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9 07:31:01 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理念:

  抓住小学生语感形成的心理机智和规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为基础,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品词、品句,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10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中央电视塔的外型特征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处。

  4、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中央电视塔的外型特征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处。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认识塔

  1、教师板书: 塔 请同学读一读这个字。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塔?说说它的样子。

  3、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著名的电视塔吗?老师告诉你们,我国有 3 个著名的电视塔:第一个是上海电视塔,叫东方明珠;第二个是天津电视塔,简称天塔;第三个是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塔”。教师接着板书:神奇的。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这个神奇的塔是什么塔?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塔?)咱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感知——了解塔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试读课文,读准字音。找一找,这座神奇的塔叫什么名字?

  2、再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把课文读流利。

  4、指名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都是谁发现了中央电视塔的神奇之处?

  三、研读品味——熟悉塔

  (一)整体感知塔

  1、明确中央电视塔的位置。

  2、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3、图文对照理解“耸立”一词。这塔很高很高,你们能把它读出来吗?自己试试。

  4、指名读。

  5、教师也想读读行吗?教师范读。你们听出什么了?(听出这座塔特别高)

  6、学生模仿读。

  (二)蓝天眼中的塔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在图上画不同的东西:画太阳,画白云,画小鸟,还可以画小树、房子等。画在哪儿,是关键,由此帮助学生体会塔高耸入云,站在塔上看,房子、小树就像积木块。

  3、多种形式练读,体会塔的高。

  (三)太阳眼中的塔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夜晚时的塔?(多媒体出示夜晚时明亮的'电视塔)。看了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

  3、你们见过宫灯吗?(多媒体出示宫灯)请同学说说宫灯是什么样子的。

  4、为什么要说这圆圆的塔楼像宫灯呢?(塔楼与宫灯有相似之处)

  5、教师小结:当两种事物间有相似之处,就可以用比喻的手法,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

  6、请同学们用“……像……”说话,体会塔的美。

  7、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体会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

  8、同桌读,指名读。

  (四)孩子眼中的塔

  1、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我眼中的塔是什么样的塔?

  2、仿照“中央电视塔上有……还有……”说话。

  3、(课件出示旋转餐厅、了望塔),请同学说说旋转餐厅和了望塔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结合图介绍中央电视塔的结构。

  5、小组比赛读这一段,体会塔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五)大人眼中的塔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妈妈说了些什么呢?

  2、妈妈说这塔很神奇,为什么这么说?(生:这个塔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

  3、“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平时的生活说一说吗?

  4、教师简介中央电视塔的功能。

  5、同桌比赛练习读这一段,体会中央电视塔的神奇作用。

  6、展示读,学生评价。

  四、美读欣赏——赞美塔

  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2、欣赏中央电视塔的图片,感受塔的外在美。

  五、诵读积累——留住塔

  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按课文内容填空,为积累语言服务。

  3、背诵课文。

  六、拓展延伸——丰富塔

  1、引导探究性学习。

  2、指导课外阅读。

  七、总结

  谈谈学习课文后,你有了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神奇的塔

  蓝天 高

  太阳 美

  我 让人快乐

  妈妈 神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按顺序、抓特点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

  2.训练学生大方的仪态,使用规范普通话讲解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按顺序、抓特点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

  教学难点:

  说话通顺、连贯,清楚明白。

  教学准备:

  老师:家乡图片及有关课件,制作若干“导游证”的挂牌。

  学生:搜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

  1.教师播放家乡的的风光图片,画面要美,同时适时介绍。

  2.看了图片感受如何?学生自由表达。

  二、教师示范解说

  1.(教师佩带“导游证”)瞧,这就是“导游证”。有兴趣听听我这位导游员给各位游客介绍我的家乡吗?

  2.教师以优美的语言,抓住家乡的特点来解说。

  3.我介绍得怎样?(提示生从顺序、是否抓住了特点、语言的优美、仪态等方面加以评价)

  三、情境“导游招考”

  1.师:是啊,谁不说咱家乡美呢。咱们的家乡著名的景点有╳╳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个。家乡的民风民俗引人入胜,多姿多彩的地方文艺令人倾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据不完全统计,单是去年的国庆长假,我们家乡就迎来╳╳人的游客,旅游收入达到╳╳元。面对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这可让我们旅游局的同志犯愁了,因为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又要来临了,可是我们的导游不够。现在他们委托我招考一部分学生做“小导游”,这也许会是我们家乡旅游的又一个特色呢?你们愿意来应聘吗?

  2.课件创设招聘现场气氛,闪现跳动变体字“导游招考开始啦!”,再呈现下列考题

  应聘考题

  我是外地游客,从来没有来过贵地。这次国庆长假来,要呆三天,想把贵地最有代表性的景点都游完。请导游为我安排一个最合理的游览线路,并请导游给我介绍一下,为什么这样的线路最合理,这些景点的代表性是什么。

  3.自己练说。

  (1) 三天时间不短,我打算给游客推荐哪几处必须得去的风景或名胜?为什么要推荐这几处呢,它的特点是什么?

  (2)安排三天时间的游览,先游哪处,后游哪处最合理?自己设计几套方案,看哪套方案最合理。想一想,如何给游客说明,我为什么这样安排。

  4.分别练说,同桌相互提建议,再改进自己的说词,准备上台接受考试。

  5.先由一位应聘考生登台应考。教师与学生担任评委和游客。游客对导游没讲清楚或想了解的.地方要进行问询。

  6.评一评:这位导游的游程安排合理吗,景点最具有代表性吗?

  师:各位游客,满意吗?哪些游客愿意随这位导游到家乡来旅游呢?说说选择这位导游的原因。(如果学生喜欢,要总结这位导游的解说经验;如果不喜欢,也要总结“如何做更出色的导游”)

  7.师生共同小结“如何做出色的导游”:作为一名导游,一定要有大方的仪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语言优美,具感染力。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时要按顺序、抓特点,才能吸引游人。

  8.分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组织应聘考试,学生在组内轮流担任“应考导游”和“游客”、评委。组内评价,大家认为符合导游要求的由班级统一发“导游证”。

  四、小导游大擂台

  1.师:刚才已经产生了这么多的小导游了,我想旅游局一定会很高兴的。不过,小导游真正要在国庆长假中上岗,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要处理,一个真正的好导游,必须要学会应付处理各种问题。下面我们将继续对导游员进行新的测验,这一轮测验就是“小导游大擂台”。

  2.教师把事前准备好的情境试题分发给各组的“游客”,然后根据试题来分组活动,临场考察“导游员”的应对能力。

  情境考题

  1.我是外地人,我已经来过贵地,这次国庆长假来主要想深入一个特色景点,打算在这里慢慢游览一天。小导游,你觉得选哪个景点好,这个景点好在哪里?能不能把你认为最有特色的几个景点先介绍给我听听,我觉得哪里最美就走哪处。

  2.我是本地人,本地的景点都游过了,这次国庆长假主要想出去换一换心情,因为平时工作学习实在太忙了。小导游,你打算怎样给我安排呢?怎样介绍呢?

  3.国庆长假中旅游,人太多。导游:我这次游得很不尽兴,看得不周详,该去的景点都没有去完,你看怎么办?

  4.各小组人员轮换“导游”和“游客”的身份,再进行情境考试,再评价。看谁的表现最优异。

  5.全班交流:自己组的评选结果是什么,那几位导游遇到了怎样的情况,又是怎样处理的。其他组的同学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有关同学问询。

  五、评选优秀,总结全课。

  经过大家的充分讨论交流,评出几位最佳导游,教师给他们颁发“优秀导游证”,并总结全课,提出希望,结束本课教学。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1、 谈话: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就在20xx年的10月,我国发生的一件震惊国内外的事吗?多么让人骄傲、多么让人自豪的一件事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早已不再满足在地球上生存,想在宇宙太空开辟一个新的生存空间,我国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神舟6号”的发射成功,预示着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2、 播放“神舟6号”发射情景,学生观看。

  3、 谈话: 同学们,当你又一次看到那让你久久难忘的场面,此刻的你想说些什么呢?

  4、 谈话: 同学们,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一起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好吗?那就请同学们做好“升空”的准备吧……同学们,我们就要升空啦,准备好了吗?现在进入升空倒计时——5、4、3、2、1,发射!

  【设计意图】

  首先抓住目前的热门话题“神舟6号”展开教学,当学生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学生一定会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问题要问,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天文的爱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由“神舟6号”的上天,引发学生到宇宙中去看一看神奇宇宙的欲望,于是教师带领学生驾驶虚拟的“宇宙飞船”“升空”,学生可以用鼠标点击各种按钮,观察各种仪表的显示情况。当学生“起动”发动机,操纵“宇宙飞船”“起飞”,计算机会模拟出“宇宙飞船”的各种姿态,并且显示宇宙太空的情景,同学们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太阳系。如此可以产生壮观的立体感觉,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同时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探索无穷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提高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二)认识太阳系的教学课例

  1、 谈话: 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板书: 太阳系),请同学们“乘着宇宙飞船”仔细地观察太阳系,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

  2、 学生“驾驶着宇宙飞船”观察太阳系。

  3、 (教师带领学生将宇宙飞船靠近地球)谈话: 费俊龙、聂海胜就是乘着“神舟6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76圈后,成功返回了地球。

  4、 交流观察到的天体的情况,如行星、彗星、流星体等。

  5、 复习上一节课对九大行星的初步了解,概括九大行星的特征。教师随机出示板书:

  最名不副实的——水星

  自东向西倒着行的——金星

  人类的家园——地球

  太空中的小地球——火星

  行星中的“老大哥”——木星

  戴着“项链”的——土星

  躺着打滚的——天王星

  用笔尖计算出来的——海王星

  最小最远最冷最神秘的——冥王星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3.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4.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1)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渺小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2.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裹着 渺小 矿物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二、精讲训练

  1.精讲第一段

  (1)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3)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4)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2)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

  3.精讲第三段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2)这样做的后果如何?(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l)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科学家已经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措居住的第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2)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指导朗读第四段课文。

  5.精讲第五段

  (l)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人关系?(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

  (3)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渗透德育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不应拘泥守旧,要学会变通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小“金钥匙”一边读一边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尝试诵读文言的寓言故事,文白对读,趣味诵读。

  3、通过学习,感受文言魅力,学生对文言文有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学习小“金钥匙”一边读一边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尝试诵读文言的寓言故事,文白对读,趣味诵读。

  2、懂得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导学案设计:

  1、读——仔仔细细阅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理解——对照译文,理解句子,了解课文内容。

  3、质疑——有什么疑问,标注出来。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活动:

  聊一聊买衣服或鞋子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猜字揭题。(观察课文插图“履”。) 【板书“猜”】

  2、介绍作者:(先让学生介绍,教师适当补充)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 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现存55篇。他提倡法制,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

  二、试读质疑

  (一)质疑并检查自学情况

  1、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2、检查预习。

  ①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读,正音。

  ③学习多音字:度、宁。生字:罢。

  (二)理解故事大意

  1、古文译文对照读。【板书“对照译文”】

  2、理解课文大意。

  3、说说寓言的主要内容。

  (三)趣味读文

  1、读出节奏——跟读、摇头晃脑读。

  ①听范读。

  ②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③全班合作跟读。半句半句读,古文——译文。【板书“反复诵读”】

  三、研读交流

  1、默读思考。把难理解的地方标出来,并小组讨论,试着解决。)

  (1)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2)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板书“且置履”。随文了解“坐”——“座”】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卖一双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他走到集市上时,忘记拿量好的尺码。)

  (3)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他拿起鞋子,才说:“我忘记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买成。)【板书“不得履”。随文了解“反”——“返”。】

  (4)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板书“宁信度,无自信”】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分角色朗读本文。

  3、讨论:最终这个郑国人没有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你觉得这个郑人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你从中感悟到什么?(做事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从实际出发。)【板书“从实际出发”】

  四、拓展延伸

  可见这个人真是“固执至极”别人劝也听不进去。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五、总结升华

  看来文言文,用字不多,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是“字字珠玑”。所以我们学习文言文课采用“猜、对照译文、反复诵读”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扩写。注意写出当时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

  板书设计:

  郑人买履

  且置履 不得履

  宁信度,无自信

  (从实际出发)

  (副板书)文言文:猜、对照译文、反复诵读)

  【教学总结】

  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学生读不懂文言文主要原因是古文中有些字词意思和现代文有所不同,所以扫清字词障碍,是学习的基础。在学生读通全文的基础上,我把课文中几个有难点的字用课件出示,有一个句中出现两次却意思不同的字“置”,有通假字“坐”“反”,有多音字“度”,学生弄懂了这些关键字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就非常容易了。

  教学过程中,重视了方法的引导。比如:在学习“置”时,我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古文中的意思,又相机出示了两个现代使用的词“置身事外、置办家具”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理解他们的意思,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另外,在学习课文伊始,我就让学生首先回忆过去学习古文的方法,并要求他们使用这些方法自学课文,使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还掌握了方法,实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朗读贯穿始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层次阅读。首先是让学生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是标出停顿,读出节奏;并在学文过程中,变换各种形式的读,如:体会人物心情读,分角色读,译文原文对照读等。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中,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读出古文的韵味。这样层层推进,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也把“以读为本” 落在实处。

  课堂充满乐趣。古文本来是比较枯燥的,如果逐字逐句理解课文,课就会感到乏味、单调。为了增加趣味性,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课件出示一段无声的幻灯片,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原文配音。学生看着有趣的画面,非常兴奋,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并不是让学生按译文复述,而是要求他们加上联想和想象,再运用适当的动作和表情讲一讲这个故事。结果学生们学得是兴趣盎然。

  尽管精心备课,但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足之处:

  在刚开始上课时,我让学生比较古文和现代文的不同之处,有学生说:“古文有词语颠倒的现象。”我很高兴地总结她的发言“这是语法规范不同。”在学习课文的最后,我提问“谁能告诉郑人买鞋子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用脚去试。”“我们学了古文,这句话用古文怎样说?”学生经过思考, 回答“试之以足。”这时,我忘记点出这是词语倒置现象,还可以说成“以足试之。”这里本来是可以让学生对古文的词语倒置现象加深印象的时候,我却忽略了,下课后非常后悔。这不是课前的预设,所以课上出现新情况就没有及时调整,还是课堂机智不够,这还是以后需要“修炼”的地方。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积累语言。

  2、感受五花山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仿照课文的表现形式,续写五花山的冬天。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感受五花山美丽,激发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续写五花山的冬天。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要请你们欣赏美景。你们期待吗?(配乐图片展示)美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同样是风景优美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五花山。揭题(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

  (二)引入五花山

  学生自由读文,了解内容,理清脉落。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把

  你喜欢的句子多读两遍,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同学们,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叫五花山?课文写了五花山哪几个季节?(师相机板书:春、夏、秋)

  (三)走进“五颜六色”的五花山,畅谈美

  1、了解春、夏两季五花山的颜色 。 出示描写五花山春天的句子,指名读,并用一个词语概括五花山的春天。(绿中透黄) 出示描写五花山夏天的句子,指名读,并用一个词语概括五花山的夏天。(绿意浓浓) 女生读春天、男生读夏天。

  2、感受五花山秋季的五彩缤纷。 过渡:同学们,春天的五花山是绿中透黄,夏天的五花山是绿意浓浓,那么秋天的五花山还是绿色的吗?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你看到了哪些不同的颜色?用“——”划出表示色彩的词。指名回答(金黄色 火红色 紫红紫红 翠绿)找出这些颜色所含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

  3、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 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 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

  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 只有松柏不怕 联想的写作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也使文章更加优美。 那么多的颜色,你还会用哪个词来形容它的颜色呢?(五彩缤纷)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五花山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五彩缤纷,什么是多姿多彩,此时此刻你想发出这样的感慨呢?(美不胜收)请全体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吧。在熟读的基础上,课件欣赏秋天的五花山。

  (四)合理想象,写下美文

  过渡:秋去冬来,转眼间,五花山的冬天来临了,(出示一张冬天的图片)请你展开想象说说五花山的冬天。 先指名学生说 ,然后让学生写下来,开头是:冬天,一场雪过后,五花山 (写一句、二句均可) 然后交流 ,并用一个词语概括五花山的冬天,并板书(冰天雪地) 。 同学们,我们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首小诗,齐读板书。

  (五)拓展延伸,热爱家乡

  欣赏家乡美景(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六)布置作业

  写一段文字来赞美家乡。

  板书设计:

  五花山

  春来 绿中透黄

  夏至 绿意浓浓

  秋到 五彩缤纷

  冬临 冰天雪地

  课后反思:

  我设计整节课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来完成。基本按自己的预想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但还有点遗憾是:没能让学生充分地运用联想、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说话练习,学生对这些方法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应该尽量地多一些时间来让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练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07-20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