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3 11:38:5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4篇【优秀】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4篇【优秀】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前评析:

  一天早晨,宽宽带来一个不倒娃娃。孩子们立刻对这个倒不了的娃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围在娃娃的周围观察着议论着。有的小朋友不相信娃娃会不倒,故意把娃娃推倒,结果娃娃又重新站了起来。孩子们百思不得其解,脸上写满了疑问。我及时抓住幼儿的好奇心,组织幼儿进行了科学探索活动《不倒的奥秘》。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玩玩、做做、说说等多种活动,寻找不倒娃娃不倒的原因,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2、通过让娃娃不倒的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引导幼儿体验不倒玩具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不倒娃娃和不倒娃娃外壳若干,沙子、棉花、木块、彩泥、圆形金属、胶带、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玩不倒娃娃。

  孩子们饶有兴趣的玩了起来,一会儿向不同的方向把不倒玩具推倒,一会儿把玩具拿在手里摸来摸去,一会儿在手里掂来掂去….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争先恐后的举手,有的说不倒娃娃头小脚大;有的说娃娃没有脚,娃娃下面是圆的;有的`说不倒娃娃永远倒不了;还有的小朋友感觉不倒娃娃有点重。

  (二)进行比较(发肚子里没有东西的不倒娃娃外壳给幼儿)师:小朋友再来玩一玩老师刚才发给你的不倒玩具。(幼儿自由的玩)师:小朋友你现在发现了什么?

  有的小朋友发现两个娃娃一模一样,有的小朋友发现不倒娃娃站不住,有的小朋友发现后发的不倒娃娃很轻。

  (三)开动脑筋师:两个娃娃看起来一样,为什么前面发的不倒娃娃能不倒而后面发的不倒娃娃却站不住呢?

  小朋友再次讨论起来。有的小朋友说不倒娃娃肚子里有东西 ,有的小朋友说因为前面发的不倒娃娃重…….我及时肯定了幼儿的一些想法。

  (四)动手尝试师:那给娃娃肚子里放什么东西才能让娃娃不倒呢?请用老师给你准备的东西试一试。

  幼儿打开后发的娃娃,有的先用沙子放到娃娃的肚子里,结果发现娃娃倒了还是起不来;有的小朋友用木块放到玩具的底部也不行;高兴小朋友先用橡皮泥团成一个圆球放到玩具的底部,发现娃娃倒了站不起来,他又取了一大块橡皮泥团圆压扁固定在娃娃底部,这次他发现娃娃不容易倒了。他高兴的让周围小朋友看;有的小朋友试用了几种材料后发现用比较重的金属材料能使娃娃不容易倒;更有的小朋友发现放在底部的东西必须在中间不动,娃娃才会倒了再站起来。

  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探讨,并进行再次尝试。

  (五)交流结果师:现在请你们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让娃娃不倒的?

  小朋友争先恐后告诉我他们的实验过程。有的小朋友告诉我他先用棉花和木块,发现太轻了,娃娃照样倒下去起不来;他又用沙子放在里面,沙子在娃娃肚子里动来动去,娃娃倒了还是站不起来;最后他用厚铁圈放在娃娃底部,娃娃能站起来却是个歪的。

  师;谁发现了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让大家讨论)(六)看看构造打开不倒娃娃的肚子,幼儿观察内部结构。

  师:小朋友不倒娃娃的肚子里到底有什么?

  (七)发现秘密师:小朋友现在你发现娃娃不倒的秘密了吗?

  幼儿总结:应在娃娃肚子的底部放重一点的东西并固定住。

  延伸活动:

  1、修一修坏了的不倒玩具。

  2、把不同形象的不倒玩具放在科学角,让幼儿继续探索。

  3、准备蛋壳、橡皮泥、胶水、彩笔、彩纸供幼儿自制不倒翁教师评析: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科学探索活动《不倒的奥秘》源于幼儿对不倒娃娃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大胆尝试,乐于交流。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通过发现问题、进行比较、开动脑筋、动手尝试、交流结果、看看构造、发现秘密七个环节使活动内容层层深入,有利于幼儿不断探索、验证,自己发现不倒娃娃不倒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白纸人手若干张、书若干本、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书和纸

  1、老师:书和纸这对好朋友,今天发生了争执。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

  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说:"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

  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

  请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猜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你的好办法能不能帮助纸稳稳地站起来?

  2、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子上都放了许多纸,待会请你去试一试你的办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记录纸上。(出示记录纸)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4、集合幼儿,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小结:纸真神奇,大家通过折、卷等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使纸站了起来,纸开心极了,它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稳稳地站起来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

  可是,书又说了:"我不仅能站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纸也能托起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请幼儿再次实验。

  幼儿根据记录表讲述,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

  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实验。

  小结:教师统计托书最多的是哪一种形状的纸?

  五、总结。

  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在这个活动中,还有好多科学知识呢,我们以后再去慢慢探索。

  六、拓展生活经验。

  1、在生活中有好多东西也使用这种方法使它们的力气大起来的。

  2、教师举例讲述。

  七、延伸活动。

  请幼儿找找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的?

  活动反思:

  我一走进教室,学生眼睛一亮,大声拍掌欢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分别两个月的第一次见面,学生让我很感动。教室里刚安静下来,立刻又有学生站起来说,“高老师,你不在的时候,老师都不让我们到外面去观察!”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们解释。是不是他们把科学课理解成了游戏。

  纸张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已经不陌生,他们一口气说出了纸的很多特点:很滑、有点硬、有点软、很白、什么颜色都可以。

  我让他们把我提供给他们的实验纸揉成一团,然后再展开,观察有什么变化,他们又说出一大堆来;我让他们将纸撕开一个边,观察边缘有什么特点,他们惊喜地跳了起来:“有毛毛!”其他孩子立刻也撕开看毛毛,有的孩子不断地揉纸,然后惊喜地举手告诉我,不用撕开,只要使劲地揉,纸也会“生毛毛”的。教室里立刻出现了“嚓嚓嚓”的揉纸声,立刻又出现了一大片的惊叹:“真的有毛啊!”“老师,‘纸毛’是从哪来的?”“从树上来的,因为纸是树做的,对吧,老师?”“哎呀,好多灰啊,不要搓啦。”。

  我无奈而又欣喜地看着这群调皮蛋,心里好开心。教室里的声音很吵,我注意到在我的提醒下,一部分孩子已经开始将纸的特点向科学本上记录了。这个习惯,是我最想他们培养的:及时记录,及时思考。

  下课了,一个孩子突然跑上前来,搂着我的脖子,附在我耳边说,“老师,我知道一个秘密,明天,有一个人要送你礼物。”说完,他飞似地跑回座位。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机会,引导儿童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提问、总结来解决问题,培养探究能力和态度。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身感知进行科学学习。所以本活动利用三原色的组成与搭配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掌握三原色的组成,理解颜料量的多少对颜色深浅的影响。

  2.培养幼儿根据要求调色以及自由探索调配色彩的能力。

  3.使幼儿在配色绘画的过程中体验色彩搭配、变化的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知道三原色的组成;能利用三原色调配出不同颜色。

  教学难点:幼儿通过填写观察记录表,知道三原色两两组合可以调配出的颜色,以及理解颜料量的多少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1.红黄蓝三色颜料、若干调色工具。

  2.三个透明塑料杯、一瓶纯净水。

  3.若干张画纸。

  4.三原色实验记录表(如表)

  三原色实验记录表

  姓名:

  颜色

  实验次数颜色1颜色2混合后的颜色?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看老师桌上放的是什么呢?

  幼:一瓶红色的水和一瓶蓝色的水,还有一个有魔法瓶子。

  师:现在我要把红色的水和蓝色的水倒入这个魔法瓶子中。请小朋友们猜猜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

  师:咦,这是什么颜色呀?

  幼儿:紫色。

  师:为什么红色的水和蓝色的水在魔法瓶里变出了紫色的水呢?

  幼:(猜测性回答)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研究吧!

  二、基本部分

  (一)提供实验材料,理解记录表填写方法。

  师:现在实验开始了,我们要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并填好实验记录表。

  师:先将第一种颜色涂在记录表第一行的左边,再将第二种颜色涂在记录表第一行的`中间,最后混合两种颜色,将混合后的颜色涂在记录表第一行的右边。

  师: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重点说出是哪两种颜色调配的。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合变成橙色,红色和蓝色混合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变成绿色。这些颜色都是红黄蓝三种颜色调配出来的,通过这三种颜色就可以调出许许多多不同的颜色。

  (二)同伴间比较,理解颜色量对色彩的影响。

  师:现在请大家举起调好的颜色,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使用的颜色一样,但混合出来的颜色却有一点不一样呢?

  师:我们小朋友调出来的颜色有的深,有的浅,那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是因为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放进去的颜料的量不一样,所以我们大家调出来的颜色才会有的深,有的浅。

  3.教师提供画纸,让幼儿利用已有颜色自由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三、结束部分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原色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并用三原色调配出了不同颜色。而且通过实验记录表发现颜色的深浅和颜料的量有关。最后我们还创作了一幅美术作品。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尝试将三原色的三种颜色混合起来,看看会变成什么颜色;将幼儿创作的画作展示班级的作品墙上。

  活动总结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活动中按照科学探索活动的步骤即"提出问题--操作实验--得出结论"来进行。教学目标明确,过程衔接紧密,突出教学重难点,更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使用实验观察记录表的方式,能好的将实验结果形成记录,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稍许不足:如果让幼儿自由记录实验结果可能会更好,但防止幼儿未能按实验步骤进行,所以给幼儿提供了实验记录表。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摩擦力的存在,感受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会改变物体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2、体验感受摩擦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准备:

  课件3个,幼儿两次实验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图片,分别是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及他们的鞋底特写。

  师:比较一下两双鞋子的鞋底有什么不一样?(雪地靴--平面的.、粗花纹、又大又重;冰刀鞋--立体的、又滑又?)

  如果换一下穿可以吗?为什么?

  二、第一次实验操作,感知物体表面与摩擦力的关系。

  1、师: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我们来做个实验。

  2、介绍材料和实验方法。(2条滑道--纸滑道和绒布滑道,2个纸筒。轻轻放上去,轻轻放手,会发生什么?

  3、幼儿四人一组进行实验

  4、交流:小纸筒从滑道上滑下来是又什么不一样?(距离远近、速度快慢)并记录(出示课件一)

  5、为什么同样的纸筒会由这么不同的结果呢?

  出示课件二, 教师小结:纸筒划下去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牢牢拉住纸筒,不让它滑下去,这种力叫做摩擦力(跟念)。当物体粗糙时,摩擦力就大,当物体光滑时,就拉不住纸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实验,感知

  1、实验要求:同样的滑道,给纸筒穿上不同的衣服(卫生纸、瓦楞纸、毛巾),与光纸筒的比较。

  2、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毛巾最粗糙)

  四、讨论。

  如果登山员穿上冰刀去爬山,会怎样? 如果…… 会怎样?

  小结:登山员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稳步爬山,冰上运动员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课件三:厕所里的防滑垫,为什么要垫?(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减少摩擦力)

  活动延伸:

  出示一瓶子,老师说遇到了困难,受手太滑,打不开瓶盖,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