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3 09:53:1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大全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4 个生字,正确认读“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大饱眼福”等词语,并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非洲的风情特色,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出非洲的风情特点的。

  4.引导学生练习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以丰富对非洲的认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非洲的风情特色,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出非洲的风情特点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知识,自学课文内容,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离开了万象之国 —— 泰国,我们仍深深地陶醉在与象共舞的欢乐气氛中。今天我们要走进辽阔的非洲,去欣赏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教师板书课题:28 彩色的非洲)

  2.齐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二、自主学文

  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课文中边读边作批注。)

  3.对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三、全班交流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1.理解“色彩斑斓”的意思。

  2.朗读句子。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

  4.课堂交流,引导学生概括。

  (1)非洲的蓝天、骄阳是彩色的:

  (2)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3)非洲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

  (4)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5)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5.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找出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深入阅读,体验“非洲的彩色”

  1.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再仔细地朗读课文,画一画: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自由交流,随机指导。

  (1)重点交流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写出了花之多,花之艳?

  ①出示句子:“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

  “高擎”和“绽开”两个词妙在哪里?“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写出了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出示句子:“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花树的“妙不可言”妙在哪里?这样的树你看到过吗?你仿佛听到这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在对你说些什么,此时,你会做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2)分小组交流非洲其他方面的“多彩”。

  (3)小结:作者写非洲,紧紧抓住非洲的特点——“多彩”展开笔墨,从天空、植物、动物、非洲人的生活、艺术五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写出了非洲特有的风情特色。

  五、总结非洲风情

  1.导语:这激情洋溢的舞蹈,来自舞者的'心灵。它诉说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诉说着非洲的热烈与奔放,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学生朗读这两个感叹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3.教师点题:是啊!说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斓,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让我们再一次赞叹这彩色的非洲吧!

  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这两个感叹句。

  4.学生自找答案:回到课前学生的质疑,如: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为什么课文要以“彩色的非洲”为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答案。

  六、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前搜集到的非洲相关资料,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如,画一幅画,写一段话,写一首小诗等。

  2.全班交流。

  七、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语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娃丽冒着风雪把一封被邮递员送错的从前线寄回来的重要的信及时送到了失主手中的感人事迹,使学生从中受到“做人要有责任感”的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自主阅读课文,感悟做人的道理。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小黑板。

  学生:了解信箱的.功能和邮递员的职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孩子们,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可是今天我们所学的“信箱”却迥然不同,它里面还装着更珍贵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勾画难以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3、全班交流。

  三、紧扣重点,体会感悟

  1、文章的哪部分最使你感动?(三、四部分)为什么?

  2、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带着你的体会自读课文;抽读,评价;分角色朗读。

  4、娃丽给石铁潘诺夫一家带去的仅仅是一封信吗?还带去了什么?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5、是啊,所以石铁潘诺夫才这样写道……(学生读信的内容。)

  6、因此爸爸才让娃丽和哥哥轮流管信箱,爸爸的用意何在?(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娃丽继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暗示哥哥要像娃丽一样做个有责任感的人等。)

  四、联系生活,拓展创新

  1、孩子们,学完课文以后,你认为“信箱”里究竟装着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讲讲你身边的有责任心的人或者事。你从这些人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 划出文中精彩部分,体会快手刘的技艺高超。

  3 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有什么感受?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也会变。

  (教师变魔术)

  二、介绍快手刘(板书课题)

  1、快手刘何许人?为什么称“快手刘”?读书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生字词(互相友情提醒)

  3、再读书,划出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4、快手刘什么人?(变戏法为什么?会什么戏法?)

  三、精读课文

  1、我想去看快手刘变戏法,不知有没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充分读课文,再想办法说服老师去看戏法。

  2、按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1)道具简单,“神出鬼没”什么意思?

  (2)“他两只手各拿一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一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可是,嘿!居然四个球儿全都跑到一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是从地下钻过去的.?”“眼皮都没眨动一下”说明什么?“难道这球是从地下钻过去的?”是吗?这段话说明什么?

  (3)“一边叫天喊地,一边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快手刘为什么这样?“四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他们在哪里。”为什么猜不到?

  (4)“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嘴里喝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书上连用三个“怪”,怪在哪里?这段话说明什么?

  3、我们去看快手刘变戏法,怎么看?老师有个办法书读得好,就仿佛让人到了书中描写的境界,这叫什么?用个成语。

  4、请同学们把你刚才划的最生动、最有趣的地方再读一读,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读出来。

  5、“快手刘”后面应写什么?(请学生上黑板写)

  6、快手刘真是“快手刘”!齐读“真是个“快手刘”!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快手刘”为什么加 引号?

  四、作业

  1请你为同学们设计一项作业。

  2 请收集有关魔术与民间艺人的资料。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来介绍新型玻璃的;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词句训练。

  教学构想

  先根据预习的要求反复朗读课文,然后再讲读课文时突出结构上的两个特点(1)先讲特点,再讲用途。(2)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最后通过读懂第一段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从课文内容入手,抓住特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玻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玻璃加以研究,使它有新的作用;这就是这课书中所说的新型玻璃。本课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这些玻璃新在哪里?它们都各有什么用呢?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和不懂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本课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细讲第一自然段。(教学法)

  (1)自由小声读第1自然段。出示思考题:这段介绍了哪一种新型玻璃?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特点的?这样说明好在哪里?

  (2)划出有关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的`句子。理解“特殊”一词的意思。(特殊是指不同于一般,课文中指的就是这种“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的玻璃”。)

  2、再学第二自然段。(用学法)

  (1)默读第2自然段,根据思考题来理解内容。讨论:这小段介绍了什么新型玻璃?它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理解“安然无恙”的意思。(原指平安无事没有疾病,现指玻璃没有遭到损坏,完好无损。)“藕断丝连”。(原是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本文指玻璃虽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粘在一起。)

  (2)体会“仍”和“仍然”两个词的用词准确性,试换一个词可以吗?为什么?

  (3)“夹丝玻璃”的作用是什么?

  3、分组自学三、四、五自然段。

  (1)要求:把自己当作一种新型玻璃,运用学习方法(读、划、找、议),按照学习思路(名称、特点、用途、说明方法)来学习。注意特点要抓准确,然后用“我”第一人称来介绍。

  (2)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分组展开讨论。

  (3)师生共同交流、归纳。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点拨:更多的奇迹靠谁创造?你们想发明什么更新型的玻璃?创造什么奇迹为人类服务?

  3、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总结概括全文内容)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夹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27 新型玻璃 变色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从课文内容入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再读课文,复习回顾。

  1、自由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填表。

  2、听写检查生字词。

  新型玻璃名称

  特 点

  作 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盗

  二、从课文内容入手,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找出课文中带有“可以------可以------也可以”的句式和“如果…就…”的句式,读一读并练习说话。

  2、总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1)课文段与段的连接上有什么特点?(分----总,分中运用并列)

  (2)本课在说明五种新型玻璃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摆出数字等)

  (3)出示投影,理解带点词的作用。

  “在炎热的夏天,“吸热玻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吸热玻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这段话有几个分句?分别读读。

  理解每个分句的意思。体会这个复句中的分句分别说了哪 两种有关的不同的事物。(即吸热玻璃在不同季节的作用)

  三、练习表达。

  1.先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2.教师出示范句。

  3.然后用“可以……可以…还可以”和“如果…就…”造句。

  4.学生练习写句子。(练习造句时,必须引导学生知道这两个关联词语一个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另一个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先想好要说的分句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有联系。最后再用带点的词语练习说写句子。)

  作业设计

  除了课文讲到的,你还知道有什么新型玻璃?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本课的12个生字,并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3 诚实的孩子。

  2.学习用“互助”、“注意”练习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做个诚实的孩子。

  2.重点指导“岁、表、互、承”等字的'字形。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书写。

  (二)正确认读,理解本课的7个词语,能区分哪些“作”与“做”的意思和用法。

  (三)熟读课文,分清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书写。

  (二)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辨析“作”与“做”的用法。

  三、教学过程

  (一)直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师板书课题:3 诚实的孩子

  生:齐读课题。

  问:课题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诚实的孩子)

  过渡语:课文里讲诚实的孩子是谁?谁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下面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想这个问题,读后请同学回答。

  (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找问题的答案。

  读后学生回答问题。

  生:课文里诚实的孩子是列宁,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3 诚实的孩子》。姑妈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过渡: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课文,我们先来学习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的词语。

  (三)自学生字。

  (四)汇报自学情况。

  1.指组带音节读生字。

  2.指组不带音节读生字。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个生字的?

  重点指导:

  承:笔顺:

  互:笔顺:

  表:第三笔是“丨”,而不是“丿”。笔顺:

  形近字辨析:

  “宁”和“安”

  问: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记忆“宁”?

  “注”和“住”

  师:这两个字既是形近字又是同音字,都念zh)。

  (1)区别两字不同点。

  (2)掌握记字方法。

  (3)两字的意思。

  住:居住;住宿。

  注:灌入;注射。

  4.词语的意思:

  表兄弟:对父亲的姐妹、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子的称呼。

  承认:表示同意、肯定、认可。

  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5.口头组词。

  列:列车 排列 列队 列国 列兵

  宁:安宁 宁静 宁日 宁边

  岁:年岁 岁数 岁月 岁出

  做:做工 做事 做法 做客 做梦

  客:客人 客车 客机 客气 客厅

  表:手表 表白 表面 表情 表扬

  兄:兄弟 兄长 父兄 表兄 兄妹

  房:房子 平房 楼房 书房 房间

  间:课间 午间 时间 中间

  互:互相 互助 互让 互补 互利

  相:相对 相处 相传 相当 相反

  音:声音 音乐 口音 音色 音量

  6.用“互相”练习说话。

  7.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五)巩固复习。

  1.组字。

  歹 儿

  宀 刂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柳树》教案11-19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