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7-24 10:24:4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精)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精)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美。

  2、体验朗读童谣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7页、小鼓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2、活动难点:感受儿歌的节奏美,体验朗读活动的乐趣。

  3、指导要点:运用肢体动作和敲鼓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四、活动过程:

  1、游戏“数一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敲鼓,幼儿听鼓声数数。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拍手数数。

  (3)幼儿数一数自己的手指。

  2、完整地欣赏童谣。

  教师先介绍童谣名称再朗读。

  3、学念童谣。

  (1)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朗读童谣。

  (2)教师敲鼓,幼儿跟着鼓声朗读童谣。

  (3)幼儿轮换动作(拍手、拍腿、跺脚)集体朗读童谣。

  4、表演童谣。

  幼儿边念童谣边做动作。

  五、评价要素:

  能否边读边做动作,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六、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复习和巩固。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分辨多与少。

  2、了解多少是通过比较得来的。

  活动准备:

  装有饮料的杯子若干(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1、寻找宝宝杯:

  (1)幼儿寻找自己的宝宝杯,认识自己的.标志。

  (2)看看、闻闻、尝尝杯子里是什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

  2、比多少:

  (1)请幼儿告诉大家,喝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样?

  (2)教师为幼儿添饮料,鼓励幼儿主动用“多一点”或“少一点”来表示。

  (3)幼儿喝饮料。——“现在你杯子里的饮料比原来多还是少了?”

  (4)幼儿尝试比较多与少。

  (5)比较箩筐里和桌子上的杯子哪个多,哪个少。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有节奏地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感受手指谣儿歌的特别趣味。

  活动准备:

  磁带:《包水饺》,录音机、水饺、儿歌《包水饺》。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实物水饺,请幼儿观察、讲述饺子的外形特征。(教师要注意用儿歌里的话提炼幼儿的讲述内容。)

  2.帮助幼儿熟悉儿歌的内容和动作,用手指谣引导幼儿念儿歌《包水饺》: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水饺(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3.等幼儿熟悉儿歌后,可将"羊妈妈"任意换成自己或幼儿的名字(若换的是幼儿的名字,双手则指向该幼儿)。

  活动建议:

  此活动最好安排在中午幼儿园吃水饺的那天进行,午餐时和幼儿共同享用水饺。

  活动反思:

  饺子对于小班孩子最喜欢吃的点心,因此今天的《包水饺》教学我作了一些调整,但总体感觉还是很顺、很成功的。

  本次活动的调整与思考:

  1、 “从你会包水饺吗”引出幼儿(橡皮泥)包水饺。这一环节中减少了孩子在集体行动中的等待现象,并再次给予了每个孩子动手、说话、想象的机会,这也令我领略到了孩子间的`能力差异与个性差异:动手能力强的,饺子丰富而又有创意;想象能力强的,饺子不怎么象样,但一经表述却令人折服。

  2、“从羊妈妈包水饺”引出儿歌《包水饺》。这一环节中,有过前面的铺垫,儿歌教学就变得很轻松。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手指动作使孩子们感受了儿歌的趣味性,同时又通过个别与小组间的互助回答、图书阅读加深了孩子们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3、“从老师包水饺”引出儿歌的创编。考虑到这首儿歌较为简单,因此尝试安排了儿歌创编这一环节。实施之后感觉这样的尝试还是可行的!一开始借助示范做饺子,给予了能力弱的孩子一种引导;通过投影仪的展示,也充分调动了幼儿想象的空间,为创编儿歌降低了难度,同时也增添了儿歌教学的趣味性。创编的儿歌有:羊妈妈,包水饺,中间突起两边翘,有的像朵花、有的像把扇;黄老师,包水饺,中间突起两边翘,有的像座桥、有的像扇门。

  本次教学之后,自我反思了一下,这样的调整还是可行的,当然还有一些课堂方面的常规和细节有待改进:

  1、个别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有待我们步调一致地常‘抓’不懈。

  2、幼儿语言表述的完整性需要我们每节课都持之以恒地去关注。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小板凳是我们农村地区最常见的家庭用品之一,每家每户用它来坐着洗衣服、洗脚,到了夏天还用它来纳凉。记得我小时侯就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绕着小板凳开展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家庭里传统的四条腿的小木凳逐渐消失了,现在的孩子们也不像我们小时侯再对小板凳有那么多的想象空间,去制造各式各样的玩法了。课程指南指出“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从而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这是幼儿运动活动的特性。结合我们对乡土游戏的理解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抓住这一具有乡土特色游戏的尾巴。在这个活动中第一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接触板凳产生兴趣从而有意愿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中来,第二个环节第三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主的玩,使他们愿意大胆的参与玩板凳,体验玩乡土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愿意参与玩小板凳的游戏,体验乡土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小板凳,绳子若干,竹竿若干,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

  ①这是什么?(小板凳)②请你们坐到小板凳上

  2、念儿歌“排排坐”两遍

  3、请幼儿自己玩板凳

  师:预测玩法:①接桥;②学着骑马;③倒着开车;④拿绳子拉车;⑤坐凳子上跳下来;⑥拿竹竿抬凳子;⑦拿凳子搭房子;⑧摇小船。

  4、集体游戏:拖车运货

  玩法:板凳反放,用绳子穿过板凳的腿,形成拖拉小车,将小沙包放在车上从一个篮子运到另一个篮子。

  5、结束,师将凳子反放,学会摇啊摇,引起幼儿兴趣,在区角或以后的活动中有延伸。

小班教案 篇5

  目标:

  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

  2、愿意用动作、语言表现画面内容,尝试运用“我运用。。。”的句式进行讲述。

  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

  准备:

  绘本 PPT(演示文稿)

  过程:

  一、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猜猜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

  T:(出示“小袋袋”图片)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T:这是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

  T:小袋袋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心情是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大家一起来做做小袋袋的样子。

  T: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你们猜一猜:它喜欢做什么事情?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

  二、初次阅读、理解并表达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妈怀里等画面内容

  1、阅读画面一:跑步

  T:谁在跑步?

  S:小袋袋在跑步。

  T:还有谁也在跑步。

  S:考拉熊、乌龟、青蛙、小虫。

  T:它们都在跑步。谁跑在最前面?它的样子是怎样的?

  T:对,小袋袋跑在最前面。它抬着头,挺着胸,跑在最前面,很神气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它跑步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和好朋友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好朋友有小虫、考拉熊、乌龟,还有青蛙。

  2、阅读画面二:扮鬼脸

  T:你们为什么笑啊?小袋袋在干什么呀?

  S:吐舌头、顶鼻子、扮鬼脸......

  T:对,小袋袋特别调皮,它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一看,好不好?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鬼脸,吐吐舌头,顶顶鼻子、拉拉耳朵,真好玩。

  3、阅读画面三:玩泥巴

  T:小袋袋在玩什么?

  S:玩泥巴。

  T:小袋袋身上哪里有泥巴呀?

  S:头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

  (教师用动作提示)

  T:小青蛙在干什么?小兔子身上有什么?

  T:小袋袋玩泥巴时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

  T: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肚子上、脚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

  4:阅读画面四:扮大树

  T: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S:小兔在跳,小乌龟在爬......

  T:小袋袋在干什么?它举着树叶一动不动像什么呀?

  T:我们来学一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

  5:阅读画面五:捉迷藏

  T:小袋袋在干什么?(教师用动作表现小袋袋缩成一团的样子。)

  T:谁躲起来了?谁在找它?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

  T:现在请大家做做小袋袋躲起来的`样子。老师来找找。

  6、阅读画面六:回家

  T:玩了一天,小动物们都回家了。睡在门口等小袋袋?

  T:妈妈见了小袋袋心里怎么样?小袋袋见到妈妈心里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7、阅读画面七:睡觉

  T: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小袋袋要睡觉了。谁抱着小袋袋?

  T:小袋袋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师幼一边说“小袋袋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 又温暖又舒服”,一边做动作并感受)

  二、完整阅读

  1、在音乐声中完整观看PPT,再次感受绘本内容,并感受其中的语言美。

  2、师幼共同阅读ppt,并表述画面内容。

  T: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

  三、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T: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很多很多事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做什么呢?(从幼儿讲述的游戏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进行活动)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农村的生活。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尝试根据故事情节排列图序。

  活动准备:

  CD、幼儿读物6、挂图《小猫进城》。

  活动过程:

  1、听故事CD,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播放故事CD。

  ——“听完故事后,请你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幼儿根据听到的.故事内容回答问题。

  2、初步理解故事:

  教师逐段讲解故事,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

  从故事开始至“小猫跳下了拖拉机,想去找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吸口气”。

  ——“小猫为什么要找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吸口气?”

  从“小猫走啊走”至“小猫不吃也不喝:‘我要农民伯伯……’”

  ——“小猫为什么不吃也不喝,只是哭着喊:‘我要农民伯伯……’?”

  从“阿姨没办法”至故事结束。

  ——“为什么小猫认为还是乡下好?你认为好在什么地方?”

  3、依据故事情节,给教学挂图排序: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谁愿意根据故事内容,给教学挂图排序?”

  讨论有争议的内容。

  幼儿阅读故事《小猫进城》,教师解疑。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鲜艳的色彩非常敏感,颜色的变化使幼儿兴奋、惊奇,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于是我设计了《彩带飘起来》这一活动,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认识颜色,在快乐的活动中舞彩带,感受色彩带来的美。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舞彩带中感受民间秧歌舞的韵味,体验扭秧歌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3、在认识颜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区分长短,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序。

  [活动准备]

  各色皱纹纸、剪刀若干,音乐磁带,有关扭秧歌的录像带,作业纸和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百宝箱变魔术,让幼儿摸出各种颜色的彩带,启发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并说出彩带有什么用处?(装饰活动室、跳舞等)

  2、教师和幼儿用彩带装扮活动室。

  (1)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彩带(剪皱纹纸)。

  让幼儿自由组合,分组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将皱纹纸剪成长短不一的.彩带。教师强调剪得宽度要适中,小心剪刀,注意安全。

  (2)在制作彩带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颜色,区别长短。

  让每一组的幼儿分别说己剪得彩带是什么颜色,并比较出谁剪得彩带长,谁剪得彩带短。

  (3)引导幼儿分别按长短、颜色排序,装扮活动室。

  〈1〉、教师示范,按照颜色排序,粘贴在刻体板上。

  〈2〉、让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试着粘贴一下,教师给予纠正。

  〈3〉、让幼儿自由分组,按照长短排序粘贴在活动室墙壁上(教师帮着粘贴上双面胶,)装饰活动室,看哪一组做得既快又正确,并给予鼓励。

  4、利用谈话的形式,让幼儿说说:彩带还能做什么用?

  (过节日时,可以用扭秧歌的形式庆祝,彩带做道具,进行表演。)

  5、看关于扭秧歌的录像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6、学习“扭秧歌”,教师先示范,然后教幼儿基本动作。同时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让幼儿自由扭动,甩彩带,感受彩带的美。

  [活动延伸]

  画彩带飞舞。

  引导幼儿观看彩带飞舞的情景,欣赏五彩缤纷的彩带飘舞时的美丽景象。(教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彩带飞舞,边画边说:“红带子飘起来了,绿带子飘起来了。”)幼儿学用彩笔涂画,画时也可边画边说。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从幼儿生活中汲取题材,幼儿在对颜色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彩带等过程,更进一步加深了对颜色的认识。同时幼儿自由分组活动,体现了自主选择性、参与性、合作性,锻炼了幼儿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观察画面,喜欢爸爸做的手影。

  2、初步理解手影表演中小鸡种麦子、做面包的故事内容。

  3、用小手学学小动物的手影动作,体验手影游戏的快乐,使幼儿懂得分享。

  【活动准备】

  1。PPT《爸爸的手影故事》

  2。能做手影戏

  3。经验准备:对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做做手指律动

  1。瞧,这是什么?(手)

  2。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

  (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幼儿玩"五个手指爬呀爬"的律动。)

  3。认认说说自己的手师:我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呀?(吃饭、穿衣服)小结: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手有各种各样的本领。

  二、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爸爸也有一双能干的手,咦,爸爸的手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故事的名字叫《爸爸的手影戏》

  2.边讲边问:

  (1)小鸡找谁一起种麦子呢?猜猜是哪个小动物?

  小鸡找谁一起浇水呢?猜猜是哪个动物朋友呢?是谁呀?(猫)小鸡找谁一起收麦子呢?哎———是哪个小动物呢?是谁呀?(狗)小鸡找谁一起磨面粉呢?会是哪个小动物?是谁呀?你猜小兔子会同意吗?它会怎么说?

  小鸡找谁一起做面包呢?是谁呀?(狐狸)它们做的面包可真香呀,你们闻到香味了吗?使劲闻一下,香喷喷的,面包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农场,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吸引来了。

  (2)还记得小鸡第一个遇到哪个动物朋友是谁吗?会嘎嘎叫的(鸭子),小鸡第二个遇到的是谁呢?(小猫)接着又遇到谁了?(狗)之后又遇到了谁?(兔子)学兔子跳跳,最后遇到的是——?(狐狸)小鸡一共遇到了几个动物朋友?(5个)

  3.师:小鸡想:我到底应不应该和动物朋友们一起分享面包呢?看看故事里的小鸡是怎样做的?小动物们在吃什么呢?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4.师:宝贝们,你们有好吃的东西,会怎么办呢?

  5.看完故事,回答问题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师:爸爸的手有趣吗?他会变出什么?

  三、结合手指游戏,再次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师:爸爸两手一握,墙上出现了什么?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

  ——小鸡要种麦子,它请谁帮忙?小鸭愿意吗?

  ——勤劳的小鸡撒下种子后找到小猫说什么?小猫怎么回答的?

  ——小鸡找小狗做什么?小狗同意了吗?

  ——小鸡找兔子一起磨面,小兔要做什么?

  ——谁来帮助小鸡一起做面包?它们做的面包好吃吗?

  ——小动物们闻到香味都赶来了,小鸡会和它们分享吗?

  四、玩玩手指游戏,体会游戏的快乐。

  师:手指真有趣,我们也来和爸爸学一学吧!

  师:手指还能变出什么有趣的造型呢?等会我们到太阳底下再去试一试!

小班教案 篇9

  电脑活动:学习正确开关机

  活动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的开关顺序。

  2、 正确学会开关机。

  活动准备:

  计算机

  活动过程:

  1、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的面前是什么?

  电脑还在睡觉,真是个大懒虫,我们把它叫醒好不好?

  2、 师:把电脑叫醒前考考小朋友一个问题,你们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幼儿回答)

  有的.小朋友说穿衣服,有的说洗脸,再想一想,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睁开眼睛)

  电脑也一样,第一步我们要让电脑睁开眼睛。

  3、 教师示范开显示器,同时提醒幼儿注意电源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4、 出示“POWER”标志并轻按,指导幼儿练习。

  师:按下它之后,你发现什么?

  (左边三个灯同时闪一下,第一个变绿,另两个熄灭。)

  现在电脑就可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

  5、 教师用金山画王示范作画。

  6、 师:电脑给我们画了几幅画,现在它累了,我们让它休息吧。

  7、 教师一步步示范关机,重复几次。

  8、 幼儿学习关机,提醒幼儿关显示器。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扩好耳朵。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略多于幼儿人数(会发声的乐器如小铃、铃鼓等,铁罐若干,内装米粒、黄豆、纸团)。

  2、空铁罐若干,黄豆、米粒、报纸若干。

  3、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感知声音。

  ——请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

  ——听一听都有些什么声音?是怎么听到的?

  2、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教师摇动铁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否一样。

  ——分别将黄豆、米粒、报纸装入空罐子中,请幼儿倾听辨别,并根据幼儿用手指指出声音来源的方向。

  ——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3、讨论怎样保扩耳朵。

  ——没有耳朵会怎样?

  ——请幼儿捂上耳朵,教师轻声说话,引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不方便。

  ——怎样保扩耳朵? (不要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不要让水流进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

  活动建议

  1、活动后可带幼儿到产外散步,听一听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

  2、除了游戏“谁的耳朵灵”外,还可带幼儿到产外空地上进行听辨音源的游戏。方法:幼儿戴上头饰遮住眼睛,教师敲击铃鼓或小铃,幼儿根据声音的来源朝相对应的方向前进。

  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搬椅子、收拾玩具、脱衣服、脱鞋等。

  2、体育游戏:滚大球。准备各种大球1软性材料制成,直径为100厘米),幼儿教案《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玩法:①双手推滚大球,边推边跑。②用力把球推出,球向前滚动时,幼儿快跑,追上后继续滚。③两名幼儿距离2米左右,相对推滚大球。④幼儿推滚大球比赛。朝同一方向,同时推滚。

  3、游戏:挠痒痒。准备小草、羽毛等轻柔物品。玩法:①幼儿自选一种物品在脖子、脸、手臂等部位轻轻拂过,说说自己的感觉。②在空地上(最好铺有地毯或地板)相互挠痒痒,感受肌肤接触的乐趣。

  4、建筑游戏。提供插塑积木若干,引导幼儿拼搭成花、房子、枪等各种形象,互相介绍、展示。

  5、美术活动:美丽的泡泡。

  6、在日常喝水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清水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

  7、欣赏故事《六个朋友回家》,参见附录。知道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还有小手、小脚是六个好朋友,虽然它们各自的本领都很大,但离开了谁都会觉得非常不便。

  附录

  故事:六个朋友回家

  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还有小手和小脚,他们是六个好朋友,谁也离不了谁。

  有一天,他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天黑了下来,眼睛看不清路,在树林里绕来绕去,怎么也出不去。眼睛急得流出了泪水。

  嘴巴说:“没关系,我们家有花园,鼻子能闻到花香,他可以领大家回去。”鼻子使劲闻了闻,领着大家往有香味的家走去。

  可是,刮起了风,鼻子闻不到花园的香味了。

  嘴巴说:“没关系,我们家门前有小河,耳朵可以领大家回去。”耳朵仔细听,听到了小河“哗啦,哗啦”的流水声。他领着大家往家走去。

  走啊,走啊,小脚没了力气。小手摘了许多果子给嘴巴吃。嘴巴吃了东西,小脚又有了力气,就很快地走起来。

  走到小河边,月亮升起来了。眼睛一瞧,看见了小桥。小脚稳稳当当地走过桥,穿过花园,走进了家门。

  六个朋友回到家,都很高兴。他们知道,大家是六个好朋友,谁也离不了谁。他们天天快乐地在一起。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03-23

(经典)小班教案07-24

(精选)小班教案07-24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12-17

水果小班教案11-06

小班教案《春》12-25

有关小班教案06-18

小班音乐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