晰明了。

  (2)示范科学规范,做示范的位置和角度让幼儿一目了然。

  5、活动效果

  (1)能够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教学过程生动有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3)有适合的活动延伸。

  (4)教师能够巧妙的应付教学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幼儿园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难点:理解寓意。

  教学用具:

  教学软件、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自学生字,检查指导。

  三、教给方法,学习1—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节课教给学生读—画—议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4—7自然段,也就是小鸟和青蛙的第二和第三次对话。

  二、读读课文,质疑问难。

  自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问题和弄不明白的词语,提出解决。

  三、精读课文,引导释疑。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

  2、联系句子和上下文、放课件理解“无边无际”。

  3、用“无边无际”练习说话。

  4、指名读第三次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什么不同。

  5、比较句子。

  四、带问题读,理解寓意。

  1、它俩谁说得对?替它俩找找原因,引出寓意。

  2、结合自身谈想法,进一步受到教育。

  五、品读课文,角色体验。

  1、同桌分角色朗读,争论天有多大。

  2、指名表演。

  六、展开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

  把你想到的说出来或画出来。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 像井口大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背景:

  今天的纸版画活动是《熊猫》,熊猫虽然小朋友们都没有亲眼看过,但在电视里或者书上看过,所以比较熟悉,绘画的熊猫小朋友都刚画过,这次要来进行纸版画的熊猫,小朋友们都特别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过程:

  一、动物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脑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熊猫)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图片,进一步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它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2、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熊猫的头是圆圆的,耳朵像半个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像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像椭圆形,它的身体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赵凌越说:我在书上看见的熊猫身体都是圆圆的,胖乎乎的很可爱的;周琦说:我知道熊猫喜欢吃竹子的;华夏飞说:熊猫我在电视里也看见过的,它不咬人的——)

  幼儿由于平时在图书、电视里经常能够接触到熊猫,所以对熊猫比较熟悉,对熊猫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也比较了解,能够把熊猫的样子比较清晰描述出来。

  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完整示范操作过程

  1、用一张完整的硬纸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猫的头、耳朵、身体、四肢。

  2、把熊猫的各部分进行组合,用胶水贴在纸上。

  3、用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给熊猫涂色,进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儿操作

  1、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帮助个别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剪出熊猫的不同形态。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均匀涂色,保持画面和衣物的整洁。

  (沈奕棋拿着纸板说:“老师熊猫的圆圆的头怎么剪呀?”徐振宇说:老师我也不会剪,我剪不圆。)

  虽然小朋友们在小班时经常进行剪纸类的手工游戏,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但是我发现我班小朋友的剪纸能力还很弱,连一些简单的圆形都剪起来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连剪刀也不会拿)

  五、结束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说说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

  2、鼓励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虽然很浓,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纸版画,对幼儿们有些困难,特别是在进行制版时,小朋友们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图形,连最简单的圆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儿剪好后,再用胶水贴起来时,自己刚剪的东西(像头、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里去了,就是掉哪里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刚才不合理的示范有关吧,如果让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猫的一部分,如头,然后马上用胶水贴住,这样操作起来会方便些。

  幼儿园教案 篇8

  大班美术:池塘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画的方法画出池塘里面各种动态的蝌蚪、小鱼。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蝌蚪的各种动态。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群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看看,这群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圆圆的黑脑袋,细细的长尾巴)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呢?(游来游去找妈妈)它们的妈妈是谁呀?那它们是怎么游得呢?请幼儿学小蝌蚪游得动作,师从旁讲述蝌蚪游得各种动态。

  二、示范并讲解

  1.师:伸出右手的食指,其余手指抓紧,用食指去蘸上黑颜料,在纸上轻轻按下后提起再慢慢往后拖,看,小蝌蚪圆圆的脑袋和细细的长尾巴就出来了,像这样的画法就叫“手指点画”。

  2.师:池塘里面除了小蝌蚪之外,还有什么呢?小鱼,请你在池塘里用毛笔再画上漂亮的小鱼。

  三、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师:那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手指点画来画出小蝌蚪,帮它们找到妈妈吧!注意点画方法,要求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蘸颜料点画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注意卫生和画面整洁。提醒幼儿蝌蚪不要画的太挤,要分散一点。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仔细操作。

  四、欣赏并讲评幼儿作品

  师:请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画的池塘拿上来。和小朋友一起欣赏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发现小朋友的水粉绘画的水平提高了不少,也进步了很多。他们进行的手指画小蝌蚪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画的还是比较好的`,在画小鱼的时候,个别幼儿展现的比较的突出,但是有些幼儿的绘画水平还是比较的薄弱,教师进行的指导还是比较多的,应多鼓励这些能力差的小朋友。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时间:7月3日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水滴在不同质地的纸上的结果,感受各种纸的不同特性。

  2、激发幼儿主动研究、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不同质地的纸(如面巾纸、蜡光纸、图画纸、报纸、牛皮纸、打印纸)、不同质地的包装材料(如铝箔、塑料布、皮革等)、水、各种不同的液体(如醋、油、彩色水)

  2、滴管或眼药水瓶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纸与包装材料,应到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出他们的名称以及在什么地方见过,做什么用的。

  二、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或独立进行探索活动,即将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1、 幼儿自由实践、操作。

  2、 教师组织幼儿分类活动,即把渗水的材料和不渗水的材料分别摆放,并根据渗水的速度将渗水材料依次排列。

  三、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活动。

  1、 表面吸水的材料我们可以做什么?

  2、 表面不吸水的材料可以做什么?

  四、游戏活动“淘气的小水滴”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在不渗水的材料上如何滴一个大水滴?如何滴一个小水滴?如何将水滴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如何把几个水滴集中或分散等等。

  3、 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液体,引导幼儿谈在渗水的材料上如何做画?比较哪种液体干得快?哪种干的慢?哪种会变形。

  延伸

  活动:和幼儿共同收集被不同液体滴过的纸,并装订成册。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注意观察不同材料的用途,即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应用关系

  幼儿园教案 篇10

  活动由来

  幼儿园体育室内有一根拔河的绳子,是当年亲子运动会家长队和教师队比赛时所购置的。孩子们对这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很好奇,经常上前摸摸、弄弄。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们便将绳子放到操场上,孩子们围绕着绳子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玩法。本次活动就是根据孩子们围着绳子跳来跳去的情景所设计的。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和技巧,促进跳跃能力和肢体协调的发展。

  2.提高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培养勇敢、大胆的品质和敢于挑战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大绳一根,鳄鱼头饰一个,平衡步道、沙包各若干,筐一只。

  2.教师课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大绳围成“池塘”。

  热身运动“小蝌蚪变变变”。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动作方法:趴在地上,双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蝌蚪长出两条后腿(动作方法:身体趴在地上,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动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变成青蛙跳跳(幼儿各自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全身运动)。

  2.游戏:跳“田埂”。

  游戏方式:教师用步道作田埂,设置活动路线,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尝试练习活动。

  规则要求:

  (1)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起跳时,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摆;落地时,屈腿全蹲,保持平衡。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2)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难度变化,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肢体动作来给幼儿增加难度。

  (3)教师要注意难度增加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情况,适当进行鼓励和帮助。

  (4)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请小青蛙自主选择休息。

  幼儿在教师布置的场地上自由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通过难度的增加,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过程中注意幼儿的活动量,适时集中,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讲解动作要求和保护知识,教师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进行练习。

  3.游戏:跳过“小河”。

  教师以绳子为边界在地上对折围成一条小河,根据幼儿活动能力的差异,河的宽度设置有宽有窄。

  第一次活动:小青蛙自由跳过小河,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第二次活动:增加难度,下雨了,河水变宽了,提高跳过小河的难度。

  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第三次活动:增加游戏色彩,河里游来了鳄鱼(教师做鳄鱼坐在河中),对面田里有害虫(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害虫,从鳄鱼的身上跳回来,将“害虫”放在指定的筐里。

  幼儿依次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通过提高自己身体的高度来调节幼儿跳跃的难度。

  4.放松游戏:害虫捉完了,小青蛙到小河里去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动作等等。

  5.教师简单点评活动中的情况,表扬幼儿的勇敢和大胆。

  6.幼儿帮助教师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感知玩泡泡游戏的乐趣。

  2、学习画圆的技能,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可以吹出泡泡的物品,粗细不同的吸管。

  2、小鱼吹泡泡的画纸、作画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全班幼儿带到户外。教师扮演鱼妈妈向幼儿游去:“小朋友们,你们看,是谁来啦?”(表演小鱼吹泡泡)教师:今天小鱼要和大家来玩一个吹泡泡的游戏,你们高兴吗?好那我们来比一比谁吹大。(告诉幼儿用吸管沾泡泡水时,在吸管上戳个小洞,泡泡水就不会吸上来。)

  2、发给幼儿事先准备好的吹泡泡工具,沾上泡泡水,看看谁吹的泡泡大。“泡泡水好玩,能不能把它吸到嘴里,或弄到眼睛里呢?”提问:“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过渡:“孩子们,听说教室里也有一条鱼宝宝在吹泡泡呢?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好吗?”

  3、引导幼儿添画泡泡。(室内)

  (1)出示放大的作画图,“你们看,它吹得泡泡怎么样?”(太少了,而且也不好看)“你们想不想帮助它们吹出更多的泡泡?”(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添画圆)教师边说边根据幼儿意愿演示。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4、结束教师:小鱼宝宝谢谢小(3)班的小朋友帮他吹出了美丽的泡泡,现在请小朋友把画好的小鱼送到大海里去把。

  幼儿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2、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剥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

  2、你们知道花生里有多少花生仁呢?现在我们一边剥花生一边记录,怎么记呢?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不能边剥边吃哦!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

  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你们看,老师也剥了10颗花生,我也把它记下来了,那来看看,1颗花生仁的我剥到了几次?把它记在哪里,2颗花生仁的.剥到了几次?怎么记呢?3、4颗有几次?记在哪里?

  B、小结:好现在我已经把我剥的花生统计出来了。

  C、小朋友会不会把自己的记录结果也统计一下呢?(会)请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你统计下来,那种花生仁的最多?

  D、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E、交流:你统计的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几颗花生仁的最多?(幼儿讲述)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记录表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告诉他,你的是哪种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处。

  1、小朋友真棒,通过统计,发现了2颗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

  2、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壳和衣有没有用呢?让我们来听听花生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3、原来花生的本领这么大,它浑身都是宝,你们记住了吗?

  四、分享活动。

  今天我们和花生玩游戏,还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花生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尝尝我们亲手剥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孩子分享花生。

  幼儿园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大家一齐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欢乐和情趣。

  2、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一齐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新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齐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鼓励幼儿探索一齐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能够怎样玩?

  (1)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换玩

  (3)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欢乐的情绪体验。

  2、教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和朋友一齐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幼儿玩玩具

  鼓励幼儿进取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一样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