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范例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幼儿已有经验:
1. 幼儿对魔术感兴趣,喜欢魔术表演
二.目标:
1. 在看看玩玩中产生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有一定观察能力。
2. 通过尝试玩纸魔术,发展动手能力,享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三.准备:
1. 每人四条长纸条(画好中线)
2. 每人两张正方形便签纸
3. 人手一把剪刀
四.重难点分析:
1. 能仔细看老师表演魔术,在老师的指导下抓住魔术的窍门。
五.过程:
魔术师表演
t: 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魔术表演?你们看到的是什么魔术表演?
——请三四个幼儿来说说看过的魔术表演。
t: 我也会魔术,你信吗?
——教师表演魔术。(餐巾纸还原魔术)
t: 你们想不想学魔术
t: 好,那我们今天先从简单的魔术学起来好吗?
教师表演
——会动的纸兔
t: 看,我手上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看我是怎么把它变成一只会动的兔子的。看,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啦!洞洞左边,再动动右边!
t: 小朋友们想学吗?好,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小篓子里的正方形纸,跟着我一起做,先撕一条缝,载在旁边撕一条一样长的`缝。把中间这块翻到后面。好,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怎么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的。
——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魔术,撕纸,并尝试用手指控制小兔子的耳朵。
请一个小朋友说说怎么让兔子耳朵动起来的。
t:原来,秘密在兔子后面的大拇指上,现在请小朋友们举起你的小兔子,转向后面,动动兔子耳朵,给我们的客人老师看看吧!
t: 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了这个魔术,所以,再难的魔术都是有小秘密的,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这小秘密。
t: 亮亮的小眼睛来找到老师,看一下,老师这里呀,有一条神奇的纸条,老师将它绕城一个圈,然后沿中间的黑线剪,看一下,一个纸圈变成了。。。?(两个分开的纸圈)神奇吗?
好的,那就请小朋友们也拿出一张纸条试一下。把纸条两端连起来,拿剪刀沿中间的黑线剪开。有的小朋友说没地方下剪刀,可以先将圈重叠起来剪一个口子,再把剪刀伸进去沿黑线剪。
t: 小朋友做得很好,现在看老师变一个更神奇的魔术, 还是一条纸,围成了一个纸圈,还是沿中间的黑线往下剪,看看这次发生了什么?(一个大纸圈)
t: 现在请你们拿出椅子下面的一条纸条和剪刀,来自己试试,你能不能把纸圈变成一个大纸圈?
t: 老师发现,大多数小朋友都是将一个纸圈变成了两个小纸圈,看好老师再来表演一遍,如何讲一个纸圈变成一个大纸圈的?(用两面颜色不一样的纸来示范,动作要夸张一点)小朋友们看出来小秘密了吗?
t: 这回有小朋友发现了里面的小秘密了~我们在围圈的时候,将纸条的白色和紫色的一面粘了起来,然后剪出来就变成了一个大圈了。现在我们再来试一下,看看你们能不能成功。(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
t: 这个魔术是一个有名的数学家莫比乌斯发明的,所以这个环就叫做莫比乌斯环。老师手上还有一张纸条,看一下这张纸条会变成什么?(转两圈,变成两个连着的小环)
t:这又是怎么变出来的?老师想先保守这个小秘密,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然后明天来告诉我们有没有成功,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蚂蚁。
2、体验观察蚂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捉蚂蚁的工具:如小棒、树叶等,引诱蚂蚁的食物:如碎饼干、米粒、糖果等。
2、、装蚂蚁的透明瓶,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蚂蚁,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幼儿关于蚂蚁的已有经验。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
二、讨论邀请蚂蚁的'方法。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蚂蚁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要去寻找蚂蚁,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它们吗?你准备到哪里去找蚂蚁?假如蚂蚁躲在家里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引蚂蚁出洞?
2、说说外出找蚂蚁需要注意什么。
三、寻找蚂蚁
1、分小组进行,小组长带领组员寻找蚂蚁。
2、找到蚂蚁,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用什么工具捉蚂蚁。
四、交流寻找蚂蚁的经验。
五、观察蚂蚁。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声音,了解可以利用填充、固定、缓冲等方法减少噪音。
2、比较不同材料的实验效果,尝试将学习结果进行实际应用。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八宝罐、沙子、棉花、橡皮泥、积木。
2、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木头人”。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木头人”的游戏吗?今天,我们来换个花样玩,拿着我们手中的豆罐子一起来玩一玩,玩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可不能打开瓶盖哦!
游戏开始: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动动就是小蜜蜂。
师:诶呀,我听到**小朋友的豆子声音了哦!
二、讨论。
1、你的'豆子怎么会发出声音的?(动作:老师不小心撞了一下)
师小结:哦。我们晃动瓶子,豆子发生了碰撞,它就会发出声音了。
2、那有什么办法使豆子在玩游戏时不发出声音,安静下来或者声音轻点不被人发现呢?(不摇晃,动作小一点,轻一点)
3、那我们用刚才小朋友说的方法再来玩一遍游戏:注意动作小一点、轻一点,不晃动哦!山山山……
4、师小结:我们刚才的办法好像使豆子的声音减轻了一点,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豆子在我们玩“木头人”游戏时更加安静呢?我们轻轻地坐下来,动动脑筋想想。
三、探索。
1、看,前几天老师请你们收集的这些物品,不知能不能帮上忙呢!
2、老师依次出示材料供幼儿认识:(老师材料),你们认识这些材料吗?谁来说一说。沙子、棉花、橡皮泥、积木。
3、你觉得这些材料可以帮豆子安静下来吗?怎么帮?(幼儿猜测)
4、老师给每张桌子上都放里这些材料,我们互相合作,四个好朋友,分一分,每个人选一样材料去试一试,然后再盖紧盖子,用手摇一摇,这些豆子安静些吗?
5、唉,别忙着动手哦,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了一张记录表,需要我们合作完成:左边是我们刚才认识的几样物品,右边是需要记录的,找到你操作的物品,在它的旁边记录,你觉得豆子很安静的,就打“√”,比较安静的打“○”,不安静的打“×”,记清楚了吗?我来考考你们,请幼儿过要求。
6、现在大家选一样材料赶紧去试试吧(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记录表)
四、实验验证(8张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现在我们大家来验证一下,一起来看看,先看看沙子,8张表格一一看过去,如果有个别组打“○”,可以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请谁来试试,你的豆子为什么是比较安静的,如果是全打“√”,教师可以说,真的有你们说的那样效果好吗?我也来试试,真的呢,豆子变得安静了,那老师在就记录上也打“√”,棉花它使豆子安静了吗?(同上),我们再来看看积木,他使豆子安静了吗?没有,那我们给他打“×”,
五、小结。
小结:我们今天用了许多方法让豆子安静下来。有的小朋友用橡皮泥把豆子包起来,就像让豆子穿了厚衣服;有的小朋友用沙子和棉花把盒子填满,让豆子不会动。这些办法都让豆子不发生碰撞,减轻声音。其实让豆子不发出声音还有很多办法,我们再去找找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喜欢探究,尝试发现不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发出声响的方法。
2、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结果。
二、活动准备:
茶叶罐、玻璃珠人手一份,旧报纸、橡皮泥、水果袋等每组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以送礼物引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幼儿自由玩响罐。
新年快到了,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礼物(茶叶罐里有一颗玻璃珠),它叫响罐,你们拿出来玩一玩吧!(椅子下面)
2、提问,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1)响罐里有什么?
(2)提问:玩的时候会怎么样?听起来怎么样?(幼:发出很大声音。师: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大的声音呢?幼儿回答。师小结:原来茶叶罐里有玻璃珠,摇动时玻璃珠滚来滚去,撞到了铁的茶叶罐,就会发出嘈杂的声音)
3、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装在茶叶罐里的玻璃珠声音变小?
幼儿猜想。
小结:小朋友想了很多的办法,可以用一种辅助材料隔开玻璃珠与茶叶罐,让声音变小。
(二)第一次实验,探索报纸让茶叶罐里的声音变小。
1、介绍材料
师:那我们用报纸帮忙,让声音变小。
2、提出要求
师:小朋友在做实验的时候要记住几点要求。
摇罐之前,要先把盖子盖紧。
你用了多少张报纸让声音变小了,要记住哦。
3、幼儿分组操作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用不同数量的纸张包裹玻璃珠,发现玻璃珠发出声音的大小不一样。
4、分享交流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变小声的?用了几张报纸。你实验了几次?每次实验结果一样吗?
小结:有的小朋友用报纸把玻璃珠包住,有的用报纸塞满整个茶叶罐,有的小朋友用报纸压住玻璃珠,发现用越多张纸,玻璃珠发出的声音就越小,甚至没有声音。
过渡句: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不发出声音呢。老师准备了水果袋和橡皮泥,你们再来试一试、玩一玩吧。
(三)第二次实验,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方法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不发出声音。
1、提出要求:
(1)每次实验时只能用一种材料,但这两种材料都要试试。
(2)试一试、玩一玩,看看谁的方法能让玻璃珠不会发出响声,他就成功了。2、幼儿操作。
教师重点观察帮助实验不成功的幼儿,提醒幼儿要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不能发出一点儿声音,引导逐一运用材料操作、探索不同的方法。
3、分享交流,体验乐趣。
重点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探究过程。
(1)交流:
A、 同伴交流。你有什么好方法,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B、 集体交流。你的玻璃珠还会发出声音吗?你是怎么让玻璃珠不再发出声音的呢?(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升:包、一层一层盖住、塞满、压等)
(2)梳理:有的小朋友用橡皮泥固定玻璃珠,它在摇动时茶叶罐就不会滚动也就不发出声音。有的小朋友用水果袋隔开玻璃珠撞到茶叶罐的嘈杂声音。这可是一个好办法。
(四)迁移知识经验,解决拖动椅子时发出很大声音的问题。
1、播放视频,发现问题。
师: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看看有什么发现。
2、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大家想个办法来解决吧。
(五)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动手包椅子。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小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但在外面活动的小动物却越来越少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过冬去了。怎么过冬呀?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通过《动物过冬》这节科学活动课,不但让孩子们了解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变化,还让孩子们产生好奇。并能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满足孩子们探究小动物的的欲望。本次活动运用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等,克服教师说教的传统形式,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通过观察、探究,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快乐的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知道动物过冬主要有四种形式:
⑴贮存食物;
⑵冬眠;
⑶迁徙;
⑷换毛。
2、理解词汇:迁徙、冬眠等。
3、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4、通过游戏模仿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和家长一起收集动物过冬的图片、图书等活动材料。
2、让孩子们观看有关动物过冬的视频。
3、活动室里设置供孩子们躲藏或蜷缩的空间,并布置“动物过冬方式”的背景图。
4、安排一名孩子扮演情境中的角色。
5、小动物头饰若干。
6、小动物图片。
7、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7-28页。
活动过程:
一、 以谈话的形式,引起兴趣。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季)冬季的天气怎么样?(很冷)看一看,你们是怎样度过这寒冷的冬天?(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戴上手套、穿上棉衣、棉鞋、生上炉子、安上暖气、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小动物不会穿衣服,那你们知道不知道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吗?(讨论)
二、 冬天来了
1、教师根据图片,有表情的讲述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的表演要有一种即将面临天寒地冻境遇的紧迫感。
2、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引导观看有关的视频和图片。激发说出故事里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鼓励大胆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和同伴分享交流的快乐,在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3、提出问题讨论:
(1)、大雁和小燕子用什么方式来过冬?飞到南方去过冬,那里的天气很暖和,又有很多喜欢吃的食物。(随时丰富词汇:迁徙)
(2)、哪些小动物在冬天需要换上厚厚的毛或羽毛来过冬呢?小羊、小狗、小猫、狐狸、狼;鸡、鸭、鹅等
(3)、哪些小动物是靠冬眠来过冬的?如:青蛙、蛇钻进地洞里,狗熊躲进树洞里等。(随时丰富词汇:冬眠)
(4)、还有哪些动物和小松鼠一样储存粮食来过冬呢?如:蜜蜂、蚂蚁等。
鼓励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大胆的想象、思考,扩展发散性的思维,在交流中总结出小动物们不同的过冬方式,进一步激发探究的'兴趣,而且生动形象地感知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4、引导总结小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小动物过冬主要有四种形式:
⑴贮存食物;
⑵冬眠;
⑶迁徙;
⑷换毛。
5、我们到森林里去,问问小动物们有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好吗?小动物们肯定会很高兴的告诉我们,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三、访问小动物
1、利用布置的“小动物过冬方式”的背景图。
2、每个孩子戴上一个头饰,扮演一种小动物角色,躲藏或蜷缩在活动室的背景图下。
3、教师或一名孩子扮演访问者“咚咚”敲门:“里面住着谁呀?”孩子们回答:“我是蛇,我住在洞里。”“我是大雁,我要飞到南方去。”等等。
4、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评价,看看谁能学着所扮角色的口吻说的既具体又清晰。
5、重复游戏,以巩固小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6、把小动物的头饰贴在“小动物过冬方式”的背景图上,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小结
这节科学活动课让孩子们在观察、探究中,通过形象直观的学具、视频、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知道小动物几种主要的过冬方式:
⑴贮存食物;
⑵冬眠;
⑶迁徙;
⑷换毛。
做到了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快乐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活动延伸:
把孩子们搜集的小动物图片放在科学区,供孩子们相互交流。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纸的硬软、厚薄、光滑、粗糙、弹性等不同质地和特性。
2、萌发初步的废物利用意识,知道一些废旧的材料也能做成有用的东西,体验探索的乐趣与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的各种材质的纸。
2、双面胶、浆糊、扭扭棒、及时贴、封装带、橡皮筋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纸可以做什么——萌发废物利用意识
1、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有趣的纸,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纸,我们一起想一想这堆看上去没什么用的纸材料,可以做些什么好玩的东西?(引导幼儿思考,自由讲述:用纸盒做成汽车或房子、用手工纸折纸工玩等)。
2、小结:看上去没有用的纸,只要通过我们动脑筋,就可以做这么多好东西。所以只要我们动脑筋,就能把一些废物利用起来。
二、尝试做纸球——第一次操作
1、今天我们来用纸做一个大家一直会玩到的东西——纸球。你用纸球玩过那些游戏?(小投手、保龄球……)桌子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纸,你可以选择一样试试看,把它做成纸球,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纸都能做成纸球呢?(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尝试捏成纸球,了解体会各种纸制品的不同特性与质地。)
2、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做的纸球吧!(在操作时观察有用相同材料做的纸球,请这几个幼儿先逐个拿着自己做的`纸球上来介绍,再请幼儿对他们的纸球观察比较。)
3、你选什么纸来做纸球?为什么要选这种纸?
4、用一样的纸,做出来的纸球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表述:有的捏得紧,有的捏得松)
5、谁没有做成纸球?我们来一起想一想,为什么没有做成功呢?(引导幼儿表述:纸硬或滑它捏不紧,会弹出来。)
6、小结:原来做纸球也是有秘密的。不同的纸大小、硬软、厚薄都不一样,有的能用来做纸球,有的就不容易成功。
三、把不容易团起来的纸做成纸球——研究问题、探索解决:
1、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些不容易团起来的纸做成纸球?
2、幼儿积极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剪刀、双面胶、扭扭棒、透明胶、橡皮筋等,启发幼儿思考。)
3、请幼儿自主尝试刚才想出的方法,尝试做成纸球。(鼓励幼儿尝试多种不同方法,如用透明胶、扭扭棒等)
4、请幼儿上来展示做好的纸球,并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在各种各样材料和工具的帮助下,我们还是可以做成纸球。开动脑筋,我们就能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设计层次非常清晰,时间安排合理,过渡非常自然,动静交替。
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让他们大胆、自主地表达和实施自己的想法.并给予相应的信息反馈。我积极地与他们交流情感,如摸头、微笑、竖大拇指等,在这样的互动中不是以从上而下“倾泻”或灌输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他们,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教师的智慧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一种巧妙的顺应和调整,如果我们能和孩子同欢乐,永远站在他们的高度去预设和生成教育活动,我想那样的活动才是真正让师生都能共同成长的。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这与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用材恰当、真正从孩子兴趣出发,是分不开的,这些都值得在以后活动中继续发扬学习。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非常圆满地完成了教育目标。
小百科:球是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也叫做球体(solid sphere)。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就叫做球面,球的中心叫做球心。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科学教案12-18
《声音》大班科学教案09-29
声音大班科学教案02-16
【热】大班科学教案03-15
大班科学教案【推荐】03-13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03-13
【荐】大班科学教案03-14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03-14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