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4 08:13:0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8篇【集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8篇【集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字词。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积累字词。

  【教学难点】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知识城堡去闯关。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好,出发!

  二、第一关:“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⑴ 课件出示:郊 球 枝 帆 笼 梨

  学生边读边组词。

  ⑵ 课件出示:

  郊──交(立交桥) 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 帆──凡(平凡)

  笼──龙(龙灯) 梨──利(顺利)

  ① 让学生分小组读,既读字,也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② 引导学生辨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去感悟规律,发现规律。讨论、发现识字方法。

  ⑶ 课件出示生字:交 支 龙 求 凡 利

  ① 指名认读生字。

  ② 齐读生字。

  ③ 开火车读生字。

  ⑷ 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

  2、发现汉字特点,写相同偏旁的字:

  ⑴ 激趣:有四个汉字家庭邀请我们去做客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每家取个名字吗?

  ⑵ 课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上分别有一组字“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

  ⑶ 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归类认识。

  ⑷ 屋子太大,汉字娃娃太少,请你给他们的家再添几个汉字娃娃,看谁添的多,添的对。

  ⑸ 学生互教互学,再书写。

  ⑹ 集体交流。

  三、评价小结

  画面显示“第一关闯关胜利”。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课前准备:小蝴蝶和毛毛虫头饰、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两种小动物,(板书“蝴蝶”、“毛毛虫”)发现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来具体了解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三、再读课文,找出两者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汇报交流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朗读

  2.齐读

  二、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

  三、细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示自读要求(用课件提示):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出示对话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虫抬起头来惊喜的喊:“妈妈,妈妈!”毛毛虫说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毛毛虫会“惊喜”?并读出毛毛虫的惊喜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2)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齐读、指名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出示蝴蝶发育的变化过程的动画,使学生进一步明白蝴蝶发育的变化过程,再次强调的同时,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5.在熟读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加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书推荐:

  作家安徒生写的《安徒生童话》中的一篇名叫“丑小鸭”的童话,相信大家读了那篇文章,一定会有更多的想法!

  五、板书

  7.小蝴蝶和毛毛虫

  卵——毛毛虫——蛹——蝴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空中花朵降落伞(小学语文三年级)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共有20名学生,其中男生10名女生10名。这些孩子都活泼可爱,天真幼稚,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我非常喜爱他们。

  三、教学内容分析:

  《空中花朵---降落伞》这篇课文讲述了发明家卢诺尔曼的故事。题目直接将降落伞称为空中花朵,就会使初读者产生好奇,甚至于引发他们的想像――满眼都是在空中飞舞的花朵。文中描写卢诺尔曼试飞时的情景也会使读者历历在目,如:“他双手紧紧抓住降落伞的底绳……慢慢地安全降落在地上。”因而,文章仅从语言文字上就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本文一定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有益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写了卢诺尔曼设计第一顶降落伞并实验成功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卢诺尔曼富于幻想,敢于实践的精神。

  4、充分运用幻想和想像,说一说降落伞的'用处。

  五、教学难点分析

  1、了解课文写了卢诺尔曼设计第一顶降落伞并实验成功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卢诺尔曼富于幻想,敢于实践的精神。

  2、充分运用幻想和想像,说一说降落伞的用处。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录象《跳伞表演》,说说你看后的感想。(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板书课题)那么降落伞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

  2、教师讲述舜和拉文的故事,师:那么是谁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降落伞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空中花朵——降落伞》。

  二、 读文识字。

  1、 自己读课文,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生字。

  2、 请同学们根据本课生字进行形近字辨析:(学生自己总结生字中与曾学过的字形、字义易混。)

  浸-侵 萤-萦 揣—端 篇-遍-编

  磨-摩 讯-迅 帮-绑 纵-丛

  多音字:

  jìn ( ) hè ( )

  紧 喝

  jīn ( ) hē ( )

  3、 指名读课文,读后及时订正读音。

  三.读文感悟。

  卢诺尔曼为什么能够发明降落伞呢?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出示句子。

  1、 指导学生体会卢诺尔曼从小就富于想象。

  (1)“要是我能象小鸟那样,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多好呀!那我就可以飞上蓝天了……”

  这里省略了什么?用上“我飞上了蓝天……”说一句话。

  在学生说话当中播放一段录象,“空中飞舞的小鸟,飘舞的蒲公英……”

  小时侯的卢诺尔曼跟你们一样,富于幻想,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读这句话。

  (2)“不要说飞上蓝天,像麻雀那样从塔上飞到地面也行!……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

  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体会卢诺尔曼敢于大胆想象。

  2、经过反复揣摩,他设计了第一顶降落伞,并决定要试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做的?

  (1)默读在文中画出有关的重点词。

  (2)在小组里和同学们说说。

  (3)进行集体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重点抓住“反复揣摩、增强、决定、兴奋……”来体会。

  3、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体会卢诺尔曼是在看书时受到了哪些启发?

  4、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也尝试着自己做一个降落伞,并组织学生演示。(工具:手绢、线、橡皮泥)

  当小小降落伞做成功的时候,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样?

  5、同学们一起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心情。

  6、同学们知道降落伞有什么用处吗?鼓励学生展示课外资料,

  展开想象说说降落伞还会有什么用处?

  7、降落伞的发明起源于卢诺尔曼幼年时的梦想,其实许多发明都是如此。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展示课件:电灯、电话、电脑……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实践是发明创造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再多了解一些有关发明创造的故事,也希望你们发挥想象力,作一个小发明家。

  五、课堂练习

  1、写一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2、练习配套练1、3、4、5题

  六、作业安排

  1、书写本课的重点词语。(3个)

  2、收集自己喜欢的科技小发明。

  七、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课件

  2.课件内容:第一部分是空中飞舞的小鸟,飘舞的蒲公英;第二部分是跳伞表演。第三部分是天空中飞行的飞机。第四部分是图片电灯、电话、电脑……

  3. 一块儿手绢、几根线和一块儿橡皮泥。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识字

  1.预习出题。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带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

  (1)读准字音方面,可以出给生字选择读音、判断对错或把音节补充完整的题目。

  (2)认字方面,可以出词语连线搭配的题。

  阿姨

  看玩具汽车

  闪着

  妈妈的手

  妈妈

  售货

  抢着

  说

  小兵

  买药

  拉着

  光芒

  (3)根据字形,可以出猜字谜的题。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2.交换做题。

  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

  3.互评互改。

  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当你们面对自已想要的玩具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读中感悟

  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学习。

  1.初读感悟。

  分小组自由默读或朗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互说感受,体会情感。

  2.听读感悟。

  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3.质疑讨论。

  小组互相质疑,把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再通过读解决问题。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

  (2)售货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说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药品

  礼物

  柜台

  玩具

  富裕

  专心

  目不转睛

  兴奋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写出他们的名称吗?

  四、实践活动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ie üe er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复韵母üe ,整体认读音节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过程与方法: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üe的拼音,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üe,整体认读音节yue。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ie üe和ye 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开火车读ao ou iu ie ye

  2.听写复韵母。

  3.听读练习:找出这几个老朋友。学生边听边一起找出带调韵母,师巩固。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üe

  1.(组织教学)看插图。

  2.出示üe。

  教师念üe,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ü音,很快地向e滑动。ü重e轻,就成了üe。)

  指名读,范读,齐读。

  3.读准音。(范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板书yue,yue与üe的读音相同,复韵母üe,整体认读音节yue。写yue时,要把üe的两点去掉,前面加上声母y。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去掉ü的两点?(大y来带头,小ü擦掉眼泪笑嘻嘻。)

  5.ü不但和大y在一块儿把眼泪擦去,回忆一下,ü见了谁也把两点给藏起来了?(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6.练习üe与声母的拼音。

  7.四声练习:quē(缺点)qué(瘸子)què(退却)(喜鹊)

  (二)指导书写ie、üe

  1.说说ie、üe复韵母的组成。

  2.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4.展示学生作业,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5.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同桌同学互查是否书写正确规范。

  (三)教学yue

  出示yue。大y带小üe 还读üe 。只是成了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来,跟她交个朋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带调读,并选择一个说话或找朋友。

  三、总结

  复韵母ü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要认真练习。

  四、作业

  课后练习读写复韵母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ue。

  板书设计:

  üe yue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准确、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4.学习发现与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养成读书时画出重点词句的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老师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3.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 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

  ②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

  ③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④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学习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提问:

  (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

  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着背诵。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提问: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

  (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倒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

  板书设计:

  5、画杨桃

  父亲: 是……就……

  老师: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 一生受用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蕴含的道理深刻,和同学们的现实生活也很接近。这篇教学设计示例抓住这一特点,首先以实物导入新课,让学生也自己观察杨桃的外观,看看他们能不能有什么发现。继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一课时做好了“读”的铺垫后,在第二课时教师步步设疑,引导学生更深的进入课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整体说来,设计比较严谨,思路清晰,不过在第一课时设计的有些简单,学生书读的不透。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刻画人物的方法。

  3.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4.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的特点,尊重认识规律,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可采用“导读法”;也可采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揣摩迁移”三步走的模块式;也可采用学生的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了解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因为在初一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从中选出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选自《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解题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人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

  要求:①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②给段落标上序号。③用符号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④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等。

  (解说:带着问题读书这种有意注意能增强感知课文的效果,避免盲目性。)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解说:解决生字词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前提。)

  (二)具体研习。

  1.明确目标。细读课文,研习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选取了长妈妈哪些事情作为写作材料,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2)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解说:让学生在研习时明确方向,抓住重点,以免不知所措。)

  2.学生研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研习,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将讨论的要点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并与原文相结合作评、点、批、注。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注意研习情况的信息反馈。

  (解说: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应根据学生的困难提供问题的办法、思路等学法上的指导,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习时间。)

  3.研习效果反馈。(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板书重点内容。)

  问题①: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这样几件事:A、交待“阿长”的来历;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C、她懂得许多规矩;D、讲“长毛”的故事;E、给“我”买《山海经》。

  问题②(点拨提示内容):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是以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这种“层层剥笋”的方式,使长妈妈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问题③(点拨提示):文章围绕长妈妈选择了5个方面的事情,又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使长妈妈的品格风貌表现得非常突出。开头的第1、2段,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和简练的笔法介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旨在说明她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甚至连真实姓名也不为人们所知的平凡劳动妇女。接着第3~5段,从“我不大佩服”的感情角度,写了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间摆成一个“大”字的睡态,刻画了她质朴而唠叨、略带粗野的性格。第6~12段,着重从“我”的“不耐烦”去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如说人死为“老掉了”,不能进死了人和生了房子的屋子等,文章述说这些“琐碎之至”的规矩,意在说明长妈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点:质朴的品质和迷信的缺点。第13~18段:随着感情的变化,作者又从“我”对长妈妈产生的“空前的敬意”,来写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从面揭示了她愚昧的一面。第19~29段:文笔一转,写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长妈妈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我”买回了“我”渴望已久的带画的《山海经》,展示了她的“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成功”,从而突出了她对“我”的关心和体现出来的热情、仁慈、乐于助人的品质。而长妈妈高洁的灵魂也就在这“剥笋”式的描写里,在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的认识过程当中得以完整而清晰的展现:她是沾染封建迷信而又质朴、善良、慈爱的劳动妇女。作者在充分展现了长妈妈的品格风貌之后,在文章的结尾以深厚的感情抒发了自己对她的怀念之情。

  (解说:这些内容只是为点拨提示作准备,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主要对学生的偏差和疏漏的重要内容进行提示。)

  四、课堂小结

  (解说: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在研习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好的现象进行表扬,给予鼓励,对不良现象要明确指出,并要求改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根据习题三,析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

  2.课外阅读《朝花夕拾》。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研习课文

  1.研习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

  (解说: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刻画人物方面最精彩的文字加以品析。)

  (2)品味本文的语言。

  (解说:旨在让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2.具体研习。

  教师出示目标后,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对相关文字进行评、点、批、注,要求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相互提问,排除相互干扰,遇到问题举左手,由教师帮助解决。教师巡回辅导的同时注意收集各种信息,使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提示,具有针对性。

  (解说:此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

  3.研习反馈。

  学生发言,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提示。

  目标①: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A.描写法: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后经提醒,仍是满床摆着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入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乐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主旨。

  B.对比、映衬法: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目标②:品味本文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有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细细品味,妙趣无穷。

  如:“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于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

  再如,当长妈妈给我买回了《山海经》之后,这又使我产生了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段文字中“发生新的敬意”,是对长妈妈能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伟大神力”——中华民族“最值的宝贵和民魂”: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歌颂。

  又如:“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这段文字里对刑天“执干戚而舞”再次描写,既前后照应,又表现了我的思想感情。刑天在故事中是富有叛逆精神的神,他蔑视天帝,死而不屈,表现了极强的反抗精神,而“我”酷爱刑天,正曲折地表现了鲁迅不屈服于20年代围攻他的黑暗社会势力的斗争决心,使文章具有了“自叙传”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战斗力。

  三、课堂总结

  1.对两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2.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

  3.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解说:课堂总结便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用已有的学习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

  四、拓展迁移,布置作业

  参看课堂练习四,写一个你所熟悉的人。

  (设计者:赵随鑫

  《阿长与<山海经>》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燕子》语文教案02-05

《守株待兔》语文教案02-01

语文教学教案01-22

语文教案:渐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