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科学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重点
月球的表面状况
难点
理解“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总是月球的一面”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收集并人类对月球探测的资料
教学器材:相关图片
教学课件:无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被太阳照亮的月面,但你知道我们在地球上能看到月球的全貌吗?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设问:你知道月球是怎样围着地球转的吗?你知道我们每天看到的月球面貌是否一样?
活动:一个学生面对面的围着另一个学生转一圈(两个学生都在转)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我们每天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另一面我们在地球上是永远都看不到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地球、月球都有自转和公转运动。
月球的大小
活动:通过阅读下列数据,谈谈你对月球大小的认识
地球直径约12742千米月球直径是地球直径的3/11
地球质量约为5.976×1027千克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体积约为1万亿立方千米月球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49
设问:月球为什么看上去和太阳的大小相似?
月地距离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大约是日地距离的1/400。
计算:一架时速为1000千米的飞机,从地球飞到月球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月球表面
边展示图片边提问
设问:①你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这个传说与月貌有什么关系?你知道月球表面明暗的地方是什么吗?
②你知道月球上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吗?
③登月的宇航员为什么要穿上那么笨重的宇航服?他们累吗?他们在月球上说话为什么还有用无线对讲机?
④在月球上为什么会发生书P42图2—21中的这些现象?
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设问:人类很早就有了遨游太空的遐想,到目前为止人类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哪个星球?
交流: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有关人类登月的情况,你知道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吗?你认为人类发展登月技术有何意义?
教案点评:
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课下查询、收集、有关资料,在课上与同学交流,重在培养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天文学和空间学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乐于合作与交流。
3、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做出解释与结论。
二、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道理。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宇宙间的众多星体,什么样的星球适合人类居呢?
(二)猜想假设: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小组内进行。
(四)实施探究:
1、分组讨论人类生存需要的条件
2、交流地球适合人类居住具备的条件
有大气、水、适宜的温度和能源。
3、猜想除了地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居住
讨论:人类能在除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建立新的家园?
1、交流搜集的资料
2、根据搜集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举行辩论会,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我们的“未来的家园”
1、交流地球污染程度对人类产生的'不良影响,引发设计未来家园的欲望。
2、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想象的未来家园的样子
(五)展示交流:展示学生设计的未来家园,进行评比。
(六)拓展活动:根据自己的设计写一篇科幻故事。
教学反思:
教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要融入生活中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在探讨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后,接着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到其他星球上去居住?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说出了许多在实际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及环保问题。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天空是大自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孩子们置身其下是那么的自由、欢畅,多变的云朵犹如变换的玩具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挑逗着他们的好奇心。每天游戏、午饭散步等我班幼儿都会谈论这一话题,所以我设计了《千变万化的云》这一内容,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云彩的变化和奇妙,引发幼儿无限的想象。并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与人类的依存关系,懂得要爱护环境。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谈论对云的认识。
2、通过观察、谈话、操作,使幼儿感受云的多种变化。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云彩的奇妙变化。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亲自动手实验,感受云彩变化的.原因,即:云儿变化需要风儿的帮助。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棉花、吹塑纸、课件、白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导言:小朋友我们一起抬头看看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什么?幼儿答:云,今天啊,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好玩有趣的云彩世界,你们一定要多想、多说,你们会变得更聪明、更厉害。
二、 基本部分:
1、小朋友你们看过什么颜色的云?幼儿说:
今天老师也收集一些好看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
出示白色的云:
问: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的是白色的云
出示多种颜色的云:火烧云
问: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火烧云
出示乌云:
问: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乌云
小结:云的颜色变化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2、云的形状是各种各样,小朋友看云都像什么啊?幼儿说:有的像、、、、、有的像、、、、、、、
出示课件:云的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说都像什么?
3、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形状变化呢?因为风的吹动,风一吹动,云的形状就会变化。
做实验:小朋友做能干的风,证实风吹动,云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4、展示作品:幼儿用棉花制作不同的云彩,并粘贴在不同的背景上。(晴天、阴天、天阳落山等天空背景)
5、游戏:“会变的云彩”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玩游戏。
科学教案 篇4
一、课程标准: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2.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活空间。
3.了解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4.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
2.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二)科学知识:
1.认识根和茎的形态。
2.知道根和茎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2.愿意通过观察、收集证据来探究科学的奥秘。
三、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1.区别不用形态的茎。
2.区别不用形态的根。
3.观察茎的运输作用。
4.设计并实验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四、学习成果评价
(一)概念发展
1.不能区别不同形态的茎,根。
2.能区别不用形态的茎,不用形态的根。
3.能认识根、茎的作用。
(二)探究能力:
1.对待科学学习能采取想办法解决的态度。
2.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
3.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五、教学材料: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墨水、菠菜、仙人掌
六、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教学反馈
集中话题直接揭题
板书课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探索和调查植物的根相同吗?
组织学生小组内将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
有哪些不同?将植物的.根画下来,不同的地方用彩笔画出来。
全班交流、比较。
为什么植物的根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想一想
听学生猜测。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植物的茎相同吗?
引导学生交流各种形态的茎。
茎有什么作用?
学生猜测、设计实验区分直根和须根。
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回顾和解释1.以上都是猜测,都没有经过事实验证的,我们必须都要——?
(做实验)
2.布置实验要求、观察任务。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进行证明。尊重事实。
科学教案 篇5
教与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学会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活动,了解母亲的辛苦感悟亲情,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和亲情教育。
4.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学习重点:
学生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的学习活动。
学习难点:
学生体验活动的学习指导,了解母亲的辛苦,感悟亲情、珍爱生命的学习活动。
学习准备:
学生课前多方面搜集关于人类生长、繁殖的资料,如图书馆查阅资料、对母亲、专家、医生等访问、上网查询等获得的文字、图片相关资料。学生从小到长大照片、3至4千克重的沙袋(体验活动用)。
教师准备:课前多方面搜集关于人类生长、繁殖的资料,相关。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谈话,创设学习情景,展示《西游记》孙悟空出世片段,或引导学生互相看看从小到大的照片,猜测“他是谁”的游戏,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产生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想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学习兴趣,引入本次学习活动内容。
二、了解人的生育方式:
师:人也是动物,只不过人是个高等动物,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对于这个问题你们知道些什么?
(1)交流信息
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课前搜集获得的信息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课前搜集关于人类生命怎么来的资料,教师巡视学生小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互相鼓励、加强交流,积极肯定其他同学的发现,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观点发现。
教师展示图片、,下发资料卡片,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生命的起源,使学生科学直观的认识生命从哪里来:“因为我们的父母相爱,因此他们结婚了。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充分结合后,在母亲的子宫里形成了一个受精卵,经过将近十个月的时间,受精卵在这段时间不断发育,最终形成了小宝宝,在医生帮助下,子宫收缩,小宝宝送出体外,我们来到人间。”教师语言结合图片,语言力求通俗易懂,易与儿童接受。
(2)提出问题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想了解的探究性问题,教师给学生方法上指导,引导学生多交流、勤思考,对产生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进一步查阅资料等。
三、体验妈妈怀胎的辛苦
(1)小组内分别做游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将沙袋放置腹前,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引导学生课前了解交流母亲怀孕时的心情感受和身体感受,如吃饭呕吐等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爱母亲的亲情教育。
(2)交流活动体会
(3) 设计生命手册
指导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内容涉及从新的生命的诞生开始,到现如今自身的体征变化。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手册要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如颜色、花边、图案等,
三、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完善自己设计制作的一份生命手册,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课后进一步调查研究,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我从哪里来
精子 受精卵 胚胎 大约十个月 婴儿
卵子
课堂检测
科学教案 篇6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1科学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2、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三、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蜗牛03-23
科学教案范文02-14
关于科学教案02-28
《种子》科学教案09-30
手的科学教案11-03
昆虫科学教案12-15
科学教案10篇06-10
科学教案(精选19篇)05-24
大班科学教案12-18
中班科学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