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8-01 08:41:3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教案9篇(优秀)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教案9篇(优秀)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内容与要求:

  1、感知秋天的季节特征,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变化。

  2、了解秋季人们如何收获,乐意参加各种收获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活动名称:树叶

  活动目标:1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

  2尝试使用音乐符号来替代他物并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红色和黄色的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流秋天的秘密(关注:幼儿的想象力)

  1教师:深秋到了,你们在路边发现什么多了?

  2教师:树叶宝宝都飘落了下来,你们觉得树叶宝宝会飘到哪里去了呢?

  师总结:树叶宝宝飘到了这么多地方,他们感到非常的快乐。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小黄叶和小红叶来做客,我们用歌声来欢迎他们好吗!

  2小红叶说我的颜色是红红的,我和mi宝宝是好朋友,小黄叶说我的颜色是黄黄的,我和sol宝宝是好朋友,请你仔细听一听钢琴妈妈和谁做好朋友?如果你听到的是mi宝宝请你站到小红叶那边去,如果你听到的是sol宝宝请你站到小黄叶那边去。

  师生合唱歌曲《秋天》,最后弹到mi或sol音上,幼儿站到相对应的树叶前。

  3请你找一个树叶宝宝做朋友,并向他们打个招呼。

  第一遍:我们再听听看这是是谁的朋友来了。歌曲《秋天》,mi,mi,mi,这是谁的朋友啊(小红叶),小红叶和mi宝宝是好朋友,那让我们手拉手围个圆圈圈,一起数数有几个好朋友。

  第二遍:幼儿手拿树叶边飘边唱歌曲,sol,sol,sol。

  教师总结:今天钢琴妈妈找来的小黄叶和小红叶是一样的。

  4教师:请你找一个跟自己不一样颜色的树叶宝宝,想想你要飘到哪里去?

  幼儿回答自己飘到了哪里。

  重复一遍

  三送树叶回家(关注:幼儿游戏的规则意识)

  教师:天已经很晚了,小黄叶和小红叶该回家了,你们准备用什么交通工具来送他们?

  教师:我们请两位司机来送他们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2、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三、活动结束: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小百科: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松鼠找松果",在学完这首歌曲之后,我发现幼儿很喜欢这首歌曲,而且对唱唱跳跳很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音乐游戏。本次活动,我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松鼠采松果的情景,围绕着音乐游戏展开,尝试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作为刚刚升到中班的幼儿,游戏规则意识不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幼儿的游戏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并能在游戏中遵守。

  2、体验与同伴一起玩《小松鼠找松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小松鼠找松果》。

  2、松果、松树图片。

  3、前期经验:会唱歌曲《小松鼠找松果》,并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活动关键点:知道游戏规则,能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嘴巴尖尖像老鼠,一身茸毛尾巴粗。爱在森林里边走,爱吃松果爱上树。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

  师:对,是小松鼠。我们最近学过一首小松鼠找松果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

  (播放音乐,共同演唱歌曲)

  二、开展音乐游戏

  1、幼儿学习松鼠的舞蹈动作。

  2、跟着音乐跳舞。

  3、教师扮演松树爷爷,要点:站直、手举高、风吹来摇一摇。

  3、幼儿观看老师分角色扮演小松鼠、松树爷爷,观察松树爷爷是怎么将小松果给小松鼠的。

  4、幼儿分角色扮演小松鼠、松树爷爷,注意每只松鼠找一棵松树。

  5、师找一名幼儿合作游戏,并交换角色,请其余幼儿观察。

  6、师幼一起游戏。

  7、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解决。

  三、结束松鼠宝宝,我们采了好多松果是吗?这个冬天不用愁了,带上你们的松果我们准备过冬去咯!

  活动反思:

  《小松鼠找松果》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歌词也非常易于理解,非常适合中班孩子,有象声词、有对小消松鼠的动作描写非常形象生动。孩子听了这首歌曲,非常容易理解,也非常感兴趣。很快能把旋律哼出来,在熟悉旋律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音乐游戏发展了幼儿的音乐能力,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望。本次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望,幼儿听到她所喜欢的歌曲会情绪非常快乐,有时会手舞足蹈。本次活动幼儿在表演时对幼儿活泼快乐情绪的培养和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次活动是全班幼儿一起进行的,体现了集体性,而且还有分角色表演有的幼儿表演松鼠有的幼儿表演松树,需要相互配合,生生间的合作才能很好的完成。幼儿也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歌曲。

  在这次活动中我觉得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有:

  1、音乐的节奏过快,缺少音乐伴奏

  每次在音乐活动中我都会用很多的时间来寻找合适的音乐,但很遗憾的是在网上并没能找到合适节奏的音乐,导致孩子们在活动中缺少随乐表演的经验,总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歌曲,放手的太少。

  2、游戏规则的把握

  本次活动是一节音乐游戏,有一定的规则,本来定的规则是听到最后一句歌词时,松树爷爷才能把松果交给小松鼠,可是少部分孩子迫不急待,还没唱到最后一句时就已经把松果拿出来了。下次要注意在讲游戏规则时还要更清楚些。

  3、幼儿满足于游戏,动作不到位

  有些孩子注重满足游戏,在做动作方面不是非常到位,急于求结果。因此教师在教授游戏动作时可以在详细一些,就是在本次活动的第三环节时要把握得更加好一点让幼儿多练习几遍。这样对后面游戏环节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因幼儿对动物了解较为缺乏,所以制作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会读儿歌。

  2、幼儿理解并会认:金鱼美丽这两个字宝宝。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会读,难点是理解儿歌含义。

  活动准备

  1、制作小金鱼的头饰

  2、金鱼以及美丽这两个字宝宝的字卡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着老师随着音乐进入教室,并做课前律动。

  (二)引入课堂(括号里是小朋友说的话)

  1、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魔术箱,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魔术箱里有什么啊?(想)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魔术箱里到底有什么。老师就从魔术箱里变出一张图片。

  2、让小朋友们观察图片。(引出教学挂图)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图上面有什么啊?(金鱼)金鱼长什么样子啊?(圆圆的眼睛,大大的肚皮)金鱼生活在哪里啊?(水里)那小朋友再想想图上的小金鱼在做什么啊?(玩,做游戏)

  3、引入儿歌

  (1)教师示范读

  (2)幼儿跟读

  (3)幼儿跟着老师边做动作边读儿歌

  4、认识字宝宝

  (1)今天小金鱼跟我们玩得很开心,它们还送了礼物给我们,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啊?(想)出示字卡,幼儿跟读。

  (2)游戏一(摸摸字卡)

  教师手里拿着字卡,走到幼儿面前,请小朋友摸摸字卡并读出字卡上的字宝宝,读的对的小朋友就用字卡亲亲他。并把字卡送给读得棒的小朋友。

  游戏二(送字宝宝回家)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字卡,并在黑板两边贴出金鱼、美丽两个字宝宝。让幼儿跟着音乐把字宝宝送回家,并贴在相应的`位置。

  (三)课后总结

  今天小朋友真棒!小朋友们学习了小金鱼这首儿歌,并且还学会了儿歌里的:金鱼、美丽两个字宝宝,还知道了金鱼的样子,那请小朋友们回去把这首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四)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教学反思

  1、幼儿对本节课内容掌握还可以,字宝宝掌握得较好,基本上理解儿歌的含义。

  2、教具做得不够好,幼儿不是很感兴趣。

  3、与幼儿的互动较少,应该要多一点。

  小百科:金鱼在我国观赏鱼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鱼体态优美、品种繁多,其体色有红、黄、蓝、紫、黑、白、双色、三色、五花色等,其体形有狮头、高头、水泡、龙睛、绒球、珍珠鳞、蝶尾、虎头等。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随乐玩唱的过程中,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尝试创编不同的"盖房子"的动作。

  3、明确游戏规则,学习跟着领头人的节奏进行不同的盖房子的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歌曲《盖房子》,观察过建筑工人盖房子,玩过盖房子的建构游戏。

  2、资源包材料:教学cd《盖房子》。

  3、用牙膏盒做的砖头人手一块,盖房子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教学cd,复习歌曲《盖房子》。

  二、调动生活经验,创编盖房子的'动作。

  --建筑工人叔叔们有什么本领?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盖房子的情景。

  --提问:这时在干什么?你能用动作学一学吗?

  鼓励幼儿有节奏地创编砌砖、抹墙、盖房顶的动作和造型。教师适时配唱。

  --播放教学cd,请幼儿边唱边将创编的动作组合起来完整表现。

  三、游戏:盖房子。体验与同伴共同玩唱的快乐。

  --教师介绍玩法与规则。

  玩法:全体幼儿分为两组,每组一位领头人,其他为建筑工人。建筑工人手拿砖头,跟着领头人的节奏,边唱《盖房子》,边随乐有节奏的沿顺时针的方向依次传递砖头,最后一名建筑工人要将传递的砖头砌起来,盖成房子。唱到最后一个乐句是,停止游戏,欣赏各组盖的房子。

  规则: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砖头必须传到下一个的前面。

  --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围成圆圈,各选一个领头人,共同游戏1-2次。

  --幼儿自评游戏情况:你们觉得自己玩得怎么样?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加快歌曲节奏,再次游戏。

  四、在教师逐渐变轻变慢的歌声中放松休息,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小闹钟,快唱歌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学会听间奏,初步学唱歌曲。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性格。

  活动准备:

  兔子头饰1个、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支、场地上布置大小圆圈、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练声通过复习歌曲《小闹钟,快唱歌》来练声。

  二、熟悉歌词1.教师以兔妈妈的形象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为理解歌词打基础。

  2.教师以游戏形式朗诵歌词,帮助幼儿整理歌词。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4.幼儿朗诵歌词。

  三、熟悉歌曲旋律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节奏边拍手边朗诵歌词。

  2.完整地欣赏音乐。教师依次在幼儿前面经过,边走边吹泡泡,幼儿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泡泡。

  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诵歌词。游戏《装泡泡》: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朗诵歌词,走成一个大圈,音乐停,幼儿立即站到地上的圈圈里。

  四、学唱歌曲1.幼儿自己尝试把歌词填到歌曲旋律里。

  2.教师清唱,让幼儿完整地感知歌曲。

  3.分句练习,加深对歌词的印象。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分句练习。

  4.了解歌曲中的间奏,演唱歌曲。告诉幼儿歌曲中有两个地方不唱歌词,只有旋律,叫间奏。师生一起演唱歌曲。

  五、尝试创编歌词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泡泡的感知,创编歌曲中的第二句"有大也有小"。

  六、幼儿随歌曲录音,自由吹泡泡,结束。

  创新点:

  1.让幼儿自己学唱歌曲。本次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歌曲教学中分句教唱和整体教唱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歌曲本身简单、生活气息浓,富有情趣的特点,采用游戏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玩中理解和学习歌词,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幼儿兴趣逐渐高涨,抓住这个时机,让幼儿尝试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填词演唱,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自主地学唱歌曲。

  2.幼儿自主地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在引出吹泡泡的主题后,就以兔妈妈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应来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然后逐步退出引导者的位置,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学习、使幼儿在体验游戏活动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歌唱活动的乐趣。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愉快地演唱歌曲,掌握节奏,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

  2、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大胆想象,尝试改编歌词。

  【教案准备】电脑、课件。

  【教案过程】

  一、练声游戏。

  师:宝宝们,小鸡是怎么叫的呢?(叽叽叽)那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吧!

  3 — 1 — ∣ 3 3 3 4 5 —‖

  师:小 鸡 小鸡 怎样 叫?

  3 — 1 — ∣ 3 3 3 4 5 —‖

  幼:叽 叽 叽叽 叽叽 叽。

  咦,小鸭又是怎样叫的呢?我们也来唱一唱。

  二、跳到我这里。

  师:你们唱的可真好听呀。老师真想抱抱你们,可是现在老师和你们之间有这么一段距离,你想怎样来到老师这里?(小鸟会飞到老师这里,你会怎样到老师这里呢?)

  幼:我想走过去。

  幼:我想跳过去。

  师:那你能用“1— 2—∣1 2 3—‖”的节奏,到老师这里吗?(拍手、出示图谱第一行)

  老师也加入(…)抱一抱呀!

  谁有不一样的方法到老师这里?

  这位小朋友是听着节奏来到老师身边的,我喜欢的。

  三、玩两两合作游戏《跳到我这里》

  1、师:刚才老师和宝宝抱在一起,你也想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吗?

  那你可要仔细听这段音乐了。(放音乐)

  2、师: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歌里面唱了什么?那老师来唱一遍,这次可要听仔细了。教师清唱并拍出节奏。

  3、宝宝跟着老师轻轻地唱一唱,小手拿出来。

  师:红色的脚印唱得慢,蓝色的脚印唱的稍微快一点。注意小手是这样拍的1—2—∣123—‖

  最后一行再来试一试。

  4、跟着琴声唱,听听看谁的声音最好听。(弹琴)

  四、游戏《跳到我这里》

  1、这首歌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呢,你想不想玩呀?先看好老师是怎么跳的!(点着图谱)前面2个红脚印跳得慢,后面3个蓝脚印,连起来跳得快一点。唱得时候就是跳跳跳到我这里,停住不动,跳跳跳到我这里……唱完最后一句时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

  2、都知道怎么玩了吗?那我们来试一试。(播放配乐)

  3、我喜欢按照节奏来跳的小朋友。在跳的时候我还发现有的宝宝没在唱,小嘴巴动起来。等会请小朋友边唱着歌边跳到老师这里,注意哦!一定要唱到“朋友啊,跳到我这里”小朋友才能跳到老师这里。(播放配乐)

  五、幼儿创编歌词。

  师:小朋友除了边唱边跳来到老师这里,还可以怎样来到老师这里?

  幼:我飞到老师这里。幼:我爬到老师这里。

  师:好!那我们把飞(爬)的方法,唱进歌里吧!(不做动作)

  师幼一起跟着音乐一起演唱创编的歌曲。

  六、结束活动,回到教室我们再一起唱一唱好吗?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认识、理解节奏标识,并大胆地进行尝试、表现。

  2、增加对节奏的兴趣,并在说说、唱唱、玩玩中体验郊游的乐趣。

  重点:认识“音乐火车”,并尝试用小手、小脚表现节奏。

  难点:共同探索用不同肢体语言表现由小手、小脚、空白标识所组成的“音乐火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深化幼儿对前期秋游的印象;激发幼儿用一句话有节奏地说说秋游的所见所闻。

  环境准备:

  1、 在活动过程中穿插音乐《郊游》,营造一种到野外郊游的氛围。

  2、 画有小手、小脚的红、蓝、绿三辆“音乐火车”。每辆“火车”有8节车厢,小手、小脚有规律的层层递进排列。

  如:

  红火车:拍空拍空拍空拍空

  蓝火车:拍拍空空拍拍空空

  绿火车:拍拍跺跺拍拍跺跺

  活动过程:

  一、唱唱、说说秋游——回顾秋游见闻

  (一)入场。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

  师:让我们唱着歌、跳着舞,一起去郊游!(复习演唱、表演歌曲《郊游》)

  (二)说说秋游。

  师:请用一句话,有节奏地说说你在秋游时看到了什么?

  例:秋 天啊∣ 秋 天∣ 树叶 轻轻∣ 睡地 上‖

  × ××∣ × ×∣ ×× ××∣ ×× ×‖(拍手)

  (会有个别幼儿在组织语言时,未能顾及到节奏的合理性,产生了节奏混乱的现象,此时,教师可以请其余幼儿一起来帮助他解决问题,如:字多的句子可以说的快一点,字少的可以说的慢一点,这样一来,有效地增强了孩子的节奏感)

  二、认识“音乐火车”——理解节奏标示,并大胆探索、表现

  (一)、认识红色音乐火车(初步认识简单的节奏标识)

  师:小手的可本领真大!可以拍出这么好听的节奏!让我们请小手坐上音乐火车去郊游吧!(出示红色音乐火车)

  重点提问:

  1、 这列火车有几节车厢呀?(8节)有几只小手坐上去了?(4只)

  2、 有小手的车厢可以怎样表示?空的.车厢呢?(幼儿自主想办法表达表现)

  小结:看到小手的车厢拍一下,空着的车厢可以用拍肩、拍头等的办法来“等”一下。

  3、师:让我们来试试看,跟着音乐,开一次吧!

  (二)、认识蓝色音乐火车(进一步探索两只小手+2空拍的节奏型)

  师:又有一列火车出发啦!(出示蓝色音乐火车)

  重点提问:

  1、这次的小手坐在哪节车厢里呀?(幼儿观察并回答)

  2、试试看发动这列小火车。(幼儿尝试:从个别到集体)

  (三)、认识绿色音乐火车(探究既有小手,又有小脚的节奏型该如何表现)

  师:绿火车说,我也要一起去郊游!让我们一起来发动它吧!(出示绿色音乐火车)

  重点提问:

  1、这列火车有什么不一样呀?(出现了小脚)

  2、看到有小脚的车厢可以怎样呢?(幼儿会想出跺脚、踏步等动作,教师对于幼儿的想法都可请大家进行尝试。最后得出结论:跺脚的动作比较适合。但一定要记住,连续跺脚两次时,一定要左右脚交替进行,这样才能使火车先前走哦)

  小结:坐上音乐火车,我们不但可以拍手,还可以跺脚哦!

  三、游戏:去郊游

  师:你们真棒!3列火车都开动了!让我们用今天学到的新方法,乘着音乐火车去郊游吧!(在音乐《郊游》中变换3列音乐火车,幼儿跟随音乐表现。)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前段时间,天气一直阴雨绵绵,几次在运动时,下起了毛毛细雨,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春雨,以及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孩子们的兴趣特别浓厚。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春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幼儿演唱,结合幼儿的热点话题与主题进展,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欣赏——学唱——表演,我将采用情境化的语言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在演唱歌曲中,重点关注幼儿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春雨和种子,通过情境性的语言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生机。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春雨和种子。

  2.感受下春雨的'情景,知道春天是种子发芽的季节。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通过歌词感受春雨的特征

  1.师弹唱第一段

  你听到了什么?

  春雨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沙沙沙)

  小结: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

  种子在干什么?(在说话)

  它在说什么?(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小结: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二、学唱歌曲——运用歌词唱出旋律

  1.你们也会像老师这样唱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清唱,注意声音的柔和、整齐。

  2.欣赏第二段

  (1)小朋友唱的真不错,听春雨又开始在下了,这回它又是怎么说的呢?(哎哟哟,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

  (2)请幼儿跟着老师再次清唱。

  3.引导幼儿跟着琴声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根据自己对春雨的认识运用动作进行表现

  1.和幼儿一起讨论动作。

  2.跟着音乐表演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动作优美。)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15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9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0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06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1

中班音乐教案06-15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06-12

【荐】中班音乐教案06-12

【热】中班音乐教案06-12

中班音乐教案【热】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