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感受ABA的结构,能准确分辨轻快与深沉有力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2、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尝试共同商讨游戏的动作和玩法,并大胆根据音乐创编动作,丰富音乐形象。
3、 在有秩序的游戏中体会合作游戏的愉快。
4、 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 课件。
2、经验准备:
孩子们感受过低沉和轻快;听音乐粉角色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故事,故事里说的是哪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故事:有一天早晨,森林里的空气真好,今天是哪位小动物第一个起床呢?(教师动作模仿)对了,是大象(播放课件),大象摇着长长的鼻子,踩着沉重的步伐,慢慢地向我们走来,(教师哼唱乐句) 1 1 | 3 1 | 1 3 | 1 —|,大象边走边说:“啊,新的一天开始了,小动物们都赶紧起床吧!”(教师用低沉的声音来说)
提问:大象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粗、低、重)
这时大象说话的声音被一个小动物听见了,是谁呀?(教师身体模仿)对,是小鸟(播放课件),它拍着轻快的翅膀,飞起来了, (老师哼唱旋律)小鸟一边飞一边说:“新的一天开始了,大象先生,你好!”(教师用清脆的声音来说)
提问:小鸟的声音和大象的声音比起来,小鸟的声音怎么样?(细、清脆)
二、理解音乐
1、第一次倾听音乐
林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音乐,这段音乐里说的就是大象和小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听在音乐里哪儿听起来像大象的声音?哪儿听起来比较像小鸟?我和你们一起听。
倾听时教师的指导语:这里听上去是谁?记在心里,这里呢?注意听这里有几个声音?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对两个一起的。
提问:刚才这段音乐里你听到了谁?你们怎么听出来的?你听到的声音是粗的还是细的?你们听到的那个比较粗、比较低的声音,那是谁?(大象)还有个声音是谁?小鸟的声音怎么样?
2、了解高音和低音
教师小结:在音乐除了有好听的旋律以外还有一种叫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们今天听到的大象的声音一样,听上去很沉、很重,好像在地上走路,音乐里还有高音的部分,听起来就像小鸟清脆的叫声,像小鸟在天上高高地飞翔,因为有了高音和低音的'变化,所以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出谁是大象谁是小鸟。
3、第二次倾听音乐
带着问题倾听音乐:这次我们来仔细听听在音乐里谁先出来,接着又是谁?最后音乐又有什么变化?
三、角色游戏
1、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你们都能听出哪里是大象,哪里是小鸟吗?那当你听出它们是谁,就学做它们的动作,可以吗?
2、用两只手分别表现大象和小鸟。
刚才小朋友是用整个身体来表演大象和小鸟的,那如果让你们用一只手当大象,一只手当小鸟,可以吗?如果听到大象的声音,我们就用右手慢慢地摆动,如果听到小鸟的声音,我们就用左手在天上飞翔?如果听到两个一起呢?对了,两只手一起动,我们把小手准备好,和着音乐来试一试。
2、分角色表演
(1)看大屏幕,找游戏规则 。
大象和小鸟也听着音乐做起了游戏,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的。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是随便走的,还是听着音乐走的?听到低音谁走?大象怎么走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慢慢地、重重地走。听到高音呢?小鸟怎么飞?低音高音同时出现时,大象和小鸟做什么了?恩,它们走到一起,一只大象找一只小鸟做朋友,相亲相爱真温馨。
(2)幼儿分角色表演
孩子们想玩游戏吗?谁愿意表演大象?谁愿意表演小鸟?听着音乐来试一试。
(3)创编动作
大象们有什么更漂亮的动作吗?(喝水,抖抖脚、洗澡、喷水)小鸟们有什么更漂亮的动作吗? (旋转飞,高飞、低飞、吃虫子)
幼儿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四、延伸活动
大象和小鸟有点累了吧,我们找个位置休息一下吧,大家休息时,我请来了两个小乐器(鼓、三角铁)。
教师演奏鼓,提问:你们觉得这是谁的声音?(大象)
教师演奏三角铁,提问:这个听上去像谁?你们想敲吗?我们下次用小乐曲演奏出大象和小鸟的声音好吗?
建议:老师可以选择低音、高音交替进行的音乐。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传统的图片观察和音乐欣赏让幼儿区分这两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从活动过程看,本节课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表演时能大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编动作这一环节,幼儿受我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较单一,而我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导致这一环节完成情况欠佳,作为教师今后应在课堂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并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性。
2、通过玩戴眼镜的游戏和阅读图书,感知、理解与表达诗歌内容。
3、积极参加朗诵活动,能在集体中大胆地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自制绿色的眼镜(幼儿人手一份)。
2、图片:天空、小猫、甜糕、手套、绿色的世界。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世界,以操作活动加深幼儿对绿色世界的理解。
教师出示绿色的眼镜。
教师:戴上的眼镜看东西会有什么变化?
幼儿戴上绿色的眼镜到户外观察周围的世界,教师提醒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颜色的世界。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形成对“绿色的世界”的感性印象。
教师 :当你戴上绿色的眼镜时,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你发现什么东西变绿了?
3、教师示范朗诵诗歌。
教师讲到“绿色的天空时”,右手指着天空,眼睛顺着手指的.方向看。
教师讲到“绿色的小猫”,双手放在嘴边,做猫抹胡子状。
教师讲到“绿色的甜糕”时,双手放在嘴边,做吃东西状。
教师讲到“绿色的手套”时,双手手心手背翻转一次。
教师讲到“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时左右手分别向两边轻轻挥动。
教师讲到“到处都是绿绿绿”时,右手往左右两边各指两下。
教师讲到“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时双手蒙住眼睛再放开。
教师讲到“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时,微笑着摇头。
1、教师出示图片,带领幼儿看图朗诵诗歌。
2、教师指导幼儿边表演边朗诵诗歌。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表演一边朗诵诗歌。
引导幼儿运用轮流念诗歌的方式朗诵诗歌。
幼儿戴上绿色的眼镜,边表演边朗诵诗歌。
小班教案 篇3
经过教学活动的实践操作下来,老师自己的语气,情感再投入点,特别是请出围裙妈妈和大树朋友的时候,可以以童趣一点的方式吸引住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使整个活动效果也更好,不精彩太闷的活动,不要说幼儿,练看的人都没兴趣,所以这点很重要。
在老师的回应方面因为有了一定的预设所以还挺及时和恰当,活动目标基本已经达成,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自由寻找朋友,找朋友歌曲是幼儿熟悉的'歌曲,他们能够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没有任何的铺垫也能够达成,小朋友们都有了交朋友的概念,懂得小朋友之间友好的相处,主要是因为你年轻教师的原因,上课时容易紧张所以有些地方要求交待的不是很清楚,一旦交待不清楚要求的时候,到后面操作部分会有些混乱,再把要求提下去的时候,就没那个效果了。
所以在后面要加以改正,但是在小结的时候不能过于匆忙,每个小结部分好好梳理后再进行小结。还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总和预想的有些差别,所以认真想好每一个环节的小结,特别是每个环节是层层递进的。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最近几天,刮起了大风,孩子们在风中尽情地欢笑,并做着各种摇摇晃晃的动作。在风中,有的孩子在说:“大风要把我吹走了。”有的在说“我要被风吹倒了。” 有观察仔细的孩子说:“红旗也让风吹起来了!”……孩子们在运用自己的感觉系统进行探索,由此可见孩子们对风有了探索的兴趣,他们有了解风的需要。作为教师,我及时捕捉了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与家长共同创设环境,共同与孩子进行了探究活动。本次活动是在幼儿自发形成主题后最后阶段的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各种操作活动感知风的存在,并能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句表述自己的发现,从而了解多渠道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 在探索活动中感知风的存在,体验探索的快乐。
2、 愿意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
1、各种物品。
2、活动前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风会把什么东西吹起来。
3、一次成像照相机、多媒体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观察材料。最近,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和风爷爷做游戏的材料,看看有些什么?(结合色彩、数字)
2、 导入活动:这些材料宝宝现在都静静地躺在筐里,我们带着这些材料宝宝和风爷爷去做游戏好吗?
二、探索
1、和风爷爷做游戏的时候,看看风爷爷会把什么东西吹起来?看到了,再和你的好朋友去试一试,风爷爷是不是会把它吹起来。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
注意点:
(1)观察幼儿参与探索的情况。
(2)及时发现孩子使用不同材料与风爷爷做游戏的效果,并用一次成像照相机拍摄下来,为交流分享提供材料。
三、结合活动照片进行交流分享,再次感受探索活动的`快乐。
过渡语:和风爷爷做游戏高兴吗?刚才,戚老师把你们带材料宝宝和风爷爷做游戏的事情都拍了照片,想看吗?
(一)结合照片,进行交流分享。
引导问题:
1、 看看这是谁呀?
2、 ***在和风爷爷玩什么游戏呢?
3、 请照片上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活动。
(二)幼儿自由交流。
引导语:跟边上的好朋友说说你在游戏中的开心事好吗?
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次尝试阅读活动,能感受阅读的乐趣。
2、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图画合理推测故事发展,大胆表达对图画的理解。
3、了解书本的一些简单的结构。
教学准备:
大书一本、对话框、报纸、娃娃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带幼儿以坐交通工具的形式进入。
二、阅读大书1、动物园到了,老师还发现了一样奇怪的东西,看看是什么?(出示封面一张吊床)这里怎么会有一张吊床呢,干什么用的?忽然听到"砰"的一声,发生什么事了?(出示封底床倒塌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幼儿自由发挥想象)2、介绍书本:封面、题目、封底。
3、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小动物们看到这张吊床都想去睡觉,哪个小动物会先看到呢?(幼儿猜测)4、第一页:看看谁来了,(小蛇)小蛇是怎么上去的,(扭啊扭)介绍对话框:"哈哈睡在这里真舒服"。下面还会有哪个小动物来呢?
5、第二页:看看谁来了,(小猴)小猴是怎么上去的,(爬上去)出示对话框:"哈哈睡在这里真舒服",小猴睡上去后吊床有什么变化?(吊床有点塌下去了)下面还会有谁来呢?(狮子)6、第三页:狮子是怎么上去的?(窜上去)出示对话框:"哈哈睡在这里真舒服",狮子睡上去后吊床又有什么变化呢?(吊床又塌下去了)下面还会有谁来呢?(大象)7、第四页:大象来了,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表情啊?(惊讶)如果你是小动物会怎么跟大象说呢?(幼儿自由发挥),大象最终有没有上去呢?
8、第五页:发生什么事了?(吊床倒塌了)是啊,大象还是没有听小动物们的劝告,一脚踏上去了。
三、总结分享1、"这个故事有趣吗?让我们再来看一遍,体会故事的趣味。平时小朋友也要注意安全,不要很多人挤在一起,这样很危险。"2、"给小动物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让每个小动物都睡好觉。"四、结束活动两个小朋友一组拿吊床让小动物睡在吊床上,唱摇啊摇出活动室。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转变为蝴蝶的过程,丰富知识经验。
2、激发幼儿对“毛毛虫变蝴蝶”这一现象的探索兴趣,并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转变的过程。
【活动重点】掌握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化过程。
【活动难点】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生长过程,会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
【活动准备】
蝴蝶成长的ppt课件、蝴蝶成长的视频与图片、音乐《蝴蝶》和《毛毛虫变蝴蝶》、蝴蝶头饰。
【活动过程】
一、猜谜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说谜语,幼儿猜谜。
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花彩衣,飞在花丛中,快乐又自在。
2、出示蝴蝶图片师幼一起做律动《蝴蝶》。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型特征,教师小结。
二、引导幼儿了解蝴蝶成长的过程。
1、以美美和丑丑的故事引入,请幼儿猜想丑丑的愿望会实现吗?
2、观看蝴蝶成长的视频,完整的欣赏蝴蝶的成长过程。
3、播放课件,请幼儿回忆蝴蝶成长的的.过程(卵——毛毛虫——蛹——蝴蝶)。
(1)卵:蝴蝶首先做了什么?学一学卵的样子。
(2)毛毛虫:卵慢慢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毛毛虫会干些什么呢?学一学卵怎么变成毛毛虫的。(会吃树叶)
(3)蛹:毛毛虫长大后会做什么事呢?怎样才能变成蝴蝶呢?学一学蛹的样子(吐丝,在里面变成蝴蝶)
4、教师请幼儿操作蝴蝶成长过程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幼儿记忆。
5、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转变的过程。
三、活动延伸。
1、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2、播放音乐,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出教室。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3-23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冬至》小班教案11-27
开饭了小班教案11-27
小班冬天教案01-22
小班德育教案01-24
《橘子》小班教案01-24
小班儿歌教案11-04
音乐小班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