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25 07:51:3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经典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幼儿喜欢玩、喜欢动、喜欢问为什么、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进行随机教育,在实验中动手操作,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科学的秘密,对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从而喜欢探索生活的秘密。针对幼儿提出的球为什么能弹起来?我设计了“弹力球”这一课,让幼儿初步尝试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弹力球。在制作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幼儿对物体的探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自己发现PVA粉和硼砂溶液在一起会变成又粘又软的东西。

  2、使幼儿学会制作弹力球,了解容易弹起的东西和不易弹起的东西。

  3、激发幼儿对物体弹力的兴趣和探索。有好奇心和初步科学态度,愿意自己动手探究问题。

  4、引导幼儿认识容易弹起的东西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不容易谈起来的东西有哪些相同点。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尝试了解PVA粉和硼砂溶液的颜色作用与形态。制作弹力球。

  难点:理解为什么弹力球能够弹起来。不同的物质通过相互之间的反应可以形成另一种物质。

  安全提示:PVA粉和硼砂溶液不能食用。

  活动准备

  1、有弹力的物品。

  2、按幼儿人数每人一份:硼砂溶液PVA粉,实验盘、实验杯、实验搅拌棒、水、双面胶、两张纸

  3、律动音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玩具,我们一起来玩吧!

  (指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注意安全,与幼儿合作发现各种球的玩法与发现球的弹起。)

  二、基本环节:

  1、思考问题:

  师:刚才我们和玩具玩得好开心,那谁能告诉我,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样玩的?

  注:及时纠正幼儿,强调弹出去并要求说完整话。

  师:小朋友这么喜欢玩具,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个子小小的,身体圆圆的,它也会弹的很高,它就是——弹力球”。

  师:我们来试一下它的弹力吧!(让幼儿在地上、桌子上玩)

  我们发现力气使用的不同,弹的高度也不同。

  三、引出材料

  出示制作弹力球的两个重要的东西:

  1、pvA粉

  师:我们来猜一猜第一个材料—–这袋有白色粉末状的是什么呢?糖、盐、白面、白灰、等(让幼儿大胆猜测)

  介绍“我的名字叫pvA粉,我是固体粉末状的,不可以吃的、当我遇到水后会变成粘粘的,像胶水一样。”

  幼儿操作体会摸一摸、看一看它是粘粘的吗?像什么?

  小结:胶水、胶棒双面胶里都有他的帮忙。

  2、硼砂溶液

  第二种材料—-蓝色的东西是像水、沙子、还是空气呢?

  小结:老师来告诉你们硼砂溶液是用来消毒、杀菌的。硼砂溶液本身是没有颜色的,那这瓶为什么是蓝色呢?因为老师在里面加了蓝色的色素,会使它更漂亮,如果老师要做粉色的弹力球,会加什么颜色的色素呢?喜欢什么就可以加什么颜色

  四:教师制作示范

  1、固定空杯(剥下一枚双面胶,粘在实验盘上,固定空杯)

  2、师:到入pvA粉(拿起p、v、A粉,倾斜着从一个小角慢慢的、缓缓地倒入就不会洒出来(师拖起来)小朋友看一看有什么变化。

  3、倒入硼砂溶液观察粉末状的pvA粉和像水一样的硼砂溶液变成什么了。软软的东西是弹力球吗?怎样可以变成弹力球呢?

  教师验证试球:老师制作的弹力球能不能弹起来。注意及时保持制作卫生及时清理。

  五、幼儿制作

  1、制作弹力球:固定空杯—倒入pvA粉—加入硼砂溶液—搅拌—揉搓—成球—及时清理—试球。

  小结:1、硼砂溶液降低了pvA粉的粘性,具有了弹性,所以做成了弹力球。

  2、我们自己制作的弹力球能玩几天,为什么呢?

  3、展示实验结果:试球时注意安全。注意用力不要大。

  六、活动结束延伸

  生活中有容易弹起来的东西,还有不容易弹起来的东西,请幼儿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理论分析:

  科学课倡导以科学实验为中心,在探究活动中让幼儿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的奥秘,尝试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科学探究的真谛。在《弹力球》这个活动中,让幼儿在玩玩做做,在操作活动中,了解到为什么弹力球、篮球等落地很容易弹起来,而其他多数东西却不能?因为弹力球、篮球等落地时,与地面接触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形变,地面与球相互产生反作用力,球一接触这种反作用力,就会有加速度,于是便向上弹起。但其他多数物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弹性形变,用力打下去也只会弹起来一点点。在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讲述和讨论、验证。从孩子们的回答中选出教育内容,切合孩子们的'回答与操作验证中让幼儿知道弹力球能弹起的原因,以及制作的乐趣。同时通过猜一猜的方式,巩固幼儿的经验,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能猜出答案也体会到了成就感。探索制作结束后,让幼儿思考弹力球往床上抛一抛,弹力球还能弹起多高?和抛地相比,哪个弹得更高呢?为什么呢?让幼儿把观察到的画一画。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弹性,并引导幼儿在日后的生活中有探索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活动最后通过试球验证的方式,增加活动的兴趣性,自己制作的弹力球,让幼儿感受制作活动的乐趣,体验制作带来的美妙感受,让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所思所悟:

  活动中,由于事先请家长们和幼儿一起做了许多关于球的知识经验习得,所以在讨论弹力球为什么能够弹起的时候,孩子们的回答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回答的都是自己经验过的,而家长们一般家里容易弹起的东西单一或一致都是皮球,这容易导致幼儿思维的限制,也没能让幼儿很好的进行思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要结合孩子们的已经经验和扩展孩子们的经验,发挥孩子的想象与发散思维想结合,让活动更能体现教育价值!因为幼儿的经验还不丰富,概括还不全面。但幼儿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究周围世界。我要寻求幼儿真实的动机,真诚地询问,耐心地倾听和观察还不够。还需要以幼儿的方式操作物体,才能真正地了解到幼儿的真实意图。在经验习得做得更丰富一些,互动启发中探索弹力球的弹起,体验成功的快乐,延伸部分请家长参与进来比一比看谁找到关于弹力的问题最多,谁解决关于弹力的问题最多,等等。使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和小朋友共同探讨科学秘密快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和跳跃,在互相对视中唱出眼睛中的“你、我、他”。

  2、喜欢歌表演,能用眼神和动作自然地表现。

  3、发展手眼协调一致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你的眼里有个我》。

  活动过程:

  一、游戏:带头人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一名幼儿闭起眼睛不准偷看。老师用手指出另一名幼儿做带头人。带头人选好后,请带头人根据音乐做不同的动作,其他幼儿用余光跟带头人学动作。再请刚才闭眼的幼儿用眼睛寻找带头人。

  2、游戏过程中要提醒幼儿不能用语言或动作提醒。

  3、游戏反复进行。

  二、学唱歌曲

  1、请刚才猜的幼儿交流:你是怎么发现带头人的?

  2、幼儿说说自己刚才的体验和眼睛的重要性。

  3、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眼睛。

  4、你在同伴的眼睛里发现了什么?

  5、幼儿交流后,教师请一位幼儿上前与他互相看对方的.眼睛。

  6、师“你们猜,我看见了什么?”

  7、教师用歌声告诉幼儿:“你的眼睛里有呀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呀有个你。我们两个人对呀对面坐,拍手唱歌笑呵呵,笑呀笑呵呵。”

  8、幼儿再次听着音乐自由结对互相看对方的眼睛。

  9、幼儿根据歌曲内容手指着自己和对方,跟着音乐旋律学唱歌曲。

  10、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表演。(合唱、男生唱、女生唱等)

  三、创编歌词

  1、引导幼儿换个角度,看看眼睛里有什么,把看到的东西唱到歌曲里。

  2、请个别幼儿单独表演。

  3、引导幼儿再次换个角度,创边歌词。

  四、创编动作

  1、放录音,幼儿结对进行个表演,前面两句互相看眼睛,最后两句面对面拍手击掌,中间两句可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2、幼儿分组创编歌表演,引导幼儿以睁大眼睛、眯着眼等方式,表现诙谐和幽默的情趣。

  3、幼儿每进行一遍歌表演,便选择一位幼儿结伴表演。

  4、请愿意表演的幼儿在集体面前与大家交流。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也是艺术领域的一部分,也是要注重“美”的感受,当老师在前面示范唱时,要把情绪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感受到歌曲的快乐,并且,图谱虽然是用来帮助学歌曲的,但也是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做的再美一点、生动一点。音乐活动不是简单地教会幼儿一首歌,而是要把学唱歌的方法带给幼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幼儿掌握了学唱歌的方法,他们的音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与作用。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

  2、难点: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

  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录像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

  3、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拓展认识标志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

  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呢?之前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了哪些标志呢?(请幼儿说)小朋友真是爱观察的孩子,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1)出示禁止烟火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图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这是禁止烟火标志,它告诉我们附近有容易燃烧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图书馆、仓库等地方会看到这个标志,禁止人们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出示当心触电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本,文来源:大;考、吧幼;师网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当心触电标志警告我们要远离电厂、高压电线杆、变压器等有电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电的物品,因为电是很危险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当心滑跌"紧急通道""当心中毒""禁止吸烟""禁止游泳""禁止触摸"等常见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3、请幼儿讨论标志的用途。

  提问: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

  小结:标志通常出现在人口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4、引导幼儿从图案、颜色、形状、意义等方面加以比较,区别三种性质的标志。

  指导语:那么多的标志,我们怎么能把它们都记住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它们的颜色、形状一样吗?如果请你给它们分分类,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小结:一种标志代表一种意思,它的.图案简单、易懂;标志通常分为三类,黄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是提醒或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标志";蓝色或绿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做,通常叫做"提示标志";一般画红色斜杠的标志表示禁止我们做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标志"。

  5、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初步学会运用标志。

  出示生活中的场景,请幼儿找出这些地方需要的标志。

  指导语:小朋友认识了那么多的标志,老师来考考你们吧,一会请小朋友分成六组,每组六个相同的标志,每个小朋友选一个标志拿 在手中,当大屏幕上出现画面时,你认为应该出现什么标志,请拿这个标志的小朋友迅速到前面来,哪一组的小朋友反映最快,而且还答对了,就为你们组争得一颗小星星。

  小结: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意义,放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们的作用。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室、幼儿园教学楼内走动观察,请幼儿根据手中标志的意义寻找适当的位置粘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了社会《认识生活中的标志》,目的在于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导入环节,我首先请幼儿观看了一段录像,激发幼儿的活动的兴趣,当录像中出现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时,孩子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出标志的名称,知道了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展开部分共有五个环节,首先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孩子们说的都很好,有的说在幼儿园的走廊上见过“当心触电” 的标志,有的说在大众广场见过“必须戴安全帽”的标志……看的出孩子们对生活都很关注。第二环节教师出示课件,和幼儿一起熟悉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后请幼儿讨论标志的用途。接着教师引导幼儿给标志进行分类,在这个环节中85%的幼儿都能说出标志可以按照颜色、形状、意义等进行分类,基本达到了活动的目标。展开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当大屏幕上出现画面时,幼儿能迅速将场所应出现的标志找出来,通过此游戏巩固了幼儿对标志的认识,使幼儿初步学会了运用标志。

大班教案 篇4

  具体分析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一共安排了三个环节,简单朴素,来源于生活。活动的开始,我以老师自身的不开心导入,引起幼儿的共鸣,确实我最近牙齿疼了好久,牙龈也肿了一个多礼拜,在平时孩子们也觉察到了我的“难言之隐”,都会主动来关心我,于是我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入不愉快的情绪中,接着由老师转入幼儿这一主体,我抓取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个别活动掠影,看看自己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的情景,使幼儿有一种切身的感受,感知自己不开心的情绪体验,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与同伴共同商量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开心或伤心的事情,学习调节情绪,寻找快乐。最后,分组自由游戏,通过多种渠道发泄不愉快的情绪,把活动推入高潮,在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传递快乐、享受快乐,放飞快乐中自然结束。接下来,我将对活动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的情绪共鸣。

  1、(教师捂着脸,痛苦的表情)引起幼儿的好奇。(幼儿有些骚动,还没有稳定好情绪。)

  2、老师最近牙齿好痛,今天脸都肿起来了,怎么办呀?(幼儿都很有生活经验,知道牙痛应该看医生去,因此孩子们都建议我去看医生。)

  3、现在我好痛,心里很不开心,你们快来帮我想想办法吧!(引导幼儿来帮助我,有个别幼儿想到了要帮我揉揉脸,于是我就请他上来为我揉揉,我想以此来打开幼儿的思路。)

  分析:

  这是以老师的亲身感受来感染幼儿,引起幼儿的情绪共鸣。到多功能厅上课,幼儿相对很兴奋,我在还没有稳定好幼儿情绪的前提下开始了活动,因此一开始幼儿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到我身上,他们想出来的办法也很单一,看医生是最多的,只有个别孩子想到可以帮我揉一揉,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幼儿上来亲手帮我揉揉,想以此机会来打开幼儿的思路,想想看除了请医生帮忙以外,我们小朋友还有什么办法让老师开心起来?由于我的引导语不够明确,幼儿的办法很局限。

  (二)排解不开心情绪,寻找快乐。

  1、由老师的不开心引出幼儿的不开心。

  老师遇到了不开心的事,你们有吗?我们小朋友会遇到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呢?

  2、(播放幻灯片)看看谁遇到了不开心的事?为什么?(将幼儿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屏幕上,他们在看到自己和同伴在活动中的掠影时,都显得很激动,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3、让幻灯片里的主人公来讲讲自己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请小朋友想办法让他(她)变开心起来。

  4、幼儿自由讨论,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出来的好办法。(以一日活动中的幼儿为主角,让他们上来讲述当时的情景,请小朋友来帮忙。真正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幼儿就比较有经验,想出的办法也多起来了。)

  5、我们还会遇到哪些不开心的事,你是怎样使自己变得开心起来的?

  6、教师引导幼儿把生活中的不开心变成开心。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此时正好遇到了一位不开心的小朋友,这一环节我事先没预设到,想到这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将不开心转化为开心,于是我马上接住了孩子抛来的“球”,将这个不开心的孩子呈现到大家面前,看看我们的孩子该怎样解决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其实这个孩子的脾气很倔的,动不动就板脸发脾气,一生气就非得好好哄才行,于是,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我想让我们的孩子来解决这个难题。他们有的要送她玩具,她摇头;有的要和她一起玩,她摇头;有的要给她一个拥抱,还是摇头……大家想了好多办法,效果都不大,这时有个孩子想到了要给她贴纸,她倒点了点头,平时她很喜欢贴纸,这下投其所好,总算让她点头了。我考虑到时间问题,于是没有让她真正开心起来就草草收场了。)

  7、小结: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告诉老师,小朋友,让大家一起来帮助你,把你的不开心变成开心,其实呀,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分析: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围绕幼儿在园的活动,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自己找到排解不开心情绪的方法。引导幼儿将自己不开心的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忙解决,使大家都变得开心起来。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幼儿能从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到适合的方法,这种突发事件比预设来得真实、鲜活,幼儿也便于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多种渠道发泄情绪,放飞心情。

  1、我们小朋友很能干,自己就能把不开心赶跑,你有哪些赶走不开心的好方法呢?

  2、向孩子们介绍并尝试几种赶走不开心的好方法(深呼吸、大喊一声、出气包、传染快乐等),一起来试试。(教师介绍的发泄方法,幼儿很感兴趣,从幼儿的表现就能看出,积极性很高,全都投入到了活动中。)

  3、分组发泄情绪:

  ●民间游戏区: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

  ●小舞台:跟着音乐唱歌、跳舞。

  ●心情话吧:打电话聊天。

  ●美工区:让孩子们把不开心的'事画在纸上,折成飞机,让不开心飞出去。

  ●深呼吸等(可根据幼儿的回答适当增加项目)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发泄不开心的情绪,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4、幼儿自由选择区域,放飞快乐,让开心永远伴随你、我、他(自然结束活动)。

  分析:

  幼儿是活泼好动的,他们只有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和探索,才能加深他们对健康快乐心理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我设计了此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这些活动区域,在我们平时的一日生活中也经常接触,但此时去玩,带有了更明确的目的,怎样将不开心发泄掉,转化为不开心。而且这些发泄的方法也是有一定心理学理论的,幼儿在操作时,脸上的表情就可以折射出他们心里的变化。而刚才突发的小插曲,我发现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开心地和同伴一起手拿彩带,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这时才真正让她开心起来。峰回路转,我的活动目的也达到了。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知道水会倒映影像。

  理解故事并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看过天上的月亮。

  课件准备:《猴子捞月亮》故事音频及图片。

  材料准备:水盆。

  活动过程

  猜谜激趣,引出主题。

  ——有时挂山腰,有时挂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猜猜这是什么?(月亮)

  ——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月亮呢?(天上)

  ——可是一群小猴子却发现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猴子捞月亮》,引导幼儿理解水会倒映影像。

  1、播放故事音频《猴子捞月亮》第一、二段,鼓励幼儿说说故事内容。

  ——小猴子用什么办法来捞月亮?

  ——你觉得它们的`方法能捞到月亮吗?

  ——小猴子到底有没有成功捞到月亮呢?一起继续听故事。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猴子捞月亮》第三、四段,引导幼儿了解水会倒映影像。

  ——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捞月亮,结果月亮变成什么样了?

  ——小猴子又努力去捞月亮,结果只捞到什么?

  ——为什么小猴子捞不到月亮?

  小结:无论小猴子怎么努力都没能把月亮捞起来,这是因为月亮根本没有掉到井水里去,它一直在天上好好地挂着呢。水里的月亮只是天上月亮的倒影。

  出示水盆,幼儿每组一个,引导幼儿观察水中倒影,进一步理解水会倒映影像。

  1、将幼儿分组,讲解观察注意事项,告知幼儿观察时请小心用水,给小组分发水盆。

  2、请幼儿朝水盆里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观察水中倒影。

  ——水中出现了什么?

  ——水中倒影的表情、动作和你的表情、动作一样吗?

  小结:水面就像镜子,能倒映影像,我们做的表情和动作都可以倒映在水里。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小棒,回形针在地图上沿直线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萌发热爱北京,向往北京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自制城市地图,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儿童形象

  2、小棒,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来自祖国各地的儿童,小朋友你猜猜看她们是哪个民族的人,可以从她们的衣着,长相来猜哦。

  2、教师:你知道她们的家乡在哪吗?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在地图上找找看,好吗?

  3、教师小结:她们是来自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孩子们,她们分别居住在南京,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和长春这几个城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居住的这些城市在地图上的哪些地方。(出示自制地图)

  二、测量这些城市到北京的距离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北京是中国的什么吗?(首都)它在地图的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

  2、提问:每个地方的小朋友都想到北京去看一看,玩一玩可是他们想知道在这个地图上她们的家乡离北京有多远,小朋友,你们愿意来帮助她们吗?

  3、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来帮助她们测量这些距离呢?(小棒,回形针)

  4、教师:我们首先用直尺来量一下她们家乡到北京的距离,并且记录下来,同时我们知道两个地方之间一直线是最短的距离,首先我们看一下南京到北京最短的距离是多少呢?(注意它们的头和脚是连在一起的哦,这样才能测出它们的`最短距离)下面我请小朋友自己用直尺来测量一下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长春到北京的距离是多少。

  5、教师:下面我们用回形针来测量一下好吗?并且要记录下来哦。

  6、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用直尺和回形针测量了各个地方到北京的距离,并且记录了下来。

  三、交流测量结果,比比之间的距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哪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是最远的?哪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是最近的?

  四、游戏:《送各地娃娃上北京》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送她们上北京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精选)07-27

大班教案(经典)07-25

(精选)大班教案07-21

(精选)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选]07-31

大班教案【精选】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