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1 14:38:08 教案 我要投稿

(热)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玩各种电动玩具,能探索发现其共同的特征。

  2、知道电池在电动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如有条件,请幼儿从家里带一个电动玩具到幼儿园。

  2、 电池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介绍自己的玩具。

  教师:今天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请你说说你带的是什么玩具?

  请几位幼儿演示自己的玩具给大家看,激发大家的兴趣。

  2、 确立小组名称。

  教师:请你们自己都来玩一玩自己的电动玩具,看一看他们会不会动?

  教师:你打开开关的`时候,你的玩具会怎样?(玩具汽车向前跑、玩具母鸡生蛋了。)

  教师: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玩具里有电池)

  3、教师帮助幼儿了解电池的作用。

  教师:老师请大家把电池拿掉,看看玩具还会不会动?(不会动、不会转、不会亮。)

  教师:我这还有两个玩具,他们为什么安上了电池还不能动呢?(将电池装反了)

  教师:请你们也来试一试,在你的玩具中装上电池,看他会不会动?个别指导幼儿装电池,教师示范装电池。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和加入的材料有一定的关系。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同形状的瓶子、石子、细沙、勺子、筷子、盆子、漏斗、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我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对吧。那谁来告诉我: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请几个幼儿交流,注意语言的完整性:乌鸦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就喝到了水)

  过渡:对呀,故事里的'乌鸦真聪明,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就喝到了水,那是不是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都能喝到水呢?

  二、幼儿实验探索,并记录

  (一)用石子进行第一次实验

  1、(出示有水的瓶子)老师这里就有两个装了水的瓶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水位线、水的颜色不同、水不一样多)

  2、猜猜我把石子放进去,乌鸦能喝到水吗?(幼儿猜测)

  3、有的小朋友说都能喝到,有的小朋友说都不能喝到,还有的小朋友说一个能喝到,一个不能喝到,那到底是怎样的呢?请我们小朋友呆会自己去试一下。试了以后要把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4、(出示记录纸)那我们怎样来记录呢?(幼儿讨论)

  5、四个小朋友一桌,每人拿一个瓶子,操作完把结果记录下来,拿到红水瓶的记录纸贴到这边,蓝水瓶的记录纸贴到那边上,并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明白了吗?开始行动吧。

  6、幼儿操作

  7、交流:你在什么瓶子里加了石子,发现了什么?

  8、你们都发现了:在蓝水里加了石子,水到达了水位线,而在红水里加了石子,水没能到达水位线。同样是加了石子,为什么结果不同呢?

  9、小结:原来乌鸦能否喝到水与原来瓶子里水的多少是有关系的。

  过渡:那乌鸦到底能不能喝到红水呢?是吗?老师在那边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瓶子,和刚才是一样多的红水,我们换一种材料——沙子再来试一下,乌鸦到底能不能喝到水?

  (二)用沙子进行第二次实验

  1、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同样也要把它记录下来,好吗?

  2、幼儿操作

  3、交流:你在红水瓶子里加了沙子,发现了什么?

  4、哇,乌鸦终于喝到了红水。咦,为什么一样多的红水,加了石子没喝到,加了沙子能喝到呢?(两瓶比较)

  5、哦,我明白了:石子比较大,它们之间的缝隙也大,而水很调皮就喜欢钻到下面的缝隙里去,不跑到上面去;而沙子比较细,它们的缝隙很小,

  水不能再调皮了,只能跑到上面去了。

  三、活动结束

  1、总结:今天通过我们小朋友自己实验,知道了乌鸦能喝到水,除了与原来瓶子里水的多少有关系,还和加入的材料有一定的关系。

  2、延伸: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秘密,譬如水的多少还和加入材料的多少有关系,我们小朋友下课后再去试一下。

  活动反思:

  《乌鸦喝水》一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怕孩子们会出现觉得乌鸦的这个办法并不十分了不起的情绪。如果这样,就阻碍了学生去认真体会文本。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像“说说你还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如果你是这个乌鸦你会怎么做?”这一类的问题。而是与学生一起,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去感受这只乌鸦的高明之举。

  在学完“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后,学生明白了乌鸦能喝着水在于它的仔细观察、爱思考,另外拓展问题“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请大家帮乌鸦想想办法,想到的请举手。”两分钟后,学生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用吸管吸。” “让瓶子斜倒下来,就能喝到水了。”“把瓶子打破上部,就能喝到了。”“把瓶子踢倒,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学生们的办法各种各样, 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富有创新意识的,我想这堂课上我不仅与孩子们一起体会到了文中那个小乌鸦的聪明才智,更让我感受到学生们的智慧。

  当然,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指导朗读不到位;由于时间安排欠合理,导致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匆忙进行。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苹果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苹果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初步了解苹果的内部结构。(重点)

  2、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难点),体验与同伴一起探索秘密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苹果;切苹果器;箱子;音乐《大苹果》;湿纸巾。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箱子,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宝贝呀?那么请你们来摸一摸,猜一猜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

  2、说一说。

  请个别幼儿上来摸一摸,说一说。

  师:摸上去感觉怎么样呢?可能会是什么呢?

  二、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个朋友请出来吧。原来是苹果宝宝,你们用小眼睛看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师:摸上去感觉怎么样呢?

  (圆圆的,摸上去是滑滑的)

  2、发现苹果的'不同,给苹果找朋友。

  师:还有好多苹果宝宝也想来和我们玩游戏,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和旁边的朋友比一比,你们手里的苹果宝宝们长的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小结:原来苹果宝宝们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柄的长短也会不一样。

  3、品尝苹果(播放《苹果》音乐),初步了解苹果的内部结构。

  师:你们真厉害,发现了苹果这么多的秘密,那么苹果是什么味道的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好不好?

  师小结:苹果的味道有点甜,有点酸而且还有水分,所以它是水果的一种。你们吃掉的那部分是苹果的果肉,外面是它的果皮,其实果皮也是有营养的,不过我们在吃之前要请爸爸妈妈洗干净哦。

  三、留疑引趣。

  师:你们刚才吃了苹果的果肉,那么它的果核在哪里呢?你觉得果核还会有用吗?下次我们一起找找果核的秘密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进入大班后,运动能力不断增强,动作更趋灵活,但对身体关节的作用及保护方法了解很少,特别是冬天的活动中容易造成运动中关节拉伤、摔伤和碰伤。由此,通过有趣的关节游戏,关节表演等内容,使幼儿知道关节对人体活动的作用,学会在运动中保护关节的方法。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身体中的常用关节。

  2、情感目标:知道关节对人体活动有重要作用,懂得孝顺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技能目标:学会简单的保护关节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身体中的常用关节,学会简单的保护关节的'方法活动准备纸筒若干,机器人两个,幼儿游戏中玩耍需要的光碟,人体模型。

  活动过程

  基本环节:

  音乐:小毛驴

  进场基本环节:

  一、(助教扮的机器人在门外敲门)很重的敲门声,小朋友们上位,机器人进来。

  (1)向小朋友们道歉;与小朋友们一起表演节目;

  (2)引出机器人和我们的不同,

  (3)请工程师把机器人改造得更灵活。

  二、利用人体模型讲解关节

  (1)教师讲解,让小朋友找自己身上的关节

  (2)请小朋友找老师身上的关节,找到的小朋友在关节处粘一个标记。

  三、探讨关节的作用。有了这些关节人体才能怎样?没有这些关节人体又会怎样?引导幼儿结合生活体验关节的重要作用。

  (1)请小朋友一手按住下巴一手捂住额头,知道关节的动与不动。

  (2)请一个教师上来表演,闭合下巴关节,引出此关节可以说话吃东西。

  (3)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戴上纸筒吃苹果,知道肘关节可以弯曲。

  (4)请机器人和小朋友比赛运球引出关节可以让我们更灵活。

  通过以上表演总结我们人体如果没有关节就不会说话,不会吃饭,行动起来就很不灵活方便,所以说关节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保护好关节。

  5、保护我们的关节。关节对我们这么有用,我们要保护好它们,不要让关节拉伤或者扭伤了,不要推撞小伙伴,老师把小朋友玩耍的情况录下来,看看谁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关节,并且请他们以后改正。

  6、改进了的机器人进场。启发幼儿观察现在机器人和刚才机器人的不同点,机器人邀请小朋友(自选纸筒套在身体的关节处)一起跳舞。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一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自制小茶壶

  二、活动目标

  通过自制小茶壶,发现茶壶的壶嘴高度要比壶身略高一些,但不能过高;通过操作,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和科技小制作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塑料瓶、吸管、橡皮泥、透明胶带、锥子、蚊香、牙签、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

  解决的问题:怎样做个小茶壶?

  幼儿讨论:用盒子做茶壶的身体,用吸管做茶壶的壶嘴。

  做一做:小茶壶。

  戳洞:可提供蚊香、剪刀,引导幼儿用蚊香烫洞,用剪刀调节洞的大小。也可以用牙签、锥子等工具戳洞;安装壶嘴(用吸管作壶嘴);用橡皮泥(或透明胶带)封住洞口。

  试一试。

  (1)壶嘴口的高度没有壶身高。

  (2)吸管在纸杯的上部,壶嘴口太高。

  (3)吸管在纸杯的下部,壶嘴口和纸杯口一样高。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还没装满水时水就从壶嘴里出来了。

  (2)水没有从壶嘴里流出来,壶嘴口太高了。

  (3)倒水时,水正好从壶嘴里流出来。

  六、注意事项

  1.引导小朋友给塑料瓶戳洞时,要注意安全,可以让孩子用蚊香烫。

  2.中班幼儿操作该活动,教师可事先在塑料瓶上戳好洞。

  七、拓展思路

  科学文艺:茶壶―一音乐律动(大班幼儿)

  情节介绍:

  几个小朋友看见一只大茶壶觉得很好玩,一不小心打烂了。大家一起来做小茶壶,小茶壶做好了,倒上水试一试。呀!糟糕!茶壶漏水了,快来想办法。经过大伙儿反复试验,茶壶终于做得既好看又适用,大家唱着歌为客人倒水喝……

  动作说明:

  前奏时,六个小朋友手拉手小跑步上场,发现大茶壶,大家惊奇地指一指茶壶。

  第一遍音乐,大家围成圈抱起茶壶,你争我夺,一个小朋友摔倒在地,茶壶摔烂了。

  第二遍音乐,大家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对他摇两次手,劝他别哭了,指一指小茶壶,拍一拍胸脯。

  第三遍音乐,大家站成一排扮作小茶壶,前两小节左手叉腰两次,作壶把。右手自然下垂,手指微向上翘,身体随之左右微微摇摆两次。后两小节左手叉腰,右手屈伸两次,摆成小茶壶形状(壶嘴低一些)。

  第四遍音乐,一个小朋友为茶壶加水,前4小节扮作茶壶的小朋友把手中的银纸屑随音乐节奏撒出,作壶嘴漏水状。后4小节大家慌忙调整壶嘴,右手屈伸抬高,身体随之夸张地摇摆两次(把壶嘴调得过高)。

  第五遍音乐,小茶壶向两边倾斜,作倒水状。前4小节小朋友把银纸屑从肩膀处摔出两次,作壶口漏水状。后5小节大家再次慌忙调整壶嘴,右手屈伸降低些,身体随之夸张地摇摆两次(把壶嘴位置调得正好)。

  第六遍音乐,前5小节大家边唱歌互相欣赏自己扮作的小茶壶。后5小节,随着音乐,向舞台四个方向随音乐作倒水请喝茶状下场。

  附:音乐见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大班艺术)p22l

  八、背景资料

  连通器原理:将两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用橡皮管连通,物理学中把这种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这就是连通器原理。

  活动点评

  小茶壶方案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巧妙地设计了小茶壶的活动。从内容的选择上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目标确定恰当,活动过程以幼儿探究壶嘴位置为线索,不断改进茶壶的制作程序,最后完成成品的制作。整个活动注重了幼儿主体作用,开发了幼儿的原创力。

  在制作的基础上,教师在拓展方案中引导幼儿用舞蹈语言表现制作小茶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式新颖,是以艺术的形式体现科技产品功能的一种尝试和创新。

  下面就活动程序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活动总目标要围绕培养幼儿的设计思路、制作能力为主体目标。

  2.活动过程:

  (1)引入:幼儿和教师共同搜集小茶壶实物、图片,并讨论小茶壶的特点。

  (2)要制作的物品――小茶壶。

  (3)幼儿设计小茶壶的方案。

  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小茶壶功能目标:①壶嘴位置;②外观符合小茶壶的特点,组织幼儿讨论、设计,确定自己的方案。

  (4)幼儿制作。教师提前准备做茶壶的各种材料,包括工具,由幼儿自由选择并制作。

  (5)记录、制作过程(可用图示或记号表示自己的制作过程)。

  (6)表述: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说明其制作过程。

  (7)参观:小茶壶展览会。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成品摆放出来作为“产品”让大家参观。参加制作的小朋友可讲述自己制作的小茶壶的功能及制作方法,让幼儿体验从成品→“产品”→商品的过程。

  3.拓展:茶壶――音乐律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蚕豆和豌豆植株的不同点。

  2.能用语言和记录表达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初步了解两种植物的相同点。

  3.积极与同伴交流,感受观察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孩子收获的蚕豆和豌豆植株蚕豆生长PPT幼儿记录单(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1.观察蚕豆,感知蚕豆的特征。

  师:蚕豆是什么样的?我们仔细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和好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观察比较蚕豆和豌豆,感知它们的不同。

  (1)幼儿自主观察比较蚕豆和豌豆的.不同点。

  师:蚕豆和豌豆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幼儿有序的观察并记录。

  (4)师生交流并共同小结。

  3.打开蚕豆荚和豌豆荚,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征。

  4.观看PPT,了解感受蚕豆和豌豆的生长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在活动区角内,幼儿们收集了娃哈哈瓶、电池、汽车等废旧材料。活动中,发现有许多幼儿很喜欢玩电池,很认真地滚电池。电池又是他们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让旧电池变废为宝,真正挖掘电池的教育价值,一物多玩,是我们教师所要想的,因此,制作了这个活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电池具有趣味性、奇妙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特点。既有趣又能让幼儿做做玩玩的,孩子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学习探索的兴趣,这样,真正发挥电池的教育功能,使幼儿玩中发展。

  活动目标:

  1、探索电池在斜坡道上滚的现象观察其变化,比较快慢,学习用数字记录快慢。

  2、发展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虚心请教别人,增强合作意识。

  3、幼儿大胆尝试,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不同型号的电池、相同型号的电池、不同材料的斜坡道、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介绍玩法与提示:取出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斜坡道上滚,自由探索,发现其特点。

  2、幼儿自主探索,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随意取电池在坡道上滚。

  第二层次:尝试把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相同材料的坡道上滚,观察比较快慢。

  第三层次:尝试把相同型号的电池放在不同材料的坡道上滚,观察比较快慢。

  第四层次:同伴间合作竞赛,一起玩电池,并学习记录。

  3、 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活动反思:

  新纲要告诉我们: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内容拓展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年龄愈小,愈需要这种生活教育。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让幼儿初步了解凹面承受力大的经验,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投票表格,小鸡图示,针筒,桥的课件。

  学具:削尖的铅笔、半个蛋壳、吸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用小灰鸡和小黄鸡的对话引出内容。

  2、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拱形承受力大的现象。

  3、了解拱形承受力大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1) 小黄鸡:是我在外面用嘴啄破壳帮助你出来的。

  (2) 小灰鸡:是我在里面自己用嘴啄破壳自己出来的。

  4、幼儿将猜测的答案粘贴在相应的表格上,教师加以引导,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5、幼儿操作,对比实验。

  (1)认识实验材料:凸面蛋壳和凹面蛋壳,铅笔的尖尖头代表小鸡的嘴巴。

  教师交代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对准凸面蛋壳或凹面蛋壳自然放开。

  幼儿实验,得出结论。

  6、幼儿将实验结果粘贴在相应的.表格上,并说说实验中的发现。

  7、通过录像了解凸面承受力大,比凹面的牢固原理。

  师:为什么凸面不容易啄破,凹面容易啄破呢?我们一起来看段录像。

  师:凸面比凹面牢固,承受力比较大,人们利用这个原理造出了很多建筑物。(播放课件)

  小结:这些建筑物都很牢固,因为它们都是拱形的,拱形真是个大力士,它能承受很多很多的力,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拱形建筑物,这些建筑物还有很多秘密,让我们下次再来探究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意图]

  泡沫材料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平时我们所见的利用泡沫材料制作的物品许多,但孩子们对泡沫材料的了解却甚少,故此我设计这一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泡沫材料的特性及其作用。

  [活动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比较发现泡沫材料的特性。

  2、知道泡沫材料的作用给予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活动准备]

  剪刀、刻刀、保温箱、泡沫鞋底、一次性饭盒、苹果网、玻璃球、一盆水

  [活动过程]

  1、出示一次性饭盒与泡沫鞋底,请幼儿说出这是用什么做的?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泡沫做的`?

  2、请幼儿感受泡沫,摸一摸、掐一掐,让幼儿知道泡沫很软,摸上去很暖和。

  3、请幼儿想一想卖包子的叔叔为什么用泡沫盒来装热腾腾的包子?让幼儿了解泡沫有保温的特性

  4、教师端出一盆水分别放入玻璃球与泡沫,让幼儿观察玻璃球与泡沫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让幼儿了解泡沫的特性是能浮在水面上,能帮助游泳,起到救生圈的作用。

  5、请幼儿听故事《小白兔舒服的睡着了》听完故事提问小白兔问什么睡着了?为什么听不到隔壁的噪音?墙上为什么贴了泡沫材料?让幼儿了解泡沫的特性能隔音

  请幼儿用泡沫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有的孩子制作了泡沫鞋,有的幼儿制作了小船,有的幼儿制作了算盘。

  [活动小结]

  通过我们对泡沫的认识与研究让幼儿充分了解泡沫的特性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探索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中初步了解人眼睛的结构及动物眼睛的一些特殊功能,体验探究活动的快乐。

  2.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与同伴、父母一起观察眼睛的样子、收集有关眼睛的知识。

  2. 操作活动材料:电筒、镜子、小鸟旋转卡片、表情图。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眼睛知识

  (一)介绍观察到的人眼睛的样子。

  1.谈话导入。

  2.幼儿根据记录单介绍观察结果。

  3.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二)介绍动物特别的眼睛。

  1.幼儿介绍收集的动物眼睛知识。

  2.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录像等及时进行补充,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知识。

  二、分组探索眼睛的秘密

  1.提出探索要求。

  2.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探索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分享发现的秘密。

  三、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看电视要保证房间有足够的亮光;离电视机1.5米远;每看3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看书也要避免光线太强和太暗,距离书本30厘米……

  四、延伸:了解关于眼睛更多的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科学教案12-18

《声音》大班科学教案09-29

声音大班科学教案02-16

【热】大班科学教案03-15

大班科学教案【推荐】03-13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03-13

【荐】大班科学教案03-14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03-14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