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经典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沙子具有细小、松软、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点,容易诱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但平时,幼儿园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经常是干的或是湿的,而且,玩沙活动大多安排在户外活动时间,因此幼儿在玩沙的时候经常是在重复着铲沙、倒沙和堆沙动作,玩得不丰富,没有创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儿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和湿沙的区别,所以,玩沙活动停留在浅表的动作上,玩法上没有创造性。
目标:
1、使幼儿认识了解沙的特性
2、通过玩沙活动,感受玩沙的乐趣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难点:
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过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小筐子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塑料杯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4、寻找宝藏-一通过用手扒开沙子找玩具的游戏。
二、体验干沙与湿沙的区别:
1、爱喝水的沙-一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捏合上的区别,即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2小组造型活动,体验湿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谈话、讨论,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关于沙的用途:沙纸、沙画、沙球、沙包、沙漏等。
2、害处:沙尘暴、河流泥沙、沙漠等对环境的危害。
延伸:
一、沙能不能种路物:
提供两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给于一定的.阳光;浇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组做好纪录。
二、制作"七色彩泥"。
在细纱中加入水和颜料,混合搅拌,把沙染成多种颜色的沙,然后将彩沙晾干,分层装入或分色装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内。
三、制作"沙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了解海豚的本领,并能进行相关的讨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指示做相应的动作,发展身体的协调运动能力。
活动准备
海豚布偶。
视频短片“海豚”(《动物真有趣》电子书第 2 - 3 页),以及有关海豚帮助人类的录像等。
铃鼓。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 :集体/小组
1. 出示海豚布偶,老师与布偶进行对话:
老师:海豚,请问你住在哪里?
海豚:我原本住在海洋里,后来人们把我和我的同伴带到海洋公园来,为小朋友们表演节目。
老师:你们会表演什么呢?
海豚:我们会表演很多节目,跳高、顶球都难不住我们。
2. 老师引发幼儿对海豚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3. 播放电子书第 2 - 3 页的视频短片,让幼儿观看海豚表演的片段。播放海豚为人类服务,救助人类的录像。
4. 与幼儿讨论海豚的本领,例如会跳出水面用嘴巴顶球,会用鳍做出挥手的动作,会发出类似唱歌的声音、能帮人做事情等。
5. 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海豚,模仿海豚在水中游泳。当老师用力拍打铃鼓一下时,幼儿便模仿海豚向上跳一次;老师用力拍打铃鼓两下时,幼儿便跳两次。
活动评价
能较清楚地说出海豚的本领。
能根据铃鼓声的指示模仿海豚跳跃。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每次到户外游戏,孩子们对吊绳总是百玩不倦,想方设法用吊绳去击打前方的攀登架,虽然总是打不到,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每经过都想尝试一下。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引导孩子探究绳摆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究长短不同的绳子摆动的距离不同。
2、用简单的语言对活动中的发现进行描述。
3、对“绳摆”科学现象产生兴趣,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天花板上垂下的长短不同的彩色绳子、相同的瓶子、被击打物若干个(相同距离)、记录纸若干、幼儿姓名卡。
经验准备:
有对物体摆动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了解绳子长短不同是影响摆动远近的重要因素。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绳摆和以往的不同。
教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绳摆,和昨天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孩子们很快就回答了,这些绳子刷上了漂亮的颜色,绳子有长有短,绳摆下面挂的都是满瓶水。
幼儿l:红色的绳子长,绿色的绳子短。
幼儿2:瓶子是一样的,都是满瓶水。
幼儿3:昨天我们玩的,有的是半瓶水,有的重的是满瓶水,有的很轻,没有水。今天都是满瓶水,都是重的。
2、探究不同长短绳子的摆动情况。
(1)引导幼儿操作绳摆。
教师:我们上次是怎么让瓶子动起来的.?
幼儿:把瓶子拉起来,再松手就动起来了。
妞妞上前演示,将瓶子稍稍拉起,再松手,瓶子小范围来回摆动。
周皓辰马上说:往后推,瓶子就摆动得更远了。
一帆:绳子拉得越远,瓶子荡得越高。
教师:那绳子拉得近一些呢?
幼儿:荡得可能就近一些吧。(一副得意的样子)
安全提示:幼儿在绳子摆动的过程中注意摆动方向,幼儿站在一边进行实验,另外一边不要站人,不要从中间穿行。
(2)请幼儿猜想:这些长短不同的绳摆都能打到前面的“怪兽”吗?
(绳摆前面放有纸盒做的“怪兽”教具)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行”。
(3)请幼儿验证:摆动长短不同的绳摆,来击打前方距离相等的“怪兽”。提示幼儿站在起始线后,手臂伸直,自然松手,让绳摆自然摆动。
小朋友开始依次用两种长短的绳摆,击打前面的“怪兽”。
芳芳用短绳尝试了三次都没成功,绳子末端系的瓶子始终够不到“怪兽”。于是,她又尝试用旁边的长绳子,这回成功了。她重新回到短绳子处,试了两次,还是够不到(怪兽)。这时教师问:“芳芳,你刚才用两根绳摆试了几次,有什么发现吗?”
芳芳:“我用这个绳摆(指着短的绳摆)瓶子怎么也打不到怪兽。用那根(较长的绳摆)就成功了。”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说:“因为这根绳子太短了,那根比较长。”
佳依:“长绳子打得远,所以就够得到。”
教师:“请把你们的结果记录下来吧。”
(4)及时记录:请幼儿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集体用的大表中,在可以击中目标的绳摆标记中贴上自己的名字。
3、分享及经验总结。
(1)幼儿根据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享。
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自己的实验过程。
教师:“刚才辰辰第一个打倒。陉兽’,我们先请他来说说。”
辰辰手指长绳:“我是用这个瓶子打倒的。”
教师:“为什么这个瓶子能打打倒‘怪兽’?”
辰辰:“因为这个水装满了,它很重。”
教师指短绳子:“那这个瓶子也是装满水的,为什么它没有打倒‘怪兽’呢?”
辰辰恍然火悟:“哦!我知道了,因为这根绳子长,所以能打倒(怪兽)。那根绳子太短了,所以就够不着(怪兽)。”
(2)通过记录表帮助幼儿小结“今天的新发现——绳子长短影响摆动”。
教师:“绳子的长短不一样,你们发现摆动有什么不一样呢?”
言言:“长绳子摆动得远,短绳子近。”
辰辰:“短绳子摆得太近了,够不到‘怪兽’。”
教师:“哦,小朋友发现绳子的长短不同,所以摆动的远近也不一样,长绳子摆动的距离——”孩子齐声说:“长。”
教师:“短绳子摆动的距离——”孩子齐声说:“短。”
4、延伸活动。
提供长短和重量相同的绳摆,请孩子自由探究,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活动反思:
活动先请孩子随意摆动系有瓶子的绳子,来感受绳子摆动的现象,并收集孩子的问题和已有经验。在孩子猜想和验证、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原有经验是解决新问题的基础。活动充分调动了每位幼儿的积极性,甚至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也积极参与了活动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不足之处:
结束部分,应把发言的机会交给幼儿,帮助幼儿自己归纳总结,这样有助于幼儿梳理自己的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描述自己喜欢的玩具,知道玩具不同的玩法。
2、乐意探索各种玩具的玩法,了解他们的不同性能和作用。
活动准备:玩具,图片
关键点: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主题
1、观察各种玩具,说一说玩具的材质和名称。
问:
1)你有哪些玩具?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的?
2)怎么样能把玩具放得整整齐齐?哪些玩具可以放在一起呢?
2、尝试将电动玩具、发条玩具、木质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等区别分类。
3、每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找出不同的玩法。
二、经验交流,寻找玩法
1、介绍:你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2、共同寻找一种玩具的多种玩法。
小结: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玩法,同一种玩具也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三、幼儿操作,安装电池
1、讨论:电动玩具为什么不能动起来了?
1)找出电池的相同之处:电池的两头,分别表示两极:一正,一负。
2)比较各种电池的不同:颜色、大小、高低、粗细。
2、告诉幼儿装电池的方法:“胖胖小屁股,坐在弹簧上,圆圆小脑袋,戴顶小帽子”。
3、快乐体验:
1)交流各自是怎么装电池的?
2)尝试用轮换、猜拳等方法,使大家都能有机会玩到玩具。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认识芹菜,了解芹菜的结构名称,梳理植物和蔬菜的概念。
2.能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讲述,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
实物芹菜每人一棵,剪刀、筐子、毛巾、黑板、白纸、油画棒等
过程:
一、引题:认识芹菜名称,了解幼儿已有的芹菜经验
看看桌上放着的是什么?在哪里见到过?
二、鼓励幼儿观察整棵芹菜的外形特点,尝试用比喻等方法进行描述
看看这棵芹菜站着像什么?横着又像什么?
三、了解芹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特点
1.提出观察要求:看看、摸摸芹菜,身上有什么?是怎么样的?
2.幼儿分组自主观察,教师巡视,个别引导,了解幼儿的观察情况
3.集中、交流:你找到了芹菜的什么?是怎么样的?
根据个别幼儿的反馈,引导全体幼儿关注,共同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如:谁也找到芹菜的根了?是怎么样的?好像什么?教师在幼儿讲述一个部分之后,在黑板上直接画出该部分结构的`样子,以验证幼儿的发现。
四、理芹菜
1.了解幼儿对于理芹菜的经验;家里是怎么理的?
2.提出帮助食堂理芹菜要求: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3.重点引导幼儿认知芹菜叶是可以吃的,理过芹菜之后手上会有异味,让幼儿了解芹菜的营养价值,同时寻找芹菜的茎。
五、梳理植物和蔬菜的概念
六、延伸活动
看相关视频再次了解芹菜的种植过程。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01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5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