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5 11:27:2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7篇(必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7篇(必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发现筷子、勺子、吸铁石能从米中取出小铁珠,感受吸铁石给米中取物带来的方便。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萌发进一步探索吸铁石的秘密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一个盒子,里面撒一些米,在米中混合一些小铁珠。

  2、每组准备一份取物的工具,有筷子、勺子和吸铁石。分别放置在小篮子里。再准备每组一个空盆子。

  3、教师准备二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天晚上,有一只老鼠出来偷吃米,还把许多的小铁珠打翻在米缸里了。米和小铁珠混在一起。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把小铁珠取出来吗?

  幼儿自由说说取小铁珠的方法。

  二、提供工具,让幼儿说说都有什么工具。

  1、出示:筷子、勺子、吸铁石,猜一猜,这些工具能把小铁珠取出来吗?

  2、出示统计表(一),介绍记录方法(在表格中第一格打勾和叉)。

  三、探索:

  1、老师说明要求:每人选一样工具,把取出来的小铁珠放在空盆子里。换工具时要把原来的工具放好,注意不要把米弄出来。取出小铁珠后想一想: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取出来的?

  2、幼儿开始取物,并记录(记录在相应工具后面第二格,打勾和叉)

  请幼儿说说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取的?和你猜想的`是不是一样?

  3、什么工具取回形针又快又方便?幼儿自由地说说。

  四、取铁珠比赛。

  1、每人取一样工具,不能换工具,又快又好地取小铁珠,在老师规定的时间看谁取的小铁珠多,老师喊停必须停下来,否则算犯规。

  2、记录结果,数小铁珠的个数,在记录(二)中填写。

  3、得出结论:取米中的小铁珠用吸铁石又快又方便。

  【活动延伸】

  吸铁石有这么大的本领,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呢?我们下次再来讨论。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没有触角的蚂蚁,了解昆虫触角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模仿能力。

  [活动准备]

  小蚂蚁若干、放大镜、纸盒、白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童话剧情景表演《没有触角的小蚂蚁》

  教师带幼儿上前扶起正在哭的小蚂蚁:“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哭着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出来找吃的,怎么也找不到,走路也弄不清方向,我又累又饿,还撞了一身的伤。我想回去,可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家。”

  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二、幼儿讨论。

  (1)没有触角就不漂亮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3)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试一试。放在桌上两只蚂蚁,一只有触角,一只没有触角,观察蚂蚁的行动。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用彩色笔记录蚂蚁所走的`线路。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这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老是转圈圈,东倒西歪的。

  (2)这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到处乱跑,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往那儿去了。

  (3)有触角的蚂蚁跑得好快哟。

  游戏:模仿小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头饰扮演蚂蚁,从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用触角告知同伴去搬运粮食。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从而理解儿歌内容,中班科学多彩的颜色教案。

  2、学习看图谱,完整的念儿歌。

  3、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水

  2、一次性透明杯数个

  3、红、黄、蓝色、桔子、茄子、叶子、车子的图片

  4、图谱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平时你们画画的时候,用什么东西给画涂上颜色的?

  幼:用蜡笔。颜料

  师:小朋友真聪明,其实颜料是一样很神奇的东西。为什么说颜料很神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 教师进行调色操作,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幼儿分句学习

  1、 红色、黄色的混合

  师:小张老师这有两杯有颜色的水,看看都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的,黄色的。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红色黄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来猜)

  师:我们来看看他说的对不对,教案《中班科学多彩的颜色教案》。(教师动手操作)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

  幼:橙色。

  师:真棒!原来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的。那我们用橙色可以画什么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小张老师觉得用橙色画桔子最漂亮。

  师:现在小张老师要把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听听。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教师边讲边出示红色、黄色、橙色、桔子的.图片) 2、红色、蓝色混合

  师:这杯水又是什么颜色呢?

  幼:红色、蓝色。

  师:猜猜红色蓝色手拉手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个别幼儿来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说的对。(教师动手操作)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

  幼:紫色。

  师:原来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那我们可以用紫色来画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紫色可以画那么多东西吖,小张老师觉得用紫色画茄子最漂亮。

  师:老师也把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听听。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教师边讲边出示红色、蓝色、紫色、茄子的图片) 3、黄色、蓝色混合

  师:这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黄色、蓝色。

  师:猜猜黄色蓝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师:真神奇,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了?(教师动手操作,幼儿观察)

  幼:绿色。

  师:那我们可以用绿色画什么呢?

  师:张老师用绿色画了叶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帮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

  师: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教师出示黄色蓝色,绿色、叶子的图片) 4、红黄蓝色混合

  师:夷,那我们用这三种颜色的水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师:我们也来试试看。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教师操作)

  幼:黑色。

  师:可以用黑色画什么?

  师:张老师用黑色画了一辆车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帮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

  师:真厉害,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黑色画车子。(边讲边出示) 三、 出示图谱,幼儿跟念儿歌

  师:颜料可真神奇它可以变出那么多的颜色。现在我们把这些颜色怎么变出来的,给它取个好听的题目叫《颜色宝宝变魔术》(出示图谱)跟着老师一起念。 四、幼儿完整的念儿歌

  创编儿歌

  师:儿歌中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橙色除了画桔子还可以画什么呢? 师:那紫色除了画茄子还可以画什么呢?

  师:绿色我们还可以画什么呢?......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真能干,会自己编儿歌了,其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这些颜色画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还可以用这些颜色画什么?

  儿歌:《颜色宝宝变魔术》

  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

  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

  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黑色画车子。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5以内相邻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1——5数卡片,圆点卡片各1张。2、1——5数字卡人手一份。3、课程幼儿用书,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有几个图形。

  1、教师画蘑菇()让幼儿猜猜画的是什么。

  2、请幼儿数一数每一步里有几个图形。如:里有一个图形。

  3、用数字卡来代表相应的图形数,如:等。

  二、找一找数字邻居。

  1、谁和谁是好邻居?

  找出相邻的两个数,如:1和2是好邻居,2和3是好邻居等。

  以此类推让幼儿说说3、4、5的邻居是谁。

  让幼儿发现2有两个好邻居,是1和3。告诉幼儿1和3都是2的好邻居,2也是1和3的好邻居。

  让幼儿发现从2——4的`数它们都有两个好邻居,分别是谁?

  2、体验相邻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出示数量从1——5的点子卡片,请幼儿从最少的排到最多的。然后以2为中心提问:“比2少1是几?比2多1是几?”让幼儿理解好邻居之间是少1和多1的关系。

  再提问3、4的好邻居是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三、玩“找朋友”的游戏。

  1、教师逐一出示2——4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举起是它们朋友的数卡。如出示2,幼儿就举起1和3两张卡,并说2的朋友是1和3。

  2、教师1次出示2张数卡如2和4,请幼儿举起这两张数卡的朋友,并说说2和4的朋友是3。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绘图纸、手工纸制作花苞图示各一张,实验步骤规则图示,绘图纸、彩色手工纸、小花若干。

  2.毛巾、装有水的水盆若干(分组摆放)。

  重、难点

  重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难点: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

  活动过程

  1.认识材料,引出话题。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纸?(白纸)

  你说的是它的颜色,你可以来摸一摸,我们平时会用它做什么?这是一张什么纸呀?

  2.出示图示,讲解图示。

  关于这张纸,我这里有一张图示,你来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用纸剪成一朵花,然后折成一朵花苞,折好以后轻轻压一压。

  提问:如果把这朵小花苞放到水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会湿、会开放)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但是,在实验之前,我们有规则,你们要看懂了规则才能进行实验。

  3.尝试第一次实验,观看实验规则图示,明确操作步骤方法。

  实验规则图示:①每一名幼儿拿一朵纸花;②制作成花苞,放在水里;③不能用手碰。

  师:这里写了几条规则啊?(3条)谁能告诉我规则告诉我们什么?

  要求: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小手不能碰,但是我们的眼睛要仔细看,纸花发生了哪些变化?

  4.幼儿操作,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回指导。(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变化)

  5.交流试验情况。(花瓣撑开,纸花绽放)

  教师提问:纸花在水里发生什么变化了?它为什么会开呢?

  小结:原来纸花放到水里,水慢慢跑到纸宝宝的身体里去了,就好像纸喝了水一样,使花瓣撑开了,这就是纸的吸水性。

  6.对比实验结果,经验提升。

  (1)教师出示宣纸

  你认识这样的纸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宣纸,

  (2)将不同的纸花放进水中进行观察,引导孩子发现会有点什么变化。

  宣纸做的`纸花要和刚才的图画纸做的纸花比赛,它们要比一比在水中谁先开放,你猜猜哪一朵先开?为什么?

  (3)师幼一起修改实验规则。修改为:①每名幼儿拿一朵图画纸和一朵宣纸纸花;②制作成花苞,同时放在水里;③不能用手碰;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实验结果。

  提问:哪一朵花先开放了?

  小结:宣纸做的花

  8.提出新问题,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出新问题,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制作成花苞,放入水里,他们的开花速度会怎样呢?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操作实验。

  9.活动延伸。

  将水盆和各种材质的纸花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继续对比实验,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的不同。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成对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它是中国的餐具。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准备:

  1. 每人一双筷子(多种材料的),每桌一盘泡沫塑料块。

  2. 2.操作卡片"你喜欢的筷子"

  过程:

  (一) 筷子的特征

  1. 这是什么呀?请你说说你的筷子是什么样的?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2. 你的筷子和别人的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

  3. 总结筷子是各种各样的,是两只成双的。

  (二) 了解筷子的用途和筷子的使用的方法

  1. 你们知道筷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

  2. 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请幼儿回答示范,教师示范并指导姿势。

  3. 我们都知道筷子是用来吃饭的,可你知道筷子是什么人最早开始使用的吗?

  (三) 游戏:夹泡沫塑料块

  1.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张桌上都有都有一盘泡沫塑料块,你们只能用筷子夹,夹到一个就放到另一只手里,我们比赛看谁夹得快。

  2. 检查泡沫塑料块情况和握筷姿势,分析讨论什么样的筷子容易夹,什么样的筷子不容易夹,为什么。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在家也尝试用筷子吃饭,并进行检查和鼓励。

  教学反思:

  1、 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 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名称:科学

  活动内容:《滚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滚动。

  2.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常规至关重要,要能收能放。

  2.幼儿已善于在玩中发现、玩中学习

  3.各种形状的玩具数个。

  4.纸板、搓板数个。

  5.大筐三个。

  活动过程:

  第一部份:设置情景,请幼儿自主操作玩具,引入课题。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玩具,想不想玩?”

  (第一次散花)

  1.玩后提问:“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2.找出重点:“滚动”。

  (从回答中找出)“滚着玩”。“小皮球、易拉罐都能滚着玩”。

  3.教师讲解操作皮球、易拉罐条件一样下的滚动,介绍新词汇:“滚动”。

  集体总结:“我们刚才玩小皮球、易拉罐时,发现了什么?它们会干吗?”

  小皮球、易拉罐会——滚动。(用好听的词)

  第二部分:教师提问,请幼儿带着问题,第二次撒花,玩玩教具。

  a问题:“请你们找找哪些物体能滚动,哪些物体不能滚动?为什么?”

  1.提问(1)“所有的玩具都会——滚动吗?”

  (2)“哪些能滚动,哪些不能呢?为什么呢?”

  2.集体总结:有角的玩具不能滚动,没角的玩具能滚动。

  b进行分类。

  1.一次分类:“现在请你们把能滚动的放一起,不能滚的放一起”。

  过程框架:

  第一,撒花操作,发现滚动,学习新词“滚动”。

  第二,(1)撒花操作,发现滚动的条件;(2)进行滚与不滚动的初浅分类;

  (3)发现滚动物体的特殊情况,总结不同之处,并与二次分类。

  第三,(1)球体大小、路面质量、外力一样,高滚快,低滚慢。纪录。

  (2)球体大小、高度一样,外力一样,路面平的'快,坑洼的慢。纪录。

  提问结束:高度一样、路面质量、外力一样,而球体大小不一,哪个快?

  活动准备:

  1.球体、圆柱体的玩具占多数;搓板、纸板数个,支架数个。玩具筐三个。

  (操作玩教具不宜过多,与幼儿人数要成比例,且要考虑到幼儿的收放速)

  2.常规至关重要,要能收能放,会听开始与停止口令词。幼儿已善于在玩中发现玩中学习。(尽量避免幼儿对教学环境、听课老师的改变增减的敏感度)

  过程剖析:

  第一部份:集体分散玩教具。找出“滚动”,学习词汇“滚动”。

  玩前: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玩中:首要,保证玩中不乱;其次,幼儿已有善于在玩中发现的意识

  习惯;最后,教师参与其中,重在观察、引导。

  玩后:提问:“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并请回答问题的幼儿师范玩法)

  发现:球体、圆柱体它们会——滚。

  总结:球体、圆柱体它们会——“滚动”。

  第二部分:集体分散,找出滚动物体,归纳滚动条件,并进行分类(1)滚动与不滚动物体(2)随意与不能随意滚动的物体。

  玩前:教师提问,请幼儿带着问题,去集体分散游戏

  玩中:首要,保证玩中不乱;其次,幼儿已有善于在玩中发现的意识

  习惯;最后,教师参与其中,重在观察、引导。

  玩后:重复提问:所有的物体都能滚动吗?哪些能,哪些不能,为什么?

《中班科学教案7篇(必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1-15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5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8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9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1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中班科学教案7篇(必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7篇(必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发现筷子、勺子、吸铁石能从米中取出小铁珠,感受吸铁石给米中取物带来的方便。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萌发进一步探索吸铁石的秘密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一个盒子,里面撒一些米,在米中混合一些小铁珠。

  2、每组准备一份取物的工具,有筷子、勺子和吸铁石。分别放置在小篮子里。再准备每组一个空盆子。

  3、教师准备二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天晚上,有一只老鼠出来偷吃米,还把许多的小铁珠打翻在米缸里了。米和小铁珠混在一起。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把小铁珠取出来吗?

  幼儿自由说说取小铁珠的方法。

  二、提供工具,让幼儿说说都有什么工具。

  1、出示:筷子、勺子、吸铁石,猜一猜,这些工具能把小铁珠取出来吗?

  2、出示统计表(一),介绍记录方法(在表格中第一格打勾和叉)。

  三、探索:

  1、老师说明要求:每人选一样工具,把取出来的小铁珠放在空盆子里。换工具时要把原来的工具放好,注意不要把米弄出来。取出小铁珠后想一想: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取出来的?

  2、幼儿开始取物,并记录(记录在相应工具后面第二格,打勾和叉)

  请幼儿说说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取的?和你猜想的`是不是一样?

  3、什么工具取回形针又快又方便?幼儿自由地说说。

  四、取铁珠比赛。

  1、每人取一样工具,不能换工具,又快又好地取小铁珠,在老师规定的时间看谁取的小铁珠多,老师喊停必须停下来,否则算犯规。

  2、记录结果,数小铁珠的个数,在记录(二)中填写。

  3、得出结论:取米中的小铁珠用吸铁石又快又方便。

  【活动延伸】

  吸铁石有这么大的本领,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呢?我们下次再来讨论。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没有触角的蚂蚁,了解昆虫触角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模仿能力。

  [活动准备]

  小蚂蚁若干、放大镜、纸盒、白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童话剧情景表演《没有触角的小蚂蚁》

  教师带幼儿上前扶起正在哭的小蚂蚁:“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哭着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出来找吃的,怎么也找不到,走路也弄不清方向,我又累又饿,还撞了一身的伤。我想回去,可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家。”

  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二、幼儿讨论。

  (1)没有触角就不漂亮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3)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试一试。放在桌上两只蚂蚁,一只有触角,一只没有触角,观察蚂蚁的行动。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用彩色笔记录蚂蚁所走的`线路。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这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老是转圈圈,东倒西歪的。

  (2)这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到处乱跑,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往那儿去了。

  (3)有触角的蚂蚁跑得好快哟。

  游戏:模仿小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头饰扮演蚂蚁,从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用触角告知同伴去搬运粮食。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从而理解儿歌内容,中班科学多彩的颜色教案。

  2、学习看图谱,完整的念儿歌。

  3、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水

  2、一次性透明杯数个

  3、红、黄、蓝色、桔子、茄子、叶子、车子的图片

  4、图谱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平时你们画画的时候,用什么东西给画涂上颜色的?

  幼:用蜡笔。颜料

  师:小朋友真聪明,其实颜料是一样很神奇的东西。为什么说颜料很神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 教师进行调色操作,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幼儿分句学习

  1、 红色、黄色的混合

  师:小张老师这有两杯有颜色的水,看看都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的,黄色的。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红色黄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来猜)

  师:我们来看看他说的对不对,教案《中班科学多彩的颜色教案》。(教师动手操作)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

  幼:橙色。

  师:真棒!原来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的。那我们用橙色可以画什么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小张老师觉得用橙色画桔子最漂亮。

  师:现在小张老师要把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听听。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教师边讲边出示红色、黄色、橙色、桔子的.图片) 2、红色、蓝色混合

  师:这杯水又是什么颜色呢?

  幼:红色、蓝色。

  师:猜猜红色蓝色手拉手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个别幼儿来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说的对。(教师动手操作)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

  幼:紫色。

  师:原来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那我们可以用紫色来画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紫色可以画那么多东西吖,小张老师觉得用紫色画茄子最漂亮。

  师:老师也把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听听。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教师边讲边出示红色、蓝色、紫色、茄子的图片) 3、黄色、蓝色混合

  师:这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黄色、蓝色。

  师:猜猜黄色蓝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师:真神奇,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了?(教师动手操作,幼儿观察)

  幼:绿色。

  师:那我们可以用绿色画什么呢?

  师:张老师用绿色画了叶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帮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

  师: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教师出示黄色蓝色,绿色、叶子的图片) 4、红黄蓝色混合

  师:夷,那我们用这三种颜色的水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师:我们也来试试看。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教师操作)

  幼:黑色。

  师:可以用黑色画什么?

  师:张老师用黑色画了一辆车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帮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

  师:真厉害,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黑色画车子。(边讲边出示) 三、 出示图谱,幼儿跟念儿歌

  师:颜料可真神奇它可以变出那么多的颜色。现在我们把这些颜色怎么变出来的,给它取个好听的题目叫《颜色宝宝变魔术》(出示图谱)跟着老师一起念。 四、幼儿完整的念儿歌

  创编儿歌

  师:儿歌中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橙色除了画桔子还可以画什么呢? 师:那紫色除了画茄子还可以画什么呢?

  师:绿色我们还可以画什么呢?......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真能干,会自己编儿歌了,其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这些颜色画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还可以用这些颜色画什么?

  儿歌:《颜色宝宝变魔术》

  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

  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

  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黑色画车子。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5以内相邻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1——5数卡片,圆点卡片各1张。2、1——5数字卡人手一份。3、课程幼儿用书,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有几个图形。

  1、教师画蘑菇()让幼儿猜猜画的是什么。

  2、请幼儿数一数每一步里有几个图形。如:里有一个图形。

  3、用数字卡来代表相应的图形数,如:等。

  二、找一找数字邻居。

  1、谁和谁是好邻居?

  找出相邻的两个数,如:1和2是好邻居,2和3是好邻居等。

  以此类推让幼儿说说3、4、5的邻居是谁。

  让幼儿发现2有两个好邻居,是1和3。告诉幼儿1和3都是2的好邻居,2也是1和3的好邻居。

  让幼儿发现从2——4的`数它们都有两个好邻居,分别是谁?

  2、体验相邻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出示数量从1——5的点子卡片,请幼儿从最少的排到最多的。然后以2为中心提问:“比2少1是几?比2多1是几?”让幼儿理解好邻居之间是少1和多1的关系。

  再提问3、4的好邻居是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三、玩“找朋友”的游戏。

  1、教师逐一出示2——4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举起是它们朋友的数卡。如出示2,幼儿就举起1和3两张卡,并说2的朋友是1和3。

  2、教师1次出示2张数卡如2和4,请幼儿举起这两张数卡的朋友,并说说2和4的朋友是3。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绘图纸、手工纸制作花苞图示各一张,实验步骤规则图示,绘图纸、彩色手工纸、小花若干。

  2.毛巾、装有水的水盆若干(分组摆放)。

  重、难点

  重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难点: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

  活动过程

  1.认识材料,引出话题。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纸?(白纸)

  你说的是它的颜色,你可以来摸一摸,我们平时会用它做什么?这是一张什么纸呀?

  2.出示图示,讲解图示。

  关于这张纸,我这里有一张图示,你来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用纸剪成一朵花,然后折成一朵花苞,折好以后轻轻压一压。

  提问:如果把这朵小花苞放到水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会湿、会开放)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但是,在实验之前,我们有规则,你们要看懂了规则才能进行实验。

  3.尝试第一次实验,观看实验规则图示,明确操作步骤方法。

  实验规则图示:①每一名幼儿拿一朵纸花;②制作成花苞,放在水里;③不能用手碰。

  师:这里写了几条规则啊?(3条)谁能告诉我规则告诉我们什么?

  要求: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小手不能碰,但是我们的眼睛要仔细看,纸花发生了哪些变化?

  4.幼儿操作,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回指导。(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变化)

  5.交流试验情况。(花瓣撑开,纸花绽放)

  教师提问:纸花在水里发生什么变化了?它为什么会开呢?

  小结:原来纸花放到水里,水慢慢跑到纸宝宝的身体里去了,就好像纸喝了水一样,使花瓣撑开了,这就是纸的吸水性。

  6.对比实验结果,经验提升。

  (1)教师出示宣纸

  你认识这样的纸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宣纸,

  (2)将不同的纸花放进水中进行观察,引导孩子发现会有点什么变化。

  宣纸做的`纸花要和刚才的图画纸做的纸花比赛,它们要比一比在水中谁先开放,你猜猜哪一朵先开?为什么?

  (3)师幼一起修改实验规则。修改为:①每名幼儿拿一朵图画纸和一朵宣纸纸花;②制作成花苞,同时放在水里;③不能用手碰;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实验结果。

  提问:哪一朵花先开放了?

  小结:宣纸做的花

  8.提出新问题,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出新问题,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制作成花苞,放入水里,他们的开花速度会怎样呢?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操作实验。

  9.活动延伸。

  将水盆和各种材质的纸花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继续对比实验,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的不同。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成对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它是中国的餐具。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准备:

  1. 每人一双筷子(多种材料的),每桌一盘泡沫塑料块。

  2. 2.操作卡片"你喜欢的筷子"

  过程:

  (一) 筷子的特征

  1. 这是什么呀?请你说说你的筷子是什么样的?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2. 你的筷子和别人的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

  3. 总结筷子是各种各样的,是两只成双的。

  (二) 了解筷子的用途和筷子的使用的方法

  1. 你们知道筷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

  2. 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请幼儿回答示范,教师示范并指导姿势。

  3. 我们都知道筷子是用来吃饭的,可你知道筷子是什么人最早开始使用的吗?

  (三) 游戏:夹泡沫塑料块

  1.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张桌上都有都有一盘泡沫塑料块,你们只能用筷子夹,夹到一个就放到另一只手里,我们比赛看谁夹得快。

  2. 检查泡沫塑料块情况和握筷姿势,分析讨论什么样的筷子容易夹,什么样的筷子不容易夹,为什么。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在家也尝试用筷子吃饭,并进行检查和鼓励。

  教学反思:

  1、 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 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名称:科学

  活动内容:《滚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滚动。

  2.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常规至关重要,要能收能放。

  2.幼儿已善于在玩中发现、玩中学习

  3.各种形状的玩具数个。

  4.纸板、搓板数个。

  5.大筐三个。

  活动过程:

  第一部份:设置情景,请幼儿自主操作玩具,引入课题。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玩具,想不想玩?”

  (第一次散花)

  1.玩后提问:“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2.找出重点:“滚动”。

  (从回答中找出)“滚着玩”。“小皮球、易拉罐都能滚着玩”。

  3.教师讲解操作皮球、易拉罐条件一样下的滚动,介绍新词汇:“滚动”。

  集体总结:“我们刚才玩小皮球、易拉罐时,发现了什么?它们会干吗?”

  小皮球、易拉罐会——滚动。(用好听的词)

  第二部分:教师提问,请幼儿带着问题,第二次撒花,玩玩教具。

  a问题:“请你们找找哪些物体能滚动,哪些物体不能滚动?为什么?”

  1.提问(1)“所有的玩具都会——滚动吗?”

  (2)“哪些能滚动,哪些不能呢?为什么呢?”

  2.集体总结:有角的玩具不能滚动,没角的玩具能滚动。

  b进行分类。

  1.一次分类:“现在请你们把能滚动的放一起,不能滚的放一起”。

  过程框架:

  第一,撒花操作,发现滚动,学习新词“滚动”。

  第二,(1)撒花操作,发现滚动的条件;(2)进行滚与不滚动的初浅分类;

  (3)发现滚动物体的特殊情况,总结不同之处,并与二次分类。

  第三,(1)球体大小、路面质量、外力一样,高滚快,低滚慢。纪录。

  (2)球体大小、高度一样,外力一样,路面平的'快,坑洼的慢。纪录。

  提问结束:高度一样、路面质量、外力一样,而球体大小不一,哪个快?

  活动准备:

  1.球体、圆柱体的玩具占多数;搓板、纸板数个,支架数个。玩具筐三个。

  (操作玩教具不宜过多,与幼儿人数要成比例,且要考虑到幼儿的收放速)

  2.常规至关重要,要能收能放,会听开始与停止口令词。幼儿已善于在玩中发现玩中学习。(尽量避免幼儿对教学环境、听课老师的改变增减的敏感度)

  过程剖析:

  第一部份:集体分散玩教具。找出“滚动”,学习词汇“滚动”。

  玩前: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玩中:首要,保证玩中不乱;其次,幼儿已有善于在玩中发现的意识

  习惯;最后,教师参与其中,重在观察、引导。

  玩后:提问:“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并请回答问题的幼儿师范玩法)

  发现:球体、圆柱体它们会——滚。

  总结:球体、圆柱体它们会——“滚动”。

  第二部分:集体分散,找出滚动物体,归纳滚动条件,并进行分类(1)滚动与不滚动物体(2)随意与不能随意滚动的物体。

  玩前:教师提问,请幼儿带着问题,去集体分散游戏

  玩中:首要,保证玩中不乱;其次,幼儿已有善于在玩中发现的意识

  习惯;最后,教师参与其中,重在观察、引导。

  玩后:重复提问:所有的物体都能滚动吗?哪些能,哪些不能,为什么?