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2 10:37:0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大全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大全7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太阳的作用(发光、发热、光合作用、发电等),知道太阳给生物带来的好处。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活动。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个谜语——天上有位老公公,圆脸庞,红面孔,天一这就出工,人东到本照大地,直到傍晚才收工。

  2、小组讨论太阳的作用。

  老师:你们知道太阳有什么作用吗?请你先和小组里的朋友们讨论一下。等下来告诉大家,好吗?

  3、集体交流太阳的作用。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了解太阳有哪些作用呢?

  (1)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请你找找太阳有哪些作用呢?

  (2)老师总结:太阳的本领可大了, 人们需要它,动植物需要它,有了太阳,我们的.世界是亮亮的(发光),植物才能更好地生长(光合作用),太阳还可以帮我们做许多事呢,暖暖的太阳可以把湿衣服晒干(发热),因为太阳的能量很大,人们很聪明,想出办法,利用太阳的能量发电,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电),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其他能源,而且还很环保呢!

  5、延伸活动:太阳还有什么作用呢?回家去找找并收集一些资料过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简单的避暑方法。

  2、能够掌握夏季户外活动的安全法则。

  3、体验夏天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夏季户外场景ppt、音乐《夏天》、扇子、墨镜、防晒衣、儿童防晒霜。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们户外活动都有些累了,我们一起来听首音乐放松一下吧!

  师:刚才这段音乐你喜欢吗?都听到些什么?(蝉鸣、太阳)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季节吗?(夏天)

  二、讨论,体验夏天的快乐

  师:你们喜欢夏天么?为什么呢?(让孩子自由的说,教师可通过ppt画面展示孩子说的内容,还可以用简单的手绘表现孩子们喜欢夏天的原因。)

  教师总结:哇!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夏天呢,在夏天,我们可以做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呀,真开心呀!

  三、讨论避暑的方法

  师:说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是老师现在有一点点担心了,这么大的太阳,这么热的天,晒得我有些不舒服了,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我呀?(幼儿说可以扇扇子,教师出示扇子实物,请幼儿来扇一扇,真凉快啊!还可以吹空调、吹电风扇等好办法)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知道这么多避暑的好办法,今天沈老师还有新的好办法要教给你们呢!(教师继续补充孩子之前没有说到的,ppt展示)

  四、 讨论夏季户外活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夏季避暑的`好办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夏天我们外出活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小朋友们讨论,教师总结归纳。)

  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许多的方法,外出活动时,我们可以戴上小墨镜来保护我们的眼睛,还可以穿上有效的防晒衣,涂上儿童防晒霜。(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如何保护自己),走路的时候尽量找阴凉的地方走,不要直接在大太阳底下晒,没有爸爸妈妈的陪同,不可以去河边等危险的地方 小朋友们,你们学会这些过夏天的好办法了么?

  师:最后祝我们的小朋友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下课或者放学后,你们也可以将今天学到的这些过夏天的好办法与你们的好朋友或者是爸爸妈妈分享哟!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学习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提出合适的问题,制定研究的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透明胶带、剪刀、白纸、表格、放大镜、图画纸、印泥、橡皮泥、水彩笔、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魔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魔术表演?接下来老师就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不过表演魔术可是需要助手的,你们谁愿意来做老师的助手呢?不过老师要选的助手是有条件的。出示课件。

  (一、我是班中最高大的男生,我的手很大,手指很粗,力气也很大。 二、我是班中最小巧玲珑的女生,我的手和手指很小,力气也很小。)

  请两位同学上台,老师请他们留个手印做纪念。取白纸在白纸上印手指印。

  师:老师把这两个手指印调换一下,现在不知道是谁的手指印了。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很快就能分辨出来。(教师给大家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碘酒倒在金属瓶盖里慢慢加热,移近白纸,白纸上便会出现清晰的棕色指纹。)

  师:现在看到了什么?(教师把分辨出来的手指印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老师的魔术是不是成功了。给老师一些掌声吧。你们知道这手指印是什么吗?(指纹)。

  2. 出示幻灯片(导入奇妙的指纹一课)。

  二、 新授

  (一) 研究指纹

  1. 提出问题。

  师:指纹这么奇妙,你们都想研究关于指纹的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直接在课件上展示出来。)

  2. 筛选问题。

  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是真多啊!现在请你们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问题,哪些我们可以在这一节课上就能解答呢?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

  问题:

  (1)我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2)我的指纹和同学的一样吗?

  (3)我和老师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二) 拓印指纹

  1. 导入。

  (1) 你们是否知道你的指纹在什么地方呢?谁能给老师指一下?

  (学生指出自己指纹的位置)

  (2) 那好我们就开始研究吧!(找一位学生,拉着学生的手走到教室的一端)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吧!(再走到教室的另一端)在灯光下观察一下吧。(面向全体)我想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下大家说行不行啊?在液体里泡一下可以吗?

  (3) 这样观察太麻烦了,谁能给老师想一个办法?(引导学生说出把指纹拓印下来研究)

  2.拓印指纹。

  (1)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要把指纹印下来。和自己的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指纹印下来呢?(学生讨论)

  (2) 教师提出要求

  ·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 注意纪律,不要大声喧哗。

  · 注意卫生

  (3) (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拓印,教师巡视指导)

  (4) 考察学生的方法,及时的发现并给予表扬。

  (5) 展示一下自己拓印的指纹。

  3. 研究问题。

  (1)分小组研究问题。讨论交流研究方法和在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布置要求:①搞好分工。②注意纪律。③做好记录。

  (2)集体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动起来。可以向其他的同学借指纹;也可以向老师借指纹。

  (3)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做好纪录。

  4. 交流答案,展示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将研究的方法、过程、研究的结果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其他学生认真地倾听。)

  5. 指纹的分类。

  ① 教师出示三种指纹类型,主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物品十分相像?根据自己的观察,给这种类型的指纹起出自己喜欢的名字。(适时的表扬学生的回答)

  ② 总结出:人的指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弓形、箕形、斗形。(幻灯出示三种类型指纹的'特征)

  ③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指纹属于哪种类型。

  6. 知识扩展。

  (1) 师:现在到了奖励的时间了,老师这有一本有关于指纹知识的小册子。这上面有我们刚才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这是一本赠给热爱科学,乐于思考的孩子的。你们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呢?请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到台上领下去。

  (2) 指纹画创作

  ① 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外有趣的指纹画。

  ②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指纹画。(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进行指纹画创作)。

  ③ 展示自己的指纹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指纹画进行评价)

  (3) 特色作业

  ① 回到家后把爸爸、妈妈的指纹拓印下来做一个家庭指纹档案。

  ② 研究一下自己的趾纹。看一看你的趾纹和你的指纹有什么相似或是不一样的地方。

  三、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我们本来很熟悉但又不太详细的知识,它是我们的朋友——指纹,有关于它的知识,你们还想再继续研究吗?那么,这项研究就交给你们了,老师祝你们成功。下课。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外形的特征

  2.萌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蜗牛》视频

  2.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有谁知道是什么动物?

  --是蜗牛。你们见过蜗牛吗?在哪里见过?

  2.认识蜗牛--你们都说见过蜗牛,谁来说说看蜗牛长的什么样?

  触角、壳、足、嘴巴--你们觉得蜗牛有眼睛吗?

  触角:蜗牛的眼睛长在长的那对触角上。蜗牛的触角是用来感觉外界环境的器官,如果用触角接触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转变前进的方向。

  --那你们知道蜗牛的鼻子在哪里吗?

  蜗牛的触角中,短的那一对相当于它的鼻子,在短的触角下面还有一张小小的`嘴巴--哪里是蜗牛的脚呢?蜗牛是怎么爬的?我请一个小朋友来爬爬看。

  蜗牛肚子下面扁扁的足就像是水波纹一样的横纹,蜗牛就靠着横纹的波动,慢慢爬行。

  --你们有没有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它是什么?

  会留下闪亮亮的线。

  蜗牛在爬行的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出一种叫做"足腺"的分泌物,就像小朋友运动以后流汗一样,蜗牛也会流汗,但是它流的是叫"足腺"的分泌物爬行时候,这种分泌物不断的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有利于蜗牛爬行,边爬边粘在了爬过的地方,等它干了,就变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线。

  --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蜗牛喜欢吃什么吗?(青菜、树叶、小草。)--蜗牛喜欢吃蔬菜、小草、树叶等等。咦,你们觉得蜗牛的嘴巴长的大吗?蜗牛的嘴巴长的小小的,只有针尖这么大,但是你们猜猜看它有多少颗牙齿?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它有26000颗牙齿左右。蜗牛可真厉害!

  3.观看《蜗牛》短片--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有关于蜗牛的小短片。(播放视频)--看完了小短片,我们都认识小蜗牛了,有谁来说说看你知道了那些有关于蜗牛的知识,看看谁是小蜗牛的好朋友。

  4.听歌曲《快乐的小蜗牛》学蜗牛爬,碰见障碍要改变方向爬。

  --现在让我们变成小蜗牛带着房子去旅游吧!先长出两只小细脚,再背上我们的房子,小蜗牛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播放伴奏)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今天的这个绘画技法还是比较熟悉。在讲解示范环节我将重点放在了怎么样将螺旋线在小蜗牛的背上完美的布局,引导孩子们要画的饱满,并尽可能的使线与线之间的距离均等一些。从孩子们的操作上看,还是把握的不错的,基本上小蜗牛的壳都能撑得满满的。

科学教案 篇5

  一、动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二、动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三、指导要点: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

  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四、延伸活动:分组活动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光照镜子能产生反光的现象,能够正确使用手电筒照镜子,在墙上找到完整的光斑。

  2、能够两人合作,摆弄镜子和手电筒,探索光斑的放大缩小和光斑的移动。

  3、尝试用简单、科学的方式记录探索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使用手电筒照镜子,在墙上找到完整的.光斑,并能两人合作。

  难点:在探索光斑的形状,大小和移动后,能进行科学的记录。

  活动过程:

  一、探索如何产生反光现象。

  1、老师用一只手电筒照镜子,请小朋友观察现象,发现反光,认识光斑。

  2、你可以照出光斑吗?小朋友操作反光。

  3、请小朋友一起完成记录表《如何正确反光》 正确排列小朋友的方位,镜子和手电筒的方位。

  4、跟着音乐在地板,墙面,天花板照出反光。

  二、探索光斑的形状,大小和移动。

  1、你知道光斑的形状吗?圆形的镜子反光出来的光斑是什么形状的?猜测并验证。

  2、请小朋友观察方形,心形镜 子照出来的光斑的形状。

  3、完成记录表《光斑的形状和什么有关》 光斑的形状和镜子的形状有关。

  4、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合作来操作反光,引导幼儿注意镜面一定要对着反光的墙,手电筒光线照射在镜子里。

  5、请小朋友两个为一组进行合作,拿小镜子在蓝色靶的纸板上照到光斑,并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放大和缩小光斑,获得靶中的分数。

  将光斑放到最大得10分,光斑缩小的到最小也得十分。

  6、请幼儿说说光斑是如何放大和缩小的。

  7、完成记录表《光斑的大小》。

  手电筒和镜子距离远,光斑变大;手电筒和镜子距离近,光斑变小。

  8、出示探索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和正确填写记录表《光斑的移动》。

  根据记录表的要求,分别移动镜子和手电筒,记录光斑移动的方向。

  9、请小朋友两人合作,完成随机的两个记录表,完成后粘贴到大的记录表,并进行小结。

  三、利用光斑的移动玩光斑轨迹。

  1、小朋友玩光斑的轨迹图一(折线轨迹)。

  2、成功的小朋友可挑战轨迹图二(曲线轨迹)。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意图: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我生成了以科学领域为中心的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圆》。本次活动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下册主题《好玩的玩具》。活动中,主要通过幼儿观察、探索、操作、实验等方法,找出身边的圆和身体上的圆,了解“圆”对人类的作用。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能找出生活中圆圆的东西,并用肢体做出圆。

  2.了解“圆”对我们人类的作用,和“圆”成为好朋友。

  3.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并分享在区域中的探索。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手工区材料:纸、笔、橡皮泥等

  3.益智区材料:图片、插塑玩具等

  4.奇思妙想区:彩带、报纸、绳等

  5.音乐区:音乐歌曲碟片、各种表演道具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让幼儿找到身边和身体上的“圆”。

  活动难点:动手操作创造出圆圆的东西。

  活动过程:

  1.律动《开汽车》,进人活动室。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活动室。

  2.播放多媒体课件,发现生活中的圆。

  (1)让幼儿观察图片,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好多圆圆的东西,他们都是我们的朋友,身边、身上、公园里、马路上等等,我们想想看,把它的名字说出来。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请幼儿一次性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喜欢吃水果,下面请你一口气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 (幼儿踊跃回答)

  (3)教师引导幼儿在身体上找圆,然后用肢体来表现圆。

  (4)教师讲解“圆”的好处,为什么有些东西做成“圆圆的.”。

  3.区域活动:寻找圆、制作圆。

  幼儿到各个区域活动。活动中,教师个案观察。

  (1)手工区:准备纸、笔、橡皮泥等材料,让幼儿动手画出、捏出、撕出大小不同的圆。

  (2)益智区:准备图片、玩具等材料,让幼儿在图片中找出哪些东西是“圆”的,运用玩具插出圆的建筑物等。

  (3)奇思妙想区:准备绳子、彩带、报纸等材料,让幼儿动脑动手把这些不是圆的东西变成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4)音乐区:准备和圆有关的歌曲,让幼儿听音乐创编出与“圆”有关的动作或者游戏,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4.分享区域里的成果

  教师提出问题:

  (1)报纸可以怎么变出圆?你想到了几种方法?(幼儿自由回答)

  (2)你发现图片里的圆一共有多少个?(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提出问题:

  (3)为什么喝的水杯口是圆的?(幼儿讨论)

  (4)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幼儿讨论)

  教师请创编动作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一起跳舞。

  5.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重点,让幼儿初步了解“圆”对我们人类的作用。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

  活动延伸:给每位幼儿发一条彩带,请幼儿用彩带想出多种方法变出圆。

  活动反思:中班幼儿正处于对任何事都好奇的阶段,他们喜欢观察、探索和挑战,为满足幼儿这一需求,我在活动中不断地给幼儿抛出问题,让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动手动脑。在整个活动中从头到尾都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环节衔接有序,目标明确,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准备了一些常见的圆圆的东西的图片,例如钟表、硬币、猫头鹰、篮球等,让幼儿找出哪些东西是圆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回答。在活动中,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的,身体上有哪些是圆的,用肢体表现出圆来等。通过这样的提问,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善于思考的能力。

  3.利用区域活动达到教学效果。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我准备了几个区域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去操作、实验,幼儿互相交流,共同成长,寻找答案。

  总之,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还有不足之处,例如没有关注到个别幼儿,没有完全以幼儿为主,教师有包办代替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应不断改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14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精选)科学教案08-07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21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经典]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科学教案[大全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大全7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太阳的作用(发光、发热、光合作用、发电等),知道太阳给生物带来的好处。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活动。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个谜语——天上有位老公公,圆脸庞,红面孔,天一这就出工,人东到本照大地,直到傍晚才收工。

  2、小组讨论太阳的作用。

  老师:你们知道太阳有什么作用吗?请你先和小组里的朋友们讨论一下。等下来告诉大家,好吗?

  3、集体交流太阳的作用。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了解太阳有哪些作用呢?

  (1)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请你找找太阳有哪些作用呢?

  (2)老师总结:太阳的本领可大了, 人们需要它,动植物需要它,有了太阳,我们的.世界是亮亮的(发光),植物才能更好地生长(光合作用),太阳还可以帮我们做许多事呢,暖暖的太阳可以把湿衣服晒干(发热),因为太阳的能量很大,人们很聪明,想出办法,利用太阳的能量发电,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电),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其他能源,而且还很环保呢!

  5、延伸活动:太阳还有什么作用呢?回家去找找并收集一些资料过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简单的避暑方法。

  2、能够掌握夏季户外活动的安全法则。

  3、体验夏天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夏季户外场景ppt、音乐《夏天》、扇子、墨镜、防晒衣、儿童防晒霜。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们户外活动都有些累了,我们一起来听首音乐放松一下吧!

  师:刚才这段音乐你喜欢吗?都听到些什么?(蝉鸣、太阳)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季节吗?(夏天)

  二、讨论,体验夏天的快乐

  师:你们喜欢夏天么?为什么呢?(让孩子自由的说,教师可通过ppt画面展示孩子说的内容,还可以用简单的手绘表现孩子们喜欢夏天的原因。)

  教师总结:哇!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夏天呢,在夏天,我们可以做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呀,真开心呀!

  三、讨论避暑的方法

  师:说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是老师现在有一点点担心了,这么大的太阳,这么热的天,晒得我有些不舒服了,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我呀?(幼儿说可以扇扇子,教师出示扇子实物,请幼儿来扇一扇,真凉快啊!还可以吹空调、吹电风扇等好办法)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知道这么多避暑的好办法,今天沈老师还有新的好办法要教给你们呢!(教师继续补充孩子之前没有说到的,ppt展示)

  四、 讨论夏季户外活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夏季避暑的`好办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夏天我们外出活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小朋友们讨论,教师总结归纳。)

  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许多的方法,外出活动时,我们可以戴上小墨镜来保护我们的眼睛,还可以穿上有效的防晒衣,涂上儿童防晒霜。(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如何保护自己),走路的时候尽量找阴凉的地方走,不要直接在大太阳底下晒,没有爸爸妈妈的陪同,不可以去河边等危险的地方 小朋友们,你们学会这些过夏天的好办法了么?

  师:最后祝我们的小朋友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下课或者放学后,你们也可以将今天学到的这些过夏天的好办法与你们的好朋友或者是爸爸妈妈分享哟!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学习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提出合适的问题,制定研究的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透明胶带、剪刀、白纸、表格、放大镜、图画纸、印泥、橡皮泥、水彩笔、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魔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魔术表演?接下来老师就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不过表演魔术可是需要助手的,你们谁愿意来做老师的助手呢?不过老师要选的助手是有条件的。出示课件。

  (一、我是班中最高大的男生,我的手很大,手指很粗,力气也很大。 二、我是班中最小巧玲珑的女生,我的手和手指很小,力气也很小。)

  请两位同学上台,老师请他们留个手印做纪念。取白纸在白纸上印手指印。

  师:老师把这两个手指印调换一下,现在不知道是谁的手指印了。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很快就能分辨出来。(教师给大家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碘酒倒在金属瓶盖里慢慢加热,移近白纸,白纸上便会出现清晰的棕色指纹。)

  师:现在看到了什么?(教师把分辨出来的手指印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老师的魔术是不是成功了。给老师一些掌声吧。你们知道这手指印是什么吗?(指纹)。

  2. 出示幻灯片(导入奇妙的指纹一课)。

  二、 新授

  (一) 研究指纹

  1. 提出问题。

  师:指纹这么奇妙,你们都想研究关于指纹的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直接在课件上展示出来。)

  2. 筛选问题。

  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是真多啊!现在请你们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问题,哪些我们可以在这一节课上就能解答呢?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

  问题:

  (1)我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2)我的指纹和同学的一样吗?

  (3)我和老师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二) 拓印指纹

  1. 导入。

  (1) 你们是否知道你的指纹在什么地方呢?谁能给老师指一下?

  (学生指出自己指纹的位置)

  (2) 那好我们就开始研究吧!(找一位学生,拉着学生的手走到教室的一端)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吧!(再走到教室的另一端)在灯光下观察一下吧。(面向全体)我想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下大家说行不行啊?在液体里泡一下可以吗?

  (3) 这样观察太麻烦了,谁能给老师想一个办法?(引导学生说出把指纹拓印下来研究)

  2.拓印指纹。

  (1)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要把指纹印下来。和自己的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指纹印下来呢?(学生讨论)

  (2) 教师提出要求

  ·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 注意纪律,不要大声喧哗。

  · 注意卫生

  (3) (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拓印,教师巡视指导)

  (4) 考察学生的方法,及时的发现并给予表扬。

  (5) 展示一下自己拓印的指纹。

  3. 研究问题。

  (1)分小组研究问题。讨论交流研究方法和在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布置要求:①搞好分工。②注意纪律。③做好记录。

  (2)集体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动起来。可以向其他的同学借指纹;也可以向老师借指纹。

  (3)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做好纪录。

  4. 交流答案,展示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将研究的方法、过程、研究的结果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其他学生认真地倾听。)

  5. 指纹的分类。

  ① 教师出示三种指纹类型,主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物品十分相像?根据自己的观察,给这种类型的指纹起出自己喜欢的名字。(适时的表扬学生的回答)

  ② 总结出:人的指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弓形、箕形、斗形。(幻灯出示三种类型指纹的'特征)

  ③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指纹属于哪种类型。

  6. 知识扩展。

  (1) 师:现在到了奖励的时间了,老师这有一本有关于指纹知识的小册子。这上面有我们刚才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这是一本赠给热爱科学,乐于思考的孩子的。你们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呢?请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到台上领下去。

  (2) 指纹画创作

  ① 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外有趣的指纹画。

  ②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指纹画。(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进行指纹画创作)。

  ③ 展示自己的指纹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指纹画进行评价)

  (3) 特色作业

  ① 回到家后把爸爸、妈妈的指纹拓印下来做一个家庭指纹档案。

  ② 研究一下自己的趾纹。看一看你的趾纹和你的指纹有什么相似或是不一样的地方。

  三、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我们本来很熟悉但又不太详细的知识,它是我们的朋友——指纹,有关于它的知识,你们还想再继续研究吗?那么,这项研究就交给你们了,老师祝你们成功。下课。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外形的特征

  2.萌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蜗牛》视频

  2.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有谁知道是什么动物?

  --是蜗牛。你们见过蜗牛吗?在哪里见过?

  2.认识蜗牛--你们都说见过蜗牛,谁来说说看蜗牛长的什么样?

  触角、壳、足、嘴巴--你们觉得蜗牛有眼睛吗?

  触角:蜗牛的眼睛长在长的那对触角上。蜗牛的触角是用来感觉外界环境的器官,如果用触角接触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转变前进的方向。

  --那你们知道蜗牛的鼻子在哪里吗?

  蜗牛的触角中,短的那一对相当于它的鼻子,在短的触角下面还有一张小小的`嘴巴--哪里是蜗牛的脚呢?蜗牛是怎么爬的?我请一个小朋友来爬爬看。

  蜗牛肚子下面扁扁的足就像是水波纹一样的横纹,蜗牛就靠着横纹的波动,慢慢爬行。

  --你们有没有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它是什么?

  会留下闪亮亮的线。

  蜗牛在爬行的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出一种叫做"足腺"的分泌物,就像小朋友运动以后流汗一样,蜗牛也会流汗,但是它流的是叫"足腺"的分泌物爬行时候,这种分泌物不断的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有利于蜗牛爬行,边爬边粘在了爬过的地方,等它干了,就变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线。

  --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蜗牛喜欢吃什么吗?(青菜、树叶、小草。)--蜗牛喜欢吃蔬菜、小草、树叶等等。咦,你们觉得蜗牛的嘴巴长的大吗?蜗牛的嘴巴长的小小的,只有针尖这么大,但是你们猜猜看它有多少颗牙齿?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它有26000颗牙齿左右。蜗牛可真厉害!

  3.观看《蜗牛》短片--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有关于蜗牛的小短片。(播放视频)--看完了小短片,我们都认识小蜗牛了,有谁来说说看你知道了那些有关于蜗牛的知识,看看谁是小蜗牛的好朋友。

  4.听歌曲《快乐的小蜗牛》学蜗牛爬,碰见障碍要改变方向爬。

  --现在让我们变成小蜗牛带着房子去旅游吧!先长出两只小细脚,再背上我们的房子,小蜗牛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播放伴奏)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今天的这个绘画技法还是比较熟悉。在讲解示范环节我将重点放在了怎么样将螺旋线在小蜗牛的背上完美的布局,引导孩子们要画的饱满,并尽可能的使线与线之间的距离均等一些。从孩子们的操作上看,还是把握的不错的,基本上小蜗牛的壳都能撑得满满的。

科学教案 篇5

  一、动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二、动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三、指导要点: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

  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四、延伸活动:分组活动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光照镜子能产生反光的现象,能够正确使用手电筒照镜子,在墙上找到完整的光斑。

  2、能够两人合作,摆弄镜子和手电筒,探索光斑的放大缩小和光斑的移动。

  3、尝试用简单、科学的方式记录探索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使用手电筒照镜子,在墙上找到完整的.光斑,并能两人合作。

  难点:在探索光斑的形状,大小和移动后,能进行科学的记录。

  活动过程:

  一、探索如何产生反光现象。

  1、老师用一只手电筒照镜子,请小朋友观察现象,发现反光,认识光斑。

  2、你可以照出光斑吗?小朋友操作反光。

  3、请小朋友一起完成记录表《如何正确反光》 正确排列小朋友的方位,镜子和手电筒的方位。

  4、跟着音乐在地板,墙面,天花板照出反光。

  二、探索光斑的形状,大小和移动。

  1、你知道光斑的形状吗?圆形的镜子反光出来的光斑是什么形状的?猜测并验证。

  2、请小朋友观察方形,心形镜 子照出来的光斑的形状。

  3、完成记录表《光斑的形状和什么有关》 光斑的形状和镜子的形状有关。

  4、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合作来操作反光,引导幼儿注意镜面一定要对着反光的墙,手电筒光线照射在镜子里。

  5、请小朋友两个为一组进行合作,拿小镜子在蓝色靶的纸板上照到光斑,并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放大和缩小光斑,获得靶中的分数。

  将光斑放到最大得10分,光斑缩小的到最小也得十分。

  6、请幼儿说说光斑是如何放大和缩小的。

  7、完成记录表《光斑的大小》。

  手电筒和镜子距离远,光斑变大;手电筒和镜子距离近,光斑变小。

  8、出示探索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和正确填写记录表《光斑的移动》。

  根据记录表的要求,分别移动镜子和手电筒,记录光斑移动的方向。

  9、请小朋友两人合作,完成随机的两个记录表,完成后粘贴到大的记录表,并进行小结。

  三、利用光斑的移动玩光斑轨迹。

  1、小朋友玩光斑的轨迹图一(折线轨迹)。

  2、成功的小朋友可挑战轨迹图二(曲线轨迹)。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意图: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我生成了以科学领域为中心的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圆》。本次活动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下册主题《好玩的玩具》。活动中,主要通过幼儿观察、探索、操作、实验等方法,找出身边的圆和身体上的圆,了解“圆”对人类的作用。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能找出生活中圆圆的东西,并用肢体做出圆。

  2.了解“圆”对我们人类的作用,和“圆”成为好朋友。

  3.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并分享在区域中的探索。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手工区材料:纸、笔、橡皮泥等

  3.益智区材料:图片、插塑玩具等

  4.奇思妙想区:彩带、报纸、绳等

  5.音乐区:音乐歌曲碟片、各种表演道具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让幼儿找到身边和身体上的“圆”。

  活动难点:动手操作创造出圆圆的东西。

  活动过程:

  1.律动《开汽车》,进人活动室。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活动室。

  2.播放多媒体课件,发现生活中的圆。

  (1)让幼儿观察图片,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好多圆圆的东西,他们都是我们的朋友,身边、身上、公园里、马路上等等,我们想想看,把它的名字说出来。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请幼儿一次性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喜欢吃水果,下面请你一口气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 (幼儿踊跃回答)

  (3)教师引导幼儿在身体上找圆,然后用肢体来表现圆。

  (4)教师讲解“圆”的好处,为什么有些东西做成“圆圆的.”。

  3.区域活动:寻找圆、制作圆。

  幼儿到各个区域活动。活动中,教师个案观察。

  (1)手工区:准备纸、笔、橡皮泥等材料,让幼儿动手画出、捏出、撕出大小不同的圆。

  (2)益智区:准备图片、玩具等材料,让幼儿在图片中找出哪些东西是“圆”的,运用玩具插出圆的建筑物等。

  (3)奇思妙想区:准备绳子、彩带、报纸等材料,让幼儿动脑动手把这些不是圆的东西变成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4)音乐区:准备和圆有关的歌曲,让幼儿听音乐创编出与“圆”有关的动作或者游戏,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4.分享区域里的成果

  教师提出问题:

  (1)报纸可以怎么变出圆?你想到了几种方法?(幼儿自由回答)

  (2)你发现图片里的圆一共有多少个?(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提出问题:

  (3)为什么喝的水杯口是圆的?(幼儿讨论)

  (4)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幼儿讨论)

  教师请创编动作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一起跳舞。

  5.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重点,让幼儿初步了解“圆”对我们人类的作用。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

  活动延伸:给每位幼儿发一条彩带,请幼儿用彩带想出多种方法变出圆。

  活动反思:中班幼儿正处于对任何事都好奇的阶段,他们喜欢观察、探索和挑战,为满足幼儿这一需求,我在活动中不断地给幼儿抛出问题,让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动手动脑。在整个活动中从头到尾都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环节衔接有序,目标明确,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准备了一些常见的圆圆的东西的图片,例如钟表、硬币、猫头鹰、篮球等,让幼儿找出哪些东西是圆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回答。在活动中,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的,身体上有哪些是圆的,用肢体表现出圆来等。通过这样的提问,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善于思考的能力。

  3.利用区域活动达到教学效果。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我准备了几个区域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去操作、实验,幼儿互相交流,共同成长,寻找答案。

  总之,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还有不足之处,例如没有关注到个别幼儿,没有完全以幼儿为主,教师有包办代替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应不断改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14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精选)科学教案08-07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21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经典]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