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文[热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范文1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运用文中相关词语。
2、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2、揣摩语言,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重点、难点
1.的内容繁多而杂,指导学生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学习剪裁技巧。
2.品味语言,及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3.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老北京图片、音乐视频、吆喝声音材料。
这么多的吆喝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试着概括出北京吆喝的特点。
(1)以地道的北京口语来写吆喝,多用儿话音,有的押韵,有的采用修辞。
(2)吆喝词有的直呼其名,有的告诉“制作过程”,有的体现“原料价格”,还有的告诉我们“口味 形状”。
这小小的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比喻、拟人、夸张,写形、写色、写味儿。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
6、在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飘荡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深厚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
7、按照提示的格式说一说:
我从这篇中感受到了( )
四、放视频歌曲我的故乡是北京及现代广告与老北京的吆喝作对比
五、合作探讨
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 吆喝还有没有作用?请具体说说.
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广告。编写一段吆喝,最好能体现出“东北味儿”。
五、作 业:
观察在街头做生意的人吆喝时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作一个片段描写。200—300字。
语文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掌握“葱、茏、障、廊、凸、嚣”六个生字的音、形、义。
2.根据阅读提示,抓住关键问题,了解盲孩子在盲人学校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体会人们对盲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培养学生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盲孩子在盲人学校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体会人们对盲孩子的关心和帮助。
教学难点:
失明的孩子们怎样“看到曾经想过或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抓住课题,导入新课。(2分钟)
1.师:“今天,非常开心能和六年级同学一起学习第11课,《指尖的世界》”(边说边板书课题)
2.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好吗?(师生一起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分钟)
1.师:好,那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课文好吗?首先我们来看看自学要求。(出示自学要求)请大家默看一遍。看完后开书58页,自学课文。
2.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对照要求来读课文。
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用自己的方式记住生字的字形。
(3)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参考书来理解。
(4)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绿树葱茏、纤细、无障碍楼梯、凹凸、长廊、色彩斑斓
搀扶、喧嚣
(2)指名学生读。正音。
(3)大家看看有不会写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没有?
(4)板书生字“凸”,提示学生注意笔顺,写完后一起书空写一遍。指名学生读字音,讲字义,并组词。
(5)板书生字“嚣”检查生字的音形义。
(6)有谁知道“葱茏”的意思?(提示学生“葱”字中间是个“匆忙”的“匆”)。
“障碍”的意思是什么?那“无障碍楼梯”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7)现在你是怎么理解课题的?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9分钟)
1.细心的同学通过这个“”号知道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那我们一起看看阅读提示是怎么说的好吗?
2.指名一个同学站起来读阅读提示,其他想读的同学可以小声地跟着读。
3.好,我们就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
孩子们温柔地睡去了。他们醒来时,或许眼前仍是一片黑暗。但若是每一日,他们的快乐与信心都多一点儿,那么,他们便会在都市的转角、在树梢送来的的微风中、在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之间,看到曾经想过或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
(1) 指名读。
(2) 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学生质疑,解决问题。
“都市的转角、树梢送来的微风中、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之间”指的`是什么?(是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刻)
他们既然失明了,为什么又说看到世界与光影?
(不是真的“看到”,而是“感觉”到)
4.都说眼睛是心灵之窗,可是上天把他们的这扇窗关上了,那他们怎么感知世界?。这也就是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失明的孩子怎样看到曾经想过或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请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答案,之后四人一组交流。(板书:怎样看到)
5.指名学生回答,并上台来板书。
(1)用手指触摸;
(2)用耳朵听;
(3)用鼻子闻;
(4)用身体感觉;
(5)用心感受。
6.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他们用手指触摸来感知世界?请一大组同学找一找。二大组同学找用耳朵听的;三大组找用鼻子闻的,四大组找用身体感觉和用心感受的。找到以后划记,并读一读。
7.分组交流汇报。
指名读相关的句子,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1)用手指触摸的句子之一:
“厚厚的盲文课本,由许许多多凹凸的小点组成。孩子们静静地读着,指尖灵巧地移动,仿佛走在通向光明世界的长廊里。”
师:“读这句话的时候,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用耳朵听的句子之一:
“有时,孩子们还玩足球。足球是特制的,里面装着铃铛,滚动时发出清脆的声音。孩子们跑几步,停下来听听,再跑几步,咿咿呀呀地交换意见。比赛时,他们在球门上挂上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指引着他们投入地奔跑。”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生:佩服;同情;感受他们很快乐;感觉自己很幸福……
(3)用心感受的句子之一:
“在手工课上,他们用纸和剪刀,更是用心,创作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作品”
师:“如果你和他们一样看不见,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样?”
(4)“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读相同的句子或文章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用心去读,你的收获会更多”请大家再一次用心去读你找到的句子,边读边感悟。
四、培养语感,情感升华。(6分钟)
1.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有一组关联词在文章中出现了多次?(虽然……但是……)(板书)我们知道,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对不对?而且,有的段落虽然没出现这组关联词,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用“虽然……但是……”来概括段意。出示第一小节,老师示范用“虽然……但是……”来概括段意。大家试试着你找一个合适的段落用“虽然……但是……”来概括一下段落的大意好不好?
2.学生思考之后指名回答。适时给予评价。
3.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虽然……但是……”来概括全文的大意呢?试试看。指名回答。
4.是啊!失明的孩子们虽然遭到了生活的不幸,但是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感知世界,体会生活!让我们把由衷的掌声送给他们!
5.也有一些孩子,一开始并不能够这么轻松自如地感知世界,就像美国的盲人作家海勒凯伦曾经也是一个脾气非常坏的孩子,那么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够使失明的孩子感知到美丽的世界呢?那我们再来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那神奇的力量就在这段话中间,看谁最先找到!(板书:他们:快乐、信心)
对,只有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人,才能让别人快乐;当上天向我们关掉一扇窗的时候,我们不要以为全世界都失去了!相信自己,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6.师:“同学们,作为正常人的我们,怎样才能让可爱的他们看到更多的世界与光影呢?”(板书:我们:关心、帮助)课文中有体现吗?
五、教师小结,拓展阅读。(2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根据阅读提示的问题非常开心地学习了第11课,指尖的世界。读完这篇课文,我想起了一本书。有一位读者读完后发表这样的感慨:我是含着泪把这本书读完的,一个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做出了不凡的事情来,她是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废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她是一个哑竟然能开口讲话的人,这真是一个奇迹,我是一个正常人,却无法用一个平静的心来读完这本书……这本书就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之一,海勒凯伦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大家有时间可以去读一读。
语文教案范文3
教学重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
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问答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教师板书课题
二、欣赏苏州园林:
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学生谈感受: 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指导阅读, 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了解说明的结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
(1)作者是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明确: “标本”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
明确: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五、合作探究画意美
1.教师提问引入: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学生活动:
(1)自读课文3—9段,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3)师生互相补充。
多媒体展示精心制作的相关图片。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 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师: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强调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获得什么启示呢?
小结:在作者笔下,苏州园林变成一幅幅大小错落,千姿百态的图画,游览者置身其中,"如在图画中"读来令人美不胜收。
六、了解说明方法
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
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摹状貌等。
七、品味语言。
表现美的事物,需要美的语言。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生动, 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八、本课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我们要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如果同学们想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的话,还是让我们有机会去苏州园林中徜徉吧。
九、布置作业:
小作文《我们的校园》
提示:先抓住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字数为15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1﹚ 标本 ﹙3、4、5、6、7﹚局部 (大)
﹙2﹚完美的图画 ( 10 )不止这些
﹙8、9、10﹚ 细部 (小)
总说 ———————— 分说 ———————— 总说
概括 具体(逻辑顺序)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丰富,牵涉面广,要讲的东西很多,一般安排二课时为适宜,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当时,我有所当心。结果,只用了一课时就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我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处理教材非常重要,关键在取舍。要结合学科性质、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特别要突出重点教学,不能面面俱到。
2、要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内容安排要紧凑,教学推进要快,设计问题要科学、合理,难易适度。
3、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努力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教案范文4
1、教师范读全文。
师:瞧!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请你们轻声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师: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不过,为了更好的读好课文,先得跟课文里的生字宝宝交上好朋友!请你们认真拼读本课的生字,难读的字,咱们要多读几遍!
3、同桌用生字卡片相互检查,相互抽读。
4、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1)读一读。(出示本课的生字。)
A、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字,看看哪个字需要你提醒大家?
生:我要提醒大家,“传来”的“传”是翘舌音,不要把它读成平舌音了。请大家跟我读:“传”“传”,“传来”的“传”。
生:我要提醒大家“泪”字,很多人习惯把它读成“lui”,我的爸爸就是这样读的,请大家跟我读,“泪”“泪”,泪水的“泪”。
生:我们班有来自开县、奉节、云阳的伙伴,从平时的学习中,我发现他们的“f”和“h”分不清楚,所以我也要提醒请你们不要读错了。请你们跟我读,“挥”“挥”,“挥舞”的“挥”;“呼”“呼”,“欢呼”的“呼”。
B、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以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2)记一记。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的.字都能认了!能把你记住它们的好办法分享给大家吗?
生:这个“克”字我早就认识了,因为我特别喜欢吃巧克力,当然,“巧克力”的“克”字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克”。
师:哦,在生活当中识字,用于生活,这真是一种学习生字的好办法。
生:我们都认识“用”和“包”字,在它们的前面都加上一个提手旁,就变成了“拥抱”了,有手才能拥抱嘛!大家说,我的办法好不好?
(学生纷纷给他报以掌声。)
师:用熟字加偏旁来记生字,是一种有趣也十分有效的办法。
生:很多小伙伴都哭过鼻子,这个“泪”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一个“目”。眼泪是水,所以有三点水;眼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所以右边是“目”。
生:同学们,我姓杨,它跟我们今天学习的“高高飘扬”的“扬”很相象,“高高飘扬”的“扬”是提手旁,我的“杨”是木字旁,只要大家看到我的姓名,就一定能记住“扬”字。
师:现在呀,老师也记住了“飘扬”的“扬”了,我想,在后面听课的老师也记住了你的名字。
(3)找一找。(在词语中巩固生字。)
师:啊,这些生字宝宝也够调皮的了,现在呀,它们又悄悄地溜到词语娃娃家去了,你能找到它们吗?
分男女生读,分小组比赛读。
师:词语娃娃又跑到句子里去了,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下列三个句子: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以多种方式朗读句子。重点指导朗读第三句,因为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断句,不知道“中华世纪坛”是我们中国一古代有名的建筑物,容易读成“中华?世纪/坛人/如海。”
朗读全文。
师:孩子们,你们学习生字部分太棒了,请你们再次去朗读课文,看看这一次读课文是不是更通顺了?
1、学生再次放声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在教师巡视中,听到一学生悄悄地问我:“那天晚上真的那么多人吗?人们真的那么激动吗?”我微笑地点点头,心里琢磨着,孩子们肯定在读课文时,已经在脑海里开始勾勒当时的情景了。)
2、介绍:萨马兰奇主席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以及全国各地人民狂欢的场面。
(孩子们在录象里看到萨马兰奇主席用清晰而平稳的语气,向全世界人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录象中显示无数中国人为此奔走告,很多人也为此激动得掩面而泣;学生在此时受到了最直观、形象的感染,所以有的孩子高呼:“我们赢了!”“我们成功了!”有的孩子则取下自己的红领巾当作五星红旗一起挥舞。
3、谈感受。(为朗读课文奠定感情基础。)
生:听了这些,我特别激动!
生: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生:我多想高歌一曲。
生:我好想哭啊——————
师:是啊!孩子们,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也是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更是中国赢了,让我们再次和13亿炎黄子孙一起欢呼:“我们赢了!我们成功了!”
4、学生兴致勃勃地齐读全文。
语文教案范文5
教学要求
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朗读课文;
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带、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你一定喜欢童话吧,说出你学习过的一篇童话的题目。
(二)《群鸟学艺》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读读课文,想想
“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是怎样学艺的?你知道这些鸟的窝是什么样吗?
(三)在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查查字典。
二、指名认读词语卡片
fegrave;ng huaacute;ng xuǎn chagrave; lěi
凤凰 选 好树 杈垒 起
wěn yaacute;n tuograve; shugrave;
安 稳房 檐唾 沫舒 服
cāo jigrave;n qiě
粗 糙不 仅 而且
三、听课文录音,思考预习题2
四、读懂课文内容
(一)提问:“群鸟”指的是哪些鸟?向谁学艺?学什么?
1。“群鸟”指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
2。群鸟向凤凰学艺。
3。群鸟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
(二)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许多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哪些鸟仍旧不会搭,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为什么?)
1。猫头鹰仍旧不会搭窝,没有窝住。因为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凤凰讲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读有关课文。)
2。老鹰、乌鸦、麻雀搭的窝很粗糙,因为他们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
老鹰听刚说要在树上搭窝,就想,原来就是找个树杈,就飞走了。所以老鹰的窝只是几根树枝搭成的`。(读有关课文。)
乌鸦听说要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以为自己会搭窝了,就飞走了。所以乌鸦的窝是用许多树枝垒成的。
麻雀虽然把窝搭在房檐下,却不舒服,因麻雀只听凤凰说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样就飞走了。他并不知道应该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三)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窝为什么这么好?)
小燕子认真地听完凤凰讲怎样搭窝,学到了本领。
小燕子很虚心,从头至尾都认真听凤凰讲怎样搭窝,听完还向凤凰表示感谢,他真学会了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四)谁能给这些鸟的学习态度,按从差到好排排队,并说出排队的理由。
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了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他没学到本领,不会搭窝。
老鹰、乌鸦、麻雀都是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他们搭的窝都很粗糙。
小燕子学习态度认真,搭的窝最漂亮、结实又暖和。
五、按课文内容填表
六、教师先指导填一行,再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订正
七、小结·提问:这篇童话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童话讲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结果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唯独小燕子搭的最好。
八、作业: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同上表)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提问:小燕子学习用泥垒窝一共有几道工序,按顺序说说各是什么
先在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再回答问题,并用带点的词说话。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
1。叼、拌;2。垒;3。铺。
用“先……再……然后……”造句。
三、学习了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不虚心就学不到本领。
(二)不认真学习,就学不好本领。
(三)要耐心地学完,才能学到本领。
(四)只有虚心、认真、耐心地学习,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四、指导朗读
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出各种鸟的不同语气。
(一)凤凰:自始至终都在认真地教,它的话要读得亲切而耐心。
教师示范:“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学生每人自己练习,只读凤凰说的话,然后指名朗读。
(二)提问:读猫头鹰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猫头鹰不虚心,认为凤凰“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应读出骄傲的语气。(读猫头鹰的话。)
(三)提问:读老鹰、乌鸦、麻雀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1。老鹰、乌鸦、麻雀只听了一部分就以为学会了,也表现很不虚心,应读出洋洋得意的语气。
2。课文中三、四、五小段写凤凰的话时,为什么后面都用了省略号?
这里表示凤凰的话还未说完,这些鸟就不耐心地打断凤凰的话,朗读时这些鸟的话,要和凤凰的话紧紧接上。
练习这三段朗读时,只读对话,不必读提示语。对话的连接要紧凑。
3。分角色朗读练习。
(1)一人读凤凰的话,三个小组分别读一种鸟的话,注意语气和对话的衔接。
(2)指名4人练习朗读。
(四)学生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可排练成课本剧)。
语文教案范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自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的语言训练,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读好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的描写,感受其声势之壮观,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读好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住课文中三个反问句,进行研读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了解课文中的一些分号的用法。大致知道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朗读课文,读熟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灰椋鸟产生兴趣的。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灰椋鸟图片
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你觉得这鸟这么样?
(灰椋鸟实在是一种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小鸟,看起来一点也不漂亮。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它却别有一番趣味,同样给人带来了很多愉快的感受。)
2、板书课题:15、灰椋鸟
其实作者一开始,也不觉得灰椋鸟有多好看,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象,再也忍不住了,便和同伴来到林场,观赏灰椋鸟归林的情景。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着作者去欣赏一番。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把课文读通顺,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边读边想,课文重点写了那些情景?初读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2、检查自学情况(含课前预习)
(1)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生字词语。并进行词义的质疑。
杉树 地毯 槐树 栖息 熟悉 扑棱棱 深涧
灰椋鸟 翘首遥望 互相应和
郁郁葱葱 排空而至 浩浩荡荡 翩翩起舞 百鸟争鸣 呼朋引伴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课文中的长句很多,指导读好句子。
三、初步感知
1、交流:初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和入林后情景的情景。)
2、找出这些描写,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3、课文除了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情景,还交待了什么?
(交流,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课文段意。
一(1):写“我”决定去看看灰椋鸟。
二(2-5):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2-45)
三(6):写“我”归来时的感想。)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灰椋鸟是什么态度?
2、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
师: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到底放了些什么,课文没有告诉我们,但是我想一定有很能吸引作者的东西,为什么呢?
(“再也忍不住了”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当时作者的内心吗?)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五、课堂作业
1、完成描红,抄写词语。
2、找近义词:
偶然( ) 等候( ) 翘首遥望( ) 盛大( ) 喧闹( ) 观赏( )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段,通过对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有重点的细致描写灰椋鸟归林的情景的,感受其壮观读气势。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由衷的喜爱之情。
2、抓住课文中三个反问句,进行研读体会其表达的效果。了解课文中的一些分号的用法。大致知道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作者对于灰椋鸟,一开始是怎么看的?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能换一种表达方式吗?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没什么好看的啊。”
两个句子,你觉得哪句更能够把作者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2、后来作者却要迫不及待地去看灰椋鸟,那么她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本段,思考:
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林场的?
灰椋鸟归林的情景,作者写了三个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或者小标题概括一下每一段的内容吗?
你喜欢那一段所描写的情景?多读几遍,并把你的感受下来。
2、讨论:
灰椋鸟开始归林――浩浩荡荡归林――叽叽啾啾联欢。
3、在很幽静的林内,等着观看灰椋鸟归林我们看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这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忽然、翘首遥望――惊喜!)
4、灰椋鸟归林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灰椋鸟归林这一情景的?(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理解说明。)
填空:
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
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_______________”。
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_____________”。
(1)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盘旋、陆续)
(2)写“大部队”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时的气势,哪个词?(排空而至)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画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
(多媒体出示: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指导朗读,把浩浩荡荡的气势读出来。
(3)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多媒体出示: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和谐而热闹,充满亲情,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
5、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安眠”在这里指什么?读课文第五节,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
(1)出示: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朗读。这句话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飞瀑落入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惊涛拍打岸滩”呢?最后指名读,展开想像,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2)在作者的眼里,灰椋鸟曾经是:
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此刻作者眼里的灰椋鸟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指名朗读。)
6、指导背诵第二段。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背诵。)
三、齐读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2、出示:
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1)朗读,讨论:作者的感想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爱鸟!
感谢林场工人!
植树造林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的重点描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描述一下群鸟归林的情景。)
课文仅仅是在描写灰椋鸟,赞美灰椋鸟吗?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到哪儿去观赏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可见这是一个人工林场,是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成果。林场工人为鸟儿营造了一个生活的乐园,这也正是他们(包括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对鸟儿的热爱。)
五、课堂作业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抄写句子:(自己喜欢的句子)
完成课后练习3。(组织讨论,体会观赏和观察的异同点,指导正确用词。)
板书设计:
26、灰椋鸟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鸟 归林 几分钟 排空而至 林场 鸟的乐园
百鸟争鸣 联欢会
爱护鸟类,爱护自然
语文教案范文7
教学设计思路
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大胆放手,鼓励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引领孩子们亲历朗读、识字、感悟、美读、写字的整个学习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合作的快乐以及收获的喜悦。
精心创设孩子们自主发展的空间,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使得孩子们乐于参与,喜欢学习。
谈话引入,亲切自然;形式多样,诵读古诗;合作探究,识记生字;游戏激趣,巩固识字;畅谈所悟,品读全诗;探究指导,书写生字;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4.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5.感悟文章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卡片;与本诗和谐一致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亲切谈话,自然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答。
师:你们都去哪儿旅游过,看到了什么呢?谁愿意向大家简单的说一说?
生介绍。
师:宋朝有一个叫邵雍的人,跟我们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旅游,他还把他旅游时看到的景色写成了一首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既亲切又自然,同时,又相机进行了口语训练。
二、熟读古诗,识记生字
(一)形式多样,熟读古诗。
1.生自己尝试着读,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
2.师范读(或听录音),生指字听读,重点听认读困难的字的读音。
3.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指名读。
5.齐读。
给孩子们足够的读书的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尝试着读,可以使孩子们对自身的认知水平有一个较明晰的了解,增强听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听读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1.全班交流,识记生字。
指名当“小老师”,把自己认识的字以及记忆方法交给大家。对于孩子们认读起来较困难的字,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
鼓励孩子们个性化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们去学,相信他们能学会。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运用生字卡片)。
3.师出示识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以组为单位进行检查,全部会认的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在齐心协力争夺“小红旗”的活动中,孩子们会深深地体悟到:互助合作的快乐以及取得成功的`喜悦。
4.游戏:找朋友。老师把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卡片随机给学生,看过后,生说:我是*,我是*,谁是我的好朋友?
其他同学迅速拿出相对应的卡片,站起来,大声说:我是*,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
活泼有趣的游戏,有效的激活了孩子们的参与欲望,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巩固拼音与识字的过程中。
三、感悟内容,感情朗读
1.齐读古诗。
2.师:这首诗大家已经会读了,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邵雍都看到了什么?
生猜。
“猜一猜诗人看到了什么”,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们说出熟读古诗之后的个人的独特感悟。
3.师:(实物投影映示画面)对照图看一看,大家猜对了吗?你们觉得这儿的景色怎么样?
生答(很美,很漂亮)。
借助画面,丰富孩子们的个性化的感知,深化他们对古诗的整体感悟。
4.师:那么,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得很美。
师:那就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读吧!
生配乐朗诵,边朗诵边加动作。
和着优美的乐曲,孩子们一定会把品读之意、体味之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合作探究,指导书写
(一)教师引导,认识田字格: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1.师指生认。
2.师说生指。
3.同桌互认。
(二)合作探究,学写“一、二、三、十”。
1.教师分别板书横和竖,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
2.全班交流:横从左往右写,要写平;竖从上往下写,要写直。生书空。
3.小组合作,书空交流四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4.讨论: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重点提示:除了要注意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以外,还要注意横要写平、竖要写直,更要特别注意二、三两个字的横的长短变化。
5.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6.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孩子们的潜能是巨大的,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大胆实践中,探索新知,学习书写,获得发展。
(三)合作探究,学写“四、五”。
1.教师分别板书横折、横折钩和竖弯,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四)合作探究,学写“六、八”。
1.教师分别板书点、撇和捺,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五)合作探究,学写“七、九”。
1.教师分别板书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师: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有关节日的资料,要交代清楚几月几日是什么节日(注:日期用中国数字表示;其它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请父母帮忙),只要你亲自搜集了,你就会得到一张“搜集资料小绿卡”,积极行动起来吧!
本环节旨在:其一,帮助孩子们树立搜集信息的意识,初步培养他们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其二,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生字,避免机械、重复的抄写。
语文教案范文8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不同,是否是有毛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该坚持自己的,不可以轻易改变。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大象是我们常见的动物,它的外形特点是什么?
(身体庞大、耳朵像大扇子,腿像柱子,身子像堵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象的耳朵)
(二)初读童话,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学习:
(1)课前老师布置预习了,现在我们小组内互相检查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看谁读得好。小组内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出示幻灯片。
扇(shàn)慢(màn)遇(yù)兔(tù)安(ān)根(ɡēn)
痛(tònɡ)最(zuì)
(1)自由读生字。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读好这些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2)生字是不是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说说需要注意什么?指生说。
“最”是平舌音,“扇”是翘舌音,“慢、安、根”是前鼻音,“痛”是后鼻音,“遇”是整体认读音节。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师生评价。
(4)自主识记生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课件出示变大)
①加一加:“户+羽”是“扇”,“忄+曼”是“慢”,“禺+辶”是“遇”,
“免+丶”是“兔”,“宀+女”是“安”,“日+取”是“最”。
②换一换:“通”换掉“辶”加“疒”就是“痛”,“跟”换掉“?”加“木”,是“根”。
④老师在田字格内范写,学生按笔顺进行书空。
2、检查词语。
似的耷拉竖起来竹竿撑起来跳舞
心烦扇子遇见头痛不安慢慢地
(1)读一读,想一想读时需要注意哪些词语?
汇报:“耷拉”“扇子”“慢慢地”注意第二个字读轻声。你可真聪明,你来读一读。“似的”中“似”在这里读“shì”,“扇子”的“扇”读“shàn”。
(2)理解字词。
竖起来: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可以竖起来的?
()竖起来
()竖起来
()竖起来
(耳朵、旗杆、风向标……)
耷拉①耷拉是什么意思?(松弛地下垂。)
②你能用“耷拉”说一句话吗?(他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走进来。)
③课文中谁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大象)
(3)男女生比赛读。
这么多的生字、词语的音都读准了,掌声送给你们!
词语掌握得很棒,现在把这些词语宝宝放回文中,你一定会读得更流畅。
3、现在我们自由读一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听朗读情况)
4、指导朗读。
老师刚才听到了最动听的音乐,就是小朋友们的读书声,有没有觉得哪段课文比较难读,需要老师帮忙的?
(1)出示第1-7小节:指生读。指导读好几个问句: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要读出好奇、疑问地语气。
(2)出示第8-13小节长句子: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①这是两个比较整齐的长句子,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示意“/”处的停顿)
②大家来学着老师读一读吧!自由读。
③指生读,评价。
④咱们来分男女生比赛读这两句,看谁读得更棒!
5、检查自读情况。
(1)这么长的句子大家都能读好,老师来检查一下整篇课文你读得怎么样?指名分节读课文。
(2)学生评议。(采用“我建议你……”“如果你能……”“希望你……”等建议式句式进行评说。)
(3)课文读完了,你都知道了什么?汇报交流。
(大象的耳朵很大,本来是耷拉着的,大家的耳朵是竖起来的,于是,小兔、小羊、小马等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是有毛病的,大象只好把自己的耳朵撑起来,但是带来了很多烦恼,就只好顺其自然了。)
(三)巩固练习
自言自语慢慢地
自()自()()
自()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7)
似的耷拉竖起来竹竿撑起来跳舞
心烦扇子遇见头痛不安慢慢地
2、大家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下面来看看。(板书:大象的耳朵)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A、理解感悟1自然段
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大、耷拉着)
请读出大象耳朵的特点。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比喻的手法,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
请你也仿写一句:
像
B、学习2-7自然段。
1、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1)大象在外边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很多小动物,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
现在你们就在小组里选择你最喜欢的动物演一演,看看为什么小动物们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4)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5)指名学生上台戴头饰表演。(课前准备好)
生1(蹦蹦跳跳)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生2(咩咩叫)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生3(双手放在头顶当鹿角)小鹿:“大象呀,我的耳朵竖起来,多有精神,而你的怎么老是耷拉下来呢?”
生4(嘚嘚跑过来)小马:“大象啊,你真的和我们都不一样,你的耳朵为什么老是耷拉下来?”
生5(吱吱叫):“大象大哥,你都快急死我了,你的耳朵耷拉着,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
一齐说:“你看,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只有你的耳朵耷拉着,一定是有病了。”
师评价:你们表演的可真不错,把动物们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大象也善于接受意见。于是…
C、学习8-12自然段。
感悟大象撑起耳朵的过程,探究大象耳朵耷拉下来的原因。
(1)你们表演的可真不错,把小动物们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那么大象接受了它们的这些意见没有?(接受了)
(2)请你们自由读第8-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么做的。
(3)指名回答“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结果怎么样了?
(4)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原来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是有原因的,由于大,容易进蚊虫,所以才耷拉下来。)
(5)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还有什么好处?
出示“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6)现在,我们明白了什么?
(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毛病呀,耷拉下来是有道理的。)
D、引导探究,学习第13自然段
我们一起读读大象的话:“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谈谈你对大象所说的话的理解。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是说,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下来不光没有毛病,还是有科学道理的,至于别人的耳朵为什么竖起来,也应该是有道理可讲的。只要是科学的,对的,就该坚持自己的长处。)
2、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能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就舍弃自己的优点。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正确评价大象。
大象撑起耳朵又放下来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为什么?
①这是一只聪明的大象。
②这是一只有主见的大象,他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2、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总是耷拉着?
①没有毛病,因为大,防止虫子进去,所以耷拉下来。
②耷拉下来,是为了保护耳朵,关键时刻还可以驱赶蚊虫。
语文教案范文9
教学内容:
1、我来试试。本部分包含四项活动:读一读,比较字型的变化;读一读,连一连;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成语故事。
2、探究与发现。教材的主题部分是两组词语,分别描述了春风、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3、我的作品。这一部分的版面设计是一幅图画,画中表现的是初春时节大自然的景色。画面本身没有色彩。图中,两个学生正在草地上钉一块木牌,木牌上什么也没有写。图画下面有一个学习伙伴,在她的泡泡语中,提示出了本题的一些具体要求。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2、丰富语言的积累
3、感受语言表达的不同方式
4、积累成语,同时感受读书的乐趣
5、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2、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汉语拼音字母表》
1、齐读
2、个别读
二、认一认,比一比
这项活动中一共有四组字,都是笔画增减、细微变化的两两比较,学生通过读,通过观察和比较,会从中感受到汉字的有趣
1、教师将每组字制作成卡片,出示
2、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观察每组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异同
3、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并结合生活实际大致了解一下字的意思
4、对于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的学生,教师可以及时提出表扬
三、读一读,连一连
左半部分是表示季节的四个短语,右半部分是四组表示季节特点的词语。学生在连线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四季的特点。
1、学生自由读并连线
2、指名读连好的句子
3、全班将连好的四个短句顺着读一读,就会感到好似一首优美的小诗,节奏舒缓,琅琅上口。
四、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让学生读两组句子,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每组的第一句,语言表达十分简练,意思一目了然。第二句与第一句相比,语言表达显得具体而生动。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
2、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可以用画或者用动作来表达)
3、请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问一问学生喜欢的原因。
(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人们在生活中都会经常用到,只是表达者会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而进行选择。因此,句子本身不存在优劣的问题,不要强求学生必须喜欢哪一句。)
第二课时
一、读成语故事《开卷有益》,并和同学们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表达的意思是:只要读书就会有收益。
1、学生自己读一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试着讲一讲故事
3、分小组讨论:你平时喜欢读哪些书,把自己读书的感受和同学进行交流。可以谈谈自己读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之后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向同学介绍自己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好的读书方法
二、探究与发现
教材的主体部分是两组词语,从整体上看,这六个词语的意思均和春天有关(每一个词语中都含有一个“春”字)。而且,顺着读一读,还会发现每一行的三个词语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看,春风吹来了!“春回大地”后,“春风拂面”,万物生长,小鸟歌唱,“春光明媚”。下雨啦!“春风化雨”,“春暖花开”,百花齐放,“春色满圆”。两组词语分别描述了春风、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1、引导学生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读中,鼓励学生从每组词语中努力去发现什么。
2、学生在读中积累词语。
3、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春天到了,你发现周围有了哪些变化?春天里,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到人们的穿着、心情等等,都会发生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去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几句话,还可以用画画等方式记录一棵小芽渐渐长大的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三、我的`发现
这个活动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将春天里的发现,春天里的感悟,通过为画面涂上颜色,通过在木牌上写自己想说的话,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表达。
1、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给予选择的空间。通过观察,春天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作品。小木牌上,学生可以写上一句赞美春天的诗,或一句提示大家都来爱护春天的话……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和画面表达的意境相吻合,和春天有关就可以,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表达。
3、提供展示的空间。学生认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让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彼此的作品,互动评价,分享快乐。
语文教案范文10
内容预览:
《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四.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五.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感悟发现法 引导发现法
六.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钱塘大潮录象
八.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 谈话,板题。
2. 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 导入3、4自然段。
4. 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 组建合作小组
4. 组内合作学习 (感悟发现法)
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 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 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 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 师生共同评价
(七)、结束语
(八)、板书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语文教案范文11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口语交际:学生在学习《珍珠泉》一课时,已经布置关注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一草一木到名胜古迹,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来说。教学可从本组几篇课文导入,由课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乡的植物、动物、风景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表达出来。
习作: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进行。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如果学生想写其他地方的景物也可以。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注意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在学生初步完成习作后,进行交流和讲评。教师先提出习作标准:能写出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有丰富的想象。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交流,选出写得好的习作,并说出习作好在哪里。最后在全班交流。选取好的以及有特点的习作做讲评。在全班讲评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也可以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誊写清楚。
我的发现:这部分安排的内容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每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现情况,有针对性地点拨,从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兴趣。
本次宽带网有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提示了作家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是怎样描写的;第二自然段提出此次宽带网的学习要求。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对大自然景物的观察视野范围,同时学习作家的敏锐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更多的精彩的描写片段。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后,再把宽带网中的描写读一读,背一背,体会其妙处,教师稍做点拨。最后引导学生读课外书,把描写的大自然片段随时摘记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做定期的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听老师介绍,回忆去过的地方,想象风景的美好。
明确要求
提出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明确说与听的要求,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交流评议
1、相机指导。
2、布置在生活中交际: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1、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2、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激发兴趣
导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2、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构思文章,自主习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修改习作
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范读优秀习作。个别读习作,共同评议。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修改习作。
宽带网
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并抄下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1、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日积月累
1、我会填
2、读读背背
1、指名说方法。
2、指名读: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1、自己尝试填一填。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自由读成语,读准生字的音:
认读生字: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第二行:写日月的;第三行:描写山的。
多样读,熟读成诵。
语文教案范文12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品析重点词句,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3、渗透一定的习作技巧,培养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我”买运动衫、买鞋及康威先生用小狗给“我”换运动衫过程的描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赞美了人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概述《麦琪的礼物》的故事
美国文学家欧.亨利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叫《麦琪的礼物》(板书),讲的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住在公寓里的贫穷的德拉想给丈夫吉姆一个礼物,可是她只有1美元87美分的钱,她知道这点钱根本不能买什么好的礼物,于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的瀑布似的秀发剪下来,卖了,换来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化去21美元,买到一条白金表链,她特别高兴,因为她丈夫吉姆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因为家穷,一直买不起表链,所以从来没有戴过金表,而现在有了这根表链,以后吉姆终于可以戴上金表了。而吉姆呢,他也想给妻子一个惊喜,但也没有足够的钱买礼物……
同学们,你猜猜看,吉姆会怎么做呢?买来了什么礼物送给妻子呢?
(卖掉了引以自豪的金表,买了德拉羡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发梳作为圣诞礼物。)
他们牺牲了自己最珍贵的物品,为的是给对方买来的礼物,可是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但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板书)
2、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因为我们有爱心,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一件运动衫引起的故事同样也感人,相信同学们学完课文,对“爱的主题”会有更深切的体会。读题。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件怎样的运动衫?课文围绕着运动衫写了什么事?
2、读后交流,了解主要内容。
3、读读:“我”为邻居康威老人送鞋到镇上修补的时候,买了一件漂亮的运动衫;当我得知老人的鞋不能再修补时,“我”用运动衫换了一双新鞋送给老人;没想到老人用一条小狗换了一件运动衫送给“我”。
4、小结:实际上文章就是讲了男孩的一件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事。
板书:得——失——得
三、深入感悟
1、这个男孩就是小马克,小马克的这件运动衫之所以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是源于他对这件运动衫的格外喜爱。请大家仔细默读课文1至8,你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小马克特别喜欢这件运动衫?用“——”划下来。
2、交流汇报,结合朗读
3、出示这五个句子
“这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一件运动衫,前面印着一只蓝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
我大着胆子上前,问小男孩运动衫是在哪儿买的,多少钱一件。
我一边走,一边想着那件红色运动衫。
回到家,我对妈妈讲了那个小男孩穿的红色运动衫以及上面印的蓝色大角麋鹿有多棒。
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诉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挂着那种运动衫的柜台,毫不犹豫地用3美元买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满了自豪。”
朗读
4、人一旦得到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心中一定特别骄傲与自豪,当小马克穿上这件运动衫时,他的心中也一定特别骄傲与自豪。可是,就是这么喜爱的运动衫,小马克却用它换了一双新鞋送给康威老人,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再次快速默读全文,从字里行间寻找依据。
学生交流。
请大家看看课文中的这个句子:我在街角抱着鞋站了一会儿,好像看到老人在小屋里赤脚等着我。我瞥了一眼这双老人穿得不能再穿的破鞋子,心想这双鞋子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
你知道小马克当时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吗?和同桌探讨一下。
5、过渡:患难之处见真情,一边是自己心爱的运动衫,一边是坐在小屋里等他归来的老人,在利益选择的当口,小马克忍痛割爱怀着心底的一丝遗憾放弃了自己的运动衫。为了一位贫穷的风烛残年的老人舍弃了自己的最爱,这是一种多么感人的精神啊。读到这儿,你想到哪些词语来赞美一下小马克?(热心助人,关爱他人,善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极有爱心、、、、)
6、其实课文中还有一些人,我们也可以用这些词语去赞美他们,你知道是谁吗?
①售货员:不但鞋子便宜卖给我,还送了一双长腰袜子。
②康威老人:其实那小狗陪伴老人渡过了很多孤独的日子,老人没有钱,忍痛割爱用其中一条小狗换来了运动衫。
7、奉献爱心终将获得爱心回报,小马克的爱心赢得了售货员的爱心,也博得了康威老人的爱心,售货员和康威老人的爱心也从另一个侧面衬托了小马克的爱心。爱是无处不在的,它在空气里,会化作一点雨;它在清水里,会化成一条鱼;它在草地上,会长成一棵美丽的花;它在人心里,会化作涓涓的暖流。
让我们怀着这暖暖的感动,来读读课文那感人的结尾吧。
8、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看看课文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课外时间请你续写故事,抓住“我”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
四、拓展延伸
1、一件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老师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出来,是什么字?(板书:爱)是的,一件运动衫把孩子和老人紧紧相连,他们彼此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却得到了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真情——“爱”,就像《麦琪的礼物》中的德拉、吉姆一样,他们彼此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却得到了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爱”。
2、一件价值三美元的运动衫,在一天中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这分明是一次爱的传递,就像奥运火炬一样,能够传给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传给了我们所有坐在教室里的人。这爱的传递叫什么?你知道吗?(板书:爱之链)
阅读《爱之链》,交流: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比较《爱之链》与《一件运动衫》两者的相同之处。
3、在读《一件运动衫》的过程中,你会料到老人用小狗换运动衫送给我吗?在读《爱之链》过程中,你会料到乔就是女侍者的丈夫吗?跟前后左右的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二篇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出人意料的结局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引人入胜,回味无穷,而且让人心灵震撼,更能使读者感受到爱心的奉献终会得到爱心的回报或者好人有好报的道理。)
五、总结下课
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当发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请你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点爱心,你也会得到爱心的真诚回报。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就会形成一条永不中断的爱的链条,就像歌曲《爱的奉献》中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设计:
《麦琪的礼物》 《一件运动衫》
《爱之链》
爱 得——失——得
爱 爱
语文教案范文13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了解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自的特点,感悟文字背后蕴涵的感情。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生词,读通句子,读熟课文,理解生字、生词,难懂的句子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现在虽是初春,可冬天刚刚离去,老师相信大家对漫天飞舞的冬雪,一定不陌生,记忆中,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说)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种事物留给人们印象却不尽相同。雪在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呢?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为我们营造的《雪》世界吧!
二、会学习的孩子,一定记住了在上节课捕捉到的很美很特别的词语,还会读吗?
出示:滋润美艳 如粉、如沙
磬口的腊梅 决不粘连
目光灼灼 蓬勃地奋飞
消释、褪尽 旋转、升腾
指名读,当一生竖着读时,问:你读的方式不同,是竖着排列的词连起来读,为什么这样读?(复习课文内容: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请大家再读读这些词,两幅不同的雪景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自由说)
美艳的东西一定最先吸引你的眼球,那就让我们首先走进那个美丽的江南的雪世界里,去感受它的独特的景致吧!
三、学习1—3自然段。
1、先读读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江南的雪”的特点。(板书:滋润美艳)
2、“滋润美艳”怎么理解?从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呢?
相机出示句子: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3、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些色彩的词上,闭上眼,放飞想象,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子的画面呀?
4、放眼望去:在那广阔的雪野上,那裹满白雪的山茶树上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覆盖的梅花枝头,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皑皑的腊梅丛中,你还看到了 ,近处,在你踩踏的白雪下,你看到了 。白雪映衬着山茶热情的血红,深黄的磬口腊梅呼应着一片雪白,你会说江南的雪真是 (生说)。咦,明明是冬季,冰冷的白雪中杂草不是枯黄的,却是——(冷绿),绿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在那白茫茫的雪野下,那一抹冷绿让你能触摸到什么信息呢?
5、透过这些雪中的花儿、冷绿的杂草让我们触摸到了江南雪景的美艳与生机,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雪中蕴含的生机呢?
生说,相机出示句子: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6、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抓住“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
说得好,一个“闹”字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蜜蜂”怎么会在这江南的冬季里看到呢?作者的眼前真的出现了这种景吗?抓住“仿佛”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奇特的想象呢?
7、这是“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作者由烂漫的冬花,自然联想到春天特有的动物蜂蝶忙碌的情景,从侧面衬托了花的明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雪景的勃勃生机。虽不是春天,可是我们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板书:蕴含生机)
你能把这种春的气息传递给大家吗?读读看
8、还有哪句话,展示了江南的雪的生机呢?
出示句子: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抓住“隐约”、“处子的皮肤”,感受雪的滋润与生机。)
请问对“隐约”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师:是啊,青春的消息虽不明显,但我们已能感受得到,那是涌动着的鲜活的生命。
师:“处子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生:白皙的,光滑的。
师:对,应该是光滑的,白嫩的。而且还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应该还有健康的特点。
9、此时此刻,我不仅想起了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想真实地置身于这江南的雪野中吗?擦亮你的眼睛,调动你的情绪让我们陶醉其中吧(出示PPT:江南雪景图片)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
用最投入的情感化作最动人的声音美美地读一读吧!----师生合作读第一自然段(师读暖国的雨…,生接读江南的雪…)
10、鲁迅的童年,少年是在家乡浙江绍兴度过的,那地方正是江南,成年的.鲁迅,为了振兴中华,不得不漂泊在遥远寒冷的异乡北京,在这样的一个雪天,鲁迅先生想起了故乡的雪、儿时的雪,他还会很自然地想起什么呢?在这样的雪天,孩子们最爱做什么?
11、默读2-3自然段感受一下: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堆雪人的喜爱呢?用你喜欢的符号圈出来,与同桌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抓住表现动作的词语来体会
12、用雪堆塑成的雪罗汉,自然也有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的特点,文中哪里能看出?(很洁白、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13、回味一下:你还在雪中做过哪些趣事呢?(生说)你的心情怎样?
14、可当遇上连日的晴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雪人消释不见了,你心情会怎样?
15、是啊,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也是——(生说)
美好的东西因为短暂才变得永恒,令人向往,令人追求,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鲁迅借着对江南的雪的回味,是想表达内心怎样的情怀呢?(美好的追求)
三、学习第4段。
回到眼前,此时的鲁迅正置身于朔风凛冽的异乡北京,看到的是——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又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1、放声读读第4段,读到那充满灵性的句子旁写下你内心的感受吧!
2、交流感受:
(1)朔方的雪是独立的。
出示句子: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①“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粉”和“沙”有着什么特点?
②“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抓住“撒”来感受。(板书:独立)
什么原因雪会有这样的特点呢?(天气干燥且寒冷)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北方的环境,会是怎样的?(环境恶劣)
还有哪个词也能让我们产生这样的联想?(旋风)
(2)朔方的雪是奋斗的。
旋风是大风吗?感受过这种风中,在这么狂躁这么残暴旋风中,万事万物会有怎样的表现?说说它们的不同,这几个词,让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朔方冬天呢?朔方的雪在这凛冽的天宇下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①——“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不是乱飞,而是“奋飞”,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奋飞)
②——“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冰冷的大雾中却包藏着熊熊燃烧的火焰,这个比喻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旋风愈来愈猛,愈来愈烈,凛冽的天宇下,朔方的雪不仅在奋飞,还在---(生说:旋转、升腾),不仅仅在雪野上,更旋转升腾到了哪里?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呀!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势?(生说:磅礴、壮美等)请你用最饱满的热情读出来!
让我们一起感受朔方雪景那种震撼的气势吧:(出示PPT:朔方雪景图片)
纵然晴天之下,日光之中,也消释不了它,眼前的雪还是脆弱的吗?不是,是什么的?
-----是勇敢地、是不屈的、是奋斗的…
⑤让我们循着鲁迅的足迹回到当时那个年代——1925年,那会是个怎样的年代呀!你会想到哪个词来形容它——黑暗、残酷。身处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面对冷酷的现实,鲁迅看到这不屈的朔方的雪,他的内心在呐喊,他会说:----(板书:不屈的奋斗)
激情朗读:
广阔的雪野中,那朔方的雪,不就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斗士吗?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他便……生接读。
凛冽的天宇下,那朔方的雪,不就是千千万万个勇敢抗争的斗士吗?纵有旋风忽来,他便……生接读。
⑥今天,我们循着鲁迅的笔香,游赏了江南、朔方的两幅雪景图,江南的优美、朔北的壮丽,然而作者鲁迅更欣赏哪里的雪呢?(学生试说)
师提示:在文中由江南的雪写到了朔方的雪时,作者用了哪个词?(但是)它一般与谁联用(虽然)那么你能说说吗?
虽然江南的雪 ,但是朔方的雪 。
鲁迅是一位勇敢的斗士,敢于与黑暗的社会不屈地抗争,不正是因为他善于从眼前的一景一物中汲取到震撼人心的力量去与黑暗战斗吗?这也将给我们以启迪。
四、总结写法:
1、欣赏鲁迅笔下“江南雪景”、“朔方雪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后,对于雪的印象一定会更加清晰起来,作为一名文学巨匠,我们又从鲁迅这篇《雪》中的文章中,学习到哪些独特的写作手法呢?
(交流:对比,拟人,实写+想象)
2、书是我们精神的食粮,爱思考的你一定有收获。这奋飞的雪又带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呢?
五、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走近鲁迅——搜集鲁迅的作品读一读。
23 雪
江南的雪 滋润美艳 蕴含生机
朔方的雪 独立奋飞 不屈的奋斗
语文教案范文14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法、找、许”3个生字。
2、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体会乌鸦的聪明机智。背诵全文。
3、培养学生遇事认真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写字
难点: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体会乌鸦的聪明
教具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生字复习:猜字对答游戏
师:什么字三点水,谁猜对了谁组词。
生:渴字三点水,我猜对了我组词,渴,口渴的渴。
2、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图文结合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2、思考: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我们也来帮助乌鸦,好吗?大家把书合起来,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喝到水呢?
3、同桌交流,寻找答案
4、汇报:
(把瓶子打破、放入沙子、用吸管吸、把瓶子倒过来,抱着瓶子喝水┄┄)
4、质疑问难
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乌鸦为什么要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B、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去后,瓶子里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渐渐升高)
理解“渐渐”两字,应用词语说句子
C、图中的乌鸦为什么这样高兴?
5、齐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是只怎样的乌鸦?(聪明能干)
你喜欢它什么呢?(遇事会思考,观察认真)
6、乌鸦聪明的事例很多。谁知道乌鸦还会做什么?从什么地方知道的?(随机表扬)看来,小朋友们真会学习,已经知道从不同的地方去获取知识了。
7、老师也知道一些乌鸦的故事,想不想听?(简介乌鸦的聪明):
乌鸦会收藏食物,会模仿人的哨声、咳嗽声和其它许多种声音。还能学会各种各样的动作。英国一位教授在野外发现一只乌鸦能使用小树枝来挑东西,将其“请”到实验室来观察。当这只乌鸦意识到自己不能直接找到食物后,就开始寻找可能的工具。只见这个乌鸦叼来实验室内的一段铁丝,将其弄成了“钩状”,随后就在这种“鱼钩”的帮助下,顺利吃到了食物。专家根本没有想到,乌鸦竟然能“亲手”打造自己需要的.工具。
三、朗读感悟,背诵课文
1、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展示读
3、自由读课文,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一背。
4、选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背
四、生字指导
1、认读“法、找、许”3个生字,并口头组词。
2、观察生字各部件在田字格中位置,说一说应注意的地方。
3、师范写,生唱笔画书空。
4、生描红练习各写一个。
五、课外拓展
语文教案范文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3、了解鲤鱼溪的奇妙,体会村民真挚的感情。懂得热爱、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
了解鲤鱼溪的奇妙,体会村民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6课 (师指,生读课题)
2、师问:什么样的鲤鱼溪?为什么说是一条奇妙的鲤鱼溪呢?你看到的鲤鱼溪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打开书,自由轻声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你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我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多)(板书) 哪个词更能体现出数量多呢?(六、七千)
2、在一条长一公里的小溪中,宽仅有两三米的小溪中,竟然游着六、七千条鲤鱼,多不多啊?(多)学生读。
3、你在这句话中,还能体会到什么?(颜色多)
4、这么多颜色,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鲤鱼溪呢?用一个词概括(板书:积累词语) 六七千条………。。这么多的鲤鱼,你有什么感受啊(美),读一读。
5、这条小溪这么与众不同,在这条清澈的'小溪中,生活着六七千条鲤鱼,在阳光照耀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金光,这种景象是多么的奇妙啊!(课件:鲤鱼溪图片)请你试着把这种美,这种奇妙读出来。
6、学生自读,指名读。
过渡:这条溪还有更奇妙的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默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后回答:这条鲤鱼溪有什么奇妙之处?(课件:第二自然段内容)
2、还有不怕人的鲤鱼呢,你从哪些词句能看出鲤鱼不怕人呢,请你快读一读。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
3、随机处理“成群结队,游来游去,咬住,叼走、顽皮”等词语,(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4、在村民的面前,鲤鱼就象什么一样啊?(顽皮的小孩子)小鲤鱼在跟村民做什么呢?你在生活中喜欢跟谁开玩笑呢?说明鲤鱼跟村民就象亲人,朋友一样。他们从祖先一起生活,共同生活了7百年了。他们在一起,究竟是什么景象呢,咱们来表演一下好吗?(好)师读,学生表演。
5、 在村民面前表现的就象小孩子一样的鲤鱼还有什么不怕人的地方呢?找一找,读一读。(游客)
6、理解:驯顺。(板书 词语积累)如果你是小鲤鱼的话,当游客抚摸你时,你心里想到了什么?
7、你想的真好,鲤鱼在村民面前这样的淘气顽皮,在游客面前又这样的驯顺。在鲤鱼溪里面的小鲤鱼有时候被人抱起,它都不会逃走。多么可爱的鲤鱼啊?谁愿意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8、小鲤鱼在村民面前这样的淘气顽皮,在游客面前又这样的驯顺都说明小鲤鱼(不怕人)这些都是围绕着二自然段中的那句话写的啊?(溪中的鲤鱼不怕人)(课件:二段,重点句划线)我们就把这句话叫做这个自然段的重点句,请你用曲线画下来。
9、生活中竟然真有不怕人的鲤鱼,老师真喜欢它们,你们呢?(喜欢)老师想跟大家一起读一读好吗?老师读第一句,男生读鲤鱼在村民面前的表现,女生读鲤鱼在游人面前的表现。
过渡:读了这段,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不怕人)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学生自读三自然段。思考:这段话是围绕这个那句话写的?请你用曲线画下来。
2、请你读一读后面的句子,看一看从那些词句可以看出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
3、随机处理:公约、鱼坟等词语
4、为什么村民对鲤鱼有这么深的感情呢?(因为——,所以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
5、人和鱼之间拥有这么美好的感情,多么奇妙啊,请你来读一读。
6、这篇课文学到这里,现在你能说说在福建省周宁县的鲤鱼溪为什么是一条奇妙的鲤鱼溪了吗?(课件:因为——,所以是一条奇妙的鲤鱼溪)
三、拓展升华
(一) 学完着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大家,村民,游客,小鲤鱼说些什么呢?教师追问你喜欢这里的鲤鱼吗?
(二)总结
世世代代生活在鲤鱼溪的村民他们勤劳善良,他们就象关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着小鲤鱼,我们就应该象他们一样把动物也当成亲人、朋友,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奇妙的世界,奇妙的鲤鱼溪。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教案【经典】08-14
语文教案(精选)08-27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精选)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精选)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