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22 08:47:27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5篇(经典)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教案5篇(经典)

美术教案 篇1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收藏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它的微笑被后世人称这神秘的微笑,有谁知道这幅作品的名字?它被收藏在哪?(学生回答:《蒙娜丽莎》 卢浮宫)有没有同学去过?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卢浮宫(播放视频《卢浮宫之旅》)。

  当我们看到各类美术作品时,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些作品哪些是好作品,画的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这其实就涉及到美术鉴赏的问题,因为提问正是鉴赏的开始。

  同学们自读课本第2到6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美术鉴赏?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3、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

  提问: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壮观、崇高、神圣

  教师:两种不同的美: 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如:黄山、九寨沟瀑布等。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如:天安门周围的建筑、艺术家的作品等。

  2.话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 怎样进行美术鉴赏?

  出示张萱《捣练图》和 米勒《拾穗》,思考: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并思考。

  提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主题内容

   年代

   材料

   历史背景

   作者创作意图

  学生回答:相同点:都是一劳动妇女为题材

  不同点:前者:贵族妇女 平和优雅的美 画

  后者:贫穷妇女 让人产生同情 油画

  提问:为什么同题材的作品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呢?

  教师:《捣练图》的作者张萱处于盛唐,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画师,“练”是一种丝织品,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日晒漂白,再用杵捣,最后才能使丝绸变得柔软洁白,画中分成三组,捣练、理线、熨烫,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的从布底下窜来窜去,可见当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血腥的战争和激烈的社会矛盾,因此画面平和优雅。《拾穗》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所画,画中3个贫穷的农妇正在捡拾麦田里散落的麦穗,因为当时法国正处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米勒本身出生在农村家庭,从小在农田里长大,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审美取向,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以上对两幅作品的分析实际上就是美术鉴赏的全过程。我们在欣赏作品和针对作品思考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其实就已经进行了美术鉴赏。

  出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感知、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怎样去鉴赏?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等等。

  3.话题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请学生们从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大声朗读出来,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

  教师:

   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绘画按材料和功能:油画、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年画、壁画等等。

  雕塑按空间:圆雕、浮雕。

  设计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页设计等。

  出示郎世宁《白骏图》徐悲鸿《奔马图》和韩美林《奔马》进行比较分析,谈谈这三幅作品的造型手法有什么不同?

   按形式语言上划分为: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4.话题3:美术鉴赏对我的`人生真的那么重要吗?(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衣、食、住、行只是最简单的生存层面,它们都离不开美术,自然也离不开美术鉴赏。

  我们来看一下美术作品带来的价值与功能。

  美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它的价值与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认识功能 ●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认识功能:

  通过美术作品的内容或形式,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下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观念等。 如张萱《捣练图》

  教育功能:

  美术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以培养人们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态度。如董希文《千年土地翻了身》

  审美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如《根扎南国》 吴冠中

  (三)课堂作业:

  从本书中选取一件你最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填写鉴赏报告单。

  鉴赏报告单

  作 品

  年 代

  门类(材料)

  形式语言

  时代背景

  表达内容

  (四)教学:

  艺术来源于生活。培养审美的眼睛,可以更好的观察生活中的艺术。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教学后记:

  本课是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学生们对美术鉴赏课比较陌生,首先对于新课程改革要做一个介绍,并简要介绍《美术鉴赏》这本教材。这节课,教师讲解比较多,我结合多媒体出示图片,同学们都比较感兴趣,然而,有些班级的学生仍胆子较小,不敢回答,有些班级的学生比较积极,并踊跃回答问题。我发现,教师的引导相当重要,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开口,直到引导出他们说出答案。这一节课,我出示了一道课堂作业,主要是检验学生们对于鉴赏知识了解多少,因此,在讲解知识点时,尽量将这些专业术语讲得浅显易懂,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上完一堂后,我感觉课堂上要多多师生互动,尽量让学生踊跃去回答,才能激发他们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了解冷、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在学习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的能力。

  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学生作品(一组以橙色为主要颜色,一幅以蓝色为主要颜色)

  2、提出问题:这样的作品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分别有冷、暖的感受。

  如果我们将冷、暖色同时放在一个画面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冷暖色,并且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画艳丽的大公鸡。

  三、教授新课

  1、提出问题:颜色为什么会有冷暖?利用色环,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

  2、欣赏书中作品。提出问题:

  作品中哪些颜色用得有规律?

  哪些颜色用得随意性较强?

  哪些颜色用得最精彩?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提出质疑:如果你来画一幅艳丽的大公鸡的画,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在此解决构图、动态、色彩搭配,冷、暖色衔接等问题。)

  四、作业要求

  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

  五、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老师巡回辅导。

  六、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七、课后拓展:

  欣赏大师之作(如塞尚的静物画、凡高的《向日葵》等)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学习。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画框的有关知识。

  2.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画框,并应用于装饰作品。

  3.树立设计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感受创作乐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优秀的美术作品已纷纷进入平常百姓家。r-幅绘画作品配上一个合适的画框,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好地体现出美术作品的美感和装饰效果,同时还具有保护作品的功能。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与画框相关的知识,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具有独特创意的小画框,并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用它装饰作品,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教材第16页展示了多张在现实生活中配有精美画框的绘画作品图片,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回忆,进一步感受画框对绘画及其他平面作品的装饰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教材第17页展示了画框的基本创作步骤,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和示范,同时还提供了一组改变画框的内外形状,使画框更具个性化的示范图,便于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要结合局部示范和相关步骤,为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作品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引。4幅不同风格的同龄人画框作品,又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材料和形式上的参考,拓展了制作装饰的好方法,激励学生的创作自信心。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画框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巧妙构思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变化。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质地较厚的挂历纸、彩色纸等)、画笔、自己的绘画作品一幅。

  (教师)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画框在生活中的运用图例欣赏。

  (2)说说画框有什么作用。

  (3)课题揭示:《小画框》。

  2. 自主探究。

  (1)仔细观察画框,分析画框有哪些基本要素。

  (2)出示相关制作步骤图,师生共同研究小画框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3)分析概括并掌握设计个性化小画框的一些创作手法。

  (4)赏析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3.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只画框,并用它装饰作品。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5.课后拓展。

  (1)欣赏不同材质制作的小画框。

  (2)用设计的画框搭配自己的作品,装饰周边环境,美化生活。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首先以桥的知识的抢答游戏导入,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并确认同学课前预习的实效性。通过观察、分析家乡的桥,了解桥的艺术特点,从而激发同学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作欲,并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家乡的桥,培养同学的美术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查找资料,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欣赏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提高同学的鉴赏能力。

  引导同学了解桥的结构和造型特点,了解、欣赏桥的造型美。启发同学用绘画的形式表示家乡的桥,培养同学的创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身喜欢的绘画形式创作家乡的桥。

  难点:了解桥的结构、用途,感受桥的造型美。

  四、学具准备:收集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纸、喜欢的画材。

  五、课时布置: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导

  1.课前教师安排了用各种形式查找有关桥的资料,了解了有知桥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桥的知识

  2.出示抢答问题

  (1)中国最古老的桥建于?第一座浮桥建在什么地方?公元35年,建在长江。

  (2)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河北省赵县的什么桥?赵州桥

  (二)发展

  1.家乡的桥很多,建在不同的位置,请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2)桥的形式多样,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它们的一起之处?也就是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之处?

  2.家乡的桥真是太美了,想不想动手画一画?怎么画?老师根据同学说,用线描的形式示范作画过程。

  3.欣赏同学创作的家乡的桥的美术作品。

  4.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家乡的桥,桥画好后可以根据画面需要添画背景。

  5.同学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评价

  1.同学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互欣赏。

  2.师生评价作品时围绕三点;

  (1)是否表示家乡的桥。

  (2)桥的造型美吗?添画背景是否适合?

  (3)构图合理吗?

  (四)拓展

  1.一起来欣赏画家用各种表示形式创作的桥。

  2.除了画桥,还可以用各种资料进行制作,欣赏书中用其它资料制作的桥。

  3.随着科学和时代的发展,桥的造型、用途也在不时变化,你们想不想欣赏小朋友大胆想象创作出的非常有特色的未来的桥。

  2、 新老厨房

  一、教材分析

  厨房是每户家庭必不可缺的。通常,厨房可以折射出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状况。厨房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同学观察厨房就是引导同学学习仔细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懂得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通过画画家中的厨房或想象中的厨房可以提高同学的观察能力、绘画表示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选择颜文樑的色粉画《厨房》作为欣赏的范例,可以使同学了解美术表示形式的多样性。同时通过新老厨房两张照片的比较分析,观察厨房中常用物品的革新,可以让同学进一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真切地感受新生活的美好。三幅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作品为同学的创作、表示活动提供了参考的样本,也告诉了同学对自身的创作形式可以作出多种选择,拓宽了同学的造型表示手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新老厨房的变化,切实地感受时代新貌,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画画家中现在的厨房或想象中的未来厨房,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绘画表示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厨房、用自身喜欢的绘画形式表示厨房。

  难点:表示出厨房的细节。(特别是厨房中常用的物品。)

  四、学具准备:(同学)铅画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师)相关课件(新老厨房的图片、画家的作品、同学作品)等。

  五、课时布置: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蒸笼、水瓢、橄面杖、铁锅等保守的厨房用具,由此引出老厨房的图片欣赏。接着欣赏新厨房的图片。揭示课题《新老厨房》。

  (二).谈话交流。

  同学互相介绍自身家的厨房(包括厨房格局、常用的物品等)。

  (三)欣赏启发。

  教师用课件展示画家关于《厨房》的绘画作品和同学示范作品,同学欣赏分析其表示内容与表示方法。

  (四).创作表示。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绘画方式画画自家现在的厨房,教师巡回辅导。

  (五).交流评价。

  同学展示作品,互相介绍作品并互相评价。教师总体评价。

  (六).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游戏引入。

  教师请同学为他设计一套厨房用具,引出本节课的任务——画想象中的厨房。

  (二).欣赏启发。

  教师用课件展示新颖的厨房用具,同学欣赏分析其造型特点与用途。

  (三).小组讨论。

  大家想象中的未来厨房会是怎样的?

  (四).创作表示。

  四人小组合作,创作一幅未来厨房的想象画。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交流。

  展示作品,小组派代表介绍创作思路。

  师生一起评价。

  (六).小结下课。

  3.设计小板报

  教学目标

  1.了解板报的.基本组成要素,感受不同板报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简单的板报版面设计,提高同学处置信息资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培养同学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版面设计。

  难点:板报设计的创意。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水彩笔、油画棒或水粉画工具、铅笔、尺子等。

  (教师)CAI课件、图片资料、优秀同学作业、 颜料、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要举行庆祝“六一”板报竞赛,班里请你来设计,你打算设计怎样的内容和形式? 小组讨论交流。

  (2)揭示课题《设计小板报》。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演示CAI课件(有关庆祝“六一”的板报设计稿等),同学欣赏。

  (2)请同学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①这些板报的形式透出浓浓的节庆气氛,起到了宣传活动的效果;②以图为主的板报一般由主图和标题组成。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确定板报主题。

  (2)进行标题设计。①同学考虑:进行板报美术字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方面?②教师讲评:字体的选用和设计是版面构成的基础,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宋体、楷体、黑体、隶书、变体等美术字。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随着电脑技术的运用,又出现了许多新设计的字体(课件展示各种字体)。③教师示范。(选择同学最喜欢表示的变体美术字示范。)

  (3)绘制主题插图。①明确要求:插图、标题的内容要和板报的主题思想一致。突出代表性的图片,同时要有形状、大小、位置和疏密的变化。②教师示范。

  教学后,继续演示CAI课件,欣赏优秀板报设计稿,拓宽同学视野。

  4.作业练习,表示感受。

  (1)提出作业的要求:以“节庆、活动宣传”为内容,设计一个以图为主的小板报,要求主题突出、个性活泼、色彩明快。

  (2)同学创作,教师指导。

  5.展示作业,欣赏交流。

  (1)小组内作业交流、评议。

  (2)全班欣赏、评述典型作业,教师小结。

  6.学以致用,社会实践。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协助社区出一期节庆或主题宣传板报。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水彩笔、油画棒或水粉画工具、铅笔、尺子、剪刀、胶水等。

  (教师)CAI课件、图片资料、同学优秀作业、其他形式的板报资料。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启发思维。

  (1)同学欣赏:除了以图为主的板报形式,还有图文结合的板报。今天,我们学习图文结合的小板报设计。演示课件,同学欣赏图文结合的优秀板报设计。

  (2)同学讨论:这些板报好在那里?它的题图和文字的位置布置如何?色彩处置怎么样?还有哪些你认为胜利的地方?教师总结。

  (3)同学考虑:怎样借鉴优秀板报设计的经验,进行小板报设计?(从创意、编排、色彩搭配等方面考虑。)

  2.学习探究,激发创意。

  (1)板报构成的一般内容:报头、题图、栏目、插图、期号、花边等。

  (2)板报设计的基本要求:①分清主次,布置好报头,突出重点文章;②文章和题目、插图、题花之间要有内在联系,图文搭配的比例要得当;③文章题目的字体、大小要适当,文字排列横竖应有变化;④要使版面坚持平衡稳定,注意图文交叉,疏密适宜;⑤版面某些地方可适当留空。

  (3)板报设计的大致顺序:①确立主题。②勾画版面草图。③排版。④画报头和题图、插图。⑤写标题。⑥修整装饰。

  3.创意设计,作业练习。

  (1)选择自身喜欢的主题和内容,设计一张有创意的小板报。可以独立考虑完成,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完成。

  (2)要求:写出设计意图,即创意。

  4.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1)同学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2)收藏、保管同学的优秀作品。

  5.提出主题,拓展延伸。

  课后,在电脑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制作一张电子小板报,或其他形式的小板报,举办一次小报交流展。

  第4课 我的喜怒哀乐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示人物的不同神态。

  2.欣赏运用各种方式表示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提高同学对人物表情的感性认识,以和懂得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3.尝试不同工具、资料和表示过程,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示人物的表情神态。

  教学难点:人物表情的主要特征的掌握与夸张表示。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水彩笔、签字笔、记号笔等。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 、记忆,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2、认知目标;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

  3、能力培养:感受水粉画的特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尝试用水粉表现春天的色彩。

  教学难点:涂色方法以及色彩的整体倾向。

  教学准备:教师:照片(桃花、柳树、小草等)、范作、各种涂色工具、水粉颜料

  学生:水粉笔、刷子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跳舞。

  3、学生交流:

  二、 展开

  1、春天来了,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图片1。)

  2、小组讨论,交流:小草钻出来了、桃花开了、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

  3、 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颜色?出示图2、3(学生说出许多颜色,教师从中归纳出春天最主要的颜色,出示色块。)

  4、教师归纳春天的主要颜色,让学生感知春天

  5、看了春天的图片,你现在能用一句话赞美春天吗?

  三、欣赏春天的画。

  1、实物投影出示书中范作,说说这些画是怎样表现春天的色彩的?{学生讨论}

  2、演示水粉工具及简单操作。

  3、欣赏教师范作。

  四、揭题、明确本课任务。

  1、 尝试用水粉表现春天的色彩。

  2、 用油画棒、水彩笔表现春天的景色。

  3、 用撕纸粘贴的方法表现。

  五、学生创作。(师辅助水粉画法)

  六、作品交流。

  1、 生生互评。

  2、 集体评。

  3、 师有选择地评。(选取优劣典型)

  七、课堂小结、延伸。

  这些作品可以用来干什么?

  执教时间:5月11日——5月12日

  札记:关于春天的代表色彩到底是什么,教研时老师们也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比如姜弘倩老师就认为春天第一个开放的是迎春花,所以迎春花的黄颜色应该代表春天的色彩。而多数老师认为还是用嫩绿色来表示春天的色彩比较合适,在孩子们的作业中也多数用绿色来表示春天。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精选]美术教案07-27

(经典)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精选]07-21

(精选)美术教案07-22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8-09

美术教案(精选)08-18

[经典]美术教案08-18

美术教案【经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