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探索活动。
2.初步感知一些惯性现象。
3.培养探究科学现象的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积木若干。
2 . 一元的硬币若干、直尺。
活动过程:
1.摆积木。
"摆积木,盖高楼",教师带幼儿把积木摞起来。
教师:不好了,看,从下往上数第四块积木缺少了一角,这样楼就不坚固了,我们要把它拿出来。(一动,积木会倒塌。)教师:精心垒起来的积木一动就倒塌了,幼儿会很沮丧。
接着引导幼儿去垒一个硬币塔。
积木楼一动就倒塌了,我们就垒一座可以动却不倒的硬币塔,好不好?
2 . 不倒的.硬币塔。
在光滑的桌面上垒起10枚一元的硬币塔。
教师:小朋友,我想拿出最下面的一枚硬币,但是不能让硬币塔倒掉。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引导幼儿思考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动手实验。
教师用尺子迅速击打最下面的一枚硬币,最下面的那枚硬币弹出去了,让幼儿观察剩下的9枚硬币倒了吗?(没倒。)引导幼儿试着做一做。(有的幼儿可能会成功,有的可能会失败。)教师:为什么做的时候,硬币塔还是会倒塌呢?
引导幼儿反复实验,探求其中的原因。
3.探索。
教师:为什么硬币塔不会倒呢?
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这是物体具有惯性。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一次,我们班挂镜子的钉子掉了,我就把镜子随手放在了窗台上。中午的时候,从窗外透进的阳光照在镜子上,在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光斑。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看着说着,兴致非常高。
光的反射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是我们身边很熟悉的科学现象,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选择这个内容作为中班的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新《纲要》关于幼儿教育内容选择的一个原则,即“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会改变镜子的角度,让光朝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
3、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也能反射光。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2、物质准备:(1)每人一面平面镜(大小形状各异)。(2)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不锈钢拉链、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书、粗糙的石头、衣服等。(3)用即时贴剪出飞机、花、小鸟等镂空图案,并贴到部分镜面上;水彩笔等。
3、时间安排:阳光灿烂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请配班老师持镜子从户外反射阳光到室内—鼓励幼儿寻找亮光,引出活动主题根据需要可进行以下提问:亮光是从哪里来的?它是怎么进来的?小结:亮光是从外面来的,是镜子反射的太阳的光。
二、引导幼儿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
1、请幼儿手持镜子到户外,自由探索如何将光反射进活动室。
2、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你是怎样将太阳光反射到活动室的,并做一做。
请没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并找出不成功的原因。
小结:只有镜面对着阳光才会反光,没有阳光照在镜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请幼儿交流:在反射光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如反射进活动室的光是怎样的?它会不会移动?是怎样移动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
小结:反射的光大小、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镜子的角度,光就会来回移动,它的方向也变了。
4、请幼儿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经验。
三、引导幼儿探索还有哪些东西能反射光
1、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像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能反射光。
2、请幼儿任选老师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东西也能反射光。
3、鼓励幼儿探索这些材料反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小结:能反射光的东西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见人;亮度强的物体,反射出的光的亮度也强;小的东西反射出的光也小;不锈钢茶杯、脸盆反射的光是一圈一圈的;有图案或文字的镜子反射出的光也有图案或文字……
四、玩游戏“捕光捉影”
1、出示贴有飞机镂空图案的镜子,让幼儿猜猜会反射出什么。
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两人一组,一幼儿手持贴有飞机镂空图案的`镜子,用镜子反射到墙面上的光追逐、“轰炸”另一幼儿用平面镜反射到墙面上的光,覆盖一次得1分。几分钟后幼儿互换镜子,游戏继续进行,覆盖次数多的为胜。
3、师幼一起玩游戏“捕光捉影”。
活动延伸
1、将手电筒、各种镜子投放到“发现区”,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光的反射现象。
2、家长、教师等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收集其他可以反射光的物品,了解生活中或自然界里光的反射现象。
活动反思
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发现隐含的教育价值而随即生成的活动。由于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充分地动手、动脑、动口,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效果很好,圆满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整个活动,教师为幼儿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鼓励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支持、鼓励他们大胆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不断地抛出问题,引导幼儿步步深入地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幼儿在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互动的过程中习得了新的知识经验,增强了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体验了探索的快乐。
一节活动暂时结束,但幼儿的探索欲望却并未终止,而是刚刚开始,于是把幼儿的探索有效地延伸到发现区和日常生活中,让幼儿知道除了太阳光,还有其他很多光源也可以形成光的反射,还有很多物品也可以反射光。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活动目标建立在了解中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之上。2、活动内容为幼儿提供了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3、教育方法、策略调动起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4、活动过程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并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五官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懂得保护五官。
2、理解图书内容,知道了解五官用处的方法。
3、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书中问号和音符的含义和作用。活动准备电子大书、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故事电子大书第1页)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在干什么?(照镜子)为什么小兔周围有“?”,这是什么意思?(这是问号,表示小兔在想问题)原来小兔不知道它脸上长的眼睛、嘴巴、鼻子、耳朵有什么用处。如果你是小兔,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知道眼睛、嘴巴、鼻子、耳朵的用处?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阅读故事。
(1)利用课件阅读故事,在阅读过程中提示幼儿仔细观察,小兔在哪里?在干什么?
(2)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出示故事电子大书第2页)
师:小兔来到了哪里?它为什么蒙住了一只眼睛?
师:你们蒙起两只眼睛试试,有什么发现?
师:小兔蒙起眼睛看不到美丽的花了,知道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出示故事电子大书第3页)
师:小兔在干什么?(闻花香)小兔把鼻子捂住,你猜小兔会有什么发现?原来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出示故事电子大书第4页)
师:小兔来到了哪里?树上有什么?有几只?它们在干什么?小兔为什么笑了?小兔捂住耳朵还能听到小鸟的歌声吗?小兔发现耳朵有什么用?(耳朵是听声音的.)(出示故事电子大书第5页)
师:小兔的嘴巴在干什么?(画面上的音符表示小兔在唱歌)(出示故事电子大书第7页)小兔穿着什么?拿着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原来小兔发现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很有用,要保护它们,并和它们做朋友)请幼儿来说一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故事的内容。(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
小结:五官在我们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其中的一项,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很不方便,所以要好好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3)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三、扩展想象:(故事表演、创编故事)小兔在生活当中还发现五官的哪一些功能?小兔又是怎么想的?请幼儿上来表演故事。活动应变导入活动可以提供一些有香味的物品、能发出声音的乐器等让幼儿尝试了解五官的作用。如先用鼻子闻香味,然后捂住鼻子,看能否闻到香味等。活动延伸
1、幼儿表演故事。
2、和幼儿一起仿编故事。区角活动语言区:投放幼儿图书,请幼儿阅读故事。
科学区:提供一些有香味的物品、能发出声音的乐器等让幼儿尝试了解五官的作用。
环境创设主题墙区:贴一些图片到主题墙,并让幼儿看图讲故事。家园同步请幼儿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随机教育日常提醒幼儿注意保护五官,如提醒幼儿看电视、玩手机不可以超过15分钟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关注西红柿的生长,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过程。
2、学会区分生熟西红柿。
3、乐意参加劳动,对劳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收拾整理好种植园地
2、西红柿秧苗、铲子、水桶。
3、《西红柿生长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围绕西红柿谈话,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
师:"你吃过西红柿吗?你知道西红柿长在哪里?"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栽西红柿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吃自己种出来的西红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红柿吗?
二、栽西红柿将幼儿带到种植园地
1、教师示范讲解移栽西红柿的方法。
2、幼儿劳动,教师参与指导。
3、为西红柿浇水。
三、组织幼儿回活动室进行记录
1、教师出示记录表,讲清要求。
2、幼儿进行记录。
四、锄草(西红柿成活后进行)
1、引导幼儿认识杂草,学会从根、茎、叶的不同来区分杂草与西红柿。
2、组织幼儿为西红柿锄草。(提醒幼儿不要弄断西红柿的枝和叶、不要弄脏衣服和鞋子)
五、采摘西红柿。
1、引导幼儿观察西红柿的.果实。
师:"西红柿的果实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它们的颜色为什么不同?"
2、采摘西红柿。
提醒幼儿要摘熟的西红柿,别把生的西红柿摘下来。
3、品尝西红柿。
将采摘下来的西红柿带到教室里清洗干净。
师:"西红柿有那几种吃法?"(幼儿自由讨论并交流)将西红柿切成片状让幼儿品尝,
师:"今天吃的西红柿是谁种出来的?西红柿吃在嘴里是什么滋味?好吃吗?"
记录活动:
从移栽到收获西红柿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西红柿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西红柿生长记录表》中。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观察实验,感知施加相同的力,受力面越小产生的作用越大。
2.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
小桌子(在泡沫板的四角钉上四颗钉子做成)、沙箱、沙子、玻璃杯、削好的铅笔、充气的'气球、桌子。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幼儿模仿小鸡、小天鹅听音乐在沙池中做游戏。观察游戏后留下的脚印,提问:“学小鸡、小天鹅走,留下的脚印有什么不同?”
1.小天鹅走时全脚掌着地,脚印是平平的。
2.小鸡走时脚尖着地,留下的脚印是深深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知道老虎是森林中食肉的动物。
2、使幼儿知道老虎是珍贵的野生动物,教育幼儿要保护它们。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老虎》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上的画面,认识老虎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提问:“这是什么?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引导、教学挂图《老虎》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上的画面,认识老虎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提问:“这是什么?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引导
2、引导幼儿讨论老虎在森林里的.作用。
提问:“老虎是生活在森林里的野生动物,你知道它们在森林中是怎样生活的吗?”“你害怕老虎吗?”(向幼儿介绍老虎的作用。)
我国有珍贵的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现在由于森林的减少,东北虎越来越少,我们要保护老虎。
3、小结:“大自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组成一个大家庭。缺少谁都不行。”
延伸活动
在美工活动中画老虎。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习惯
2、学习动物叫的声音及动作,及模仿能力
活动准备:
ppt、动物叫声、图片
活动过程:
一、音乐律动
二、奇思妙想,想一想
1、小朋友,你家里有哪些动物?
2、那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会学它的叫声吗?
三、眨一眨,我的眼睛亮亮的
1、逐一播放小动物的图片及声音
(狗、猫、牛、羊、鸡、鸭、青蛙、猪)
2、你听到有哪些动物的叫声?
四、猜一猜,看一看
1、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2、你喜欢什么动物呢?请你学学它的叫声?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教师出示图片。
五、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动物的叫声,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快乐!
附儿歌:《有 趣 的 叫 声》
我是小牛,我就这样叫,哞- - - ,哞- - - ,
我是小猫,我就这样叫,喵- , 喵- ,
我是小鸭,我就这样叫,嘎, 嘎 ,嘎 ,嘎,
我是小鸡,我就这样叫,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冬天
一、设计意图:
无声之间又一个冬天来了, 把秋天的最后一丝余温包裹在了冬寒冷的怀抱。但是孩子们却没有忽略这些细小的变化,我说话怎么在冒烟阿?”“我的手好冷啊!”“我穿了好多衣服,都动不了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对冬天是什麽样的产生了好奇,而关于冬天的话题引来了更多孩子参与其中。于是,我们就本次活动,试图让幼儿在说说看看玩玩中,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动物、人类不同的过冬方式。对冬天有一个更真切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动物、人类不同的过冬方式。
2、知道冬天的时候应该多运动,身体才能更健康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冬天的情景图片若干
2、幼儿已了解一些冬天的特征(活动前教师让幼儿向爸爸妈妈了解)
三、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说说冬天是什么?
1、师:现在进入什么季节了?(冬天)冬天是什么哪?冬天有些什么变化哪?
2、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表扬回答积极的幼儿。
3、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让后再请幼儿进行回答冬天的特征。
4、教师小结:重点关注冬天动物迁徙、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冬天人们换上了厚厚的冬衣,戴上棉帽……)
(二)游戏:找冬天
1、师:冬天还是怎样的哪?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在众多图片里找出冬天情景的图片,并说说为什么?
3、以散文《冬天来》进行小结。
(三)阅读《冬天是什么》
1、请幼儿打开自制图书《冬天是什么》,边看图书边欣赏教师朗诵散文
2、师:冬天是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边看图书边根据图书内容进行回答。
3、师:冬天还是什么哪?我们到处去找一找看一看吧。(可进行延伸活动――续编散文《冬天是什么》)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影子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的颜色、形状,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对探索影子的活动产生兴趣,提高细致的观察力和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一个美丽的布娃娃。
2.幼儿已获初步经验,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3.时间安排:有阳光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对影子的探索兴趣。
1.教师:你们认为人有影子吗?你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
1.教师: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呢?
2.分组实验:教师引导幼儿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观察影子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3.借助布娃娃玩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教师:美丽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布娃娃举起双手,她的影子怎么变化了?
(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教师:你和你的影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四)绘画记录,请幼儿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1.教师提醒幼儿思考怎样画出自己的身体和影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哪个?
3.教师和幼儿讨论:影子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活动评析:
中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影子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玩手影为导入,在循序渐进深入,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舞蹈——进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奥秘——到户外寻找影子,结束本次活动。从而让幼儿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图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这些材料跳起舞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探索式教学法,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设计玩影子的游戏,并教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狐狸、小狗更手影。(用应集灯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灯光中间,射到墙上的各种形态的影子,让幼儿自由操作感受到乐趣。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激发出来。) 向幼儿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通过幼儿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引出本次课题。)并为他们提供手电筒和一些立体物体,请幼儿用手电筒往物体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关掉手电,观察还有没有影子,并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实验观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产生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并小结初,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产生了影子,让幼儿发现光照方向与投影的关系。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是幼儿感知,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从中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0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