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6 13:54:38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5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幼儿《新刚要》指出科学教育不仅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要将她们天生的好奇心转化成为求知的欲望,使幼儿永保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春天到了,许多昆虫陆陆续续的出来活动,蝴蝶也开始忙着采蜜。为了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界动物的特征,学会有目的、有顺序、连续地观察简单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而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界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知道蝴蝶成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

  课件、“蝴蝶飞”音乐、蝴蝶头饰、毛毛虫玩具、蝴蝶演变过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谜语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蝴蝶)

  二、听故事,让幼儿了解蝴蝶生长的过程。

  1、欣赏美丽的蝴蝶的图片,出示毛毛虫玩具引发问题。

  2、毛毛虫与蝴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看图片听故事了解蝴蝶生长过程。

  三、互动模仿游戏,通过排序加深幼儿印象,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跟着故事的节奏模仿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通过排序让幼儿理清思路加深印象:卵—幼虫—蛹—成虫(蝴蝶)

  四、通过欣赏蝴蝶的图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1、欣赏蝴蝶图片,让幼儿感觉色彩、对称的图形。

  2、模仿蝴蝶飞的动作感受美,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热情。

  五、活动延伸: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美丽的蝴蝶。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萌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加深对季节特征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萌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难点:懂得动物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初步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方式及人们过冬的一些办法。

  物质准备:一幅冬季景色图片,若干种动物卡片(燕子、青蛙、小松鼠、兔子、鸡、鸭、蛇等),部分动物头饰,场地布置(树洞、泥洞、雪地、"南方")。

  活动过程

  一、知道动物怎样过冬。

  1。讲述故事《小动物过冬》,提问: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2。游戏:给小动物找过冬的地方。

  ①让幼儿操作动物卡片,在图片上给这些小动物找过冬的地方。

  ②引导幼儿总结这些常见动物过冬的方式, (换皮毛、冬眠、储存粮食、飞往南方等)3。表演游戏:小动物过冬。

  幼儿头戴动物头饰(如兔子、青蛙、燕子、鸡、鸭等),听教师信号,找到场地布置的'过冬的地方:

  ①谁不怕冷,还在雪地上跑来跑去?

  ②谁冬天躲起来睡大觉?

  ③谁躲在家里吃东西?

  ④谁飞到南方去过冬?

  二、关心动物的生存。

  ①我们怎样关心爱护小动物?

  ②我们是怎样过冬的?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注重儿童的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并且本次活动给予幼儿充分自由讨论时间,以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但是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在游戏中,如果在教室内创设几个动物过冬的场景,请小朋友分别扮演一种小动物,然后带上相应的动物头饰,去找到自己过冬的地方,会使课堂的氛围更加的活跃,更能加强幼儿的参与性。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对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

  叶子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活动是他们熟悉的,也是感兴趣的,并能激发幼儿对科学课的兴趣,挖掘想象力,活跃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主要以感知不同树叶的特点为主,并进行分类,借以多种手段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积极想象、大胆表现的能力。

  对幼儿经验能力的分析:

  幼儿对树叶并不陌生,中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能够善于观察,还能产生一些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因此,注重他们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很重要的。活动中以树叶的特征为主线,激发孩子的兴趣,符合了中班孩子喜欢表现自己,能说出自己想法的特点。

  对幼儿学习方式的分析:

  让孩子主动参与观察,积极探索,通过体验过程,交流经验,尝试用多种办法来解决问题,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能充分展示自己,充分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树叶的基本特征,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述。

  2、学习按物体特征给树叶分类。

  3、喜欢在大自然中观察树叶。

  重点

  难点

  1、感知事物的基本特征。

  2、学习按特征进行分类。

  设计理念: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孩子们看到了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树叶。眼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听到他们饶有兴致的`在讨论着与树叶的相关的各个问题。看着他们热烈的讨论着,突然想起了一位教育家说过:为了儿童的健康,我们必须让幼儿接触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为了儿童的精神生命,也必须让儿童的心灵与自然界的包罗万象接触。是的,大自然让孩子陶醉,让孩子充满好奇,这是个多好的素材啊!让孩子自由探索,寻求所要的答案。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让孩子领略自然的过程发现大自然中的植物美。为此,我们围绕着对树叶的探究活动,设计了“树叶的秘密”这一活动。

  设计思路: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初步学习自由探索——在自由探索中寻求答案——通过就留,拓展思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活动,扩展幼儿已有经验的积累。

  师:你们看在老师的篓子里有些什么?

  预设:

  幼儿:树叶。

  师:大家都认识它,那你知道树叶有哪些秘密吗?

  预设:

  幼儿甲:秋天来了树叶就从树上落下来了。

  幼儿乙:有的树叶是红颜色的,有的是黄颜色的。

  幼儿丙:有的树叶大,有的树叶小

  二、幼儿探索、发现叶子的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运用视觉、触觉、嗅觉探索树叶的基本特征。学习用“我发现了xxxx”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除了小朋友刚才说的那些秘密之外,小树叶还有一些其他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科学家,找一找树叶的秘密好吗?

  1、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发现。

  2、交流发现。(引导幼儿用:我发现了xxxxxx进行交流。)

  师:你在叶子身上发现了什么秘密?用什么方法发现的?

  预设:

  幼儿甲:我发现了树叶的边有刺。

  幼儿乙:我发现了树叶的是软软的。

  幼儿丙:我发现了树叶的样子像把伞。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感知叶子的特征。

  三、给叶子分分类。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找到树叶与树叶之间的相同点,根据他们的相同点进行分类。

  1、按特征进行分类。

  每个叶子都有自己的秘密,它们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的地方。现在叶子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分类,你们觉得怎么分它们才不会打架呢?

  (分类标准要强调,要以叶子的个特征、相同点为标准进行分类。)

  预设:

  幼儿甲:我的树叶是大的,那就把大的分在一起。

  幼儿乙:我的树叶边是刺刺的,有刺刺边的树叶分在一起。

  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指导。

  3、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

  四、结束活动。

  小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方法了解了树叶的许多秘密,这些秘密也是你们学来的本领哦,要把它们记在脑子里,告诉你的朋友,爸爸妈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东西它们也有秘密,只要用你的好办法认真观察,你一定能发现很多秘密,学到很多本领。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2、发展求新求异思维

  材料:细绳、橡筋圈、回形针、胶泥、白纸每人一张

  过程:(一)引起兴趣

  老师尝试让纸立在桌上失败,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

  (二)幼儿操作

  1、老师重点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先鼓励幼儿用桌上老师提供的材料帮助纸立起来,看谁用的'方法多,而且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幼儿不用任何辅助材料让纸立起来,同样要用又新又多的方法。

  (二)结束部份

  1、幼儿讲解演示自己的方法,与同伴交流。

  2、老师总结:一张纸能立起来,其中包含了很多科学道理,随着我们不断学习和长大,我们就会明白,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去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评析:这本来是一个科学探索活动,但我发现了其中的创新价值,因而稍作修改运用了一番,效果还不错,幼儿开始用胶泥、回形针、绳子等铺助材料或粘、或卡或拴使纸立了起来,后来没有任何辅助材料了,他们也能用折叠、组合等方法让纸立起来,充分调动的求新求异思维,在活动的最后,有的幼儿还两个、三个合作,将纸组合造型,还取了不少象形的名字,体现了复合思维的萌芽。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圆柱体两个。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同时出示两根木棒,把木棒两端对齐拿手里或立在讲台上,让幼儿观察木棒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粗细的概念。

  2、把3根木棒两两经较,用目测找出最粗和最细的木棒,特别强调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细节,比最细粗些。从而使幼儿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3、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师生小结粗细的特征,让幼儿说出,粗些、细些、最粗、最细等词。

  4、按由细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8、9页的练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目测比较物体或者物体某部分的粗细,分别把最粗,细些,最细的`物体某部分的涂色。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01

中班科学教案01-15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09-30

【荐】中班科学教案02-18

中班科学教案【精】02-21

中班科学教案3篇03-26

动物睡觉中班科学教案09-3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9-24

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6-0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3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