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科学教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用阅读资料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四季对动、植物的影响。
2、能坚持较长时期的观察季节变化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科学知识
1.知道四季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认识四季变化对动物、植物行为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用阅读资料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四季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不同季节里的动物、植物的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呢?板书:一年四季
2、展示一年四季变化的图片。提问:说一说下面图片各是什么季节?
3、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春夏秋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4、教师板书一年四季的主要特征。
二、新授:
(一)四季对我们的影响——学习合理安排作息
1、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四季的变化影响着我们人类的活动。请看我们学校各个季节的作息时间表。
2、出示学校的作息时间对照表。(要将四个季节的作息时间表综合为一让学生观察)
3、你发现各个季节的安排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4、你觉得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合理吗?为什么?
(二)、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形态也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改变,我们知道些什么呢?小组里说一说。
2.PPT出示蜜蜂的四季变化图,总结一年四季蜜蜂在做什么。讨论: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有这样的变化呢?(梅花鹿、雷鸟等)
3、提问何为动物冬眠?(动物冬眠,是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方法。动物冬眠期间,不吃也不动。呼吸次数减少,体温也下降。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也相对减少。)
4、你知道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吗?
冬眠的动物:蝙蝠、蛇、刺猬、乌龟等
迁移住的'地方:大雁、燕子
加厚自己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狸、乌鸦、麻雀等
储存食物:松鼠、蜜蜂、蚂蚁等
产卵过冬:螳螂、蝗虫等
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苍蝇和蚊子
5.PPT出示银杏等植物的四季变化图。体会四季对植物的影响。
百花齐放的春天、郁郁葱葱的夏季、硕果累累的秋季、万物萧瑟的冬季。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可真不小,让我们留心观察,发现更多动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秘密吧。
(三)做一做。
1、下列现象与四季变化有关的有:
猫捉老鼠 青蛙、蛇冬眠 工人工作
日落而息 鸟吃虫子 大雁南飞 春耕秋收
2、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不同的状况,一般来讲:百花齐放是( ),快速生长是( ),硕果累累是( ),植物休眠是( )。
3、连线。
春季 荷花
夏季 梅花
秋季 迎春花
冬季 菊花
(四)布置学生课外观察,做好纪录(可图文结合)。
(五)小结。
科学教案 篇2
“科学怪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还有一个多音字“当”要掌握,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读句子体会“也”字的用法。
3.体会课文通过几个事例来写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写一个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
4.了解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专心从事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科学的事迹,懂得“科学怪人”其实并不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能说出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
3.看到课题,使你有哪些问题想问?
4.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读通课文,讨论“科学怪人”是谁?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⑴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划出有关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⑵标出自然段序号,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词黑板,重点指出“纽、当”的读音。
⑵学生描红。
⑶再指读课文,正音。
三、理清课文段落结构
1.课文那几段写了科学怪人怪在哪里?
2.头尾两段分别写了什么?
3.课文的'结构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科学怪人怪在什么地方?
2.能说出科学怪人为什么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又认识了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我们这次学习的课文就是向我们介绍他很有趣的的一面。
二、精读课文
1.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开文迪许的“怪”?默读1-6节。
2.讨论,让学生概括地说一说,依次板书,讲解3、4、5节,每一节开始都用最简洁的句子把这节的意思概括出来了,这叫做总起句。齐读这个总起句。
3.具体分析2-5段
⑴第二节略讲,指导朗读。
⑵指读第三节,“怪”在那里?
⑶指读2、3节,初始“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特别”比较“也”字去掉是否可以?从而让学生明白,用上“也”字使得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更自然。
⑷指读第4节开文迪许珍爱图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训练朗读、说话。
出示“他自己——也要办理以下手续”同样讲清“也”字作用。
⑸的5节写得很生动,让学生读中体会开文迪许的怪。
4.综合分析1-6节。
⑴第1节与2-5节是什么关系?第6节由于它们是什么关系?
⑵抓住“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开文迪许与其说是“科学怪人”,不如说是“科学巨匠”。
三、课堂练习
你还知道那些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教具:5张小熊的图卡(颜色和装扮各不一样)贴在教师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口袋的围裙(当作一个小熊的家),透明文件袋4个(分别当作其他小熊的家)贴在4张大椅子,幼儿操作大图。
学具:每人2张小熊图卡(1张是大家和教师一样的小熊,还有一张分别和教师的其他小熊图片是一样的),幼儿用书,彩笔一支,人手一个小篓子。
活动目标
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能按教师的指令操作,并愿意边操作边讲述。
通过观察一组物品的色彩、图案等细节发现相同的物品,并将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找小熊
1、教师:"我身上藏了许多小熊,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2、教师念儿歌:"找小熊,找小熊,我的小熊在哪里?"请个别幼儿找出来。
3、教师将找到的小熊图卡展示在展板上,请大家向小熊们问好。
二、问题解决
1、教师戴上贴有小熊标记的围裙,请幼儿找出和围裙上一样的小熊。
教师:"这是小熊的家,请你们找出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小熊。仔细看一看,比一比,它们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教师引导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3、请幼儿在自己的篓子中找出和围裙上相同的小熊并将小熊送回家,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4、出示另外的4只小熊的家,请幼儿仔细看一看小熊家的标记,并将自己的小熊送到和标记相同的家里,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5、集体检查:看一看每个家里的小熊是不是相同的。
三、操作练习
1、出示挂图,介绍操作内容与方法。
教师:"麦斯一家都有自己爱吃的东西,看一看他们手上拿的,再看看桌子上有些什么食物?""请找出和她们手上一样的东西,然后用一条直直的线把它们连起来"。(教师先示范将相同的两个物品旁的点点用直线连起来,然后请幼儿徒手练习)。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提醒幼儿从点点开始到连线。
3、师幼一起检查操作结果。
教师出示一张正确的操作题,请幼儿检查自己的操作是否和教师展示的一样。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p77页。
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自己对矿产的认识进行简单观察研究和分类,并进一步了解科学上的分类和初步了解矿产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初步认识矿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与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的欲望。
教学方法:
本课以感性认知为主,对矿产进行一些定性的观察、实验测量和比较分类的探究活动。学习浅显的矿产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认识矿产,并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准备:
1、教师:矿产标本、实验表格、铁钉、放大镜。
2、学生:采集各种矿产标本并洗干净,记好采集地点,搜集有关矿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在生活中应用的矿产。
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答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课题,学生更感兴趣。
2、认识过程
①感受大自然的矿产
教师:多媒体放“生活中的矿产”片子。
学生:观察:哪些地方有矿产;哪些地方矿产最多?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②小组内展览并讨论岩石的内容
教师:分小组展览矿石,引导学生往哪些方面研究矿产。
学生:把课前收集了一些矿产标本,在小组内展览。小组讨论:要研究矿产的什么?怎样去研究?
设计意图:老师在这里只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让学生自提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③观察研究矿产
教师:安排小组实验,提供实验工具。
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研究并作好记录、汇报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总结,学会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
3、深入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给矿产分类
学生:小组分类并汇报、评价。
设计意图:这是对观察研究的一个总结。
4、引伸
教师: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矿产的用途
学生:学生观看学习体会,通过说和看,初步了解矿产的用途。
设计意图:对学生知识的一处拓展。由自然界到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矿产的作用。
5、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学生对学习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准备
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
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二、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阶段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2、按金属、塑料、纸、布
3、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
三、活动二: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1、观察画面
告诉学生: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还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吗?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四、活动三: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找,并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最多,把小组找到的材料写在书上
五、拓展: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体会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
1、身边的材料
认识材料
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使用镊子解剖种子;能设计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并作记录。
2、喜欢探究种子的奥秘,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3、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教学重点:观察发芽的蚕豆,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在课前10天左右提供蚕豆种子、发放记录表,用于观察蚕豆发芽时的吸水量和蚕豆发芽情况。 课堂上准备: 分组观察材料──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学生准备好观察记录表以便汇报; 刚发芽的蚕豆、棉花,为第三部分实验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植物妈妈利用各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种子经过一段旅途之后,如果找到合适的环境它就开始萌发了。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蚕豆发芽时的`吸水量 讨论: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出示一些蚕豆种子:这些蚕豆种子有没有具备发芽的条件?缺少哪些条件?
汇报蚕豆发芽时吸水量的观察记录。
计算:10粒蚕豆种子的吸水量大约为 毫升,平均每粒吸水 毫升。
2、观察发芽的蚕豆 激发研究兴趣
讨论研究方法及解剖方法。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分组研究:蚕豆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 认识种子的各部分。
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寻找证据证明各部分的作用。
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归纳种子各部分作用。
3、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子叶有什么作用?找到证据了吗?你有什么疑问产生吗?
讨论研究操作步骤。
分组将蚕豆如33页插图所示做好实验装置 设计蚕豆发芽情况记录表。
你们能完成这项研究吗?
各研究小组讨论各自的研究计划。
汇报交流研究计划。
4、若干天后,各组归纳实验结论并汇报。
三、小结
板书设计: 2.6 萌发的种子 1、观察蚕豆发芽时的吸水量 2、观察发芽的蚕豆 3、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教案 篇7
一、导入
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类幻想登月,到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多媒体课件展示)。到1972年12月,人类先后6次登上月球进行了探索研究,月球是我们人类的邻居,美丽而又神秘,你最想了解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2、这节课,请你做一个月球探险家,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
学生质疑。
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为后面的探究奠定基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提出感兴趣的话题
二、探究活动
1、引导讨论,提示学法。
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
2、分组自学,指导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将搜集的资料分小组交流一下。
3、组织讨论,课内交流。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
重点知识: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粉末。
(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
(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零下180℃以下。
(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
(8)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
4、在进行了一番探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5、我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知识,但人类并没有停止对月球的探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月球将会有新的发现,科学家已经设想在月球上建立人类生活基地(出示图片),如果让你设计,你看需要哪些设施(要适应月球上的自然环境)。
6、如果那一天实现了,请你想一想,未来的月球将会是什么样的?
生:……
小组交流。
生:……
生:……
让学生经历表达、倾听、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根据有关资料、联系事实,通过推理,初步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索方法。
熟记
1、同学们想的很好,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此时,你能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吗?
2、科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个未能解开的难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探索,一步一步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3、课后上网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把所掌握的知识用网页、幻灯片等形式反映出来,下节课举行一个月球探秘展示评比活动
知识梳理
让学生体会科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常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科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可以大大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
2、巩固并学会相关的探究技能:控制变量实验,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制作曲线图,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能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合理的预测。
二、教学准备
1、小组实验用: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实验记录表,统计图。相同大小的铁垫圈,放钩码的.盒子,橡皮擦。
2、师用:小组用的实验材料一份,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纸条使其架空,并在上面放一个重物会怎样?
2、演示。
3、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抵抗住弯曲?
(二)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1、推测增加纸的厚度,会不会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2、研讨实验方法。
实验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交流
5、指导学生绘制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曲线图。
6、分析曲线图,描述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三)联系生活。
1、谈话:建筑中广泛采用厚度很大的横梁来承受巨大的重力。
2、对横梁立着安放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优选)07-23
科学教案【合集】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