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8-27 12:48:4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5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方地讲述,在讲述过程中体验蜗牛的惭愧心理。

  2、能与同伴进行积极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3、能合理排列图片顺序,用较准确、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图片内容,并能讲出角色的心理活动。

  二、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四幅图片,师幼进行交流。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师带领幼儿将图片合理排序。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排列方法,并说出理由。

  3、讲述图片内容。

  第一幅:这是什么季节:图上有谁?他们要去干什么?会说些什么?请幼儿连起来讲述。

  第二幅:小蜗牛怎么了?他心里怎么想的?请幼儿连起来讲述。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第三幅:小乌龟怎么了?为什么出汗了?他看不见小蜗牛,会想些什么?

  第四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小蜗牛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请幼儿连起来讲述,幼儿与教师进行评价。

  4、分组讲述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进一步了解作品中动物的特点。

  2.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自己的优点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

  活动准备 猴子、狗熊、大象、鳄鱼、蚂蚁卡片5—6套。

  活动过程

  1.说说这些动物。 ——教师出示猴子卡片,请幼儿说一说喜不喜欢猴子,说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把准备的动物卡片分别发给每一个小组,请他们讨论:喜不喜欢这些动物,为什么? ——每组幼儿派一个代表说一说自己组的讨论结果。

  2.听听动物夸自己。 ——刚才你们说了自己喜欢这些动物的哪些地方,动物们也知道自己的优点。我们听一听它们是怎么夸自己的。 ——讲述故事,并按故事情节中的先后次序将动物呈现在黑板上。 ——这些动物夸自己有什么特点?它们看别人呢?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夸自己的优点是对的,但是夸自己时不能把别人说得什么都不好。

  3.夸夸自己和别人。 ——请幼儿夸夸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夸夸别人的优点。

  活动建议

  最后一个环节可根据幼儿自信与不自信的情况,引导幼儿选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我学会了跳绳,XX小朋友也学会了,我们跳得很好。”或“XX小朋友会讲故事,我也会讲故事。”要注意鼓励那些不自信的幼儿,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长处,从而树立自信。

  附故事:夸自己

  有一天,一位医生来到森林里。他让动物们说说自己的长相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可以帮助动物们变得漂亮起来。 医生让猴子先说。猴子说:“我对自己的长相很满意呀。我和人一模一样,有四肢、有五官。我还比人多一条漂亮的尾巴呢。你们瞧,狗熊的长相才不好看呢。他长得肥肥胖胖,又蠢又笨。”

  狗熊说:“什么呀,我的长相一点都不难看。我比猴子长得壮,我的力气也大呀。大象才难看呢!你们瞧瞧,大象的身子那么大,可是他的尾巴那么短那么小,好像长了一条猪尾巴,大象的'耳朵那么大,鼻子也长得不像样子。” 大象听了很不高兴,他生气地说:“我的鼻子、耳朵和尾巴长得很好看,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请我去当滑梯呢。要说身体吗,鲸鱼才是长得太大太蠢呢。”

  鲸鱼也生气了,他喷出一股水,高高地冲上天空。他说:“我是海里最大的动物。最厉害的鲨鱼看到我都逃得远远的。没有那么大的身体,鲨鱼会怕我吗?你们瞧,蚂蚁才长得不好看呢。蚂蚁长得那么小,让人看不清楚,一脚就把他踩扁了。”

  蚂蚁虽然长得小,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长得难看。蚂蚁说:“谁说我长得不好看呀。猴子才真的难看呢。猴子说他和人长得一样,人的身上可没有那么长的毛呀,还有那么难看的红屁股,人也没有呀。”

  动物们夸了一通自己,批评了一通别人,很开心地回自己的家去了。

  医生没什么事可干,也回家去了。

  《夸自己》反思:

  每个班里都会有这么一部分小朋友,他们不够自信,同样也会有一部分过分自信的小朋友。不够自信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上别人,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优点。而过分自信的孩子却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见自己的缺点,而看别人的时候却恰恰相反。这两种就是两个极端,哪一种都不好。我们应该帮助不自信的孩子树立自信,像活动中,我请小朋友帮助找不到自己优点的孩子找找优点,听到有那么多小朋友说出自己的优点,他们很高兴。而对于那些过分自信的孩子,我们也应该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什么都好,也有不好的地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有缺点是必然的。这也是一种因材施教吧!

  不管是过分自信的孩子还是不自信的孩子,他们都是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我们既不能一味地赏识,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这样都是不对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每一个孩子,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与不同的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自信而不自大,谦逊而不自卑。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大班语言教案:《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活动目标:

  1.对诗歌内容感兴趣,激发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初步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照片:拥抱的孩子,朋友之间的礼让,上课的时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照片-拥抱,谈话引出课题

  (1)你们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拥抱)

  他们为什么要拥抱呢?

  (引导幼儿说一说,暑假小朋友很长时间没见面,见了面很亲热)

  (2)暑假你们在家都做了哪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呢?

  我们都来说一说好吗?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二、展开

  1.开学了,小朋友都长大了,成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有一首诗歌,名字是《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你们想听吗?

  2.帮助幼儿欣赏并熟悉诗歌内容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

  (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听了这首诗歌,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欣赏诗歌

  你们再听一听,

  诗歌里的小朋友帮助别人做了那些事?

  你们最喜欢哪一句?

  3.借助课件-照片,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成了大班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

  诗歌里是怎样说的'?

  上课时是怎样做的?

  帮助小弟弟小妹妹做了哪些事?

  (2)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练习念诗歌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诗歌,激发幼儿产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三、结束

  1.你们喜欢诗歌里的大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2.你们现在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们想怎样做大班的小朋友呢?

  诗歌

  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开学了,我高高兴兴的来到幼儿园,

  从现在起,我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

  小弟弟,你听过老师讲课吗?

  来!看我上课多认真,举手发言动脑筋。

  小妹妹,你会穿衣服吗?

  来!我帮你把衣服穿整齐;

  小朋友,你会做玩具吗?

  来!我折一个小纸球送给你。

  老师老师您别夸奖我,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因为,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很吸引幼儿。“够月亮”的画面和内容让幼儿充满好奇,产生了游戏的冲动。因此这是一个可以“玩”、可以“游戏”的作品,适宜在大班进行集体教学。

  叠高是各年龄段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于是,我们借助文学作品,设计了“够月亮”活动,让大班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探究和发现。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动物“吃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保持平衡的方法。

  2.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奥秘”,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作品的动画片、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PPT(人体叠高):叠高用的多种用具、纸制隔板、可移动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交代名称,引发好奇

  (通过“开门见山”式的问题引出作品,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的积极性。)

  1.这是什么(月亮)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过渡:有一群动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想去摘月亮,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点问题和插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讨论并发现叠高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播放PPT:看看讲讲(讲述中适当进行一些插问)。

  (1)大象这么大,海龟这么小,我们一起帮忙想个好办法,让上面的大象站稳、下面的海龟不受伤,可以怎么做(引导幼儿大胆推测)

  (2)现在谁来帮忙了狮子站在斑马身上,它的头往哪边比较合适呢为什么这样站比较好

  (3)现在几个动物在摘月亮(7个)你认为猴子会请哪个动物爬上去比较合适(推进)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较合适

  (4)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朋友们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结果吗

  (5)谁能说说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站稳、够到月亮的

  2.小结:动物们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叠,它们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们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过渡:动物们齐心协力用叠高的方法够到了月亮,品尝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够月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体验和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桌上有一个可移动的“月亮”。一个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纸板、罐头、积木、木板等。每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这些材料像什么呢(动物的腿)这些小纸板可以代替什么(动物的身体)

  *有的动物是两条腿的,也有的动物是四条腿的。你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代替动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们有16个人,可以怎么玩游戏呢(4人合作游戏)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怎样的材料适合放在下(上)面怎样放置材料才会稳稳当当的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个小组增添相同数量的药盒、酸奶罐、圆柱体积木。

  (1)交代操作要求:

  *这次每个小组增加了材料,你们可以用和动物不一样的方法试试叠高“够月亮”。

  *提醒幼儿可移动的“月亮”可移至中间处或最高处。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有意识地挑选材料幼儿是否能分工合作进行叠高叠高时是否细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重点介绍与众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3.小结激趣。

  “够月亮”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相信你们肯定可以够到月亮。

  延伸活动

  1.请幼儿欣赏图片或PPT,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关人体叠高等画面,进一步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有关叠高——平衡的“奥秘”。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叠高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错了事只要想办法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快乐起来。

  2、初步懂得人的心情变化与表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高兴、愤怒、伤心时的狐狸的表情图。

  2、供幼儿做表情图的空白脸形纸,油画棒。

  3、多媒体课件,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出示表情图。狐狸看上去脸上表情怎么样?

  2.他怎么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愤怒,一会儿伤心呢?

  二、分段欣赏故事。

  1.听故事第一段。

  (1)狐狸在家里干什么?心情是怎么样的?表情看上去怎么样?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为狐狸选择合适的表情图。

  (3)听到鸟妈妈的'歌声,狐狸的心情是怎样的?

  (4)根据故事情节为狐狸选择合适的表情图并模仿一下愤怒的表情。

  (5)放小鸟的哭声启发幼儿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2.听故事第二段。

  (1)鸟妈妈被赶走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2)当狐狸听到了小鸟的哭声,它心里感到怎么样?它为什么也哭了?伤心的表情是怎样的?

  (3)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为狐狸选择合适的表情图。

  3.听故事最后部分。

  (1)狐狸很后悔撵走了鸟妈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鸟妈妈回来了,狐狸的心情怎么样了?

  (2)请幼儿想象狐狸开心的表情并模仿表现。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

  2.你喜欢这只狐狸吗?为什么?

  3.狐狸的脸上有那么多表情变化,你们什么时候脸上也会有这些表情呢?

  4.请幼儿说说还知道什么表情。

  5.启发幼儿理解人的表情是随心情而定的。

  四、做表情图。

  1.出示狐狸的表情图,看看、讲讲不同面部表情的不同特征,如笑、哭、愤怒时眼睛、眉毛、嘴巴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按自己意愿制作1--2种表情图。

  3.向同伴介绍自己制作好的表情图。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06-1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5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01-04

大班语言古诗教案01-17

大班语言信的教案01-14

大班语言过桥教案02-23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8-19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7-30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