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6 09:58:35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科学教案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典)科学教案9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课程标准: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2.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活空间。

  3.了解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4.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

  2.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二)科学知识:

  1.认识根和茎的形态。

  2.知道根和茎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2.愿意通过观察、收集证据来探究科学的奥秘。

  三、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1.区别不用形态的茎。

  2.区别不用形态的根。

  3.观察茎的运输作用。

  4.设计并实验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四、学习成果评价

  (一)概念发展

  1.不能区别不同形态的茎,根。

  2.能区别不用形态的茎,不用形态的根。

  3.能认识根、茎的作用。

  (二)探究能力:

  1.对待科学学习能采取想办法解决的态度。

  2.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

  3.能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五、教学材料: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墨水、菠菜、仙人掌

  六、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教学反馈

  集中话题直接揭题

  板书课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探索和调查植物的根相同吗?

  组织学生小组内将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

  有哪些不同?将植物的根画下来,不同的地方用彩笔画出来。

  全班交流、比较。

  为什么植物的根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想一想

  听学生猜测。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植物的茎相同吗?

  引导学生交流各种形态的茎。

  茎有什么作用?

  学生猜测、设计实验区分直根和须根。

  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回顾和解释1.以上都是猜测,都没有经过事实验证的,我们必须都要——?

  (做实验)

  2.布置实验要求、观察任务。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进行证明。尊重事实。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

  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的

  形状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放入后

  水面刻度排开的水量

  (毫升)沉浮状况

  实心团200

  沉的形状200

  浮形1200

  浮形2200

  浮形3200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3

  科学概念

  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透明度和光泽、矿物晶体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鼓励孩子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

  过程与方法

  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经历对矿物进行透明度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能描述有着特殊规则的矿物几何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生:矿物颜色和条痕、硬度)

  师:上节课我们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以及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2、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来研究矿物透明度和光泽及描述特殊规则的矿物几何形状。

  二、探究过程

  1、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

  (1)观察、描述纸的透明度

  A、出示(三种纸):透明纸、半透明纸、不透明纸

  思考:这几种纸的透光情况一样吗?你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又如何来描述这些纸的透明情况?

  B、学生交流反馈:隔着这三种纸,观察纸下面的字;手电筒照射;对着阳光等。

  C、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验证

  D、交流汇报

  (2)学习迁移,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并记录表中。

  提示:用矿物碎片的边缘观察其他物体。

  A、交流反馈

  B、师小结

  (3)观察矿物的光泽

  师:光泽是指什么?(生:反光能力)

  师:你见过哪些物体有光泽?

  (生:教室窗户上的玻璃;玻璃边框有光泽;墙上那个科学家的那个画框有光泽)

  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东西: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请你观察它们的反光情况,并按反光强弱排列。

  A、学生动手排列

  B、交流反馈

  C、观察云母、石英的光泽,看看云母的光泽跟桌上什么光泽比较接近,石英的光泽跟哪个物体的光泽相似?

  D、描述云母、石英的.光泽(生:云母的光泽最像玻璃的光泽;石英的光泽有点像蜡烛;石英的光泽也有点像玻璃瓶的光泽;云母也有点像金属的光泽)

  小结:我们说了这么多像这个,像那个,其实这就是描述矿物光泽的一种方法,是什么方法?(生:用对比的方法描述)对了,当我们无法用很准确的语言描述时,可以找一个与它接近的东西作为参考。

  2、观察、描述矿物的形状

  (1)投影图片:辉锑矿、石盐、石膏、石英、方解石

  (2)学生观察形状,并小组内描述。

  (3)交流描述这些矿物的形状。

  三、课外延伸

  1、阅读单元资料库《怎样采集制作岩石、矿物标本》。

  2、试着收集和制作岩石矿物标本。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根据形状取的的名称。

  2.磁铁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3.磁性和磁极。

  过程与方法:

  1.能边玩边思考和交流,从玩中发现磁铁的性质。

  2.能运用磁铁的性质解释现象和制作玩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表达和交流。

  2.激发探究兴趣。

  3.通过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

  学具:每4人一组

  桌面——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水槽(有水)

  桌肚——回形针、泡沫板

  实验记录单

  教具:磁铁鱼(用泡沫做,里面藏一块条形磁铁)、课件、多种形状的磁铁、

  渗透:回形针排队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很有趣的动画片,想看吗?一起看屏幕(点击播放《猫和老鼠》)。

  知道Tom用的是什么秘密武器?同意吗?(板书:磁铁)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看到它能吸引铁熨斗)

  对,我们把磁铁能吸铁一类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板书:磁性)

  二、自主探究磁铁的`性质

  (一)学生回忆平时玩

  看来你肯定玩过磁铁,还有人玩过吗?既然玩过,那你们一定从玩中已经发现了磁铁的很多秘密,是吧?把这些秘密先在小组里说说,过会儿全班交流。

  预设:

  1.磁铁有各种形状

  对!瞧,(课件出示马蹄形、条形、环形磁铁),这是我们常用的,第几个和刚才汤姆拿的一样?对,它叫马蹄磁铁,这个叫条形磁铁,最后一个叫环形磁铁。名如其形!你们看这里还有球形磁铁、柱形磁铁(出示实物),形状太多了!

  2.相吸和相斥

  你是怎么发现的?(请给大家演示一下)

  有谁没有过这样的体会?(让这部分同学拿着试一试)(板书:相吸、相斥)

  3.隔着物体也能吸。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桌面上放一块磁铁,用桌面下的磁铁带着走)

  (二)提供材料现场玩

  不错,一个个从玩中发现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你们还想再玩一玩吗?

  行!老师给每组提供了磁铁和回形针,就这两样。比一比哪个小组会玩,看看哪个组能从玩中发现磁铁更多的秘密。注意把你们的发现及时记录在这张纸上。

  预设:

  (1)一个接一个的排列,说明磁性能够传递。(板书:可以传递)

  (2)把磁铁往回形针堆里放,磁铁总是会有两个部位吸引的多。

  吸得多的部位说明了什么呢?(磁性强)

  揭示概念:我们把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板书:磁极)

  (三)老师引导深入玩

  刚才看到同学们玩得那么开心,老师手也有点痒痒,我也来玩一个!我用泡沫做了一条鱼,它可以浮在水面上(师用水槽取水),而且它还能自由转动。来个比赛,如果鱼头朝南算老师赢,如果鱼头朝其它三个方向都算同学们赢。行吗?为了公平,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拨动鱼并宣布结果。

  (1)诱生质疑

  哈哈,老师的运气真好,每次都赢!

  (2)揭开谜底

  鱼有问题?你帮大家看看!

  (3)讲解步骤

  你们也想动手做做这个有趣的实验吗?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萌发喜欢小动物,愿意亲近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兔实物,儿歌图示,萝卜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游戏《小手拍拍》

  教师:小朋友们,睁开眼睛看看,谁来了?”

  二、看一看

  1、(出示小兔)

  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特征(如,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看看小兔子是什么颜色的?在小兔子的脸上,你发现了哪些东西呀?着重强调三瓣嘴和红眼睛的学习。)生活习性(小兔走路的样子,等等)。同时渗透数的概念(如,小兔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条腿?几条尾巴?等等)。边讲解边出示图片。

  2、学习儿歌《可爱的`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三瓣嘴,红眼睛,短尾巴呀毛茸茸,前腿短来后腿长,蹦蹦跳跳真机灵。

  3、幼儿说说小白兔的样子,问幼儿小兔最爱吃什么?启发幼儿说出小兔最爱吃萝卜,接着和幼儿一起去寻找胡萝卜。

  三、延伸活动

  我们小兔子都喜欢吃萝卜,那我们一起去找萝卜吧.(把萝卜小贴纸放在客人老师手里,告诉孩子要先和客人老师抱一抱,才会有萝卜吃哦!让孩子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科学教案 篇6

  学习内容

  课本版A01页,根据图纸安装鳄鱼模型J3-33001。

  学习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安装鳄鱼模型,了解鳄鱼身体的构造。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鳄鱼的形态、生活习性及种类。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拿放课本和配件,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

  学习重点

  鳄鱼模型的拼装。

  学习难点

  正确地拿放课本和配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鳄鱼吗?谁能说说你对鳄鱼的了解?(学生分享自己对鳄鱼的认识和了解。)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做鳄鱼模型,对鳄鱼做进一步地了解。

  2、按序分发课本,以组为单位拿取配件。

  请同学们按照鳄鱼的图例标注有序地取配件,注意每个配件的编号和数量

  3、根据图纸安装鳄鱼模型。

  老师先做示范,讲解重要步骤,然后学生再开始安装。

  要求:学生在安装模型时应注意各零件之间的位置,不要装反或装错了。(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4、展示作品,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做出表扬。

  5、教师讲解鳄鱼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鳄鱼的生活习性和种类。

  6、拆解鳄鱼模型。

  请同学们小心地拆解模型,然后把配件分别归类,特别是配件J4-92005、J4-92006,一定要对照编号和配件形状分清楚。先完成的同学可以把配件按编号正确地放回配件箱。

  注:对放的.又轻又准的同学进行表杨,希望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7、按组收回课本,要摆放整齐。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我们共同安装了鳄鱼模型,并且对鳄鱼的构造、生活习性以及种类有了详细的了解。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正确地拿放课本和配件,希望下节课能看到大家更出色的表现。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学会加强自我保护,学会正确洗手、戴口罩。

  3、明白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可怕,知道它是可防、可治。

  教学准备:

  1、网上截取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的相关视频。

  2、洗手、戴口罩等相关动作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就藏在老师的谜语里,请你来猜一猜?猜谜语,初始新型冠状病毒。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造成这场疫情的原因及相关的'防疫小知识,学学一些防疫小妙招。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1、看绘本故事了解相关知识

  2、播放相关知识视频

  三、树立信心,学会预防。

  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呢?有哪些小妙招呢?

  (一)勤洗手

  1.洗手重要性

  勤洗手,流水洗,肥皂洗我们每天接触各种病原体最多的部位,就是手。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

  播放洗手重要性视频

  2.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洗掌心(内)

  双手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手背(外)

  掌心对手背沿手指缝相互揉搓,接着两手交替。

  第三步:洗指缝(夹)

  两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手指(弓)

  五指并拢半握拳,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旋转揉搓,然后两手交替。

  第五步:洗拇指(大)

  一手握住另一手的大拇指,在手掌中旋转揉搓,然后两手交替

  第六步:洗指尖(立)

  五指的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揉搓,然后两手交替。

  第七步:洗手腕(腕)

  手交替洗手腕。

  3、播放洗手示范视频

  (二)戴口罩

  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口罩的正确选择、佩戴及处置是有效个人防护的基础。

  1、戴口罩要点

  (1)面向口罩无鼻夹的一面,两手各拉住一边耳带,使鼻夹位于口罩上方,

  (2)用口罩抵住下巴。

  (3)将耳带拉至耳后,调整耳带至感觉尽可能舒适。

  (4)将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向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仅用单手捏口罩鼻夹可能会影响口罩的密合性。

  2、播放正确戴口罩视频。

  (三)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适度运动。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4)科学消毒

  我们一定要注意居家的科学消毒,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居家消毒的误区吧。(播放视频)

  四、故事结束,引发思考

  同学们生活中,你还有哪些防疫小妙招呢?课下不妨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人们抗拒疫情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播放绘本故事结尾)故事虽然结束了,可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很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够迎着春风走出家门,去拥抱美丽的大自然。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分享一首小儿歌,时刻提醒自己(出示预防歌)。

  五、总结课堂,引申课下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新型冠状病毒,还学会了科学防疫小妙招,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一定会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科学防疫,从我做起,让我们行动起来!

科学教案 篇8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通过这节课学习,要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有关的,还可以为后续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基础。

  在教学目标分析里面,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分别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来看:

  在科学概念里面,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在过程与方法里面,通过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变化,了解冰的特点,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第二呢,要培养学生他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们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同时激发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是:理解水为什么能结成冰。

  根据这样一些,我们本节课倡导的'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探究模式(教法),也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在上学期已经知道了水的特点,那么能否根据水的特点来推测冰的特点呢?这个时候让学生为主体,他们进行思考,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接着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师交流,然后通过实验观察来证明,我们的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呢?接着我们通过多媒体等这些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是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学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用理论来指导水结冰的知识的学习,同时知道,对同类物质进行比较,这里主要是对冰和水的各自特点的比较,来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程序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讲好教学程序,我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新课;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个环节是课堂小结;

  第四个环节是随堂练习。

  在导入新课里,我分三步,第一步知识回顾;第二步,引入视频;第三步我来设置问题。知识回顾是“你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水都有哪些特点吗?”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答案,通过交流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到水的各种特点,接着我们会看一个水结冰的视频,通过这样一个视频给学生直观的感觉,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变成了固态的冰,是因为温度下降了。接着我来设置问题,既然水结冰了是因为温度下降了,那么水下降到什么温度时,水开始结冰了呢?这个问题的设置,同样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急切的了解水结冰的温度。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前面讲到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理解水为什么能结成冰,所以我让学生从测量水结冰前,结冰时的温度来学习这节内容。首先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一个装有碎冰的烧杯,一袋食盐,一个盛有少量水并插有温度计的大试管,在这里呢,我对这个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良,本来这个温度计需要学生手拿的,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我用一个带孔的橡胶塞把这个温度计固定住了,这样的话就可以很稳定地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固定在试管的水中央。接下来就开始做实验了,首先我们在这个装有碎冰的烧杯中插入这根大试管,用温度计观测试管中水温的变化,此时,同学们都很期待试管中的水能变成冰,但结果是让人失望的,这个时候,我会问学生,温度计的温度下降了,但是试管中的水却没有结成冰,说明,水的温度降的还不够低,谁有办法让这温度变得更低呢?接下来,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到底应该怎么做?预设1,学生知道方法,加盐;预设2,不知道,由我直接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来加快冰的融化,就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学生重新开始实验,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食盐,观察水开始结冰前以及结冰时的温度变化,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水结冰时的温度始终保持在0℃,在这里,使学生纠正这样一个错误认识,我们学生一直认为水结冰时的温度在0℃以下,和环境温度的变化相混淆。

  实验中用到了食盐来加快冰块的融化制造更低的温度,根据新课程当中,要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我们会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比如,我们可以在下雪的马路上撒点盐,来加快雪的融化,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价值。

  第三个环节,课堂小结。这里我会启发学生思考,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我学到了哪些学习方法,我还有什么地方不懂,以及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有怎样的一种建议,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当中来学习科学知识。

  第四个环节是随堂练习。这里我会出一些与本节知识相关的习题,通过让学生在课堂直接完成,使得他们加深对水结冰本节课的理解。

科学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和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滕王阁和少年王勃的资料。课前预习。课时: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朱德元帅和李广将军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少年时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你对滕王阁了解多少?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让学生说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检查预习。课件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词。

  纠正字音。(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音、听情。进行评价。3.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课件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5.(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说。(学生肯定知道王勃是一个有才华的人,用一个词来概括“才华横溢”板书:才华横溢)

  学生也可能会说王勃聪明,也可能其他,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2、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王勃是如何的才华出众?(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讨论:少年王勃被邀请参加宴会,说明了他当时非常有,也具有一定的才气。)指导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2)、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A、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B、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C(出示)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有感情地读第2句。

  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4)自读第4自然段。

  齐读诗句。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他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诗句?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指名说)师: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你从那里看出王勃的才华来?再读课文,边读边画,画出具体的词句来。讨论交流:指名说。3、

  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在王勃才华横溢的背后,你觉得还有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了解他平时会很好学,并且善于表现自己,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决不强加教师的想法)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三、教学生字。

  1、先自学生字,然后同桌互相记忆,看你记住了几个。2、你认为那几个字容易出错,指出来。讨论交流3.易错字的`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4.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搜集象王勃一样的才敏捷、下笔成文的人。《少年王勃》让学生学什么?读完课文以后,我就在想,这一课让学生学什么呢?如果只是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气,可能不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多少印象。如果再拓展一下,可能会给学生一些记住的东西。如:少年王勃的背后,他为什么会文思敏捷,再聪明的人也要读大量的读书,也要刻苦的学习,善于积累词语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因为这篇文章在时间的衔接上不是很紧密,值得学习的就是3、4自然。所以可适当拓展一下。再就是王勃的善于表现。即使他有才,但不敢表现,因为当时参加宴会的都是有才之人,所以如再拓展一些,教师可适当把握。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7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科学教案【精选】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