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大班社会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垃圾从哪里来,以及怎样减少垃圾。
2.引导幼儿大胆地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产生初步的环保意识和积极行为。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减少垃圾。
活动难点:让幼儿思考减少垃圾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在家中统计家庭三天丢弃垃圾的量,家长可辅助幼儿进行记录。
2.环保宣传画册。笔和纸人手一份。各种垃圾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记录结果,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出示幼儿的调查表)师:请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的调查表。
——幼:这是我的调查表,我对家中三天丢弃的垃圾进行了统计,大家来看看,我家都丢弃了哪些垃圾?
——师:请幼儿说一说都有哪些垃圾?
——师:你知道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幼儿自由讨论)
——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垃圾从哪里来?
——小结:家里的垃圾有的是吃的东西剩下来,是食品垃圾;有的是包装袋,易拉罐,玩具都是塑料,金属类的垃圾。
附:
家庭三天丢弃垃圾调查表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可乐(配图)
糖纸(配图)
塑料袋(配图)
苹果核(配图)
纸巾(配图)
菜叶(配图)
塑料袋(配图)
水果皮(配图)
薯条盒(配图)
可乐罐(配图)
鱼骨头(配图)
药瓶(配图)
统计结果:第一天垃圾量17
第二天垃圾量20
第三天垃圾量19
统计人:xxx
统计时间:XX年xx月xx日
二、引导幼儿给垃圾分类
——师:我们可以把这些垃圾分类,你们想怎么分?(幼儿自由讨论)
——请幼儿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师:请小朋友来分一分这些垃圾。(出示垃圾图片,引导幼儿把垃圾分为生活必需品产生的垃圾和非必需品产生的垃圾)
——小结:在生活中蔬菜,水果是我们所必须的,所以它们产生的垃圾是必需品垃圾;而塑料袋,包装纸,纸巾和一次性纸杯这些垃圾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是非必需品垃圾。
三、怎样减少垃圾
——师:原来这么多垃圾都不是一定要用的,那我们可以尽量少使用或是不使用它们,我们怎样才能减少这些垃圾呢?
——幼儿分小组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并记录幼儿讨论的内容
——请幼儿讲述:怎样减少垃圾,教师出示相应的记录图片
附:
减少垃圾我做主
原来用的
现在用的可以代替的
塑料袋(配图)
无纺布环保袋(配图)
一次性纸杯(配图)
外出自带杯子(配图)
包装多得礼盒(配图)
简单包装的食品(配图)
纸巾(配图)
手帕(配图)
——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垃圾是不必要产生的,如不买过度包装的产品;少用一次性用品;用布袋、纸袋代替塑料袋;使用充电电池……
大家一起少丢弃一点垃圾,我们的环境就多一份的干净。
四、制作环保宣传画
——师:我们要怎样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家长知道要减少垃圾,爱护环境呢?(幼儿自由讨论)
——师:我们把想说的话画下来,让大家一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
——幼儿动手制作环保宣传画。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幼儿可将制作的环保宣传画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从小事做起,制订减少垃圾计划。
2.可以制作环保倡议书,发给家长。
3.可进行减少垃圾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大扫除,园所大扫除。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男孩、女孩在动作、声音、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尝试主动用各种方式找出区别。
2、愿意向异性同伴学习,弥补自身的性别弱势。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人物头饰(塑料的、纸的、橡塑板的),各色纱巾和各色花布,木棍、纸棍、项圈、塑料圈,插塑两筐、宝高玩具一筐,水彩笔、白纸、垫纸板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给自己化妆。
(1)激发幼儿化妆的兴趣。
教师:"啊!这儿有这么多美丽的头饰、纱巾和玩具,我们来开个化妆舞会好不好?"
(2)教师:"请你想一想,你想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角色?""前面有一面镜子,请小朋友打扮好以后,到镜子跟前照一照,看看你化妆好的样子。"
(3)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打扮自己。
(杜鹃圆舞曲响起,由轻渐强)
(4)教师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观察幼儿的喜好和表现。提示幼儿:"你想化妆成什么角色呀?""去前面照照镜子,看看你现在成谁了?"
2、化妆舞会。
(1)请化妆好的幼儿坐下来。(音乐渐轻)
(2)谈话、展示和启发引导。
①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化妆的角色形象。
教师提问:"你化妆成谁了?你为什么要化妆成他?你能给我们表演一下吗?"
②教师结合幼儿的化妆和表演给予评价:"我发现你的动作很有力!""你的动作很优美!""你很细心。""你希望自己像xx一样勇敢、键壮。""你希望自己像xx一样美丽、漂亮"等等。通过教师的评价隐性地归纳出男孩和女孩的化妆和表演时不同的喜好和风格。
③比较和讨论一下男孩和女孩在化妆和表演上的不同。
请全体男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请全体女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请幼儿谈谈男孩、女孩在化妆活动中的不同之处。
④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小结:"平时我就发现男孩、女孩在发型、服装上不太一样。今天,从小朋友化妆中,我还发现你们的兴趣爱好不同,表演时的动作、风格也有许多不同。""男孩、女孩都有自己的优点。男孩子们勇敢、大方,表演的'时候动作有力。女孩子们做事认真、仔细,表演的时候动作优美,表情很好。但是有的女孩子胆子太小,该向男孩学习,有的男孩动作很快,但是粗心大意不够细致,你们就要多向女孩子们学习。"
(3)开始进行化妆舞会。(舞曲响起)教师和孩子一同快乐地跳舞,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3、游戏《找男孩,找女孩》。
(1)教师请小朋友坐下休息一会儿,引出嘉宾-小猴子(其他班幼儿扮演)。
"今天,听说我们小朋友在这里开化妆舞会,几只小猴子也来参加我们的化妆舞会啦!我们欢迎他们!"
(鼓掌欢迎)
(2)小猴进场。(伴随猴操音乐)
(3)游戏《找男孩,找女孩》。
①教师:"下面就玩一个《找男孩,找女孩》的游戏。这几只小猴子中间有的是女孩子扮演的,有的是男孩子扮演的。请你猜猜看,谁是男孩,谁是女孩?"
②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教师引导幼儿从动作、声音,兴趣、爱好等方面区分,鼓励幼儿采用多种方法来比较和判断。
(4)请小朋友在纸上写出男孩的号码。
教师:"通过一系列测试,我们小朋友好像已经知道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了。请你把男孩的号码写在纸上。"
(5)公布正确答案。
教师:"小朋友的答案都写出来了。究竟谁是对的呢?请小猴们脱下你们的帽子,让我们看看。""看出来了吗?请男孩子向前一步走。""原来x号、x号是男孩子表演的,x号,x号是女孩子表演的,看看你手中的答案,你答对了吗?"
(6)教师小结。(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小结几种辨别方法,鼓励男孩、女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小朋友和小猴一同联欢。(舞曲再次响起)
活动反思
存在不足之处,整堂课下来还是有个别小朋友分不清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以后要多向同事们学习上课的方式。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知道关心他人。
2、掌握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
3、培养爱心,拥有快乐的心境。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幼儿能大胆的表达让别人快乐的想法
教学准备:知识准备:
物质准备:信封4个,微笑字卡,小鸟、小象、小兔、蜗牛图片各一张,音乐《歌声与微笑》,爱心记录卡,小爱心30张,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让幼儿初步感受微笑)
(一)、出示蜗牛微笑的图片,讲讲卡片上面有什么
(二)、谈谈小蜗牛的笑
(三)、教师肯定幼儿的回答并出示“微笑”字卡
二、基本部分
(一)体验微笑能带来快乐
1 猜猜原因:小蜗牛为什么要寄微笑卡片。
2 导语:老师还收到了几位小客人的来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信封,图片)
3 看了这些小客人的来信,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要把微笑卡片寄给大家了吗?
小结:微笑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二)、用微笑传递快乐
1、体验微笑:你会微笑吗?做个最美的微笑给老师看。
2、送微笑:和旁边的`小朋友微笑。
3、你还想把微笑送给谁?为什么?启发幼儿送微笑时说一句话。
(三)、探索多种用带来快乐的方法
1、除了微笑,还有什么方法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故事里的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给大家带来
快乐的?
2、在爱心卡上记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方法(发放爱心卡)
3、张贴记录卡,并分享交流(播放音乐)
教学延伸:
小朋友们学到了许多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方法,老师认为,这些方法里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微笑”,让我们每天都保持微笑,做个快乐的孩子,好不好?现在请小朋友排队洗手吧!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广告形式。
2、认识广告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收集各类广告宣传单和广告录像片。
2、幼儿喜欢的玩具。
教学过程:
1、观察广告宣传单。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广告宣传单。
教师提问: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它们叫广告宣传单,是为商品做广告的。
2、广告的形式。
提问:你见到过什么样的广告?
小结:很多地方都有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宣传广告、灯箱广告、电视广告、收音机广告、商店门口张贴的广告等等。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
3、广告的用途。
引导幼儿观看广告录像片段。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小结:广告能让大家了解各种各样的.商品,还能让大家都知道商品好在哪里。
4、设计广告。
让幼儿也来做小小广告设计师,为自己喜欢的玩具设计广告。看谁设计的画面最漂亮,能够让小朋友都喜欢它,记住它,都想去买它。
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设计的广告,教师给以鼓励,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比较图书馆和书店的不同功能。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寻找图书的家,积累借书和购书的经验。
难点:比较图书馆和书店的不同功能。
活动准备
1.提前通知家长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提醒家长带上相机、图书证等。
2.教师联系好附近的书店和图书馆或者超市的图书区,定好活动的日期。
3.做好出行前的安全预案和安全教育。
4.幼儿用书第3册第2~3页。
活动过程
(一)布置任务
1.书的家在哪里
请小朋友想一想,书的家在哪里?(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大致将家中和幼儿分成书店小分队、图书馆小分队三个小组
2.明确任务
请家长和幼儿围绕“寻找书本的家”开展参观活动,同时要求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将书带回幼儿园新家的任务。请家长用相机拍下幼儿找书、借书或买书这些过程,为回到幼儿园交流做好准备。
提醒家长,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幼儿的安全,并遵守公共场所的规范。
(二)我们出发啦
1.在超市里怎么找到书的家?
超市里的书是怎么归类摆放的?
在超市里怎么购买一本书?(请幼儿独立购买一本书。)
2.书店组任务卡。
书店有几层楼?每层楼卖的.是什么类型的书?儿童书籍在书店的第几层?书籍是怎么归类摆放的?书店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请幼儿在书店里独立购买一本喜欢的书。
3.图书馆组任务卡。
图书馆有几层楼?每层楼的功能是什么?在阅览室里要注意什么问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请尝试自己借一本书
(三)回园集中,讨论交流
1.分组交流
每个小组交流、讨论参观的收获。
一每个小组选一户家庭作为代表,总结组内任务完成情况,主功购书、要由幼儿做汇报,家长配合播放图片
2.分组汇报
分三个小组进行汇报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幼儿们了解了书的不同存放地点了解了图书馆和书店不同的功能,更学会了借书和购书的本领。希望家长们能经常带孩子去这些场所借书、看书,激发孩子爱书的情结。
活动延伸
1.在班级图书区开展看书、借书,买书的游戏活动。
2.和家长合作精选一些借书,买书、书店布局、图书馆布局的照片做成展示册,放置在阅读区e书从请幼几将家中的书房布局拍成照片。教师利用日常谈话活动时间,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沟通。
3.谈话活动:除了图书馆、书店、超市,书的家还会在哪里?请家长定期带幼儿去书店、图书馆等地体验购书、借书、看书的乐趣。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坐地铁的生活经验,学习计数。
2、在掌握简单轨道交通地图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地铁线路图(大的一份,小的若干份),笔,小红旗若干,建筑图片(东方明珠等),地铁标记图片、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 认认地铁线路图
1、拿出地铁标记。
提问:
你见过这个标记吗?这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你在哪里看到过这个标记?你坐过的地铁是几号线呢?
小结:轨道交通很便捷,它们可以送你去各个地方。
2、拿出地铁线路图(每条轨道线旁边有数字标志)。
提问:
这张轨道交通图共有几条地铁线?你怎么知道的?(有数字标志)
除了数字外,还有什么方法来区分不同的地铁线?(颜色)
地铁线路图上的圆圈表示什么?(站点)
在交叉点上的圆圈是什么意思?(换乘站)
3、拿出几个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上海南站)。
提问:
上海有很多有名的建筑,这个是(东方明珠),(贴上去)坐几号线能到?(2号线)
还有这个是?(上海南站),(贴上去)坐几号线能到?(1号线和三号线都可以到)
二、看图学乘地铁
1、去东方明珠
今天长颈鹿要坐地铁去逛逛上海了。
提问:
现在长颈鹿要从这一站出发到东方明珠,能不能告诉它要坐几号线去东方明珠。要乘多少站?起始的圆圈要数吗?为什么?(起点贴上小红旗)
小结:地铁停下来是第一站,所以起始的.圆圈不用数。
出示记录纸,介绍地铁标志表示坐几号线,圆圈标志表示站点。
(教师记录)来数数看坐几站。
2、 去上海南站
小熊想去上海南站(将一面红色小旗放在起始站上),从这里这是几号线(幼:7号线)7号线能直接到上海南站吗?不能那怎么办?
换乘
那你们告诉小熊,它可以几号线换乘几号线。(7号线换1号线或者3号线),那我们也把这个换乘的方法记下来。
孩子观察记录纸,讨论一种换乘的表示方法。(横线或箭头等)
请个别幼儿来数。(7号线换3号线)教师记录。
还有一个方法:7号线换1号线 幼儿记录。
师:哪个比较快,一个是6站,它停靠的站比较少,比较节约时间,所以换乘1号线比较快。
三、去世博园
1、幼儿操作
今天还有一个朋友(小兔)要去中华艺术宫,这些地铁都能帮助它到达世博园区吗?请小朋友来帮帮它。
请把乘坐的方法记录下来。(小朋友人手一份,计数后记录下来)
2、教师和幼儿一起验证结果。
小结:地铁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换乘路线,都可以把我们送到想去的地方。而且停靠的站点少,换乘的少,都可以帮我们节约时间,让我们更快的到达。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建立性别认同,了解男、女孩的不同特征与共同点。
2、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性别与个性,相互欣赏彼此的优点,接纳并喜欢异性同伴。
3、激发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音乐(中国功夫、茉莉花)、ppt课件、不同的玩具、装饰用品若干、录像资料等。
活动过程:
一、问候导入
1、请幼儿按男女不同的标志,找到正确位置坐下,并交流自己的想法:你为什么要坐在这边?
2、教师简单介绍男女性别标志。
二、引导幼儿了解男孩和女孩的外表、性格不同特征。
1、教师运用简笔画的方式记录幼儿讲述的内容,并做出小结。(女孩大多数留着长头发,喜欢穿花裙子,男孩子留着短头发,穿衣服和裤子等。)
2、选择玩具物品,了解男孩女孩喜好的差异。
(1)教师提供各种物品,请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
(2)幼儿交流自己喜欢这样物品的原因,教师给予鼓励。
(3)幼儿将手中的玩具物品赠送给图片上的男孩女孩。
3、分别欣赏音乐《中国功夫》、《茉莉花》,了解男孩女孩动作表现的不同。
(1)提问:你们喜欢哪段音乐?为什么?
(2)请男孩子用动作表现《中国功夫》,女孩子欣赏。
(3)请女孩子用动作表现《茉莉花》,男孩子观看并拍手鼓励。
三、辩论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优点。
辩题:男孩女孩谁的本领大。
1、介绍规则。
2、幼儿辩论、教师记录(男孩女孩图片上贴"笑脸")。
四、互相评论彼此的优点,激发幼儿学会彼此欣赏。
1、播放DV——《老师、爸爸眼中的'男孩女孩》
2、互动交流彼此的优点:男孩眼中的女孩、女孩眼中的男孩。
3、教师小结:互相学习、欣赏,让每个人的心中都能容纳更多的优点。
五、提升:了解男孩女孩长大后的理想与角色变化。
1、提问:男孩女孩慢慢长大了,(PPT),他们因为性格不同,爱好不同,长大后所做的工作也会不同,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说说你的理想!"
2、教师小结:男孩女孩们,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实现你们的理想。
六、结束部分
男孩很有礼貌的邀请女孩做好朋友,一起出去做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优质课我选择了“男孩女孩”这节社会活动,不管是教学具的准备,还是目标的制定,我都以孩子为中心,从孩子们的喜好及年龄特点出发,认真备教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在活动中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当然也有预想不到的突发状况,现将反思如下:
在目标制定上我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方面为主导,来贯穿整个活动,并且目标难易适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不仅要给孩子充分的精神奖励,更要有物质奖励,所以在准备教具时,我准备了贴画以此来吸引孩子,但游戏时准备的气球虽然吸引孩子,由于玩法考虑不够周全,只从孩子的喜好程度出发,没从安全角度考虑,以至于孩子不敢用手去拍破别人的气球,这是我在准备材料教具时的失误,也是我本次活动最值得反思的一个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游戏的形式,比如听口令、辩论赛、小主持等完成每个环节,以此达到老师轻松教,孩子快乐学的教学效果,并且游戏和游戏之间也是有连贯性的,听口令游戏是我对孩子在性别认知上的一个摸底。通过游戏我了解孩子都知道自己的性别,并知道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差异,辩论赛不仅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更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本次活动重难点环节,活动前我也做了很多的设想,如果孩子辩论不起来,那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所在,于是我想到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辩论环节可能是班里男孩多的原因吧,男孩从辩论上就感觉比较强势,女孩就有点弱,在辩论过程中一位小女孩,对男孩胆子大存在意义,小女孩说:“女孩也有女汉子。”这也是我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针对这一争辩,我把发言权给了女孩,争辩环节最后通过采访听课老师的形式,让孩子听听大人眼中男孩好还是女孩好,这也是本节活动中的另一亮点。
一节活动下来成功与不足都会具备,成功会让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加自信,不足会是我不断努力前进地动力。今后我会继续向老师们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①通过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②学习并尝试运用解决生气的方法。
③乐于向同伴分享解决生气的办法。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明白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合理对待这一现象,并积极寻找解决生气的途径。
活动难点: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较为清晰明白地分享自己生气的事情,以及解决
生气的途径。
活动准备
绘本 PPT《我不想生气》
音乐(欢快的歌曲、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活动过程
●手指游戏,缓解陌生情绪。
——孩子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根据情况,简单几句引入手指游戏,拉进师生距离。)
●播放 PPT,分段讲述故事,并根据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1.播放首页,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的表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今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
——奇怪,小兔子似乎有些怪怪的,它的表情是怎样的?
——你从哪里看出来它是生气了呢?
2.播放第2—5页,通过画面了解小兔子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到底怎么了?
——原来小兔子真的生气了,你们有像小兔子一样生气过吗?生气时你们的表 现是怎样的?
——小兔子到底是为什么生气呢?
3.播放第6页,了解小兔子生气的原因。
——小兔子遇到了什么事情这么生气的?
——你们有什么特别生气的事情吗?
——那小兔子该怎么办呢?谁来帮帮它。
——我们来看看小兔子到底是怎么解决生气的问题。
4.播放第7-9页,引导幼儿学习小兔子解决生气的办法。
——小兔子运用哪些办法解决生气的?
——如果你们是小兔子,你们会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
——那小兔子用了这些方法,有解决生气吗?
5.播放第10页,引导幼儿知道生气是很正常的事情,及时寻求解决生气的办法。
——小兔子用了这些办法,还生气吗?
——小兔子生气过,你们也生过气,我也生过气,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气,生气 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抓紧想办法解决生气,不能让小火球烫伤了自己。
●角色扮演,尝试运用解决生气的方法。
——你们学到了哪些小兔子解决生气的方法?我请几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来表演,看看你们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
——遇到这些问题,你们怎么解决?(根据孩子们的之前的.回答问题情况,进行情景导入。)
●播放音乐,结束活动。
——你们今天的表现非常的棒,老师特别高兴认识你们,小兔子也特别高兴与你们交好朋友,它想邀请大家跳一支快乐的舞蹈。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我特生气的事》,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生气的事情,根据绘画内容分享自己解决生气的办法。
活动反思
注意提问的简洁明确性,以及活动环节的有趣性。
大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一种无私的爱。
2.能积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理解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并交流分享爱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作品课件;妈妈的头像画一幅。
2.小图片五幅:树叶王冠、苹果玩具、树枝房子、轮船、树桩(辅以快乐与伤心的表情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1.呈现绘本。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上面有什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简略介绍作品中的.主角。
(二)阅读并理解故事,感受大树无私的爱。
1.边观看课件边倾听故事第一小节。
教师:大树为什么感到很快乐?
2.倾听故事第二小节。
教师:孩子摘走了树上的苹果,大树为什么感到很快乐?
3.倾听故事第三小节。
教师:没有了树枝,大树为什么还感到快乐呢?
4.倾听故事第四小节。
教师:没有了苹果、树枝、树干,只剩下树桩了,大树为什么还感到快乐?
5.理解大树无私的爱。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三)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1.引导幼儿说说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
2.组织幼儿讨论:大树心坎里会想些什么?
3.幼儿交流分享爱妈妈的方式。
结束:教师鼓励幼儿大声说出对妈妈的爱,进一步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爱心卡上将爱妈妈的方法画下来。
家园共育:回家说句妈妈爱听的话,做件让妈妈高兴的事。
活动反思:
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大班社会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背景
在以往认识少数民族只是通过图片向幼儿介绍,幼儿感到很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设计了本堂教学活动,让幼儿看看,认认,讲讲,跳跳中,学习认识蒙古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蒙古族的名称,居住地,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2、知道蒙古人也是中国人,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及服饰特点。
2、区分蒙古人和汉族人的服饰。
活动准备
1、男,女蒙古族服饰各一套,录音机和磁带(友谊舞曲和蒙古族舞曲)
2、幼儿学会跳(友谊舞)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起幼儿观察认识蒙古族的兴趣。
师:今天班级来了两名远方的小客人,你们猜猜他们是谁?请两位穿有蒙古族服饰的幼儿边听音乐边跳舞来到幼儿面前。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是那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然后两位小朋友自我介绍:我是蒙古族的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1、认识蒙古族的居住地,知道他们是中国人,是少数民族。
请两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居住的。问:蒙古是哪个国家的?蒙古人又是哪个国家的'人?为什么?
教师小结:各民族朋友是一家。
2、认识蒙古族的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请幼儿分别比较汉族小朋友和蒙古族小朋友的服饰有什么不同,从中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请幼儿跟蒙古族小朋友齐跳《我也骑马巡逻去》,使幼儿知道蒙古族人能歌善舞,会摔跤,骑马,射箭等。
三、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友谊舞》和两位蒙古族小朋友边唱边表演,表示各族人民是一家,相亲相爱不分离。
活动延伸:
1、观看电视录像或图片,继续向幼儿介绍蒙古族的生活。
2、请幼儿绘画各民族小朋友的画像,通过画像进一步区分各族小朋友的服饰不同。
教学反思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01-12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03-09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0
大班社会教案12-24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1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1
大班社会象棋教案06-10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1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