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师:出示两只小狮子的图片问:看看这是两只什么样的小狮子?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一只小狮子很勤劳,看它正在练功呢。
生:一只小狮子很懒,看它正架着二郎腿躺在树下睡懒觉。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读书中是怎么写这两只小狮子的?
(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与表达的能力。通过看图,自由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注意文本的合理应用,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图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图意。)
师:同学们读得真用心。你们读了课文后,想演一演这两只小狮子吗?怎样演才像呢?同桌交流一下。
生:我想扮演勤劳的狮子。
师:请你演一演那只勤狮子。
生:天刚亮,勤劳的小狮子就开始练习(动作表演)滚(转着身子)、扑(向前扑的动作)、撕(双手撕抓)、咬(龇牙裂嘴的'样子)
师:他演得怎样?如果整天做这些动作,你们觉得怎样?
生:演得真像。要是整天这样练习一定很辛苦,很累。
师:是的,我们的勤狮子整天都这样做,你想对小狮子说什么?
生:勤狮子你真了不起,一点也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向你学习。
生:勤狮子你以后一定能成为林中之王!
……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心中自主探究,学会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再通过生动活泼的角色表演,去揣摩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行为表现,体验苦练本领的不容易,从而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只有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有用的人。要学会生活的本领就必须不怕苦不怕累!)
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课文
黄鹂是一种很美丽的鸟,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多有描写,你能吟出几句吗?
有关“黄鹂”的古代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这些诗句通过描写黄鹂的啼鸣、飞舞表现了黄鹂娇好、美丽的形象,抒发了对“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那么在孙犁的这篇散文里,黄鹂又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抒发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呢?
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现、当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研究课文
1、浏览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阶段(环境) 形色神态
抗战 色彩鲜丽 声音诱人姿态矫健一闪而过
病中 追逐逗闹 安家落户
语文教案 篇3
新型玻璃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博(bó)物馆里,突然传出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企图划破玻璃盗窃(qiè)展品的犯罪嫌(xián)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工作人员,而是被划破的玻璃![句导读:先从夜深人静、警铃骤响讲起,进而讲述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可以自动报警,为下文介绍这种玻璃的作用埋下伏笔。]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①这种新型玻璃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句导读:过渡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后仍安然无恙(yànɡ);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③“安然无恙、藕断丝连”描述了这种“夹丝玻璃”的什么特点?]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④“夹丝玻璃”有什么用途?]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介绍了夹丝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反射太阳光。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句导读:具体介绍了变色玻璃的作用。这里把变色玻璃比作“自动窗帘”,生动形象,恰如其分。][⑤“变色玻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介绍变色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有人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这样的玻璃其实早已问世了,它就是“吸热玻璃”。[⑥“吸热玻璃”的特点是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⑦“炎热、凉爽、严寒、温暖”的对比描写,突出了什么?]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介绍吸热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⑧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四十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十二分贝了。[⑨“吃音玻璃”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印证它的作用?]
第五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吃音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⑩这段话写的是什么?]
第六部分(第6自然段):讲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4.初步掌握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本课的生字卡片,帮助学生了解玻璃名称、特点、作用的表格。
一导入
1.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用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关于玻璃的课文——《新型玻璃》。
2.“新型”是什么意思?(新的类型、新的品种)那么,课文中有哪些新型玻璃呢?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新词,随时纠正读音。
博物馆盗窃嫌疑安然无恙企图犯罪电源
建筑物清楚废水研制噪音无影无踪藕断丝连
(2)理解词语。
①企图:图谋;打算。
②藕断丝连:这里指玻璃虽然破碎了,但里边的夹丝没有断,把碎玻璃片连在一起。
③安然无恙:没受一点儿损伤。
④分贝:计量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
(3)书写指导。
筑:下面的“巩”的右边是“横折弯钩”,不要写成“横斜钩”。
(4)在学习小组内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玻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其在现代化生活中的作用。)
2.讲读第1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的语句,用“”画出描写它作用的语句。
(2)学生自学后讨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它的特点和作用。
名称特点作用
夹丝网防
盗玻璃可自动报警防盗
(3)齐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是它的特点。
它的用途:“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3.分组自学第2~5自然段。
(1)学生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以下四种玻璃。每人学一种,填写在表格中。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名称特点作用
夹丝玻璃
变色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2)集体交流学习成果:说说四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4.学习第6自然段。
知道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还会创造出更多品种的新型玻璃。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去认识各种玻璃。
通过提问引入,如教师问:“你们看到过广告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看过。”教师接着问:“你最喜欢的广告是什么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然后教师又问:“你们想不想也当一回广告人呢?”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最后,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广告公司”,由组长担任“广告公司”的“老板”,同时提出要求:(1)认真阅读课文,遇到疑难,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了解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然后讨论写广告词。
(3)广告词要写得简洁、明白。同学们在“老板”的带领下,开始认真学习、讨论,拟写广告词。
2.在小组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组织召开了“广告发布会”,要求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交流,评选最佳广告词。同时,提出评论的标准:说清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代表们纷纷上台亮出他们小组的广告词。以下略举几则广告词:(1)有了夹丝网防盗玻璃,请把心放回原处。
(2)夹丝玻璃,安全可靠。
(3)想拥有自动窗帘吗?请用变色玻璃。
(4)冬暖夏凉,吸热玻璃。
(5)吃音玻璃,给你带来宁静的世界……
1.通过个人探求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
2.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第二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中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
3.进一步认识总分段式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1.预习引入.
2.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4.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
(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二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
①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
②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
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③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1).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
齐读第3自然段.
(5)指名读1~3自然段.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二,三两段,指导感情朗读.
2.进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断进取,热心为人们做事的.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指名读第一段.
(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它是怎样继续前进的.
阅读课文2,3两段.
(1)默读第2段,思考课后1(2).
(2)读后讨论.
①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
③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力,意志坚强)
③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
指对话.
(3)齐读第9自然段.
①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的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大江,冲向海洋)
②指这一自然段.
(4)指导分角色朗读2.3段.
3.全文,问: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向小溪流学些什么
(不断进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
板书:
山谷
不分日夜奔
拐弯的地方
不知疲倦冲
海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作者和妈妈对爸爸的关心和爱。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会认生字,会读生字并运用组词。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对爸爸的关心和爱。
教学难点:
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妈妈看着我,我看着妈妈,笑了”
教学流程:
一、歌曲进入新课
1、讲述:小朋友们,今天上这节课之前,教师先来播放一首歌曲:我的好妈妈。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2、听唱完了歌曲,大家知道这首歌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心爸爸的课文:(板书课题:轻轻地),齐读课题。
二、自探提示,学习生字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生答)
2、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归纳了一下,其中也有老师要问的问题,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件出示自探提示,指生读)
3、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圈出会认字和和会写字,同桌之间认一认,考一考。
4、学习生字:出示生字,指生领读,组词。(课件出示)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解疑合探
1、同学们的生字学习的很好,认识了所有的生字宝宝,现在这些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它吗?自读课文,整体感悟。
2、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本课中出现得最多的词语是什么?
一生答道:轻轻地。
3、让学生自然练读,注意将描写“我”和妈妈轻轻地做事场景的段落要轻轻地读。并划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学生划出有六个自然段。
4、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说我和妈妈在很轻地做事。
很多同学回答:一、二自然段说妈妈很轻很地做事,四、五自然段说“我”很轻很轻地做事。
5、哪位同学来读一下一、二自然段?(听生朗读)说说妈妈在这一段中在很轻很轻地做什么事?(将学生的`回答板书)
6、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第四、五自然段(听生朗读),再说一说“我”在很轻很轻地做什么事?
一生回答:也是穿衣、走路、开门说话。
7、那么,大家都知道“我”和妈妈在早上做任何事都很轻很轻
地,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怕打扰影响谁?你从哪知道的呢?
学生回答:从第三自然段,因为爸爸上夜班。
8、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9、“我”和妈妈这样轻轻地做事,没打扰爸爸的美梦,心里是不是很高兴,妈妈和“我是不是有默契,会会心一笑呢?请大家一起来读一最后一自然段,体会妈妈和“我”高兴的心情。
10、朗读接力赛。(让六个学生一个读一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四、质疑再探。
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生问,解答)
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的时候想休息了,你会怎么做呢?(生答)
五、巩固练习
你学完了课文,能回答老师的这些练习题吗?(课件出示练习题)
六、总结
你学完了本课,有哪些收获呢?(生谈收获)
回到家里,仔细观察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情况,想想他们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做个体贴、关心、爱护长辈的人。
《轻轻地》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妈妈和“我”起床了,看到睡得正香的爸爸,我们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短短几句话,把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关怀这一感人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教学中,我摒弃了支离破碎的分析和喋喋不休的串讲,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充分品读文本,充分体验情感方面。通过“课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什么?”为线索,引导学生细读,品读,将作者的意图渗入潜意识之中,使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达到理解。。学生都感悟到了“我”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开门、轻轻地说话都是对爸爸的关心和体贴,明白了从小就要学会关怀,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或蜡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和风有关的游戏,好吗?谁能唱唱和风有关的歌?(抽生)谁能背背和风有关的诗句?(抽生)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继续学习──《画风》。
二、自主探究
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2、现在,聪明的孩子们,请你动脑筋回忆一下,这三位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生找)
请你起来读一读你到找的句子好吗?(生读)
课件随机出示
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相机指导: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这样吧,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准备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诉我,我应该怎么画风吧!
(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按照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的雨丝)
我画得怎么样?(生评:不对,应该是斜斜的)对呀,差不多,也可以呀。(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想不想看看真正的宋涛画的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风到底藏在画里的哪里呀?
小诗人,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你能让老师朗读你一下你的大作吗?(师有感情朗读,指导学生)
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相机指导:你能让我们听到风的声音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把腰弯一弯。(出示陈丹的画)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指导方法同上,用实物旗子和小风车让孩子感受到风,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3、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4、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三、拓展体会
1、过渡:
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口答)
2、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
(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3、(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师总结,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
四、总结延伸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还想出了画声音和气味的办法。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教学板书〗
赵小艺 旗子在空中飘
画风 陈 丹 弯弯的小树
宋 涛 几条斜斜的雨丝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读准“雌、挨骂、驯化”等字词的读音。联系文章内容理解“驯化、迷惑不解”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复习巩固小标题的知识,认识小标题在本文中的作用。
3、通过质疑、品读课文语言了解一些野生动物鲜为人知的一面,体会作者对它们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揭示课题
1、出示媒体,画面对比,引出“野生动物”
2、介绍作者、作品,揭示课题
(1)补充资料,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媒体)蒂皮·德格雷,父母是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她从小就随父母生活在非洲。
(2)补全课题: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3)齐读课题
二、温故知新,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1.复习已学的小标题作用,了解文章介绍了的三个野生动物朋友
(1)预习反馈,了解文章三部分的内容
交流后板书:大象阿布狒狒星迪豹子杰比
(2)关注小标题,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3)复习旧知,回顾已知的小标题作用
读本文的小标题能帮助我们很快了解作者要介绍那些动物
2.引入小标题新的作用,初步感悟作者对野生动物的情感
(1)关注本文小标题的作用。
交流归纳:看来,作者与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难怪作者称这些野生动物为——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2)归纳作用。
这篇课文的小标题还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情感。
(3)读好小标题。
三、借助文本,了解这些鲜为人知的野生动物,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一)学习第一部分:阿布,我的大象哥哥
1、说说对大象有了哪些了解?
板书:照顾我
2、品读课文语言
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它关照
出示相关文字,朗读
3、感受画面的温馨,体会作者的情感
(1)一个是——蹒跚学步的婴儿,一个是——(大象,有多大啊。五吨)
板书:体型庞大
(2)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画面,说说为什么你有这样的感觉?
(二)学习第二部分:同狒孩儿难舍难分
1.读读这部分内容,再看看小标题,说说有什么问题?
2.通过星迪的举动,理解野生动物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1)理解星迪当时的表现。
板书:扑、扯
(2)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星迪这样做是为什么,你知道吗?
学生交流,师点评
板书:记得我
3、你现在明白了吗?为什么再见面时,星迪会做出伤害我的举动?
4、小结:野生动物也有情感,只是我们人类不太明白它们的表达方式罢了。
(三)学习第三部分:豹子很危险,但我照样跟它玩
在描写与豹子杰比之间发生的故事时,作者在小标题的前半部分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豹子很危险。
出示:豹子很危险,但我照样跟它玩
1、从学生的已知引入,认识豹子的危险性。
2、认识杰比虽然从小被人收养,但依然危险,野性难驯。
(1)重点理解驯化的在文中的含义
(2)自己读读文章,看看从哪些地方看出杰比是非常危险的`。
句子1:它可爱得很,我看见它要做蠢事了,就大声骂它……
学生交流
事例一:
有一次,我跟它玩,它用嘴咬我的肩膀。……
①集体朗读
②交流从哪里看出豹子的危险性
事例二:
如果说到这里为止,我认识到了杰比具有危险性,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亲眼见识到了它的野性。
读课文4—7小节概括的语言说说那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从这件具体的事情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杰比真是
板书:野性难驯
3、认识杰比的另一面
(1)再读小标题,思考作者为什么知道你豹子危险还照样跟它玩。
(2)读课文,找出文中反映杰比温顺的语句,品读、交流。
句子1:它看到我并不怕它,所以也不攻击我。……
句子2:有一次,我跟它玩……
句子3:于是……
句4:……它高兴得不得了
(3)现在你明白作者为什么明知豹子危险,还会和它一起玩吗?
小结:借助作者亲身经历,我们看到了豹子的另一面,温顺、通人性的一面。这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无法了解,甚至觉得不可思议的。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语句。
引读相关的句子
四、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1.借助板书说说对野生动物新的认识。
2.小结并板书。
板书:有危险通人性
3.总结延伸
因为童年的特殊经历,可爱的小女孩蒂皮·德格雷和野生动物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写出了一个个有趣、动人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野生动物不为人知的一面 ——充满野性,却也有情感和灵性。正如她书中所说的——它们也是这个地球的主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对这些野生动物有进一步的了解。(媒体出示:《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四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形象。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优美的词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调整
一、投影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边放投影边在柔美的音乐中,介绍拉萨及拉萨的天空。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读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和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采用多种办法弄懂词语意思。3]将课文读通顺,对自己可以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 开火车读字卡词卡,正音。
2.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略微指导。
3、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4. 说说你觉得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音乐中各自读课文,加强正音效果,增加朗读机会。
五、学习生字。
1〕 出示妙、纯、线、忍四字,生读 2〕 教师请同学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这些字吗?
3〕 比较“纱、沙、妙”“纯、线” 4〕。
学生边听边划出自己认为较美的词。
学生自读课文
开火车读字卡词卡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口语表达
学生自学描红。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谈话: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
那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找个地方吧!来找西藏自治区~~~再找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2、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课件出示:拉萨简介,以及一些拉萨的图片)
那么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神游拉萨,去领略它与众不同的天空。范读课文。
谁能说说拉萨的天空怎么与众不同呢?出示填空:( )的天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调整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 教师配乐读。
2〕 生自练读,将想像到的景象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学习2-4段
1〕 指生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学生读的词句,落实重点语基内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角度,积累写作技巧。
2〕 配乐读2-4段,欣赏读。
过渡谈话,这样美的拉萨天空,你想说什么?作者也有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齐读第五自然段。
1、理解第五自然段这个比喻句。学着用比喻句。
三、学习生字
出示晶、建。指导写“晶”字。
四、指导背诵
(1)教师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播放投影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记忆。
(2)同座位之间互背检查。(3)指名试背,奖励。(4)全班齐背。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圣、窗、帘。2重点指导“窗”字。自学其他生字。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练习
1在课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近的词语。蔚蓝( )纯洁( )
2摘抄你欣赏的好词句。
写生字词
观看投影片,学生说说你看到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划出词语细细品位,展开想像。
学生生边听边想像。
学生自己读2-4段,边读边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细细品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
分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点评。
自由朗读全文,整体回味拉萨的美景。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找哪个句子写了天空的纯净、明洁?
2、(出示句子: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指名读。
3、“纯净、明洁”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读出天空的纯净、明洁吗?
4、大家看,白云和草地映衬对照下的天空显得更加“纯净”与“明洁洁”,天空蓝得通透、无暇,加上“白、绿”色的映照,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的天空为拉萨增添了无限的美。齐读句子
5、大家再找找还有哪个句子写得非常妙,写出了天空非常的纯净?(出示句子: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6、“掬”是什么意思?现在蓝天就在眼前,你想不想掬一捧蓝天来洗洗你的脸呢?
大家一起来,闭上眼睛,蓝天就在眼前,掬一捧蓝天来洗洗你的脸吧!(生做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7、天空多么湛蓝啊,多么迷人啊,离我们这么近,课文还有哪个句子也能体会出人和天是如此的亲近?(出示句子: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仿佛所有的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自己离蓝天很近,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女生读。
8、拉萨的天空蓝得这么美,这么纯净,来大家一起读课文第二节,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板书设计:
7、拉萨的天空
湛蓝 透亮 清水洗过
纯净 明洁
神往 紧紧 久久
蓝晶晶
圣地的窗帘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通过这篇小小说向人们展示的社会现象,感悟深含在文中的做人的道理。
2、学习这篇小小说展现主题、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预习文章,完成预习卡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的学习:
歌曲《常回家看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的大街小巷广为传唱,因为它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家是温馨的港湾,孩子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牵挂。写家书是父母和孩子寄托思念、互相关心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有一个大学生写回的家书却是寥寥的只言片语,除了让家里寄钱,再也没有下文。这是为什么呢?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胡凯的《家书》,走进这一家子去看一看吧。
二、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
三、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配乐,其他学生认真听,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小说的主要情节:
收信——( )信——( )信——( )信
五、再读课文思考:
1、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2、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根据信的内容说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3、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六、细读文章,品味赏析:
这篇小说通过哪些手法将文章刻画的人物和要表达的主旨展现在我们面前?
七、质疑问难,教师点拨。
八、感悟收获:学了这篇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或者说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九、欣赏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比较和本文中的儿子的异同点。
十、拓展延伸:
1、请以菊的哥哥的名义再写一封信,你认为他在收到这封六个字的家书之后会怎么回信?
2、请以菊的口吻再给哥哥写封信。
十一、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中两题任选一题做在作文本上
预习卡
课题:: 作者:
字词积累
感
知
赏
析
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这篇小说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表达主旨?(请举例说明)
质疑问难
感悟收获
语文教案 篇10
目标:感知冬季特征,发现冬季的小动物有没有变化,从中使幼儿感受冬天里的小动物的变化。
准备:
1、平时多给幼儿机会观察动物的活动。
2、有关的图片、玩具
3、有关小动物过冬的有趣故事
过程:
1、感受气温变化:用小手摸一摸自己的脸颊、鼻尖、张开小嘴向外呼气,会看见一股股“白雾”。再用小手摸摸院子里的大型玩具、石凳、栏杆等,都会感觉“凉凉的”。
2、到院子里找一找,小蚂蚁、小虫、小鸟它们都去那里了?
3、从幼儿自身对冬天的感受,引出小动物如何过冬的话题。请幼儿说一说,你知道小动物冬天是怎么过冬的.(配合图片或玩具)。
4、给幼儿讲有关动物过冬的短小故事,请幼儿学一学小动物过冬的样子。
5、游戏:教师发问:“小熊(虫子、小蚂蚁等)小动物怎样过冬?”幼儿边答边用动作来表示,看谁答的又快又学的像。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